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化学科学全章教案1.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3930489 上传时间:2023-05-22 格式:DOCX 页数:43 大小:62.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认识化学科学全章教案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认识化学科学全章教案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认识化学科学全章教案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认识化学科学全章教案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认识化学科学全章教案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认识化学科学全章教案1.docx

《认识化学科学全章教案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认识化学科学全章教案1.docx(4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认识化学科学全章教案1.docx

认识化学科学全章教案1

第一章认识化学科学

第1节走进化学科学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以介绍为主,通俗易懂,并没有设置太多的具体学科知识点,因此,适合学生在课前查阅相关资料,积极思考,大胆交流,培养自学能力。

在感受化学的魅力与价值的同时,知道化学科学的主要研究对象,了解二十世纪化学发展的基本特征和二十一世纪化学的发展趋势,知道化学是在分子层次上认识物质的合成新物质的一门科学,认识并欣赏化学科学对提高人类生活质量和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

【学案导学】

1.化学的含义是什么?

举例说明。

 

2.原子弹爆炸属于化学变化吗?

 

3.化学科学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4.化学科学经历了哪三个不同的历史时期?

5.展望未来,化学科学具有十分广阔的探索空间,那么,化学科学可以在哪些领域大显身手?

 

【课时测控】

1.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化学合成是把双刃剑,既有利又有弊

B.化学学科是在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表的指导下发展起来的

C.相关学科的技术进步也促进了现代化学研究的进一步发展

D.没有化学学科知识就不可能对环境污染进行综合治理

2.下列与化学学科关系不大的是()

A.航空航天B.合成新药物

C.食品成分检测D.组装空气压缩机

3.1998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科恩和波普尔,以表彰他们在理论化学领域做出的重大贡献。

他们的工作使实验和理论能够共同协力讨论分子体系的性质,引起了整个化学领域正在经历一场革命性的变化。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化学不再是纯实验科学

B.化学不再需要实验

C.化学不做实验就什么也不知道

D.未来化学的方向还是经验化

4.下列所描述的变化中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一种原子制造出一种或几种新的原子

B.碳酸氢铵固体加热后转化为气态物质

C.湿润的食盐加热后变为干燥的食盐

D.蓝矾加热后变为白色的固体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凡是化学变化都伴随着能量的变化,因此人们可以利用某些物质的化学反应来制造能量

B.人们可以利用先进技术和设备制造新的分子

C.人们可以利用先进技术和设备制造新的原子

D.随着化学科学的发展和提高,自然界的一切都将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6.化学科学将在能源和资源的合理开发、安全应用方面大显身手。

当前我国农业地区大量的植物秸秆如何处理的问题备受关注。

下列提出的几种植物秸秆处理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A.出售给工厂做工业原料

B.就地焚烧使草木灰作植物的钾肥

C.用化学科学的有关原理和方法制成甲烷做燃料

D.应用化学科学的有关原理和方法制成优质的牲畜饲料

7.进入20世纪以后,化学科学经历了迅速发展的百年,取得了若干项现代化学的重大成就,下列各项,不属于这个时期的化学重大成就的是()

A.放射性元素的发现

B.现代量子化学理论的建立

C.化学工业的迅速发展

D.制陶技术的成熟应用

8.2001年“3﹒15”消费日的主题是绿色消费,对绿色消费含义的认识,不准确的是()

A.不购买、不使用被污染的或有害公众健康的产品

B.生产过程不使用有毒原料,不排放有污染的污水、毒气和废渣

C.注意生活垃圾处置,不污染环境

D.崇尚自然,追求健康,在生活舒适的同时节约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

9.1661年提出化学元素的概念,标志着近代化学科学的诞生;1771年建立燃烧现象的氧化学说,使近代化学取得了革命性的进展;1803年提出了原子学说,为近代化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869年发现了元素周期律,把化学元素及其化合物纳入一个统一的理论体系。

10.20世纪中叶,化学科学和科学共同揭示了生命的遗传物质DNA的结构和遗传规律。

1965年,我国化学家人工合成的是世界上第一个人工合成的.具有生理活性的蛋白质。

【课后提高】

1.下列不属于化学研究对象的是()

A.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规律

B.分子中各原子的结合方式

C.蛋白质的合成

D.原子核的结构.基本粒子等

2.铜是生命必须的元素,也是人类最早使用的金属之一,铜的生产和使用对国计民生各个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请填写下列空白:

(1)在西汉古籍《淮南万毕术》中曾有“曾青得铁则化为铜”之说,试写出该句描述的现象所涉及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铜器表面有时会生成铜绿[主要成分为Cu2(OH)2CO3],这层铜绿可用化学方法除去。

试写出除去铜绿而不损伤器物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汽车尾气[含有烃类(CxHy)、CO、SO2与NO等物质]是城市空气的污染源,治理的方法之一是在汽车的排气管上装一个“催化剂转换器”(用铂.钯合金作催化剂)。

它的特点是使CO与NO反应,生成可参与大气生态环境循环的无毒气体,并促使烃类充分燃烧及SO2的转化。

(1)写出CO与N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催化剂转换器”的缺点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空气的酸度。

其原因是

(3)控制城市污染源的方法可以有下列的()

a.开发清洁能源b.使用电动车

c.植树造林d.戴上呼吸面具

4.为缓解能源危机,能源专家构想出了利用太阳能促使燃料循环的构想图,当前,科学家还未实现这一构想。

但大自然已解决了这个问题,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就是在日光作用下,利用太阳能把CO2和H2O转变成了能源葡萄糖(可燃烧):

燃烧热

燃料燃烧产物

CH4CO2

CH3OHH2O

NH3N2

.............

太阳能

太阳能

6CO2+6H2OC6H12O6+6O2

叶绿素

(1)如上述构想成立,试写出CH3OH.NH3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2)实现上述构想的关键问题是什么?

 

5.铝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用途非常广泛,为什么在人类文明史上先是青铜器时代,后又是铁器时代,而对铝的认识和使用则较晚?

第2节研究物质性质的

方法和程序

【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以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的程序为主线,以金属钠的氯气的性质为认识研究方法的程序的案例,使其成为本节教材的暗线。

在正确方法的指导下,学习物质的性质.掌握知识与掌握方法并重。

本节教材在知识上的重点、难点是金属钠和氯气的化学性质;在过程方法上的重点、难点是观察、实验、比较、分类等方法在研究物质性质过程中的应用以及研究物质性质的一般程序。

第一课时

【学案导学】

1.研究物质性质时常常运用哪些方法?

2.通过对金属钠样品的观察,你认识了金属钠的哪些性质?

它们属于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

3.在观察金属钠与水反应的过程中,你又认识了金属钠的哪些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4.金属钠和氧气反应所得产物种类与反应条件有什么关系?

我们常见到的这样的语言描述“一块表面被氧化的金属钠……”你能推测金属钠表面氧化产物的种类吗?

你还了解哪些反应因反应条件的改变而改变实验结果?

 

5.在研究金属钠性质的过程中,你用到了哪些方法?

【课时测控】

1.在研究某种气体的性质时,发现有刺激性气味,得出这一结论所用方法属于下列中的()

A.实验法B.观察法C.分类法D.比较法

2.查阅资料发现,金属钠不仅能跟氧气和水反应,还能跟多种其他物质发生反应,其中包括与酒精在常温下反应。

要研究金属钠跟酒精反应的性质以及它与金属钠跟水反应的异同点,下列研究方法中用不着的是()

A.实验法B.观察法C.分类法D.比较法

3.选定某种标准对下列化学反应进行分类,其中有一个反应不同于其他三个反应。

这个反应是()

A.2Na+O2=Na2O2

B.2Na+H2SO4=Na2SO4+H2↑

C.4Na+TiCl4=Ti+4NaCl

D.2Na+2H2O=2NaOH+H2↑

4.下列有关钠的物理性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银白色金属b.质软,可以用小刀切割

c.熔点低于100℃d.密度比水小e.热和电良导体

A.abdeB.abcdC.acdeD.abcde

5.金属钠应保存在()

A.乙醇B.饱和食盐水

C.煤油D.四氯化碳(一种有机溶剂,密度大于水)

6.取一小块钠放在燃烧匙里加热,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钠先熔化b.在空气中燃烧,发出黄色火花

c.燃烧后可得白色固体d.燃烧时火焰为黄色

e.燃烧后生成淡黄色固体物质

A.abB.abcC.adeD.de

7.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向盛有水的烧杯中投入小拇指头大小的钠块,观察现象

B.将钠保存在汽油中

C.将一小块钠放在石棉网上加热,观察现象

D.用手掰开一块钠,观察钠的颜色

8.相同质量的钠、镁、铝分别与足量的盐酸充分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比为()

A.1:

2:

3B.23:

24:

27C.23:

12:

9D.36:

69:

92

9.金属钠分别与下列溶液反应时,既有沉淀析出,又有气体逸出的是()

A.氯化钡溶液B.硫酸钾溶液

C.氯化铁溶液D.硝酸铵溶液

10.钠与乙醇反应,钠沉入液面下,并产生气泡。

根据钠在水中和钠在乙醇中反应的现象判断钠、水、乙醇三种物质密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A.水>钠>乙醇B.乙醇>钠>水

C.钠>乙醇>水D.钠>水>乙醇

11.将钠投入滴有石蕊试液的水中,下列有关现象的叙述错误的是()

A.钠浮在水面B.钠熔成小球在水面四处游动

C.有气体产生D.水溶液变为红色

12.已知甲烷可在空气中燃烧CH4+2O2=CO2+2H2O,现用图所表示的方法研究甲烷在空气中燃烧的产物是什么,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说明甲烷燃烧的产物中有水的依据是

 

(2)要说明甲烷燃烧的产物中有二氧化碳,

还应进行的实验方法是

13.总结氧化钠与水.过氧化钠与水.氧化钠与盐酸发生化学反应的规律后,写出过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课后提高】

1.一小块金属钠放置在空气中足够长的时间后,最终将转化为()

A.氧化钠B.过氧化钠C.氢氧化钠D.碳酸钠

2.一小块钠置于空气中,有下列现象

a.变成白色粉末b.变暗

c.变成白色固体d.变成液体

上述现象出现的先后顺序为()

A.abcdB.bdca

C.bcadD.cbda

3.已知钡的金属活动性处于钾和钠之间,下列反应可以实现的是()A.钡可以从氯化钾溶液中置换出钾

B.钡可以从冷水中置换出氢而得到氢气

C.钡可以从氯化钠溶液中置换出钠

D.在溶液中钡离子可以氧化金属锌

4.在烧杯中加水和苯(密度:

0.88g/mL)各50ml。

将一小粒金属钠(密度:

0.97g/mL)投入烧杯中。

观察到的现象可是()

A.钠在水层中反应并四处游动

B.钠停留在苯层中不发生反应

C.钠在苯的液面上反应并四处游动

D.钠在苯与水的界面处反应可能做上下跳动

5.若将2.3g钠块置于过量的氧气中燃烧后,生成了3.6g固体物质,则下列推断合理的是()

A.钠在燃烧前已有部分氧化

B.生成物中只有过氧化钠

C.钠在燃烧前未被氧化

D.生成物中只有氧化钠

6.在进行钠与水反应的实验中,有如下操作和实验现象,请根据钠的性质解释说明。

(1)刚用小刀切开的金属钠断面呈色,在空气中放置几分钟后发生的变化为。

⑵切下来的金属钠块要用滤纸擦净后方可放入水中实验,这是因为。

(3)金属钠块必须用夹取,而不能直接用手拿取。

理由是。

(4)金属钠块投入水中后,钠块很快熔成一个闪亮的小球并浮于水面上,这是因为

(5)钠小球在水面上迅速游动,这是因为

反应容器上方弥漫着“白色物质”,它的主要成分是。

(6)如果水中在未加钠之前已滴入酚酞试液,反应后溶液由无色变为色,理由是

 

第二课时

【学案导学】

1.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程序是什么?

2.通过对氯气物理性质的探究,你认为通常从哪些方面.通过哪些方法来认识物质的物理性质?

3.请根据你对氯气性质的了解,列表归纳出氯气的性质。

试根据氯气的性质推断氯气的重要用途

4.哪些实验现象能证明氯气不仅能溶于水,还能与水发生化学反应?

5.氯气与金属反应有什么特点?

(从产物价态分析)

6.在初中化学的学习中,研究哪些问题时用到了假说、模型的研究方法?

举例说明。

【课时测控】

1.下列关于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的论述中,正确的是()

A.“方法”和“程序”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B.“方法”和“程序”完全是一回事

C.“方法”和“程序”是毫不相干的两回事

D.“方法”和“程序”相互配合才能有效地完成研究物质性质的任务

2.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程序是一个系统化的过程,其主干可分为四个步骤。

下列是研究物质性质的一般程序的第一步是()A.预测物质性质B.观察物质的外观性质

C.进行实验和观察D.做出有关的解释和结论

3.下图是一种试验某种气体化学性质的实验装置,图中B为开关。

如先打开B,在A处通入干燥氯气,C中红色布条颜色无变化;当关闭B时,C处红色布条颜色褪去。

则D瓶盛的溶液是()

 

A.浓硫酸B.饱和食盐水

C.浓氢氧化钠溶液D.氢氧化钙悬浊液

4.下列化合物中,不能通过单质间化合直接制取的是()

A.氯化铁B.氯化铜C.氯化钠D.氯化亚铁

5.下列物质都在一定的领域内有重要的用途,人们在对它们进行应用时,安全性最强的是()

A.氯气B.钠C.过氧化钠D.碳酸氢钠

6.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氢气在氯气中燃烧产生苍白色火焰

B.氯水用于漂白表现了次氯酸的强氧化性

C.漂粉精是混合物,其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钠

D.漂粉精放入稀酸中可以提高漂白速度

7.下面对氯气的叙述正确的是()A.氯气可使湿红布条褪色,所以氯气具有漂白性

B.氯气没有漂白性,但通入品红溶液,品红褪色

C.在通常情况下,氯气可和任何金属直接化合

D.闻其气味时要小心将集气瓶放在鼻孔下直接闻

8.关于氯水的叙述,正确的是()A.新制氯水中只含Cl2和H2O分子

B.新制氯水可使紫色石蕊试液先变红后褪色

C.氯水和液氯所含成分完全相同

D.氯水久置后溶液的PH值将变小

9.将一粒金属钠和一块铜片分别盛在表面皿中放在实验桌上,研究它们在空气中的稳定性。

就此回答下面的问题:

⑴从研究物质性质基本方法的方面来说,采用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

(2)从研究物质性质基本程序的方面来说,其研究程序是。

10.实验桌上有一瓶用毛玻璃片盖严的盛满氯气的集气瓶,如何闻其气味?

11.漂白粉的主要成分是;有效成分是;漂白原理是(用方程式表示);漂白粉久置会失效,原理是

12.用滴管将新制的饱和氯水慢慢滴入含酚酞的氢氧化钠稀溶液中,当滴到最后一滴时红色突然褪去,试回答下列问题:

⑴实验室保存饱和氯水的方法是

⑵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可能有两种(简要文字说明)

(3)简述怎样用实验证明红色褪去的原因是①或者②?

13.氯气溶于水中所得到的溶液叫做氯水。

氯水呈性,PH7。

若向新制氯水中滴加碳酸钠溶液,预计观察到的现象是

;若向新制氯水中滴加硝酸银溶液,预计观察到的现象是,其理由是。

【课后提高】

1.潮湿的氯气、新制的氯水、次氯酸钠及漂白粉的酸性溶液均能使有色布条退色,是因为它们都含有()

A.氯气B.次氯酸C.次氯酸根D.盐酸

2.家用消毒液发生器是化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创新”应用。

该发生器利用常见的精盐和自来水为反应物。

通电时,发生器内电解槽里的极板上产生大量水泡。

切断电源后所得的消毒液有强烈的杀菌能力,且对人体无害。

溶液中发生的主要的反应为

2NaCl+2H2O=2NaOH+H2+Cl2

2NaOH+Cl2=NaCl+NaClO+H2O

则所得消毒液的有效成分是()

A.NaClB.Cl2C.NaClOD.HClO

3.可证明次氯酸是弱酸的事实是()A.次氯酸可与碱反应

B.次氯酸有漂白性

C.次氯酸钙可与碳酸反应生成次氯酸

D.次氯酸见光分解

4.下列两种物质作用时,反应条件(温度、反应物用量)改变,不会引起产物种类改变的是()

A.钠和氧气B.石灰水和二氧化碳

C.铁和盐酸D.碳和氧气

5.能直接使有色布条褪色的是()

A.NaClOB.Ca(ClO)2C.Cl2D.HClO

6.实验探究活动中,属于实验报告内容的是()

a.实验目的b.试剂和仪器c.实验现象d.结论及解释e.实验步骤

A.abcB.acdC.bceD.全都是

7.溴单质与氯单质性质相似。

向溴水中加入一定量

镁粉,振荡(溴水呈橙色)预测现象为。

请对此现象做出合理解释。

8.取两支充满氯气的大试管,向第一支中加入5ml蒸馏水,向第二支中加5mLKOH溶液,用软木塞塞紧试管口,用力振荡,片刻后可观察到第一支试管上部空间呈色,说明:

(1)

(2)

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第二支试管中产生的现象为,发生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9.某生应用下图所示方法研究物质的性质,其中气体A的主要成分是氯气,杂质是空气和水蒸气。

回答下列问题:

 

(1)该项研究(实验)的主要目的是

(2)浓硫酸的作用是。

与研究目的直接相关的实验现象是

(3)从物质性质的方面来看,这样的实验设计还存在事故隐患,事故表现是

请在图D处以图的形式表明克服事故隐患的措施。

第3节化学中常用的物理量

———物质的量

【教材分析】

“物质的量”这个概念十分重要,贯穿高中化学的始终,在化学计算中处于核心地位。

掌握了定性研究物质的方法和程序,再拿起这个定量研究的工具,才能更深入地认识化学科学。

在学习的过程中,要体会定量研究的方法,对研究和学习化学的重要作用,认识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基本单位,能用于简单的计算,了解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阿伏加德罗常数、物质的量浓度的含义,掌握物质的量与阿伏加德罗常数、微粒数、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气体体积之间的相互关系,学会如何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第一课时

【学案导学】

1.什么是物质的量?

2.“物质的量”跟下列哪些名词归为一类?

为什么?

a.千克b.长度c.质量d.摩尔e.秒f.时间g.米

3.物质的量的单位是摩尔,因此可用“摩尔数”代替“物质的量”,对吗?

为什么?

4.用“物质的量”来描述的对象是()

A.原子、分子、离子、电子、质子等微观粒子

B.米粒、钢珠、苹果、蚂蚁等宏观物体

C.微观粒子和宏观物体都可以

D.肉眼看不见的物体

5.国际上对一摩尔某种微粒所含的微粒数是如何规定的?

6.阿伏加德罗常数是个数值,没有单位,对吗?

为什么?

7.什么是摩尔质量?

水的摩尔质量是18或18g,对吗?

为什么?

8.物质的量(n)作为一个桥梁,如何将物质的质量(m)和物质的粒子数(N)联系起来?

【课时测控】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1mol氢B.1.5molH2O

C.2mol铁钉D.3mol西瓜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6.02x1023个C-12原子数就是阿伏加德罗常数

B.1mol氧的质量是32g

C.钠原子的摩尔质量是23g

D.4.9g硫酸的物质的量是0.05mol

3.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1mol氯化钙中含有3mol离子

B.0.5mol氯气中含有1mol氯原子

C.4g甲烷和4g氧气所含的分子数相等

D.0.5g氢气与24.5g硫酸所含的分子数相等

4.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物质的量就是物质的质量

B.阿伏加德罗常数就是6.02x1023/mol

C.摩尔是一种物理量的单位

D.任何一种微观粒子,当摩尔质量以g/mol为单位时,其数值与这种粒子的相对分子(或原子、离子)质量相同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

A.28g氮气和28g一氧化碳所含的分子数都是NA

B.2g氢气和2g氧气所含的原子数都是NA

C.28g一氧化碳和44g二氧化碳所含的氧原子数都是2NA

D.98g硫酸和98g磷酸所含的氧原子数都是4NA

6.下列书写和叙述正确的是()

A.1molO表示1mol氧元素

B.2molO2表示2mol分子氧

C.1molH2SO4表示1mol硫酸分子

D.1molNaCl表示1mol氯化钠分子

7.在下列化学反应中,消耗氧气的物质的量最多的是()

A.2g氢气在空气中完全燃烧

B.28g一氧化碳在空气中完全燃烧

C.16g甲烷在氧气中完全燃烧

D.46g酒精(C2H6O)在氧气中完全燃烧

8.下列数量的各物质所含原子个数按由大到小顺序排列的是()a.0.5mol氨气b.4g氦气

c.4℃9ml水d.0.2mol磷酸钠

A.adcbB.dcbaC.bcdaD.adbc

9.28%的氢氧化钾溶液中,平均多少个水分子溶有一个氢氧根()

A.6B.8C.10D.28

10.相同质量的下列气体中,所含原子数最多的是()

A.甲烷B.氮气C.一氧化碳D.氧气

11.0.2molNH3分子与个CH4含有的分子数相同,与gH2O含有的氢原子数相同,与.molCO含有的原子数相同。

12.1molCO2的质量是一个CO2分子质量的倍,1molCO2的质量与CO2的相对分子质量相比,两者相同,但前者以为单位,后者以为标准。

某质量CO2中含有1.204x1024个CO2分子,这些CO2的质量是

g,2molCO2中所含的氧原子数是

个。

5molCO32-是g,它和

molMg2+含有相同的质量,它和

gSO42-含有相同的离子数。

13.相同质量的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所含分子的数目之比为;所含氧原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14.含有3.01x1024个硫酸根的硫酸铝的溶液中,加入g硫酸钠后,会使硫酸根的数目增加到原来的2倍。

【课后提高】

1.在0.5molAl2(SO4)3中,所含离子总个数约为()A.3.01x1023个B.0.5mol

C.1.505x1024个D.2.5mol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1molO的质量是16g/mol

B.Na+的摩尔质量是23g/mol

C.CO2的摩尔质量是44g/mol

D.氢的摩尔质量是2g/mol

3.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7.1g氯气和7.1g液态氯所含分子数都是0.1NA

B.36.5g氯化氢和36.5g盐酸所含分子数都是NA

C.1molMg转化为MgCl2必定有NA个Cl2分子参加了反应

D.1molFe转化为Fe3+失去的最子数为3NA

4.能电离出的Cl-数目与2molNaCl电离出的Cl-相同的是()

A.1molMgCl2B.2molKClO3

C.1molAlCl3D.1.5molCaCl2

5.有98g纯硫酸和纯磷酸的混酸,其中含氧64g,则混酸中硫酸和磷酸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1:

1B.2:

3

C.3:

2D.任意比

6.在高温下用一氧化碳还原mg氧化铁得ng铁,氧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6,则铁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