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原理知识竞赛题库.docx
《马克思主义原理知识竞赛题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克思主义原理知识竞赛题库.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马克思主义原理知识竞赛题库
2013年《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一站到底知识竞赛题库
说明:
一站到底知识竞赛题型有:
填空题(即直接报出答案)、判断题和选择题。
题库中以填空题出现的题也可能以判断题或选择题出现在实战中,同理于判断题和选择题。
填空题(在规定时间内回答出正确的答案)
1、人类进入21世纪,英国广播公司(BBS)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千年思想家”网评,名列榜首的是 马克思。
2、马克思吸取了黑格尔的“合理内核”是指黑格尔哲学中的辩证法。
3、1847年《哲学的贫困》和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公开问世。
4、马克思的两大发现是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
5、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三大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其中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基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对资本主义的理论剖析,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结论和归宿。
在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的是科学社会主义。
6、第一个把《共产党宣言》全文翻译成中文的是陈望道。
7、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与时俱进。
8、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是实现共产主义
9、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根本方法是理论联系实际
10、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特征是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11、恩格斯认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根据对第一性问题的回答,可以划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根据对同一性问题的回答可以划分为可知论与不可知论。
12、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13、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14、“存在就是被感知”、“”心外无物、心外无理、心外无事“都是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15、黑格尔把绝对精神最为世界的本源,表明黑格尔是客观唯心主义者
16、中国古代的“五行说”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17、认为世界上存在不可知之物的观点是不可知论的观点
18、所有的唯物主义者和彻底的唯心主义者都是可知论者
19、物质范畴是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基石。
20、把原子作为世界的本原的观点是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观点。
21、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联系和发展
22、对物质概念作了全面的科学的规定是列宁
23、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24、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是运动
25、意识是主观形式与客观内容的统一
26、“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是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的古代朴素辩证法观点
27、实践既是自然界与人类社会分化统一的历史前提,又是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统一起来的现实基础。
28、“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体现的是质量互变规律
29、辩证的否定实质是扬弃
30、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说明规律具有客观性
31、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说明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必须尊重客观规律
32、城门失火,殃及池鱼,说明联系具有普遍性
33、唯物辩证法体系的实质和核心是对立统一规律
34、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是矛盾的对立与统一(斗争性与同一性)
35、矛盾问题的精髓是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
36、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相互作用的产物
37、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现象
38、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是唯物辩证法。
39、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基本的观点。
40、在唯物辩证法的方法论体系中,矛盾分析法居于核心地位,是根本的认识方法。
41、“社会上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这句话说明了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42、“真理和谬误的对立,只是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才有意义“这句话是唯物辩证法的观点。
43、在认识的本质问题上,两条对立的认识路线是坚持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唯物主义路线,和坚持从思想和感觉到物的唯心主义路线。
这是反映论与先验论的对立。
44、人类认识世界就好像照镜子似的,是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观点。
45、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辩证统一的,统一的基础是实践。
46、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对传统文化必须批判地继承。
这种态度依据的哲学道理是辩证的否定的原理
47、任何科学真理都不能穷尽对事物的认识,都是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的。
这说明真理都具有相对性。
48、真理的相对性与绝对性是真理的两种基本属性,并非存在两种真理。
49、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有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和否定之否定规律。
50、感性认识包含感觉、知觉和表象三种形式。
51、理性认识包含概念、判断和推理三种形式。
52、凡真理都是客观真理。
53、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54、有用就是真理否认了真理的客观性。
55、真理是一元的,价值是多元的。
56、在当代中国,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必须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57、坚持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辩证统一,要求我们在实践中坚持和弘扬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
58、在当代中国,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一切要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的实际出发。
59、重视理论创新,必须坚决反对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教条主义态度。
60、德国古典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直接的理论来源
61、费尔巴哈在社会历史领域陷入唯心主义的泥潭
62、哲学上两大对立的基本派别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63、哲学上两种对立的发展观指的是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64、“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反映的是一种宿命论的历史观,是一种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65、真理与谬误的根本区别在于主观是否与客观符合
66、划分生产关系类型的基本标志是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
67、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之前,不存在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斗争
68、发展的的本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69、.真理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
70、.价值或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是使用价值
71、商品的二因素是由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决定的
72、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的矛盾
73、我国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74、商品经济是以交换为目的的进行生产的经济形式。
75、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是生产剩余价值
76、经济全球化的表现在于生产、贸易、金融、企业、经营的全球化
77、提出价值规律是“一只看不见的手”的人是 亚当.斯密。
78. 马克思进一步发展和完善的英国古典经济学理论是指 劳动价值观
79、柏拉图认为世界的本源是“理念论”,这是唯心主义的理论
80、中国古代哲学家公孙龙“白马非马”只说的错误在于割裂了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
81、 唯物辩证法的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方向和道路
82、唯物辩证法的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状态和过程
83、唯物辩证法的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84、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85、任何科学理论都不能穷尽真理,而只能在实践中不断开拓认识真理的道路。
这表明真理具有相对性
86、“手推磨产生是封建主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的社会”,这句话揭示了 生产工具是衡量生产力水平的重要尺度。
87、 商品的所特有的社会属性是 价值。
88、 交换价值的基础是价值
89、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 同一劳动过程的两个方面 ,具体劳动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抽象劳动体现人与人的关系;具体劳动形成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
90、商品经济产生的两大条件:
一是社会分工、二是生产资和劳动产品料属于不同的所有者
91、唯心主义的两种形态是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
92、唯物主义的三种发展形态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93、列宁说:
“民主是国家形式,是国家形态的一种”,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和核心是人民群众当家作主
94、阶级是一个经济范畴,也是一个历史范畴
95、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所以归根到底中国梦是人民的梦
96、马克思指出:
“各种经济时代的区别,不在于生产什么,而在于怎样生产,用什么劳动资料生产”,这说明生产工具是区分社会经济时代的客观依据。
97、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
98、在生产关系中,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是最基本的,它是人们进行物质资料生产的前提。
99、马克思说:
“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的社会”,可见,生产力的状况是生产关系形成的客观前提和物质基础。
100、“黑人就是黑人,黑人只有在奴隶社会才是奴隶”,这说明人的本质属性在于社会性。
101、生产方式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有机结合,社会形态是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统一体。
社会形态包括社会的经济形态、政治形态和意识形态,其中,经济形态是社会形态的基础。
102、“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脑并在人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这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坚持了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
103、“生死有命,富贵在天”是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104、人为自然界立法是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105、中国第一位哲学家是老子
106、古希腊第一位哲学家是泰勒斯
107、不可知论的代表人物有康德、休谟
108、“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出自于《共产党宣言》一书
109、“两个必然”出自于《共产党宣言》一书
110、“两个决不会”出自于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一书
111、《资本论》第一卷出版于1867年
112、改革也是一场革命,事实雄辩地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113、科学技术革命是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力量”
114、人的现实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115、人的类本质是劳动。
116、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人民群众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117、我党的群众路线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118、唯物史观主张评价历史人物时,应该坚持历史分析方法和阶级分析方法。
119、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统一体。
120、商品是劳动产品,生产商品的劳动可以区分为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这是劳动的二重性。
121、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122、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之间的矛盾。
交换是解决这一矛盾的唯一途径。
123、马克思把商品转化为货币,称为“商品的惊险的跳跃”。
124、“劳动创造价值”的观点是亚当·斯密提出来的。
125、“决定商品的价值量的是社会必要劳动量”的观点是大卫·李嘉图
126、劳动力成为商品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劳动者是自由人,二是劳动者一无所有。
127、在资本主义条件下,资本家购买的是雇佣工人的劳动力而不是劳动。
128、资本主义的发展经历了两个阶段,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和垄断资本主义。
129、跨国公司是国际垄断同盟的重要形式之一。
130、帝国主义的实质是垄断资本凭借垄断地位,获取高额垄断利润。
131、19实际初期以圣西门、傅立叶、欧文为代表的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直接思想来源。
132、目前世界上的社会主义国家还有中国、朝鲜、越南、古巴和老挝。
133、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到达共同富裕。
134、德国古典哲学最有代表性的人物是黑格尔和费尔巴哈
135、马克思主义哲学吸取了黑格尔哲学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
136、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广义的马克思主义
137、“物、物质无非是各种物的总和,而这个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
”这种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
138、从动物心理发展到人的意识的决定性环节是劳动。
139、设想没有物质的运动是唯心主义的观点,设想没有运动的物质是形而上学的观点。
140、人类存在的方式是社会实践。
141、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我们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时又注意抓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民主法制建设以及其他工作。
这种做法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重点论与两点论相结合的原理。
142、马克思说:
人在“劳动过程结束时得到的结果,在这个过程开始时就已经在劳动者的表象中存在着,即已经观念地存在着”。
这段话说明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143、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即思维与存在的第一性问题和同一性问题。
144、与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相比较,旧唯物主义认识论有两个缺陷,一个是缺乏辩证法的观点,另一个是缺乏实践的观点。
145、感性认识有两个特点,一个是直接性,另一个是形象性。
理性认识的特点是间接性和抽象性。
146、资本主义国家采取的组织形式是分权制衡,即国家的立法权、司法权和行政权分别由三个权力主体独立行使。
147、坚持党的领导必须改善党的领导,努力把党建设成为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政党。
148、马克思把共产主义社会划分为第一阶段和高级阶段,列宁分别把这两个阶段称为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
149,在共产主义社会,劳动不再是单纯的谋生的手段,而成为生活的第一需要。
151、马克思的《资本论》创立了完整的科学的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论。
15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是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实现了唯物论和辨证法、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
153、社会实践特别是劳动在意识的产生和发展中起决定作用。
154、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石是世界统一于物质。
155、被恩格斯称为“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阐明了实践是感性的、对象性的物质活动,强调哲学的重要使命在于指导实践改造世界。
156、实践的基本形式有物质生产实践、社会政治实践和科学文化实践,其中物质生产实践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157、时间是一维的,空间是三维的。
158、一切社会现象只有在社会实践中才能找到最后的根源,才能得到最终的科学说明。
159、马克思主义关于事物普遍联系的原理,要求人们要善于分析事物的具体联系,确立整体性、开放性观念。
160、马克思的普遍原理同各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是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辨证关系。
161、度这一哲学范畴启示我们,在认识和处理问题时要掌握适度的原则。
162、唯物辨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163、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164、实践之所以能成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的。
165、实事求是是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的体现和概括,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
166、马克思主义是客观真理,是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统一,对待马克思主义,我们必须要做到坚持与创新的统一。
167、在对待社会历史发展和规律问题上,历来存在两种根本对应的观点,一种是唯物史观,一种是唯心史观。
168、在整个上层建筑中,政治上层建筑居主导地位,国家政权是核心。
169、一个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
170、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最终决定力量。
171、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对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作出了新的科学回答。
172、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173、德国古典哲学的代表性人物是黑格尔和费尔巴哈。
174、马克思主义以前的旧唯物主义都是“半截子”唯物主义,是指他们在自然观上是唯物主义,在历史领域就陷入唯心主义。
175、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176、哲学上的二元论否认世界的统一性。
177、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认识的本质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178、货币转化为资本决定性条件是在流通中购买到劳动力。
179、货币的基本职能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贮藏手段和世界货币。
180、根据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的性质,人类社会可以划分为公有制社会和私有制社会。
181、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186、十八大报告指出,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187、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一定要更加自觉地珍爱自然,更加积极地保护生态,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188、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检验党一切执政活动的最高标准。
189、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190、中国梦归根结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
19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方向。
192、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
判断题(一次性直接给出正确判断)
1、物质就是看得见摸得着的物体。
(错)
2、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之前没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
(错)
3、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之前没有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斗争。
(对)
4、“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是对客观真理的否定。
(错)
5、“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是对客观真理的否定。
(对)
6、人的大脑产生意识就像肝脏分泌胆汁一样。
(错)
7、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
(对)
8、世界统一于存在。
(错)
9、哲学上两大基本派别是辩证法与形而上学。
(错)
10、唯物主义是马克思的两大发现之一。
(错)
11、自然界的发展规律是客观的,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是主观的。
(错)
12、主体一定是人,人也一定是主体;(错)
13、客体一定是自然界,自然界一定都是客体。
(错)
14、哲学家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无产阶级也把哲学当作自己的精神武器。
(对)
15、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是认识过程的第一次飞跃,从认识到实践是认识过程的第二次飞跃,第二次飞跃比第一次飞跃更为重要。
(对)
16、真理具有绝对性,所以存在永恒真理和终极真理(错)
17、真理的客观性决定了真理的一元性。
(对)
18、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两种独立的不同的真理。
(错)
19、任何真理都只能是主观对客观事物近似正确即相对正确的反映。
(对)
20、辨证的否定就是新事物对旧事物的扬弃。
(对)
21、事物的质与事物的存在是直接同一的,量与事物的存在是间接同一的。
(对)
22、人民群众是无数个零,只有在他们前面填上英雄人物实数的时候,才能变成有效的数字。
(错)
23、有价值的东西一定有使用价值。
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也一定有价值。
(错)
24、生产每件商品的劳动时间越少,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就越小。
(错)
25、复杂劳动等于自乘的或多倍的简单劳动。
(对)
26、实践是人所独有的活动。
(对)
27、世界观就是哲学。
(错)
28、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
(对)
29、贱买贵卖是资本家获得剩余价值的源泉。
(错)
30、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因此,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越高,思想理论水平也越高。
(错)
31、一个经济落后的国家也能演奏出美妙的音乐。
(对)
32、偶然性是科学的敌人。
(错)
33、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错)
34、鬼神观念和错误的认识也是客观世界的反映。
(对)
35、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
(对)
36、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与党的思想路线是相统一的。
(对)
37、认识开始于经验。
(错)
38、和谐是矛盾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
(对)
39、实践标准具有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统一。
(对)
40、人民群众是一个历史范畴。
(对)
41,世界不是既成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
(对)
41、在认识论中,辩证唯物主义和旧唯物主义都坚持反映论。
(对)
42、从根本性说,世界上除了运动的物质,什么也没有。
(对)
43、凡是代表某个阶级利益和愿望的社会理论,就不可能是科学的。
(错)
44、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马克思恩格斯将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结合在一起的产物。
(错)
45、马克思主义是为全人类服务的。
(错)
46、物质两种存在形式离开了物质,当然都是无,都是只在我们头脑中存在的观念抽象。
(对)
47、掌握适度原则就是任何时候都不要超过事物的度。
(错)
48、凡是亲眼所见,亲耳所听都是直接经验,是对客观事物本质的、真实反映。
(错)
49、人的思维是至上的,又是非至上的。
(对)
50、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同一劳动的两种规定。
(对)
单项选择题(一次性直接选出正确的答案)
1、“绝对运动中包含着相对静止,相对静止中包含着绝对运动”,这是一种
A、形而上学的观点 B、唯物辩证法的观点
2、下列各项属于主观臆想联系的是
A.核泄漏事故危及人类的生存 B.彗星出现预示将要发生战争
3、下列各项属于社会意识形态的是
A、哲学 B、物理学
4、既坚持历史决定论又承认主体选择的作用,这属于
A、历史唯物论观点 B、折衷主义观点
5、构成商品价格基础的是
A、使用价值 B、价值
6、社会主义从一国向多国发展壮大起始于
A、中国社会主义革命以后 B、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
7、无产阶级政党的组织原则是
A、集体领导制 B、民主集中制
8、实现共产主义的根本条件和基础是
A、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 B、人们精神境界的极大提高
9、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运动和静止的关系属于
A、绝对和相对的关系 B、内容和形式的关系
10.对物质和意识哪个是第一性问题的不同回答,形成了哲学上的两大基本派别。
这两大基本派别是
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B、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11、一个认识的完整过程是
A、认识——实践——认识 B、实践——认识——实践
12、当代,自然科学的发展日新月异,新的科研成果层出不穷。
从根本上说,这是由
A、正确的科技政策决定的 B、生产实践的需要决定的.
13、生产力反映是
A、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B、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14、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
A、直接动力 B.根本动力
15、商品的使用价值反映的是
A、人与人的关系 B.、人与物的关系
16、“物以稀为贵”,这种现象在商品经济关系中主要是指
A、商品稀少价值就大 B、供求关系对价格有重要影响
17、在苏维埃俄国领导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主要负责人是
A.列宁 B.斯大林
18、前苏联的最后一任领导人是
A、戈尔巴乔夫B、叶利钦
19、菲德尔·卡斯特罗曾担任过哪个社会主义国家的最高领导人
A、古巴B、朝鲜
20、社会主义在曲折中不断发展体现了辨证法中规律是
A、对立统一规律B、否定之否定规律
21、《坛经》记载:
时有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