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刿论战简答题.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3884391 上传时间:2023-05-21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0.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曹刿论战简答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曹刿论战简答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曹刿论战简答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曹刿论战简答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曹刿论战简答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曹刿论战简答题.docx

《曹刿论战简答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曹刿论战简答题.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曹刿论战简答题.docx

曹刿论战简答题

曹刿论战简答题

《曹刿论战》归纳

九年级上册

曹刿论战

《左传》

十年春,齐师伐我。

公将战。

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刿曰: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

“何以战?

”公曰: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

“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公曰: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

“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

“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

战于长勺。

公将鼓之。

刿曰:

“未可。

”齐人三鼓。

刿曰:

“可矣。

”齐师败绩。

公将驰之。

刿曰:

“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

“可矣。

”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

对曰:

“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简答题

1、第一段中哪句话可以看出战争的性质?

答:

“齐师伐我”可以看出这场战争是齐国侵略鲁国的非正义战争。

2、第一段中哪句话可以看出鲁庄公迎战草率?

齐师攻打鲁国,而鲁庄公仓促迎战,说明了什么?

答:

①“公将战”。

②说明了鲁庄公对战争的认识浅薄,目光短浅(也是“鄙”的一种表现)。

3、曹刿作为布衣平民,在“齐师伐我”之时,请求拜见鲁庄公,其原因是什么?

答:

他认识到统治者目光短浅;他对此次战争有深远的考虑。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4、从乡人的问题中,我们可以看出乡人对国家战事的态度是怎样的?

这对塑造曹刿的形象起到怎样的作用?

答:

①冷淡,漠不关心(事不关己,高高挂起)②与曹刿的态度、做法形成鲜明对比,反衬曹刿的爱国热情和责任感(成语: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名言:

“位卑未敢忘忧国”。

5、文章的题目是《曹刿论战》,论战的双方是曹刿和鲁庄公,但文章开头,却写了曹刿与其乡人的对话,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答:

①用乡人对肉食者和国事的冷淡与曹刿形成鲜明对比,反衬曹刿的爱国热情和责任感,同时用民不愿与官谋说明当时的统治者不得民心。

②曹刿的答话是全文的总纲,下文就是围绕“鄙”来写鲁庄公,围绕“远谋”来刻画曹刿的。

(为下文作铺垫)

6、在曹刿看来,鲁庄公说的“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一句中“人”指什么样的人?

曹刿为什么认为这是小惠?

答:

①鲁庄公身边的近臣。

②曹刿认为这种恩惠不能遍及百姓,不能赢得民心,因而是小惠。

7、对鲁庄公提出的第二个条件“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曹刿为什么认为这只是小信?

答:

因为这不过是例行的宗教礼节,并非对百姓的真诚许诺,不能取信于民,因此是小信。

8、曹刿为什么认为“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可以作为作战的条件?

答:

因为国君尽职尽责,就是对国家和百姓的大恩惠、大信用。

9、战前对话中,曹刿两次否定庄公,直到庄公认识到“以情”治“狱”的重要性,曹刿才给予肯定。

由此可以看出曹刿具有怎样的作战观念?

答:

曹刿有民本思想,认为要想战胜必须先要取信于民,得到国民的支持与拥戴,才会有胜利的把握。

10、乡人阻止曹刿请见,并说“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反映了鲁国怎样的社会现实?

答:

民不愿与官谋划,统治者不得民心的社会现实。

11、“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一句起到怎样的作用?

答:

“远谋”是全文的线索和总纲。

揭示了曹刿请见的原因。

“远谋”与“鄙”形成鲜明对比,突出鲁庄公目光短浅,和曹刿的远见卓识。

为下文写鲁庄公的、曹刿的远谋张本。

12、“何以战”一问,表明曹刿怎样的思想特征?

答:

曹刿深谋远虑,重视战前的政治准备。

13、庄公的两次答话能看出他具有怎样的特点?

为什么?

答:

两次答话看出庄公具有“鄙”的特点。

因为他把战争取胜的希望寄托在对左右侍臣施加小恩小惠和神的保佑上,百姓不会服从。

14、曹刿为什么最后同意鲁庄公跟齐国作战?

答:

因为鲁庄公领悟到尽力作好本职的事,百姓会服从他,这是治国之本。

15、曹刿认为“可以一战”的条件是“忠之属也”,那么,“忠之属也”的实质是什么?

答:

是政治上取信于民。

16、曹刿在与鲁庄公的对话中表明了什么观点?

用自己的话概括。

答:

政治上取信于民是战争胜利的先决条件。

17、曹刿的观点源于哪种理论?

答:

百姓是治国的根本,只有政治上取信于民,得到人民的支持,才能取得战争的胜利。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18、阅读课文第一段,曹刿和鲁庄公的谈话中我们可以看出曹刿请见的目的是什么?

答:

使鲁庄公认识到只有政治上取信于民,得到人民的支持,才能取得战争的胜利。

19、曹刿是怎样使鲁庄公认识到只有政治上取信于民,得到人民的支持,才能取得战争胜利的?

答:

曹刿开始就向鲁庄公提出了“何以战”的关键问题,在否定了庄公依靠近臣和神的保佑两个条件后,让庄公逐步认识到战争要靠人民支持,要在政治上取信于民。

20、在指挥作战的过程中,庄公的行动“将鼓之”,“将驰之”,可以看出庄公怎样的特点?

答:

不察敌情,急躁冒进,军事上无知,目光短浅。

21、曹刿在指挥作战时,语言简捷明快,两次“未可”、“可矣”,体现了曹刿怎样的特点?

答:

果断,胸有成竹,从容不迫,沉着冷静、善于把握战机。

22、敌人三鼓而后鼓的目的是什么?

答:

目的是避敌锋芒,养我军的锐气。

23、“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这一举动说明了什么?

答:

说明了曹刿细心观察敌情,这也是他恰当的把握追击时机的根据。

24、在曹刿指挥战斗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曹刿具有哪些战术思想?

答:

①避敌锋芒,养我军锐气②把握战机,后发制人;③详察敌情,做到知己知彼

25、“齐师败绩”“遂逐齐师”是这次战争的结局,它证明了什么?

答:

证明了曹刿的指挥是正确的。

26、在交战中,曹刿两次阻止鲁庄公,但只作出判断并没有解释原因,为什么?

答:

①在紧张的战斗中无暇解释,渲染了紧张的战斗氛围。

②巧设悬念,为下文写战后总结战术埋下伏笔。

③简短的语言更能表现曹刿果断,胸有成竹,从容不迫,沉着冷静。

善于把握战机的特点。

27、第二段详略是怎样安排的?

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

答:

此段以写鲁方的战术决策为主,重点写了曹刿和鲁庄公指挥战斗的情景上。

这样写能使曹刿和鲁庄公形成鲜明的对比,借鲁庄公的鄙更能突出曹刿的远谋。

28、请你谈谈曹刿在战场上镇定自若、从容不迫、胸有成竹的基础是什么?

答:

①战前鲁国政治上取信于民,有广大人民作后盾②在作战中曹刿避敌锋芒,养我军锐气;详察敌情,做到知己知彼;有军事指挥才能,克敌制胜的本领。

29、请你谈一谈“既克,公问其故”一句在文章中起到怎样的作用?

答:

①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结构上)②表现鲁庄公的愚钝,军事上无知,反衬曹刿的远谋,有卓越的军事才能。

(内容上)

30、第三段中曹刿的论战回答了鲁庄公的哪两个疑问?

答:

①为什么待齐人“三鼓”而后“鼓”的问题。

②为什么待他“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后才可以追击的问题。

31、确定反攻时机和追击时机时,暗含曹刿的哪些军事观点?

答:

①打仗靠勇气,要避敌锋芒,养我军锐气,选择“彼竭我盈”的时机发动反攻的观点。

②作战中必须详察敌情,知己知彼,不能盲目追击,以免中敌人埋伏。

32、本文记述的是齐鲁长勺之战,既然是记述战争,战争的经过、场面应是主体,而作者却为何详述战前、战后,而简单的概括记述战争过程呢?

答:

①文章题目是论战,战前的谋划和战后的经验总结最能突出“论”,因此要详写。

②从文章塑造人物的特点来看,战前的谋划和战后的经验总结最能突出曹刿的远谋,因此要详写。

③从史书的意义上看,写历史是为了后人总结经验教训,而不在于事实本身。

因此要突出“论”。

33、你认为,在齐鲁长勺之战中,弱小的鲁国所以能战胜强大的齐国军队的原因是什么?

答:

鲁国在政治上取信于民,得到了人民的拥护和支持,在军事上,讲究战术,能够把握时机。

详察敌情,知己知彼,后发制人。

34、鲁庄公形象的塑造对于表现曹刿的形象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答:

作者将鲁庄公的形象与曹刿的形象作对比,以鲁庄公的“鄙”来衬托曹刿的“远谋”。

用鲁庄公政治上的无能和军事上的无知来衬托曹刿的政治远见和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

35、齐鲁长勺之战在以后的战争中,给了弱小国家哪些有益的启示?

答:

政治上要取信于民,军事上要讲究战略战术,避敌锋芒,养我锐气,把握时机,详察敌情,知己知彼,后发制人。

36、在对垒齐国的战争中,曹刿为什么要选择后发制人的战术原则,请谈谈你的看法。

答:

因为齐国是强大的国家,无论军队的数量还是装备都要超过鲁国,因而鲁国必须避其锋芒。

37、这篇文章从哪些方面说明了曹刿以弱胜强的战略思想?

答:

三方面:

战前的政治准备,战争中抓住反攻时机;抓住追击时机。

38、文中哪些地方表现了曹刿的远谋?

答:

战争之前,曹刿预见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主动请见,使鲁庄公认识到政治上取信于民是战争胜利的先决条件,这是他在政治上的远谋;在作战的过程中,他不急于进攻和追击,避敌锋芒,养我锐气,详察敌情,知己知彼,把握时机,大败齐师;战后总结条分缕析,入情入理表现了他在战略上的远谋。

39、曹刿在这次战役中起了什么作用?

答:

曹刿在这次战役中起到了决定成败的关键性的作用。

战前使鲁庄公认识到政治上取信于民,是战争胜利的先决条件。

他以“夫战,勇气也”为根据,提出要选择“彼竭我盈”的时机发动反攻,所以待齐师“三鼓”而后“鼓”,抓住有利的战机,使齐师败绩;他以“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为根据,提出作战中必须详察敌情,知己知彼,所以他“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之后把握追击时机。

最终鲁国以弱胜强,取得了长勺之战的胜利。

40、人物形象个性鲜明是本文一大特征,请你谈谈作者塑造人物使用了哪些方法?

使用这些方法有什么好处?

答:

一方面通过对话刻画人物,另一方面在对比中刻画人物(把乡人对国事的冷漠,不愿与统治者为谋和曹刿的主动请见对比,突出曹刿的爱国热情和责任感;把鲁庄公的鄙和曹刿的远谋进行对比突出曹刿的政治远见和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

41、本文又题作“齐鲁长勺之战”“长勺之战”等,后改为“曹刿论战”。

纵观全文,分析一下更改题目的理由。

答:

“齐鲁长勺之战”“长勺之战”两个题目只是交待战争的双方和战争的地点。

而“曹刿论战”却突出了本文的写法和主题。

本文情节是围绕庄公和曹刿的对话进行,通过曹刿的“论”体现战争胜利的原因。

开放题型

1、一介草民的曹刿,在国家危难之际挺身而出,指挥打胜了一场决定国家生死的战役,曹刿的这一行动给了你怎样的启示?

答:

我们应当学习曹刿的爱国热情和责任感,国家有难,挺身而出,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为祖国做出应有的贡献。

2、你知道历史上还有哪些以少胜多的战例?

请指出一、二并分析原因。

答:

官渡之战。

曹操懂得用人,能接纳刘晔、荀攸、许攸等人的建议,故袁绍兵多也不足为惧,正所谓兵不在多,在乎能否调遣。

赤壁之战。

东吴取胜的根本原因是知己知彼,利用天时地利,扬长避短。

3、你所知道的选自《左传》的著名故事还有哪些,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写出三个)。

答:

《玩火自焚》、《大义灭亲》、《有恃无恐》。

(此外还有《相敬如宾》《退避三舍》《趾高气扬》)

创新题型

一个执政党,一次革命浪潮,只有取得人民的理解和拥护才能最终走向成功,请结合中外历史事实举一正例和一反例来证这一观点,并用自己的话对此加以评价。

答:

正例:

刘邦入关约法三章,取得了人民的拥护,最终打败了项羽。

或:

中国共产党取得了人民的支持才打败了国民党反动派,建立了新中国。

反例:

商纣王暴虐,众叛亲离,最终被周武王打败。

或:

辛亥革命脱离人民导致失败。

评价: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只有得到人民的拥护,才能获得革命和战争的胜利,一切反人民的势力必将走向灭亡。

与《曹刿论战》相关的中考试题

阅读《曹刿论战》,回答问题。

3、战前对话中,曹刿两次否定庄公,直到庄公认识到“以情”治“狱”的重要性,曹刿才给予肯定。

由此可以看出曹刿具有什么样的作战观念?

答:

学生能围绕“政治上取信于民为作战的先决条件”回答即可。

4、在学习本文时,有同学质疑:

乡人劝阻曹刿的情节似乎作用不大,删去此处,文章内容会更集中。

你对这个问题持怎样的看法?

答:

①乡人对“备战”的漠然视之与曹刿的积极参与形成对比,突出曹刿抗敌卫国的责任感和政治热忱。

②这一情节中,曹刿的答语是全文的纲领,为下文写曹刿的“远谋”,庄公之“鄙”作铺垫。

或曹刿的答语说明他对这次战争已有深远的考虑,对统治者的鄙陋也有认识,肯定了“请见”的必要。

5、就文章的第二自然段内容,请针对曹刿和鲁庄公各写一段评注性的文字。

答:

示例:

①曹刿临战指挥从容镇定,胸有成竹,善于把握战机,表现出一个军事指挥家的风范。

②鲁庄公不察敌情急躁冒进,不能审时度势,是一个缺少军事指挥才能的平庸君主。

6、本文又题作“齐鲁长勺之战”或“长勺之战”,后更改为“曹刿论战”。

纵观全文,请你分析一下更改题目的理由。

答:

“长勺之战”只是交代战役发生的地点,取题“曹刿论战”却突出了本文的写法及主题:

①本文情节是围绕庄公和曹刿的对话进行;②通过曹刿的“论”来体现战役取胜的原因。

《曹刿论战》

(二)

简答题

12、文中哪些地方表现了曹刿的“远谋”?

(2分)

答:

(1)政治上,战前三问,表明取信于民是作战的先决条件,有远见。

(2)军事上,战中能掌握将士心理,不急于进攻和追击,能观察敌情,把握战机,知彼知己,百战不殆,表现了他在战略上的深谋远虑。

13、有人说:

“长勺之战”的胜利,曹刿功不可没,但从某种意义上说,鲁庄公也有一定的功劳。

你怎么看?

(2分)

答:

开放性试题,可从有功、无能或兼而有之来答。

(1)从“有功”方面答:

鲁庄公知人善任、用人不疑,虚心听取曹刿的意见,作为决策者,有一定的功劳。

(2)也可从“无能”方面答:

鲁庄公诗歌平庸的国君,作为统治者目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他把战争的希望寄托在施行“小惠”和祈求神灵的保佑上,说明他政治上、军事上的无能,完全依靠曹刿的才能取得这场战争的胜利。

(3)也可把“有功”、“无能”结合起来答。

14、读了这则短文,鲁国获胜给你启示最深的一点是什么?

请联系生活实际简要谈一谈。

(3分)

答:

获胜的根本是取信于民,获得人民的支持。

战争中要善于分析敌情,把握战机;统治者应善于听取并采纳群众的意见等方面。

(言之成理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艺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