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人物与大事变.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3891165 上传时间:2023-05-21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1.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人物与大事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小人物与大事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小人物与大事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小人物与大事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小人物与大事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人物与大事变.docx

《小人物与大事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人物与大事变.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人物与大事变.docx

小人物与大事变

李零:

小人物与大事变

2010-02-2023:

20:

16来自:

相忘于江湖(房子太小慎买书,印装太烂慎买书)

小人物与大事变

作者:

李零

《读书》2010年第2期字数:

3325

 

  这个集子是北岛、李陀编的,我只是作者之一。

  “七十年代”很重要,对我们这一代人很重要。

很多人,很多事,都值得重新回味。

  过去,我跟唐晓峰谈过这事。

他跟北岛是老同学、老朋友。

北岛移居香港后,他跟北岛说这事,北岛一听就说好。

他是个说干就干挺能张罗的人,居然约了不少人。

他和李陀编这书,出得真快,二○○八年出“牛津版”,二○○九年出“三联版”。

原来只是说说,想不到这么快,书已经印出来了,一下就有了两个版本,香港和内地都能看到。

  这个集子是大家写的,立场不同,眼界不同,好就好在七嘴八舌,不是同一个声音。

每个人都从自己的角度写,各写各的经历、各写各的体会,谁也不代表谁。

想法不一样(不可能一样,没必要一样),没关系,共同主题摆在这儿,大家都谈“七十年代”就好。

这是大家共同经历的时代,一个值得怀念和反思的时代。

  任何大时代,都是由凡人小事构成,人太多,事太多,细节太多,纷乱如麻。

太多怎么办?

只好遗忘。

有意无意,一定会简化,有美化,有丑化,功归谁,罪归谁,最后只剩几个大好人和大坏蛋,大家就记住了。

  这不是原生态的历史。

原生态的历史不可能拷贝,拷不过来。

  最近,“记忆”一词很时髦。

历史是什么?

据说是保存“记忆”。

“记忆”是什么?

全是挑肥拣瘦剩下来的东西。

  历史是“选择性的记忆”,忘掉的比记住的多得多。

就像你看过的电影、小说,现在还剩什么?

全是过眼烟云。

  “记忆”的前提是“忘记”。

很多东西都被我们扔进了历史垃圾箱。

我们扔掉的是大部分,留下的是小部分;埋掉的是大部分,挖出的是小部分。

好不容易挖出点儿什么,还全是碎片。

我是学考古的,对这一点体会很深。

我们的记忆一直是摇摆于二者之间。

  当我们还生活在历史之中时,我们无法理解历史。

当我们理解历史的时候,我们又离开了历史。

只有离开历史,我们才能写历史,这是无可奈何的事。

  可是这样的历史还可靠吗?

  每当我们怀旧,大发思古之幽情,想把千疮百孔的历史讲得有头有尾、活灵活现时,历史就变成了文学,不由自主,不可避免,一开口,就是文学。

  但历史毕竟不是文学。

我们经历的事,会被后人猜,后人想,无可奈何。

有人说,谁也无法复原历史真相,任何历史研究都是猜想,甚至把这种无奈当理论讲,当胡说八道的借口讲。

  我们要谈的是历史,不是历史学。

历史学难免虚构,但历史不能虚构。

它对当事人来说是真实存在,对后人来说是真实存在。

所有胡说都可能遭遇“考古”。

“山川而能语,葬师食无所;肺腑而能语,医师色如土。

”在档案面前,在出土发现面前,在许许多多历史证人面前,胡说将无地自容。

  不管我们的记忆如何不可靠,历史的细节如何不可考,这是个非常真实的时代,我们亲身经历过的时代。

  在我们的短暂人生中,它只是一小截,只是二十世纪下半叶处于中间位置的一小截,十年而已。

十年一觉扬州梦,转眼就过去了。

  庄子讲过小大之辨,我们都活不长,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比朝菌和蟪蛄强不了多少,大家都是可怜虫。

语云,“人生一世,草木一秋”。

我们就跟大树上的叶子一样,早晚会枯黄陨落,秋天一到,就掉下来。

  树叶虽小,但见证了春秋,既目睹了繁花似锦,也目睹了大树飘零。

  上个世纪,前五十年和后五十年不一样。

一九四九年以前,基本上是战争与革命的年代,兵连祸结、死人无数,英雄辈出、大师辈出。

我们是生活在这个时代之后,是生活在冷战时期。

我们都是冷战下的蛋。

  冷战时期,世界依旧是个坏世界。

  奥维尔的《一九八四》就是讲这个世界。

三大帝国,全有核武器,谁都不敢用。

和平的意思就是这种战争(“战争即和平”)。

  中国,夹在大国之间,不是围人,而是被围。

“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

“我自岿然不动”的意思是什么?

是“一穷二凶”。

  解围是首要问题。

  冷战的特点是什么?

是制度扭曲,杀人不见血,全是内伤。

围人的和被围的都紧张。

  更何况,冷战时期,不是没有热战。

  “二战”后,最大的两次热战都发生在亚洲,一次在东亚(朝鲜),一次在东南亚(越南),中国都参加了。

  中国的事,离不开这个大背景。

  因为年龄的缘故,我们恰好目睹了共产主义从高潮到低潮的历史巨变。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对比很强烈。

这个转折点是什么?

是七十年代。

  怀旧,大家很容易想起“八十年代”,很容易忘掉“七十年代”。

时间并不远,但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七十年代”已经是“昨天”,“八十年代”才是“今天”,今古之分很明显。

  李陀说,“六十年代”是高峰,“八十年代”也是高峰,“七十年代”相对平静,为什么这个集子单挑“七十年代”?

这是个好问题。

  我在我的回忆中说过一段话,“八十年代开花,九十年代结果,什么事都酝酿于七十年代”。

这话,“牛津版”印在封底,“三联版”印在腰封。

我要强调什么?

就是这个转折点。

  这个转折点离现在很近,我觉得很近。

但比我们小的人,感觉不一样。

他们是以“八十年代”或“九十年代”为起点,很难想象“二战”后,世界是什么气氛。

那时,左翼如日中天,自由、民主和人权的大旗是在左翼手里。

“五十年代”和“六十年代”,苏联和东欧乱子很多,但共产主义还处在上升的势头。

“七十年代”,它才达到高潮。

高潮之后紧接着,当然就是退潮。

潮起潮落,小孩看见的只是潮落。

李陀说,“七十年代”是“两场大戏之间的过场”,如果这是指全球的风向变了,很对。

  “七十年代”是个前后转折的时代,国际如此,国内也如此。

  这是个多事之秋。

一方面是美国的越战,一方面是全球的反战,一方面是法国的五月风暴,一方面是捷克的“布拉格之春”……中国则在“文革”中。

  大家回忆,经常提到两件事,一件是珍宝岛事件,一件是“九一三事件”。

  一九六八年,中苏边界冲突不断。

一九六九年三月,珍宝岛事件,中苏打起来了,这可不是一件小事,而是改变世界格局的大事。

十月十七日,林彪下了《一号战备动员令》,中、苏、美三方都紧张。

  我爸爸,黑帮,下干校。

我大姐,军人,上青海。

我、我二姐、我妹妹,中学生,上内蒙古插队。

这是什么?

这是大疏散,所有人都被疏散。

  毛泽东考虑的头等大事是打仗:

跟苏联打,跟美国打?

台湾会不会也来凑热闹?

他最焦心的头等大事是这类事。

  我说,改革开放,前提是中苏交恶、中美接近。

中美接近的前提是中苏交恶。

  没有中苏交恶,就没有中美接近,没有中美接近,就没有改革开放,一环扣一环。

这些世界性的大事,转折点在哪里?

就在一九六八至一九七一年。

  很多事件的发生,都是始料不及,连当事者都觉得不可思议,但它的结果很清楚:

苏联解体了,中国解围了。

这是断裂,也是突破。

  七十年代,既是中国解围的开始,也是“文革”解体的开始。

世界性的左翼退潮,已经悄然来临。

  大家写回忆,很多人都提到“九一三事件”。

对很多人来说,这是思想的转折点。

“九一三事件”就是一九七一年的事。

  那些年,我们正好在插队。

想起插队,想起老乡,很多人就热血沸腾,热泪盈眶,但插队并不是核心事件,只是时代洪流的小插曲。

  

  我们那个时代有个特点,也是本书的特点,就是回忆者都是普普通通的人。

甭管来自北京还是外地,大家都是普通人。

  北京,干部子弟多,高知子弟多,和外地不一样。

这些人,除了“革军”,谁都在劫难逃,家里很惨,本人很惨,毫无高贵可言。

你骂别人是“狗崽子”,马上你就成了“狗崽子”。

  现在,大家喜欢讲“贵族”,说“我是贵胄,我是少爷,我爷爷伪满将军,我姥爷接受大员”,吹吧。

我们那阵儿,哪有什么“贵族”?

  “八十年代”以来,有各种叱咤风云的大小名人,一夜成名的大小名人,搁我们那阵儿根本不可能。

我们在集子中提名道姓的人,当时都没名。

凡是登报上电影的都是政治人物,就那么几个人,家喻户晓。

不是政治人物,出名很危险;是政治人物,出名也危险。

出名的结果,多半是蹲大狱。

但蹲了大狱也不一定出名,悄没声儿的就叫人捏死了。

  这个集子中的故事都很平凡。

妙就妙在平凡,生活充满荒诞感。

作为小人物,谁也没有盼头,谁也没有指望,大家是在“没有机会”面前人人平等。

故事的主人公都不是名人,起码当时还不是名人。

个别人有点名气,那也不过是某一地某一拨儿,靠口碑和手抄本被少数人知道的名人,生存于社会夹缝中的名人,有如裤裆里的虱子。

  当时的我们,只是一帮孩子,糊里糊涂的孩子,荷尔蒙过剩、精力过剩,贪吃好色、好勇斗狠、青春躁动、充满幻想。

这帮孩子,是被他们并不知道的内忧外患,在一大堆革命口号的鼓动下,满怀豪情,突然抛入社会的底层(当时叫“广阔天地”)。

  这本集子有不少照片,照片上的人物,全是孩子(封面上的照片是唐晓峰所摄)。

  时代是大时代,人物是小人物。

  谁让爹妈生了我们,不早不晚这么寸,天翻地覆的历史巨变,全让我们赶上了,没什么可以吹牛,没什么可以后悔。

  小人物经大事变,就是集子中的故事。

  我是小人物。

  

  “七十年代”的孩子,后来开了什么花,结了什么果,当然也很重要,现在说起来是“大丰收”,当时不知道。

“八十年代”,有人成了学者、作家、艺术家,这家那家,大大小小的腕儿,当时想不到。

  李陀说,“七十年代”的伟大意义,起码有一个意义,就是无形中造就了一个特殊的知识分子群体,一个有别于“学院派”还保留着社会关怀的知识分子群体(其实,他们的关怀是各种各样,越来越剑拔弩张)。

  这个知识分子群体是怎么造就的呢?

徐冰有深刻体会。

他说,愚昧是养料。

  庄稼一枝花,全靠粪当家。

  社会是土壤,愚昧是肥料。

花是这么开出来的,果是这么结出来的。

不是无土栽培,不是无粪栽培。

  粪土很重要。

  我说,我的启蒙是在“七十年代”。

“八十年代”,反而有点糊涂。

  启蒙的蒙是什么?

蒙是糊涂,蒙是混沌。

有土有肥,种子撒下去,不知道会长什么。

总之一句话:

不开窍。

  “文革”前,我们都很糊涂,但“七十年代”,有点明白。

当时的我只是刚刚开窍。

  现在,大家的思想已经分化,大家的专业已经分化,窍是开了,但我们也失去了很多。

  三十多年过去,我最怀念什么?

主要是两条:

一是无利害交往,二是无利害读书,一帮傻哥们儿,全靠读书、串门、瞎聊,打发苦日子。

  朋友,让我知道友谊的珍贵,特别是患难之交。

  读书让我明白,世界很大,我们很小。

  世界本来就是个坏世界,既不因我们把它想得太好而更好,也不因我们把它想得太坏而更坏。

没必要多愁善感,没必要壮怀激烈。

  但坏,总要反对,哪怕它存在了几千年,是块谁也搬不动的大石头。

  只要我们还活着。

  二○○九年七月十日写于北京蓝旗营寓所

  (《七十年代》,北岛,李陀主编,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二○○九年六月版,42.00元)

12人喜欢喜欢

2010-02-2113:

01:

15荔胖胖(枫林秋月影两重)

我的启蒙在90年代,90对我来说,是个开窍的时代,价值观所成。

 

2010-02-2123:

15:

21苏门答腊(想你时你在眼前)

还不发到《读书》小组置顶

 

2010-02-2215:

50:

56kiwi不翼而飞

在《读书》上看到的,我弟弟买回来的,他可是个理科生。

喜欢这一句:

“当我们还生活在历史之中时,我们无法理解历史。

当我们理解历史的时候,我们又离开了历史。

只有离开历史,我们才能写历史,这是无可奈何的事。

把我心头的话,全说了。

 

2010-02-2820:

46:

45荷戟独彷徨(慢慢的看书,不急.)

二月的《读书》杂志的文章?

妈的,我还买不到。

郁闷。

 

>我来回应

这个小组的成员也喜欢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艺术创意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