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证券业历史上最大的一桩乌龙事件.docx
《中国证券业历史上最大的一桩乌龙事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证券业历史上最大的一桩乌龙事件.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证券业历史上最大的一桩乌龙事件
中国证券业历史上最大的一桩乌龙事件
光大证券“乌龙指”内幕
中国证券业历史上最大的一桩乌龙事件,真的只是错按键盘?
失误带给光大的收益有可能超过了损失,这是否涉嫌内幕交易?
多重阴影之下,光大金控的布局前景有些灰暗
本刊记者王燕青发自北京
定的大客户之一。
轩冕总经理虞家生介绍,其监控系统主要涵盖了包括自营业务监督在内的四项内容,对于交易部分的监控主要包括异常交易量、异常委托/成交、无委托的成交、分类委托交易统计、营业部席位头寸。
在运行过程中,系统严格实行归口管理。
后来,深圳轩冕与复旦金仕达合并,客户资源也归入后者名下。
2010年,时任光大证券董事长唐双宁接受《中国检察》采访时称,光大证券实施风险管理、稽核、纪检监察等多部门互动协助机制,并且成立风险控制委员会,公司风险管理部、稽核部、计划财务部、运营管理部、信息技术部和法律事务部的负责人为风险控制委员会的常任委员。
严格的监控体系理应发挥作用。
根据光大证券“公司2013年度自营规模的议案”,2013年光大证券自营权益类证券和证券衍生品投资规模上限为净资本的80%,也即总额不超过115亿元。
光大证券策略投资部单笔交易权限就能达到70亿,资金权限之大实在惊人。
这里存在两个问题,要么交易员调用70亿资金获得了光大证券更高层的授权,要么光大证券内部的风控体系存在弊端。
内幕交易?
光大证券这笔乌龙交易并不会让自己遭受巨大损失,可能出现损失的是其他机构和散户。
股价瞬间暴涨超过5%,让持有空仓合约的股指期货交易账户遭受损失,在这些机构对空仓合约进行止损,转而进行多头合约操作时,股指已跌落回当日开盘原点。
机构的股指交易账户面临双向亏损;而散户在上午股指翻红行情刺激下,开始杀入市场,午盘过后股指下跌导致的股价回调,让他们遭受损失。
光大证券在兄弟公司的掩护下,却成功对冲风险。
光大证券子公司光大期货在8月16日12点55分到13点30分之间,大举建仓股指期货主力空仓合约IF1309。
据8月15日数据,光大期货多单持仓量未4086手,增持708手,空仓持仓量未3171手,减持399手。
多空单持有量分别排在股指期货市场的第5和第6位。
8月16日上午发生乌龙指事件后,短时间内,光大期货增持空仓单量9023手,至创纪录的10194手,较15日增加了两倍多,空仓量排名市场第一。
光大期货增持空仓单每单70万元,7023手需要动用近50亿资金。
因为期货交易时杠杆交易,按照8倍杠杆计算,光大期货需要交付的交易保证金位6.13亿元左右。
光大证券通过对冲风险,不亏钱,反而可能会赚钱,只要卖空足够量的期指锁定亏损,甚至可以裸露风险增加净空头获利。
如果没有光大证券更高层面的协调,光大证券策略投资部不大可能调用光大期货6.13亿的资金为自己的错误买单。
市场上对光大证券和光大期货之间的对冲交易是否为内幕交易的质疑声此起彼伏。
从时间节点上看,在光大期货进场建仓股指期货空单时,光大证券还未就乌龙指事件发布公告。
直到下午14点25分,光大证券策略投资部门才承认自营业务在使用其独立的套利系统时出现问题。
这说明,其实,光大证券内部高层最起码已经掌握了上午乌龙指事件的真相,所以才紧急部署光大期货进场。
等到进场完毕,再通过光大证券发布公告承认错误。
信息发布晚于实际交易行为,是否可认为是内幕交易?
“确实有多个操作步骤明显违规。
”多名业内律师表明。
《证券法》第75条规定,“证券交易活动中,涉及公司的经营、财务或者对该公司证券的市场价格有重大影响的尚未公开的信息,为内幕信息。
”梅键辩称,当天增加70亿现货吓懵了光大证券高层,立即做空股指期货时最大限度减少风险,是本能反应。
他不认可市场对光大证券涉嫌操纵市场的指责。
从光大证券8月15日持有的股指期货多空仓单量分析,要说光大证券通过联手光大期货在股指期货上做内幕交易,的确不太准确。
根据上文提到的数据,8月15日,光大期货再增持多仓单,而且多仓单数量多于空仓单,说明从股指走势的判断上,光大期货与现货交易部门的认知趋同,认为股指和股价会上涨。
所以,正常情况下,光大期货不可能180度掉头看空市场,特别是在市场消息比较平淡的情况下。
因此,光大期货建仓股指空仓单,可能是为了规避短期风险。
但是,梅键回避了一个问题,光大证券为什么在获知真相的情况下,不先行发公告告知市场,而是要先建仓对冲风险?
难道光大证券自保比恢复股市交易秩序更重要?
况且梅键作为董事会秘书在信息发布上一而再地变更口径混淆了信息。
12点左右,有媒体联系梅键询问光大证券是否发生乌龙指事件时,梅键一口否定。
到12点55分,梅键作为公司高层应该已经知道了真实信息,因为此时,光大期货已经开始建仓空仓单了。
梅键作为光大证券法定发布信息的渠道,为什么不发布准确的信息?
午后,在上午股指暴涨原因渐趋明朗的情况下,特别是14点25分光大证券发布公告后,在两桶油(中石油、中石化)、银行股带动下,股指快速回落,创业板指跌幅近3%。
截至收盘,沪指报2068.45点,跌幅0.64%,成交1231亿元;深成指报8168.09点,跌幅0.74%,成交1275亿元。
光大证券安全上岸,甚至通过建立空仓还有盈余,留下遍地哀号的其他机构投资者和散户。
是否违规的争论之外,市场上揣测版本越来越多,其中一个版本是:
光大证券乌龙操作的资金来自台湾,并非通过正规途径流入内地资本市场。
这个版本目前无法证实。
持续发酵光大证券虽然没有遭受到资金损失,但此事件对其造成的长期影响依然存在。
包括安信证券、宏源证券在内的多家券商研究机构认为此次事件暴露了光大证券严重的风控问题,对公司的信誉损失很大,业务规模扩张和效率也可能受到牵连,由此可能会影响光大证券后续的创新业务资质的获批。
“我不能评价同行,尤其是
2013年8月16日,成为了中国股市上最为诡异的一天。
当天上午11点05分开始,多只银行权重股瞬间出现巨额买单,带动包括银行股在内的71只沪深300成分股瞬间触及涨停,沪指涨超5%。
其后股指出现回落,截至11点30分,沪指收盘于2149点,较开盘上涨74点。
沪指旱地拔葱式的上涨形态吓坏了市场参与者,各方都在打探股指上涨的原因,一时间众说纷纭,各种小道消息满天飞,绝大部分人认为这是股市迎来利好的证明。
然而,这一切不过是光大证券策略投资部一名交易员不小心输错了交易的股票数量而导致的上涨。
国外投资者将此类现象统称为“乌龙指”。
全球股市中乌龙指事件有很多,这既要怪那些粗心犯错的交易员,也要怪那些交易员所在的公司缺乏严格的风控体系。
迄今为止,全球最大的乌龙指事件是日本的“12?
8乌龙事件”。
2005年12月8日上午,日本瑞穗证券公司由于一名交易员操作失误导致了18.5亿元人民币的损失。
美国华尔街一名股票交易员在卖出股票时将百万误打成十亿,导致道琼斯指数出现历史上第二大单日波幅,成为全球股市近期最大的乌龙指事件。
定的大客户之一。
轩冕总经理虞家生介绍,其监控系统主要涵盖了包括自营业务监督在内的四项内容,对于交易部分的监控主要包括异常交易量、异常委托/成交、无委托的成交、分类委托交易统计、营业部席位头寸。
在运行过程中,系统严格实行归口管理。
后来,深圳轩冕与复旦金仕达合并,客户资源也归入后者名下。
2010年,时任光大证券董事长唐双宁接受《中国检察》采访时称,光大证券实施风险管理、稽核、纪检监察等多部门互动协助机制,并且成立风险控制委员会,公司风险管理部、稽核部、计划财务部、运营管理部、信息技术部和法律事务部的负责人为风险控制委员会的常任委员。
严格的监控体系理应发挥作用。
根据光大证券“公司2013年度自营规模的议案”,2013年光大证券自营权益类证券和证券衍生品投资规模上限为净资本的80%,也即总额不超过115亿元。
光大证券策略投资部单笔交易权限就能达到70亿,资金权限之大实在惊人。
这里存在两个问题,要么交易员调用70亿资金获得了光大证券更高层的授权,要么光大证券内部的风控体系存在弊端。
内幕交易?
光大证券这笔乌龙交易并不会让自己遭受巨大损失,可能出现损失的是其他机构和散户。
股价瞬间暴涨超过5%,让持有空仓合约的股指期货交易账户遭受损失,在这些机构对空仓合约进行止损,转而进行多头合约操作时,股指已跌落回当日开盘原点。
机构的股指交易账户面临双向亏损;而散户在上午股指翻红行情刺激下,开始杀入市场,午盘过后股指下跌导致的股价回调,让他们遭受损失。
光大证券在兄弟公司的掩护下,却成功对冲风险。
光大证券子公司光大期货在8月16日12点55分到13点30分之间,大举建仓股指期货主力空仓合约IF1309。
据8月15日数据,光大期货多单持仓量未4086手,增持708手,空仓持仓量未3171手,减持399手。
多空单持有量分别排在股指期货市场的第5和第6位。
8月16日上午发生乌龙指事件后,短时间内,光大期货增持空仓单量9023手,至创纪录的10194手,较15日增加了两倍多,空仓量排名市场第一。
光大期货增持空仓单每单70万元,7023手需要动用近50亿资金。
因为期货交易时杠杆交易,按照8倍杠杆计算,光大期货需要交付的交易保证金位6.13亿元左右。
光大证券通过对冲风险,不亏钱,反而可能会赚钱,只要卖空足够量的期指锁定亏损,甚至可以裸露风险增加净空头获利。
如果没有光大证券更高层面的协调,光大证券策略投资部不大可能调用光大期货6.13亿的资金为自己的错误买单。
市场上对光大证券和光大期货之间的对冲交易是否为内幕交易的质疑声此起彼伏。
从时间节点上看,在光大期货进场建仓股指期货空单时,光大证券还未就乌龙指事件发布公告。
直到下午14点25分,光大证券策略投资部门才承认自营业务在使用其独立的套利系统时出现问题。
这说明,其实,光大证券内部高层最起码已经掌握了上午乌龙指事件的真相,所以才紧急部署光大期货进场。
等到进场完毕,再通过光大证券发布公告承认错误。
信息发布晚于实际交易行为,是否可认为是内幕交易?
“确实有多个操作步骤明显违规。
”多名业内律师表明。
《证券法》第75条规定,“证券交易活动中,涉及公司的经营、财务或者对该公司证券的市场价格有重大影响的尚未公开的信息,为内幕信息。
”梅键辩称,当天增加70亿现货吓懵了光大证券高层,立即做空股指期货时最大限度减少风险,是本能反应。
他不认可市场对光大证券涉嫌操纵市场的指责。
从光大证券8月15日持有的股指期货多空仓单量分析,要说光大证券通过联手光大期货在股指期货上做内幕交易,的确不太准确。
根据上文提到的数据,8月15日,光大期货再增持多仓单,而且多仓单数量多于空仓单,说明从股指走势的判断上,光大期货与现货交易部门的认知趋同,认为股指和股价会上涨。
所以,正常情况下,光大期货不可能180度掉头看空市场,特别是在市场消息比较平淡的情况下。
因此,光大期货建仓股指空仓单,可能是为了规避短期风险。
但是,梅键回避了一个问题,光大证券为什么在获知真相的情况下,不先行发公告告知市场,而是要先建仓对冲风险?
难道光大证券自保比恢复股市交易秩序更重要?
况且梅键作为董事会秘书在信息发布上一而再地变更口径混淆了信息。
12点左右,有媒体联系梅键询问光大证券是否发生乌龙指事件时,梅键一口否定。
到12点55分,梅键作为公司高层应该已经知道了真实信息,因为此时,光大期货已经开始建仓空仓单了。
梅键作为光大证券法定发布信息的渠道,为什么不发布准确的信息?
午后,在上午股指暴涨原因渐趋明朗的情况下,特别是14点25分光大证券发布公告后,在两桶油(中石油、中石化)、银行股带动下,股指快速回落,创业板指跌幅近3%。
截至收盘,沪指报2068.45点,跌幅0.64%,成交1231亿元;深成指报8168.09点,跌幅0.74%,成交1275亿元。
光大证券安全上岸,甚至通过建立空仓还有盈余,留下遍地哀号的其他机构投资者和散户。
是否违规的争论之外,市场上揣测版本越来越多,其中一个版本是:
光大证券乌龙操作的资金来自台湾,并非通过正规途径流入内地资本市场。
这个版本目前无法证实。
持续发酵光大证券虽然没有遭受到资金损失,但此事件对其造成的长期影响依然存在。
包括安信证券、宏源证券在内的多家券商研究机构认为此次事件暴露了光大证券严重的风控问题,对公司的信誉损失很大,业务规模扩张和效率也可能受到牵连,由此可能会影响光大证券后续的创新业务资质的获批。
“我不能评价同行,尤其是
诡异事件
中国股市由于不同市场参与主体可运营的交易工具不同,存在套利空间。
在证监会正式调查结案之前,投资者很难判断光大证券的“乌龙指”是有意为之,还是失误行为。
从表面看,失误的特征很明显,但顺着晦暗的线索分析,又似乎难以完全肯定是一起失误——因为失误带给光大的收益有可能超过了损失。
定的大客户之一。
轩冕总经理虞家生介绍,其监控系统主要涵盖了包括自营业务监督在内的四项内容,对于交易部分的监控主要包括异常交易量、异常委托/成交、无委托的成交、分类委托交易统计、营业部席位头寸。
在运行过程中,系统严格实行归口管理。
后来,深圳轩冕与复旦金仕达合并,客户资源也归入后者名下。
2010年,时任光大证券董事长唐双宁接受《中国检察》采访时称,光大证券实施风险管理、稽核、纪检监察等多部门互动协助机制,并且成立风险控制委员会,公司风险管理部、稽核部、计划财务部、运营管理部、信息技术部和法律事务部的负责人为风险控制委员会的常任委员。
严格的监控体系理应发挥作用。
根据光大证券“公司2013年度自营规模的议案”,2013年光大证券自营权益类证券和证券衍生品投资规模上限为净资本的80%,也即总额不超过115亿元。
光大证券策略投资部单笔交易权限就能达到70亿,资金权限之大实在惊人。
这里存在两个问题,要么交易员调用70亿资金获得了光大证券更高层的授权,要么光大证券内部的风控体系存在弊端。
内幕交易?
光大证券这笔乌龙交易并不会让自己遭受巨大损失,可能出现损失的是其他机构和散户。
股价瞬间暴涨超过5%,让持有空仓合约的股指期货交易账户遭受损失,在这些机构对空仓合约进行止损,转而进行多头合约操作时,股指已跌落回当日开盘原点。
机构的股指交易账户面临双向亏损;而散户在上午股指翻红行情刺激下,开始杀入市场,午盘过后股指下跌导致的股价回调,让他们遭受损失。
光大证券在兄弟公司的掩护下,却成功对冲风险。
光大证券子公司光大期货在8月16日12点55分到13点30分之间,大举建仓股指期货主力空仓合约IF1309。
据8月15日数据,光大期货多单持仓量未4086手,增持708手,空仓持仓量未3171手,减持399手。
多空单持有量分别排在股指期货市场的第5和第6位。
8月16日上午发生乌龙指事件后,短时间内,光大期货增持空仓单量9023手,至创纪录的10194手,较15日增加了两倍多,空仓量排名市场第一。
光大期货增持空仓单每单70万元,7023手需要动用近50亿资金。
因为期货交易时杠杆交易,按照8倍杠杆计算,光大期货需要交付的交易保证金位6.13亿元左右。
光大证券通过对冲风险,不亏钱,反而可能会赚钱,只要卖空足够量的期指锁定亏损,甚至可以裸露风险增加净空头获利。
如果没有光大证券更高层面的协调,光大证券策略投资部不大可能调用光大期货6.13亿的资金为自己的错误买单。
市场上对光大证券和光大期货之间的对冲交易是否为内幕交易的质疑声此起彼伏。
从时间节点上看,在光大期货进场建仓股指期货空单时,光大证券还未就乌龙指事件发布公告。
直到下午14点25分,光大证券策略投资部门才承认自营业务在使用其独立的套利系统时出现问题。
这说明,其实,光大证券内部高层最起码已经掌握了上午乌龙指事件的真相,所以才紧急部署光大期货进场。
等到进场完毕,再通过光大证券发布公告承认错误。
信息发布晚于实际交易行为,是否可认为是内幕交易?
“确实有多个操作步骤明显违规。
”多名业内律师表明。
《证券法》第75条规定,“证券交易活动中,涉及公司的经营、财务或者对该公司证券的市场价格有重大影响的尚未公开的信息,为内幕信息。
”梅键辩称,当天增加70亿现货吓懵了光大证券高层,立即做空股指期货时最大限度减少风险,是本能反应。
他不认可市场对光大证券涉嫌操纵市场的指责。
从光大证券8月15日持有的股指期货多空仓单量分析,要说光大证券通过联手光大期货在股指期货上做内幕交易,的确不太准确。
根据上文提到的数据,8月15日,光大期货再增持多仓单,而且多仓单数量多于空仓单,说明从股指走势的判断上,光大期货与现货交易部门的认知趋同,认为股指和股价会上涨。
所以,正常情况下,光大期货不可能180度掉头看空市场,特别是在市场消息比较平淡的情况下。
因此,光大期货建仓股指空仓单,可能是为了规避短期风险。
但是,梅键回避了一个问题,光大证券为什么在获知真相的情况下,不先行发公告告知市场,而是要先建仓对冲风险?
难道光大证券自保比恢复股市交易秩序更重要?
况且梅键作为董事会秘书在信息发布上一而再地变更口径混淆了信息。
12点左右,有媒体联系梅键询问光大证券是否发生乌龙指事件时,梅键一口否定。
到12点55分,梅键作为公司高层应该已经知道了真实信息,因为此时,光大期货已经开始建仓空仓单了。
梅键作为光大证券法定发布信息的渠道,为什么不发布准确的信息?
午后,在上午股指暴涨原因渐趋明朗的情况下,特别是14点25分光大证券发布公告后,在两桶油(中石油、中石化)、银行股带动下,股指快速回落,创业板指跌幅近3%。
截至收盘,沪指报2068.45点,跌幅0.64%,成交1231亿元;深成指报8168.09点,跌幅0.74%,成交1275亿元。
光大证券安全上岸,甚至通过建立空仓还有盈余,留下遍地哀号的其他机构投资者和散户。
是否违规的争论之外,市场上揣测版本越来越多,其中一个版本是:
光大证券乌龙操作的资金来自台湾,并非通过正规途径流入内地资本市场。
这个版本目前无法证实。
持续发酵光大证券虽然没有遭受到资金损失,但此事件对其造成的长期影响依然存在。
包括安信证券、宏源证券在内的多家券商研究机构认为此次事件暴露了光大证券严重的风控问题,对公司的信誉损失很大,业务规模扩张和效率也可能受到牵连,由此可能会影响光大证券后续的创新业务资质的获批。
“我不能评价同行,尤其是
光大证券策略投资部是在撤销金融衍生品部后成立的,主要负责公司的复杂金融产品设计、定价、销售以及风险控股等工作。
8月16日上午11点,按照内部确定的套利投资决策方案,策略投资部交易员按计划执行操作,标的是上证50ETF基金。
众所周知,ETF由于存在证券市场交易和向基金公司申购或赎回基金份额两种并存的交易模式,也就形成两个市场。
根据交易规则,投资者如果要向基金公司申购或赎回基金份额,必须通过证券市场购买一揽子等额股票换取基金份额,反之亦然。
因此,投资者可以在ETF市场价格与基金单位净值之间存在差价时进行套利交易。
光大证券策略投资部操作的上证50ETF基金就是通过证券市场购买一揽子相对应股票,然后向基金公司申购50ETF基金份额进行套利。
上证50ETF基金相对应的股票价格近期处于低点,低于基金份额净值,用等额的股票换取等额的基金份额,就可以获得差价。
在他们出问题的时候。
无论从哪个角度都不行。
”一名资深券商研究员在采访中直呼要避嫌。
而同行们似乎也可以从光大证券乌龙事件中得到一些警示。
兴业证券的研究数据表明,以中国券商金融创新业务为例,共66亿元人民币的投资额中,软件投资占比不足20%,明显低于全球水平的60%。
“与国际水平相差甚远。
”8月18日,中国证监会公布了对光大证券交易异常的初步核查报告,明确表示光大证券内部存在“明显缺陷”,但未发现人为操作差错。
光大证券在同一天也展开内部风险排查。
第二天,光大证券发公告称,为保持市场稳定、保护投资者利益,将平稳处置8月16日购入的股票,以及为对冲风险购入的股指期货合约。
中国金融交易所也暂停了光大证券自营业务股指期货交易的开仓权限。
光大证券不减持的承诺,缓解了投资者的情绪,19日当天A股低开高走,沪深股指分别收报2085.60点和8285.72点,较前一交易日涨0.83%和1.44%。
“世界是由极端、未知和非常不可能发生的(以我们现有的知识而言非常不可能发生的)事物主导的。
”纳西姆?
尼古拉斯?
塔勒布著名的“黑天鹅理论”不断被用来形容光大乌龙指事件,也奇迹般地又一次应验了。
8月19日,光大证券金融市场总部再度爆发乌龙事件。
该部交易部门以超低价卖出10年期国债,该品种国债于2012年8月23日发行,发行额为300亿元,光大证券通过银行间本币交易系统进行现券买卖点击成交价时,误将“12附息国债15”债券卖价收益率报为4.20%,高于前一日中债估值约25个基点,债券面额为1000万元,后被交易对手点击成交。
12附息国债15(120015)为2012年记账式附息(十五期)国债,期限为10年,于2012年8月23日发行,发行额为300亿元,发行价为100元,票面利率3.39%。
光大证券随后通过官网发声明称,“正在与对手方沟通并协商处理。
”但事实证明,这可能是光大证券的一厢情愿。
按照央行当前“银行间债券交易一旦达成不可撤销和变更”的新规,光大证券此番“低卖高买”偏离市场正常值的卖出操作,将付出11.557万元的代价。
接二连三发生的乌龙,加上之前事件,光大证券被证监会立案调查,其整体形象和商誉受到影响。
8月20日,光大证券开盘跌停,报10.91元,跌停板上有1亿股封单。
市值蒸发41.4亿元。
光大证券还拖累了券商板块的集体暴跌,国海证券、方正证券、西南证券等券商股早盘一度跌幅均超5%,泰达宏利、摩根斯坦利华鑫、南方基金、申万菱信、长信基金等基金纷纷下调光大证券的估值。
更重要的是,光大证券乌龙指事件似乎正在打乱一个更大的部署。
2009年8月18日,光大证券A股上市,成为光大集团打造国内第一家规范化金融控股集团战略部署的开端。
光大证券总裁徐浩明在挂牌仪式上说,光大证券要致力于打造百年老店。
“百年老店”,也是空降兵唐双宁到任光大后为光大注入的新梦想。
在拥有了银行、证券、保险、资产管理、期货、基金等金融业牌照后,唐双宁的信托业务布局也将展开。
在原本的预期中,2013年8月18日是光大集团成立30周年纪念日。
这一天,“光大金控集团”将正式挂牌,并力争5年内整体上市。
事态并不总是如预期般完美。
光大证券两度乌龙事件似乎将一切打回了原点。
8月18号,在光大历史上记录了光大证券上市、光大银行上市的好日子,终于在2013年变成了灰色的一天。
不幸的是,交易员在下单时将拟购买的30万手股票误打成3000万手,放大了100倍。
这样一个错误性指令,竟然奇迹般地绕过了光大证券号称严格的风控系统,堂而皇之地向上海证券交易所发出交易指令,并在中国证券登记结算中心完成交割。
这笔阴差阳错的交易,彻底搅乱当天A股市场的行情,甚至让光大证券内部人士也摸不清头脑。
光大证券的客户经理甚至还用短信通知客户称,这笔行情是市场有重大利好的体现,建议投资者入市。
而光大证券董事会秘书梅键在回答媒体采访时坚称,光大证券不可能存在乌龙交易情况。
事发两天后,光大证券总裁徐浩明对此的解释是,11点02分下单之后有150秒未得到回报反馈,就重复下单,导致大量交易订单产生,是系统逻辑判断错误所致。
定的大客户之一。
轩冕总经理虞家生介绍,其监控系统主要涵盖了包括自营业务监督在内的四项内容,对于交易部分的监控主要包括异常交易量、异常委托/成交、无委托的成交、分类委托交易统计、营业部席位头寸。
在运行过程中,系统严格实行归口管理。
后来,深圳轩冕与复旦金仕达合并,客户资源也归入后者名下。
2010年,时任光大证券董事长唐双宁接受《中国检察》采访时称,光大证券实施风险管理、稽核、纪检监察等多部门互动协助机制,并且成立风险控制委员会,公司风险管理部、稽核部、计划财务部、运营管理部、信息技术部和法律事务部的负责人为风险控制委员会的常任委员。
严格的监控体系理应发挥作用。
根据光大证券“公司2013年度自营规模的议案”,2013年光大证券自营权益类证券和证券衍生品投资规模上限为净资本的80%,也即总额不超过115亿元。
光大证券策略投资部单笔交易权限就能达到70亿,资金权限之大实在惊人。
这里存在两个问题,要么交易员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