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交工程桥台施工方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3917757 上传时间:2023-05-22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262.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立交工程桥台施工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立交工程桥台施工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立交工程桥台施工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立交工程桥台施工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立交工程桥台施工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立交工程桥台施工方案.docx

《立交工程桥台施工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立交工程桥台施工方案.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立交工程桥台施工方案.docx

立交工程桥台施工方案

 

立交工程桥台施工方案

目录

 

一、编制依据

1.1、编制依据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国家70号令)

(二)《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F50-2011);

(三)《城市桥梁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2-2008);

(四)《南岸区XX立交工程施工图设计》;

(五)《XX立交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六)《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的通知建质【2009】87号;

(七)《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

(八)XX立交工程《合同文件》。

(九)《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

(十)《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

(十一)《建筑施工碗扣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66-2008

(十二)《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

(十三)《XX市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XX市人大常务委员会[2008]23号公告;

(十四)《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01);

(十五)《施工现场机械设备检查验收技术规程》(JGJ160-2008);

(十六)《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

(十七)《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91);

(十八)《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技术规范》(GB50720-2011);

(十九)《建筑工程预防高处坠落事故若干规定》和《建筑工程预防坍塌事故若干规定》的通知(建质[2003]82号);

(二十)《XX市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现场文明施工标准》(渝建发[2008]169号);

(二十一)《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AQ/T9002-2006);

(二十二)《工程专项施工方案》

1.2、编制原则

(1)严格遵守部颁规范、规程和规则等技术标准并将其贯穿于整个施工过程中。

(2)结合现场调查情况及我单位承诺的工期、质量、安全等各方面要求,制定出完善的保证体系和保证措施,确保该项目标的实现。

(3)充分考虑气候、季节对施工的影响,合理安排各工序顺序,做到全面展开,平行流水作业;正确选用施工方法,科学组织。

各工序紧密衔接,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工作,以保证施工连续均衡有序进行。

(4)坚持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上,力求技术先进、科学合理、经济适用的原则。

在确保工程质量标准的前提下,确定经济施工方法,积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机具、新材料、新测试方法。

(5)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和制度,配备专职质检人员进行全过程控制;工程质量符合国家、交通部现行的质量验收标准和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

(6)坚持文明施工,注重环境和水土保持,争创“安全生产、文明施工标准化施工工地”。

二、工程概况

2.1、工程平面布置图(详见附图)

2.2、工程概况

XX立交工程位于南岸区上新街片区,主要连接XX引道与内环快速路之间的交通。

共设A、B、C、D、E、F、G匝道7条,总长度3.6KM(其中桥梁总长2595.5m、路基总长1004.5m)。

同时施工原涂山路的改造和轨道交通环线上新街车站。

本工程共15桥台,基中重力式U型桥台8个,桩承式桥台7个,本方案主要针对重力式桥台基坑开挖、台身、台帽施工作相应描述;针对桩承式桥台的桩基开挖详见《人工挖孔桩专项施工方案》。

2.3、工程地质情况

2.3.1、地形地貌

东水门南立交部分多为居民区或现有涂山路和内环快速路两侧,地形起伏较大,居民区多数呈台阶状,或呈陡崖状,但均经过工程治理采用挡墙进行支挡。

整体上东高西低,地形坡角在10~45°,局部坡角呈90°。

立交勘察区最高高程为298.52m,最低高程246.10m,相对高差为52.42m。

属构造剥蚀丘陵地貌。

2.3.2、地质构造

立交勘察区位于南温泉背斜西翼,呈单斜状产出,倾向287~296°,倾角61~71°。

岩体为中厚层状结构,层面发育情况一般,裂隙面较平直,局部被黄褐色粘土充填,层面结合很差,属软弱结构面。

地质构造简单,无断层通过。

通过地表工程地质测绘,区域内基岩体内发育二组裂隙:

Ⅰ组裂隙:

51~61°∠58~60°,间距0.7~1.1m,延伸小于10m,裂面多呈闭合~微张,局部粘土充填,裂面平直,结合程度差,压扭裂隙,属硬性结构面;Ⅱ组裂隙:

200°∠75°,间距1~2.5m,延伸20m,裂面多呈微张状,张开度1~5mm,未见充填物,裂面较平直,结合程度差,剪压性裂隙,属硬性结构面。

2.3.3、地层结构

立交区沿线地表主要分布有第四系全新统的素填土(Q4ml)、残坡积层的粉质粘土(Q4el+dl),以及下伏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J2s)的泥岩和砂岩组成。

2.3.4、水文地质

立交区地层结构由素填土、粉质粘土和下伏泥岩、砂岩层组成。

素填土属透(含)水层;砂岩裂隙不发育属弱透水层;粉质粘土、泥岩为隔水层。

2.4、施工要点

根据地勘资料显示,桥台处基岩埋置较浅,均采用重力式桥台,桥台基础嵌入中风化岩层的深度不小于1.0m,地基承载能力不得低于1.2MPa。

针对斜坡地形,基底边缘至完整中风化岩面的水平距离不得小于2.0m。

所有桥台基础嵌岩部分混凝土须连槽浇注。

桥台均采用钢筋混凝土台帽+背墙的结构形式,台帽兼作桥台基础。

为方便上部箱梁搭架现浇施工,桥台处的成桥后地面线按台帽顶下降1m控制。

台帽嵌入完整中风化岩层的深度不得小于1.0m,基底岩石的地基承载能力不得低于1.2MPa,台帽混凝土应采用连槽浇注的方式进行施工。

桥台严禁采用爆破开挖,同时应保证不对现状快速路挡墙造成影响。

三、施工计划

3.1、施工工期及进度计划

根据甲方移交场地合理安排施工工期,计划工期90天,预计2013年9月10日开工,至2013年12月10日。

四个施工区域,目前具备开工条件的有第二区域;一区因设计调整和轻轨施工制约还暂时不能施工;三区、四区随拆迁进展逐步开工条件。

3.2、施工机械、材料及进场计划

施工材料、机械设备一览表

序号

设备名称

型号

数量

备注

1

塔吊

QTZ63型

5台

垂直、水平运输

2

挖机

330型

3台

桥台开挖

3

运输汽车

10T双桥车

5台

场内转运

4

汽车吊

25T

3台

材料辅助吊装

5

焊机

630型

5台

安装

6

钢筋车丝机

6台

钢筋丝口加工

7

装载机

50型

2台

零星转运

8

钢管

20t

模板、临时支撑

9

桥梁木模板

1.8*2.0

随进度

桥台模板

10

竹跳

30*300*5

随进度

操作平台

11

方木

10*10

随进度

操作平台

3.3、施工人员配制及劳动力安排计划

劳动力进场计划表

序号

人员名称

人数

工作内容

1

安全管理人员

3

安全管理控制

2

模板安装工

20

安装墩柱模板

3

木工

10

木枋铺设

4

钢筋工

20

钢筋制作安装

5

电工

3

生产、照明安装及维护

6

架子工

10

搭设支架体系

7

浇捣混凝土人员

10

墩柱混凝土浇筑

8

电焊工

5

钢筋焊接制作

四、墩柱施工方法及工艺流程

4.1、桥台施工工艺流程

 

4.2、主要施工方法

4.2.1、基坑开挖

桥台基础为明挖基础。

根据地质情况和规范要求,基坑坑壁若为土质时,采用放坡开挖,坡度为1:

0.75,直至设计基底标高。

若为石质时,采用垂直开挖,开挖时注意放大一定尺寸。

基坑开挖采用挖掘机分层开挖,土方开挖边坡修整采用人工配合反铲挖掘机削坡处理,基岩用风镐清除。

施工过程中应注意边坡开挖的防护措施,当自上而下开挖一级边坡以后,应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做好开挖的边坡防护工作,对局部边坡不稳定处采取砌筑块、片石嵌补或搭设钢管架、安装挡板支撑加固等措施防止边坡崩塌。

机械开挖至设计标高后,必须进行人工捡底,即进行基底岩层承载力试验。

基底应按规范要求凿平,并清除松散岩层,基坑积水采用排水沟引至集水坑集中抽排。

桥台基坑符合设计要求后立即浇筑C25封底混凝土封闭基底。

桥台基坑周围应做好排水措施,防止雨水或者其他水流入基坑,基坑边缘应防止重车碾压,确保施工安全。

4.2.2、桥台基础混凝土浇筑

基础模板采用高强度桥梁木模板,模板背楞竖向采用单肢Φ48脚手钢管,横向背楞采用双肢48脚手钢管,模板采用拉杆固定,拉杆间距80cm。

拉杆丝头采用φ16圆钢加工,长度30cm,拉杆杆身采用Φ12螺纹钢,焊接连接。

拉杆固定端采用预埋或者打入Φ25螺纹钢锚杆,锚杆距模板2.5m,锚杆锚入砼不小于30cm,锚入基岩不小于60cm。

锚杆与拉杆焊接固定。

丝杆端部安装蝴蝶卡或[14槽钢卡子,戴φ14螺母调整拉杆距离。

模板安装完毕后浇筑基础砼。

 

基础砼为C25砼,基础混凝土采用预拌混凝土,输送泵输送。

浇筑时应分层,分层厚度30cm,用插入式振捣器振捣。

4.2.3、桥台承台施工

1)在桩基砼浇注完毕后,清理出承台位置,并用砂浆封底,进行钢筋绑扎。

2)钢筋需提前放样加工制作,分类存放并吊牌标识,安装时,现场绑扎、安装,保证与预埋钢筋连接牢固。

并准确预埋墩身钢筋。

3)钢筋绑扎完成后,报请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后进行承台的模板安装,安装模板时采用同标号的砂浆垫块,用铁丝绑扎在主筋上,从而保证钢筋的混凝土的保护层厚度。

4)混凝土浇筑前,将桩顶砼表面的残余物清理干净并凿毛露出粗骨料,以保证与承台的接触。

砼浇筑采用商品砼泵送工艺进行,用插入式振动棒进行振捣,砼浇筑完后,及时进行养护。

4.2.4、台身施工

台身施工与基础施工工艺基本相同,桥台台身分段浇筑高度定为2m,但由于台身外观要求高,台身模板采用2.5×2m高强度桥梁模板,以确保砼表面平整光洁。

同时下一节段模板安装时注意定位,保证台身砼不错台。

台身施工缝应按规范要求进行凿毛处理,并冲洗干净。

台身模板拆除后,应将拉杆切除,然后用相同质量的水泥砂浆修饰切割面砼。

4.2.5、台帽施工

台帽为钢筋砼台帽,台帽钢筋安装应符合设计要求,施工时应特别注意支座垫石预留筋的安装,必须做到定位准确。

台帽模板采用钢模板,注意固定牢固。

台帽砼浇筑完成后,将支座位置凿毛,安装支座垫石网片,立模浇筑支座垫石砼。

浇筑支座垫石砼时注意标高准确,顶面水平、平整,轴线偏位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4.2.6、台背回填

桥台施工完成后可进行台背回填施工。

台背回填时,台身前墙背坡50cm范围内设置级配碎石反滤层,距结构表面1m范围内不得采用重型机械碾压,可采用人工配合小型打夯机压实。

台背回填的填料应采用透水性好的填料。

台背回填应分层进行,分层压实。

分层厚度视填料的具体情况而定,但不大于50cm。

碾压时碾压遍数应符合要求,分层检测的压实度符合设计要求,使填料充分压实。

五、质量保证措施

5.1质量目标

质量方针:

“构筑精品,竭诚服务;预防治理,保护环境;以人为本,安全健康;遵章守法,管理达标;持续改进,追求卓越。

质量目标:

各分部分项工程质量合格率100%,确保优良工程。

5.2质量管理体系

 

6.3工程质量管理目标及保证措施

质量管理目标:

钢筋工程优良率100%;砼工程合格率100%。

认真落实技术岗位责任制和技术交底制,每道工序施工前必须进行施工交底,交接双方在书面上交底资料上签字。

对新材料使用前必须进行试验,掌握其性能特点后才能进行大面积施工。

采用新工艺必须对操作人员进行技术交底,考试合格后方能上岗。

加强对计量器具的管理,计量器具必须定期进行检测,合格后方可使用,以避免因计量器具问题而导致发生质量事故。

加强对施工过程的检验与控制,将施工过程中的质量事故隐患消灭在萌芽中。

施工中严格认真执行自检、交接检、专检制度,每道工序必须在施工班组自检合格的基础上经项目部有关技术、质量人员验收合格后,才能通知监理进行复验,待复验合格后方可进行下步工序的施工。

认真做好技术资料的收集、整理、审核工作及时办理各种验收签证手续,做到准确、及时、全面、清楚、整洁和标准。

原材料进场必须有材质证明,各种成品、半成品进场必须有产品合格证,无证材料一律不得进场,所有材料进场必须设专人检验收料,对专业性较强的材料、设备可由技术人员,协助验收。

加强成品保护,如必须保证砼的养护,使之不致因缺乏养护而出现质量问题。

出现不合格产品必须及时上报,由项目经理、项目总工程师主持专门会议,共同研究处理方案,并由工程部负责组织落实,对涉及结构安全的,必须经设计认可后方可实施。

执行开盘申请制度,浇筑前需办理浇筑手续,若不办理手续,不得进行砼浇筑,砼拆模时间必须照技术要求做,不得随意拆模。

商品砼浇筑之前,必须有搅拌机的配合比单和开盘鉴定,现场试验员要不定期检查砼的塌落度,发现塌落度过大或过小现象,必须将该车砼退回。

加强对工程轴线、标高的检测,由测量小组专管,分层放线,各区段按轴线细部尺寸施测,任何人不得擅自施放和更改轴线位置。

将误差严格控制在允许范围内。

6.4主要工序质量控制措施

6.4.1、钢筋质量保证措施

⑴钢筋材料的控制:

钢筋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应有出厂证明或检验报告单,表面或每捆均应有标志。

进场时每批不同规格的材料均分批进行检验,并按现行国家有关标准的规定抽取试样作力学性能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进入施工现场的钢筋必须合格,凡不合格的钢筋,一律不得进入施工现场。

在运输和储存时,不得损坏标志,按照级别、规格和批号分别堆放整齐,避免锈蚀或油污,受力钢筋的保护层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⑵钢筋加工的控制:

钢筋加工的形状、尺寸必须符合设计要求,表面应洁净、无损伤、油渍、漆污和铁锈等。

带有颗粒状或片状老锈的钢筋不得使用。

制作时根据设计要求对钢筋、规格、数量编制配料单。

钢筋下料时长短搭配,先长后短、减少损耗,断料在工作台上标出尺寸刻度线并设置移板控制切断尺寸。

⑶钢筋绑扎与安装控制:

绑扎前应在主筋或箍筋上划出各钢筋相互对应位置线。

钢筋绑扎时,配置的钢筋级别、直径、根数、形状和间距均应符合设计要求,绑扎、连接或焊接钢筋时不得有变形、松脱和开焊现象。

施作前应认真学习图纸,明确施工图对所在部位的钢筋绑扎、安装的具体要求,并按图弹好轴线及钢筋的间距线,对照图纸要求进行绑扎,严防漏扎和错扎漏焊。

6.4.2、支架、模板的质量控制

⑴模板的控制:

本工程主墩柱所用模板应委托有资格的钢结构加工厂定型制作。

模板拼装必须合格,并附具相应的出厂合格证;模板到达现场后必须经过验收后方可投入使用。

⑵支模的质量控制:

如果模板支撑不稳固,会出现不平直、“戴帽”变形或“爆模”的现象,影响工程质量。

针对这些问题,施工时必须采取以下措施,加模板的支撑,用钢管、木坊结合螺栓、大块石等材料、防止偏移,确保其不走样、不变形。

6.4.3、混凝土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⑴模板需均匀涂刷脱模剂,拆模时必须在混凝土达到强度后进行,严禁重撬模板。

模板支撑点必须稳固,防止沉陷、跑模、胀裂。

⑵为防止离析,浇筑混凝土时入模自落高度不得超过2.0m。

⑶必须确保钢筋保护层厚度,严禁露筋。

⑷应根据一次浇捣混凝土的数量和供应频率提供商品混凝土。

配备车辆确保混凝土的连续浇筑,避免产生冷缝。

混凝土浇捣好后严禁重物碰击。

⑸混凝土必须浇捣密实,插入式振动棒插入间距不应超过有效半径的1.5倍,避免欠振、漏振和过振。

施工缝和埋设件附近振捣密实,避免振捣器触及模板和埋设件等。

⑹当混凝土进入终凝,即应开始浇水养护,养护时间不少于14d。

⑺不宜过早拆模,拆模时混凝土表面温度与周围气温之差不得超过15-20℃,以防止混凝土表面出现裂缝。

七、安全保证措施

7.1、安全施工管理体系

 

7.2、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做好全体人员的安全教育,安全交底的安全检查,搞好“三宝”的利用和防护。

现场各入口设安全值日岗,昼夜值班,非现场人员未经许可不准入内,现场入口及围墙壁外应设明显的安全标志,夜间须设红灯示警。

现场材料堆放应符合安全要求,堆码高度应符合有关规定要求,现场废料应及时清除,禁止乱堆乱放。

现场机械、电气装置应符合安全、防火要求,所有机电设备应按规定接地接零,朽电箱应上锁,变朽电间及发电机房应定期检查、维修、专人管理,所有导线一律使用胶皮软线,不得裸露,地下室及架上照明一律采用低压电和安装自动断电装置、漏电保护器。

氧气、乙炔在指定地点存放,专人看管,附近严禁烟火、油料,易燃易爆材料的堆放,须符合安全防火要求。

安全网、脚手架均按规定搭设、验收,按规定使用,搭设拆除按有关规定执行,并应有安全人员在场方可施工。

加强领导安全值班检查制度,每次施工任务必须有安全交底。

临时用电线路架设必须符合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的规定,配电箱做到防潮、绝缘、并派专人管理,手持电动工具全部配备漏电保护装置,晚间现场采用2000W镝灯照明,保证照明充分。

现场用电严格按照《施工现场临时用电》专项方案执行。

特殊工种坚持持证上岗,不违章作业,不违章指挥。

7.3、消防保卫措施

1)、成立工程消防、保卫领导小组,制定工程消防保卫方案及责任制。

2)、设消防井两处,用于施工现场、结构层消防用水。

3)、每层消火栓附近设置水枪和消防水龙带,同时在结构层内、楼梯间设置干粉灭火器若干处,每处为四瓶。

4)、建立义务消防队,如遇险情及时出动,将损失降低到最小限度。

5)、现场使用明火作业必须按规定申请用火证,现场严禁吸烟,氧气、乙炔分开放置并由专人管理,实行领用登记制度。

7.4、脚手架工程安全措施

脚手架钢管、扣件、螺栓的质量应符合规范要求,不得使用严重锈蚀、弯瘪和有裂缝的钢管。

脚手架的纵距、横距和步距应符合施工规程,钢管脚手架的剪刀撑、斜撑搭接长度不少于0.4m,且不少于2只扣件紧固。

施工操作层必须铺竹跳板,四角绑扎牢固,铺设竹跳时,应设置40cm挡板和不低于1m的密目安全网。

7.5、现场照明

一般场所采用220V电压,危险、潮湿场所和金属容器内的照明及手持照明灯具,应采用符合要求的安全电压。

照明导线应采用绝缘导线,导线不得随地拖拉或绑在脚手架上。

照明灯具的金属外壳必须接地或接零,单相回路内的照明开关箱必须装设漏电保护器。

7.6、季节性施工安全措施

7.6.1、雨季施工

雨季来临前,做好地面排水工作,保证雨季时,地面及基坑不积水。

在雨季前、后应对塔式起重机接地装置各进行一次遥测检查。

做好仓库、加工车间的屋面防漏工作,防止雨水淋湿材料或机械设备。

对露天作业的机械电力设备要准备好随时覆盖,并安装漏点保护器,防止因潮湿漏电。

经常检查架设的用电线路、用电箱,防止电线破坏漏电导致人员伤害。

墩柱、盖梁作业人员,必须戴安全帽,拴安全带。

对浇筑完的砼,及时覆盖,防止雨水冲刷砼表面,影响结构质量。

雨季应及时测定砂石含水率,掌握其变化幅度,及时调整砼、砂浆的配合比。

水泥库做好防雨、防潮措施,先入库的水泥先用,水泥存放期超过三个月,应重作试验或降低标号,变质结块水泥不得用于工程。

钢筋堆放时垫起,不得与地面接触,防止锈蚀。

钢筋板加强保养,防止生锈,使用前应除锈。

防止模板脱模剂因雨冲刷到钢筋表面和砼施工缝表面,发现后应清除干净。

7.6.2、夏季高温季节施工措施

夏季炎热,应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工作时间,尽可能避开白天高温时间施工。

混凝土浇筑需连续作业时,应采取降温措施。

混凝土因浇筑温度过高,初凝时间短,可根据实际情况在混凝土掺入适量的缓凝剂,防止混凝土浇筑时产生过多施工缝。

对已浇筑混凝土实行保水养护,混凝土表面覆盖塑料薄膜或立面上挂麻袋浇水养护,避免阳光直接照射。

高温季节施工时,注意防止出现施工冷接缝和干缩裂缝。

做好防暑、降温工作,在施工现场设置茶水亭、休息亭,并有专人供应凉开水,供施工人员在工作间隙休息,饮水、降温。

在宿舍中必须配备电风扇,保证施工人员安心休息。

医务室内配备防暑降温药品,以供不时之需。

7.7、施工应急预案

为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本着“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特编制本预案。

7.7.1、抢险应急组织安排及工作流程

根据人工挖孔桩特点及施工工艺的实际情况,我部制定了由项目经理挂帅的应急抢险小组。

并认真组织了对挖孔桩危险源和环境因素的识别和评价,制定本项目发生紧急情况或事故的应急措施,对广大员工开展应急知识教育和应急演练,提高现场操作人员的应急能力,减少突发事件造成的损害和不良影响。

应急准备和响应工作程序如下图

7.7.2、突发事件应急准备

1.成立抢险领导小组,明确责任分工应急抢险领导小组人员组织机构如下:

组长:

马明均

组长职责:

负责全面管理和协调工作、负责本专项应急预案的启动实施、小组人员分工等。

副组长:

董旭

副组长职责:

协助组长工作,在组长不在场的情况下行使组长职责、协助处理相关工作,具体负责挖孔桩生产安全的现场管理,恢复和保证生产正常进行。

组员:

张大维、廖鑫、田贵云、邓和平、周淼、胡居正、刘海、胡优文等。

2.组建抢险队,进行应急知识教育培训

项目部组建抢险队,队长马明均,副队长董旭。

发现险情时首先抢险队进行抢险,需用较多人时可由各工班进行汇集,对抢险队和项目部所有人员均进行针对性的应急知识培训。

应急小组联系方式:

姓名

职责

电话

应急小组组长

应急小组副组长

综合服务组组长

综合服务组副组长

安全保卫组组长

现场抢救组组长

现场抢救组副组长

组员

组员

组员

组员

组员

3.进行应急演练,提高应急救援能力

为了在出现险情时处理迅速,项目部对预设险情进行实地演练,由安全主任殷大强负责组织安排,时间为2013年7月25日~7月30日,使所有人员参与其中,并填写应急演练记录表,记录演练内容,人员分工,方案及处理程序等。

4.上报程序

事故报告程序生产经营单位发生伤亡事故,应按照规定及时进行事故报告。

发生轻伤事故,应在事故发生后24小时内报告企业负责人、安全管理部门和基层组织。

发位应在事故发生后24小时内报告上级主管单位、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发生重伤3人以上或死亡1~2人的事故,事故单位应在事故发生后2小时内如实报告上级主管单位、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公安机关,并填报《事故快报表》。

发生死亡3人或3人以上的重、特大死亡事故应在事故发生后1小时内报告市人民政府、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公安机关。

事故单位发生事故后,应以最快捷的方式(电话、传真等)向有关部门报告,报告内容包括发生事故的单位名称、地址、发生时间、伤亡人员、经济损失情况,以及事故的初步原因和经过。

若事态仍在继续,要随时报告。

后续报告应该包括以下内容:

事故更具体一些的信息,事故发生后各方采取了何种应急措施,事故现场处理情况。

发生事故的企业,要按规定填写事故报告。

对主管重大事故,企业应写出事故调查报告书,于事故发生后15天内报送上级有关部门。

事故调查报告应详尽描述事故的发生过程,进行调查取证和事故原因分析,得出事故分析结论,分清责任,拿出处理意见和整改意见。

事故调查报告编写的内容包括事故经过、原因分析、责任分析、处理意见、防范措施等。

凡因工负伤者,从发生事故受伤起,若1个月后,由轻伤转为重伤,或由重伤转为死亡,则不再按重伤、死亡事故上报。

值班制度:

实行昼夜值班制,项目部值班人员和时间如下:

紧急情况发生后,现场要组织好警戒和疏散工作,保护好现场,及时抢救伤员和财产,并由在现场的项目部最高负责人指挥,在三分钟内电话通报到值班室,主要说明紧急情况性质,地点,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计算机硬件及网络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