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利农业概况1.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3931856 上传时间:2023-05-22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3.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智利农业概况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智利农业概况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智利农业概况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智利农业概况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智利农业概况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智利农业概况1.docx

《智利农业概况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智利农业概况1.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智利农业概况1.docx

智利农业概况1

 

智利农业概况

一、智利概况

智利共和国位于南美洲西南,安第斯山脉东麓。

智利是世界上形状最狭长的国家,南北长约4350公里,东西宽90-400公里,海岸线长约10000公里。

东邻阿根廷,西濒太平洋,北部和东北部分别与秘鲁和玻利维亚接壤,南与南极洲隔海相望。

面积(含岛屿)756626平方公里,相当于我国4个河北省的面积。

在拉美各国中,国土面积小于巴西、阿根廷、墨西哥、秘鲁、哥伦比亚、玻利维亚和委内瑞拉,居第八位。

智利位于南半球,是个多山之国,山地占国土的80%,东部是安第斯山脉,西部的断续的海岸山脉,面向太平洋,部分沉入海中,形成了众多的岛屿群。

在两个高地山脉之间是中央谷地。

智利地处太平洋火山群带,境内各类大山多达2000多座(其中有50多座活火山),火山地震灾害频繁。

由于受纬度、洪堡特洋流、季风和安第斯山脉影响,智利的气候复杂多变。

全国由北向南可分为热带沙漠气候、地中海气候和温带阔叶林气候三大类。

奇洛埃岛以南为南极冻土带气候,不宜农耕。

全国农业用地不多,可耕地不到国土面积的1/10,几乎全部集中在南纬30°至42°地区;15%是牧场。

智利经济从北向南各有特点:

1)北部。

由北向南从全年干旱无雨的热带沙漠性气候逐渐变成降雨较多的过渡性气候,内陆山间矿产丰富,沿海渔业资源丰富,是渔业矿产基地;农业以畜牧、粮食为主,其南端出产橄榄、柠檬和葡萄等,数量不多。

2)中部。

冬季湿冷多雨,春秋温和湿润,夏季炎热干燥,年均气温为14℃,年降水500-1000毫米,集中了全国80%以上人口,中央谷地雨量和温度低于沿海,且温差较大;农业以粮食、畜牧、花卉和水果为主,沿海鱼产丰富,南端森林覆盖率较高,智利的水果大多产自这一地区。

3)南部。

由北向南,气温渐低,雨水渐多,年均降水在1000-4000毫米以上;这一地区人口稀少,以畜牧林业为主,海产养殖比较发达。

智利的木材、纸浆、鲑鱼和鲍鱼等出口产品多出自南部。

1998年全国人口1482.4万,其中农业人口237.4万,占16%;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20人,全国由北向南分为12个东依安第斯山、西邻太平洋的行政大区和1个首都联邦区。

区下设51个省和318个市镇。

首都圣地亚哥位于智利中部,马波乔河畔,东依安第斯山,西距太平洋仅110公里,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全国交通枢纽。

人口508万,约占全国人口的1/3,是南美洲第四大城市。

全国第二大城市瓦尔帕莱索乃国会所在地,距首都仅115公里,是南太平洋沿岸最大的港口城市和重要的商业中心。

康塞普西翁(35万人)和安托法加斯塔分别是智利南北方工商重镇和文化中心。

官方语言为西班牙语。

智利是拉美经济相对发达的国家,被视为拉美新自由主义经济改革的样板。

1974年后降低关税,开放国内市场,放开物价,大量引进外资,实行私有化和市场经济体制;80年代以来深化改革,推行新养老金制度,出口多样化和市场多元化,实行中央银行自治制度,严格货币金融监管制度,各项改革措施不仅先于拉美其他国家,而且成效显著,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已连续14年保持在6.5%以上。

美元与智利比索可自由兑换。

据世界银行的资料,1998年智利的国民生产总值为713亿美元,人均值达4810美元。

2000年6月,1美元可兑换523智利比索。

二、农业发展的特点

1930年代以来,智利的农业发展经过了由衰落到振兴这样一个大落大起的过程。

其特点如下:

1.农业专业化促进了农业出口 智利长期注重发挥地域比较优势,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全国已经形成北部矿业、中部水果、沿海渔业和南方林牧的区域经济专业化生产的新格局。

在"增加非传统产品出口"方针指导下,国家实施农产品出口多样化和市场多元化政策,使智利由农产品净进口国变成了农产品净出口国,农业出口比进口多两倍。

2.世界上最大的水果出口国 1966年开始实施"全国果木栽培计划",水果生产迅速发展。

1983年,水果出口占农牧产品出口总值的比重曾高达62.5%,现在新鲜或加工的水果和蔬菜占到初级农产品出口的70%,其出口占世界出口总量的14.1%,成为世界最大的水果出口国,同时也是世界上消费水果最多的国家之一。

水果生产相对集中,80%的果园从事商业性生产。

3.世界第二大鱼粉生产国和第四大渔业生产国 智利制定了渔业发展计划,使渔业成为发展最快的经济部门之一,成为仅次于中、日、秘鲁之后的第四大渔业生产国,鱼粉产量占世界的1/4,仅次于秘鲁,为世界第二。

养殖海虾和海鳗的精鱼粉产量和质量均居世界首位。

智利也是南美洲最大的林产品出口国。

三、农业生产结构和对外贸易

智利全国的耕地面积约为480万公顷,大约只占全国陆地面积的6.5%;人均耕地面积在美洲大陆算是较小的国家。

智利的永久性牧场面积较大,约1360万公顷。

农业劳动力约占16.6%。

1997年,智利政府为促进粮油生产减少进口,采取鼓励措施,使播种面积增至500万公顷以上,其中传统种植面积增加了13%。

1996年农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6.8%,农业人口250万,占人口的17.4%,农业劳动力96.7万,占全国自立人口的16.9%。

1.种植业 与大多数拉美国家一样,智利还保持着传统农业和现代出口农业并存的二元农业格局。

传统农业主要有:

小麦、大麦、燕麦、水稻、玉米、甜菜、豆类、向日葵和油菜籽等14种供国内消费的农作物;现代出口农业主要有:

水果、蔬菜、花卉等以出口创汇为目的的农作物。

目前传统农业占可耕地的38%和农业劳动力的64%,但仅提供26%的农产品。

小麦是居民的主粮,其产量仅次于阿根廷和巴西而居南美的第3位。

1930年以前,小麦是智利的重要出口产品;此后,除了个别年份,小麦播种面积和产量逐年下降,本国生产的小麦供不应求,年年需要进口。

小麦的主要产区在六区、十区、八区和九区,占总产50%以上。

1996年播种60.4万公顷,每公顷产量9265公斤,总产量257.8万吨。

玉米是主要的饲料粮,1990年代以来播种面积保持在10万公顷上下,主要分布在首都联邦区和六、七两区,六区产量占60%以上。

1990年代单产从8000公斤增至9500公斤,总产由86万吨增加到93万吨。

稻米1940年代曾年均出口2万吨左右,后因价格不合理产量下降,不足内需。

1990年代播种面积保持在3万公顷以上,单产从4139公斤增至4810公斤。

1996年总产15.4万吨,产区在三区和首都联邦区之间。

燕麦供食用兼作饲料,产区在八、九、十3区。

1996年播种8万公顷,单产2419公斤,总产量20万吨。

大麦是饲料和啤酒原料,产区在七、八、九3区。

1996年播种面积2.3万公顷,单产2747公斤,总产6.4万吨。

豆类是智利不可或缺的杂粮,七、八两区种植较多。

1996年播种13万公顷,单产在1000至1330公斤之间,总产16万吨。

土豆消费仅次于麦、豆,亦可兼作主副食。

七至十区普遍种植,以奇洛埃岛产量最高。

1996年种植6万公顷,单产13890公斤,总产83万吨。

甜菜、烟草和油料等经济作物近年来播种面积和产量下降较多,重要性减退,导致食糖和食油进口每年都需增加。

20多年来,政府为了促进出口,投资数十亿美元发展水果生产,果树的种植面积、产量和出口不断快速增长。

五、六和首都联邦区占果树种植面积的72%,全国可耕地的5.5%和农业产值的18%。

智利的最重要的水果是葡萄和苹果,葡萄产量仅次于阿根廷,占南美洲的1/3左右。

葡萄干的年产量在3.7万吨到3.9万吨之间,为拉美国家第一。

桃、梨、李的产量也经常处于南美洲的前一二位。

其他水果还有柠檬、柑桔、猕猴桃、鳄梨、番荔枝和杏等。

1996年生产葡萄152.7万吨、苹果91万吨、梨25万吨、桃27万吨、柑桔11万吨、柠檬10万吨、鳄梨6.2万吨、李子12.4万吨。

1998年水果出口创汇13.72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8.8%。

    1990年代以来,智利实施果品多样化战略,成功地引进猕猴桃,并确保本国特产番荔枝的质量,双双打进美国市场,水果年均创汇都在10亿美元以上。

从事果树种植、管理、加工和出口运输的人在50万以上,占全国人口的4%。

表1 智利部分农产品的产量(单位:

万吨)

      1992 1995 1996 1997

  谷 物299.7257.8307.7281.6

  小 麦169.1122.7167.7140.0

 水果蔬菜194.3290.9237.3253.1

  番 茄 62.2137.0112.1119.7

  葡 萄113.1151.5151.7166.5

  苹 果 51.6 65.5 77.4 78.7

    桃 19.1 28.0 27.0 28.5

    梨 14.1 24.0 23.0 25.0

    李 10.3 15.0 14.0 15.0

    橙 9.8 11.0 11.0 11.5

  葡萄酒 35.9 33.7 38.2 44.4

  甜 菜242.9310.9270.7308.5

  离心糖 36.3 44.2 35.7 49.0

  肉 类 50.7 77.4 81.2 85.9

  牛 肉 23.1 25.9 26.2 25.6

  牛 奶135.3192.4205.0208.0

  鸡 蛋 9.6 9.5 9.5 9.5

          资料来源:

联合国粮农组织;一些数字与文中智利本国提供的不尽一致。

2.畜牧业 在西班牙殖民时期,畜牧业曾是当地主要的经济活动。

遍布首都联邦区以南广大地区,现有牧场1360万公顷,其中天然牧场1148万公顷,人工牧场212万公顷。

以养牛业为主,1996年牛存栏385.8万头,第十区存栏100万头以上,牛肉、牛奶和奶酪也大多产自该区。

有羊451.6万头,其中近300万头产自十二区,还有一定数量的南美羊驼。

山羊多在四区,约60万只。

猪分布在五至十区,以首都区和六区居多,1996年存栏148.6万头。

禽蛋多在五至八区,年产蛋10亿只。

目前各种肉类和奶制品尚不足内需,每年有一定数量进口。

3.渔业 全国除十一、十二两区因气候寒冷、不能全年捕渔外,一至十区四季均可捕捞。

4329公里长的海岸线,盛产鱼类、贝类和海藻共1016种,主要有沙丁鱼、鳟鱼、鳗鱼、金枪鱼、石斑鱼、鲍鱼、大牡蛎、章鱼、海蟹、对虾和龙虾等,沙丁鱼几乎占总捕获量的一半。

以一区和八区产量最高,分别占鱼产量的34.6%和21.3%。

1979年成立国家渔业局,制定渔业发展计划以来,渔业成为发展最快的经济部门之一,1980年代,智利的渔业的产量和出口曾一度跃居拉美第一,世界第三,至今仍是世界4大产鱼国之一。

1980年代,渔业专家用9年时间,从日本和加拿大引进鲑鱼养殖技术,生产和出口均获重大成功。

1996年出口13.5万吨,创汇5.18亿美元,成为世界第二大生产和出口国(仅次于挪威)。

直接和间接就业达3万人,主要市场在日本、美国、法国和德国等发达国家。

1999年鲑鱼出口8亿美元,出口量增加15%,产值增加2.6%,创历史最好水平,弥补了其他鱼产品出口的损失。

其中日本占65%,美国占11.2%。

目前智利有300多家水产养殖中心,100多家渔业公司,1300多家海产品加工厂,包括32家鱼粉厂,37家罐头厂和31家冷库。

大小渔船约600多艘,多在百吨左右,约5万多人在沿海182个小海湾从事捕捞作业。

4.林业 智利国土46%适合造林,可造林面积高达4380万公顷;目前有林地面积2260万公顷,占国土面积30%以上。

其中天然林2000多万公顷,60%在保护区内,其余按计划开采;人造林已有250多万公顷,大多是近20多年来营造的辐射松和桉树林,有些已进入采伐期。

林产品已经成为智利重要的出口品之一。

智利发展林业的气候得天独厚,拥有世界上1/3以上温带雨林,八区以南终年雨量充沛。

南方沿海贫薄的酸性红壤,不宜作物生长,却十分有利于辐射松生长繁衍。

辐射松的原产地是美国加利福尼亚,19世纪末引进,在智利南方成材仅需24年,成材期仅为美国加拿大的1/3,瑞士的一半。

在政府优惠政策的推动下,1986-89年年均植树7.5万公顷,进入1990年代,年均植树11.4万公顷。

现有辐射松林160万公顷,桉树或柽柳林40多万公顷,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对原始森林和自然植被的破坏,改善了那里的生态环境。

智利柏被认为是智利最高级的木材,材质轻软,不翘裂且易加工,有较高的抗腐抗虫害的能力。

5.农业对外贸易 20多年来,智利农产品在出口贸易中的比重不断上升。

智利是全世界最大的水果出口国,其出口占世界出口总量的14.1%,在美国水果的进口市场中占40%。

智利是南美最大的林产品出口国,1984至1994年出口年均增长8.4%,300多种产品,销往世界63个国家和地区,我国已成为其林业产品的最大买主。

智利的海产品内销只占4%,84%以上被用来生产鱼粉,其鱼粉产量及出口仅次于秘鲁,居世界第二,但用作养殖海虾和海鳗的精鱼粉产量和质量均居世界首位。

1999年度,受厄尔尼诺洋流的影响,捕捞量下降,鱼粉出口较上一年下降12.8%,外汇收入减少2.31亿美元。

1998-99年度水果出口154万吨,创汇14亿美元,产量和产值分别比1997年增长2.5%和4%。

农产品出口遍布世界五大洲150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推动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要素之一。

1995年,智利的水果出口达16.5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8.8%,海产品出口22.7亿美元,占11%,林产品出口23.7亿美元,占14.3%。

这三种农产品已经与铜并列成为当今智利出口的4大支柱项目。

1995年农业及其加工产品出口值已达46.36亿美元,超过了铜的出口值;1970年代初,铜在出口总额中的比重曾高达80%以上。

这表明,智利扩大可再生资源开发,减少不可再生资源开发比重的政策已见成效。

表2 智利瓜果蔬菜的出口额(单位:

万美元)

       1992  1995 1996 1997

 瓜果蔬菜113707137483156853138810

  葡 萄 32365 34534 43939 41395

  苹 果 18812 19718 22327 18958

                            资料来源:

联合国粮农组织

然而,由于存在落后的传统农业,智利平均每年仍需进口30万吨小麦、8.5万吨食用油、1.2-1.5万吨糖、25万吨玉米、60万吨稻米以及肉类、牛奶等,合计10多亿美元(表3)。

受厄尔尼诺现象的影响,1999年智利发生干旱,仅粮食进口就达3.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47%。

表3 智利进口的主要农产品(单位:

万美元)

      1992 1995  1996 1997

肉和肉制品3729 99341147413268

奶类及制品4224 2176 4627  986

  谷 物9936151442140410653

  食 糖2796 5333 6517 9765

                             资料来源:

联合国粮农组织

四、农业科学技术

智利农业、特别是出口创汇农业的发展和成就离不开科学技术。

1.千方百计引进先进技术,培养农业科技人才 智利的五至十区同美国加利福尼亚分处于南纬和北纬的30°至42°之间,气候相似而季节相反,加州的农业科技最适用于智利中南部。

早在1960年代两国就签署了《1965-1975年智利和加利福尼亚十年大学合作计划》,为智利培养了数以千计的农业科技专家,引进了先进的水果生产、保鲜、加工和运输技术。

如今这批专家已经成为智利农业科技的骨干,在两国农业科研机构和大学农业院系之间,这种学术交流关系至今保持不断。

因此智利的农业科技起步早,科技力量和队伍强,在拉美各国中名列前茅。

2.注重依靠科技提高产品质量,增强国际竞争力 智利将引进适合本国条件的新品种和品种改良置于农业发展的中心地位。

1979年8月成立全国种子委员会,由农业部农业计划办公室主任挂帅,专司促进种子的研究、生产和贸易工作。

为了确保适销对路和提高农产品质量,80年代建立了国内外农产品资料销售体系和情报体系,普遍推广系统化种植和自动喷灌滴灌技术,建立了农业信息咨询服务和控制产品质量的机制。

此外,智利还根除了牲畜口蹄疫,消灭了果蝇,水果保鲜采用熏蒸消毒和预先降温体系;在渔业方面引入南非撒网法,安置电子深海捕捞设备,飞机侦察鱼群;利用南半球洋流温度高于北半球的优点,从加拿大引进大西洋鲑鱼养殖技术,鲑鱼产品色泽鲜艳,低脂个大,成熟期短,四季均可出口,投放美国市场后,深受美国消费者的青睐,很快超过了北欧竞争者,在美国市场的占有率从1985年的13%跃至1996年的40%。

1995年底,议会批准了《按质量标准建立新鲜蔬菜水果出口检验制度》法案,从法律上进一步保障了智利出口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3.重视农业普查和农业立法,从国情出发制订计划和政策 智利十分重视基本国情研究,将其作为制定发展计划和立法的依据。

1974年以来,共进行过6次全国农业普查,平均每4年进行一次。

内容涉及土地状况、农作物种植面积、种类、布局和产量以及农业人口、机械化程度等250多项。

1974年第一部《林业法》(即第701法)以财政补贴、减少税收和低于市场价出售土地等优惠政策,将保护森林、植树造林纳入法制轨道。

1974年的《国家区域化法》和《林业法》、1979年的《新森林法》(即2565号法)、1983年的《促进出口计划》及4项基本优惠政策、1980年代的几个渔业发展计划和1990年代的《家庭植树计划》等,都是基于国情研究提出来的,对发展农业、保护资源和环境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五、农业发展的经济教训

半个多世纪以来,智利农业发展曲折坎坷,前期实行进口替代工业化战略,土地高度集中,重工轻农,传统农业依靠国内市场,出口农业萎缩,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逐年下降。

60年代到70年代初,虽经历两次土改,根除了大庄园制等弊端,但缺乏整体规划,农业投入少,实行农产品价格控制伤害了生产者的积极性,导致1970年代初农业生产低于1936年水平,1965-70年粮食年均进口1亿美元,1972年升至4.5亿美元,1973年高达6亿美元,农业增长率低于人口增长率,出口少于进口,国民经济对外依赖性增强。

政府决心依靠从国外学成归来的大批农业专家,厉行经济改革,抛弃了进口替代的旧模式,当其他拉美国家还在固守发展主义时,智利率先走出了一条自主发展的成功之路。

1.发挥自身的比较优势发展创汇农业 智利国内的市场狭小,为了充分发挥自然地理环境的优势,必须开拓国际市场。

智利单方面降低关税,开放市场,减少国家干预,实行农产品价格自由化,打开国门办农业,扶植水果、林业、渔业等创汇农业大发展,从而实现了"传统农业靠国内市场推动"变为"发展出口农业靠国际市场刺激",拉动整个国民经济走上振兴之路。

在20多年的改革实践中,智利学会了利用自己的地理、土地和气候优势,推动农业发展,形成独具特色的水果、林业、渔业等专业生产区,在充分重视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前提下,以先进技术不断完善出口农产品的生产、管理、加工、储存、运输和出口等重要环节,不断提高质量、改良品种,以满足国际市场和消费者的需要和口味,使出口和市场占有率逐年攀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其它课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