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大道西段施工组织设计.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3898864 上传时间:2023-05-22 格式:DOCX 页数:65 大小:72.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发展大道西段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5页
发展大道西段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5页
发展大道西段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5页
发展大道西段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5页
发展大道西段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发展大道西段施工组织设计.docx

《发展大道西段施工组织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发展大道西段施工组织设计.docx(6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发展大道西段施工组织设计.docx

发展大道西段施工组织设计

第1章编制说明

1.1前言

我们在编制发展大道西段K2+780~K5+680段道路水稳层、面层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前,对施工现场进行了现场踏勘,熟悉招标用的图纸及招标文件,了解招标文件中我们所施工的范围、地域和管理职责。

根据本工程的特点,我们将以质量安全为重点,以工期为目标网络进行施工进度控制,采用成套施工工艺,组织经验丰富的项目管理班子与施工班组来完成本次投标项目的新建工程。

1.2编制目的

1.2.1作为本工程施工技术指导性文件,全面布置,统筹规划,运用科学先进的施工技术,合理高效的施工组织与管理,优化资源投入与配置,指导工程有序、高速、优质、安全地施工。

1.2.2作为工程施工依据,工程严格执行本设计,以此为核心展开各项工作。

1.2.3有机协调各参建单位的关系,相互间在理解的基础上,密切合作,使整个项目顺利完成。

1.3编制依据

1.3.1发展大道西段K2+780~K5+680段道路水稳层、面层工程的招标文件、图纸及答疑。

1.3.2本工程施工图纸中所需用的图集。

1.3.3本工程施工图预算及工料分析的有关数据。

1.3.4我公司多年来在施工中逐渐积累的先进施工经验。

1.3.5现场实地踏勘情况及周围环境的实际情况。

1.3.6湖北省、十堰市及有关建筑工程管理、市政管理、环境保护等地方性法规及规定。

1.3.7我公司颁发的《质量手册》、《程序文件》、《项目管理文件》及有关质量管理、安全管理、文明施工管理制度等相关支持性文件。

1.4编制原则

1.4.1认真贯彻党和国家对基本建设的各项方针政策,严格执行基本建设程序,遵守法律法规,确保履行合同。

1.4.2合理安排工序,充分利用时间与空间,实行平行流水作业,妥善安排冬、雨季施工,提高工效。

1.4.3实行全面质量管理,坚持质量、安全两手抓。

1.4.4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拟定切实可靠的安全技术措施,确保无伤亡事故。

1.4.5现场重视文明施工,作好现场平面布置,减少物资倒运工作,拟定环保措施,减少施工公害,提高现场作业环境。

拟使用的法规、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规定》

《城市道路路基工程及验收规范》(CJJ44-99)

《公路路面基层施工及技术规范》(JTJ034—93)

《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GB50092-96)

《市政道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CJJ1-90)

《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2008)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GB/T50326-2001)

《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88)

《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范》(JGJ33-86)

第2章工程概况

2.1总体概况

工程名称:

发展大道西段K2+780~K5+680段道路水稳层、面层工程

建设地点:

十堰市发展大道西段K2+780~K5+680段

建设单位:

东风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设计单位:

十堰市规划设计院

质量要求:

合格

工期要求:

90日历天

2.2工程概况

2.2.1发展大道是连接城市中部组团和西部组团的一条城市主道,也是十堰市西部新城一条重要的城市道路,辐射整个西城工业园区,连通东风公司各个专业厂区。

东接已建成的许白路,西接预备建设的三峡路。

以凯旋大道、郧十一级路为界分为西、中、东三段,全长18.9公里。

东段:

郧十一级路至徐家棚收费站,长6.9公里;中段:

凯旋大道东至郧十一级路,长4.4公里;西段:

凯旋大道向西至东风公司发动机厂后门,接捷达路、三峡路,全长7.6公里。

2.2.2本次实施为发展大道西段的道路水稳层、面层工程位于发展大道K2+780~K5+680段的水稳层、面层工程,此段道路长2.9公里,宽30.5~42米,城市主干道Ⅱ级,沥青混凝土路面。

2.2.2.1水稳层:

20cm5%水泥稳定毛渣层和30cm4%水泥稳定碎石层。

2.2.2.2面层:

0.6稀浆封层ES-3、7cm粗粒式沥青砼AC-25和5cm中粒式沥青砼AC-16。

2.3施工条件

施工现场位于十堰市发展大道西段,交通运输便利。

施工现场已平整,场内外道路已通,具备开工条件。

2.4工程重点

2.4.1本工程工程量大,工期紧张,合理安排并协调好各班组有序施工是本工程的关键。

2.4.2沥青砼路面施工的施工和施工缝处理是工程的难点。

针对本工程规模大,如何建立有效的组织机构和采取相应的组织措施以保证各施工班组能承担责任和接受指令,有效地对合同的全面实施,以及同本工程施工管理的业主、项管、设计、监理、供应商等相互之间的组织协商也是本工程工作的重点之一。

第3章质量目标管理及施工部署

3.1指导思想

以“安全第一、质量为本”为宗旨,按照ISO9002系列标准,以“规范管理、精心施工、持续改进、顾客满意”为质量方针,建立工程质量保证体系。

选配经验丰富、高素质的项目管理班子,按项目法组织施工管理,发挥项目部管理及技术优势,积级推广应用新技术成果,精心组织,科学管理,以“优良、高速”完成该项工程施工任务。

3.2施工部署原则

针对本工程的实际特点,特确定如下部署原则:

3.2.1根据本工程既定的质量和工期目标,结合工程特点进行分段分节点控制工期并确定各阶段目标。

在各阶段中明确主导工序和重点环节,有针对性的制定相应的技术管理和施工等保证措施,落实专人跟踪管理,项目经理重点监控。

3.2.2加强施工过程中的动态管理,合理安排劳动力和施工设备的投入,在确保每道工序工程质量的前提下,争抢时间,争创速度,科学的组织流水及交叉施工。

3.2.3严格劳动纪律,严肃施工调度命令,有计划、有目标的严格管理施工班组,严格控制关键工序的施工工期,确保按期、优良、高效地完成工程施工任务。

3.3施工目标

施工中将充分发挥我们的优势,全面施行项目法施工,强化各项目标管理工作,积极推广应用科技成果,采用先进施工工艺,科学组织土建、安装的交叉作业,以先进的技术和规范化管理,严格履行施工合同,确保实行以下目标:

3.3.1质量目标

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及相关文件和现行相关施工规范、验评标准、强制性标准条文组织施工。

建立和完善质量保证体系,落实质量管理责任制度。

确保工程质量合格,杜绝质量事故发生。

3.3.2工期目标

精心编制、优化施工进度计划,全面控制施工进度。

合理投入施工设备、提高机械化施工程度。

根据本工程特点,我公司计划工期为90日历天。

工期按子分部工程采取阶段性、施工时间节点控制,最大限度地采取工期提前措施,保证节点工期及总工期目标。

3.3.3安全施工目标

加强安全生产教育,加大安全设施投入,防止大小事故发生,杜绝伤亡事故和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确保安全事故率为零。

3.3.4文明施工目标

3.3.4.1采取积极措施,做到安全生产,文明施工。

现场设专职管理人员,制定施工现场生产、生活卫生制度。

不污染周围环境道路,不排放未经处理的污水、不乱堆放生活和建筑垃圾,搞好环境卫生。

施工期间,工地将采取有力措施,减轻施工噪音,确保不扰乱周边居民的正常生产秩序。

3.3.4.2严格按照JGJ59-99标准要求进行施工现场管理。

规范搭建场地内用水、用电、施工设备及临时用房,自觉遵守厂区管理规定;统一设置形象标识,制度上墙,挂牌上岗,统一着装,确保安全文明施工现场。

3.3.5其它目标

3.3.5.1科技进步目标:

充分发挥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作用,加大科技投入,在施工中积极推广应用“四新”技术。

3.3.5.2服务目标:

严格信守合同,自觉接受业主、监理、设计部门和政府部门对工程质量、安全、文明施工等的现场监督与管理。

3.4施工保障部署

3.4.1施工人员:

选派有丰富经验、业务技术扎实的各专业施工人员组成专业施工班组,结合本工程设计要求和施工经验,组织学习培训,经考核合格后,进入现场施工。

3.4.2器材供应:

根据实际要求调配性能优异的施工机械进场施工,我公司器材部已准备充足的施工机具,根据施工需要随时调入现场。

3.4.3资金使用:

本工程资金实行专款专用,绝不挪用,保证本工程有充足的资金,确保工程顺利施工。

3.5施工准备部署

3.5.1技术准备工作

3.5.1.1由技术负责人牵头组织全体参加施工的专业技术人员、质量检查人员及其它相关人员认真学习施工图纸及相关的技术资料,为进行图纸会审准备文件;开工前必须进行图纸会审,将提出的问题及解决方法逐一作好记录,形成图纸会审纪要,作为与图纸同时使用的技术文件和指导施工的依据。

3.5.1.2工程开工前,业主、项管、监理和设计等有关部门进行技术交底,施工单位编制各分部工程的施工方案,提出各种材料及半成品加工和使用计划,经业主及监理审定后实施,以确保施工的安全、质量和进度。

3.5.2物资采购、复验准备

根据材料采购计划及时组织材料进场,对该工程所用的钢材、压型钢板、砂石砖等主要材料,进场时必须有产品合格证明书,主要成品材料需征得业主及监理公司书面认可后方可采购,所购成品材料必须有合格证,在业主及监理工程师现场见证取样后,送往法定检测部门进行检测,所有材料经检测合格后,方可进行使用。

3.5.3施工现场准备

进行施工定位放线工作;临时设施搭设;临时水电线路架设并接通;派专人与业主、监理等相关单位进行沟通,在施工前做好与相关单位的关系协调工作。

3.5.3.1依据现场总平面布置,和业主、项管设立现场临时办公室,修建好场内施工临时道路,敷设临时水电管线。

3.5.3.2做好冬、雨季施工准备。

3.5.3.3组织机械设备进场就位,调试备用。

3.5.3.4施工现场“三通一平”已具备。

3.5.3.5水源、电源由业主指定地点引入现场。

3.5.3.6施工现场安排具体见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详见附表五)。

3.5.4施工机具准备

根据施工计划安排,因工程量大、工期较紧,准备充足的施工机具,尤其是开挖、碾压、搅拌机、起重等机械。

做好机械设备的维护和保养工作,按工程进度的需要及时组织进场,保证工程顺利进行。

3.5.5劳动力准备

劳动力部署原则上按施工专业班组安排。

由于工期较紧,根据分部分项进度计划考虑确定,尽可能保持作业班组的稳定,以利于工序的衔接,要求各班组必须有3~5名高技能的技术工人,以保证劳动率的提高和工程质量的稳定。

3.5.6施工协调配合部署

3.5.6.1加强与业主、设计、监理等工作联系,接受有关部门提出的在施工中出现的问题,及时与相关单位协调解决,主动接受有关单位的检查,出示材料合格证,及时办理施工方相关报验手续。

3.5.6.2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监理单位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进行施工,在本公司“自检”和“互检”的基础上接受业主、项管、监理、设计、质监等部门的检查验收,不符合要求的按照要求予以改进。

3.5.6.3项目经理部以施工日报表的形式,向业主、项管、监理、设计、质监等部门通报工程进展情况以及需要解决的问题,使有关各方了解工程的具体情况,并及时协调解决施工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

第4章施工方案及技术措施

4.1测量工程

4.1.1测量依据

4.1.1.1从现场己建成或待建立的平面和高程控制点为依据,根据设计对本工程站面坐标和高程的需求,准确地将管网、井点的平面位置与标高反映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工程测量规范要求,以先整体后局部的原则对整个工程进行控制,再进行各区段控制点的加密和放样工作

4.1.2测量准备

4.1.2.1校对测量仪器:

将本工程应用的全站仪、水准仪等测量仪器及工具经国家计量单位校核,保证测量工具的准确性。

4.1.2.2根据规划勘测部门提供的坐标桩及建筑总平面图进行复测,确保坐标桩的准确性。

4.1.2.3施工前,根据建筑总平面图和建设方提供的坐标点、水准点进行复测,确保工程坐标和高程的准确性。

4.1.2.4对施工现场内影响施测的障碍进行处理。

4.1.2.5对施测用辅助材料如标高控制桩、油漆、麻线等提前要准备到位。

4.1.3平面控制网布设

4.1.3.1依据设计院提供的坐标控制点,做好安全防护工作,根据控制点再转点加密。

控制点尽量布设在安全地点,防止损坏,点位之间视野开阔,通视良好,用SET2BⅡ型全站仪一测回对向测边,按测边网进行测设、平差,得各控制点的平差坐标和点位精度,以此放样其它控制点。

4.1.3.2采用全站仪和测距仪进行附合导线测量,导线起闭于永久性坐标点。

导线点据工程范围、通视条件均布在开阔地面上,以满足施工放样的要求。

个别平面控制基准点可采用测角交会法,但测角中误差不大于10秒,三角形闭合差不大于30秒,交会角在30-12O之间,水平角观测不少于4个测回,施工放样采用极坐标法,全站仪测距。

在放样时要注意点位对中,仪器整平,砚标瞄准,进行两次测距,提高放样精度。

结构样点放出后,应对放样点进行控制以便在施工过程中自检自查。

放样点还原工作的控制采用十字形控制法,用经纬仪以放样点为中心定出纵横垂线并以适当距离定出控制点。

4.1.3.3控制点复测:

施工前,采用经检验校正的、满足精度要求的全站仪对所交导线点进行复,并和引出的转点闭合,同时按满足施工要求的原则,对原有控制点进行加密,保证在工程施工的全过程中,相邻控制点间能互相通视。

4.1.3.4中线恢复:

利用经复测合格的控制点,采用坐标法全面恢复桩位中心,并对桩位点采用交点法进行固定,恢复时注意与结构物中心,相邻施工段的中线进行闭合。

4.1.4水准网布设

4.1.4.1以现场已有的水准点作为基准水准点,沿道路和管线方向布设水准控制网,水准网布设成闭合环形,分布于各施工区域内。

各点布置好后,以II等水准测量精度进行引测,采用精密水准仪、2m铟钢水准尺、双摆站往返观测,水准视线长度<75m,测站前后视距差不大于2m,累积差不大于5m。

4.1.4.2高程控制网建立在永久性水准点基础上,采用S3自动整平水准仪器施测,高程点以附合水准路线布设,点位应选在坚硬稳固的石墩或建筑物的突出部位(可自设混凝土桩为高程基准点)。

高程点应均匀分布在道路两侧,满足施工放样的要求。

水准闭合差不大于5(mm),L以千米计。

高程放样是依据高程基准点进行的,按其结构施工的程序进行逐步放样,先下后上逐个阶段进行传递。

在传递过程中注意点位之间的相互检查工作,尽量消除传递过程中的误差,以确保工作质量。

完成增密测量控制网点后,及时作好控制桩点的埋设和保护工作。

4.1.4.3水准点的复查与增设:

对所交的水准基点在全路段范围之内进行校核,其闭合差要求不大于±20Lmm(其中L为水准路线长度,以km计),并和相邻合同段水准点进行联测闭合。

在水准基点校核无误后,按不大于200m的间距在人工结构物附近高填深挖地段、工程量集中及地形复杂地段增设临时水准点,并与基点及邻近路段的水准点闭合。

同时,在路基施工期间定期对水准点进行复测。

4.2路基施工

4.2.1开工前的测量

4.2.1.1在工程开工前应做好施工测量工作,其内容包括导线复核、中线的恢复、水准点复测与增设,横断面测量并绘制横断面图等,施工测量的精度应符合规范要求。

当原测的中线主要控制桩由导线控制时,事前必须根据设计资料认真搞好导线复测工作。

测量时采用全站仪对导线点控制的中线进行施测。

对路基中线的复测,在开工前应进行全面恢复,并将路线的主要控制桩移出路基施工范围以外加以保护固定。

加快对构造物位置的复核,且与相邻施土段的中线闭合。

发现问题要及时查明原因并报监理工程师。

4.2.1.2对于水准点的校核在使用前应仔细复核,协同测量监理工程师进行水准点的加密及复核,校核的结果应与国家水准点闭合,其闭合差应在±30√L(单位mm,L为水准测量闭合路线长度,以Km计)以内,若超过允许范围时,应查明原因报请监理工程师进行处理。

对个别水准点受施工影响时,应将其移出影响范围之外,其标高应与原水准点闭合。

4.2.1.3对于构造物附近,高填地段,工程量集中及地形复杂地段应考虑增水准点,方便施工,减少误差。

一般地段新增水准点的间距宜小于200m,新增水准点必须符合精度要求,并与相邻路段水准点闭合。

4.2.1.4根据已恢复的路线中桩,设计图表、施工工艺和有关规定钉出路基用地界桩和路堤坡脚、排水沟具体位置桩,在距路中心一定安全距离处设立控制桩。

其间隔不宜大寸50m。

在放完边桩后,应进行边坡样。

4.2.1.5施工图所用的控制桩及标志,特别是原始控制桩,一定要加以保护,发现损坏、移动或松动情况,不得继续使用。

4.2.2路基平整施工

4.2.2.1基底土密实,且地面横坡不陡于1:

10时,路堤可直接填筑在天然地面上,路堤高度小于1.2m的地段,应清除地表草皮,由监

理工程师检查验收后开始填筑。

4.2.2.2在稳定的斜坡上,横向坡度为1:

10~1:

5时,清除地表草皮,监理工程师检查验收后,可进行路堤填筑。

4.2.2.3横向坡度陡于1:

5时,原地面挖台阶,台阶宽度不小于2.0m,挖好台阶后,必须由监理工程师现场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填筑施工。

4.2.2.4路基基底为耕地或松土,松土厚度≤0.3m时,将原地表碾压密实,松土厚度>0.3m时,要将松土翻挖,分层回填碾压,其压实质量应满足基床以下部分路堤压实标准的规定值。

4.2.2.5黄土路堤基底湿陷等级为Ⅰ级非自重湿陷性黄土时,路基基底及坡脚外4.0m范围,采用冲击能量为25KJ的冲击碾压机冲击碾压20遍处理,Ⅱ级自重湿陷性黄土冲击碾压40遍处理。

4.2.2.6清表:

路堤基底范围内原地面表层的植被、树根、腐植土以及其它杂质都要全部清除。

具体施工方法:

用推土机、挖掘机、装载机、自卸汽车进行铲挖清运,清除深度见新土止,一般为10~30cm。

清表后,用平地机进行整平,再用压路机进行碾压,其压实标准与路堤主体相应部分相同。

自检合格后报请监理工程师检查验收并签证。

4.2.3分层填筑

4.2.3.1路堤填筑按路基横断面全宽度纵向分层水平填筑,纵向分段填筑压实,分段长度不宜大于300m,逐层向上填筑,不同性质填料要分别在不同段落或层次填筑,每层虚铺厚度根据机械性能一般控制在35~40cm。

施工时必须认真控制好铺土厚度,并配合机械随时调整厚度。

基床表层一般分两层,每层压实后的厚度不大于0.3m。

开工前应根据路堤高度与分层厚度,计算出计划分层层数,压路机走行速度,碾压遍数并绘出分层施工图。

施工中在每填筑上一层前,在前一层面上必须洒出路肩白灰边线,方格网线。

为保证路堤全断面的压实一致,路肩边线两侧各超填0.3~0.5m,竣工或施工边坡防护工程时刷坡整平。

方格网根据每车土的方量和填土厚度计算,保证方格网的准确度。

4.2.3.2当地形起伏,高低不平,应由低处分层填筑,并由两边向中心填筑,原地面横向坡度陡于1:

5时,应挖台阶逐层找平。

4.2.3.3填土的含水率,控制在不超过土壤试验中求得最佳含水率的±2%,或不低于最佳含水率-3%的范围,这样既可保证碾压机械容易达到设计的密实度,又可保证路堤具有足够强度。

当填料中含水率太低时,应在表层喷水并尽可能搅拌,以提高含水率。

如因下雨或填料本身含水率超过规定时,应在摊平后晾晒,降低含水率后,再行碾压,铺填厚度可适当减薄。

喷水或晾晒时,前后两区段可交叉施工。

4.2.4摊铺、平整、摊铺

摊铺作业采用推土机进行粗平,平地机精平,不均匀处及坑洼处人工进行调整,做到填层面在纵向和横向平顺均匀,以保证压路机碾压轮表面能均匀接触地面进行压实。

摊铺整平过程中尤其注意防止填料离析,使每一摊铺层填料中的粗细料摊铺均匀,层面平整。

平地机精平时,应将路基面做成2%~3%的拱形横坡,以保证路基上的临时排水坡。

4.2.5碾压填料在平地机精平后,进行碾压前对填筑层的厚度和平整程度进行检查,确认层厚和平整程度符合要求方可进行碾压。

先用推土机对表面进行预压,然后再用振动压路机压实,压路机吨位采用18~20t。

碾压遍数:

根据张集线的土质情况,碾压遍数初步确定为6遍。

第一遍静压,第二遍弱振,第三、四遍强振,第五遍静压,第六遍静压,即净面收光。

压路机走行速度:

不大于4km/h。

碾压方式:

由两边向中间纵向进退式进行,沿线路纵向行与行之间横向重叠压实0.4~0.5m,前后相邻两区段纵向重叠碾压长度不小于2m,并对路肩部分45°碾压法碾压,确保边坡碾压密实,做到不漏压,不留死角,确保碾压均匀。

4.2.5.1填料含水量过高或过低时采取下述施工处理措施:

(1)当填料含水量过高时,在碾压过程中,填层会出现侧挤,“弹簧”等现象,填层难以压实,将填料运至路堤摊铺晾晒处理。

(2)已碾压的土层采用松土器拉松,翻拌晾晒,直至合格。

(3)直接在取土坑加入干土翻拌混合,降低填料含水量。

(4)适当减薄填层厚度。

4.2.5.2当填料含水量过低时,填层压实时易产生起层,干裂纹,疏松现象,压实度难以达到。

处理方法:

(1)取土坑内洒水闷湿或将填料运至路堤洒水搅拌的方法提高含水量。

(2)先挖弃取土坑上层表土,取用含水量适中的下层土。

4.2.6检验签证运用科学的检测手段进行工程质量标准的验证,必须由专业人员从事检验工作。

尤其对路堤填筑,平整,碾压完成后进行的密实度和地基系数的测定,认真做到在检查填料中质量,含水率,填筑厚度,填层面纵横向平整均匀度,坡度,拱度等符合规定标准的基础上,进行密实度和地基系数的测定。

凡是没有达到规定标准者,不予签认。

检验签证程序:

自检合格后,报监理工程师检验,检验合格,及时填写工程检查表和分项工程检验评定表,并经质检工程师和监理工程师签证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

4.2.7施工验收标准(详见下页路基平整工程质量验收标准)。

4.3水泥稳定层施工

4.3.1设计要求

水泥稳定层上面层30cm4%水泥稳定碎石(分两层),下面层20cm5%水泥稳定毛渣基层。

压实度不小于98%,7天饱水抗压强度不低于3.0Mpa。

4.3.2施工工艺

整理路床→测放路面边线、标高、控制线→混合料拌合、运输、摊铺→人工整型→压路机碾压→养生。

4.3.3混合料的拌和

施工前安装、调试好拌和设备,根据确定的配合比进行试拌

找出各料斗闸门开启位置与各种材料流量的关系,并绘制成曲线,如因材料批次、含水量不同等因素而调整,须由试验室确定,以确保施工配合比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路基平整工程质量验收标准

项目

允许偏差

范围(m)

点数

检查方法

高程(mm)

-20,+10

20

1

水准仪测量

平整度(mm)

≤15

20

3

用3m直尺配以塞尺检测

宽度(mm)

不小于设计值

40

1

用钢尺量

横坡

±0.3%,且不反坡

20

6

水准仪测量

压实度

≥96%

路槽底以下30~80cm

1000m2,

3个点

灌砂法

≥94%

路槽底以下80~150cm

≥93%

路槽底以下150cm

弯沉(1/100)mm

500

贝克曼

梁弯沉仪

拌和时施工应注意以下几点:

(1)配料要准确,准确性与否直接影响工程质量。

(2)砂砾的粒径的要均匀,剔除不符合规范要求的材料,拌和要

均匀、充分。

(3)混合料含水量要略大于最佳含水量l-2%,在拌和生产中要计

算好加水量与定时供水参数,检查自动开启闸门装置。

(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