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重庆市一中高三月考理综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390727 上传时间:2022-10-29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82.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重庆市一中高三月考理综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届重庆市一中高三月考理综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届重庆市一中高三月考理综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届重庆市一中高三月考理综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届重庆市一中高三月考理综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重庆市一中高三月考理综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

《届重庆市一中高三月考理综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重庆市一中高三月考理综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重庆市一中高三月考理综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

届重庆市一中高三月考理综生物试题解析版

2020届重庆市一中高三(10月)月考理综生物试题(解析版)

1.下列有关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可以用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为材料用高倍镜观察细胞膜的亮-暗-亮三层结构

B.可以用菠菜叶的下表皮细胞为材料观察叶绿体

C.可以用黑藻叶为材料观察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D.可以用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为材料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答案】C

【解析】

【分析】

细胞膜的结构属于亚显微结构,需要借助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可以选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为材料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而不宜选植物细胞,植物细胞含叶绿体,容易对颜色造成干扰。

【详解】A.细胞膜的结构属于亚显微结构,需要借助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A错误;

B.观察叶绿体可以用菠菜叶的下表皮并稍带些叶肉,下表皮细胞不含叶绿体,B错误;

C.黑藻叶属于成熟的植物细胞,有成熟的大液泡,可以用来观察细胞的吸水和失水,C正确;

D.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有颜色,会对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产生影响,D错误。

故选C。

2.下列关于元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叶绿素由C、H、O、N、Mg等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构成

B.P元素存在于磷脂分子的亲水性部位

C.核酸中的N元素只存在于碱基中

D.细胞中的元素大多以化合物形式存在

【答案】A

【解析】

【分析】

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根据其含量不同分为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两大类。

(1)大量元素是指含量占生物总重量万分之一以上的元素,包括C、H、O、N、P、S、K、Ca、Mg;

(2)微量元素是指含量占生物总重量万分之一以下的元素,包括Fe、Mn、Zn、Cu、B、Mo等。

糖类的元素组成是C、H、O,蛋白质的元素组成是C、H、O、N等,不同类的脂质的元素组成不同,脂肪和固醇的元素组成是C、H、O,磷脂的元素组成是C、H、O、N、P,核酸的元素组成是C、H、O、N、P。

【详解】A、C、H、O、N、Mg都属于大量元素,A错误;

B.、P元素存在于磷脂分子的亲水性部位,疏水性尾部是由脂肪酸链组成不含磷,B正确;

C、核酸中的磷酸和五碳糖都不含N,N元素只存在于碱基中,C正确;

D、细胞中的元素大多以化合物形式存在,D正确。

故选A。

3.下列关于细胞中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酶是以碳链为骨架的生物大分子

B.草食动物主要利用自身分泌的纤维素酶消化食物中的纤维素

C.盐析过程中蛋白质的结构发生了变化

D.ATP水解释放的能量不能用于维持体温的相对稳定

【答案】A

【解析】

【分析】

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极少数酶是RNA,所以酶的基本组成单位为氨基酸或核糖核苷酸。

盐析不会改变蛋白质的空间结构,盐析只是改变了蛋白质的溶解度,使得蛋白从水溶液中析出。

【详解】A.酶绝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为RNA,都是以碳链为骨架的生物大分子,A正确;

B.草食动物主要利用肠道菌群分泌的纤维素酶消化食物中的纤维素,B错误;

C.盐析不会改变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只是改变蛋白质的溶解度,使其析出,C错误;

D.ATP水解释放的能量也可以转化为热能,用于维持体温的相对稳定,D错误。

故选A。

4.下列关于细胞结构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核孔与胞间连丝都具有信息交流的功能

B.大肠杆菌细胞壁的形成与高尔基体有关

C.细胞核中的染色质能行使遗传功能

D.体外培养细胞时,新生细胞比衰老细胞的线粒体多

【答案】B

【解析】

【分析】

细胞核的结构:

1、核膜:

 

(1)结构:

核膜是双层膜,外膜上附有许多核糖体,常与内质网相连;其上有核孔,是核质之间频繁进行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的通道;在代谢旺盛的细胞中,核孔的数目较多。

(2)化学成分:

主要是脂质分子和蛋白质分子。

(3)功能:

起屏障作用,把核内物质与细胞质分隔开;控制细胞核与细胞质之间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

2、核仁:

与某种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

在有丝分裂过程中,核仁有规律地消失和重建。

3、染色质:

细胞核中能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其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质。

【详解】A.核孔可以实现细胞核和细胞质的信息交流,胞间连丝可以实现相邻植物细胞间的信息交流,A正确;

B.大肠杆菌是细菌,属于原核生物,没有高尔基体,B错误;

C.细胞核中的染色质主要是由DNA和蛋白质组成,DNA能行使遗传功能,C正确;

D.新生细胞分裂比较旺盛,耗能较多,故其线粒体比衰老细胞多,D正确。

故选B。

5.图中a、b、c、d表示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A、B、C表示细胞膜的成分或结构。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细胞癌变过程中细胞膜的C物质含量减少

B.细胞膜上的C物质只位于其外侧

C.某些激素可以b方式进入靶细胞内

D.低温只影响a和d的运输速率

【答案】D

【解析】

【分析】

分析图示:

图示表示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其中A表示蛋白质,B表示磷脂双分子层,C表示糖蛋白,图示的上面表示膜外、下面表示膜内;a物质和d物质的运输方向均是由低浓度一侧运输到高浓度一侧,需要载体和能量,均属于主动运输;b物质和c物质的运输方向均是从高浓度一侧运输到低浓度一侧,不需要载体和能量,均属于自由扩散。

【详解】A.C物质表示糖蛋白,癌细胞细胞膜的糖蛋白含量减少,A正确;

B.C物质表示糖蛋白,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只位于其外侧,B正确;

C.某些脂溶性激素可以自由扩散进入靶细胞内,如性激素等,C正确;

D.低温除了会影响呼吸作用能量的供应从而影响主动运输速率,也会影响分子的运动从而影响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

D错误。

故选D。

6.下列关于细胞呼吸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过程中,[H]的生成一定伴随着能量的释放

B.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过程中,[H]的消耗不一定伴随着ATP的产生

C.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过程中,葡萄糖中的大多数能量都以热能的形式散失

D.给含酵母菌的培养液通入18O2,一段时间后可检测到C18O2出现

【答案】C

【解析】

【分析】

有氧呼吸总反应方程式:

6O2+C6H12O6+6H2O酶6CO2+12H2O+能量。

1、有氧呼吸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

在细胞质的基质中。

反应式:

C6H12O6(葡萄糖)酶2C3H4O3(丙酮酸)+4[H]+少量能量(2ATP);

第二阶段:

在线粒体基质中进行。

反应式:

2C3H4O3(丙酮酸)+6H2O酶20[H]+6CO2+少量能量(2ATP);

第三阶段:

在线粒体的内膜上。

反应式:

24[H]+6O2酶12H2O+大量能量(34ATP);

2、无氧呼吸可以分为二个阶段:

第一阶段:

C6H12O6酶2丙酮酸+4[H]+少量能量(2ATP)(细胞质基质)

第二阶段:

2丙酮酸+4[H]酶2酒精+2CO2(细胞质基质)

或2丙酮酸+4[H]酶2乳酸(细胞质基质)

【详解】A.有氧呼吸第一、二阶段和无氧呼吸第一阶段,有[H]的生成也有能量的释放,A正确;

B.无氧呼吸第二阶段,有[H]的消耗但没有ATP的产生,B正确;

C.无氧呼吸过程中,葡萄糖中的大多数能量还以有机物的形式储存,没有释放出来,C错误;

D.给含酵母菌培养液通入18O2,通过有氧呼吸第三阶段,可以到转移到H218O,再通过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可以转移到C18O2,D正确。

故选C。

7.图甲、乙是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①~⑩表示细胞的各结构。

请据图分析:

(1)分离图中细胞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

能够维持甲乙细胞正常形态且由蛋白质纤维组成的网架结构是_________________。

(2)两图中能形成囊泡的结构有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不参与构成生物膜系统的细胞器有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3)若D代表病毒,则水解D的细胞器是_________________。

(4)有同学认为核膜是由内质网演变而来,据图分析其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差速离心法

(2).细胞骨架(3).⑥⑦⑨(4).③⑤(5).溶酶体(6).核膜的外膜与内质网相连,内外核膜之间的空腔和内质网空腔相通

【解析】

【分析】

分析图示:

甲图为动物细胞亚显微结构图,乙为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图,其中①是线粒体,②是细胞质基质,③是中心体,④细胞核,⑤是核糖体,⑥是内质网,⑦是细胞膜,⑧是液泡,⑨是高尔基体,⑩是叶绿体。

【详解】

(1)分离细胞器的方法是差速离心法。

细胞骨架是能够维持甲乙细胞正常形态且由蛋白质纤维组成的网架结构。

(2)两图中⑥是内质网、⑦是细胞膜、⑨是高尔基体能形成囊泡,③是中心体和⑤是核糖体没有细胞器膜,不参与构成生物膜系统。

(3)溶酶体内含多种水解酶,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吞噬并且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和细菌。

(4)核膜的外膜与内质网相连,内外核膜之间的空腔和内质网空腔相通,可以判断核膜是由内质网演变而来。

【点睛】本题考查细胞结构和功能、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要求考生识记细胞中各结构的图象,能准确判断图中各结构的名称;识记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

8.细胞的生命活动离不开酶和ATP,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甲、乙、丙三支试管中分别加入一定量的淀粉溶液和等量的淀粉酶溶液,在均低于最适温度条件下进行反应,产物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1所示。

乙、丙试管温度的大小关系为乙_________________丙。

如果适当提高甲试管的温度,则A点如何移动?

_________________(填“上移”或“下移”或“不移动”)。

(2)若在丁试管中加入与乙试管等量的淀粉和盐酸,在温度相同的条件下反应,测得乙试管反应速率远大于丁试管,该结果说明酶具有_________________,具有该特性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3)图2表示ATP酶复合体的结构和主要功能,ATP酶复合体的存在说明生物膜具有的功能有_________(填两项)。

图中H+从B侧运输到A侧的跨膜运输方式为_________________。

(4)科学家发现,一种与ATP相似的物质GTP(三磷酸鸟苷)也能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请从化学结构的角度解释GTP与GDP容易相互转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大于

(2).不移动(3).高效性(4).酶降低活化能的作用更显著(5).物质运输、能量转换(6).协助扩散(7).远离鸟苷(G)的高能磷酸键容易水解和形成

【解析】

【分析】

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活性的有机物,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酶是RNA,所以酶的基本单位都是氨基酸或核糖核苷酸。

酶具有高效性、专一性和作用条件温和等特性,酶具有高效性的原因是酶能显著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酶的活性受温度、pH等因素的影响,如高温、过酸、过碱都会使酶永久失活,但低温只能降低酶的活性,不会使酶失活。

ATP的结构简式是A-P~P~P,其中A代表腺苷,T是三的意思,P代表磷酸基团。

ATP和ADP的转化过程中,能量来源不同:

ATP水解释放的能量,来自高能磷酸键的化学能,并用于生命活动;合成ATP的能量来自呼吸作用或光合作用。

场所不同:

ATP水解在细胞的各处。

ATP合成在线粒体,叶绿体,细胞质基质。

【详解】

(1)据图示可知,甲、乙、丙三支试管的反应速度为甲>乙>丙,且均低于最适温度,故所处的温度为甲>乙>丙,适当提高甲试管的温度,反应速度加快,但A点取决于底物的多少,不会移动。

(2)淀粉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