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教育史讲义4西欧中世纪教育.docx
《外国教育史讲义4西欧中世纪教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外国教育史讲义4西欧中世纪教育.docx(5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外国教育史讲义4西欧中世纪教育
外国教育史课程讲义4——西欧中世纪教育
“中世纪”是指代一个特定历史时段的专有名词,英语表达为MiddleAges,法语为Moyenage;德语为Mittelalter;意大利语为medioevo,都起源于拉丁语mediumaevum,意思是“中间的时代”,即古代和近代之间的一个时代。
通常把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作为其开端,以15、16世纪诸多划时代历史事件作为其终结,这些事件包括1453年君士坦丁堡失陷于土耳其人、文艺复兴、1492年美洲大陆的发现、1517年宗教改革的开始等等。
“中世纪”这个词并不是生活在中世纪的人自己创造的,当时的人并没有现代人所熟悉的“中世纪”这一观念。
这个词是15世纪后期意大利人文主义者最先使用的,人文主义者认为在古代史已经随着西罗马帝国的灭亡而结束了,在他们自己所处的时代和古典时代之间的一千年时间里,是两个文化高峰时期的低谷,这个时代是野蛮、愚昧、专制和未开化的“黑暗时代(DarkAges)”。
18世纪以来,虽然历史学家不断在驳斥这种偏见,但是中世纪这个词却保留了下来,人们习惯上仍将这漫长的时期视为一个独立的历史阶段。
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欧洲近代的文明不是一夜之间从地下冒出来的,而是在中世纪的母腹中逐渐孕育的,大学的孕育诞生,便是有力的证据之一。
漫长的中世纪千年并非一成不变,史学界一般把持续了1000多年的中世纪分为早期和晚期两个不同的阶段,中间以10、11世纪欧洲在的经济、政治、文化和宗教各方面的复兴为分界线。
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标志着西欧封建社会的开始。
西欧的封建社会延续了1000多年。
其中5—14世纪上半叶,是西欧封建社会形成和发展时期,历史上称之为中世纪。
14世纪下半叶~17世纪中叶,是西欧封建制解体,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逐步发展时期,史称文艺复兴。
西欧封建社会教育史一般以文艺复兴为分水岭,以前为中世纪教育,以后称文艺复兴时期的教育。
在西方教育史上,中世纪是一个非常特殊的时期。
这种特殊性一方面表现在,无论与以前的希腊罗马时期相比,还是与以后的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相比,中世纪都是一个教育思想相对贫乏和衰微的时期。
另一方面则表现在,中世纪教育思想具有浓厚的宗教、神学色彩。
这是中世纪教育思想最为根本的特征,而这种特征又是由基督教会对文化教育的完全控制以及基督教义成为中世纪西欧社会的意识形态这种现实所决定的。
因此,理解中世纪教育思想的基本前提就是把握基督教的发生、发展和基督教的基本教义。
第一节基督教的教育
一、基督教的演变和基本教义
基督教于公元1世纪在巴勒斯坦地区产生。
最初,基督教是犹太教众多教派中的一个,到2世纪中叶,它才成为独立的宗教。
到公元4世纪,基督教发展成为罗马帝国唯一的合法宗教。
公元395年,罗马帝国分裂为东罗马帝国和西罗马帝国,基督教也随之分为东正教与西正教(天主教)。
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被日耳曼人摧毁,两派教会面临生死存亡的抉择,两派教会采取现实的方针,承认日耳曼人建立的国家,同时加紧传教活动,以图重新巩固教会的地位。
另一方面,法兰西国王为了巩固统一,形成统一的封建国家,也要求废除多种教的信仰。
公元496年,法兰西国王皈依基督教,强令被征服居民信仰基督教。
中世纪后,基督教逐渐成为西欧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同时获得了极大的世俗权力。
基督教的经典是《圣经》,包括引日约全书》和《新约全书》,基督教的基本教义主要包括:
1.信仰上帝创造并主宰世界。
上帝全在、全知、全能、全善,他是三位一体的。
2.信仰耶酥是救世主基督,是“三位一体”中的第二位“圣子”。
3.信仰“圣灵”运行在世界和人类之中,使人知罪、悔改、成圣
4.相信教会是由基督建立的,具有圣法性和普世性,在世界上负有传播福音的使命。
5.相信人乃上帝所造,由身体和灵魂组成,在万物中居于最高地位,但因背离上帝而陷入罪恶之中,不能自救,人唯有信仰基督才能蒙救,获得永生。
此外,相信《圣经》的绝对权威,是区别善恶、真假、是非的标准。
二、基督教对中世纪教育的影响
基督教对中世纪教育的影响是全面的和绝对性的。
恩格斯指出:
中世纪是从粗野的原始状态发展而来的。
它把文明、古代哲学、政治和法律一扫而光,以便一切都从头做起。
它从没落了的古代世界承受下来的唯一事物就是基督教和一些残破不全,而且失掉文明的城市。
僧侣们获得知识教育的垄断地位,因而教育本身也渗透了神学的性质。
具体而言,首先,由于中世纪很长一段时间内,僧侣们是唯一识字的阶层,因而唯有他们才能充当老师;其次,在中世纪,教堂和修道院是古代文化的主要汇集场所,因而,只有教会机关才能成为教育机构;再次,在整个中世纪,基督教是全部精神活动的唯一和占支配地位的内容,因而自然成为规范教育运行的主要因素。
由于上述种种原因,基督教对中世纪西欧教育和教育思想产生了全面的、决定的影响。
这种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基督教决定了中世纪教育的基本目的。
中世纪一切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与基督教关于人生目的的教义直接相联系。
在基督教看来,人是上帝创造的,都是上帝的儿女,上帝爱自己的儿女,人类也要爱上帝:
人类生而有罪,可是上帝慈善,只要爱上帝,信仰和服从上帝,一切罪恶就可得到赦免。
因此,爱上帝就成为人生的根本目的,而教育正是要培养人们对上帝的这种感情。
中世纪教育有很多种类型,各有其具体的培养目标,但从根本上讲,一切教育的最高目的就是要培养对上帝的情感、信仰。
2.基督教的教义是中世纪教育的基本内容。
在中世纪,不管是教会教育,还是世俗教育,都以基督教的教义作为最基本的教育、教学内容。
《圣经》、教父著作、经院哲学家的著作、各种祈祷书、赞美诗、圣诗等,一直是不同类型学校的基本教材。
神学是最重要的教学科目,甚至于那种本身具有世俗性质的科目(特别是七艺:
算术、几何、天文、音乐、文法、修辞、辩证法),也被根据教义的要求加以改造,或作神学教育的基础科目。
3.基督教会创办了大量的教育机构。
为了培养神职人员和教育信徒,教会先后创办大量的、各种类型的教育机构。
这些学校是中世纪西欧最重要的教育机构,承担了教育绝大部分社会成员的职责。
即使是世俗教育中,实际的管理和教育工作,仍然是由教士承担的。
基督教会对教育机构的直接管理和控制,确保了宗教教育目的的实现。
4.基督教所包含的价值取向决定了中世纪全部教育的基本精神。
这是基督教对中世纪教育的影响中最为重要的,最为深刻的方面,造成了中世纪教育具有根本不同于古希腊、罗马教育的基本特征。
首先,基督教崇奉唯一的上帝耶和华,追慕永生的天国,把世俗生活看作行云流水,过眼云烟,因而并不重视世俗生活的教育。
这同希腊、罗马教育重视博雅的修养、军人征战的能力和从政演说家的才能相去甚远。
其次,基督教倡导人人平等,皆是上帝的羔羊,教徒大多是贫民和奴隶。
这同希腊罗马奴隶制度社会的严格阶级划分水火难容。
再次,基督教的“原罪”教义认为,因为整个人类的原始罪过,需要基督的救赎,教育的过程便成为赎罪的过程,教育的方法是强制的。
这同古代希腊、罗马教育讴歌人性之美,强调人的身心和谐发展,以身心和谐发展为教育的功能和目的,重视对受教育对象心理世界的认识和探索,重视对教育过程教育方法等问题的研究相比,两者也有天壤之别。
另外,基督教认为,人生而有罪,应当不断忏悔、祈祷、多行善事,因而中世纪教育强调人的道德完善。
这与希腊、罗马教育重视人的理性作用,要求广泛学习知识,训练思维和表达思想的能力也大不相同。
三、教会学校
西欧中世纪早期,原罗马世俗学校消亡了。
在公元5~11、12世纪,教会学校一直是西欧教育的主要形式,当时进教会学校读书的一般是僧侣子弟,其次是世俗封建主贵族次子以下的子弟。
教会学校有三种:
僧院学校,起源于基督教的修行主义,又叫隐修院学校;主教学校,办在主教座堂所在地,又叫座堂学校,主教学校性质和水平与僧院学校差不多,只是条件较好;教区学校,办在堂区教堂里面,也叫堂区学校,设备、条件较差。
这三种学校,是各自独立的,没有确定的学习年限,经常参加宗教活动,妨碍教学活动。
教会学校的特点:
(1)教育目的是为了培养圣职人员和信徒,为了扩大教会势力,巩固封建统治。
(2)教学内容神学化,主要课程是神学和“七艺”。
神学包括《圣经》、祈祷文教会的礼仪等;“七艺”是从古希腊内容演变而来的,经基督教改造,为神学服务。
(3)教育方法原始、机械、繁琐。
学校一开始用拉丁语进行教学,拉丁语是官方教会的语言,但不是本民族语言,学生学习很困难。
上课时教师口授,学生记、背。
为了维护教会、神学的绝对权威,教会学校强迫学生盲目绝对服从《圣经》和教师,学校个别施教,纪律严格,体罚盛行。
总的来说,教会学校在培养僧侣和其他为教会服务人员的同时,向群众宣传宗教,使劳动群众服从教会和封建统治,对劳动者有害无益。
马克思、恩格斯历来主张教会和学校分离。
但是,在中世纪早期世俗学校普遍消亡、文化衰落的情况下,教会教育在保持、传播古代文化、发展封建文化方面,客观上起了一定作用。
四,经院哲学和教育
经院哲学产生于8~9世纪,盛行于12~13世纪。
当时由于西欧经济的发展,社会阶级矛盾的加深,由此而来的科学技术进步,人们对基督教信仰发生了动摇。
为了给基督教制造理论依据,用哲学来论证基督教教义,以此巩固人们对基督教信仰,于是产生了经院哲学。
中世纪经院哲学不是单一的哲学思想体系,而是中世纪哲学中占统治地位的各学派的总称,它的内部有不同的派别,各派都以学校(主要是大学)作为重要的活动阵地。
经院哲学特点是脱离实际,不研究客观现实,专门从抽象定义出发死扣书本,在《圣经》中寻章摘句,玩弄概念。
论证方法用繁琐的三段论进行推理,所以经院哲学又称为繁琐哲学,完全是宗教哲学。
经院哲学最主要的代表人物是托马斯·阿奎那,故又称为托马斯主义。
《神学大全》是他的主要著作。
经院哲学有两个基本特征:
以“经院”为生存环境;以“辩证法”为操作原则。
经院哲学严格运用逻辑推理和辩证法,对哲学,特别是神学的各种命题进行讨论,使基督教神学理论研究更加深化,更加专业化,思维更加抽象。
经院哲学对教育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1.它一产生就成了中世纪学校主要教育内容和研究的对象,材用了几百年。
《神学大全》作为大学神学教
2.经院哲学引导学生脱离实际,脱离生活,埋头书本,死扣教本,形成一种迂腐的学风。
教师上课整篇引论,繁琐解释。
每个问题都用三段论论证,使学风不正。
第二节世俗教育
骑士教育
骑士(武士)教育是中世纪世俗封建社会的一种特殊教育形式。
它是建立在封建等级制基础上的,以武力维护封建制度的军事武装体制。
骑士制度产生于11世纪末,盛行于12世纪。
其定义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一、作为封建制度的组成部分;二、作为一个独立的社会阶层;三、一种个人的行为方式、荣誉观和道德准则。
这一时期的欧洲,封建主之间主要以土地关系为纽带,层层分封,形成上下尊卑的封建等级制度。
上对下而言为封主,下对上而言是封臣,最下层的贵族,称为骑士。
骑士通常有一个极小的庄园,统治着十户或几十户农民。
封臣只侍奉其封主,不直接和国王发生关系,即所谓“我的封臣的封臣,不是我的封臣”。
就广义而言,封臣是封主的骑士,不同等级的封建主也就是些大大小小的骑士,国王是骑士中的最高的总代表。
骑士教育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家庭教育,并无专设的教育机构,也没有专职的教育人员。
骑士教育在骑士生活和社交活动中进行。
训练骑士的标准是骠悍勇猛,虔敬上帝,忠君爱国,宠媚贵妇。
骑士教育分三个阶段:
1.7岁前由母亲在家抚养和教育,其内容为初步的宗教教育,尊重长上的道德教育和身体的养护。
2.7岁后,封建主之家按等级把儿子,一般为次子,送入高一级贵族的官邸中充当随仆或侍童,侍奉主人和主妇。
同时学习上流社会的各种礼节,一直到14、15岁。
这一阶段又称礼仪教育阶段,或侍童教育阶段。
3.从14、15岁开始进入侍从教育阶段。
重点学习“骑士七技”,即骑马、游泳、投枪、击剑、打猎、弈棋和吟诗。
同时,侍从还要侍奉领主和主妇。
侍从教育阶段在21岁时结束,举行授职典礼,授以骑士称号。
骑士教育旨在训练保护封建主世俗利益的武夫,其内容注重宗教道德品质,以养成军事征战能力为主要目的,文化知识极为贫乏。
骑士的成长
一个贵族的儿子7岁生日过后,他将成为一名随仆。
他必须被送往另一个贵族的家庭,通常是他的叔父或辖区的大领主家。
他将在那里学习礼仪和骑术。
到14岁那年,他要成为一个骑士的侍从。
主人教他使用武器的技巧,他还须学会如何照看主人的盔甲和坐骑,为主人穿戴甲冑,即使主人上战场撕杀也要寸步不离。
当主人受伤或落马,他必须拼死保护主人。
此外他还要学习射箭,切肉,野外生存。
如果他能成功的渡过艰苦的磨练,21岁那年,他才能被正式授予骑士的爵位。
随仆
一个贵族的儿子在很早的时候就被送往领主或国王的家庭接受各种技能的训练。
学习服侍国王和贵族妇人接受良好的文化,礼仪教育。
并培养优秀的领导气质。
少年时的训练
想成为骑士的年轻人,在少年时就得刻苦的练习战斗技能。
在领主家里,他们要锻炼肌肉的力量,肢体的协调性,改进武器的使用技巧。
通常他们与同龄人对练,有时也和骑士教练(Knightlymasters)对打。
不过,即使是非常激烈的对战练习后,也要保持衣着整洁。
并非所有年轻人都能完成这样艰苦的练习,最终摘取骑士的头衔。
侍从
侍从(squire)来源于法语的ecuyer,意思是shield-bearer(搬运盾牌的人)。
在11、12世纪的欧洲各国,侍从被看做是低人一等的。
但这是一个贵族的孩子成为骑士之前的必经之路。
在13世纪,成为一名骑士是非常奢侈的事情,要花费巨资举行仪式,许多年轻贵族宁愿保持侍从的身份,也不愿成为骑士。
因此,侍从这个词逐渐变为乡绅,地主的意思。
臂力练习
侍从用平头的钝剑劈斩木桩。
用的剑是真正作战用剑的双倍重量,以此锻炼手臂的肌肉力量,更好的适应作战的需要。
乔叟笔下的侍从
乔叟(英国诗人,1340-1400),在1380年写下了故事《CanterburyTales》,讲述了一个20岁的侍从的生活。
这个年轻的侍从举止优雅,会唱歌,作曲,跳舞,油画还会写诗。
此外,他有着精湛的骑术,又是骑马比武大会的冠军。
另一个故事却正好相反,故事里的侍从们并不像乔叟描述的那样,他们野蛮,粗鲁,无知。
1288年,在英格兰的波士顿镇,两伙侍从借口举行比武大会,一把火将半个村庄烧成白地。
晚餐
乔叟记下了侍从如何在进餐时切肉吃,威严的父亲正审视着儿子。
因为切肉的技巧也是侍从在贵族家的必修课。
骑马枪术练习
这种练习是靠木制的枪靶来实现的,枪靶通常做成士兵外形,左手持盾,右手拿一只木制摆锤。
练习者冲击左手的盾牌时,右手的摆锤便甩将过来。
必须策马疾驰而过,方能避开木锤的袭击。
受封
最后侍从要接受封爵的典礼。
在仪式中,受封者要用手重击颈部。
13世纪后,改为用剑重拍左肩,然后骑士接过自己的剑并系牢在腰间。
伺仪可以由主教,年长的骑士或国王主持
中古骑士的训练
贵族的身份是与生俱来的,但骑士身份是经过训练而得来的。
如果说贵族是封建社会中的一个阶级,那么骑士则是属于贵族阶级里的一个「社团」。
所有骑士都是贵族,而非所有贵族都是骑士。
一个贵族家庭里的男孩,在他大约七岁时,由他父亲寄托在领主或另一个贵族家庭,开始骑士教育。
负责教育他的是堡垒女主人。
这孩子的身份是「侍童」所受的训练是如何变成一位「绅士」。
礼节,仪表,谈吐,态度等社会规矩都是他应学的项目。
在宴会中或平时餐饮时,他甚至还做侍者的工作。
大概十四岁时,他进一步为「侍从」(squire),跟堡垒的男主人学习如何做一个军人。
骑马,运用各种武器,战争技艺等是训练的要项。
领主打仗或比武时,就是他实习的好机会。
但他也尽他侍从的各种任务︰领主用饭,他在一旁侍候;领主打猎,他必追随左右;领主行军,他保管清理各种武器和座骑;领主不幸受伤,他必须赴前援救,但不必参加实际战斗。
总之,从领主平时的指点和战时的实际观察,这位侍从学习骑士之道--做一个好骑士。
经过十多年的训练,大约二十岁或二十一岁时,他从「侍从」,举行一种礼节称“Dubbing”,正式成为骑士。
最初的礼节很简单,称“Accolade”(骑士授与典礼),就是由一位贵宾--普通是训练他的领主--以剑面轻按受礼者的后颈。
后来由于教会的影响及社会经济的繁荣,礼节渐驱宗教化,场面也更铺张。
在「授与礼」的前一晚,准骑士先沐浴,这不仅是指身体的清洁--沐浴在当时是件不太寻常的事,也象征心灵的清洁;以后是在教堂里守夜祈祷。
第二天,先参加弥撒,由神父祝圣配剑,准骑士宣誓忠于教会,保护弱者;然后穿上新甲冑,配上宝剑与马刺,上马急奔,以长枪投向系在柱上的盾牌,称“Quintain”,骑士授予礼乃全部告成。
以上是一般的骑士晋升礼。
在特殊情形下,因为侍从的出色表现,也有在战场上立刻被领主或国王晋封骑士的。
但这是例外,不是常规。
行礼后,庆宴随之。
这当然需要很多的钱。
虽然附庸有义务以经继协助领主的儿子受封为骑士,这还是不够,有的甚至出卖土地以维持应有的排场。
有的家庭贫困,不能大宴宾客,他们的子弟有一生为侍从而不能成为骑士的。
总之,宁可不为骑士,而绝不可寒酸。
封建贵族的世俗教育内容虽然简单,但比较实用,培养了当时社会所需要的实际应用人才。
中世纪被歌颂的“骑士精神”实际上体现了当时社会所崇尚的人格品质和道德风光:
对主人和君主尊崇忠诚、对贵妇斯文典雅、作战时勇猛果敢、与人交往中慷慨豪放。
以后,随着社会的发展,世俗教育日见发达,逐渐形成自己的体系。
随着文艺复兴的发展,骑士阶层成为绅士阶层的原形,骑士教育也成为绅士教育的原形。
城市中的行会学校和城市学校
西欧中世纪城市
medievalcitiesofWesternEurope指11~15世纪西欧诸国新兴的城市。
西罗马帝国灭亡后,法兰克王国仍保存了罗马时代的一些城市,只是经济活动有不同程度的衰落。
查理帝国分裂后,西欧各国处于封建割据状态。
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在10世纪后期,特别是11世纪,西欧各国开始出现旧城复苏和新城产生的历史过程,统称之为城市的兴起。
新兴的城市规模都不太大,一般只有1000~2000居民。
西欧中世纪城市,有因手工业发达应运而生,有因国内外贸易而兴盛,有因政治、军事、宗教地位重要而形成,原因很多。
据统计,英国在12~13世纪产生了140个新城市。
中世纪欧洲城市的发端
罗马帝国在欧洲各地留下了许多“军城”,也就是罗马帝国派驻到各地的军队的驻扎地,在这些驻扎地周围形成了一些人群的聚居,而一旦罗马帝国灭亡,这些“军城”也就消亡了,只留下城墙和一些房屋。
而罗马帝国中的以工商业为主的城市,基本位于意大利,比如威尼斯、米兰、热那亚等。
所以,总体来说,在除意大利之外的欧洲大地上,从中世纪开始,以工商业生产而聚居形成的城市是基本上不存在的。
存在的是各个国王贵族主教所居住的城堡和庄园,他们是农业社会的各个政治或宗教中心。
另外,在罗马帝国时期,因为存在着统一与和平,所以道路、商品交换和货币体制都有一定的发展,但是,罗马帝国灭亡前后的几百年战乱,使得欧洲各地道路毁坏严重,商品交换衰落萎缩,货币使用严重下降。
总之,中世纪开始后的欧洲,除意大利外,是完全的自然经济,商品交换的成分只占极低的比例。
每个庄园的生产生活——无论是农产品还是手工产品——都是自给自足的。
它们既不需要到庄园之外去买东西,就是想买也买不到;也不想生产产品到庄园之外去卖,就是想卖也卖不出去。
因此,那时的绝大多数欧洲人,能当一位隶农就已经很满足了,因为这样就可以有一块地种,从而糊口度日了;而且生活也比较安定,有保障。
但是,总会有一些人没有地。
他们或者是因为在饥荒或战争期间离开故乡谋生,或者是因为庄园不能再提供他们土地。
子女过多的农民,他们的次子、幼子往往被迫离开父亲。
他们或者等待领主租给他们新的土地,或者去开垦荒地,或者去打零工,或者做雇佣军帮人打仗,或者去做商人或手艺人。
约翰·麦克说:
“中世纪的欧洲社会是传统的、农业的、乡村的。
和这些相异的一个新阶层的出现,导致了一场社会革命。
这个新阶层就是商人和手工业者。
他们来自农民。
他们或者是大家庭中没有继承到土地的次子们,或者是被战争或饥荒从土地上赶出来,去寻找新的生存机会的人,或者是充满冒险精神、喜欢新生活的人。
”3单从他们和当时的社会体制的关系说,他们有点像中国改革开放之初的第一批个体户。
这些人中的一部分人离开庄园后,以做一些手工制品为生,出售给附近的居民们。
另一部分人则从事商业。
他们驾驶船只,利用河流特别是海洋进行短途的或长途的贩运,而陆路贩运则因为道路系统太差而发展缓慢。
他们贩运的商品包括粮食,特别在一个地方发生饥荒的时候,他们能迅速从其他地方运来粮食,这时饥荒之地的人们会愿意拿出很多财物交换粮食;还包括香料、葡萄酒等奢侈品。
再以后,品种就越来越多,覆盖的范围也越来越广。
这些人在生产生活上脱离了当时经济生活的主体——庄园。
他们必须形成自己的聚居之地。
这一般有两种情况。
其一,依傍贵族领主所居住的城堡、或者教堂和修道院而建。
那里是人们的政治或宗教中心,来往人流就多。
而且那里有城墙和骑士守卫,一旦有外人进攻,可以进入城堡躲避。
当然,领主和主教们是不会让他们在城堡内居住的,于是他们就在城墙外不远处定居下来,形成工商业社区。
比如伯爵鲍尔文的城堡建在一条小河旁,城堡有一座桥伸到对岸,在对岸的桥头处就逐渐形成了一个居住区,居住者都是小贩、手艺人;还有开旅店的、开酒馆的,以供应到伯爵处办理事务的人的需要。
人们把这个居住区称作“桥”。
这个居住区逐渐发展,越来越大,几百年后成为了一座大城市,那就是今天的布鲁日(Brudge),brudge就是bridge,就是“桥”。
其二,在十字路口、水陆码头、交通中心等交通要道上形成、兴起。
在这些地方,慢慢有农夫、手工业者及其他人等,沿道路修建房屋店铺,夹道的房屋为来往商旅行人提供饮食住宿等相应的服务,于是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手工业和商业的社区,定期或不定期的集市也随之出现。
而一旦形成了一个手工业和商业的社区,其居民们为了自身的防御需要,就会建造城墙以保卫自己。
于是,这些商人和手工业者们也就有了自己的城堡,也就是城市,他们由此而被称为“堡民”。
城堡是bourg,“堡民”就是bourgeois。
今天我们已经不把bourgeois译成“堡民”了,而是译成“资产阶级,生意人,中产阶级,布尔乔亚。
”Bourgeois这个词含义的变化,反映的是历史的演进。
这样,在欧洲中世纪,城市出现了,工商业出现了,市民出现了。
工商业者们开始用自己的劳动,把原来互不往来、互相隔绝的一个个庄园里的人们,在经济上联系起来。
大部分城市的居民,其经济触角只伸到周边地区;但有少数城市,其经济触角伸得很远,遍及全欧洲。
如果说欧洲中世纪最初的那批工商业者基本上是出于无奈才从事这一职业的,到后来工商业有了一定发展以后,不仅大部分无地的流浪汉们被吸引到城市中,而且庄园里的一些隶农也逃离庄园,进入城市。
他们不愿再在领主手下打工,而愿意去城市里,为从事工商业的雇主们打工,而且他们中的许多人后来自己也成了老板。
从10世纪开始,欧洲的城市人口在逐渐地增加着,但其规模无法和今天的城市相比;到15世纪,最大的几个城市(主要在意大利),人口为5万人至10万人;2万人以上就可称为大城市了,比如纽伦堡和布鲁塞尔;大多数城市的居民为5千人至1万人,比如法兰克福、巴塞尔。
西欧中世纪城市兴起最早的地区有两个:
一是意大利北部的波河流域,一是北海沿岸的佛兰德尔。
在这里兴起了米兰、威尼斯、布鲁日、根特等城。
在城市兴起之前,西欧的土地已为教俗封建主所瓜分。
城市多兴起在封建主的领地上,因而受到领主权的盘剥。
城市必须向领主交纳实物和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