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首创的内置式补偿下锚系统施工工法.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3886768 上传时间:2023-05-21 格式:DOCX 页数:46 大小:1.1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内首创的内置式补偿下锚系统施工工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国内首创的内置式补偿下锚系统施工工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国内首创的内置式补偿下锚系统施工工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国内首创的内置式补偿下锚系统施工工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国内首创的内置式补偿下锚系统施工工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国内首创的内置式补偿下锚系统施工工法.docx

《国内首创的内置式补偿下锚系统施工工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内首创的内置式补偿下锚系统施工工法.docx(4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国内首创的内置式补偿下锚系统施工工法.docx

国内首创的内置式补偿下锚系统施工工法

国内首创的内置式补偿下锚系统施工工法

一、前言

上海浦江镇公共交通配套工程线路起自轨道交通8号线一期工程终点站成山路站,沿上南路向南穿过中环线,外环线折向西至闵行区浦星路,沿浦星路东侧至竹园路附近终点站航天公园站。

线路全长约14.44km,其中地下部分线路约8.24km,高架桥部分线路约6.2km,全线共设8座车站,其中地下车站4座,高架车站4座,高架段锚柱全部采用内置式锚柱,共53处。

内置式补偿下锚系统是为了解决城市景观问题而推出的一项新技术,其技术思想是采用棘轮补偿下锚方式,通过导向滑轮将新型铅合金坠坨放置在圆管型的C型锚柱内。

使传统外露的补偿坠坨串隐蔽在锚柱内,取消了接触网在补偿系统部分庞杂繁琐的外在设置,形成视觉上的整齐统一。

本项技术在国外亦有成功的应用先例。

在国内属于首次技术创新应用。

因整套系统牵涉零件多,重量大,安装空间狭小,安装技术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整套系统的补偿效果。

系统中,内置式锚柱为外径400mm的等径圆管支柱,支柱内上方固定有一个导向轮,补偿坠砣悬置于支柱内,并用绳索提吊经导向轮悬挂于支柱的棘轮上。

在等径圆管支柱侧边上开有安装检修孔。

采用棘轮补偿装置,具有补偿灵活、强度好、传动效率高、占用空间小,耐腐蚀性能好等特点,具有断线制动功能,施工安装方便等优点。

 

图1:

内置式补偿下锚系统

内置式锚柱内壁设计间距为368mm,考虑到镀锌,有效间距为360mm,而铅坠砣的直径为300mm,铅坠砣周边与锚柱内壁距离仅为30mm。

根据验收标准规定,锚柱端部往拉线侧偏0-1%,锚柱长7米,倾斜度影响铅坠砣与锚柱的间距,而设计要求铅坠砣与锚柱内壁最小距离保证15mm,可调整余地非常小,要求精度非常高。

最为关键的是在内置式锚柱受力后,锚柱必定往拉线反方向偏斜,如何确保锚柱内部的铅坠砣在锚柱的中心特别困难。

项目部经过厂家试验、设计监理业主厂家施工方五方的共同探讨、开展试验段和规模化推广,确保了浦江镇公交配套系统工程内置式补偿下锚系统合格率100%,并于2009年3月浦江镇公交配套系统工程高架段一次性送电成功。

本工法对国内内置式补偿下锚系统安装和调整具有广泛的推广价值及借鉴意义。

二、工法特点

1、国内首创。

2、科学严谨的研发方式。

3、综合性强,理论与实际结合,为运营维护提供了有利借鉴。

4、数学公式运用性高,包含了上下底座角钢的安装高度、接触线延伸量、内置式补偿下锚系统a、b值的精确计算等。

5、确保内置式锚柱受力后,其内部的铅坠砣在中心位置,误差小、精度高,和锚柱内壁有至少15mm的距离。

6、简单便利的加工具提高了安装效率。

7、对内置式补偿下锚系统施工后的质量采取了跟踪检查措施,确保了内置式补偿下锚系统的安装质量。

三、适用范围

本工法适用于城市轨道交通内置式补偿下锚系统的施工,本工法的研发方式为新设备、新材料、新技术和新工艺的研发提供借鉴。

四、工艺原理

1、内置式锚柱在接触线下锚后,锚柱应接近直立并稍偏拉线侧。

因此,内置式锚柱受力前整正的倾斜度和受力后钢柱倾斜率变化量成为关键。

2、内置式锚柱的补偿导向滑轮直接影响到坠砣补偿绳是否在锚柱的中心位置。

因此,在安装内置式补偿导向滑轮时,调节螺杆的长度数据成为关键。

3、加工具中,坠砣夹具(加工具)和滑轮(加工具)组合解决了内置式锚柱空间小、坠砣安装不方便的问题;辅助钢丝绳(加工具)和手板葫芦提高了坠砣安装的效率。

4、研发包括厂家试验、设计业主监理厂家施工方五方的共同探讨、试验段和规模化推广;从设计意图研究、材料研究、工具加工、现场数据采集整理分析到运营维护需要,整个过程科学严谨。

5、根据接触线的延伸系数、随温度变化数据分析,来确定内置式补偿下锚系统的a、b值。

五、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

(一)工艺流程

内置式补偿下锚系统工艺流程见图2。

 

 

 

图2:

工艺流程图

 

内置式补偿下锚系统产品改进和施工工艺研发流程见图3

 

图3:

内置式补偿下锚系统产品改进和施工工艺研发流程

 

(二)施工操作要点

1、施工准备

1)检查整套系统的完整性,具体见材料表,同时检查各零件是否配套齐全、完好无损。

2)检查安装工具:

手扳葫芦、活动扳手、力矩扳手、铁榔头、木榔头、手钳、水平尺、铅坠砣安装工具、导向轮调整工具等。

3)内置式锚柱有不同类型,它们的差别在于开口的方向和补偿导向滑轮的安装高度,支柱开口方向是否与下锚方向一致。

具体如表1和图4:

序号

锚柱类型

锚柱型号

型号说明

导向轮下排安装孔距柱底高度(mm)

1

接触线下锚柱

NM/7-W-CA

NM/7-W-CB

NM内置式锚柱、7是支柱高度、W配置柱顶弯臂、C接触线下锚、A和B代表锚柱C型开口方向

5047

2

单接触线、单承力索下锚柱

NM/7-W-CMA

NM/7-W-CMB

NM内置式锚柱、7是支柱高度、W配置柱顶弯臂、CM单接触线单承力索下锚、A和B代表锚柱C型开口方向

5400

3

承力索下锚柱

NM/7-W-MA

NM/7-W-MB

NM内置式锚柱、7是支柱高度、W配置柱顶弯臂、M承力索下锚、A和B代表锚柱C型开口方向

6047

4

接触线终端下锚

NM/7-C

5047

5

承力索终端下锚

NM/7-M

6047

表1:

内置式锚柱类型表

4)关键检查支柱是否垂直,为400mm等径杆,钢柱内壁的镀锌层是否良好(否则影响铅坠砣的活动)。

用水平尺检查铅坠砣杆是否垂直,底托是否水平。

检查铅坠砣工艺,保证坠砣无裂纹、无碰伤现象。

图4内置式锚柱

2、内置式锚柱补偿系统底座的装配

根据安装表,复核内置式锚柱的开口方向和导向轮安装孔的高度,应与现场下锚方向和下锚方式对应,将上底座、下底座、导向装置底座和棘轮装置安装在内置式锚柱上,先安装导向装置底座,接着安装上下底座,其角钢水平面相向,见图5,下底座水平角钢面与导向孔中心距离为186mm,上下底座角钢面间距为500mm。

图5补偿下锚角钢安装图

特别注意导向轮调节螺栓从滑轮中心至插销孔中心距离为165-168mm,理论计算为168mm,但根据现场安装数据统计分析,宜取166mm为佳。

底座安装过程中,应注意保证底座安装高度和水平度。

3、内置式锚柱的立杆整正

在底座安装完成后,开始内置式锚柱的立杆,其重量为1151kg,立杆时宜采用吊车进行立杆,不宜用轨道作业车立杆(一般不超过1吨)。

吊杆时,在内置式锚柱2/3位置处套上钢丝套,钢丝套用U型环固定在钢柱上,起吊过程中,应注意安全。

见图6:

图6内置式锚柱的吊杆

立杆前,施工人员应对基础螺栓间距进行复核,确保基础螺栓间距的准确,误差控制在2mm以内。

钢柱就位时,底板落入螺栓后,立即带上螺母,没有全部落位情况下,可以摆动大臂稍晃,钢柱就能落下。

锚柱落位后,接下来进行正杆,由于锚柱主要受下锚侧的拉力,因此正杆时垂直线路方向保证直立,顺线路方向向拉线侧倾斜0.3%,即用1m的斜率仪测应该偏3mm,该数据为高架段内置式锚柱试验得出。

4、棘轮安装和调整

整杆后,接下来将棘轮装置装在底座间,注意棘轮装置的大小轮补偿绳长度和大小轮圈数,大轮补偿绳长度为7578mm,小轮补偿绳长度为5516mm,具体算法见附件3。

根据设计接触线安装曲线图进行大小轮圈数的选择,如单承力索单导线下锚,按下锚与中心锚结距离为700mm考虑,温度在20度时,查表(附件5)可知,大轮为1.85圈,小轮为1.65圈。

考虑到新线的初延伸量,实际安装时,大轮圈数宜取2.35圈为佳,小轮取1.05圈为佳。

注:

纯铜接触线的新线延伸率是由两部分组成:

一是弹性后效,二是低温软化。

其计算公式为

bx=bmin+θL+nLa(tmax-tx)

bx坠砣底部至基础面的距离(m);θ新线延伸率,铜接触线取0.0006,但是根据运营实测宜取0.001;a接触线的线胀系数;L由中心锚结至补偿端接触线的长度(m);n补偿滑轮传动比;tmax最高计算温度;tx安装时的大气温度。

理顺补偿绳与轮体之间的缠绕关系,并使其正确入槽,防止绳股交错、重叠。

调整棘轮使棘轮支架两连板与棘轮挂钩两侧面间隙对称,使用线坠和卷尺检查棘轮有无偏倒,如有偏倒现象,使用木锤敲击棘轮本体,使其保持垂直状态,测量偏倒角误差小于等于10mm,且棘轮装置应正对开口中心线。

如图7:

图7:

坠砣串起吊示意图

棘轮装置调整好后,开始安装拉线,见图8,注意拉线NUT-3型耐张线夹要用500的大阪手拧紧,拉线的长度预置见表2。

在进行拉线计算时,根据勾股定律,拉线两直角边水平方向的长度h1为6200mm,竖直方向直角边长度h2根据下锚类型不一样而不同,接触线下锚类型的为5047+60+686+75-1400=4468mm,承力索下锚类型的为6047+60+686+75-1400=5468mm,单承立索单接触线下锚类型的为5400+60+686+75-1400=4821mm,扣料为1000(耳环杆)+200(拉线双联板)+340(耐张线夹有效长度)+165(楔形拉线线夹)=1705mm,楔形线夹回头的长度为780mm,两个回头的长度为1560mm。

故根据勾股定律拉线长度L=【(h1^2+h2^2)^0.5-1705+1560】mm

75mm

6000mm

注:

锚柱高为7000mm,拉线基础位置高于钢柱底面1400mm,拉线基础与锚柱中心距离设计为6000mm。

图8:

内置式锚柱拉线示意图

序号

下锚类型

拉线类型

每股拉线长度

1

接触线下锚

两股LXGJ-100拉线

7500mm

2

承力索下锚

两股LXGJ-100拉线

8130mm

3

单承力索单接触线下锚

两股LXGJ-100拉线

7710mm

表2:

各种类型下锚对应的拉线长度表

 

5、加铅坠砣

坠砣夹具挂钩滑轮

图9坠砣夹具和挂钩滑轮

1)先将挂钩滑轮(见图9)悬挂于钢柱坠砣进入口上方的加强板处,然后把一端连有坠砣夹的吊索穿过滑轮。

坠砣夹具受力时夹爪将坠砣夹紧,坠砣放下时,夹爪松开,该加工具有效解决了内置式锚柱检修孔开口小的问题,可以方便铅坠砣的加入。

2)坠砣放置(见图10):

由甲(人)打开夹子将卡爪卡在坠砣两侧孔内夹住坠砣(必须保证坠砣

夹卡爪完全卡在坠砣两侧孔内),乙(人)将吊索拉动使坠砣缓慢上升。

当坠

砣升高至柱内坠砣杆底板以上停止。

甲将坠砣夹上的坠砣竖起,从钢柱开口处平缓推入至坠砣杆一侧,当坠砣开槽和坠砣杆对齐时,将坠砣拨转至水平,坠砣开槽根部紧贴在坠砣杆上并保证坠砣凸起面朝上,乙再缓慢放松吊索使坠砣落在坠砣杆底板上。

乙继续放松吊索使夹子不再受力后,甲将坠砣夹卡爪从坠砣两侧孔中移出,取出坠砣夹。

用同样方法,依次从坠砣杆两侧交替放入剩余坠砣,必须使相邻两坠砣槽开口方向相反,以保证坠坨串的重量均衡。

图10内置式锚柱加坠砣示意图

3)使用辅助补偿绳和手扳葫芦来控制坠砣杆的高度(见图11):

图11采用滑轮和辅助补偿绳来提升坠砣高度

 

增加一根辅助补偿绳,补偿绳两端拧成钢套,锚柱内钢丝绳由导向滑轮中穿过,端部钢套穿过楔形线夹,用U型环固定。

另外一端连接手扳葫芦,通过紧手扳葫芦来提高坠砣高度。

通过这种改进解决了钢柱上作业空间小、操作不方便的问题,提高3倍工效。

在50块铅坠砣全部加完后,将坠砣提到稍高于设计位置,用铁丝拧成4股将坠砣杆绑在加强板上,松开手扳葫芦,此时铁丝受力,坠砣高度稍下降,取下辅助钢丝绳和手扳葫芦。

6、复测内置式锚柱倾斜度

内置式下锚系统装配完成后,进行内置式锚柱倾斜度的复测。

用斜率仪检查锚柱线路方向往拉线侧0.3%,垂直线路方向应保证直立,见图11。

对于补偿下锚系统的a、b值,棘轮大小轮中补偿绳的长度、大小圈圈数正确,a、b值能符合要求。

a值为平衡滑轮至棘轮中心的距离;b值为坠砣对基础的高度。

图11用斜率仪测锚柱的倾斜率,1米斜率仪锚柱往拉线侧偏3mm

7、架线前检查

在架线前,用500mm的扳手对拉线上紧。

架线前再次检查内置式补偿下锚系统的安装质量。

1)锚柱往拉线侧倾斜0.3%,拉线上紧;

2)导向滑轮装置滑轮中心至插销孔间距是否为166mm。

3)坠砣串的垂直高度是否满足当前温度下的要求值,否则调整补偿绳回头长度;

4)棘轮轮体是否垂直、挂钩是否水平、平衡轮与棘轮间距是否适宜、钢丝绳缠绕是否正确、圈数是否正常。

8、线材架设后的检测和调整

(1)线材架设后进行以下检测:

1)支柱是否垂直或稍偏拉线侧,在0-0.1%范围内,可以通过调整拉线上的调整螺栓使其垂直;

2)铅坠砣串是否在支柱中心线上,允许偏差5mm,否则要松开坠坨串与棘轮装置的连接,调整内置式补偿导向滑轮的调整螺栓;通过调节螺栓长度的变化确保穿过导向滑轮的钢丝绳位于支柱的中心。

3)导向轮及与之相连的补偿绳、支柱开口中心面三者是否重合,允许偏差5mm;

e)棘轮、导向轮转动是否灵活,棘轮左右转动是否灵活;

f)伸入支柱腹腔的补偿绳与棘轮下底座角钢的距离是否满足要求,绝对不允许有摩擦;

g)棘轮轮体是否垂直、挂钩是否水平、平衡轮与棘轮间距是否适宜、钢丝绳缠绕是否正确、圈数是否正常。

(2)在线材架设一周后检测:

观测a、b值和大小圈的变化情况,并作好记录。

按照浦江镇公交配套系统工程施工经验,a按照第4小节的数据施工,a值和大小轮圈数延伸后数据与设计曲线相符。

少部分b值出现小差值,若b值不能满足设计要求,利用紧线器和手扳葫芦进行调整,对b值重新做头。

见图12

图12用手扳葫芦和紧线器来调整b值

还需用卷尺测量铅坠砣与锚柱内壁最小距离,测量时,分上中下三段测量,坠砣处测量,坠砣上可以通过测量补偿绳与锚柱内壁的距离来判定是否在锚柱的中心位置。

若依然存在误差,可以通过松拉线和调整导向滑轮螺丝长度来控制,施工方法见图12。

六、主要材料

内置式补偿下锚系统施工主要材料详见表3。

具体零件安装要求见附件1。

表3内置式补偿下锚系统主要材料表

序号

名称

单位

数量

制造单位

1

620型棘轮装置

1

宝鸡器材厂

2

400型上承锚底座

1

宝鸡器材厂

3

400型下承锚底座

1

宝鸡器材厂

4

内置式补偿导向滑轮

1

宝鸡器材厂

5

铅坠砣

50

宝鸡器材厂

6

铅坠砣杆

1

宝鸡器材厂

7

C型内置式锚柱

1

无锡华德

专用

工具

8

坠砣夹

1

9

挂钩滑轮

1

10

辅助补偿绳

1

中铁十一局

七、主要机具设备

内置式补偿下锚系统机具设备详见表4。

表4内置式补偿下锚系统主要材料表

序号

机具设备名称

型号规格

单位

数量

备注

1

吊车

1

吊杆

2

手扳葫芦

1

紧补偿绳

3

紧线器

2

4

500扳手

若干

紧拉线螺母

5

250扳手

1

安装底座

6

铁榔头

1

立杆

7

钢钎

1

锚柱整正

8

手钳

1

9

水平尺

1

测量底座水平度

10

线坠

1

11

钢柱垫片

若干

锚柱整正

12

铁丝

直径2.5

若干

13

纲丝套

2

吊杆、配U型环

14

螺母

若干

固定锚柱

15

卡车

1

运杆

16

卷尺

5m

1

测量

17

力矩扳手

2

底座安装

18

木榔头

1

调整棘轮

八、劳动力组织

内置式补偿下锚系统施工劳动力配置详见表5。

表5劳动力组织一览表

序号

工种

人数

职责

1

现场指挥

1

负责现场指挥、调度

2

吊车司机

2

吊杆立杆

3

汽车司机

1

拉运施工人员、内置式锚柱、施工机具

4

测量工

1

负责测量锚柱斜率;a、b值;铅坠砣与锚柱内壁的最小距离;架设后的数据变化情况

5

接触网工

6

装配、整正和调整

7

质量、安全、环保检查员

2

质量、安全、环保监督检查

九、质量控制

1、执行质量标准

(1)《铁路电力牵引供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1-2003;

(2)《城市轨道交通施工手册》中铁十一局集团电务工程有限公司城轨事业部编制;

(3)《地面及高架段接触网下锚安装图》中铁电气化勘测设计研究院设计图;

(4)内置式补偿下锚系统设计联络会会议纪要;

(5)内置式补偿下锚系统厂家试验会议纪要。

2、质量控制和检查重点(见表6)

表6内置式补偿下锚系统安装控制表

序号

控制项目

允许偏差(mm)

检验方法

1

外观质量

观察检查

2

底座角钢的水平度

≤1mm

水平尺

3

锚柱的倾斜率

≤0.1%

斜率仪

4

棘轮装置的a、b值

≤50mm

测量或拉线尺

5

铅坠砣与锚柱内壁间最小距离

≥15mm

测量或拉线尺

6

棘轮装置的偏斜度

≤10mm

线坠和拉卷尺

7

棘轮、补偿绳正对开口中心线

≤5mm

线坠和拉卷尺

十、安全措施

施工中应遵循以下安全原则:

1、“治理隐患、防范事故”。

充分辨识内置式下锚系统安装过程中的危险源,并制定相应的措施,形成安全专项交底。

2、租用吊车车况好,有资质;吊车司机固定,有证书;现场施工指挥经过上海市的吊车指挥培训,并取得指挥证书。

3、施工人员严格控制,身体状况良好,固定人员,定期进行安全意识教育。

十一、环保措施

1、对现场保护钢柱用的麻袋等垃圾及时清理。

十二、技术经济分析

该施工工法为国内首创,取得非常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经济效益

施工加工具有效提高了施工效率;对于安装进行了量化规定,确保了安装一次性安装到位的成功率;自创的施工工法不断改进总结,从设计、材料生产、现场检测、后期维护均全方位把控,有效促进了该项新工艺的推广。

全线内置式补偿下锚系统53处,按照每处26985元,产生效益1430207元。

社会效益

(1)该工法为全国范围内的内置式补偿下锚系统安装提供了参考;工艺的研发过程科学严谨,为全国范围内新设备、新材料、新工艺和新技术的研发提供了有利借鉴。

该工法的研发成功,集合了业主、施工方、设计、监理和厂家五方智慧,有效为全国四新技术开发开拓了思路。

(2)该工艺为实现了上海浦江公交配套系统工程高架6.2公里的一次性受电成功奠定坚实基础,积极响应了上海世博会轨道交通精神,营造了浦江镇轨道交通景观化设计的又一道风景线。

同时也为后期的几条施工线提供有利参照,为它们在世博会前顺利开通提供了便利。

(3)该工艺的研发更加提高了本公司在全国城市轨道交通领域的技术实力地位,为公司以科技开发开拓市场提供了保障。

同时,有利促进了中铁建系统在城市轨道交通领域的影响力。

十二、工程实例

在2008年,中铁十一局集团电务工程有限公司研发了内置式补偿下锚系统的施工工法,确保了2009年高架全线的一次性送电成功,高架段53处内置式补偿下锚系统的安装成功标志着该项新技术的成功研发,大规模运用于现场,得到业主、设计、监理和厂家的一致好评。

并且在后期运营维护中,项目将进行运营维护培训,以完善整个工艺,同时给后期运营提供方便。

附件1

内置式锚柱补偿下锚系统零部件说明

一系统零部件清单

序号

名称

单位

数量

制造厂家

1

620型棘轮装置

1

宝鸡器材厂

2

400型上承锚底座

1

宝鸡器材厂

3

400型下承锚底座

1

宝鸡器材厂

4

内置式补偿导向滑轮

1

宝鸡器材厂

5

铅坠砣

50

宝鸡器材厂

6

铅坠砣杆

1

宝鸡器材厂

7

C型锚柱

1

其它厂家

8

坠砣夹

1

宝鸡器材厂

9

挂钩滑轮

1

宝鸡器材厂

10

支撑装置

1

宝鸡器材厂

二、系统零件的逐一说明

1、620型棘轮装置

1)产品用途及说明

本装置适用于电气化铁道接触网正线或站线、地铁线路、城市地铁、轻轨下锚处补偿调整张力。

它能确保接触线或承力索承受正确和持续的补偿力,并有断线制动功能,可防止在断线后坠砣落地而损坏下部设施及造成其他伤害。

2)产品安装示意图

3)机械性能

本装置的最大工作荷重:

24kN;

本装置的传动效率:

上升97%;,下降98%

断线止动可靠,止动时间不大于0.2s.

本装置沿底座角钢安装方向,左右旋转角度范围为±45°。

注意:

棘轮的安装精度要求高,后附有我厂专门为棘轮安装编写的“棘轮补偿装置安装使用说明”。

2、400型上承锚底座

1)产品用途及说明

用来将棘轮装置固定悬挂在钢柱上的上底座。

2)产品安装示意图

3)机械性能

M20螺栓的紧固力矩为120N.m~135N.m

4)安装

根据线路设计图,在规定安装高度上,先将上承锚板和两个抱箍水平放置在合适的位置,依次穿入M20的螺栓,扳手交替紧固直至规定的力矩值。

3、400型下承锚底座

1)产品用途及说明

用来将棘轮装置固定悬挂在钢柱上的下底座。

2)产品安装示意图

3)机械性能

M20螺栓的紧固力矩为120N.m~135N.m.

4)安装

根据线路设计图,在规定安装高度上,先将上承锚板和单个抱箍水平放置在合适的位置,依次穿入M20的螺栓,扳手交替紧固直至规定的力矩值。

4、内置式补偿导向滑轮

1)产品用途及说明

本装置安装在断面为C型的支柱内,用以将棘轮补偿装置的坠坨串导入支柱内下锚。

2)产品安装示意图

3)机械性能

本装置的工作荷载为8kN,破坏荷载为24kN。

4)安装

a.将连接底座通过方头螺栓固定在底板上。

b.将调节螺栓通过销钉和开口销连接在连接底板上。

c.将转向轮框架的顶部连接孔传进调节螺栓,准确调节长度至mm,拧上两个固定螺母。

d.将转向轮的轮轴从转向框架葫芦孔的大口处穿入,用木榔头敲击在小口处。

e.将底座连同其他已连接好的零配件通过四个方头螺栓固定在C型锚柱的安装孔内,依据线路设计图,准确调节整套装置的安装高度,然后交替拧紧螺母至规定的力矩值。

5、铅坠坨

1)产品用途及说明

用来调节接触线或承力索在锚段内随温度变化时的长度。

传统的坠坨材质为混凝土或灰铁。

其外形尺寸大。

铅坠坨外形尺寸小,尺寸精确度高。

结构形式利于准确定位。

2)产品安装示意图

3)性能要求:

每个坠砣重量为16kg,其误差不超过2%。

4)安装

将铅坠砣利用专用的坠砣夹穿入坠砣杆内,坠砣开口朝向依次相反。

6、铅坠坨杆

1)产品用途及说明

用来悬吊坠坨串。

2)产品安装示意图

3)性能要求:

工作荷重为8KN。

4)安装

a.将坠砣杆的单环与双耳楔型线夹连接。

b.在50块坠砣块依次穿进坠砣杆后,将夹板紧贴在最上部的坠砣上固定好。

7、坠砣夹具

1)产品用途及说明

用来将铅坠坨夹起并移送在C型支柱内,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