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小麦品种.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3907448 上传时间:2023-05-22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9.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小麦品种.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河南省小麦品种.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河南省小麦品种.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河南省小麦品种.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河南省小麦品种.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河南省小麦品种.docx

《河南省小麦品种.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小麦品种.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河南省小麦品种.docx

河南省小麦品种

附件:

河南省2009年小麦品种

评价和布局利用意见

河南是小麦生产大省,近几年国家和省出台了一系列惠农政策,使我省农业生产条件得到了较大改善,生产水平不断提高,小麦总产、单产连续六年创历史新高。

为了充分发挥小麦品种的增产作用,引导各地合理选择和利用品种,我们在今年全省小麦品种考察的基础上,提出2009年全省秋播小麦品种布局利用意见,供各地选择和利用小麦品种时参考。

一、品种利用情况

据十八个市种子部门汇总统计,全省在生产上利用的品种有92个,其中种植面积超过10万亩以上的品种有57个,超过100万亩以上的品种有15个,超过500万亩以上的品种有6个。

(一)种植面积500万亩以上的品种

种植面积在500万亩以上的品种依次是:

矮抗58面积1325.0万亩,比去年增加560万亩,增幅73.2%;郑麦9023面积709万亩,比去年减少238万亩,减幅25.2%;豫麦49-198(含豫麦49)面积676万亩,比去年增加109万亩,增幅19.2%;周麦18面积626万亩,比去年减少220万亩,减幅26.0%;郑麦366面积552万亩,比去年增加384万亩,增幅228.8%;西农979面积513万亩,比去年增加307万亩,增幅149%。

(二)种植面积100-500万亩的品种

种植面积100~500万亩的品种依次是:

周麦16面积438万亩,比去年减少15万亩,减幅3.3%;众麦1号面积278万亩,比去年增加100万亩,增幅56.9%;偃展4110面积271万亩,比去年减少12万亩,减幅4.3%;新麦18面积230万亩,比去年减少275万亩,减幅54.4%;新麦19面积219万亩,比去年增加57万亩,增幅35.9%;豫麦18-99面积192万亩,比去年减少103万亩,减幅34.8%;豫麦70-36面积147万亩,比去年减少102万亩,减幅40.8%;许农5号面积111.6万亩,比去年增加75万亩,增幅207.4%;泛麦5号面积103万亩,比去年减少132万亩,减幅56.2%。

二、品种评价

(一)主导品种

1、矮抗58:

半冬性多穗型中熟品种。

该品种的突出特点是根系活力强、抗寒性好、成穗率高,株型紧凑、矮秆抗倒、穗层整齐、丰产稳产性好。

2005年审定以来推广速度很快,2008年列入河南省重大科技专项,今年全省收获面积突破1325万亩,上升为全省第一大小麦品种,并在安徽、江苏、山东等周边省份得到大面积推广。

该品种易感赤霉病和叶锈病,因此在豫南部麦区利用时注意防治叶锈病和赤霉病。

2、郑麦9023:

属弱春性优质强筋早熟品种。

该品种具有分蘖力强、耐旱性好、成熟早、落黄好、品质优等特点,连续六年在我省推广面积居第一位,并且在湖北、安徽、江苏等周边省份大面积种植。

由于该品种属弱春性,抗寒性略差,近几年种植区域主要集中在我省南部麦区,今年收获面积达709万亩,居全省小麦品种第二位。

3、豫麦49-198:

属半冬性多穗型中熟品种。

该品种继承了豫麦49的分蘖力强、成穗率高、抗寒性好、株型紧凑、抗倒性好等优点,同时丰产性有所提高,但抗病能力弱。

主要分布在豫中、豫北和南阳市,今年收获面积稳中有升,居全省小麦品种第三位。

生产利用时应加强病害防治。

4、周麦18:

属半冬性中大穗型中晚熟品种。

主要优点是春季生长稳健,综合抗病、抗倒能力强,适应性广,成穗率高,产量三要素协调,耐旱耐渍,耐后期高温,成熟落黄好;对锈病和白粉病有一定抗性。

缺点是颖壳松,易受吸浆虫危害,对纹枯病和赤霉病抗性不足。

是河南省小麦区试的对照品种,在黄淮麦区各省均有种植,今年收获面积比去年略有降低,居全省小麦品种第四位。

5、郑麦366:

半冬性多穗型早熟强筋小麦品种。

主要优点是冬季抗寒性好、耐旱性强,株型紧凑、矮杆、抗倒性好,穗层整齐、成穗率高,成产三要素协调。

2008年列入河南省重大科技专项,种植面积从去年的168万亩上升到552万亩,成为我省小麦第五大品种。

该品种缺点是高感纹枯病,春季发育快,抗倒春寒能力弱,今年在豫东南部分麦田出现不同程度的冻害,在豫东地区种植应适当晚播,并预防纹枯病。

6、西农979:

属半冬性优质强筋中早熟品种。

主要优点是分蘖力强、成穗率高,苗期长势较壮,越冬抗寒性好,品质优,达强筋粉标准。

缺点是抗倒春寒能力弱,不耐后期高温,有早衰现象,高感白粉病。

主要分布在驻马店、南阳、周口和豫北麦区,今年收获面积513万亩,比去年增加307万亩,居我省小麦种植面积第六位。

7、周麦16:

属半冬性中大穗型中熟品种。

主要优点幼苗健壮,冬季抗寒性好,矮杆抗倒,穗层整齐,增产潜力大,适宜范围广。

种植面积相对稳定,主要分布在河南省中北部,居我省小麦种植面积第七位。

缺点是感叶锈和赤霉病,耐倒春寒能力偏弱,今年许昌、平顶山、漯河三市反映有穗上部不结实现象。

8、众麦1号:

属半冬性中穗型中熟品种。

主要优点是苗期长势壮,冬季抗寒性好,春季发育稳健,较耐倒春寒,分蘖力强、成穗较多,株型紧凑、茎秆粗壮、抗倒性好,丰产稳产,缺点是子粒商品性差,黑胚率高。

主要集中在豫东南、安阳、驻马店麦区,今年收获面积278万亩,比去年增加100万亩,居我省小麦种植面积第八位。

9、偃展4110:

属弱春性多穗型早熟品种。

主要优点是苗期长势健壮,分蘖成穗率高,穗层整齐,耐旱耐渍,灌浆快,成熟早,落黄好,产量三要素协调。

近两年表现白粉病重,抗倒能力差。

主要分布在豫南、洛阳、开封等地,今年收获种植面积与去年基本持平,居全省小麦种植面积第九位。

10、新麦18:

属半冬性多穗型中熟品种。

主要优点苗期健壮、抗寒性较好,分蘖力强、成穗率高、穗层整齐,耐湿和耐后期高温,产量三要素协调。

由于该品种近两年表现感白粉病较重,抗倒性稍差,种植面积下降较快,居小麦种植面积第十位。

(二)搭配品种和扩大示范品种

1、周麦22:

半冬性大穗型中熟品种。

苗势壮,耐旱性较好,起身拔节快,亩成穗较高;株型紧凑,长相清秀,茎秆弹性好,抗倒伏能力强;灌浆速度快,耐后期高温,成熟落黄好;抗条锈、叶锈和白粉病,感赤霉病。

高产潜力大,稳产性好,适应性广,适宜黄淮南片麦区高中水肥地早中茬种植。

2、郑育麦9987:

属半冬性中熟品种。

苗势壮,分蘖力较强;茎秆硬,抗倒伏;综合抗病性较好;穗层整齐,粒大饱满,商品性好,成熟落黄好,高产潜力大、稳产性好。

缺点:

对春季低温干旱敏感,穗顶部易虚尖,叶锈病较重。

在我省中北部高水肥地种植有较好利用价值,生产利用时应注意防治叶锈病。

3、许科1号:

半冬性中大穗型中晚熟品种。

冬季抗寒性好,较耐倒春寒;茎杆硬,较抗倒伏;穗层厚,后期较耐高温,成熟落黄好;籽粒饱满度较好,千粒重高,高产潜力大。

缺点是感条锈病、叶锈病和赤霉病。

适宜我省中北部高水肥地早中茬种植。

4、周麦23号(周9823):

弱春性大穗型中熟品种,冬季耐寒性较好,株型稍松散,后期根系活力强,较耐后期高温,熟相较好。

对白粉病有一定抗性,感条锈病、赤霉病。

是产量潜力较高的弱春性品种,适宜黄淮南片和我省中南部麦区种植。

5、众麦998:

属半冬性中大穗型中熟品种。

苗期长势壮,起身拔节早,分蘖能力强;株高适中,茎秆弹性好,抗倒伏;穗层厚,穗较大,结实性好,高产潜力大。

缺点是感条锈、叶锈病。

适宜在我省中北部高中水肥地早茬发展利用。

6、新麦19:

属半冬性多穗型中早熟品种。

幼苗长势壮,耐寒性好,分蘖力强,成穗数多;根系活力强,耐旱,灌浆快、成熟较早、落黄好,产量三要素协调。

对条锈、叶锈和白粉病有一定抗性,但感赤霉病。

其品质指标达到强筋小麦标准。

近两年在我省中东部和北部发展较快。

应注意防治叶枯病和赤霉病。

7、平安6号:

属弱春性中穗型早中熟品种。

春季起身拔节快,亩成穗数多;株型紧凑,长相清秀,较抗倒伏;子粒商品性好,耐后期高温,成熟早,落黄好。

缺点是抗寒、抗旱性弱,感白粉病和赤霉病。

适宜黄淮南片和我省中南部麦区种植。

8、中育12:

属半冬性多穗型中熟品种,苗期壮,冬季抗寒性好,分蘖力强,成穗率高,春季起身拔节快;株型紧凑,抗倒性好,产量三要素协调,综合抗病性较好。

缺点抗倒春寒能力偏弱。

9、济麦4号:

半冬性多穗型中熟品种。

苗势壮,抗寒性好,分蘖力强,成穗率高;穗层较厚,小穗,穗粒数偏少,抗穗发芽能力强,其品质指标达到强筋小麦标准。

缺点是抗倒性一般,耐倒春寒能力弱。

生产利用时应防病、防倒。

10、豫农202:

属半冬性多穗型中熟品种。

株型紧凑,长相清秀,茎杆弹性好,穗层整齐,成穗多,结实性好,灌浆快,落黄好,成产“三要素”协调,抗穗发芽能力强。

缺点是抗倒春寒能力偏弱,抗病性一般。

在豫东倒春寒常发区注意适当晚播。

11、豫保1号:

半冬性大穗型中晚熟品种。

苗期健壮,抗寒性好,茎杆粗壮,较抗倒伏;亩成穗多,丰产性好;后期有轻度早衰,熟相一般,高感赤霉病。

适宜我省中北部高中水肥地早茬种植。

12、许农5号:

半冬性大穗型中晚熟品种。

分蘖力强,植株偏高,长相清秀,耐后期高温,落黄好,穗大穗匀,结实性好。

缺点是感叶锈,纹枯病和赤霉病较重。

适宜我省中北部高中水肥地早茬种植,注意防病。

13、洛麦21:

半冬性大穗型中熟品种。

幼苗抗寒性强,耐旱性好,起身拔节快,长相清秀,亩成穗较多,穗层整齐,成熟落黄好。

缺点是植株偏高,抗倒性一般,感锈病,白粉病和颖枯病重。

适宜我省中北部中高水肥地早茬利用,注意防倒和防病。

14、洛旱6号:

半冬性大穗型中熟品种。

株型紧凑,茎杆粗壮,弹性好,抗倒伏;穗层整齐,大穗大粒,成熟落黄好。

该品种主要优点是抗旱耐旱、抗寒性好,抗干热风能力强。

缺点是感白粉病、叶锈病。

适宜黄淮麦区旱肥地利用。

15、泛麦8号:

属半冬性中晚熟品种。

分蘖成穗率高,

茎秆弹性好、较抗倒伏,成熟落黄好。

缺点是感白粉、纹枯病。

适宜我省中北部高中水肥地早茬种植,注意防病。

另外,通过各地考察了解到,百农160、衡观35、漯麦8号、新麦208、濮麦9号、平安3号、漯麦4-168、04中36、项麦969、花培6号、金麦8号、洛旱7号、淮麦22、太空6号等品种在今年大田生产或品种展示中,丰产性、抗逆性、整齐度等方面也有较好表现,不再一一评述。

三、秋播小麦品种布局利用意见

今年小麦秋播品种利用的指导思想是:

以高产稳产抗病品种为主导,以发展优质专用品种为重点,因地制宜选择品种,做到良种良法相结合。

在品种布局上,中北部麦区以半冬性品种为主,晚茬选择使用弱春性品种;南部麦区以抗病早熟的弱春性品种为主,早茬选择使用半冬性品种;岗坡旱地以选用耐旱性较强的品种为主;根据河南的气候特点以及病害流行调查,中北部麦区选用品种应突出抗倒、丰产,兼顾抗病,南部麦区选用品种应突出早熟性和抗病性,东南部麦区应尽量选用春季发育相对平稳,抗倒春寒能力较强、抗倒性较好的品种。

同时注意把好种子质量关,尤其在南部麦区注意种子的出芽率问题,确保大田用种安全,确保我省夏粮生产再获丰收。

(一)豫北部麦区

1、优质强筋麦田:

以郑麦366、西农979、新麦19为主,搭配藁麦9415、济麦20、郑麦9023、济麦4号,示范临优2069、西农889、漯麦8号。

2、早茬麦田:

以矮抗58、周麦18、豫麦49-198、周麦16、新麦18为主;搭配众麦1号、周麦22、郑育麦9987、豫农202、衡观35、洛麦21、百农160、漯麦8号;示范洛麦22、中育12、泛麦8号、众麦988、漯麦9号、豫保1号。

3、中晚茬麦田:

以众麦2号、偃展4110、平安6号、濮麦9号、新麦208、太空6号、豫麦18-99为主;搭配新原958、豫教2号、04中36、花培5号、豫农949、新麦9817。

4、岗丘旱薄地:

以洛旱2号、洛旱3号、豫麦25、豫麦65为主;搭配济麦2号、安麦7号、洛旱6号、漯优7号。

(二)豫东南、豫中部麦区

1、优质强筋麦田:

早茬以郑麦366、西农979、新麦19为主,晚茬以郑麦9023为主,搭配西农9718、周麦21,示范漯麦8号。

2、早茬麦田:

以矮抗58、周麦18、新麦18、泛麦5号、周麦16、豫麦49-198、众麦1号为主;搭配周麦22、豫麦69、许农5号、开麦18、衡观35、平安3号、漯4-168、郑麦9694、富麦2008、漯麦8号,示范泛麦8号、百农160、中育12、豫农202、漯麦9号等。

3、中晚茬麦田:

以平安6号、豫麦70-36、新麦208、偃展4110、太空6号为主;搭配项麦969、新源958、04中36、金丰3号、豫农949、周麦23、兰考矮早8号。

4、沙丘旱薄地:

以豫麦49-198、新麦18为主,搭配洛麦21、项麦969、洛旱6号、洛旱7号。

(三)豫西部麦区

1、优质强筋麦田:

早茬以郑麦366、西农979、新麦19、济麦4号为主;晚茬以郑麦9023为主,搭配周麦21、西农9718。

2、早茬麦田:

以豫麦49-198、矮抗58、新麦18、周麦18、焦麦668、洛麦21、衡观35、平安3号为主;搭配周麦22、许农5号、开麦18、豫农202、郑农17、豫保1号,示范洛麦22、众麦998、中育12、花培6号。

3、中晚茬麦田:

以豫麦18-99、濮麦9号、偃展4110、平安6号为主;搭配新麦208、04中36、金丰3号、周麦23、平安7号。

4、丘陵旱地:

以洛旱2号、洛旱3号、豫麦25、济麦2号为主;搭配洛旱6号、洛旱7号、长旱58、偃佃9433。

(四)南阳盆地麦区

1、东北风口麦区:

早茬以矮抗58、衡观35、豫农202、西农979、新麦18为主,中晚茬以郑麦9023、豫麦70、豫麦70-36、04中36、豫农949为主。

2、盆中平原高产麦区:

早茬以矮抗58、衡观35、郑麦366、豫农202、平安3号为主,中晚茬以郑麦9023、豫麦70、豫麦70-36、04中36为主。

3、岗丘麦区:

以豫麦70-36、洛麦21为主,搭配内农科201、平安6号、04中36。

(五)豫南稻茬麦区

1、优质弱筋品种以郑麦004、郑丰5号为主。

2、主导品种以郑麦9023、偃展4110、豫麦18-99、豫麦70-36为主;搭配郑麦366、新麦208、金丰3号、源育3号、项麦969、内农科201、邓麦996、河科大9612。

二○○九年九月八日

 

河南省种子管理站办公室2009年9月8印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临床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