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毒理学复习资料.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3886852 上传时间:2023-05-21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87.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境毒理学复习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环境毒理学复习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环境毒理学复习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环境毒理学复习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环境毒理学复习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环境毒理学复习资料.docx

《环境毒理学复习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毒理学复习资料.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环境毒理学复习资料.docx

环境毒理学复习资料

一、毒理学(Toxicology)

毒理学:

是研究物理、化学和生物因素,特别是化学因素对生物机体的损害作用及其机理的科学。

环境毒理学(environmentaltoxicology):

利用毒理学方法研究环境,特别是空气、水和土壤中已存在或即将进入的有毒化学物质及其在环境中的转化产物,对人体健康产生有害影响及其作用规律的一门科学。

外来化合物是存在于人类生活和外界环境中,可能与机体接触并进入机体的一些化学物质。

外来化合物并非人体的组成成分,也非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而且也不是维持机体正常生理功能和生命所必需的物质,但它们可由外界环境通过一定的环节和途径与机体接触并进入机体,在机体内呈现一定的生物学作用。

常见的外来化合物有农用化学品、工业化学品、药物、食物添加剂、日用化学品、各种环境污染物及霉菌毒素等。

二、环境污染物

(一)环境污染物的种类

♦1.化学类:

环境类激素(内分秘干扰物)可分3类:

外源性雌激素、外源性雄激素、拟甲状腺激素。

♦2.物理类:

医源电离辐射x、υ射线,CT等等;环境电离辐射;环境中紫外线的强化;激光与电磁辐射场等。

♦3生物类:

细菌、病毒等。

(二)环境污染对机体作用的特点

♦1、接触剂量小

♦2、长时间内反复接触甚至终生接触

♦3、多种污染物同时作用于机体

♦4、接触人群的易感性差异较大

三、环境毒理学的研究对象、内容及意义

♦研究对象:

对各种生物特别是对人体产生危害的各种环境污染物,包括物理性、化学性及生物性污染物,其中以环境污染物为主要研究对象。

♦研究内容和任务:

①环境污染物及其转化产物对机体的损害及作用机理

②探索污染物对人体健康损害的早期观察指标

③定量评定有毒环境污染物对机体的影响

环境毒理学的作用和意义:

♦环境有毒物的毒理学评价:

毒性鉴定、危险度评估。

♦在环境监测和人群健康影响研究中的应用

♦在制定环境卫生基准中的应用

♦污染物处理

保护地球生物圈包括人类在内的各种生物的生存和持续发展

四、环境毒理学的研究方法

试验材料:

根据研究目的可选用植物、微生物、非哺乳类动物及哺乳类动物。

研究方法:

体外试验、整体试验、调查研究:

以已有试验结果、已有知识为基础,采用医学流行病学的调查方法。

体内实验法多在整体动物进行,也称整体动物实验。

实验动物:

指经人工培育,对其携带微生物实行控制,遗传背景明确,来源清楚,可用于科学研究的动物。

一般的实验动物有:

狗、小鼠、大鼠、家兔、豚鼠、仓鼠

实验动物的毒理学实验资料外推到人群接触的安全性时的不确定性

1实验动物和人对外源化学物的反应敏感性不同,有时甚至存在着质的差别

2高剂量向低剂量外推的不确定性

3小数量实验动物到大量人群外推的不确定性

4成年健康动物向年老体弱及患病个体外推的不确定性

描述毒理学试验的基本原则

1化学物在实验动物产生的作用,可以外推于人。

基本假设①人是最敏感的动物物种;②人和实验动物的生物学过程与体重(或体表面积)相关。

2实验动物必须暴露于高剂量,这是发现对人潜在危害的必需的和可靠的方法。

3成年的健康(雄性和雌性未孕)实验动物和人可能的暴露途径基本一致。

实验分类

按照染毒时间的长短:

急性毒性试验,一次或24小时;亚急性毒性试验,15-30天;亚慢性毒性试验,1-3个月;慢性毒性试验,6个月-2年,低剂量反复染毒

按照实验目的的不同:

繁殖实验、蓄积实验、代谢实验及“三致实验”

体外实验法:

植物、微生物、动物体外试验(器官、组织、细胞、亚细胞、分子水平试验)。

基因水平上的研究

1、识别易感基因

环境应答基因(环境易感基因):

对环境因子具有特定的反应,影响人体对有害环境因子(特别是环境化学物)易感性的基因。

人类对环境因素易感的基因非常之多,总称为环境基因组。

易感性形成的原因:

①代谢酶的遗传多态性;②修复能力的差异;③受体因素;④宿主因素等多方面。

2、以癌前病变为主,寻找相关的标志物,为癌的早期诊断、早期预测、早期治疗提供依据。

环境毒理学的发展方向

1、多种环境污染物对机体的联合作用

2、环境污染物在环境中的降解和转化产物及其引起的生物学变化

3、进一步研究致畸作用的机理

4、早期观察的敏感指标:

环境污染物对动物神经功能、行为表现、免疫机能的影响

5、环境污染物化学结构与毒性作用的关系

6、由细胞水平研究提高到分子水平

一、污染物的迁移和转化:

污染物在环境中发生的各种变化过程称之为污染物的迁移和转化,有时也称其为污染物的环境行为或环境转归。

二、环境污染物的迁移

污染物的迁移是指污染物在环境中发生的空间位置的相对移动过程;

可归纳为:

机械性迁移、物理化学迁移、生物性迁移。

逆温和空气污染

逆温按高度可以分为“近地面层的逆温”和“自由大气的逆温”两大类。

前者是指发生在一百米高度以下的逆温,这里面又可分为“辐射逆温”、“平流逆温”、“锋面逆温”和“地形逆温”等。

由于逆温层阻碍了污染物的垂直扩散运动,上升的污染气流就积聚在逆温层的下面,造成严重的大气污染现象。

如“伦敦烟雾事件”就是由辐射逆温导致的;“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与沉降逆温有关。

三、环境污染物的转化

物理转化:

蒸发、渗透、凝聚、吸附、放射性元素的蜕变等

化学转化:

氧化还原、水解、光化学作用等

生物转化和生物降解:

指通过生物酶的作用。

环境化学物质的吸收分布和排泄

一、生物膜的结构与功能

结构:

由脂质双分子层和蛋白质构成的半透性膜;

功能:

保持细胞和细胞器内部理化性质的稳定;

选择性地允许或不允许某些物质透过,以便吸收和排出一些物质;

传递信息;

酶类的催化作用。

二、毒物通过生物膜的方式

被动转运:

扩散、滤过;

特殊转运:

主动转运、易化扩散、吞噬作用和胞饮作用。

(一)、被动转运

1、简单扩散(Passivetransport):

定义:

生物膜两侧的化学物分子从浓度高的一侧向浓度低的一侧(即顺浓度梯度)扩散。

驱动力:

浓度梯度

转运物质:

多数环境化学物

转运速率(R):

,K为扩散系数,A为膜面积,D为膜厚度。

影响因素:

浓度梯度;脂溶性脂水分配系数;化学物质的解离度和体液pH:

2、滤过(Filtration)

定义:

环境化学物透过生物膜上的亲水性孔道的过程。

驱动力:

流体静压或渗透压;

转运物质:

分子直径<膜孔的化学物

影响因素:

膜孔大小:

一般0.4nm;肾小球毛细血管内皮细胞7-10nm

M<100-200的化合物可通过0.4nm孔

肾小球滤过

(二)特殊转运

对于某些非脂溶性的、分子量较大的、不能通过被动转运方式转运的环境化学物质。

特殊转运:

主动转运、易化扩散、吞噬和胞饮。

1、主动转运

定义:

化学物伴随能量的消耗,利用载体转运以透过生物膜的过程

驱动力:

代谢能量

特点:

需要有载体;化学物质可逆浓度梯度转运;载体具有一定选择性;载体有一定容量;相似结构底物可发生竞争性抑制。

2、易化扩散

定义:

非脂溶性化学物,利用载体由高浓度处向低浓度处移动的过程,称为易化扩散,又称帮助扩散或载体扩散。

特点:

需要载体;不消耗代谢能量。

具有一定的主动性和选择性,但因只能从高浓度处向低浓度处转运,故又属于扩散性质。

3、吞噬和胞饮

一些固体颗粒或液滴与细胞膜上的蛋白质具有特殊亲和力,可改变细胞膜表面张力,引起外包或内凹,将外源物包围进入细胞。

合称入胞作用或膜动转运

三、吸收(消化道、呼吸道、皮肤)

定义:

环境化学物经各种途径透过机体的生物膜而进入血液的过程称为吸收。

(一)呼吸道吸收

呼吸道:

鼻腔气管支气管及其分支肺泡

1、吸收特点:

吸收的物质直接进入体循环并分布全身;吸收速度快。

2、对气态物质的吸收及影响因素

主要通过简单扩散方式吸收:

影响因素:

①分压差大吸收速度快;血/气分配系数:

②当肺泡和血液中气态物浓度达到平衡时,血液与肺泡空气中的浓度比。

系数高吸收速度快;③溶解度和分子量:

脂溶性物质:

脂/水分配系数;非脂溶性物质:

分子量大小。

④肺通气量和血流量:

通气量吸收量;血流量吸收量

(二)消化道吸收

消化道:

口腔食道胃肠道,主要吸收途径。

消化道吸收特点:

①通过口腔粘膜吸收极少;②胃内弱有机酸类物质易吸收;③小肠:

主要吸收部位

影响消化道吸收的因素:

①消化道的多种酶类和菌丛:

②肠胃道内物种数量、排空时间及蠕动状态:

③化学物的溶解度和分散度。

(三)皮肤吸收

皮肤通透性较弱屏障;

亲脂性高的化合物皮肤吸收全身性中毒。

1、皮肤构造:

表皮、基膜、真皮。

2、化学物皮肤吸收需通过的屏障:

表皮角质层;连接角质层;基膜。

3、吸收途径:

表皮;毛囊、汗腺及皮脂腺

表皮吸收主要方式:

简单扩散。

4、影响皮肤吸收的因素:

①角质层厚度;②化学物分子大小、脂/水分配系数1易吸收;③高温促进皮肤血液和间质液流动;④角质层损伤⑤动物种类

四、分布与储存

(一)分布

定义:

吸收进入血液的化学物随体液(血液、淋巴液)的流动分散到各组织中的过程。

1、影响分布的因素

(1)血流量

(2)外源物与器官的亲和力浓缩、蓄积器官靶器官或储存库。

(3)血脑屏障对毒物进入中枢神经系统(CNS)起保护作用。

(4)胎盘屏障:

胎盘:

营养物质主动转运;外源化学物扩散

(二)化学物的贮存

进入血液的环境化学物大部分与血浆蛋白或机体内各组织成分结合。

对蓄积器官产生危害的靶组织或靶器官;

对蓄积部位不显示毒害的贮存库。

主要贮存库:

血浆蛋白、肝和肾、脂肪组织、骨骼组织

体内贮存的毒理学意义:

急性中毒的解毒机制;毒物的二次供给源。

五、化学物的排泄

定义:

环境化学物及其代谢产物向机体外转运的过程。

主要途径:

(一)经肾随尿液排出:

外源物及其代谢产物的最主要的排泄途径。

(二)经肝脏排出:

毒物肝实质细胞胆汁肠道粪便排出或进入肝肠循环

(三)经呼吸道排出:

一些气体和挥发性物质:

主要通过简单扩散由肺排出。

非可溶性颗粒物:

肺泡细支气管支气管咽部随痰咳出或进入消化道。

(四)其它途径排出

污染物的生物转化

一、生物转化概述:

毒物在机体组织或器官中,在系列酶作用下转化为各种代谢产物的过程。

作用:

通常:

转化极性及水溶性增加易于排泄毒性降低或消失生物失活例外:

转化水溶性降低、毒性增加生物活化

特点:

酶促反应过程;生物转化的多样性;转化的连续性。

反应场所:

主要在肝内进行、其次是在肾和肺内。

生物转化的反应类型

二、第一相反应:

从亲脂性到极性

氧化:

最重要的1相反应

(一)氧化反应

1、MFOS催化的氧化反应

MFOS(microsomalmixedfunctionoxidasesystem):

微粒体混合功能氧化酶

主要存在于肝细胞内质网中;

特异性低:

可催化几乎所有环境化学物的氧化反应;

(1)组成:

由多种酶构成的多酶系统。

(2)反应

(3)催化的反应类型

A、脂肪族羟化B、芳香族羟化C:

环氧化反应D、脱烷基反应E、脱氨基反应

F、烷基金属脱烷基反应G、S-氧化反应H、氧化脱卤反应

2、非MFOS催化的氧化反应

(1)醇脱氢酶:

存在于胞液中:

RCH2OH+NAD(P)+RCHO+HAD(P)H2+

(2)醛脱氢酶:

存在于肝细胞线粒体和胞液中:

RCHO+NAD(P)+RCOOH+HAD(P)H2+

体内醛脱氢酶活性低酒后乙醛积累酒精中毒。

(3)胺氧化酶:

主要存在于线粒体

单胺氧化酶(monoamineoxidase):

RCH2NH2+[O]RCHO+NH3+H2O

二胺氧化酶:

催化二胺类氧化形成醛。

(二)还原反应

机体内通常细胞通常处于有氧状态,以MFOS催化的氧化反应为主。

●但存在局部性还原环境:

还原性化学物或代谢物在细胞内积累;

●某些酶可在有氧条件下催化还原反应,如NADPH-CytP450还原酶。

●氧化反应的可逆反应:

NAD(P)+NAD(P)H

催化还原反应的酶类主要存在于肝、肾和肺的微粒体和胞液中。

肠道处于还原环境,存在含还原酶的菌丛。

1、羰基还原反应:

醛类、酮类还原:

RCHORCH2OH;

RCOR’RCOHR’

2、硝基还原反应:

硝基还原酶,以NADPH或NADH作为还原剂。

R-NO2R-NH2

1、羰基还原反应:

醛类、酮类还原:

RCHORCH2OH;

RCOR’RCOHR’

2、硝基还原反应:

硝基还原酶,以NADPH或NADH作为还原剂。

R-NO2R-NH2

3、偶氮还原反应:

R-N=N-R’R-NH2+R’NH2

脂溶性偶氮化合物(磺胺类药物、偶氮色素等):

易被肠道吸收,主要在肝微粒体和肠道中还原;

非脂溶性偶氮化合物:

不易吸收,主要在肠道中被肠道菌丛还原。

某些偶氮色素还原后具有致癌作用。

4、含硫基团还原反应

二硫化物、亚砜化合物被催化还原。

如杀虫剂三硫磷氧化产物三硫磷亚砜可还原为三硫磷:

(C2H5O)2>PS-S-CH2-SO-C6H4Cl(C2H5O)2>PS-S-CH2-S-C6H4Cl

5、含卤基团的还原:

与碳原子结合的卤素被氢原子取代。

例1:

在NADPH-CytP450催化下:

CCl4+NADPHCCl3˙+HCl

CCl3˙自由基能破坏肝细胞膜脂质结构,引起肝脂肪变形或坏死。

例2:

F3CH-CH2BrF3CH-CH2˙F3CH-CH3

破坏肝细胞膜结构。

6、无机化合物的还原:

AsO42-AsO32-+H2O

(三)水解反应

水解酶催化。

血浆、肝、肾、肠、肌肉和神经组织中菌含有多种水解酶。

1、脂类水解反应:

脂酶在体内广泛分布。

RCOOR’+H2ORCOOH+R’OH

许多有机磷杀虫剂在体内的主要代谢方式:

敌敌畏、对硫磷、马拉硫磷等;拟除虫菊脂类杀虫剂的降解。

2、酰胺类水解反应:

酰胺:

羧酸中的-OH被-NH2所取代。

通式:

R-CO-NH2或R-CO-NH-R’。

R-CO-NH-R’+H2OR-COOH+R’NH2

乐果的水解。

3、水解脱卤反应:

例如:

DDT水解脱卤DDE(毒性降低、可继续转化为易排泄物)

人体吸收的DDT,60%可经此途径转化。

(Cl-C6H4)2>CH-CCl3+H2O(Cl-C6H4)2>C=CCl2+HCl

4、环氧化物的水化反应

水化反应:

含双键或三键化合物在酶催化下与水分子结合。

芳香烃和脂肪族烃类化合物氧化反应产生的环氧化物可在环氧化物催化下可通过水化反应形成相应的二氢二醇化合物。

BaPBaP-7,8环氧化物BaP-7,8二氢二醇BaP-7,8二氢二醇-9,10-环氧化物(致癌物)。

水化反应在致癌物活化中有重要作用。

三、第二相反应(结合反应,Conjugation):

从极性到亲水性

经过PhaseI反应,使外源物增加了极性基团,易与具有极性基团的内源性化合物(Endogenous)发生结合反应进一步增加极性和水溶性排泄消除。

也有例外。

(一)、葡萄糖醛酸结合反应

(二)、硫酸结合反应

(三)谷胱甘肽结合

(四)其他结合反应

四、生物活化

经过I相反应和II相反应的生物,转化作用,污染物分子极性和水溶性增加,易于从体内排除,大部分化合物毒性降低。

由于生物转化的复杂性,一些化合物经过转化后,毒性增加,称为生物活化。

五、生物转化的复杂性

(一)生物转化的多样性:

同一污染物在体内可能存在不同的代谢方式,形成不同的代谢产物,产生不同的毒性.

(二)生物转化的连续性:

毒物在体内的转化常由一系列反应构成,当其转化的连续性受到干扰时,常会引起毒性的变化

(三)代谢转化的两重性:

解毒与生物活化(毒性加强)

(四)代谢饱和状态:

毒物的代谢途径,可因剂量的不同产生差异

六、影响生物转化的因素

(一)物种差异和个体差异

1、代谢酶的种类不同;污染物的代谢途径和方式不同,污染危害炯异。

2、代谢酶的活性不同

个体差异:

主要是酶活力的差异.

(二)生理因素:

年龄、性别与激素、昼夜节律

(三)饮食营养状况

(四)代谢饱和状态

(五)代谢酶的抑制和诱导

抑制:

一种物质使另一种物质的生物转化受到抑制的过程.

诱导:

一些物质可使某些代谢酶活性增强或酶含量增加的现象.

污染物的代谢动力学

一、基本概念

1、代谢动力学(toxicokinetics):

用数学方法研究毒物的吸收、分布、生物转化和排泄等代谢过程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目的:

了解毒物在体内的消长规律,为毒物的安全性评价提供依据。

2、室:

将机体作为一个系统,按动力学特点分为若干部分,每个部分称为室。

划分依据:

毒物转运速率是否近似。

一室模型:

毒物转运速率高,能迅速与体内各组织达到平衡

二室(或多室)模型:

毒物在不同组织和器官中的转运速率不同。

将血流丰富,能与血液迅速达到分布平衡的组织和器官与血液一起,称为中央室;

其它血流量少毒物穿透速率慢的组织,称为周边室。

3、几个主要参数

(1)表观分布容积:

Vd=D/C

式中:

D—体内毒物总量;C—血液中毒物浓度

Vd越大,表明毒物容易与组织或器官结合,血液中浓度低.

(2)半衰期(T1/2):

某中毒物在体内含量减少一半所需要的时间。

与消除速率常数(K)成反比:

 T1/2=0.696/K

 一般亲水性毒物半衰期短,亲脂性毒物半衰期长。

(3)消除速率常数(K):

单位时间内毒物在体内的消除数量与体内数量的比例常数。

(4)消除率(Cl):

单位时间内毒物消除量与血浆中毒物浓度之比:

Cl=消除速率/血浆浓度=dD/dt/C=KD/C=KVd

4、一级速率过程:

dC/dt=-keC

dC/dt—化学物浓度随时间变化率;ke—速率常数;C—体内化合物浓度

二、一室模型(单室模型):

将机体视为单一的室,指外来化学物进入机体后,能迅速均匀地分布于整个机体之中。

模型假设:

毒物直接进入血液;毒物迅速分布并在各组织和器官中建立平衡。

可用于描述:

毒品静脉注射;一些口服药品。

三、两室模型

1、假设:

毒物直接进入血液;将机体分为中央室和周边室。

毒物进入血液后,迅速向中央室分布,浓度迅速下降,称为分布相(-阶段);此后,血浆毒物浓度缓慢下降,反映毒物从体内得排除过程,称为消除相(-阶段).

2、应用

 多数毒物在体内得运转符合两室模型。

环境污染物的毒作用

一、基本概念

毒物:

能引起机体暂时或永久性损害,甚至导致死亡的物质。

毒性:

毒物引起生物体损害的性质和能力。

中毒:

有害物引起生物机体出现功能或器质性改变而出现的疾病状态。

效应:

接触一定剂量化学物质在机体个体所引起的生物学变化。

反应:

一定剂量的外源化学物与机体接触后,呈现某种效应并达到一定程度的比率,或产生效应的个体在群体中所占的比例。

剂量:

机体接触的外源化学物的数量。

多种表示方法。

危险性(危险度):

在特定接触条件下,对有害物造成损害的可能性大小的定量估计。

危害性:

化学物质对人群造成损害的可能性。

常用毒理学剂量参数

致死剂量:

以死亡为观察指标的外源化学物的量。

绝对致死剂量(LD100):

能引起所观察的个体全部死亡的最低剂量。

半数致死剂量(LD50):

能引起所观察的个体50%死亡的剂量。

半数致死浓度(LC50):

能引起一群个体50%死亡所需的浓度。

一般以mg/m3空气和mg/L水平来表示。

半数耐受限量(TLm):

也称半数存活浓度,是指在一定时间内一群水生生物中50%个体能够耐受的某种环境污染物在水中的浓度,单位为mg/L。

最小致死剂量:

引起群体中个别死亡的最低剂量。

低于此剂量,不会出现死亡。

最大耐受剂量:

一个群体中不会引起死亡的最高剂量。

半数效应剂量:

外源物引起机体某项生物效应发生50%改变所需要的剂量。

最小有作用剂量:

也称中毒阈剂量或中毒阈值,指外源化学物按一定方式或途径与机体接触时,在一定时间内,使某项灵敏的观察指标开始出现异常变化或机体开始出现损害作用所需的最低剂量。

MEL确切应称为最低观察到作用剂量(LOEL)或最低观察到有害作用剂量(LOAEL)

LOEL:

观察到任何效应的最低剂量。

LOAEL:

可观察到有害效应的最低剂量。

最大无作用剂量:

又称NOEL或称NOAEL,指外源化学物在一定时间内按一定方式或途径与机体接触后,用目前最为灵敏的方法和观察指标,未能观察到任何对机体损害作用的最高剂量。

无可观察效应剂量:

又称未观察到作用剂量,不能观察到任何效应的最高剂量。

无可观察有害效应剂量:

又称未观察到有害作用的剂量,不能观察到有害效应的最高剂量。

急性毒理作用带(Zac):

指毒性上限与毒性下限之比值。

Zac值大,引起急性中毒死亡的危险性小;反之表明引起死亡的危险性大。

上限值:

LD50(LC50);下限值:

急性阈值(Limac)≈MEL

即Zac=LD50(LC50)/Limac

三、剂量效应(反应)关系

•剂量—效应关系:

描述外源性化学物的剂量水平与所引起的个体或群体的量效应之间的相互关系;

•剂量—反应关系:

描述外源性化学物的剂量水平与所引起的效应发生率之间的相互关系。

剂量—效应(反应)关系的基本类型:

直线型:

仅在一些体外试验中一定剂量范围内存在。

抛物线型:

将剂量换成对数值后,可转化为直线。

S-形曲线(Logisticgrowthcurve):

四、毒性作用的类型

1、局部和全身毒作用:

局部毒作用:

在接触部位引起局部性直接损伤。

全身性毒作用:

化学物被吸收后随血液循环分布于全身而呈现的毒作用,主要危害靶组织和靶器官。

2、即刻和迟发毒作用:

即刻毒作用:

在一次性接触化学物后短时间内出现毒害作用。

迟发毒作用:

接触化学物后在较长时间内才呈现的毒作用。

3、可逆和不可逆毒作用:

可逆:

停止接触化学物后,毒性危害可逐步减轻或消失;

不可逆:

毒害作用继续存在甚至加重。

与毒物性质和危害组织的再生能力有关。

4、变态反应(过敏性反应):

通过机体免疫系统产生的危害。

化学物作为半抗原与内源性蛋白质结合激发抗体形成。

抗体+抗原过敏反应。

5、特异体质反应(特发性反应):

由遗传决定的特异体质对某种化学物的异常反应。

五、毒性作用的机制

毒害作用过程涉及多个步骤:

接触吸收转运靶部位分子结构变化,功能紊乱修复修复失调毒性效应。

(一)毒物的转运

转运:

毒物从接触部位向其作用部位的运输过程。

(二)毒物对靶位点(分子)的作用

1、靶位点学说:

•毒物产生毒性作用的位点,称为靶位点。

•靶位点:

接触污染物的部位;污染物转化、累积部位。

2、共价结合学说

•毒物与靶分子的反应方式:

①共价结合:

不可逆反应,结构的永久性改变。

②非共价结合:

可逆

•毒物与生物反应活性中心共价结合:

2、受体学说

受体:

存在于细胞膜上对特定生物活性物质具有识别能力并可选择性地与其结合的大分子蛋白质。

生物活性物质:

能引起生物效应的各种物质。

包括污染物。

配体:

对受体具有选择性结合能力的生物活性物质。

3、共价结合学说

•毒物与靶分子的反应方式:

①共价结合:

不可逆反应,结构的永久性改变。

②非共价结合:

可逆

•毒物与生物反应活性中心共价结合:

(1)与核酸结合

(2)与蛋白质和酶结合。

与酶的活性中心结合。

(3)脂质:

能直接与脂质共价结合的化合物不多.部分有机卤化物.

4、自由基作用学说

自由基:

含有未配对电子的原子或分子。

可通过共价键均裂或电子俘获产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法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