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区工作面作业规程.docx
《采区工作面作业规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采区工作面作业规程.docx(5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采区工作面作业规程
第一章地质概况与矿压参数
第一节工作面位置
1、13245工作面井下位置及四邻采掘情况:
西为13242工作面采空区,北为罗峪村庄煤柱,东为13248、13246采空区,南为南二皮带、轨道上山。
2、地面位置:
地面位于罗峪村东。
以冲沟、农田为主,无较大建筑物。
3、回采对地面设施影响:
由于地面无建筑物,回采时将对地面农田造成不同程度影响。
第二节开采范围及赋存状态
开采范围及赋存状态表 :
(表1—1)
项目
单位
最小
最大
平均
备注
地面标高
m
-243
-274
-258.5
底板标高
m
-95
-179
-137
埋藏深度
m
338
453
395.5
走向长度
m
400
430
415
前期底层走向200m
后期全层走向215m
倾向长度
m
72
106
89
煤层倾角
度
12
26
19
煤层厚度
m
0.5
4.2
底层1.1
全层4.2
容重
t/m3
1.75
地质储量
t
41580
可采储量
t
39501
95﹪
第三节地质构造
1、构造简述:
本区地质构造较复杂,工作面揭露落差大于1.0m的断层有8条,对于回采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2、断层情况表:
(表1—2)
构造
名称
走向
倾向
倾角
性质
落差(m)
对回采影响程度
Fa断层
350°
80°
55°
正断层
2.0
有一定影响
Fb断层
215°
125°
70°
正断层
3.0
影响较大
Fc断层
216°
306°
60°
正断层
1.2
影响很大
Fd断层
210°
300°
70°
正断层
1.8
影响很大
Fe断层
350°
80°
50°
正断层
3.0
影响很大
Ff断层
20°
110°
60°
正断层
1.0
有一定影响
Fg断层
33°
303°
60°
正断层
1.0
有一定影响
Fh断层
32°
122°
60°
正断层
1.0
有一定影响
第四节煤层特征
1、煤层产状:
工作面煤层走向97°-143°,煤层倾向7°-53°,倾角12°—26°,平均倾角19°。
2、煤层:
本区煤层不稳定,底层煤平均厚度1.1米,平均厚度1.5米。
全层煤平均厚度4.2米,局部煤层变薄,煤厚0.2米。
3、原煤指标:
(表1—3)
M(%)
A(%)
V(%)
Q(J/g)
Fc(%)
S(%)
Y
工业品牌
1.87%
18.11%
<5.34%
33545J/g
79.09%
<0.5%
1
无烟煤
大煤、煤质硬,燃点高,发热量大。
低硫、磷,质优。
第五节围岩性质
围岩特性表:
(表1—4)
项目
名称
厚度(m)
岩 性 特 征
老顶
中砂岩
14.0
灰色、致密坚硬、节理裂隙发育。
直接顶
粉砂岩
6.3
深灰色、致密、含植物化石。
直接底
粉砂岩
3.0
灰黑色、致密、坚硬、含植物根部化石。
老底
细砂岩
6.3
灰色、致密、坚硬、层理较发育。
第六节同一煤层邻面矿压规律
同一煤层邻面矿压规律(根据13246顶层工作面):
(表1—5)
项目
单位
最大
最小
平均
顶板压力
MPa
0.45
0.25
0.35
直接顶初次跨落
压力
MPa
0.31
0.25
0.28
距离
m
10
6
8
初次来压
强度
MPa
0.45
0.40
0.425
步距
m
30
20
25
周期来压
强度
MPa
0.45
0.35
0.4
步距
m
18
12
15
第七节水文情况
本区水文地质条件简单,影响本区的水源主要为大煤顶板砂岩含水层,其富水性不均一、各向异性;在顶层回采过程中已基本疏干,但在回采过程中,在局部裂隙发育地段及下机头附近,可能会有淋滴水进入工作面,恶化生产环境,预计工作面正常无水,最大涌水量0.10m³/min,正常涌水量0.05m3/min,建议回采过程中应在溜子道低洼处配备相应的防排水设施。
第八节瓦斯、煤尘和自燃发火情况
1、瓦斯:
绝对涌出量1.5m³/min,属低瓦斯地区,正常通风对回采无影响。
2、煤尘:
无爆炸性,煤尘爆炸指数为2.54—9.12%。
3、煤的自燃:
煤层自燃倾向性为Ⅲ类,不易自燃。
4、地温:
地温对回采影响不大,一般为20℃-30℃,正常通风可以控制。
5、地压:
地压较小,一般压力0.25-0.31MPa,平均0.28MPa,对回采有一定影响。
第九节切眼及两巷情况说明
1、切眼:
沿底板掘进,规格为:
5.2m×2.6m圆木棚子支护,棚距0.5m,使用直径不小于20cm的优质圆木,在木头棚梁(中间)下打两排2.5m支柱加强支护。
2、上巷切眼至1点为:
2.4m×2.4(2.6)m工字钢棚子支护,棚距为0.5m,1点至停采线为:
净宽×净高=3.5m×2.7mU型箍棚子支护,棚距均为0.6m。
下巷切眼至22点为:
2.4m×2.4(2.6)m工字钢棚子支护,棚距为0.5m,22点至停采线为:
净宽×净高=3.5m×2.7mU型箍棚子支护,棚距均为0.6m。
上下两巷为沿底板掘进巷道。
第十节附图
1、工作面及巷道布置平面图:
附图(1-1):
13245工作面及巷道布置平面图
2、柱状图:
附图(1-2):
综合柱状图
3、切眼及巷道素描图:
附图(1-3):
13245工作面运料巷、溜子道、切眼实测素描图
4、两巷断面图:
附图(1-4):
13245工作面两巷断面支护图
5、切眼支护图:
附图(1-5):
13245切眼支护剖面图
第二章采煤方法及工艺
第一节采煤方法
采用走向长壁后退式采煤法。
底层段:
摸大煤底板回采,一次采底层全高。
全层煤段:
摸大煤底板回采,放顶煤。
第二节采(放)高度、采放比
一、底层段:
1、机采高度为1.9m——2m。
二、全层煤段:
1、机采高度为2m——2.1m。
2、采放比:
工作面平均煤厚为4.2m,其中机采高度为2.1m,放煤高度为2.1m,采放比为1:
1。
2、放煤步距的确定:
放煤步距的计算公式为:
B=h÷(k×h′)
式中:
B—放煤步距m,h—放煤高度m,h′—工作面采高m,k—顶煤松散系数,一般取k=1.2
则:
工作面放煤步距:
B=2.1÷(1.2×2.1)=0.83m
而对于FMG-150/355型双滚筒采煤机有效截深为0.6m,因此确定工作面的放煤步距为1m,两刀一放。
第三节采煤工艺
一、底层段:
1、机组单向割煤工艺流程(一个循环):
工作面安全确认→机组在上端头留三角煤斜切进刀→收支架伸缩梁→机组下行割煤→追机伸出伸缩梁→移架→机组割到下机头后机组空刀上行→移前部机头(拉后部溜子机头)→自下而上移前部溜子→机组到机尾割三角煤→机组空刀下行留三角煤斜切进刀→移前溜机尾。
2、工序说明:
(1)落煤方式:
工作面采用FMG-150/355型双滚筒采煤机割煤。
(2)装煤方式:
采煤机螺旋滚筒装煤,人工清理活煤。
(3)运煤方式:
工作面前部溜子单独运煤,集中到溜子道溜子和皮带运输机中运至煤仓。
(4)进刀方式:
采用端部斜切进刀,单向割煤的方式。
(5)支护方式:
工作面均采用ZFZ2000-15/23D型轻放支架密排支护顶板。
上、下端头采用4架ZF2600/16/24型大尾梁支架密排支护顶板。
(6)移架方式:
采用分段追机作业,带压擦顶移架方式。
移架步距0.5m。
移架一般滞后机组后滚筒5m—10m,间距大于10m时停止割煤。
移架跟上后再开机割煤。
顶板破碎时,随机组前滚筒割煤随移架,割一架移一架,移架后要立即升紧支架。
煤壁片帮处,机组割煤前必须移超前架。
(7)推移工作面溜子:
在移架之后进行,采用自下而上单向顺序移溜方式,移溜步距0.5m。
移工作面溜子距采煤机后滚筒不小于6m,移溜滞后移架距离不小于6m。
移溜时,溜子弯曲长度不得小于12m,移溜必须在溜子正常运转过程中进行。
二、全层煤段:
1、机组单向割煤工艺流程(一个循环):
工作面安全确认→自下而上拉后部溜子→机组在上端头留三角煤,斜切进刀→机组下行割煤→追机伸出伸缩梁→移架→机组割到下机头后,机组空刀上行→移前部机头→拉后部溜子机头→自下而上移前部溜子→机组到机尾割三角煤→机组空刀下行割三角煤斜切进刀→移前溜机尾→拉后部溜子机尾→机组下行割煤→追机伸出伸缩梁→移架→机组割到下机头后机组空刀上行→移前部机头→自下而上移前部溜子→后部溜子放顶煤→自下而上拉后部溜子→搞质量标准化。
2、工序说明:
(1)落煤方式:
工作面采用FMG-150/375型双滚筒采煤机割底煤,支架尾梁摆动,插板伸缩放顶煤。
(2)装煤方式:
采煤机螺旋滚筒装煤和前、后部溜子铲煤板装底煤,人工清理活煤。
(3)运煤方式:
工作面前、后部溜子单独运煤,集中到溜子道溜子和皮带运输机中运至煤仓。
(4)进刀方式:
采用端部斜切进刀,单向割煤的方式。
(5)支护方式:
工作面及上端头均采用ZFZ2000-15/23D型轻放支架密排支护顶板。
下端头采用4架ZF2600/16/24型大尾梁支架密排支护顶板。
(6)移架方式:
采用分段追机作业,带压擦顶移架方式。
移架步距0.5m。
移架一般滞后机组后滚筒5m—10m,间距大于10m时停止割煤。
移架跟上后再开机割煤。
顶板破碎时,随机组前滚筒割煤随移架,割一架移一架,移架后要立即升紧支架。
煤壁片帮处,机组割煤前必须移超前架。
(7)推移前部溜子:
在移架之后进行,采用自下而上单向顺序移溜方式,移溜步距0.5m。
移前部溜子距采煤机后滚筒不小于6m,移溜滞后移架距离不小于6m。
移溜时,溜子弯曲长度不得小于12m,移溜必须在溜子正常运转过程中进行。
(8)放顶煤:
放顶煤步距1m,采用双口双轮等量放煤方式。
工作面分两个放煤段,每个段只许开放一个放煤口,分别按照由下向上的顺序逐架放煤。
第一轮粗放顶煤1/3~1/2,第二轮细放把煤放净,见矸停放。
放煤过程中要掌握好煤量,保持煤量均匀,防止压溜子。
两个放煤点间距不得小于10m,严禁相邻两架支架同时放顶煤。
机头机尾各3架端头支架严禁放顶煤。
(9)拉后部溜子:
拉后部溜子工作必须专人操作,采取自下而上单向顺序拉溜方式。
后溜弯曲长度不得小于12m,拉后溜要滞后放顶煤不少于10m,拉后溜与移架距离不少于10m。
第四节循环作业图表
一、循环作业图表:
附图(2-1):
13245工作面循环作业图表
第三章作业方式与劳动组织
第一节作业方式
一、底层段:
1、循环作业方式:
采用割1刀煤,移1次架,为一个循环方式。
循环进度为0.5m。
采用多循环作业的方式。
2、工作面作业形式:
采用“两采一准”的作业形式,即中、夜班出煤,早班检修、准备。
二、全层煤段:
1、循环作业方式:
采用割2刀煤,移2次架,放一次顶煤,为一个循环方式。
循环进度为1m。
采用多循环作业的方式。
2、工作面作业形式:
采用“两采一准”的作业形式,即中、夜班出煤,早班检修、准备。
第二节劳动组织
一、劳动组织形式:
1、工作面采用分段综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