尾气净化处理环保设备行业分析报告.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389896 上传时间:2022-10-29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810.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尾气净化处理环保设备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尾气净化处理环保设备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尾气净化处理环保设备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尾气净化处理环保设备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尾气净化处理环保设备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尾气净化处理环保设备行业分析报告.docx

《尾气净化处理环保设备行业分析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尾气净化处理环保设备行业分析报告.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尾气净化处理环保设备行业分析报告.docx

尾气净化处理环保设备行业分析报告

 

2010年尾气净化处理环保设备行业分析报告

目录

一、行业管理体制4

二、行业主要法律法规及政策4

三、行业市场概况5

1、发展概况5

2、行业市场需求情况6

(1)环保设备行业总体状况6

①环保产品市场需求旺盛6

②环保设备产品需求由被动向主动转变7

(2)下游行业对环保产品的需求分析7

①建材、水泥行业8

②火电行业9

③钢铁行业9

④垃圾焚烧尾气处理行业10

(3)国际金融危机对环保行业的影响14

3、行业市场供给状况14

(1)环保行业投资不断增大14

(2)市场竞争较为激烈15

4、进入本行业的主要障碍15

(1)技术壁垒15

(2)品牌壁垒16

(3)资金壁垒16

5、行业利润水平变动趋势16

四、影响行业发展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17

1、有利因素17

(1)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17

(2)环保执法趋严17

2、不利因素18

五、行业技术水平和技术特点18

1、脱硫18

2、除尘21

3、除二噁英等其他有害物质技术22

六、行业经营模式及周期性、区域性或季节性特征22

七、行业与上下游行业的关联性及其影响23

八、行业主要企业简况24

一、行业管理体制

国家发改委是环保设备行业的宏观管理职能部门,主要通过研究制定产业政策、提出中长期产业发展导向和指导性意见等履行宏观调控、宏观管理职能,负责节能减排的综合协调工作,组织拟订发展循环经济、全社会能源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规划及政策措施。

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作为行业的自律性组织,主要负责制定行业规范及行业标准,为企业提供技术、设备、市场信息;组织实施环境保护产业领域的产品认证、工程示范、技术评估与推广等工作。

二、行业主要法律法规及政策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问题日益突出,我国目前是世界上最大的二氧化硫排放国,空气和水污染状况严重。

虽然“十五”期间环境保护取得一定进展,但环境形势依然严峻。

针对环境问题,国家出台了多项支持环保产业发展的政策,主要政策如下:

2007年1月10日,国家环保总局宣布,对全国钢铁、电力、冶金等行业82个严重违反环评和“三同时”制度(“三同时”制度是指一切新建、改建和扩建的基本建设项目、技术改造项目、自然开发项目以及可能对环境造成损害的其他工程项目,其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的设施和其他环境保护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涉及总投资1,123亿元的项目,首次启动“区域限批”的行政惩罚手段,对4个行政区域、4个电力集团所有建设项目实行停批、限批,并建议监察部门追究有关人员行政责任。

环保执法日趋严格,为环保设备产品市场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2007年4月,国家发改委颁布的《当前国家鼓励发展的环保产业设备(产品)目录(2007年修订)》指出:

袋式除尘器、城市生活垃圾综合处理设备等为当前国家鼓励发展的环保设备产品。

2007年6月,国家发改委同有关部门制定的《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指出,要把节能减排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突破口。

2008年1月,国家环保总局颁布的《国家酸雨和二氧化硫污染防治“十一五”规划》明确指出:

到2010年,全国二氧化硫排放总量比2005年减少10%,控制在2,294.40万吨以内;火电行业二氧化硫排放量控制在1,000万吨以内,单位发电量二氧化硫排放强度比2005年降低50%。

到2020年,全国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在2010年的基础上明显下降。

三、行业市场概况

1、发展概况

随着环保问题的日益突出,环境保护已成为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问题。

国家先后出台加强环境保护的多项措施,如采取建设项目的“三同时”原则,环境评价原则、启动“区域限批”的行政惩罚手段等多项管理手段,同时要求企业在新建项目上马及对旧项目进行更新改造过程中,使用多种环保设备,控制其对环境的污染。

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环保产品需求日益增多,环保产业获得了良好的发展机遇。

2、行业市场需求情况

(1)环保设备行业总体状况

①环保产品市场需求旺盛

在国家环保政策的大力支持下,环保投资日益增加,我国环保产业得到了较快发展,市场前景广阔。

根据《环保机械行业“十一五”规划》,2010年全行业总产值将达到1,000-1,200亿元,年均增长速度为13%-17%,其中:

大气污染防治设备350-430亿元;水污染防治设备375-455亿元;固体废物处理和资源综合利用设备110-120亿元。

2008年,我国环保产业继续保持高速增长,2008年1-11月环境污染防治专用设备行业实现销售收入421.89亿元,同比增长30.06%。

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2009年1季度环保产品销售收入增速有所下滑,但在2008年底中央新增120亿元用于节能减排和生态建设工程等政策的支持下,环保产品销售收入总体仍保持较快增长。

2009年1季度环保设备生产企业产品销售收入增长情况

2009年,环境管理业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204.40亿元,同比增长65.20%,增幅较去年同期扩大42.50个百分点。

②环保设备产品需求由被动向主动转变

环保设备投入具有被动性和政策引导性。

在许多情况下,如果不是政策强制规定,企业即使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也不会主动地采取措施治理污染。

政府需要通过环保政策和法规规范企业行为并加强监督管理,督促甚至强制生产企业使用环保设施来防治污染。

随着政府环保执法力度加强,全社会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的增强以及政策的完善,环保设备产品被动性需求将会逐渐向主动性需求转变。

(2)下游行业对环保产品的需求分析

干法脱硫除尘一体化尾气净化处理设备主要用于建材、水泥、火电、钢铁和垃圾焚烧尾气处理等行业,上述行业的发展情况对公司环保产品将产生重要且直接的影响。

上述行业简要情况如下:

①建材、水泥行业

建材水泥产品需求增长的变化与国民经济的增长及投资增长变化密切相关,水泥产品的需求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建设的不断推进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呈逐步增长的趋势。

下图统计了我国1978年至2008年水泥产量走势图。

1978年至2008年水泥产量统计图

在国家4万亿元投资政策和地震灾区重建政策的刺激下,建材、水泥行业面临着巨大的市场机遇。

国家4万亿元投资政策中用于基建、农村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及灾后重建等直接拉动水泥需求的领域的数额分别为18,000亿元、3,700亿元、2,800亿元和10,000亿元。

如这些投资能够在2009-2010年如期投入,即使在房地产行业对水泥需求下降的情况下,也可拉动水泥总需求增长6.7%(资料摘自:

2008年12月9日,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撰写的《建材行业研究报告》)。

随着建材、水泥行业的不断发展,建材、水泥行业的污染问题日益引起重视。

环保标准日趋严格,就水泥行业而言,自2005年1月1日起实施的粉尘排放标准执行GB4915-2004,将烟尘排放浓度从过去的100mg/m3,提高到50mg/m3,部分地区更是要求提高到30mg/m3。

由于排放标准的提高,给脱硫除尘环保设备带来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②火电行业

电力工业在完成全国二氧化硫总量削减任务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国家酸雨和二氧化硫污染防治“十一五”规划》明确指出:

到2010年,全国二氧化硫排放总量比2005年减少10%,控制在2,294.40万吨以内;火电行业二氧化硫排放量控制在1,000万吨以内,单位发电量二氧化硫排放强度比2005年降低50%。

到2020年,全国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在2010年的基础上明显下降。

《现有燃煤电厂二氧化硫治理“十一五”规划》指出,“十一五”期间,安排221个重点项目,约1.37亿千瓦现有燃煤机组实施烟气脱硫,221个项目约需建设资金342亿元人民币。

按开工计划,2006-2009年每年分别需要建设资金144亿元、94亿元、72亿元、32亿元,上述建设投资主要为脱硫除尘设备投资。

③钢铁行业

钢铁行业与国民经济的发展息息相关,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钢铁行业也获得了快速发展。

钢铁行业的污染问题十分严重,钢铁行业污染物的主要来源是二氧化硫、粉尘、废水和固体废弃物。

2007年中国钢铁行业排放二氧化硫172.80万吨,占全国二氧化硫排放量的7%;粉尘排放量为107.30万吨,约占全国粉尘排放量的15%;固体废弃物产生量为22,850万吨,约占全国固体废弃物产生量的13%;废水排放量约占全国总排废水量的8%。

脱硫除尘设备在钢铁行业的市场空间十分广阔。

钢铁行业是重点排污单位,在全国的节能减排工作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国务院下发的《关于印发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明确提出制订粗钢、水泥、火电、铝等22项高耗能产品能耗限额国家强制性标准,指导和规范企业节能减排工作。

2009年国务院出台的《钢铁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明确提出,未来三年内,钢铁行业要实施钢铁产业技术进步与技术改造专项,对烧结烟气脱硫等循环经济和节能减排工艺技术,给予重点支持,并对重点大中型钢铁企业节能减排提出了明确的指标要求。

在国家政策的促进下,我国钢铁企业节能减排的投入不断增加,如河北钢铁集团邯郸钢铁公司投资4,700万元,建设了国内钢铁行业最大的烟气脱硫工程,该项目已于2009年1月竣工投入运营。

④垃圾焚烧尾气处理行业

a.垃圾焚烧将成为垃圾处理的主要方式

目前,国内外广泛采用的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方式主要有卫生填埋、高温堆肥和焚烧等。

这三种主要垃圾处理方式的选择,因地理环境、垃圾成份、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不同而有所区别,但最终都是以无害化、资源化、减量化为处理目标。

三种垃圾处理方式比较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得到快速发展。

2008年城市生活垃圾清运量比1979年增加5倍。

我国城市生活垃圾仍以卫生填埋为主,焚烧处理技术应用发展较快,堆肥处理市场逐渐萎缩。

2008年,我国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量为1.03亿吨,其中卫生填埋8,424万吨,占82%,焚烧处理1,570万吨,占15.2%;堆肥处理174万吨,仅占1.7%。

根据历年的《城市建设统计年报》,我国的垃圾焚烧厂的数量逐年增加,并且平均处理规模也逐年增加,焚烧处理在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中的比例也在不断增加。

我国垃圾焚烧处理历年情况表

与填埋、堆肥处理方式相比:

焚烧可使生活垃圾减容80%左右,节约大量土地资源;焚烧可大大减少垃圾中的有害物质,烟气经过处理达标排放,减少对地下水和填埋场周边环境的大气污染;焚烧产生的蒸汽可用于发电、供热,实现资源的回收利用等。

垃圾焚烧已成为发达国家广泛采用的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方式。

如荷兰、法国、德国等国垃圾焚烧率2005年之前就超过或接近1/3,瑞士、新加坡、丹麦、瑞典达到50%左右,日本更超过70%,我国台湾地区九成以上的生活垃圾都采取焚烧处理。

我国许多地区人口密度高,特别是东部沿海地区的许多城市,土地资源非常宝贵,焚烧处理逐步发展成为这一地区生活垃圾处理的重要手段。

《全国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十一五”规划》中指出:

垃圾焚烧处理可做有效实现生活垃圾的减容、减量、资源化,在经济发达、土地资源紧张、生活垃圾热值符合条件的城市,在有效控制二噁英排放的前提下,可优先发展垃圾焚烧处理技术。

鼓励东部地区城市使用焚烧技术处理生活垃圾,随着经济的发展,西南地区将逐步加大焚烧处理技术的使用比例。

目前,我国城市垃圾焚烧处理发展较快,

2008年焚烧处理能力是2000年的17.5倍,达到5.16万吨/日。

2009年下半年,国家发改委委托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组织专家组赴深圳、重庆等垃圾焚烧发电发展较快的城市实地调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