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送中心文档课程设计.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3894090 上传时间:2023-05-22 格式:DOCX 页数:44 大小:354.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配送中心文档课程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配送中心文档课程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配送中心文档课程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配送中心文档课程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配送中心文档课程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配送中心文档课程设计.docx

《配送中心文档课程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配送中心文档课程设计.docx(4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配送中心文档课程设计.docx

配送中心文档课程设计

武汉轻工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配送中心课程设计报告

 

题目配送中心设计方案

姓名学号

专业年级物流管理物流1302

指导教师职称

 

 

年月日

附件一(反面)

 

 

报告正文

1配送中心选址:

应用精确重心法对配送中心进行选址.

精确重心法:

问题描述假设有一系列点代表生产地和需求地,各自有一定量货物需要以一定的运输费率运向待定的仓库,或从仓库运出,现在要确定仓库应该位于何处才能使总运输成本最小?

这是一类单设施选址问题,精确重心法是求解这类问题最有效的算法之一。

我们以该点的运量乘以到该点的运输费率再乘以到该点的距离,求出上述乘积之和最小的点,

即:

MinTC—∑ViRidi:

TC—-总运输成本

Vi——i点的运输量

Ri——到i点的运输费率

di-—从位置待定的仓库到i点的距离=+-

其中k代表一个度量因子,将坐标轴上的一单位指标转换为通用的距离单位,如英里等.传统的精确重心法是对上述目标函数求偏微分,然后再使用迭代的方法,计算过程繁琐,在这里我们使用excel软件求解。

表格如下:

客户

X

Y

每日需求量(吨)

Xi—X

YI—Y

Xi-X平方

yi—y平方

平方总和

需求量

XD

YD

A

3

1

1。

5

—3。

2

—8

10。

24

61.6225

71。

8625

18

54

18

B

9

2

0.8

2。

8

-7

7.84

46。

9225

54。

7625

9.6

86.4

19。

2

C

15

3

1.2

8。

8

—6

77。

44

34.2225

111.6625

14。

4

216

43.2

D

13。

5

6

0。

9

7.3

—3

53.29

8。

1225

61.4125

10.8

145.8

64。

8

E

15

10

1。

4

8。

8

1.2

77.44

1。

3225

78.7625

16。

8

252

168

F

12

11

1。

5

5。

8

2.2

33。

64

4.6225

38。

2625

18

216

198

G

6

10

2

-0.2

1.2

0。

04

1.3225

1.3625

24

144

240

H

1.5

8

1.8

-4。

7

-1

22.09

0。

7225

22。

8125

21。

6

32。

4

172.8

I

4.5

4

1.2

—1.7

-5

2。

89

23。

5225

26。

4125

14。

4

64.8

57.6

J

9

7

1.5

2。

8

—2

7。

84

3.4225

11.2625

18

162

126

 

8.85

6.2

 

 

 

 

 

 

165.6

1373.4

1107.6

 

 

 

 

 

 

 

 

 

 

8。

2935

6.6884

 

 

 

 

 

 

 

 

 

 

X坐标

Y坐标

应用重心法对配送中心设施进行选址规划,经过以上相关计算得出该配送中心地址选在坐标(8.29,6.69)的位置。

然后运用数值分析法:

计算得到:

=6。

95

=8。

48

总运费T1=75。

28

,又因为T1〈T,继续迭代得到:

=8.62

=7。

00

总运费T2=75.18

,又因为T2〈T1〈T,继续迭代得到:

=8.72

=7.02

总运费T3=75.12

,又因为T3

=8。

79

=7.02

总运费T4=75。

09

,又因为T4〈T3〈T2〈T1,继续迭代得到:

=8.83

=7。

01

总运费T5=75.07

,又因为T5〈T4〈T3

=8.95

=7。

07

总运费T6=75.08,这是T6>T5则说明

=7.07

=8.95是最优解,即配送中心坐标P0应该在(8。

48,,6。

95)

1.2在地图上标注该配送中心的地理位置

计算得配送中心坐标P0为(7.07,8。

95),根据数据需要将城市交通井字型道路略作数据调整,将P0和所有的客户标价在城市地图上,得到“图1—2重心法选址坐标图”

2.总体布局设计:

在已确定的生产单位的基础上,根据已给资料设立相应的职能部门,并绘制企业的组织结构图及平面布置图。

2.1组织结构设计图

依据配送中心的功能和目标,进行配送中心运作的组织结构设计,并绘制组织结构图,

如图

2。

2各职能部门职责

.

经理:

全面负责配送中心日常管理工作

信息中心:

负责拟制全公司信息化发展规划,接受、整理和处理各种电子订单,负责整个公司的网络安全问题。

采购部门:

根据公司的长期计划,拟定采购部门的工作方针和目标;负责制定采购方针、策略、制度及采购工作流程与方法,确保贯彻执行;制订招、投标管理办法和各项物品的采购标准,并严格执行。

仓储部门:

负责货物从外部进入仓库,入库检验,理货,分类储存,包装加工,出库;将货物收入,发出,结存的信息记录好,用信息反应仓库的的运行状况;仓库的入库价值,出库价值,货物的所有权,使用权的结算等等。

财务部门:

主要负责把多方面的信息汇总,进行财务分析处理,把本年度或者本季度的供货单位的供货金额进行统计,还有收货单位的收货金额经行统计,自动对账生成损益表。

人事部门:

负责集团公司各级管理人员和职能单位人员的招聘、录用以及后期的培训;负责集团公司各级管理人员和职能单位人员的薪资、社保与福利管理;负责集团公司各级管理人员和职能单位人员的异动、离职管理,依据集团战略发展要求,组建管理干部阶梯晋升体系及竞聘上岗机制;负责人力资源配置与战略信息搜集,为相关决策提供支持.

运输部门:

负责全公司的各个订单货物运输配送,确保货物安全准时的送达到客户的手中定期为公司运输车辆进行检修确保运输车辆的正常运行。

3.作业流程设计:

根据所提供的资料对配送中心作业流程进行分析,对配送中心内部作业流程进行合理规划,绘制各作业区流程图和平面布局

4.配送线路选择与优化:

基于成本最优,对拟定的配送线路进行合理规划

4.1基于SLP的思想进行分析

SLP(SystematicLayoutPlanning,系统布置设计)方法,是理查德·缪瑟(RichardMuther)提出的设施布置的经典方法,该方法采用严密的系统分析手段和规范的系统设计步骤进行系统布置设计,具有很强的实践性。

运用SLP法进行总平面布置时,首先要对各作业单位之间的相互关系作出分析,经过综合得到作业单位之间的关系矩阵;然后根据关系矩阵中作业单位之间相互关系的密切程度决定作业单位之间距离的远近,安排各作业单位的位置,绘制出相应的位置关系图,并将作业单位实际占地面积与位置关系图结合起来,形成作业单位面积相关图;通过进一步的修正和调整,得到可行的布置方案,最后采用加权评价等方法对得到的方案进行优选评估。

系统布置设计的四阶段包括:

确定位置:

确定所在布置的相应位置(总体位置);总体区划:

在布置区域内确定一个总体布局(是最重要的阶段);详细布置:

确定各个作业单位或各个设施的具体位置;施工安装:

编制计划,进行施工安装。

在SLP方法中,Muther将研究工程布置问题的依据和切入点归纳为5个基本要素,分别是:

(1)产品(P);

(2)产量(Q);(3)生产路线(R);(4)作业单位部门划分(S);(5)时间安排(T).五个要素分别回答以下问题:

P——生产什么?

Q——生产多少?

R——怎么生产?

S-—用什么支持生产?

T—-何时生产?

其中P、Q两个基本要素是其它特征和条件的基础,只有在对上述各要素充分调查研究并取得全面准确的数据的基础上,绘制出相关的表格和关系图模型,有条理的分析计算,才能最终求得工程布置的最佳方案。

SLP方法的流程图如图4—1所示:

采用SLP法进行企业总平面布置的首要工作是对各作业单位之间的相互关系做出分析,包括物物流和非物流的相互关系,经过综合得到作业单位相互关系表。

然后,根据相互关系表中作业单位之问相互关系的密切程度,决定各作业单位之间距离的远近,安排各作业单位的位置,绘制作业单位位置相关图。

将各作业单位实际占地面积与作业单位位置相关图结合起来,形成作业单位面积相关图。

通过作业单位面积相关图的修正和调整,得到数个可行的布置方案,然后采用加权因素对各方案进行评价择优,并对每个因素进行量化,以得分最多的布置方案作为最佳布置方案.

4.2该配送本中心职能部门和区域的对应关系的逻辑条件

工厂布置的优劣不仅直接影响着整个生产系统的运转,而且通过对物料搬运成本的影响,成为决定产品生产成本高低的关键因素之一。

也就是说,在满足生产工艺流程的前提下,减少物料搬运工作量是工厂布置设计中最为重要的目标之一。

因此,在实现工厂布置之前必须就生产系统各作业单位之间的物流状态做出深入的分析。

在系统布置设计开始时,首先要根据实际情况和规划的要求收集物流对象P、物流量Q、物流作业路线R、辅助服务部门S、物流作业技术水平T等方面的原始资料,同时要对这些基本要素进行分析,在分析的基础上对作业单元进行划分,得到最佳的作业单元划分方案。

本配送中心包括的职能部门包括入库暂存检验区,理货区,入库区,补货区,常温存货区,冷藏保管区,低温保存区,阁楼存货区,批量商品平置区,拣货区,流通包装加工区,出库检验区,退货处理区,运输工具存放区,消防设备存放区,办公区等。

入库检验区:

主要负责货物的接收及入库前的检验等.

理货区:

对进货进行简单处理的场所。

在这里,货物被区分为直接分拣配送、待加工、入库储存和不合格需清退的货物,分别送往不同的功能区。

在实行条形码管理的中心里,还要为货物贴条形码。

入库区:

对已检验过的货物进行入库存放.

补货区:

对不到安全库存的货物进行补货。

常温存货区:

家电产品、日用化工差品味常温保存.

冷藏保管区:

食品为冷藏保管。

低温保存区:

常用医药产品为低温保存。

阁楼存货区:

阁楼存货区主要存放小件物品、采用重力货架,货架分为三层,采用电子标签系统,以利提高效率,降低拣选差错率.

批量商品平置区:

批量商品平置区以托盘堆码垛和单品码垛的方式存放库存,家电的洗衣机、冰箱等。

拣货区:

进行发货前的分拣、拣选和按订单配货。

流通包装加工区:

行业物流需要更多的流通加工任务,如贴标签、贴价签、更换包装等.

出库检验区:

对于要配送的商品进行最后的检验,准备发货。

退货处理区:

对于顾客不满意的订单商品进行退货处理,合格品入库,废品和滞销品进行退货处理。

运输工具存放区:

各种搬运设备如托盘、叉车等的制定存放地点。

消防设备存放区:

为了配送中心的安全,配送中心将添置的消防设置,并将其存放在相应存放区域。

办公区:

中心内部行政业务管理、信息处理、业务洽谈、订单处理以及指令发布的场所.一般位于配送中心的出入口。

处理各种订单信息,财务整理等等.

4.3物流分析

4.3.1配送中心物流量从至表

物流分析包括确定物料在生产过程中每个必须的工序之间移动的最有效顺序及其移动的强度和数量。

当产品品种很多,产量很小且零件,物料数量又很大时,可以用一方阵图表来表示各作业单位之间的物料移动方向和物流量,表中方阵的行表示物料移动的源,称为从;列表示物料移动的目的地,称为至;行列交叉点标明由源到目的地的物流量,从中可以看出个作业单位之间的物流状况。

本配送中心物流量从至表表4-1所示:

表4—1配送中心物流量从至表

退

入库

检验区

20

0

0

0

0

0

0

0

0

0

0

0

理货区

0

19

0

0

0

0

0

0

0

0

0

0

入库区

0

0

0

10

2

2

2

2

0

0

0

0

补货区

0

0

0

1

0

0

0

0

0

0

0

0

常温区

0

0

0

0

0

0

0

0

10

0

0

0

冷藏区

0

0

0

0

0

0

0

0

1

0

0

0

低温区

0

0

0

0

0

0

0

0

1

0

0

0

阁楼区

0

0

0

0

0

0

0

0

1

0

0

0

批量区

0

0

0

0

0

0

0

0

2

0

0

0

拣货区

0

0

0

0

0

0

0

0

0

15

0

0

加工区

0

0

0

0

0

0

0

0

0

0

15

0

出库检验区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退货

处理区

0

0

0

0

1

0

0

0

0

0

0

0

其中运输工具存放区,消防设备存放区和办公区不与其他任何部门发生物流量移动关系,因而在从至表中忽略。

4。

3.2物流强度等级划分

由于直接分析大量物流数据比较困难且没有必要,SLP中将物流强度转化成五个等级,分别用符号A、E、I、O、U来表示,其物流强度逐渐减小,对应着超高物流强度、特高物流强度、较大物流强度、一般物流强度和可忽略搬运五种物流强度。

作业单位对或成为物流路线的物流强度等级,应按物流路线比例或承担的物流量比例来确定。

表4-2是物流强度等级比例划分表,表4-3是该配送中心物流强度分析表。

表4-2物流强度等级比例划分表

物流强度等级

符号

物流路线比例(%)

承担的物流量比例(%)

超高物流强度

A

10

40

特高物流强度

E

20

30

较大物流强度

I

30

20

一般物流强度

O

40

10

可忽略

U

表4—3配送中心物流强度分析表

序号

作业单位对

强度值

物流强度

线

路线

比例

累计

物流

强度

比例

强度等级

2468101214161820

1

1-2

20

1

12.5%

38%

A

2

2-3

19

2

A

3

10—11

15

3

12。

5%

29%

E

4

11-12

15

4

E

5

3-5

10

5

12.5%

19%

I

6

5—10

10

6

I

7

3—6

2

7

62。

5%

14%

O

8

3—7

2

8

O

9

3-8

2

9

O

10

3—9

2

10

O

11

4—5

1

11

O

12

6—10

1

12

O

13

7—10

1

13

O

14

8-10

1

14

O

15

9—10

1

15

O

16

13—5

1

16

O

总计

103

没有物流关系的路径其搬运可忽视,且均定义为U级.

4.3。

3配送中心单位物流原始相关表

在行与列的相互方格中填入行作业单位与列作业单位间的物流强度等级,得出物流原始相关表,如表4—4。

 

表4—4物流原始相关表

退

入库

检验区

A

U

U

U

U

U

U

U

U

U

U

U

理货区

U

A

U

U

U

U

U

U

U

U

U

U

入库区

U

U

U

I

O

O

O

O

U

U

U

U

补货区

U

U

U

O

U

U

U

U

U

U

U

U

常温区

U

U

U

U

U

U

U

U

I

U

U

U

冷藏区

U

U

U

U

U

U

U

U

O

U

U

U

低温区

U

U

U

U

U

U

U

U

O

U

U

U

阁楼区

U

U

U

U

U

U

U

U

O

U

U

U

批量区

U

U

U

U

U

U

U

U

O

U

U

U

拣货区

U

U

U

U

U

U

U

U

U

E

U

U

加工区

U

U

U

U

U

U

U

U

U

U

E

U

出库检验区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退货

处理区

U

U

U

U

O

U

U

U

U

U

U

U

4。

3。

4物流作业相关表

通过物流原始相关表,可以进一步的分析出该配送中心的各个部门物流信息之间的相互关系,以便清楚地理解各个作业单位之间的关系进而对配送中心进行规划布置。

进而得出SLP中著名的物流相关表,见表4—5。

表4-5物流相关表

4。

3。

5接近程度排序表

根据物流原始相关表计算各单位物流强度分值TCR,根据各作业单位

大小对作业单位的接近程度进行排序,绘制接近程度排序表,如表4-6所示:

 

表4-6接近程度排序表

退

入库

检验区

4/A

0/U

O/U

0/U

0/U

0/U

0/U

0/U

0/U

0/U

0/U

0/U

理货区

0/U

4/A

0/U

0/U

0/U

0/U

0/U

0/U

0/U

0/U

0/U

0/U

入库区

0/U

0/U

0/U

2/I

1/O

1/O

1/O

1/O

0/U

0/U

0/U

0/U

补货区

0/U

0/U

0/U

1/O

0/U

0/U

0/U

0/U

0/U

0/U

0/U

0/U

常温区

0/U

0/U

0/U

0/U

0/U

0/U

0/U

0/U

2/I

0/U

0/U

0/U

冷藏区

0/U

0/U

0/U

0/U

0/U

0/U

0/U

0/U

1/O

0/U

0/U

0/U

低温区

0/U

0/U

0/U

0/U

0/U

0/U

0/U

0/U

1/O

0/U

0/U

0/U

阁楼区

0/U

0/U

0/U

0/U

0/U

0/U

0/U

0/U

1/O

0/U

0/U

0/U

批量区

0/U

0/U

0/U

0/U

0/U

0/U

0/U

0/U

1/O

0/U

0/U

0/U

拣货区

0/U

0/U

0/U

0/U

0/U

0/U

0/U

0/U

0/U

3/E

0/U

0/U

加工区

0/U

0/U

0/U

0/U

0/U

0/U

0/U

0/U

0/U

0/U

3/E

0/U

出库检验区

0/U

0/U

0/U

0/U

0/U

0/U

0/U

0/U

0/U

0/U

0/U

0/U

退货

处理区

0/U

0/U

0/U

0/U

1/O

0/U

0/U

0/U

0/U

0/U

0/U

0/U

0

4

4

0

4

1

1

1

1

6

3

3

0

排序

11

2

3

12

4

7

8

9

10

1

5

6

13

物流等级分值A=4E=3I=2O=1U=0

 

4.3.6配送中心作业单位相互关系分析

在设施布置中,各设施间除了通过物流联系外,还有人际、工作事务、行政事务等活动,尤其是在行政、服务、事业等各种单位中,都存在人和工作的联系.这些联系都可以表示为各种单位之间的关系,也可以称为非物流关系。

通过单位之间活动的频繁程度可以说明单位之间关系是密切或者疏远。

这种对单位之间密切程度的分析称为作业单位相互关系分析。

根据单位之间关系密切程度来布置设施或设备,是除去用物流外决定设施布置的另一个重要原则.缪瑟首先提出了这一方法及其工具,采用一种“密切程度”代码来反映不同单位之间的不同关系,“密切程度”代码如表4—7所示。

此外还要用一种理由代码来说明达到此种密切程度的理由,如表4-8所示。

表4—7“密切程度”代码

密切程度代码

关系密切程度

作业单位配对比例

A

绝对必要靠近

1%-3%

E

特别重要靠近

2%-5%

I

重要

3%-8%

O

一般

5%—15%

U

不重要

20%—85%

X

不希望靠近

0%-10%

表4-8“密切程度”理由代码

理由代码

理由

理由代码

理由

1

连续性

5

共用设施设备

2

运输距离

6

联系

3

搬运

7

零件流动

4

管理方便

8

清洁

 

通过对该配送中心的作业单位及其相应之间的联系,结合影响因素最终得出配送中心的作业单位相互关系表(其中其中入库检验区为A1,理货区为A2,入库区为A3,补货区为A4,常温区为A5,冷藏区为A6,低温区为A7,阁楼区为A8,批量区为A9,拣货区为A10,加工区为A11,出库检验区为A12,退货检验区为A13,运输工具存放区为A14,消防设备存放区为A15,办公区为A16),如表4-9所示:

 

表4—9各作业单位之间非物流相互关系表

4.3.7综合分析

在大多数配送中心中,各作业单位之间既有物流联系,也有非物流联系,综合考虑物流和非物流关系,根据两者的相对重要性,取物流关系和非物流关系的加权比值M:

N=2:

1。

根据作业单位物流强度相关图和非物流作业单位相关图可以得出作业单位之间的综合相互关系计算表,此处加权值为:

A=4E=3I=20=1U=0X=-1,最终得出作业单位之间综合相互关系计算表,如表4-10所示:

表4—10作业单位之间综合相互关系计算表

作业

单位

配对

关系密级

综合相互关系

物流关系加权值2

非物流关系加权值1

等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党团建设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