学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学反思.docx
《学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学反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学反思.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学反思
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学反思
《秒的认识》教学反思:
学生在探究过程中需要认真地观察,反复地比较、猜测,独立地思考、归纳、分析和整理。
这一切都需要时间作保证。
“以高效的课堂教学,促进学生的实效发展“已经成为我们的共识和追求的目标。
因此,我们应该积极创设有利的学习情境,鼓励学生大胆探索,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教师要全心全意的,创造性地给他们营造发挥自主性、能动性的环境和条件,创设充分展示创造思维的机会和舞台。
在学生借助自己的钟表体验1秒时,我让学生听、看自己的钟表1秒钟是怎么表示的,然后全班交流,通过这个有趣的过程,学生不知不觉的体验了1秒钟的时间,接下来设计一个动作表示1秒,更强化了1秒钟的时间观念……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始终处在有趣的活动中,但这个活动始终为教学目标服务,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学生始终是主动的。
这样,学生在主动探究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了数学知识、数学思想和方法。
同时,在这一过程中实现了真正的发展。
《测量复习课》教学反思
这节课是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的复习课。
复习课通常给人的感觉是没意思、无新意,学生也对复习旧知识不太感兴趣,但就这一节课,我个人认为成功的地方有以下几点。
1.课堂“活而不乱”。
平时教学中我与学生形成一个统一的认识——在课堂上发言要有序,即使有不同的意见也要等到别人说完了再说,不在课堂上说与课堂无关的话题等等。
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我真切地感受到学生学会了倾听,学会了尊重,注意力集中,学习有较强的目标性。
我想一个形式上有秩序而内容上突显个性、追求思维发展的课堂,才是我想要的真正的课堂。
2.学生真正“动” 了起来,思维“活” 了起来。
这节课中我力求让学生在“玩”中学知识,在“操作”中明方法,在“悟”中见真知。
虽然是复习课,但我希望给学生新的感觉、新的收获,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学生的思维得到发展,认识也进一步提高。
例如,对单位的认识,有的学生还局限于抽象思维来理解,通过复习交流,认识得到提高。
让学生真正对长度单位和质量单位有一定的理解,能够把学到的数学知识用到实际生活当中。
我觉得学生们还真的不简单,当他们自己解决了一个问题,并且有条理地阐述自己的观点时,我感到震惊,巧填单位和等量代换及互化问题一直是我们教学的重难点,可这些三年级的学生竟然自己解决了,我觉得学生的思维真的“活”了。
3.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是真实的,课堂因“我”而精彩。
所以,在课堂上,我努力做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研究者、发现者、欣赏者和参与者,引导学生去生活中寻找数学、研究数学,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美;在“算法多样化”“归类整理活动”中我看到学生思维的独特性和算法的多样性。
我觉得每个学生在数学面前都是自信的,他们已经认识到数学是精彩的,他们每一个人的存在都使课堂更加精彩。
当然,这堂课也有一些不足的地方,还应当多给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多给他们上台展示的机会。
另外,趣味性还可以设计的更浓厚些!
!
一堂课过去了,但是还是有些东西值得我去回味和反思。
因为只有这样,我才能使自己的专业水平得到真正提高;只有这样,我才能不断丰富自己的教学手段;也只有这样,我才能更清楚地看到真实的自我!
回首过去,展望明天。
《有余数的除法》教学反思
有余数的除法对于学生来说是比较抽象的,在建立余数概念的过程中教师要循序渐进,凸显有余数的除法的现实意义,让学生在现实的情境中理解有余数的意义,使学生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本课的教学我是以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来开展的。
小组合作与交流的过程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大部分学生能主动地表达了自己的见解。
但部分差生还不能理解余数必须要比除数小的道理。
教师需加强指导。
《秒的认识》教学反思。
《秒的认识》时间单位不像长度、重量单位那样容易用具体的物体表现出来,时间比较抽象,单位之间的进率也比较复杂。
但是时间又时时伴随着人们的生活。
因此,教学中我注意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力求让他们在实际情境中,体会分和秒的实际意义,掌握有关时间的知识。
《万以内加法和减法
(二)》教学反思
本单元是在二年级下册“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一)”的基础上教学的,学生在二年级已经学习了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本单元主要学习三位数加、减三位数中连续进位加和连续退位减,这是学生学习笔算加、减法的难点。
几节课下来,我就有点发愁了,计算错误五花八门,而且速度很慢,很多孩子20以内的加减法还不够熟练,也有个别孩子得不停地掰着手指。
总体感受,效率很差。
而后的几节课,我在教学设计上又下了功夫,针对计算难点,容易混淆的地方,特别作了个详细的对比并进行了重点强调。
对计算的注意点,每节课伊始都让学生反复强调。
整个单元上完,经过考查,还是让我大失所望。
到底是什么原因,使计算教学这么失败呢?
认真地回忆、细细地分析,我想可能应该归因于以下三方面吧。
其一,练习的量不够。
计算毕竟是一种技能,要提高学生的计算水平,我觉得还是应该通过大量的练习。
新教材的计算教学全部是贯穿于解决问题中进行的,每节课的巩固练习最多只安排2至4道题目。
再加上配套的作业题难度偏大,得由老师在课堂上扶着做,因此,每天光课本和导与练上的作业都弄得师生筋疲力尽,课外也就没有时间好好地补充一些练习,一二年级不布置书写作业,这样,仅仅靠课本和作业本上少得可怜的几道练习题,是远远不够的。
因此,学生的计算不熟练,导致了在计算时不可避免地出现了错误。
其二,缺少良好的计算习惯。
我们天天要求自己要“授之以渔”,而实际上对学生的学习方法培养还是很不够的。
刚入学,我就非常注重学生作业书写的习惯,要求他们把字写端正,列竖式要用尺划直等,一段时间下来,孩子们在这方面还是做得比较好的。
但读题的习惯还存在问题。
有的孩子对解决问题的
题目只读一遍就匆匆动笔,导致方法错误。
有的孩子拿到题目就列竖式,导致抄错数字的现象相当严重。
再如,对加减法的验算,虽然教师一再强调验算的目的与方法,可绝大部分的孩子还是为了验算而验算,所以验算结果与原题目中的数不同也不会察觉。
另外,做完作业后不会检查也是导致计算错误的一个重要原因。
其三,对学困生的指导还不够。
孩子毕竟是有差异的,课堂上老师讲的方法、同学讲的方法,其实有些孩子是听得一知半解,但在课堂上能运用最多只能算一种正迁移,一种短时记忆。
于是,例题后的几道对应练习,他们还马马虎虎能应付过去,而在独立练习中,各种题目混为一体,量又相对较多,他们就乱了手脚。
虽然孩子经常在强调“相同数位要对齐,连续进位加法不要忘了加进上来的1,计算减法时,个位不够减就要从十位借,别忘了点退位点。
十位计算时得减去退掉的1”等等。
但在实际练习中,部分学困生往往不能与强调的联系起来,一不注意就问题百出。
看来,为学生开小灶是不可避免的,有时教师的提醒还是会起到一定的作用的,可矛盾的是:
时间哪儿找?
《千米的认识》教学反思
《千米的认识》这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认识千米这一度量单位,建立千米的概念,难点是将千米这一概念与已有的知识经验相联系,形成正确的认知观。
在上这节课之前我一直在担心,因为米、分米、厘米、毫米可以让学生用手比划,学生也可以用眼睛去看。
那千米怎么办呢?
学生既不能用手比划,也不能用眼睛来看。
苦于找不到解决的办法,所以就一直拖着没有上。
最后征求其他老师的意见,我决定在上这节课时注意做到以下两点:
1、让每个学生都能主动参与学习
我们的教学楼到校门口一个来回刚好100米的距离,我就让每一个学生从教学楼走到校门口再走回来,体验100米有多远,再想象一千米就是走10个100米那么远。
学生听说要走路,高兴的都举起了小手,生怕老师把自己遗忘,当得知每个人都要体验时,有学生条件反射性的一跃而起,看到学生们笑容灿烂的面孔,我知道我这样安排是正确的。
学生只有对这件事真正的感兴趣了,才会用心的去学习它。
走路这个环节取得了成功,学生把自己走的步数记下,很快的就算出了1000米要走多少步。
从而建立起1千米的长度观念。
2、用“抢做小老师”的游戏方式,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
这节课在学生明白了“1千米=1000米”这个单位换算的基础上进行巩固练习,为了不让学生机械地做题,我们全班一起来做“抢做小老师”的游戏。
(到黑板上做题的同学,如果有错误的地方,其他同学就可以主动来抢改。
)一经公布,下面立刻沸腾起来,每个人都想做小老师来给别人修改错误,被点到做题的学生也憋着一股劲,我就是不让你们来改错。
这样一来,课堂就很活跃,学生也在游戏中巩固了“1千米=1000米” 这个单位换算。
回顾整节课的教学,学生的参与是比较积极的,参与面也是比较广泛的。
基本完成了教学任务,教学难点也基本克服了。
学生也觉得比以往有趣多了。
从作业情况来看,正确率也是可以的。
但是,整节课各部分的衔接,内容的过渡等等存在许多不足。
在这方面我将会进一步的加强与提高。
《长方形的周长》教学反思
在教学《长方形的周长》时,我才认识到自己的感觉是错误的。
在和学生共同探讨认识了“什么是物体的周长后”,我出示了一个长方形,引导学生开始了如何计算长方形的周长。
学生们开始分组探究,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很高,也很投入。
不一会儿,一双双小手纷纷举起。
我让小组选代表汇报合作探究的成果:
“8+4+8+4=24(厘米)!
”
“8+4+8+4=24(厘米)!
” ……
没有出现我的预设效果。
我只好进一步鼓励说:
“谁有更好的方法?
”
“8+8+4+4=24(厘米)!
” 课代表王凡站起来发言。
我心里有点失望,可是还鼓励说:
“不错!
谁还有更好的方法!
”
没有同学再举手了。
我说:
“汇报的同学说说你们是怎样计算的?
”
“我测量了长方形的长和宽,然后两条长加两条宽。
就得到了它的周长。
”几乎每个同学都如是说。
看来学生自己不会归纳出长方形的周长计算公式的。
我只好硬往公式上引:
我说:
“长方形两条,那么8+8可以用乘法算式表示8×2。
宽用乘法算式表示为4×2。
所以,长方形的周长可以用这样一个公式表示:
长方形的周长=长×2+宽×2。
”
接下来是课堂练习,我出示了四个长方形让学生计算周长。
这堂课上我完全陷入了沉思:
以往自己是怎样教的?
好像是先告诉学生公式,再引导学生用公式计算长方形的周长。
现在提倡学生自主探讨知识,如果硬让他们死记公式是背离新课改要求的 。
也许让学生先记公式再学计算周长,就学习成绩而言可能会高点,可是长此以往,学生学到的是死知识,他们的思维永远被禁锢在老师的讲解之下。
对这些三年级小学生来说,难道学生自己得出的长方形周长=长+长+宽+宽,不是更直观、更明白的公式吗?
!
既然学生心里没有公式,教师就不能把一些刻板、抽象的数学知识强加于他们,只要他们的算法有道理,教师就要鼓励,新课改提倡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课本上不是也没有像以前那样注明长方形周长计算公式吗?
今天他们自己总结出最好记、最好用的计算方法,不久的将来他们在数学上会有颇丰的收获!
《四边形》教学反思
我所执教的这一课是人教版实验教材三年级上册《四边形》这一单元的起始课《认识四边形》。
本课的知识与技能目标是:
使学生直观的感知四边形,能区分和辨认四边形,进一步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边和角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目标是:
通过涂一涂、找一找、分一分、画一画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和概括抽象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一系列的活动于教师适时的评价,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在本节课中,我尽量对每位同学的回答都有一个恰当的评价,例如:
你的反应真快!
你的思维真敏捷。
这次回答比上一次的有很大的进步。
你的声音真响亮。
你回答对了,如果能把话说完整就更好了。
你的回答对大家进一步学习有很大的帮助。
等等。
本节课中,我感觉也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
例如在认识了四边形之后,如果能给学生准备一些小棒,让学生亲自去摆一摆四边形,或者准备一些钉子板让学生亲自动手去围一围,就更可以使学生加深对四边形有4条直边和4个角的理解。
《有余数的除法》教学反思
我上了《有余数的除法》第一课时,本节课是表内除法的延伸,属下位学习,教学中我主要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感知余数,认识余数。
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通过直观形象的教具展示、学具操作、游戏、自我探究等形式,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通过自己的努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来构建新的知识体系,给学生以成就感。
恰如其分地体现了新课改的教学理念。
同时课堂中培养了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整节课多数是让学生在动手中认识余数,得出结论。
这节课刚开始时是小组平均分小棒,在学生动手操作分完所给的小棒后,教师让学生仔细观察表格,把分的几种情况进行比较,并分类。
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得出结论:
每组把小棒平均分后有两种不同的结果,一种是没有剩余,一种是有剩余。
学生从“小棒开始初步感知了“剩余”,到形成结论得出概念,突出了“剩余”的概念,培养了学生初步的观察、操作和比较能力。
为下面进一步学习余数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在认识余数后引出除数比余数大时,不是我告诉学生这规律,而也是让学生动手操作,动手圈。
在圈一圈,猜一猜的过程中学生总结出了除数比余数大的规律。
整节课学生动手、动嘴、动脑,真正参与了活动的全过程,借助动手操作活动让学生形成数学概念。
在自主、合作、讨论中学生自己去交流、去沟通、去互动、去思考,使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获得了“余数”概念的表象支撑,为抽象出“余数”概念打下了基础。
但是这节课在实际教学的过程时,对比教案来讲,还存在着很多的不足。
由于在某些环节中用的时间过多,致使一些应该有的教学环节没有进行。
如:
数手指的游戏、有趣的思考题等很有特色的教学设计,均由于时间的关系没有进行,比较遗憾。
因此,这次的教学活动,是给我敲了一个很及时的警钟,鞭策我在今后的备课乃至教学过程中要本着认真、虚心的态度,塌实朴实地搞好教学工作,是自我驾驭教材,驾驭课堂的能力更进一步。
《平行四边形》教学反思
认识“平行四边形”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的内容。
按照新课改的理念,我在教学这一知识时,重点调整了师生之间的课堂角色,当好向导,尽量让孩子自己去操作、发现、归纳、表达,整堂课学生学习热情高涨,生动活泼,充满童趣。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学得积极主动,不仅参与面广,热情高,而且培养了学生独立探讨问题的能力和全面观察问题的思维方式。
反思整个教学过程,我认为教学的精彩之处在于有效地引导了学生在活动中享受到学习的乐趣,体验到学习的成功,从而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
1、 在自主活动中享受学习的乐趣,喜欢数学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首先让学生自己选择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让他们了解到同一个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让每个学生都有观察、操作、分析、思考的机会,提供给学生一个广泛的、自由的活动空间。
当学生通过动手动脑,在探索中初步发现平行四边形的特征,产生一种直觉而又朦胧的感性认识时,我引导学生说一说他们的发现,把自己的发现用语言表达出来。
如提问引导“拉一拉、看一看,这个长方形框架发生了什么变化?
”。
学生发现了长方形框架的形状、角、名称都有了变化。
这些
发现,对于小学生来说则是他们利用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在独立操作、独立观察、测量、思考以及相互讨论的基础上得出的“新发现”,这就是他们的创造。
教学到这里,我接着引导他们去验证,对 “全新发现”作出积极的评价。
通过说一说,让学生不仅深刻理解平行四边形的特征,使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而且进一步激发学生探索、研究的欲望,通过大胆尝试、探索,感受数学的乐趣,激起学习的热情。
2、 在探索发现中体验成功的喜悦,拥有自信
本节课的教学,我力图通过适当的引导,启发学生自己去主动探索和发现知识,在此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学习知识的自信心。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平行四边形的特征是学生自己动手、动脑,探索和发现获得的,而不是我教给他们的。
我先让学生“拉一拉——看一看——说一说”来感知平行四边形的特征,然后以一句提问“是不是所有的平行四边形都有这样的特征呢?
”为学生创设了继续探索的空间,接着,学生通过折一折、量一量、比一比去发现平行四边形边角的关系,通过“画一画、剪一剪”加深对平行四边形特征的理解。
纵观这堂课,学生的表现力和创造力得以充分发挥,成就感和自信心得到良好的培养。
让学生快乐地学数学,自信地学数学,是每个小学数学教师的光荣使命!
也是一项需要付出创造性劳动的教学任务!
我应该为此继续努力!
《时、分、秒》教学反思
在第三册数学教材中,第一单元《时、分、秒》是一个难点。
本单元要求学生掌握钟面的基础知识,会认钟面上的时间,能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及求经过时间等等。
对于缺乏知识经验的二年级孩子来说,学习起来的确有一定的难度。
因此我们在教学的时候,也出现了不少的问题。
例如在认识钟面的时候,通过实物展示和课件的操作,让学生数出钟面上有12个大格和60个小格,时针和分针学生在一年级已经初步认识,在此基础上,又向他们介绍了秒针。
时针走一大格是1时,走一圈是12时;分针走一小格是1分,走一大格是5分,走一圈是60分,也就是1时;秒针走一小格是1秒,走一大格是5秒,走一圈是60秒,也就是1分…以上概念在一边拿钟面进行实际操作一边提问时,孩子们尚能回答,可是让他们在独立做的时候,就很容易混淆。
在教学求经过时间时,则感觉更加困难。
例如求从11点--4点经过了几时,答案就五花八门。
有的孩子用11减4,有的在钟面上数,却数成了从4到11的格数,而且在数格的时候,他们往往数的不是几个格,而是几个数字。
还有诸如“2:
45--3:
20经过了( )分”这样的题目,也是比较难理解的。
我给孩子们讲了几种方法,第一种是最直观的方法,在钟面上数格子;还可以先算2:
45到3:
00是15分,再算3:
00到3:
20是20分,合起来是35分;另外还可以把这样的题目当作减法来做,用后面的数减前面的数,20减45不够减,拿出一个小时当作60分,和20合在一起是80分,再减45就可以得到35分。
对于这几种方法,我没有要求孩子们全部掌握,而是让他们选择自己喜欢或可以理解的方法。
对于一些理解能力稍弱的孩子,他们能在钟面上把经过的时间数出来,我也觉得他们挺棒的。
经过一段时间不断地讲解、练习及个别指导,取得的效果还是不错的。
大部分同学对以上知识都能基本掌握,可以说每个孩子都比以前有了提高。
但是对这一部分知识的教学,能不能有什么更好的方法,还是这些知识对这个年龄的孩子来说的确过于难了,仍然是让我们感到比较困惑的…
《多位数乘一位数》教学反思
本课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着眼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教学中,笔者力图使计算教学从传授知识转向引起学生学习动机的学生实践模式。
从让学生在学习情境中自主提供新知识的探索材料到让学生尝试解答新知识、自己交流归纳算理、总结计算方法,较好地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1、较好地把握了计算教学的目标。
本节课在教学目标的制定和把握上,在注重知识技能的目标的同时,更注重目标的整体性和全面性。
在价值目标取向上不仅仅满足于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算理算法,会运用法则正确进行计算,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在主动参与算理算法的探索过程中,经历一个数乘一位数的计算过程,倡导算法的多样化,同时考虑到后继学习的需要,让学生逐渐体会到用竖式计算的优越性。
2、重组教材,渗透系统论思想。
布鲁纳在其《教育过程》中曾经指出:
“获得的知识,如果没有完整的结构把它连在一起,那是一种多半会遗忘的知识。
一连串不连贯的知识在记忆中仅有短得可怜的寿命。
4、存在的问题。
课堂教学的情境的设计历来被广大教师所重视,在课堂教学中,老师都会精心设计情境,将旧知与新旧,巩固与运用融为一体,让学生在愉悦的心境中学习,本课的设计在情境的设计上没有花过多的时间,呈现的方式也缺乏变化,这对于三年级小学生来说,是缺乏趣味性的,计算的应用性也难以得到更进一步的体现。
《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乘法》教学反思
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乘法,主要是解决笔算过程中从哪一位乘起、怎么进位和竖式的书写格式问题。
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学习笔算乘法的开始,是在学生会做表内乘法,整十、整百的数乘一位数的口算、乘加两步混合运算和万以内数的组成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这节课的例题教学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个位与十位的积都要进位、十位积加进上来的数又要进位,也就是连续两次进位的题目。
在进位乘法中,进位叠加的乘法难度最大,学生既要记住进上来的数,又要做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稍有疏忽,就会产生错误。
为了解决这个难点,我在课中安排了口算,在板演题中又要求学生说说计算过程,(先算个位……再算十位……,教学例题和试一试时又在黑板上把过程板书出来,让学生了解到笔算乘法其实可以拆分成一个表内乘法算式和一到两个乘加算式来进行计算,再通过口答进行强化,化难为易,一步步进行突破。
从学生的当堂作业上来看,效果还是比较好的,学生都能熟练说出算理,笔算正确率也较高。
练习中还准备了挑战题,但因为是家常课,所以处理为机动,待学生完成课堂作业后,让学有余力的学生进行拓展。
《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
一、教学设计:
做到“目中有人”
“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
因此,教师在进行课堂设计时应凸显“以人为本”的理念,既需要心中有教材,更需要目中有学生。
《分数的初步认识》这节课的设计,我关注了学习者的“初始状态”,对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式的选择都以适合学生的“初始状态”为原则。
上课伊始,我以学生喜欢看《西游记》的故事导入:
唐僧师傅给悟空和八戒分月饼,怎样分才让悟空和八戒没意见,引出“平均分”。
4个月饼好分,2个月饼也好分,1个月饼怎样分呢?
每人分得多少呢?
用手势表示。
在学生“山穷水尽”时,点燃探究的欲望,引发学生思维。
二、教学方法:
做到:
“朴实有效”
《分数的初步认识》这一课我进行了多次的试讲,老师们给我提出了很多的宝贵意见。
在认识二分之一时,我利用了月饼实物图片在黑板上进行了现场操作,加上老师的体态语和手势语以及有效的提问,让学生初步理解了“二分之一”的含义,再让学生动手操作:
折一折“二分之一”,并说“二分之一”的含义,让学生进一步理解了“二分之一”的含义。
学生由“不会”到“会”的效果非常明显。
我认为课件取代了教师的演示,课件取代了学生的操作,这样的课堂不一定高效。
三、教师的主导性:
做到“该出手时就出手”
教师在课堂中不再是绝对的权威,唯一的主宰者,而更多地扮演组织者、引导者和共同学习的角色。
在实际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不是由原来的“保姆式”变成“放羊式”。
我认为教师还是要适时地点拨、讲解和有效的提问,因为教师有组织、调控的责任和义务。
学生在已有的经验基础上停步不前时,我们教师该出手时要出手。
这样,我们的教学活动才能达到预期的目标。
扎实有效的数学课堂需要教师苦练数学教学基本功。
用朴实的教学,在真实的课堂中,一样能开出鲜艳的“花朵”。
《可能性》教学反思
本节课作得较好的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会数学概念
我在教学中重组教材,从大家感兴趣的“猜球”游戏入手,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会“一定”、“可能”和“不可能”等数学概念。
一下子抓住了学生学习的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