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智慧医院建设方案指引.docx
《广东省智慧医院建设方案指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智慧医院建设方案指引.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广东省智慧医院建设方案指引
广东省智慧医院建设方案指引
第一章基础能力
1.机房基础
1.1基础装修
1.1.1概述
计算机系统可靠运行要依靠计算机房的严格的环境条件(机房温度、湿度、洁净度及其控制精度)和工作条件(防静电性、防火性等)。
在室内装潢部分的设计遵循的原则是:
要体现出作为重要信息汇聚地的室内装潢特点;在充分考虑计算机系统、通讯、空调等设备的安全性、可靠性、先进性的前提下,达到高雅、大方、简朴的风格;机房室内装潢基本格调要简明、淡雅、柔和;选用装潢材料方面,要以自然材质为主,并充分考虑环保因素。
2.硬件设备
2.1服务器设备
2.1.1概述
服务器系统是计算机数据中心的核心部分。
目前,医院使用服务器主要有机架式服务器、塔式服务器、刀片式服务器、服务器存储一体机等类型。
3.基础软件
3.1操作系统
3.1.1概述
操作系统(OperatingSystem,简称OS)是管理和控制计算机硬件与软件资源的计算机程序,是直接运行在“裸机”上的最基本的系统软件,任何其他软件都必须在操作系统的支持下才能运行。
在医院中,一般可以分为服务器操作系统、台式电脑操作系统和移动终端操作系统。
4.数据中心安全
4.1防火墙
4.1.1Web防火墙
4.1.1.1 概述
Web防火墙是入侵检测系统,入侵防御系统的一种,主要是针对WEB业务进行防御。
第二章信息平台
5.信息资源平台
信息资源平台是全院的数据中心,使医院不同业务系统之间实现资源整合和信息共享,在保证数据完整性、一致性和准确性的基础上,保障信息安全及隐私保护,利用知识体系整合数据,实现数据的有效利用。
信息资源平台包括三大资源库:
临床数据中心、运营数据中心和科研数据中心。
5.1临床数据中心
临床数据中心通过将以患者为中心的临床数据进行标准化、结构化和非结构化的表达、组织和存储,以及在次基础上开发各种标准的、符合法律规范和安全要求的数据访问服务,为医院的各类信息化应用提供统一完整的数据视图,最终实现辅助改善医疗服务质量,减少医疗差错,提供临床科研实力和降低医疗成本的目标。
5.2运营数据中心
运营数据中心从医院业务信息系统中抽取相关数据,设立运营监测指标,按照科室、医务人员、时间等维度,建设业务分析数据仓库和数据集市,为管理决策应用分析和预警提供数据管理支撑。
5.3科研数据中心
科研数据中心为临床科研服务,根据科研课题需求,抽取课题相关数据,按照科研课题要求进行数据统一标准化和提取,形成独立的科研专题库,供课题相关人员进行科研查询和统计。
6.信息交换平台建设标准
信息交换平台是医院信息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负责为医院提供院内系统间的数据交换,以及院内系统与院外系统的数据闭环。
信息交换层通过采用统一的数据交换标准和业务流程的整合,将业务系统与信息平台连接起来,实现医疗数据的无缝交换和共享,保证各业务系统的有效协同,同时大大降低系统的耦合度。
信息交换平台建设的核心是建设面向服务架构(SOA)的企业服务总线(ESB),医院业务系统间的信息交换和信息共享都要通过ESB来完成,借此来整合医院医疗数据和业务服务。
在业务系统信息交换的同时,ESB还需要借助医疗卫生信息标准和安全标准,实现医院信息的标注化处理和安全保障。
信息交换平台主要提供消息传输、数据交换、数据整合、服务集成、管理监控等服务。
6.1消息传输
借助ESB消息传输功能,让各系统间数据有效、合理的组织传输、同时,根据接收方业务需求,对消息进行消息路由、消息过滤,使传输的消息能够按照消费系统的业务需求做到精准传递。
第三章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
7.大数据平台
7.1概述
指无法在一定时间范围内用常规软件工具进行捕捉、管理和处理的数据集合,是需要新处理模式才能具有更强的决策力、洞察发现力和流程优化能力的海量、高增长率和多样化的信息资产。
8.云计算技术
8.1概述
在互联网上通过虚拟化技术、并行处理技术以及分布式计算机技术将资源与设备整合起来,为用户提供方便与快捷的、基于网络的计算与存储服务。
9.移动互联网
9.1概述
通过使用移动通信技术,例如PDA、移动电话和卫星通信来提供医疗服务和信息,具体到移动互联网领域以基于安卓和iOS等移动终端系统的医疗健康类App应用为主。
10.物联网技术
10.1概述
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将任何物品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追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技术。
物联网由硬件(设备)、网络、远程管理、平台、安全协议组成。
11.药品SPD
11.1概述
将SPD供应链精细化管理应用于医院药品管理,通过信息系统对药库进行细致规范管理的改造,提高药库的管理水平及工作效率。
对服务延伸药库的出入库、库存及库内作业流程进行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和药库管理水平,保障医院临床用药的快速和准确供应;引入商业公司GSP管理经验,通过批号效期管理、库存报警、货位管理、动态盘点等做到细致规范管理,避免了药品的过期、破损或管理不善造成的损失,减少用药差错,药品流向可追溯;利用条码和无线网络等信息化技术以及现代化设备,建立手持系统,实现快速验收等操作,数据直连免去人工录入的繁琐和差错。
达到提高医院药库管理质量和工作效率,降低运营成本的目的。
12.耗材SPD
12.1概述
将SPD供应链精细化管理应用于医院耗材管理,以中央集中化与外包方式,将器械耗材、试剂或其他医疗用品及时提供至终端使用场所,从而减轻诊疗现场库存管理业务量及库存周转环节,实现诊疗单位医疗用品的一元化、精细化、效率化管理。
实现供应商、医院、病患全链条打通的院内物流管理平台。
13.处方流转
13.1概述
发展“互联网+”药品供应保障服务。
将此前的医院药房承担的药品供给、药事服务等逐渐释放到以零售药店为主的其他药品流通渠道,保障患者购药需求。
发展第三方药品电子交易平台,推广处方流转平台,发展配送中心,实现医院、药品生产流通企业、药店、符合条件的第三方机构共同参与处方流转、药品物流配送。
鼓励社会力量建设和运营药事服务平台,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居民提供审方、合理用药咨询和精简处方等社会化药事服务。
实现医院处方外配、信息共享,改造传统药品保障流程,为患者提供“一站式”药事服务。
14.互联网+智能护理
14.1概述
将互联网+技术应用于医院护理信息化建设,探索创新优化护理流程和护理服务形式,强化移动医疗设备等护理应用信息体系,提高护理服务效率和质量,减轻护士工作负荷。
通过护理管理和护理教学的信息化智能化,提高医院护理管理水平,提高护理人员水平,提高护理质量和效率;通过基于移动联网的健康宣教和远程监护将护理工作延续到院外,对患者健康指标进行收集跟踪,制定调整护理计划,并进行远程指导,为患者提高及时便捷、低成本的护理指导和服务。
第四章智慧应用
15.智慧便民
15.1互联网服务
15.1.1 概述
为患者提供基于互联网的挂号、排队、缴费、信息查询、医患沟通等业务服务。
15.1.2基本功能
——患者门户:
支持微信(公众号或小程序)、支付宝、网页、APP等渠道;
——预约挂号:
提供普通专家、特需门诊、专科门诊预约挂号;支持港澳台居民、国外居民预约挂号;
——预约挂号查询:
提供医生号源的查询,按日期+时段查询医生号源,并提供分时号源查询;
——排队查询:
提供门诊实时排队情况、提供查询检查科室实时排队情况;
——检验检查报告查询:
提供门诊患者查阅历史检验报告、检查报告;提供住院患者查阅历史检验报告、检查报告;
——自助缴费:
提供微信、支付宝、APP、网页、自助终端渠道缴费;
——费用查询:
提供门诊处方费用查询、提供住院清单费用查询;
——面向医保机构的查询:
可查询医保剩余额度、处方项目报销比例;
——医患沟通:
通过视频、语音或文字的方式提供医生和患者一对一的咨询服务;
——智能自诊分诊:
根据用户身体症状描述,判断其可能患有的疾病,并推荐就诊科室,给出治疗方案。
16.智慧医疗
16.1医疗服务
16.1.1门诊
16.1.1.1 门诊电子病历
16.1.1.1.1 概述
按照《病历书写基本规范》要求,确保病历书写及时、完整、规范。
书写内容主要包括初诊电子病历、复诊电子病历、电子传染病报告、电子出生证明和电子死亡医学证明等。
17.智慧药事
17.1合理用药
17.1.1概述 使用精准手段构建,以知识库、规则库、智能算法三位一体概念建设,实现审查的高准确率。
18.智慧应急(可选)
18.1紧急医学救援指挥系统
18.1.1概述
对突发事件,通过数据集成与交换技术、物联网RFID识别和环境感知技术、移动通信技术、全球定位与GIS等信息化技术,为紧急医学救援提供科学的决策
19.智慧运营
19.1财务管理
19.1.1服务内容
19.1.1.1 概述对医院日常经济活动相关业务,按照医院现行会计制度通过会计核算、分析、监督、预测等活动,提高医院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20.智慧医保
20.1概述
对医疗保险结算业务进行医疗行为审核,并规范临床用药、治疗的合理性、安全性及适度性。
通过医保智能审核平台,可以事前、事中、事后按医保政策进行医疗质量控制,监控并发现违规行为,能有效地避免医保费用超标,提高医保基金的使用安全及医院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