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农业产业化建设情况汇报.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389039 上传时间:2022-10-29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8.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县农业产业化建设情况汇报.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县农业产业化建设情况汇报.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县农业产业化建设情况汇报.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县农业产业化建设情况汇报.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县农业产业化建设情况汇报.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县农业产业化建设情况汇报.docx

《县农业产业化建设情况汇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县农业产业化建设情况汇报.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县农业产业化建设情况汇报.docx

县农业产业化建设情况汇报

与时俱进 开拓创新 发挥优势

努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元谋县农业产业化建设情况汇报

元谋县位于滇中高原北部,隶属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辖10乡3镇、82个行政村、647个村民小组。

全县土地总面积2019.4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0万亩(水田10万亩,旱地10万亩);总户数5.3万户,总人口20.6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8.59万人,占人口总数的90%,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县。

农业是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产业,增加值占全县生产总值(GDP)的44.2%,70%以上的财政收入亦直接或间接来自于农业。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农产品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农业生产受到市场和资源的双重约束。

面对农产品市场的激烈竞争,县委不断深化对县情的认识,提出了“富民强县,支到ㄉ柰贫⒒窘ㄉ柰蹲世嗲孔炒舐躺怠⒎⒄固厣糜我怠?

/SPAN>的“双目标、双动力、双支柱”战略发展思路,抓住国家实施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有利时机,着力调整农业农村经济结构和组织结构,作出了《关于加快绿色产业建设的决定》,大力建设以蔬菜、热带林果为主,集种植生产和产品加工、销售为一体的绿色产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了县域经济发展。

2019年,绿色产业产值达到3.94亿元,成为推动全县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全县国内生产总值达到7.23亿元,比上年增加0.6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9.8%;实现农业总产值5.35亿元,比上年增加0.72亿元,增长15.6%;农民人均纯收入2233元,比上年增加347元,增长18.4%,居全州第一位。

一、认清形势,把握县情,科学定位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对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视,世界农业正向持续农业、生态农业、有机农业、环保农业、无公害农业等生产方式发展,减少污染、净化环境、保护地球、保护人类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

面对日益丰富的农产品市场,人们已不是仅仅要求满足于吃饱,而是更加注重健康和环保,食品安全问题已提到重要的议事日程。

据专家预测,21世纪的食品将主要是绿色食品。

发展无公害、绿色食品生产,符合农产品的发展方向,符合国务院关于新阶段“菜蓝子”工作的主要任务,是要以提高质量安全水平为核心,以保障长期稳定供给为目标的要求;符合省委、省政府建设绿色经济强省的战略思路,是引导和促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一项有效措施,是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发展无公害、绿色食品生产,对促进农产品质量提高,优化产品结构,促进优势农产品发展,优化生产布局,促进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优化农业生产组织结构,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方面将发挥积极的作用,从而促进农民增收。

为适应新的形势,实现我县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县委深化对县情的认识,清醒地看到,经济的发展必须依靠产业作支撑,我县富民强县目标的实现,必须要树立1—2个市场前景好、牵动能力强,在国内省内有比较优势,能形成亿元以上产值,可持续发展的产业作支柱。

改革开放特别是“九五”以来,县委、政府始终把调整产业结构,加快产业建设摆在重要位置,不断深化对县情的认识,充分发挥气候、土地和交通优势,千方百计构建以蔬菜、蔗糖、林果为主的重点产业,为县域经济的发展,广大群众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作出了重大贡献。

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市场供求关系的重大变化,以及市场消费的新要求,我县几个重点产业存在的问题在剧烈的市场竞争中逐步地充分暴露,发展的优势进一步减弱。

蔬菜产业品种老化,种植管理水平低,产品质量效益低,形不成优良的核心竞争力,市场空间和发展空间越来越小,生产种植面积不稳,产品产值锐减;蔗糖产业一直处于高投入低产出、高成本低效益的状况,国家贴本、企业亏损、职工难以为生,最终破产关闭;林果产业品种繁杂、良莠不齐,见效周期长,产业化经营缓慢,对增长增收的贡献率低。

回顾我县经济发展的历程,由于缺少强劲的产业作支撑,财政增长和群众增收跌宕起伏,严重地影响了县域经济综合实力的增强。

面对我县脆弱的产业发展基础和未来严峻的竞争形势,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建设新兴产业,使其成为足以支撑整个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强劲支柱,是我县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一项战略任务。

考虑到支柱产业建设和发展,必须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市场需求和我县资源特点、产业发展基础等因素,对以蔬菜、林果为主的绿色产业进行改造升级、培强壮大是一个明智而又务实之举。

加之,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客观上社会物质产品的生产必须同国际标准接轨,由此带来人们的物质需求也必然同国际标准接轨,在农产品消费上,追求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必然成为大家的消费共识,从而形成巨大的市场空间,既对我县绿色产业的发展带来严峻挑战,同时也创造了难得的历史机遇。

为此,把握当前面临的重大发展机遇,树立优患意识,迎接挑战,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一往无前地对我县多年苦心经营的蔬菜、林果产业,按照市场发展变化规律和无公害绿色食品生产要求,运用现代先进技术进行一次伤筋动骨的改造,实现品种更新换代,质量效益显著提高,市场核心竞争力明显增强,把整个县域经济的运行推入稳步持续快速发展的轨道,已成为我县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必然方向。

目标定位是:

借“天然温室”打“天然牌”,按照无公害生产标准发展“天然生态蔬菜”,提高蔬菜产品的质量、档次和市场竞争力,把蔬菜产业做强做大;按照市场需求,尊重群众意愿,因地制宜,以点带面、典型示范,大力发展热带林果,不断壮大生产规模,把林果业做成产值上亿元的产业。

二、发挥优势,围绕市场调结构

为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益,促进农民增收,我县充分发挥地处热区、冬春气候温暖的“天然温室”气候资源优势和交通便利的区位优势,大力调整农业结构,开发冬季农业。

根据全国农产品供求市场的变化,大春以稳定粮食种植面积,提高粮食总产量,实现粮食自求平衡为主,小春以种植经济作物为主,形成“大春稳粮,小春抓钱”的生产格局,使我县的农产品更加符合市场需求,农业生产的效益显著提高,实现了粮经双丰收。

2019年全县农作物总播种面积36.64万亩,粮经比为58.2∶41.8,与2019年的65.4∶34.6相比,经济作物的比例提高了7.2个百分点;粮食总产量6492万千克,实现了粮食自求平衡。

在农业种植结构调整优化的同时,畜牧业也得到了较快的发展,畜牧业总产值从2019年的0.9亿元增加到2019年的1.05亿元,增长17%。

三、抓住机遇,建设“四大”绿色基地

(一)抓住国家实施无公害农产品行动计划的机遇,抓好无公害蔬菜生产示范基地建设

元谋县县境中部是丘陵盆地(亦称元谋热坝),海拔在898—1350米之间,面积1126平方公里,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55.7%,地处金沙江流域干热河谷地带,光热资源充足,年平均气温22.0℃,绝大多数年份无霜,素有“天然温室”之誉,许多喜温蔬菜在这里可进行秋冬反季节露地栽培。

蔬菜产业是元谋县最为重要的支柱产业,在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随着蔬菜产业的发展,呈现出一业兴带来百业旺的景象,俗有“蔬菜产业打个喷嚏,全县经济就要感冒”之喻。

元谋冬早蔬菜(秋冬种植,冬季至翌年春季收获的蔬菜)以上市早、品种多、规模大而著名,至今已有27年规模化种植、商品化生产的历史,蔬菜产区农民人均占有售菜收入一千多元,是农民现金收入的重要来源。

元谋蔬菜面向“三北”地区,行销国内25个省(区)市的145个大中城市,部分产品还以转口贸易的形式出口到韩国、俄罗斯、日本、美国和德国等国家,是全国重要的“南菜北运”基地县之一,被誉为“金沙江畔大菜园”,“南菜北运”量占全国的10%,占云南省的40%。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为进一步培强壮大元谋蔬菜产业,在上级农业主管部门的关心支持下,经过我县多年的努力,争取国家农业部于2019年4月将元谋县列为全国首批55个无公害蔬菜生产示范基地县之一。

我县对此极为重视,提出了“举全县之力,打造国家级无公害蔬菜生产示范大县”的目标和元谋蔬菜“二次创业”的理念,以基地建设为契机,致力于传统产业创新。

通过两年多的努力工作,元谋县无公害蔬菜生产示范基地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主要体现在六个方面:

一是普及了无公害蔬菜知识和生产技术。

通过广泛的宣传培训,提高了全县各级干部和广大菜农对发展无公害蔬菜生产的必要性、重要性的认识;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已在全县大面积推广应用,菜农的种菜水平和质量安全意识明显提高,全县蔬菜已基本实现无公害化生产。

二是蔬菜产品的质量安全水平有了明显提高。

根据抽样速测结果表明,2019年冬至2019年春菜季,符合国家无公害蔬菜质量安全标准的合格率达到94%,比基地建设前提高了23个百分点;去冬今春菜季,经抽取4442个样品检测表明,合格率达到97%,又比上年提高了3个百分点。

连续两年被农业部评定为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示范“合格单位”和“先进单位”。

三是促进了蔬菜生产和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

冬早蔬菜种植面积、外销量、农民卖菜收入,2019年冬至2019年春菜季达到10.91万亩、11.94万吨、1.58亿元,分别比上年度增加1.63万亩、1.24万吨、0.56亿元,增长18%、12%和55%;2019年冬至2019年春菜季达到12万亩、16.38万吨、1.92亿元,又分别比上年度增加1.1万亩、4.44万吨、0.34亿元,增长10%、37.2%和21.5%;蔬菜平均亩产值从2019年的1187元增加到2019年的1597元,提高了34.5%。

一大批蔬菜收贮、保鲜、运销、加工企业发展壮大,蔬菜产业的整体效益显著提高,实现了量价同增。

四是树立了品牌形象。

通过无公害蔬菜生产示范基地建设,已有16个蔬菜品种获得无公害农产品认证,注册了商标,树立了元谋无公害蔬菜品牌的形象和声誉,提高了元谋蔬菜的知名度,客商纷至沓来,促进了蔬菜的销售和出口,农民种菜收入大幅度增加,实现了提质增效。

五是促进了农民增收。

无公害蔬菜已形成农民增收的一个“亮点”,促进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售菜收入已成为农民现金收入的重要来源,占全部现金收入的71%。

在蔬菜产业的推动下,2019年全县实现农业总产值5.35亿元,比上年增加0.72亿元,增长15.6%;农民人均纯收入2233元,比上年增加347元,增长18.4%,居全州第一位。

六是积累了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的初步经验。

通过基地建设,在组织领导、行政管理、技术措施的制订和推广、产品质量安全控制等方面积累了初步经验,为进一步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生产打下了基础。

目前,已带动粮食、水果向无公害生产方向发展,全县已获得无公害农产品认证25个(蔬菜16个、水果7个、大米2个),绿色食品认证2个(葡萄、石榴)。

(二)抓住国家实施大型生态建设项目的机遇,大力建设绿色林果基地

元谋县地处低纬高原,四面环山,中间低凹,特殊的地形地貌形成高温、干燥、少雨的气候特征。

由于历史的原因,自然植被破坏严重,生态脆弱,神奇的“元谋土林”,既是奇特的旅游景观,也是水土流失严重的象征。

为改善生态环境条件,全县人民进行了不懈的努力,结合国家实施生态恢复、水土保持、退耕还林、农业综合开发等工程的大好机遇,把生态建设与绿色产业建设结合起来,大力开发荒山,种植印楝、龙眼、芒果、咖啡、葡萄、石榴、小枣、大青枣等经济林果,无公害、绿色林果产业已逐步发展壮大成为元谋的又一支柱产业。

至2019年底,累计种植经济林果2.99万亩,产值达到2635万元,绿色林果生产基地已初具规模,葡萄、大青枣、龙眼、芒果等产品已开始打入国内大中城市。

(三)抓住国家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的机遇,建设绿色食品加工基地

为促进绿色产业的发展,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带动农民增收,我县认真贯彻中央“扶持产业化就是扶持农业,扶持龙头企业就是扶持农民”的精神和云发[2019]26号文件精神,根据我县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基础、布局实际和大宗农产品种植的区域特点,县委、政府果断作出以元谋火车站为中心,建设能禹绿色食品加工园区的决定,并上报国家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