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教师评审校本研修参照模板.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3890634 上传时间:2023-05-21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51.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级教师评审校本研修参照模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一级教师评审校本研修参照模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一级教师评审校本研修参照模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一级教师评审校本研修参照模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一级教师评审校本研修参照模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一级教师评审校本研修参照模板.docx

《一级教师评审校本研修参照模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级教师评审校本研修参照模板.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一级教师评审校本研修参照模板.docx

一级教师评审校本研修参照模板

 

中小学教师校本

研修手册

 

工作单位:

西安***学校

姓名:

**

任教学科:

数学

申报资格:

中小学一级教师

 

一、个人信息

姓名

**

性别

职称

中小学二级教师

任教学科

数学

联系电话

1***23

邮箱

**54@

二、校本研修计划

研修主题

《小学数学复习课高效性研究》

研究缘由

教学实践中,小学数学复习课成为教师难以把握的一种课型,它不同于新授课,又不同于练习课,而陈旧的教学理念、单一的教学方式致使复习课长期处于低效状态,学生学的反感,老师教的疲惫。

新课标下倡导的“生本课堂”决不能仅体现在新授课中,复习课更是学生思维整合、提升的重要平台。

因此,如何提高小学数学复习课的效率刻不容缓。

研修目标

完善对复习课课型的系统学习,能正确引导学生利用复习课进行系统、全面的整理知识网络,有的放矢,创设出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的教学活动,以达成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培养目标,不再让复习课成为单调的做题课,并能让学生积极参与复习课中数学活动,将数学知识转化成能力,具备相应阶段的数学思考、应用意识。

研修时间

2014年9月—2015年6月

研修内容

1.复习课模式探索及练习题层次的设计

2.复习课中学生知识网络的建构与探究能力的形成

3.独立思考、反思质疑能力的养成

研修方法

1.查阅相关文献,摘抄读书笔记,撰写心得体会

2.观看复习课相关观摩视频

3.参加各类集中培训和教研活动,与同伴互助,促进自身专业发展

4.积极主动在教研组上汇报课、研讨课,不断自我反思、改进、提高

5.请教有经验的老师

6.撰写教学反思、教学论文、个人研修心得

研修安排

2014年9月—2014年10月

调研复习课中教师、学生的状况;确定研修主题,制定研修计划

2014年10月—2014年11月

查阅、整理教育理论资料;填写研修手册

2014年11月—2015年5月

深入课堂,以课堂为抓手开展课题研究、各类听评课实践活动,形成经验总结及实践研究报告

2015年5月—2014年6月

对课题研究进行理性的分析及反思,撰写课题总结,对学年度校本研修资料做以归纳整理,撰写校本研修总结报告

学校意见

 

盖章

年月日

 

 

1.读书笔记之一(2014年10月20日)

书目名称

小学教育

文章题目

让小学数学复习课真正“活起来”

作者

戴厚祥

出版社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

作者主要观点

复习课的基本训练要抓住这一单元的要害,突出重点,为下一步知识的梳理做好思维、知识和心理上的准备,将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激活。

同时也是对学情进行一个初步的摸底,对重要的基础性知识做好查漏补缺,切实做到旧知要烂熟,力求熟练、准确复习不是简单地再现旧知识,而是要通过对旧知识的系统整理,给学生以新的信息,引发新的思考,促进新的发展,特别要引导学生自主参与整理,在整理的过程中,进行知识编码,对自己的认识结构实行精加工,使平时所学的“分散、零乱、细碎”的知识点,结成知识链,形成知识网。

复习课的练习区别于新授课的巩固练习和练习课的针对性练习,复习课的练习重在体现综合性、开放性、多变性,要能进一步体现知识间的纵横联系,而且要加强对比、辨析,促使学生认知结构“融会贯通”和“精确分化”,提升学生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

所以,复习课的练习提升应根据本节课的复习目标,设计具有针对性和思维含量的习题,不仅要做到层次清晰、结构合理,还应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不同知识基础,进行不同的练习设计,同时要处理好坡度和难度、数量。

复习课的总结与新授课、练习课相比较,更着重于概括性和整体性。

在设计时,要使前3个阶段的内容在条理化、系统化后,通过系统性总结,画龙点睛,提纲掣领,浓缩成“板块”,使知识进一步概括、深化。

读书心得体会

戴老师的《让小学数学复习课真正“活起来”》真正意义上感受到了小学数学复习课的“活”,从进行扎实的基础知识训练、活化认知结构、自主总结反思三方面详细阐述了如何“活”起来,摆脱传统意义上复习课的授课模式,让人耳目一新。

对自己今后对复习课的设计有了很多新的想法与思路。

 

三、校本研修过程记录

1.读书笔记之二(2015年1月28日)

书目名称

亚太教育

文章题目

浅议如何提高小学数学复习课的有效性

作者

杨国祖

出版社

科幻世界杂志社

作者主要观点

数学复习课不同于新授课,也不同于普通的练习课,作为小学数学教学难点之一,教师应引导学生自主梳理知识网络,弥补不足,总结方法,这样才能有效的提高学生的数学复习课的效率。

数学复习课要着重突出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能够自己进行查漏补缺的工作,也可以建立复习小组,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自主的回顾、讨论、整理、沟通、归纳,从而使学生真真正正的成为学习的主体。

数学复习课程的学习,既要使学生掌握知识,又要使学生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使学生能够全面发展。

读书心得体会

杨老师对目前小学数学复习课的现状作了归类,暴露出自己复习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同时避免了走向其他误区的可能。

针对问题,也想在实践中尝试运用杨老师提出的提高复习课效率的四点措施,看是否是问题得到一定解决。

读书笔记之三(2015年4月15日)

书目名称

新课程研究

(基础教育)

文章题目

小学数学复习课的基本策略

作者

窦春梅

出版社

大家报刊社

作者主要观点

复习课应加强数学主要知识教学,有利于沟通知识之间的联系,不应该将知识人为地肢解,在知识的细枝末节上作过多拓展,更不能机械重复地组织文字游戏式的题海战术,试图通过大运动量训练来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

放大主要知识的作用,进一步厘清其内涵和外延、各个阶段的呈现形式、各种变式以及相互之间的联系,并以其为中心拓展开来,发散开去,为学生提供一以贯之的思

维方式和解题策略,从而使学生进一步从整体上掌握基于主要知识的纵横联系和层次结构,形成和完善以主要知识为联结点的具有生长活力的认知结构,体验和领悟数学知识的连贯性和思想方法的一致性。

在设计复习课的时,要善于把握数学主要知识及其所蕴涵的数学思想方法,并以之为中心,科学、合理地安排教学内容,努力做到提纲挈领,纲举目张,从而给学生留足独立思考的时间,使他们获得可持续发展。

读书心得体会

窦老师站在数学思想的高度阐述复习课不可拘于小节,应放眼全局——从整体上把握知识的内涵与联系,从而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体验数学思考。

知识点的设计,要着眼于不同的侧面,把数学主要知识置于多变的问题情境之中,引导学生形成多角度的理解,建立多元的联系;知识体系的设计,要注重向学生呈现数学知识之间在数学思想方法上的一致性,为他们提供一个以数学思想方法为线索进行统领的知识结构体系。

三、校本研修过程记录

2.校本培训(2014年11月21日)

培训题目

基于小学数学复习课的几点思考

主讲教师

**

培训地点

校多媒体教室

培训课时

3

培训内容

一、小学数学复习课的教学原则

①综合性原则。

各知识有着紧密联系,在复习某个知识点时,可融合相关知识,让学生系统化学习,学会构建知识网络。

②自主性原则。

凸显学生主体地位,发挥学会主体作用,引导学生积极而主动地投入复习。

③针对性原则。

针对教学难点、重点、学生疑点与知识误区等设计习题,引导学生分析比较,理解知识,有所进步。

④灵活性原则。

设计启发性、探究性习题,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训练学生思维深刻性与灵活性。

二、小学数学复习教学模式

1.知识回顾

回忆是重要构成环节,是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再现与提取。

教师可引导学生根据有关问题或要求展开知识回忆,然后口述,并交流讨论。

如复习“整除概念”,教师可整理知识,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回顾所学知识:

(1)复习整除的意义:

①如下各式中,哪些式子表示整除?

4.2÷1.4=3;20÷0.5=40;16÷4=4;68÷6.8=10;给出思考时间,学生举手回答。

然后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提问:

这些式子为什么表示整除?

整除和除尽有怎样的关系呢?

请将这两个概念填入相应位置。

(2)复习概念系统:

在数的整除单元中,我们学习了哪些概念?

这些概念有着怎样的关系呢?

能被2、3、5整除的数各有什么特点?

这些特点对哪些概念十分重要?

2.梳理总结

在复习教学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梳理知识,注意知识的前后联系,然后由点、线、面加以归纳总结,从而建立知识体系。

同时,在梳理知识时,可依照复习内容的信息量展开分步分项整理。

其次,注意讲解分析,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解决疑点,让学生更透彻、更全面地理解知识,有效记忆。

如复习“复合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教师可通过例题讲解解题方法与思路,突破难点:

例题:

明明有12本图书,丽丽的图书是明明的3倍,芳芳的图书比丽丽的2倍少4本。

请问芳芳有多少本图书?

指导学生找出该题的基本数量关系,列式计算后学生汇报结果。

然后教师讲解与分析解题思路:

丽丽的本数×2-4=芳芳的本数。

现在没直接写出丽丽的本数,但根据明明有12本图书,丽丽的图书是明明的3倍,用12×3可算出丽丽的本数,芳芳的本数等于12×3×2-4。

小结:

找基本数量关系,弄清解题思路是复合应用题的解题关键。

例题中基本数量关系:

丽丽的本数×2-4=芳芳的本数,算出丽丽的图书本数是该题的解答关键。

3.实战练习

在复习课教学中,练习是十分必要的,有助于学生运用与巩固知识,提高学生解题能力,还可以检测学生学习效果。

而在设计或选择练习题时,教师应注意启发性、典型性、综合性原则,以训练学生数学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学会举一反三,学习分析对比,学会融会贯通。

其次,在练习或教学后,教师还需要注重反馈评价,引导学生反思解题思路、学习过程,鼓励学生大胆发言,肯定学生学习成果,提出学习建议等,从而强化复习效果。

如复合应用题的数量关系的复习教学,教师可围绕教学目标,设计一些巩固练习。

(1)口答练习。

首先,还是展示上述例题,然后变化条件:

明明有12本图书,_______________,芳芳的图书比丽丽的2倍少4本,请问芳芳有多少本图书?

反馈:

①学生口头回答,教师板演。

②与例题相比,这几道题什么变了,什么未变?

(2)基本练习:

①果园中有20棵苹果树,梨树是苹果树的3倍,而桃树比梨树的2倍多了10棵。

请问有多少棵桃树?

②果园中有20棵苹果树,梨树比苹果树多46棵,而桃树比梨树的3倍少15棵。

请问有多少棵桃树?

反馈:

请说说问题①的基本数量关系、问题②的解题思路。

师:

这两题均是求桃树的棵数,因桃树棵数均和梨树有关,算梨树棵数是该题的解题关键。

(3)变式练习:

①学校种树苗。

三年级种了14棵树苗,四年级种的树苗是三年级的3倍,五年级种的树苗正好是三、四年级总和的2倍。

请问五年级种了树苗多少棵?

②鱼池中有10条花金鱼,红金鱼比花金鱼多5条,热带鱼的条数是花金鱼、红金鱼总和的一半,有多少条热带鱼?

反馈:

校对列式;思考:

第2题中“一半”是什么意思?

求热带鱼就是求什么?

通过这些层次的练习,学生不但巩固了所学知识,也提高了解题能力和思维能力。

培训反思

以前上的复习课追求大容量、高密度,老师讲得累,学生练得苦,教学效果和效益却不尽人意。

优等生复习和不复习一个样,看不出提高,学困生则越复习越差,甚至连一些原来能够独立解决的简单问题也不会做了,多数学生程度不等地产生了厌学情绪,课堂气氛沉闷,学习缺少热情。

通过本次培训,对复习课课堂教学行为有了新的认识与思考。

今后设计复习课,一定要紧抓小学数学复习课教学原则,运用复习课基本模式,优化教学设计,激发学生自主归纳探究的兴趣。

三、校本研修过程记录

3.公开课教学设计(2015年6月11日)

执教年级

三年级

学科

数学

教学内容

长(正)方形周长面积的复习

范围

校内

教学设计

教学分析:

学生学完面积单元后,已经对面积的概念、计算、应用有了一定认识,而周长的学习与之相隔时间较长,学生对两者之间的本质区别时有混淆,设计本节课目的是引导学生对已学周长、面积相关知识加以区分和归纳,同时又为今后学习其他平面图形的周长与面积扫清障碍,进一步理解并掌握周长、面积,发展数学思想。

 

教学目标:

1、通过面积与周长的比较学习,进一步理解周长、面积的意义、计算方法、单位的使用。

2、进一步正确、熟练地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与面积。

3、运用对比法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整理对比:

1、归纳、整理

师:

请同学们四人小组讨论、整理、记录有关长(正)方形的下列知识:

(1)用自己语言描述,长(正)方形的周长、面积分别指什么?

请用一个动作形容并区别桌面的周长、面积。

(2)回忆长(正)方形的周长、面积计算方法的由来,并举一个例子,共同计算长(正)方形的周长、面积。

(3)回顾常用的周长、面积计量单位,形容单位周长、单位面积的大小。

【设计意图:

加深对知识点的记忆,沟通各知识点的联系,培养学生整理、归纳知识能力,增强团队合作意识】

2、梳理、汇报

各小组汇报,教师板书

预设:

周长与面积的区别

概念

计算方法

计量单位

长方形

正方形

周长

围成图形的所有边线的长度。

(长+宽)×2

边长×4

长度单位:

米、分米、厘米……

面积

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

长×宽

边长×边长

面积单位:

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说明:

本环节的表格内容是这节课的重点,为了让学生留下较深的印象同时也让它成为板书的一部份,因此采用全班交流的哪部分的同时,板书对应部分知识)

【设计意图:

语言是思维的外衣,学生语言的表达更能体现出整理归纳的过程,让学生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想法,要允许学生出错、遗漏。

再由其他同学补充、纠正,形成批判性思维能力】

 

二、巩固提高

师:

通过同学们的交流汇报,我们已经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知识有了更系统的了解,那么我们看看生活中的周长、面积知识问题你能解决吗?

1、周长、面积意义辨析

a.比较下图中A、B两部分的周长和面积。

 

学生判断后课件演示

【设计意图:

考查周长、面积意义的理解程度】

2.计量单位辨析

a.你能给下面这些物体填上合适的计量单位吗?

①教室地面的面积是56()。

②一棵大树高15()。

③小明的身高146(),体重32()。

④一张邮票的面积是4()。

b.淘气的日记

早上我从2平方分米的床上起来,走出12米的房间,早饭吃了两根大约28平方厘米长的油条,走了20小时到了大约5平方米的学校。

师:

和同桌交流你的想法,并改正错误地方。

【设计意图:

弄清填的单位必须要根据实际情况借助单位周长、单位面积估计情景的真实情况,而且还应该思考情景中要填单位的意义,看表示长度,还是大小,否则就会闹笑话。

2、笑笑家的装修问题

a.笑笑的卧室长6米,宽5米

①给地面铺上地砖,需多少平方米?

②天花板周围打上石膏花边,需要多长?

③现有两种规格的地砖,请你为她选选看,哪种划算?

b.笑笑爸爸用16米长的栅栏在后花园围一个菜园,怎样设计能使围出的面积最大?

同桌合作完成表格并交流想法。

(长、宽取整米数)

①同桌探索、交流

②全班汇报、小结

小结:

周长相等的长方形,面积不一定相等。

当长方形的长和宽差距最大时,周长最大。

【设计意图:

通过同一情景,设计了不同层次的问题,让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三、小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哪些知识、哪些方法?

还有什么疑问?

或有什么要提醒同学们注意的问题?

 

四、板书设计:

长方形、正方形周长与面积的比较

概念

计算方法

计量单位

长方形

正方形

周长

围成图形的所有边线的长度。

(长+宽)×2

边长×4

长度单位:

米、分米、厘米……

面积

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

长×宽

边长×边长

面积单位:

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个人反思

学生在头脑里形成知识结构,然后系统地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最后在巩固应用中培养学生整体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整理知识,构建网络。

课堂上我先从问题“对长方形和正方形你们已经知道了那些知识?

”让学生全面地回忆关于正方形周长和面积的主要知识点,以此为知识结构的概括提供材料。

再放手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按一定的标准给知识分类整理,给学生一个自由发展的空间。

然后通过对学生概括的适当评价,通过板书勾画所概括的知识结果和学生填表,以此帮助学生在头脑里形成结构化的知识体系。

2、渗透方法、提高能力

数学教学应该使学生建立起正确对待周围事物的态度和方法,学会使用数学的观点和方法来认识周围的事物,培养学生从现实生活事例中看出数量关系的能力。

而这节课是一节复习整理课,基于这一数学理念,渗透数学方法就要从学生初步学习疏理知识方法开始。

学生在讨论学习后,以填表格的形式系统性地梳理知识,使知识网络化,板块化,最后再是知识的巩固,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智力潜能。

3、来源生活、还原生活

在数学教学中,不是单纯地给学生现成的知识,要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去探索思考,以便发挥其潜在能力,这是数学教育的核心问题。

所以掌握巩固知识,构建知识体系是复习课的最终目地之一,但更重要的是应用,通过应用帮助学生对知识的深层地,真正的理解,提高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的发展。

“深化练习”的环节使学生在发散性,多角度的思维活动中,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同行建议

整节课目标明确、环节清晰,对堂课的设计注重培养了学生探究知识的能力,通过引导学生,放手学生,让学生观察、思考、发现、总结,从而让学生学习有价值的数学知识发展了学生的思维。

在学生的交流环节,老师还可让生生之间进行更为激烈的辩论,让知识形成于无形之中。

改进措施

1.给学生应留更为充足的时间进行小组讨论,发表自己的见解,尽量能让每位学生在小组讨论的过程中有发言。

2.应更重视全班交流时学生之间、小组之间的讨论,将主动权还给学生,这样更能形成学生自学的主动性和研究问题能力。

3、增加学生评价形式及次数,让孩子在鼓励中前行,在他人的认可中更加奋进,激发学生发言的积极性。

 

三、校本研修过程记录

4.教学反思(2015年4月20日)

反思题目

小学数学复习课教学反思

交流范围

校内

复习课既不像新授课那样有新鲜感,也不像练习课那样有成功感,却担负着查漏补缺、系统整理以及巩固发展的重任。

广大数学教师经常发出的感慨—复习课很难上。

反思自己复习的教学经历发现仍存在如下问题:

1.改变了复习课的真正目的

在目前考试仍作为一种最主要的教学评价手段,考试分数仍作为最主要的教学效果的衡量标准的情况下,为考试而复习显然是一种无法回避的事实。

复习就是为了应考,考什么就复习什么,怎么考就怎么复习,而不是学生的发展。

忽视学生解法简捷、灵活、创造性。

2.忽视了复习课的情感价值

复习课主要任务就是巩固记忆,加强理解,使知识条理化、系统化,使技能熟练化、自动化。

往往把主要精力放在知识的梳理、问题的讲解、习题的编排以及作业的评价上。

而没有注意学生学习情感的激发、良好态度的培养和正确价值观的形成。

学生只是在被动地听讲,机械地记忆,没完没了地做题,完全丧失了探究的冲动、发现的惊喜、交流合作的愉快、战胜困难的自信。

对学生而言,复习课意味着枯燥、忍耐和痛苦。

3、轻视了复习课的探索过程

复习内容是学生学过的,教学就忽视了的探究空间,忽视了师生间互动,这使得复习课教学过程往往遵循着教师预先设定的线路进行。

课前就设定了一套自己认为最科学、系统的知识体系,这使得复习课变成了表演课,学生则被当成木偶,要求学生按自己预想的科学程序进行,当学生不到位时强行拉回,或不了了之。

4.简化了复习课教学方法

当把复习的作用定位在记忆巩固所学知识,已有技能的熟练化、自动化上时,大量的机械训练就不可避免,熟能生巧成了复习课的教学方法。

习题、试卷成为模仿、记忆和强化构成了它的全部,过度的练习虽然有助于学生解题熟练性的提高和解题经验的积累,但它却是以牺牲学生的探究、发现、体验、感悟的机会为代价的。

5.扼杀了复习课思维活动

建构使知识系统化、结构化是复习课最重要的目的之一,因此,在教学中很重视知识的梳理。

但实际教学中,这一教学行为流于形式,当同学们给出了几种解法之后,认为整个任务就告完结,很少再去对这些解法进行联系与沟通,挖掘解法之间的内在联系,创生出新的知识,进一步扩展学生的认知结构。

 

三、校本研修过程记录

5.听课、评课记录(2014年10月28日)

执教教师

**

执教学科

数学

教学内容

三角形的整理复习

执教年级

四年级

上课地点

校多媒体教室

教学流程

一、从生活中的现象引入复习

上课前请大家欣赏一组图片。

1、这些物体里有三角形吗?

2、这样设计的原因你知道吗?

(贴:

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3、三角形的稳定性在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整理复习有关三角形的知识。

(贴课题)

二、回忆关于三角形学了哪些知识?

(同桌讨论)

形成知识网络图

1、生:

三角形按角分类,分为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

师:

这三类三角形的角有什么特征?

生:

锐角三角形的三个角都是锐角;直角三角形有一个直角,两个锐角;钝角三角形有一个钝角,两个锐角。

师:

知道了这三类三角形的特征,有什么方法很快的判断出一个三角形是属于哪类吗?

生:

可以看三角形最大的角,因为任意三角形都至少有两个锐角,所以看锐角是看不出来的,要看另外一个最大的角!

2、生:

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3、生:

三角形按边分类,分为一般三角形和等腰三角形。

师:

这两类三角形的边分别有什么特征?

一般的三角形三边互不相等,等腰三角形有两条边相等,其中等腰三角形包含三边都相等的等边三角形。

师:

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的角有什么特征?

生:

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等边三角形的三个角都相等,是60°。

师:

如果按角分类,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可能是什么三角形?

生:

等腰三角形可能的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也可能是钝角三角形;等边三角形只能是锐角三角形,因为它的三个角都是锐角是60°。

4、生:

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师:

请一名同学说出3个10以内的整数?

生:

1、2、3。

判断边长分别为1、2、3的三根小棒是否能围成三角形?

生:

不能,,虽然1+3>2,2+3>1,但是1+2=3,不满足三边关系,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师:

有没有更简便的判断方法?

生:

只要判断较短的两边之和与最长的边的大小就可以了。

小结:

请同学们看黑板,我们用这种网络图的形式对三角形的知识进行了沟通和梳理,接下来我们就对一些重点知识进行巩固应用。

三、经典练习,提升能力

1、猜三角形的游戏,你能猜出这是什么三角形吗?

生:

每类三角形都至少有2个锐角,只知道一个锐角的不能判断的。

如果再给出一个角的度数呢?

算一算、想一想。

生:

通过计算,判断是什么三角形。

生:

通过推算:

因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A+∠B>90°,所以∠C<90°,是锐角三角形。

师:

不计算,根据2个锐角之和与90°的关系推断出第三个角的大小,进而确定是什么三角形,这种方法非常好,你能用这种方法来判断其他两个三角形吗?

小结:

2个锐角之和大于90°的三角形一定是锐角三角形;2个锐角之和小于90°的三角形一定是钝角三角形;2个锐角之和等于90°的三角形一定是直角三角形。

2、图3是有2个角是45°的等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人力资源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