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急性传染病竞赛题库及答案解析名词解释.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3911194 上传时间:2023-05-22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9.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突发急性传染病竞赛题库及答案解析名词解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突发急性传染病竞赛题库及答案解析名词解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突发急性传染病竞赛题库及答案解析名词解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突发急性传染病竞赛题库及答案解析名词解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突发急性传染病竞赛题库及答案解析名词解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突发急性传染病竞赛题库及答案解析名词解释.docx

《突发急性传染病竞赛题库及答案解析名词解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突发急性传染病竞赛题库及答案解析名词解释.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突发急性传染病竞赛题库及答案解析名词解释.docx

突发急性传染病竞赛题库及答案解析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1.AFP病例:

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所有15岁以下出现急性弛缓性麻痹症状的病例和任何年龄临床诊断为脊灰的病例均作为AFP病例。

2.高危AFP病例:

凡满足下列条件,均定义为高危AFP病例:

(1)任何年龄小于5岁、接种脊灰疫苗次数少于3次或服苗史不详、未采或未采集到合格粪便标本的AFP病例;

(2)同一县(区)发现2例或2例以上的AFP病例,发病时间间隔在2个月以内,临床高度怀疑为脊灰,未采或未采集到合格大便标本。

3.ARDS: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简称,是指严重感染、创伤、休克等肺内外疾病袭击后出现的以肺泡毛细血管损伤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属于急性肺损伤的严重阶段或类型。

其临床特征包括呼吸频速和窘迫,进行性低氧血症,X线呈现弥漫性肺泡浸润。

4.HFRS:

即肾综合征出血热,简称出血热,是由汉坦病毒引起的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

鼠类为其自然宿主和主要传染源。

5.L型细菌:

某些药物作用于细菌,可抑制肽聚糖的合成或破坏细胞壁的结构,在高渗环境下,细菌仍可存活,成为细胞壁缺陷型。

6.MIC:

最低抑菌浓度(μg/ml),指在体外实验中抗菌药物抑制培养基中某种细菌的生长的最低药物浓度,是药物抗菌活性的指标,提示药物的抑菌能力。

7.Negri小体:

为狂犬病毒的集落,最常见于海马的大锥体细胞和小脑的Purkinje细胞中。

该小体位于细胞浆内,呈圆形或椭圆形,直径3~10μm,染色后呈樱桃红色,具有诊断意义。

8.PCR:

聚合酶链式反应的简称,是体外酶促合成特异DNA片段的一种方法。

典型的PCR由高温变性模板、引物与模板退火、引物沿模板延伸三步反应组成一个循环,通过多次循环反应,使目的DNA得以迅速扩增。

9.阿米巴痢疾:

是由溶组织阿米巴原虫侵入结肠引起的肠道传染性疾病,易复发成为慢性,也可发生肠内外并发症,尤其可引起肝、肺等脏器脓肿。

10.急性细菌性痢疾:

简称菌痢,是由痢疾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肠道传染性疾病。

一年四季均有散在性发病,以夏秋季节常见流行,普遍易感,以小儿为多。

11.窗口期:

是指病毒进入人体起直到可以检出该病毒标志物抗体前的时期。

处于窗口期的人员血液病毒标志物检测结果为阴性,而实际上血液中已经含有病毒,具有很强的复制能力和传染性。

12.败血症:

是病原菌(致病菌和条件致病菌)侵入血流生长繁殖并产生大量毒素和代谢产物引起严重毒血症的全身性感染综合症。

13.毒血症:

致病菌进入机体后,只能在机体局部生长繁殖不进入血循环,但其产生的外毒素入血。

14.菌血症:

少数细菌入血而未引起明显毒血症者称为菌血症。

15.脓毒血症:

细菌栓子随血流可出现迁徙性炎症,如全身多处脓肿形成称为脓毒血症。

16.半抗原:

只有反应原性而没有免疫原性的抗原,又称不完全抗原。

17.变异:

是指病原体任何基因序列的改变。

18.标本采集原则:

周密计划、科学采样;目的明确,快速处理;保证标记清晰;加强个人防护。

19.标准预防:

是指认为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均具有传染性,需进行隔离,不论是否有明显的血迹,污染,是否接触非完整的皮肤与黏膜,接触上述物质者,必须采取预防措施。

20.病原体:

指的是能够引起宿主致病的各类微生物,包括细菌、病毒、立克次体、支原体、衣原体、螺旋体、霉菌和寄生虫等。

21.病毒:

是一类个体微小、结构简单、严格寄生于易感宿主细胞内,仅含有一种核酸,以复制方式进行增殖的非细胞型微生物。

22.病原体的免疫原性:

是指病原体感染宿主后引起宿主免疫应答的能力。

23.病毒性肝炎:

是由多种肝炎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具有传染性强、传播途径复杂、流行面广泛,发病率较高等特点。

临床上主要表现为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肝肿大及肝功能损害,部分病人可有黄疸和发热。

有些患者出现荨麻疹、关节痛或上呼吸道症状。

24.病源携带者:

指感染病原体无临床症状但能排出病原体的人。

25.不明原因发热:

发热时间超过3周以上,经常规检查未能明确病因者即为不明原因发热(FUO)。

 

26.持续性全身淋巴结肿大综合症:

艾滋病Ⅲ期,主要表现为除腹股沟淋巴结以外,全身其他部位两处或两处以上淋巴结肿大。

27.传播媒介:

指将病原体从传染源传播给易感动物的各种外界因素。

可以是生物(叫做媒介者或媒生物,如蚊、蝇、蚤类等),也可以是无生命的物体(叫做媒介物或污染物)。

28.传播途径:

病原体从传染来源传播到易感宿主的机制或方式。

29.传染病:

是特定传染性病原体或其毒性产物直接从感染的人、动物、贮存宿主,或间接通过植物、动物、媒介生物、非生命环境传播给易感宿主所导致的疾病。

30.传染病流行强度:

是指某种传染病在某一地区、某一时间内人群中存在数量的多少,以及各病例之间的联系强度。

31.传染来源:

是指那些携带病原体的人、动物、物体(玩具等用品)或物质(食物、水、土壤等),它们直接将病原体传递给易感宿主(人或动物)并导致易感宿主感染或发病。

32.传染力:

或称传染性,是病原体导致易感宿主感染的能力

33.传染期:

是指感染宿主可以持续传播病原体的时期

34.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世界卫生组织者将其命名为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evereacuterespiratorysyndeome,SARS),是由SARS冠状病毒(SARS-Coronavirus,SARS-CoV)引起的一种具有明显传染性,可累及多个脏器和系统,以肺炎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该病具有传染性强、人群普遍易感、病情进展快、预后较差和危害大的特点。

35.垂直传播:

指病原体通过母体传给子代的传播,又称母婴传播,其传播方式有经胎盘传播,上行性传播,分娩时引起传播。

36.次生、衍生事件:

是指某一突发公共事件所派生或者因处置不当而引发的其他事件。

37.散发:

病例无规律性、偶然地发生。

散发的特点是病例之间在发病时间和地点上无流行病学上的关联,病例数很少。

或指发病率呈历年的一般水平,各病例间在发病时间和地点方面无明显联系,表现为散在发生,这样的发病强度叫做散发。

38.暴发:

是指在一定时间和局限的地域范围内,某种传染病病例数超过预期水平。

或指在一个局部地区或集体单位中,短时间内突然出现很多症状相同的患者,这些人多有相同的传染源或传播途径。

39.流行:

某种传染病在较大的地域范围内的病例数超过预期水平。

40.大流行:

某种传染病在全球范围发生流行,或者跨洲流行,通常感染和发病人数众多。

41.地方性流行:

指疾病或病原体在特定的地区或特定的人群中持续存在;或疾病在特定的地区或特定人群的发病率维持在相对稳定的水平。

42.代间距:

是从原发病例的发病日期与其传播感染导致的续发病例发病日期的间隔。

43.定殖:

是指病原体附着于人体皮肤或粘膜表面,没有出现任何临床症状和体征。

44.毒力:

或称毒性,是指病原体感染机体后引起严重疾病的能力。

45.二代病例:

在同一集体单位中,第一个病例发生后,在该病最短潜伏期与最长潜伏期之间出现的病例称为二代病例。

46.个人防护装备:

是指为了保护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现场工作人员免受化学、生物与放射性污染危害而设计制作的装备,以预防现场环境中有害物质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47.飞沫核:

通常由病例产生的飞沫中的水分蒸发后形成飞沫核。

飞沫核也可能是雾化器产生的,或者是微生物实验室事故泄露,或者在屠宰场、动物副产品加工厂或尸检室产生。

48.肥达反应:

是用标准伤寒菌及甲、乙、丙型副伤寒沙门氏菌H、O抗原菌液(诊断菌液)与稀释的待检血清病人血清反应,根据凝集效价判断血清中有无相应抗体。

常用于辅助诊断。

49.粪大肠菌群:

是指在37-44.5℃下能生长繁殖,24小时使乳糖发酵,产酸产气的大肠菌群细菌。

50.风险沟通:

是风险管理的重要的途径之一,对于获得关于风险的有效信息,协调政府与公众的认知、决策、行为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对于急性传染病处置的风险沟通是指在人们普遍存在着对潜在的不确定的有关健康风险的问题上,以传达相关信息为主要形式,以科学为基础进行有效的沟通。

51.风险:

是事件发生可能性及后果的组合,通常具有不利性、不确定性和复杂性。

52.风险管理:

是通过识别和分析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大小和后果严重程度,评估风险级别并决定哪些风险需要处置以及如何处置的过程,包括风险评估、风险应对、评价及风险沟通等内容。

53.风险评估:

是一种结构化的过程,用以识别事件受到何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进而确定是否需要进一步应对,其包括风险识别、风险分析、风险评价等3个过程。

54.风险评价:

是将风险分析结果与风险准则相对比,确定风险等级的过程。

55.风险识别:

是发现、列举并描述风险来源的过程。

56.风险准则:

评价风险等级的依据

57.风险分析:

是指认识风险属性,并对发生可能性及后果严重性进行估计和赋值的过程。

58.复发:

是指当患者进入恢复期后,已稳定一段时间,由于体内潜伏于组织的病原体再度繁殖至一定程度,而使初发病的症状再度出现,称为复发。

59.复数菌败血症:

少数病例在同一血标本或在72小时内从同一病人不同血标本培养分离出两种或两种以上致病菌称为复数菌败血症。

60.霍乱:

是由霍乱弧菌引起的一种急性肠道传染病,以发病急、传播快、波及范围广为特征,典型病例剧烈水样腹泻为主要症状,可在短时间内引起脱水、电解质平衡失调、代谢性酸中毒,严重者可迅速发展为循环衰竭,并导致死亡,是《国际卫生条例》规定的国际检疫传染病之一,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甲类传染病之一。

《国内交通卫生检疫条例》也将其列为检疫传染病。

61.干性霍乱:

即中毒型霍乱,是一种特殊的临床类型,起病后迅速进入休克状态,无泻吐或泻吐较轻,无脱水或仅轻度脱水,但有严重中毒性循环衰竭。

这种类型极为罕见。

62.感染:

是指病原体进入易感宿主体内复制或生长发育的过程,可出现隐性感染或显性感染。

63.感染后免疫:

免疫功能正常的人体经显性或隐性感染某种病原体后,都能产生针对该病原体及其产物(如毒素)的特异性免疫,称为感染后免疫。

64.感染率:

是指在某个时间内能检查的整个人群样本中,某病现有感染者人数所占的比例。

65.感染谱:

病原体进入人体后可引起相互之间的作用。

由于适应程度不同,在双方相互斗争的过程中可产生各种不同的表现,临床上称为感染谱。

66.感染性疾病:

是指由病原体感染所致的疾病,包括传染病和非传染性感染性疾病。

67.高效联合抗病毒治疗HAART:

把多个抗反转录病毒治疗药物联合起来应用的方法称为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也就是俗称的“鸡尾酒疗法”。

68.隔离措施:

是对感染的人或动物采取的控制其行动自由的措施,是将感染的人或动物限制在某些地方或置于某种条件下,以预防或限制病原体从这些传染源直接或间接传播给其他易感或易传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隔离期至少与传染期相同。

69.赫克斯海默尔反应(赫氏反应):

钩体病患者在接受首剂青霉素或其他抗菌药物后,可因短时间内大量钩体被杀死而裂解释放毒素引起临床症状的加重反应,常见高热、寒战、血压下降,称为赫氏反应。

70.黑尿热:

大量被疟原虫寄生的红细胞在血管内裂解,可引起高血红蛋白血症,出现腰痛、酱油色尿,严重者可出现中度以上贫血、黄疸,甚至发生急性肾衰竭,称为溶血性尿毒综合症,亦称黑尿热。

此种情况亦可由抗疟药物所诱发。

71.后期处置:

是指突发公共事件得到基本控制后,为使生产、工作、生活、社会秩序和生态环境恢复正常所采取的一系列善后处理行动。

  

72.后遗症:

是指有些传染病患者在恢复期结束后,某些器官功能长期都未能恢复正常的情形。

73.发病率:

在一定期间内,一定人群中某病新发生的病例出现的频率。

74.患病率:

也称现患率或流行率,指某特定时间内总人口中,曾患有某病(包括新和旧病例)所占的比例。

75.罹患率:

通常多指在某一局限范围,短时间内的发病率,观察时间可以日、周、旬、月或一个观察期为单位,适用于局部地区疾病的暴发、食物中毒、传染病及职业中毒等暴发的情况。

76.病死率:

是表示一定时期内(通常为1年),患某病的全部病人或动物中因该病死亡者所占的比例。

77.恢复期:

病理生理过程基本终止,患者的症状及体征基本消失

78.机会性感染:

当某些因素导致宿主的免疫功能受损或机械损伤使寄生物离开固有的寄生位置而到达不习惯的寄生部位,平衡不复存在而引起宿主的损害则产生机会性感染。

79.基本再生数:

一个病例进入到易感人群中,在理想条件下可感染的二代病例个数。

80.实际再生数:

现实中,当然人群中有一定比例的个体具有对该病的免疫能力,或对一定比例的病例实施隔离等措施时,原发病例引起的续发病例数将下降,此时的再生数称为实际再生数。

 

81.监测:

指通过各种方式、方法观测收集有关突发公共事件的信息并进行分析处理、评估预测的过程。

82.疾病监测:

是指有计划地、连续地和系统地收集、整理、分析和解释疾病在人群中的发生及影响因素的相关数据,并及时将监测所获得的信息及时发送、反馈给相关的机构和人员,用于疾病预防控制策略的制定、调整和评价

83.检疫:

是对暴露者的隔离措施,是对已暴露或有可能暴露处于传染期的患者的接触者(健康的人或动物)采取限制活动的措施,以预防其感染后在潜伏期内传播疾病,并及早发现患者,及时治疗。

84.介卵传播:

病原体可以在昆虫体内进行隔代的传播。

85.介质传播:

易感宿主通过接触某些被病原体污染的物品而传播。

86.跨虫期传播:

病原体在昆虫不同生命周期的传播(如蛹到成虫)。

87.快速风险评估:

通常指在某一具有潜在公共卫生风险事件发生早期(24-48小时),利用有限的事件相关信息和目前已有的科学证据,采用简便易行的评估方法对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及其后果进行快速研判,为进一步采取风险管理措施提供依据的系统过程。

88.扩大应急:

指突发公共事件危害、影响程度、范围有扩大趋势时,为有效控制突发公共事件发展态势,应急委员会等机构或者单位通过采取进一步有力措施、请求支援等方式,以尽快使受影响地域、领域恢复到正常状态的各种应急处置程序、措施的总称。

89.来源识别:

发现、列举和描述风险来源的过程,亦为危险源识别

90.流感大流行:

是指当甲型流感病毒出现新亚型或旧亚型重现,人群普遍缺乏相应免疫力,造成病毒在人群中快速传播,从而引起流感在全球范围的广泛流行。

91.流行性感冒:

简称流感,主要是指人群中,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病毒性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表现为发热、头痛、肌痛、乏力、鼻炎、咽痛和咳嗽,可有肠胃不适。

流感传染性强,传染迅速,会导致每年的流行,并且历史上每隔几十年会造成流感大流行,在短时间内使很多人患病甚至死亡。

人患流感后能产生持久免疫,一个人不会在短期内反复患流感。

92.流行性乙型脑炎:

简称乙脑,是由乙型脑炎病毒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传染病。

一般以蚊虫作媒介传染,当带病毒的蚊虫叮咬人体后,病毒进入人体血液循环后侵入中枢神经系统,然后在神经组织中繁殖而发病,发病有明显的季节性,每年以7~9月份发病率最高。

93.留验:

即隔离观察,即在指定场所进行观察,限制活动范围,实施诊察、检验和治疗。

94.慢性菌痢急性发作型:

有慢性菌痢史,间隔一段时间又出现急性菌痢的表现,但发热等全身毒血症状不明显。

95.密切接触者:

与某传染病的确诊病例或高度疑似病例有过共同生活或工作史,以及其他形式的直接接触者。

96.免疫力:

指宿主机体针对某种病原微生物或其毒素产生的非特异性和特异性抵抗力。

97.描述性研究:

通过描述疾病或健康状况的三间分布情况,找出某些因素与疾病或健康状况间的关系,提供病因线索。

它既是流行病学研究工作的起点,也是其他流行病学研究方法的基础。

 

98.灭菌:

是指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杀灭全部微生物,包括致病和非致病微生物以及芽胞。

99.内毒素:

是革兰氏阴性菌细胞壁的脂多糖,当菌体死亡崩解后游离出来。

耐热,有毒性作用(发热、白细胞反应、内毒素血症、DIC),抗原性弱,不可脱毒为类毒素。

100.耦合事件:

是指在同一地区、同一时段内发生的两个以上相互关联的突发公共事件。

101.飘尘(可吸入颗粒物):

指悬浮在空气中直径≤10µm的颗粒物,病原体附着其上能随呼吸进入人体上、下呼吸道。

102.前驱期:

从起病至症状明显开始的时期称为前驱期

103.潜伏期:

是指从病原体侵入宿主到该宿主出现临床表现的间隔期。

104.潜隐期:

从病原体侵入宿主到该宿主可以排出新的病原体的间隔期。

105.潜伏性感染:

病原体感染人体后寄生于某些部位,由于机体免疫功能足以将病原体局限化而不引起显性感染,但又不足以将病原体清除时,病原体便可长期潜伏起来,待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时,则可引起显性感染。

106.侵袭力:

是指病原体侵入机体并在机体内生长、繁殖的能力。

107.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

是指一定时间内(通常是指2周内),在某个相对集中的区域(如同一个医疗机构、自然村、社区、建筑工地、学校等集体单位)内同时或者相继出现3例及以上相同临床表现,经县级及以上医院组织专家会诊,不能诊断或解释病因,有重症病例或死亡病例发生的疾病。

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具有临床表现相似性、发病人群聚集性、流行病学关联性、健康损害严重性的特点。

这类疾病可能是传染病(包括新发传染病)、中毒或其他未知因素引起的疾病。

108.人群易感性:

对某一传染病缺乏特异性免疫力的人称为易感者,易感者在某一特定人群中的比例决定人群的易感性

109.伤寒:

是由伤寒杆菌引起的一种细菌传染病。

临床特征为持续高热,表情淡漠,神经系统中毒症状和消化道症状,相对缓脉,玫瑰疹,肝脾肿大和白细胞减少等。

有时可出现肠出血,肠穿孔等严重并发症。

  

110.社区感染:

社区感染的意思是在医院外罹患的感染性疾病,包括具有明确潜伏期的病原体而在入院后平均潜伏期内发病的感染性疾病。

111.实验室生物安全:

实验室的生物安全条件和状态不低于容许水平,可避免实验室人员、来访人员、社区及环境受到不可接受的损害,符合相关法规、标准等对实验室生物安全责任的要求。

112.生物恐怖:

是指利用致病细菌、病毒及其他病原微生物及生物毒素作为生物战剂,采用各种手段将其加以播散,企图引起传染病的暴发、流行或中毒事件的发生,从而导致人员、动物或植物在短时间内的发病或死亡,引起公众恐慌和社会动荡的行为。

113.生物恐怖的特点:

潜在可能性、隐蔽性、突发性、散发性、欺骗性。

114.输入性:

凡本国(地区)不存在或已经消除的疾病,由国外(地区外)输入时,称为输入性疾病。

115.带入性:

在一个国家内某种疾病由一个地区传入另一个没有该病或已经消除了该病地区,称为带入性。

116.鼠疫防制中的“三不”制度指的是指:

在旱獭鼠疫疫源地实行“三不”制度:

①不私自捕猎旱獭;②不剥、吃旱獭和其它病死动物皮和肉;③不私自带旱獭皮下山。

117.自然疫源性疾病:

某种动物疾病经常存在于某地区,当人类进入该地区时有可能被感染得病,这种疾病称为自然疫源性疾病。

 

118.随时消毒:

是指在疫源地内有传染源存在时随时对患者和病原携带者排出的呕吐物、排泄物、分泌物及其污染的所有物品进行消毒。

119.终末消毒:

是指患者在住院、转移、死亡而离开疫源地或终止传染状态后,对疫源地进行的一次彻底消毒。

120.炭疽:

是由炭疽芽胞杆菌引起的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其中肺炭疽按照甲类传染病管理。

炭疽杆菌是可能被用于制造生物恐怖的主要病菌之一。

人间炭疽病例以皮肤炭疽最为常见,多为散发病例,肺炭疽及肠炭疽病死率高。

牛、羊等食草动物为主要传染源,人类主要通过接触炭疽病畜毛皮和食肉而感染,也可以通过吸入含有炭疽芽胞的粉尘或气溶胶而感染。

121.特异性免疫:

又称获得性免疫,具有特异性,是指由于对抗原特异性识别而产生的免疫

122.条件致病菌:

在正常情况下不致病,在特殊情况下能引起疾病的细菌,致病条件有机体免疫功能低下,寄居部位改变,菌群失调。

123.突发事件:

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

124.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公众健康危害的传染病疫情,群体不明原因疾病,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

125.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初次报告:

指在事件发生后或到达现场对事件进行初步核实后,根据事件发生情况及初步调查结果所撰写的调查报告,其目的是及时汇报事件发生及相关情况,提出初步控制措施建议,并为下一步调查提供依据。

126.突发公共事件重大信息:

指对本地区可能造成重大影响的有关突发公共事件信息,包括单独或其它因素一起可能引起突发公共事件发生的各种类突发公共事件隐患;本地区可能、正在或者已经发生的突发公共事件的性质、严重程度、影响范围等和泼及范围可能扩大的有关情况;其他地区可能、正在或者已经发生的,并可能会对本地区的生命财产、生态环境、社会秩序等造成重大影响的突发公共事件的有关情况;其它地区可能、正在或者已经发生的,由于本地区具备与其他地区相似的环境、因素等情况,本地区也可能发生的突发公共事件的有关情况等。

127.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监测:

利用网络系统等持续地、系统地收集、汇总、分析和解释资料,并将结果反馈给需要的人,进而指导公共卫生实践的活动。

监测应贯穿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和处置的全过程。

128.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

指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前或发生后,采取相应的监测、预警、物资储备等应急准备,以及现场处置等措施,及时预防引起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潜在因素、控制已发生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同时,对突发公共事件实施紧急的医疗救治,以减少其对社会、政治、经济、人民群众健康和生命安全的危害。

129.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的基本原则:

预防为主,关口前移;信息先行,快速反应;社会参与,协同合作;分类管理,分级负责;依靠科学,依法处置。

130.突发急性传染病:

是指严重影响社会稳定、对人类健康构成重大威胁,需要对其采取紧急处理措施的鼠疫以及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以下简称“SARS”)、同时包括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等新发生的急性传染病和不明原因疾病等。

131.外毒素:

是多数革兰氏阳性菌和少数革兰氏阴性菌在生长繁殖过程中,释放到菌体外的蛋白质。

不耐热,毒性强,对组织有选择性作用,抗原性强,可脱毒为类毒素。

132.外潜伏期:

病原体在吸血节肢动物体内增殖或完成其生活周期中某阶段后才具有传染性所需的这段时间。

133.外潜隐期:

病原体侵入媒介生物至媒介生物具有传播感染能力的时间。

134.危机管理:

危机管理是为了应对危机所进行的规划决策、动态调整、化解处理等一系列过程,如危机的规避、危机的控制、危机的解决与危机解决后的复兴等。

135.卫生应急:

是指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前或出现后,采取相应的监测、预测、预警、储备等应急准备,以及现场处置等措施,及时对产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可能因素进行预防和对已出现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控制;同时,对其他突发公共事件实施紧急的医疗卫生救援,以减少其对社会政治、经济、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的危害。

136.卫生应急工作的“一案三制”是指:

建立健全应急预案、应急管理体制、应急管理机制和应急管理法制。

137.卫生应急体制建设原则是指:

统一领导原则、常设原则、分级管理原则、属地管理原则、协同原则。

138.温和噬菌体:

又称溶原性噬菌体,噬菌体基因与宿主染色体整合,不产生子代噬菌体,但噬菌体DNA能随细菌DNA复制,并随细菌的分裂而传代。

139.无菌技术:

防止微生物进入机体或物品的操作技术。

140.先期处置:

指突发公共事件即将发生、正在发生或发生后,事发地人民政府和专项指挥部在第一时间内所采取的应急响应措施。

14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外语学习 > 日语学习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