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年代孤岛文学和解放区文学.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3890260 上传时间:2023-05-21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356.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十年代孤岛文学和解放区文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四十年代孤岛文学和解放区文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四十年代孤岛文学和解放区文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四十年代孤岛文学和解放区文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四十年代孤岛文学和解放区文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十年代孤岛文学和解放区文学.docx

《四十年代孤岛文学和解放区文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十年代孤岛文学和解放区文学.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四十年代孤岛文学和解放区文学.docx

四十年代孤岛文学和解放区文学

第三节张爱玲、钱钟书及各沦陷区作家的创作

 

    沦陷区的小说因为其特殊的政治背景和进步青年读者的大量流失,所以商业文化凸现出来,通俗性作品得到了大量的发展。

但是由于时代的进步,现代通俗小说也已经有了二十年的发展时间,读者群的现代意识也在增强,所以出现了先锋小说和通俗小说相互渗透的现象,在以上海为首的沦陷区都市中,海派的小说就并行地呈现出通俗和先锋的两面。

    

一、张爱玲的现代传奇

    张爱玲是40年代上海滩红极一时的女才子,随着《沉香屑第一炉香》在《紫罗兰》(周瘦鹃主编)创刊号上开始连载,迟至1943年才登上文坛的张爱玲,几乎在一夜之间,横空出世,在按常规似乎最不适宜文艺生长的"低气压"时代,成为当时文坛上最为夺目的新星、上海沦陷区新起作家中最耀眼的一位、中国现代文坛最具影响力的作家之一。

    

(一)、生平及创作

张爱玲(1920-1995)

张爱玲及其代表作《倾城之恋》

    

张爱玲原名张瑛,生于上海租界,祖父张佩伦是清代的重臣名门,祖母是李鸿章的女儿,童年时期生活在朱门大院,得以贪图到前清贵族的荣华富贵。

其父是典型的遗少派子弟,和母亲,即西洋化的南京黄军门的小姐长期不合,致使母亲长期出走国外,十岁时父母离异。

张爱玲从小就在父亲、姨太太、生母、后母的中间周旋,在高门巨族中过着孤独而凄凉的生活,七岁开始试写小说,14岁模仿鸳鸯蝴蝶派的笔调写成章回体《摩登红楼梦》,上海圣玛利女校毕业后,因为和后母不合,被父亲毒打一顿,关了起来,1938年在奶妈的帮助下,从父亲家里逃了出来,和旅欧归来的母亲同住,过着清贫的生活。

并于第二年考入英国伦敦大学(在上海招生),后来因为欧战改入香港大学,香港沦陷后,她于1942年回到上海和姑姑同住,并开始以文字谋生,最初是用英文给《泰晤士报》写剧评影评,给英文杂志写《中国人的生活与服装》,后来开始写小说。

1943年,是张爱玲奇迹般地出现在上海文坛的一年,第一篇小说《沉香屑-第一炉香》登在周瘦鹃主编的《紫罗兰》杂志上,后来《茉莉香片》《心经》《倾城之恋》《金锁记》《封锁》《琉璃瓦》及一些随笔,相继见于上海的各个杂志,倍受称赞。

从1943年到1946年,张爱玲和伪政府要员汉奸胡兰成的短暂婚恋,使她的心灵和生命都蒙受了巨大的阴影,再加上李鸿章重外孙女的身份,以及对新生活的不习惯,张爱玲在1950年终于告别了生她养她培养了她的上海,先

张爱玲及其代表作《倾城之恋》

去香港,后来去了美国,曾经在1956年和美国著名戏剧家赖雅缔结姻缘,1995年9月,孤独地死在自己的寓所。

    著有中短篇小说集《传奇》、散文集《流言》,长篇小说《十八春》等,电影剧本《多少恨》、《太太万岁》,以及学术专著《红楼梦魇》等。

代表作品:

《金锁记》、《倾城之恋》、《红玫瑰与白玫瑰》、《沉香屑.第二炉香》、《自己的文章》、《公寓生活记趣》等。

    

(二)、文学观

    张爱玲的家庭出身、从小就陷于其中的紧张敌对的人伦关系、纷扰的生活环境影响、再加上亲身经历了香港陷落的炮火和上海的沦陷,使她深切感受到世情淡薄和命运的不测,促成了她的敏感与怀疑,以及对生和死、自我和世界、男人和女人的独特理解。

    张爱玲在上海教会女校,香港大学学习文学,打下了扎实的中英文化和语言的基础。

自幼学习古典诗文,广泛涉猎中外文学,熟读中国古典小说,喜欢张恨水、老舍的小说,曹禺的话剧,现代作家毛姆、赫胥黎的小说,以及通俗小说、东西方戏剧和小报。

可以说,张爱玲的家庭背景、教育爱好和文学修养,汇集了西方与东方、历史与现代、文明与野蛮、善与恶、新与旧、雅与俗(如张爱玲的母亲喜欢新文学,而父亲则喜欢旧小说)。

而洋场才女的秉赋和悲观主义的现世生命体验,使她更多地从沪港现实生活中陈旧、丑陋和野蛮的方面,审视女性的命运和人性。

    (三)、《传奇》小说

    1、思想主题

    张爱玲的大部分中短篇小说收入了《传奇》集(1944,增订本,1946)。

她熟悉中西杂错的香港、熟悉日益金钱化的都市旧式大家庭的丑陋,所以,用华美绚丽的文辞来表现沪、港两地男女间千疮百孔的经历,是她最主要的文学切入点。

从中她看到的,是中国都市人生中新旧交错的一面,即都市的生活方式已经发生了现代的改变,但人们的习惯、观念却仍然是传统的。

她所提供的,正是处于现代环境下,却仍然顽固保留的中国式的封建心灵的文化错位。

    2、作品分析

    《沉香屑-第一炉香》讲述了一个发生在香港中国人和欧亚混血儿群落中的故事,仰慕虚荣和贪图奢华,使来自上海的纯洁的女学生葛薇龙,在风流成性的姑母富孀梁太太的教唆下,一步步地蜕变为寡廉鲜耻的交际花,没有天长地久的计划,只觉得未来是无边的荒凉和恐怖。

小说摒弃了传统的道德训诫,而把描写的重点从勾引的对象移向了被勾引者葛薇龙的复杂内心世界中。

    《茉莉香片》和《心经》引入了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人物形象更为饱满,深入挖掘人物的病态和变态性心理方面,达到了很高的成就。

在聂传庆的头脑中,想象和现实常常混为一体,沉重的时代压力,使得负荷着时代痛苦的洋场儿女产生了精神上的断裂,对祖宗的渊源怀着沉重的失落感,后者揭示的是许哓寒的恋父情结,描绘了这些在欲望上沉湎于幻想和自欺的人物之间,无法摆脱的徒劳的感情纠葛,展示了命运的嘲弄。

    《封锁》对当代人的情感体验作了细致的体察和发掘:

当街区临时被封锁时,困在电车内的一对陌生男女陷入了爱河之中,而封锁一结束,一切却又回到了封锁之前,由恋人重新成为路人,就好象什么也没有发生过一样。

限制人身自由行动的封锁,反而成为了暂时游离于社会礼仪和道德约束之外的私人空间,成为释放平日隐藏在内心的欲望的最后时机,这一段人生插曲不是一见钟情,而是喻示了生命的隔膜和无法改变的人生的孤独。

    《倾城之恋》是张爱玲香港传奇中最负盛名的一篇。

主人公范柳原和白流苏,一个是在英国长大的洋味十足的华侨富商,一个是在上海衰败的大家庭中难以立足的离过婚的旧式美女,两个人同样的聪明、同样的自私,在香港进进退退,机关算尽,力图让对方让步,以期望在现实利害冲突和个人的情感需要之间,达到最有利于自己的平衡。

两个人之间不无一点真情,但在本质上,还是金钱和色相的交易。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香港陷落,共同经历的生活艰辛和生死炼狱,唤起了范柳原对白流苏的真正关爱,虽然仅仅是一刹那的彻底谅解,然而这一刹那够他们在一起和谐地活个十年八年的。

小说反讽地翻转了中国古代传奇中美女倾城倾国的故事,演绎出一个城池的倾覆才成全了美女的现代传奇,由此确立了以近代中西文化畸形交错为背景的平凡人物的灰色人生基调,展现了人在战争和金钱面前的脆弱和无奈。

    作为一个来自旧家庭的女性作家,张爱玲真正了解女性在现代社会的生存处境。

女人所受的处境,所受的压力,有来自旧家族内的冷漠的目光,有命运的拨弄,更有来自女性自身的精神重负。

其中篇小说《金锁记》一发表就被傅雷(迅雨)誉为"我们文坛最美丽的收获之一",为现代文坛塑造了曹七巧这样一个性格极端的人物形象。

    曹七巧是曹家麻油店的门面姑娘,被攀高枝的父亲嫁到了望族姜府,给患有"骨痨"的姜二少爷作妾,她以十年的青春,熬死了丈夫、熬死了婆婆,在分家大典上,撒泼耍横,为自己扒进了大量的财富,分家独立门户,在怒不可遏地赶走了觊觎她的财产的三少爷后,也就从一个含垢忍辱的失意少妇,变成了一个刻毒的婆母,一个黄金的奴隶,一个扑灭人间幸福和和谐的虐待狂。

她给儿子长白娶亲、教他吸鸦片,以便在身边羁留住这个唯一可以亲近的男人,被耽误到30岁的女儿,幸而和留德归国的童世舫谈起恋爱了,她却在宴请童世舫的席间诬蔑女儿吸鸦片,不动声色地破坏了女儿最后一次的结婚良机,从而将女儿和生命里唯一的男人,自己的儿子,永久地留在了自己的视线之内,完全丧失了母性和人性。

    在曹七巧的堕落史蕴含着厚重的历史内容,对于金钱的欲望使她身不由己地由被虐待、到自虐、最终发展到虐待自己亲生的儿女,这个畸变的过程映衬出中国几千年的传统封建家庭制度下女性、母亲的历史,和男权社会中女人的生存状态。

    数年后写成的长篇小说《十八春》,后经删改,改名为《半生缘》,其人物悲欢离合的十八年,是和《金锁记》人物生老病死的三十年参差相接续的。

小说描写的是女主人公顾曼桢和男主人公沈世钧历尽沧桑重聚之后,所感受到的凄凉的满足。

以"逝者如川"的时间感,让人体味着星移物换的人生的苍凉,揭示处于不同社会层面的人物在时间的激荡中的悲欢离合和荣辱浮沉。

    3、张爱玲小说的艺术特色

    ①内容上,不关心大主题,多描写"男女间的小事情"和"软弱的凡人",流露出冷漠和"琐屑人生"的态度。

    张爱玲的小说都是取自男女间的恋情和两性关系,着重描写的是沦陷前后上海和香港中上层社会病态的、不健全的、不完满、不幸的婚姻和恋爱,具有传奇色彩的生活和心态,所提供的,都是处于现代环境下,却仍然顽固保留的中国式的封建心灵的文化错位。

    ②喜欢用参差对照的笔法写人生,不喜欢采用强烈对照的方法,基调冷艳、苍凉。

    张爱玲并不关心大主题,而是存心要写一个"旧的东西在破坏,新的东西在滋长"的时代,她不赞成那种新旧分明的时代观,而喜欢用参差的笔法写人生的苍凉。

她认为,只有用"参差"的形式感才能够塑造出这个"没有完成"的时代里的"凡人"。

    ③对凡俗生活的发现及肯定。

    张爱玲小说中的主人公都生活在一个日常的物质生活的世界中,她们大量算计的是衣服、房子、钱、首饰,她们的喜怒哀乐和她们的情欲、嫉妒、虚荣、疯狂紧紧相连,普遍的人性凝定在普通的人身上。

    ④雅俗并存的艺术境界。

    张爱玲融古典小说、现代小说于一炉,创造出一种古今杂错、华洋杂错的新小说文体,这些小说历来被人们称为"新鸳蝴体""或新洋场小说""娱情小说"等等,为中国现代小说增添了一种新的类型,单单从名字上就透露出一种雅俗共存的文学气味来。

    ⑤语言华丽、雅致、圆融光润而意象丰富。

    张爱玲对语言的颜色、情调、动静和意蕴多有极其敏慧的体悟,写肖像、写口吻、写神态、写氛围、无不笔致轻灵、才华闪烁、潇洒自如,这是张爱玲小说艺术最动人的地方之一。

而对月色的描写,是张爱玲小说中最具有个人特色的意象。

[

]

    二钱钟书与长篇小说《围城》

    一、生平及创作

    钱钟书,字默存,号槐聚,江苏无锡人,出身于书香世家,古文家钱基博的长子,早年毕业于清华大学西洋语言文学系,1935年,考取英国退回庚子赔款留学名额,在牛津大学英国语文系攻读两年,又到巴黎进修法国文学一年,于1938年回国。

历任西南联大外文系教授、湖南兰田师范学院英语系主任、上海暨南大学外语系教授、中央图书馆英文总纂、清华大学外文系教授。

从1953年起,任文学研究所研究员,1982年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

1941年,钱钟书出版散文集《写在人生边上》,1946年出版短篇小说集《人.兽.鬼》。

1947年,出版长篇小说《围城》。

此外,还有诗学著作《谈艺录》,1948年6月由上海开明书店印行,1949年之后有学术著作《宋诗选注》、《管锥篇》、《七缀集》等。

    钱钟书1941年回上海探亲期间,正赶上太平洋战争爆发,上海孤岛落入了日本兵的手里,于是就困居在上海。

他主要从事学术研究,文艺创作的数量并不算多,但是,由于他对中外文化渊博精深的把握,还有对世态人情的细致入微的体察,他的作品在主题、叙事和风格上独树一帜,获得了机智、博学和讽刺作家的崇高声誉。

钱钟书(1910-1998)

40年代写《围城》时的钱钟书及晚年的钱钟书夫妇

    著有小说《围城》《人.兽.鬼》、散文集《写在人生边上》、学术著作《谈艺录》《宋诗选注》《管锥篇》等。

    二、"写在人生边上"的文学观

    钱钟书认为:

如果人生是一部大书,那么大部分作家只能算作是书评家,所谓书评家,就是说无须看得几页书,议论早已发了一大堆。

而自己看书的目的不是为了写书评,而是把从容浏览的点滴感想,随手写在书边的空白上,既没有指导读者、教训作者的重大使命,也并不是对"人生"这本书整个下结论(《写在人生边上.序言》)。

这种写在人生边上的写作策略,一方面使其在评价社会和人生的时候,能够措置裕如,将冷嘲热讽的矛头指向他置身其中的知识界,同时,也迂曲地折射出他在战乱年代苦痛而纷扰的复杂心态。

    三、小说创作

    1、短篇小说集:

《人.兽.鬼》

    短篇集《人.兽.鬼》共收小说四篇,包括《上帝的梦》《猫》《灵感》与《纪念》,显示了作者讽刺文化人和进行心理描写的才能,以家庭爱情生活为题材的《猫》和《纪念》,具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个性鲜明的人物,是钱钟书最好的短篇。

    《纪念》以战争为背景,对矜持清高的少妇曼倩不安现状、空虚、负疚、迷惑的心理过程作了细致入微的刻画,人类虚荣心的盲目性和复杂性跃然纸上。

    《猫》中的故事发生在豪华的大都市,小说以猫为中介物,生动地勾勒出周旋于知识界的一对夫妻的明争暗斗,兼而挖苦了30年代的文坛人物,而毁灭性的战争即将到来的背景,更突出了这些人物的灰暗和不合时宜。

    2、《围城》:

新《儒林外史》

钱钟书《围城》,人民文学出版社

    ①思想主题

    《围城》(1947.5出版)是中国现代杰出的讽刺小说,以方鸿渐人生途中留学深造、谈情说爱、谋事求职和婚姻家庭几个方面为主线,在近代中西文化交汇和抗战时期国难家仇的时代潮流之中,反讽地描绘出现代儒林人物群像。

    《围城》也许是中国现代长篇小说中展示了最丰富的知识界众生相和最舒展的文化智慧联想的作品之一,1946年-1947年刚刚开始在杂志上连载,就以其光芒四射的智慧和舒展自如的才情相结合的特色,震惊了读书界和著作界,被比拟为新《儒林外史》。

    《围城》所揭示的并不是科举制度的宠儿或者弃儿的迂腐心酸的悲喜剧,而是洋学衔和旧学问相错综时期的新儒林的众生相,揭示了他们从国外回到国内,从家庭走向社会,又复归家庭的彷徨无主、无所归宿的灵魂。

小说标题《围城》,是具有象征意义的,书中人物点明:

"结婚仿佛金漆的鸟笼,笼子外面的鸟想住进去,笼内的鸟想飞出,所以结而离,离而结,没有了局";"婚姻如同"被围困的城堡,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城里的人想逃出来",而主人公方鸿渐在经历了一番人世沧桑之后,切身地感觉到了"人生万事都是围城":

归国轮船的舱房是围城,上海孤岛是围城,内地大学是围城,婚姻家庭也是围城,围城一词,包含着作家浓郁的人生忧患意识,它象征着一个难以解开的阿芬克斯之谜,一个充满了期待和懊恼、寻找和失落的悲喜剧的人生连环结。

    ②人物形象分析

    方鸿渐

    主人公方鸿渐既不是英雄也不是坏人,而是芸芸时代弄潮儿中特殊的一位:

生性软弱和顺,也不乏事后的聪明,耽于想象和言谈,却缺乏行动的勇气。

在每个转折关头,他都有更好的选择机会,但文人的清高和自尊却使他羞于利用不正当的手段获取个人的利益,在他的身上始终没有泯灭做人的基本原则和对理想的追寻,但这一点却使他在现实生活中处处碰壁,节节败退,生存的空间越缩越小,以致陷入死一般的绝境之中。

他的每一个努力,都是在试图进入一座围城之中,进去之后才发现并不是其所需要的,而继续奋斗的结果,是又进入了另一座同样的围城之中,他不断地从一个有形的或者无形的牢笼进入另一个牢笼之中,似乎总是被动地等待着救援,然而却谁也救不了他。

小说成功地通过方鸿渐的人生戏剧营造出具有一般意义的围城世界。

    ③艺术特色

    首先,《围城》是知识密度最大的现代"学人小说"。

    在小说中,作家旁征博引,自然融入了中外文学、哲学、历史、法律、教育、民俗、语言等各领域的知识材料,凭借他那渊博的知识储备和卓越的联想能力,对中外风习、典故、名人轶事和诸多学科的学问,信手拈来、毫不费力,涉笔成趣,既切合人物的身份、口吻、脾性,又显得非常的深刻。

    其次,《围城》的讽刺艺术幽默而富于哲理。

    钱钟书无拘无束地在小说中挥洒着其贯穿经传、驰骋古今、融汇中西的讽刺笔墨,妙语接踵而至,在习以为常的事物和概念中构造出具有普遍意义的悖论,在看似漫无边际的笔法中,始终贯穿着对存在于中国传统中的因循守旧意识的反讽,尽现其人生智慧和艺术才华,展示出广博的学识、辩证思维的能力和独特的文体特征。

    在中国蔚为大观的现代讽刺艺术之中,继鲁迅的深刻、老舍的温厚、张天翼的俏皮、沙汀的沉郁之后,又增添了钱钟书式的机敏,因此这部长篇在四十年代的上海文坛之中机趣溢出,良堪压卷。

[

]

    三、师陀的小说创作

    

(一)抗战时期创作概况

    师陀,就是早期的芦焚,1946年之后,开始使用师陀的笔名。

1936年后,移居上海,是孤岛和沦陷时期最重要的作家之一。

早期著有短篇集《谷》、《里门拾记》、《落日光》等,这一时期著有短篇集《果园城记》、《无名氏》;中篇《无望村的馆主》;长篇《结婚》、《马兰》等。

    

(二)、作品分析

    1、中篇《无望村的馆主》(1941年)

    小说讲述的是吴王村大户宝善堂经过三代之后,由巨富沦为乞丐的故事,小说别开生面地展示了"吝啬鬼型"、"恶霸型"和"败家子型"的三种不同模式的地主,通过写三代地主的不同生活方式,展示了宗法制农村的没落史。

宝善堂的崩溃,标志着吴王村变成了无望村,从"富不过三代"的俗套中翻转出对于民族衰亡的哀叹。

师陀(1910-1988)

    2、短篇小说集《果园城记》是师陀的代表作,其创作断断续续地贯穿了整个抗日战争时期,历时八年,由18个短篇组成,取材于作者的故乡河南杞县城镇和朋友的故乡偃城。

作者带着浓厚的怀旧情绪,采用类似"系列小说"的结构方式和小说的散文笔法,写出了一个小城的历史和各种小人物的命运。

    在展示小城的情调和悲哀中,《阿嚏》和《期待》写的十分精彩,《阿嚏》写的是水鬼阿嚏恶作剧的故事,《期待》写的是一个不知情的老母亲等待早已经被枪毙的革命者的儿子回家的凄凉的故事,给人以撕心裂肺般的苦涩的意味。

《阿嚏》所长在天真,《期待》所长在痛切,但作者写的更多的,还是果园城日常生活中无所不在的失落。

这里有29岁的少女不停地为亲友缝嫁衣,绣寿衣,也给自己绣了够穿30年的嫁衣,但是却仍然无望地待字闺中的故事;有得风气之先的知识女性的孤立,最后吞颜料自杀的故事……,这些作品用现在的眼光透视过去在现在的情况,在几分惋惜、几分忧伤之中预示了一去不复返的传统小城未来的命运。

    3、长篇《马兰》和《结婚》

    这两部长篇小说是师陀都市文学的较早尝试,开拓了他的审美视野。

    《马兰》通过一个美丽的乡镇女子马兰和大学教员李伯唐的恋爱悲剧,生动描写了马兰以坚韧的意志和顽强的生命力对抗命运的不公,由一个任人摆布的茫然少女,成长为具有神秘色彩的、绝世独立的绿林女杰的故事,同时贬斥了知识分子李伯唐的苍白无力的精神世界。

    《结婚》是师陀的最好的讽刺长篇,分上下卷,上卷由主人公胡去恶的六封信组成,采用第一人称叙事,下卷改用第三人称的全知全能的叙事方式,互相照应吻合。

写的是上海的历史教员胡去恶为了赚钱和在乡下小学任教的、具有东方女性温柔美的情侣林佩芳结婚,去上海做投机生意,受洋场女性、富家小姐田国秀的诱骗逐渐堕落、毁灭的故事,是一个意志不坚定的小知识分子如何走向毁灭的历史悲喜剧,也是一个以个人的力量不择手段地对抗社会的极端利己主义者的历史悲喜剧。

胡去恶在林佩芳和田国秀之间的选择,是一种迷误于田园情调和洋场风味的选择,最后以民族危机的大背景下的田园失落和洋场崩溃作为其悲剧的结局。

    师陀总是自觉地进行文体的创造,从《谷》、《里门拾记》、《落日光》的如诉如泣的乡土牧歌变调,到《果园城记》的忧郁凄凉的地方风俗画、再到《马兰》、《结婚》的复合透视的都市心灵鸣奏曲,一切都向你证明,艺术的生命在于创造。

[

]

    四、苏青与长篇自叙传小说《结婚十年》(1944年)

    

(一)、生平及创作

苏青(1917-1982)

    苏青又名冯和仪,原籍浙江宁波,出生于洋派的知识分子家庭,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她却是传统的,为了婚育,她中断了大学学业,家庭破裂后,为了三个没成年的子女,又放弃了再婚的机会,并成功地以写作为谋生的手段,出版了近十种作品集,成为最流行的畅销书作家。

其代表作和成名作是她的自传体小说《结婚十年》,风行一时。

    

(二)、长篇自传体小说《结婚十年》

    1、故事情节及作品分析

    小说女主人公遵父母之命成婚,但因为生了女孩而受夫家的冷落,丈夫又用情不专,为了排遣胸中的苦闷,她开始写作,并投稿成功,丈夫不能忍受妻子比自己强,于是家庭矛盾激化,最后不得不分手,她顶着社会对再婚女人的巨大压力,勇敢地担当起支撑单亲家庭的责任。

作者站在女性的立场上,刻画出了一个敢于向传统习俗挑战的女人,她虽然是独立奋斗,磨难重重,但是在精神上却是一个胜利者。

    苏青的小说以一个女性的大胆笔触描写男女情事,虽然具有了言情的构架,其实却并没有叙述多少含情脉脉的东西,主要写的是一个现代中国女性,如何挣脱家庭主妇的命运,走上职业妇女的道路,她的自食其力的社会遭遇、幻想、失落、痛苦、独立、渴望被爱、渴望受到保护而不可得的这样的一部人生史。

    《结婚十年》定下了苏青小说的全部调子,即"女性涉世的幻灭感",其他的作品,全都是这个调子的延伸和变形。

    2、艺术特色:

    ①以自己的生活经历为原型,揭示女性在家庭和社会中争取人格和经济独立的艰难困苦,大胆地宣泄女性的情感需求和性爱要求。

    ②风格袒露直率、叙述平实、贴近日常生活,务实不避利。

俗气但又不失真诚,因纪实性和通俗性而赢得了广大的读者。

[

]

    五、梅娘的"水族系列小说"

    

(一)、生平及创作

    梅娘本名孙嘉瑞,长春人。

先后活动于东北和华北,1942年移居北平。

她是华北沦陷区非常受瞩目的女作家,时人把她和上海的张爱玲并称,所以有"南玲北梅"的说法。

其最有代表性的作品就是所谓的"水族系列小说":

中篇《蚌》、短篇《鱼》、中篇《蟹》。

    《蚌》、《鱼》、《蟹》这三部小说的人物故事虽然没有连贯性,但是精神气质却一致。

它们揭示了大家庭女性的三种生命处境:

先是象蚌一样任人宰割,后来虽然试图反抗,但又象鱼一样冲不破渔网;最后象蟹一样地离家出走,获得了初步胜利,因为蟹的行走能力确实比蚌和鱼都强大。

    

(二)小说创作的艺术特点:

    1、以描写官、商出身的封建大家庭的女性生存状态为显著特色,在婚姻恋爱的题材中凸现追求独立、自由的女性形象和她们的生活遭遇。

    2、讲究标题的象征性,表明对人的生存困境的重视。

梅娘(1920-)

    3、行文舒展,而细致敏感,具有可读性。

[

]

   六、张恨水与现代通俗小说

    旧派通俗文学取得现代性的路程是漫长的,是一种渐变,这和30年代中叶,以上海为标志的现代性城市的基本成型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张恨水在30年代发展成为社会言情小说的集大成者,经过自觉的改革,创立了现代性的章回小说体式,他也就成为了现代通俗文学的大家。

    

(一)生平及创作

张恨水(1895-1967)

张恨水及其《啼笑姻缘》

    张恨水原名张心远,出生在江西广信一个小官吏家庭,原籍安徽潜山。

1914年在汉口为小报写补白,开始用"恨水"的笔名,语源于南唐李后主的《乌夜啼》"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1924年发表第一部有影响的长篇小说《春明外史》,开始真正踏上通俗文学的创作之路,随后一发不可收,一生创作了一百多部中长篇通俗小说,发表的文字超过了二千万,以抗战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他更多的是把文学当作"高兴时的游戏或失意时的消遣",代表作有《春明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外语学习 > 法语学习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