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生态市建设总体规划纲要.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3914492 上传时间:2023-05-22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47.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明生态市建设总体规划纲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三明生态市建设总体规划纲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三明生态市建设总体规划纲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三明生态市建设总体规划纲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三明生态市建设总体规划纲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三明生态市建设总体规划纲要.docx

《三明生态市建设总体规划纲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明生态市建设总体规划纲要.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三明生态市建设总体规划纲要.docx

三明生态市建设总体规划纲要

三明生态市建设总体规划纲要

一、生态市建设的经济社会发展环境

   

(一)有利条件

   1.自然条件优越,资源优势明显。

三明地处闽江上游,福建省最大的河流闽江源头位于建宁县境内,境内闽江流域面积22405平方公里,占闽江流域面积36.8%,在全省生态环境建设中具有突出地位。

一是气候条件优越。

三明地处副热带南部,属中亚热带海洋性气候,温暖湿润,雨水充沛,光照充足,冬短夏长,四季分明,立体气候明显,生态系统具有较高的生产力。

二是部分资源总量和人均拥有量位居全省前列。

水资源年平均总量213.39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7989立方米;可开发的水力资源170万千瓦。

有林地面积达176.37万公顷,森林覆盖率76.8%,活立木蓄积量1.15亿立方米,居全省第2位。

矿产资源总量占全省第二位,目前已探明储量的矿种有49种,大宗的有:

煤、铁、钨、铅、锌、锰、重晶石、石灰石、大理石、蓝宝石等,其中钨、蓝宝石、重晶石等在全国有一定位置。

三是生物物种多样性分布区域广。

野生植物物种3443种,其中木本植物1200种,共有8个森林植被类型,93个群系,126个典型群丛;野生动物有1044种,约占全省的89.5%;国家Ⅰ、Ⅱ级保护野生植物27种、野生动物91种。

   2.生态建设稳步推进,环境整治成效明显。

一是林业生态保障体系基本建成。

划定生态公益林面积48.57万公顷;江堤沿岸绿化148公里;公路绿化1586公里,占应绿化里程的70%;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2.5%,城市建成区绿地率37.1%,人均公共绿地面积8.85平方米;10个县(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大于30%,小城镇绿化覆盖率11.5%。

二是环境质量有一定程度的好转。

到2005年底,全市地表水省控监测断面水质达到或优于国家地表水Ⅲ类标准所占比例为90.5%,永安市和9个县城的城市空气质量达到或优于二级标准,三明市城市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99.6%。

三是各类保护区、示范区建设进展较快。

到2005年底,全市共有特殊区域(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32个,面积12.8万公顷,其中:

自然保护区11个,面积7.78万公顷;森林公园14个,面积1.83万公顷;风景名胜区7个,面积3.22万公顷。

另有自然保护小区1060个,面积9.52万公顷。

国家优秀旅游城市2个、园林城市1个。

全市市级以上生态示范区10个,其中:

国家级生态示范区试点3个(建宁县已通过国家环保总局验收,泰宁县、明溪正在实施),获准建设省级生态示范区试点5个(清流县龙津镇、将乐县余坊乡、安仁乡、明溪县翰仙镇、尤溪县汤川乡),正在建设市级生态示范区2个(梅列区洋溪乡、三元区中村乡)。

四是生态经济已经起步。

全市已建立绿色食品基地2200公顷,有绿色食品标志产品25个;有9家企业通过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环保产业年产值22.59亿元;旅游区条件不断改善,生态旅游逐步成为旅游业的新亮点。

   3.经济社会较快发展,为生态市建设奠定基础。

一是综合经济实力不断增强。

2001—2005年全市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1%,2005年人均生产总值达到14909元。

二是科技实力明显提高。

2005年全市R&D和教育经费占GDP比重的2.85%,科技成果转化率达73%。

三是社会保障事业发展迅速。

全市参保养老保险职工有16.34万人,城乡9.92万人享受低保。

城市医疗防疫保健网络比较健全,县、乡、村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络基本建成。

   4.领导高度重视,生态建设已形成共识。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工作,在全省率先以设区市为单元编制了《三明市生态农业发展规划》,把可持续发展战略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各级人民政府把环境保护、计划生育和耕地保护等有关指标列入目标管理,并作为业绩考核的重要内容。

社会公众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不断增强.

   

(二)存在主要问题

   1.生态环境比较脆弱。

全市地貌以山地丘陵为主,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容易产生旱涝、水土流失和地质灾害。

相当部分森林为低效天然次生林,造林树种单一,森林病虫害隐患较大。

紫色页岩发育的紫色土抗物理风化能力差,易造成表土冲刷、风化,加上个别地方矿产资源的无序开发和固体废弃物的随意排放,造成局部地区水土流失,河道有效库容减少,洪涝灾害频繁。

   2.污染问题仍然较为突出。

传统工业行业污染问题仍然突出,2005年三明规模以上工业产值仅占全省的4.6%,但工业废水排放量和废气排放量分别占全省的20.98%和12.85%,主要污染物化学需氧量、氨氮、粉尘、烟尘、二氧化硫分别占全省的22.52%、27.88%、37.32%、17.50%和18.32%。

从排放强度看,全市污染物排放强度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005年单位GDP二氧化硫排放量为20.99千克/万元,位居全省首位;单位GDP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为12千克/万元,居全省第二,两者分别为全省平均水平的3倍和2倍。

农村面源污染渐趋突出,养殖业、农药、化肥、化学洗涤剂的污染问题日益严重;水利基础设施老化落后,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差。

医疗废弃物、电子废弃产品、噪声、机动车尾气等污染问题仍较为突出。

重开发轻保护、重建设轻管理的思想仍然存在,部分地区人为造成的生态破坏问题依然严重。

   3.经济发展后劲不足。

受区位条件限制和传统观念等诸多因素影响,经济发展的速度与沿海相比差距不断扩大,GDP占全省的比重逐渐下降,到2005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392.8亿元,仅为全省的5.98%。

受经济发展的限制,环保投入资金有限。

生态经济刚刚起步,环保产业发展缓慢,生态环境建设进程受到制约。

   4.技术标准和政策措施有待完善。

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与标准体系尚未建立,生态环境监测技术与手段较为落后,地方性生态环境保护的政策还不健全,生态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有待加强,资源与环境保护执法尚不到位,公众生态环境保护的自觉性有待提高,部门、地区之间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工作的协调性不够。

   二、生态市建设的指导思想和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海西建设大局和构建和谐社会,从我市现有生态环境和经济基础条件出发,推进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

坚持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因地制宜,分类指导,进一步贯彻落实节约资源基本国策,坚持开发节约并重、节约优先,加强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大污染整治力度,增强资源保障能力,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实现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推动三明在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中加快崛起和实现更大跨越。

   

(二)基本原则

   1.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处理好发展与保护的关系。

改变粗放的资源利用方式,推广低能耗、集约型和循环经济模式,大力发展生态效益型经济,把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使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有机结合起来,实现经济社会与人口、环境、资源协调发展。

   2.坚持体制创新的原则,处理好政府引导与市场调节的关系。

合理区分政府行为和市场行为,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明晰产权、合理补偿的原则,充分调动各类经济主体的主动性与创造性,建立生态建设多元化的投入机制,形成一套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发展新机制。

   3.坚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的原则,处理好近期、中期和长期的关系。

既要明确生态市建设中长期目标,使之与全市中长期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相衔接;又要突出近期工作重点,优先抓好重点领域和重点区域生态工程的建设,解决当前重大生态环境问题,使生态建设在近期内取得较明显的成效。

   4.坚持因地制宜整体推进的原则,处理好局部与全局的关系。

制定各县(市、区)、各部门、各重点领域具体实施方案,形成整体推进、分步实施的工作机制。

各县(市、区)、有关部门所制定的目标要符合实际,突出工作重点。

   (三)建设目标

   1.总体目标

   立足于现有生态环境和经济基础条件,经过努力奋斗,把三明建设成为生态效益型经济较发达、城乡人居环境清洁安静舒适、自然资源永续利用、生态环境良性循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经济繁荣、山川秀美、绿水长流、生态文明的可持续发展闽西北内陆地区。

   2.分阶段目标

   

(1)近期目标(2006—2010年)。

“十一五”期间,生态市建设全面推进,建成一批生态工程,并逐步产生综合效益,生态效益型经济形成规模,生态安全保障体系基本形成,可持续发展能力进一步提高,经济、社会和生态复合系统向良性循环转变。

   ——生态效益型经济基本形成规模。

经济结构调整优化,生态农业基地、生态工业园区、生态旅游基地建设取得较大成效。

在全市重点乡镇农贸市场推广农畜水产品质量监测系统,基本消除所有食品“餐桌污染”。

环保产业得到较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比重进一步提高,全市工业企业基本实现清洁生产,规模以上企业全部通过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生态效益型经济占全市经济的比重进一步加大。

   ——环境质量明显改善。

到2010年,全市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和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分别达到70%和90%,二氧化硫排放总量控制在省下达的指标内;“白色污染”得到治理,基本消除机动车尾气污染;95%的主要溪河水质达到功能分区水质标准,乡镇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到相应功能区的水环境质量标准。

   ——人居环境初步达到优美舒适的要求。

生态型社区和生态型村镇建设成效明显,各县县城所在地都有垃圾无害化处理场和污水处理厂,县级以上医院医疗废弃物污染得到治理,农村面源污染得到控制。

到2010年,农村“脏、乱、差”问题基本解决,规模化养殖场废弃物无害化或资源化处理率达80%,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3.5%。

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在省下达基数内,城市(含县城)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污水集中处理率分别为70%和60%以上。

   ——生态安全保障体系基本建成。

生态公益林林分状况明显改善,森林生态功能有所增强。

自然保护区数量增加、质量提高,森林、土地、水、矿产资源等得到有效开发和合理保护,重点水土流失区基本得到治理,水土流失面积占土地面积比重下降到2.91%以下。

   ——生态文化建设成效明显。

生态文化蓬勃发展,内涵更加丰富,生态环境教育科研中心发挥较大作用,社会生态文化意识进一步增强,广大人民群众成为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的拥护者和实践者。

   

(2)远期目标(2011—2020年)。

生态市建设主要目标任务基本实现,六大支撑体系建设趋于完善,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能力明显增强,进入生态良性循环,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新发展阶段。

   ——基本建成生态效益型经济体系。

全市经济结构优化、布局合理,生态效益型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基本实现农业生态化、工业生产清洁化、第三产业优质化。

   ——生态环境质量进入全省先进行列。

污染治理和生态建设达到全省先进水平,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和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分别达到80%和95%以上,各类环境质量达到或优于功能分区的环境质量标准,自然资源得到合理利用和保护,水土流失面积占国土面积比重下降至3%以内。

   ——基本建成优美舒适的人居环境。

建成一批生态型社区及生态型村镇,大多数城镇住户拥有一套使用功能比较齐全的住宅,城镇供水、能源、交通等基础设施与绿色系统比较完善,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5%以上,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理和污水处理率分别达到98%和90%;规模化养殖场废弃物无害化或资源化处理率达95%以上,农村住宅区环境清洁、优美,空气清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生态文化发展繁荣。

公众的生态环境意识较高,生态文化广泛普及,全民形成较强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成为全市人民的自觉行动。

   (四)评价指标体系

   为客观评价、动态跟踪、综合考核全市与各县(市、区)、各部门生态建设的进程,参照福建生态省建设总体规划纲要指标体系,结合我市生态建设六大体系建设主要任务,从经济发展、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社会进步等方面,选取具有代表性的22项指标,构成三明生态市建设评价指标体系(详见附件1)。

为分层次动态地评估生态建设的进展情况,在全市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还要根据各行业、县(市、区)以及示范区的实际情况与建设要求,研究制定不同层次的评价指标体系,用于测评考核县(市、区)或示范区生态建设情况,为生态建设决策提供依据。

   三、生态市建设的任务和重点

   

(一)构建协调发展的生态效益型经济体系

   1.生态农业。

发挥农业生态系统的整体功能,按“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的原则,全面规划,调整和优化农业结构。

通过物质循环和能量多层次综合利用,维护生态平衡,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性。

“十一五”期间,大力推广农业生产的规范化栽培技术,全市农产品基本实现无公害化生产,新增有机食品5—10个,新增绿色食品20—30个,不同区域不同类型的生态农业示范区初具规模。

   

(1)武夷山东坡南侧生态农业区(Ι区)。

包括宁化、建宁、泰宁、清流四个县以及明溪县的枫溪、夏坊、盖洋等乡镇和将乐县万安镇以北的乡镇。

主要推广烟(莲、种)—稻—菜粮经高效种植模式;山垅区域综合开发,山地林粮、林药立体种植;建立果—草—牧—菌—沼良性循环的生态果园,大力发展早熟优质梨为主的落叶果树;开展基本农业田建设与保护工程、农牧结合生态农业建设工程、生态林业工程等工程建设;发展休闲观光生态农业。

   

(2)沙溪河谷(金溪中下游)生态农业区(Ц区)。

包括三元、梅列区,永安市、沙县,以及明溪县瀚仙、沙溪、夏阳和将乐县南部乡镇。

主要推广粮经结合多熟高产栽培的种植模式,生态果园综合利用建设,生物物质多层次循环利用等生态农业建设模式。

开展基本农田建设与保护工程、生态果园建设工程、水体立体养殖工程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等建设。

采用现代农业科学技术,建设高产、优质、高效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发挥示范与辐射功能。

   (3)戴云山西北麓生态农业区(Ш)区。

包括大田、尤溪两县,主要推广粮经结合,多熟栽培高产高效种植模式,旱地立体结构,生态果园建设等模式,开展山垅区域综合开发,生态果茶园综合开发建设,草山草坡发展草食动物,食用菌可持续发展示范工程建设,尤溪上游水源涵养林建设。

利用好资源优势,搞好矿产资源、水利资源开发,加快农副产品加工业,推进现代农业园区建设。

   2.生态效益型工业

   

(1)利用先进适用技术和环保技术改造传统企业。

抓好现有产业的技术改造和升级,按照循环经济、清洁生产的要求,引进、吸收与推广高新技术成果,嫁接、发展技术含量相对较高并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新兴产业,逐步形成具有三明特色的产业结构体系。

   ——化工行业:

推进信息技术在化学工业中的应用,骨干企业和主要化工产品基本实现生产过程的优化控制,大中型企业管理基本实现信息化、网络化。

积极推广节能降耗、清洁生产和资源综合利用技术。

研究开发高效低毒杀虫剂、新型合成氨催化剂技术及纳米钙应用工业化生产技术。

   ——钢铁行业:

继续推进以微电子技术为中心的信息技术改造。

骨干企业实现基础级、过程级计算机控制,推进洁净钢生产、节能降耗、污染治理与二次资源综合利用技术;主要工艺装备水平、技术经济指标和产品实物质量进入世界先进行列。

   ——机械行业:

应用信息技术改造机械制造企业的生产过程,提升企业管理和产品技术创新水平,逐步从以产品为中心、以生产规模和成本为竞争点的模式,向以客户为中心、以优化供应链为竞争点的模式转化,从关注企业内部管理向关注企业内、外部环境相结合的管理转化,提高企业生产和服务的自动化、智能化、数字化、网络化水平。

   ——轻工行业:

造纸、食品、塑料制品行业在生产技术、装备、品种、质量和整体效益上达到发达国家20世纪90年代中期水平。

研究、推广、应用高得率竹浆爆破技术,充分利用本地的竹资源。

   ——纺织行业:

应用信息技术、机电一体化、在线检测、自动控制等先进技术,提高整体装备水平。

开发生产差别化、功能化及新型化学纤维。

提高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其中棉纺印染行业和毛纺染整分别提高到20%和30%。

   ——医药行业:

重点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药和具有竞争优势的化学药、中成药。

开发重要原料药的生产技术,应用现代技术提高抗生素菌种发酵水平,实现抗生素发酵等生产过程的计算机自动控制,建立医药企业的信息化管理系统。

   ——水泥行业:

以节能、环保为目标,应用电子信息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对水泥生产工艺进行改造、升级。

到“十一五”末,新型干法水泥比例提高到70%,水泥散装率达到31%,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20%以上。

   ——煤炭行业:

应用电子信息等先进技术加快煤加工企业装备更新升级速度。

加强安全措施改造、建设和管理,有效控制煤矿重大恶性事故。

重点企业建立企业信息化管理系统,实现管理自动化。

   

(2)发展壮大环保产业。

研究开发一些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并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环保技术和产品,巩固和提高具有一定比较优势、市场需求量大的环保技术和产品。

重点发展燃煤电厂和钢铁企业烟气脱硫除尘、城市污水处理、汽车尾气催化净化器等技术和装备。

结合开展循环经济、清洁生产,组织实施一批环保产业化示范工程,培育扶持一批具有本市特色和优势的环保产业园区、企业、高新技术设备和产品,力争环保产业成为我市新兴产业集群。

   (3)建立清洁生产和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

认真执行《三明市推行清洁生产实施意见》,努力构建清洁生产示范城市。

完善清洁生产管理体制,制定实施清洁生产促进方案,建立清洁生产信息系统和技术咨询服务体系,基本形成适应循环经济建设要求的清洁生产技术咨询网络;加强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的认证,发展环境友好型企业;把推行清洁生产与产业结构调整、技术进步相结合,实现从末端治理向污染预防和生产全过程控制转变,实现污染物的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提高农业清洁生产水平。

到2010年主要工业企业普遍实行清洁生产,通过清洁生产审核的企业达80%以上,规模以上重点骨干企业全部通过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所有工业污染源实现全面达标,其污染物排放稳定控制在排放标准和排放总量控制指标内。

   (4)推进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

大力推进节约降耗工作,在生产、建设、流通和消费各领域节约资源,减少自然资源的消耗。

建立综合经济能耗指标统计,加强对经济活动中的循环经济指标的动态监测,建立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的统计、监测和管理体系。

大力开展资源综合利用,最大限度实现废物资源化和再生资源回收利用。

   ——资源开采环节。

要统筹规划矿产资源开发,推广先进适用的开采技术、工艺和设备,提高开采利用水平,推进综合开发利用。

   ——资源消耗环节。

要大力推进原材料节约,加强钢铁、有色金属、火电、煤炭、石化、建材、轻工、纺织、农业等重点行业的资源消耗管理,实施主要资源消耗定额标准,推行产品生态设计和使用再生材料,努力降低消耗,提高资源利用率。

   ——废物产生环节。

强化污染预防和全过程控制,推进生产方式转变,推动不同行业合理延伸产业链,加强循环利用,实现企业循环式生产。

加强对冶金、化工、火电等行业产生的废物综合利用,推广大掺量和高附加值利废建材技术,发展规模化和产品多元化的利废建材企业;鼓励规范发展与资源总量相匹配的煤矸石综合利用发电项目,鼓励发展电厂脱硫石膏、化工磷石膏等合成石膏替代天然石膏的资源化利用。

   ——再生资源产生环节。

大力回收和循环利用各种废旧资源,不断完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

以报废机动车、废金属、废纸、废塑料、废旧轮胎、废旧家电及电子产品等为重点,推进再生资源回收利用。

加强再生资源加工设施建设,加快产业化进程,建设具有一定规模和水平的再生资源回收、加工、利用的产业链。

   3.生态旅游

   

(1)提升五大旅游功能区的生态品位。

发挥生态旅游资源优势,以“泰宁世界地质公园”为龙头,打造“中国绿都”整体形象,培育“三明生态文化旅游节”节庆品牌,建设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和国家旅游度假区。

沙溪滨河城市休闲旅游带,着力巩固三明及永安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成果,完善城市旅游基础设施和城市旅游服务与集散功能,把三明建成“山水生态文化名城”。

北部山湖洞生态度假旅游区,以泰宁世界地质公园综合开发带动相关景区点及特色农业、乡村民俗、红色文化、历史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建成在全国乃至世界具有一定知名度的生态旅游度假区。

西部客家苏区文化体验旅游区,充分发挥石壁客家祖地对世界客属的吸引力,加快构建客家文化体系,加强红色旅游资源开发建设。

对接省会福州的尤溪窗口,以朱子文化旅游为主线,综合开发水、林及农业旅游资源,建成省会的后花园。

对接闽南金三角的大田窗口,以温泉地热资源、大谷山、一顶尖、八闽中心点为开发重点,建成具备商贸流通、疗养度假功能的基地。

   

(2)开发系列生态旅游产品。

着力度假旅游项目的策划和建设,促进我市观光型旅游产品向观光度假休闲型旅游产品过渡。

以青山峡谷地文景观、河川湖泊水域风光为主体,开发自然风光观光旅游产品。

以地热和冷泉资源为主体,开发具有生态疗养健身功能的温泉度假旅游产品。

以保护、开发和建设自然保护区和森林公园为重点,开发森林生态旅游产品,力争到2010年建成森林公园20处。

利用山区农业资源、田园风光、乡村民俗,组织农业生态旅游产品,到2010年,全市建成国家级农业生态旅游示范区5个,省级农业生态旅游示范区7个。

利用大中型厂矿企业资源,开发具有观光游览、科技普及和宣传企业三重功能的工业生态旅游产品。

   (3)坚持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

加大旅游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宣传教育力度,提高旅游从业人员、旅游者和景区居民的环境保护意识、文明旅游意识。

加强专业培训,建设一支既有旅游管理和服务素质,又具备生态专业知识的旅游人才队伍。

建立旅游容量和客源调节、生态和文化保护、旅游市场维护管理等支持保障体系。

旅游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有机结合,必要的设施建设,突出生态保护功能,保持原始风貌和环境。

旅游区(点)使用环保型交通工具等设备设施,建立污水、垃圾和粪便无害化处理设施。

旅游全行业推行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实现环境管理与国际标准接轨。

旅游企业实行“绿色经营”,旅行社推出环保旅游、生态旅游产品,旅游饭店争创“绿色饭店”。

   4.绿色消费

   

(1)倡导绿色消费。

提高全民绿色消费意识,鼓励全社会使用能效标识产品、节能节水认证产品、环境标识产品、绿色标志食品和有机标志食品,增强食品安全意识与环境保护意识。

鼓励使用再生产品和环境友好产品,增进反复利用意识和正确消费意识,减少过度包装和一次性消费品的使用。

禁止买卖和食用受国家保护的野生动植物。

严格控制烟草广告,禁止公共场所吸烟,逐步降低烟民比例。

推行绿色采购制度,把节能产品和环境友好产品列入政府采购目录。

制定政府机构节约资源的工作方案,倡导办公用品的高利用率和资源化。

   

(2)发展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合理利用水力发电、太阳能、地热能、生物质能等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优化能源结构,做好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规模化开发示范工作。

拓宽太阳能开发和应用领域,加快新建住宅楼太阳能一体化示范工程建设;引导农户安装太阳能热水器,力争到2010农村安装太阳能热水器占农户数的4%,到2020年占农户数的30%以上。

推进地热能的开发利用。

大力发展生物质能源,结合流域综合治理、生态农业发展、工业有机废水处理等,引进农村沼气建设新技术,大力推广普及发展农村沼气,到2010年底,全市规划拥有农村户用沼气8万口,到2020年力争使农村沼气覆盖率占全市农户数的40%左右,即全市拥有农村户用沼气20万户左右。

以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规划为指导,合理开发建设中小水电项目;逐步提高水电在农村中能源比重,力争在2010年水电占农村能源的比例30%左右。

加快福建LNG总体项目二期工程三明相关项目的前期工作。

力争到2010年清洁能源在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提高到5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中医中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