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期末复习资料.docx
《最新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期末复习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期末复习资料.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期末复习资料
1.1马恩在《共产党宣言》中如何概括“共产党人”的特点的?
坚持无产阶级国际主义原则。
无产阶级不应该划分民族、地区和国家的差别而是联合起来一块斗争。
坚持无产阶级为共产主义而奋斗。
认为共产党人是工人阶级利益的代表,在与资产阶级斗争过程中,始终站在工人阶级的身边。
在实践中,共产党人的坚决性。
认为共产党人是各国工人阶级当中最起码推动作用的一部分,能引导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的国家政权。
在理论上,强调共产党熟知无产阶级解放运动的条件,进程,结果,也就是帮助无产阶级实现共产主义的目标。
1.2如何理解资本不是一种个人的力量,而是一种社会力量?
①本句话是马恩在《共产党宣言》中,关于无产阶级与共产党人的论述,在宣言中,马恩对资产阶级认为共产党讲消灭财产的谬论进行驳斥。
②这里面的资本指的是现代资产阶级的私有财产,它是通过剥削雇佣劳动而产生的财产,也就是说资本是集体的产物,归根到底是通过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劳动运动的,生产是社会化的,因此,资本是一种社会力量。
③资本家占有雇佣劳动产生的财产,他不仅占有一种纯粹个人的地位,而且占有一种社会的地位,将社会的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共产党人将改变财产的社会性质,将原本归社会的财产还给社会,而不是消灭财产,消灭的是一种剥削奴役关系。
1.3马克思在《宣言》中对共产主义社会做了怎样的设想?
①马克思认为在未来社会应该是物质财富极其丰富,“无产阶级将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即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里,并且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
”②人不再是“机器的单纯的附属品”,《宣言》中指出:
“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③马恩立足于社会客观事实,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实现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路径。
经济上,消灭私有制,要与传统的所有制进行彻底的决裂,实行生产资料私有制。
政治上,消灭阶级,坚持共产党人的先进性,为共产主义奋斗。
文化上,同传统的观念实行最彻底的决裂抛弃传统的利己主义,物本位观念。
对外上,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解放整个世界的无产阶级。
2.1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提纲》中是如何论述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错误的?
①关于旧唯物主义的错误,马克思在《提纲》中的第一条,三条和九条中有过阐述。
在第一条中,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他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
在第三条中,批判了法国唯物主义的观点即认为人是环境和教育的产物,提出了实践是环境和人发生改变的基础,。
在第九条中,马克思指出直观的唯物主义并不能从实践的角度去理解感性,他们看到了资本主义社会内部孤立,抽象的个人观点,却看不到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和人们思想动机背后的物质根源。
②关于唯心主义的错误,在《提纲》中的第一条,第三条和七条有过说。
在第一条中马克思揭露了唯心主义是抽象地发展了精神方面的能动性,并没有认识到实践的意义,同样在第五条和第七条中,费尔巴哈也坚持主观唯心主义,把感性当作第一性,认为意识不依赖于物质,认为人的理智,情感等天生就有,忽视了人是社会产物。
2.2为什么说“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①实践是社会生活的基础,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根本条件,离开社会实践,就不能理解社会社会生活的本质和规律。
②整个社会生活就是实践的过程。
生产实践是首要的基本的实践形式,人类社会是随着生产劳动实践的出现而产生,随着生产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生产实践为社会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提供物质前提和基础。
③在生产实践过程中形成的以生产力为内容的生产方式,决定社会的性质、面貌和发展趋势,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2.3为什么说“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①这是新唯物主义即马克思主义哲学同以往一切旧哲学的根本区别,指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伟大历史使命。
②由于以往的哲学家们不懂得实践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由于他们的历史和阶级局限性,决定了他们只能停留在思想领域“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不可能指出将理论转变为革命实践的要求。
③马克思创立的新唯物主义是一种实践性的唯物主义,他服从和服务于无产阶级改造现实的斗争,是无产阶级改造世界和彻底解放全人类的理论武器。
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鲜明的革命性和实践性,从而实现了哲学意义的伟大变革。
总之,实践性和革命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和以往一切旧哲学的根本区别,而为无产阶级解放全人类,实现共产主义提供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新唯物主义的历史使命。
2.4马克思是如何阐述新实践观的?
为什么说实践的观点是《提纲》的中心观点?
马克思在《提纲》第一条指出了旧唯物主义不了解实践活动的意义,在第八条中与前面相呼应,马克思从理论上正面论述:
‚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意思是说,社会实践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在诸多社会实践中,生产实践是决定其它一切活动的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生产实践使人类最终从动物界分化出来,产生了人类社会;生产以及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生产方式决定社会的性质及其进一步发展的趋势,是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
实践观点是全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首要的基本观点,实践范畴是马克思哲学整体体系核心,正是在实践的基础上,马克思主义哲学才实现了哲学史上的革命变革,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唯物辩证法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本体论和认识论的统一,才使马克思主义哲学成为一种完整而严密的科学理论体系。
因此,只有立足于社会实践的观点,才能把握和阐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神实质,才能理解和说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和发展,也才能更好地发挥马克思主义哲学对社会实践的指导功能。
所以说,实践的观点是《提纲》的中心观点。
3.1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文中阐述的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有哪些?
①揭示了社会形态的一般结构。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②论述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原理,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马克思第一次科学地解答了这个问题,使社会历史观理论成为了真正的科学。
③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决定社会形态的变革和演进。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相互关系和矛盾冲突中,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是社会变革的物质根源。
④阐明了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自然史的过程
3.2《序言》为我们提供了哪些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
①从社会物质生活的矛盾中寻找社会变革的深刻根源。
也就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对立,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冲突,生产关系必须符合一定时代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使建立在生产关系总和之上的经济基础得到发展,作用于政治,法律,宗教,艺术,道德等社会意识形态,反之亦然。
②根据矛盾的实际状况确定符合实际的建设任务。
指出在革命实践的过程中,要根据当时的物质条件,经济条件和社会关系,做出适合的改变和创新。
而不能脱离实际,盲目改革违反客观存在发展的一般规律。
4.1如何理解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列宁关于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的论述首次出现于《辩证法的要素》一文中,他说“可以把辩证法简要地确定为关于对立面的统一的学说,这样就会抓住辩证法的核心”
1.对立统一规律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2.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是区分两种发展观的重要标志
事物(世界)就是对立统一
发展就是对立统一;3.对立统一规律提供了理解唯物辩证法其他规律的钥匙;4.是否承认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和诡辩论的分水岭
4.2为什么说“辩证法就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
1、矛盾分析法是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2、任何命题中都包含着丰富的辩证法因素(辩证法是人类认识所固有的)①个别和一般的辩证关系
(1)个别与一般相互联系,相互依存
(2)个别和一般的差异性(3)个别和一般可以相互转化个别与一般的关系,既体现了联系的普遍性,又包含了联系的必然性,所以列宁指出“这里已经有自然,必然性,客观联系等概念的因素,胚芽”。
②偶然与必然、现象与本质的辩证关系。
由于“辩证法是人类全部认识所固有的”(在一切最简单的命题来中,都可以发现辩证法的一切要素的胚芽)而自然科学的发展也向我们证明了“客观自然界具有同样的性质”,所以列宁得出结论:
辩证法也就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
4.3如何理解“哲学唯心主义是有根基的,但它是一朵无实花”?
①列宁指出,哲学唯心主义是有其根基的,它是建立在人的认识基础上的,所以它不是凭空产生的,它是生长在人类认识这棵活生生的大树上的无实花。
②列宁指出由于唯心主义只抓住了人类认识过程中的某个片段,不懂的认识过程的辩证法,因而把这个片段夸大到脱离物质,变成神化了的绝对,这就从根本上歪曲了客观世界本身,因此哲学唯心主义既不能科学的解释世界也不能有效的改造世界。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列宁说唯心主义是人类认识之树上的一朵无实花。
5.1恩格斯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中是怎样论述哲学基本问题的?
恩格斯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第二章中,首先明确提出了哲学的基本问题,指出:
“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然后他结合原始宗教的产生,分析了哲学基本问题的起源和历史发展,指出科学地概括哲学基本问题并确定它在哲学中的地位,经历了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
//最后恩格斯把哲学基本问题归纳为两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或第一性的问题;二是思维能否认识现实世界的问题,也是世界是否可知的问题。
并分别对两个方面进行阐述,根据不同的回答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5.2恩格斯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中怎样概括唯物主义辩证法的基本思想的?
①关于辩证法的发展观:
世界的一切事物都是不断更新变化发展的,发展过程是新东西的产生和就东西的灭亡,由低级向高级不断上升的过程。
自然界如此,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也是如此。
②关于主观辩证法是客观辩证法在人的头脑中反映,其根源是客观世界。
③关于事物发展过程中的相对和绝对的辩证关系,辩证法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处在运动变之中,运动是绝对的,静止、稳定是相对的,相对静止和绝对运动是辩证的统一。
原文理解
《共产党宣言》
1、原文:
一、资产阶级生存和统治的……是同样不可避免的。
分析:
这段话出自《共产党宣言》第一部分资产者和无产者,是马克思关于“两个必然”的论述。
首先,马恩认为资产阶级生存和统治的根本条件是资本,资本产生和积累的条件是雇佣劳动,雇佣劳动的基础是工人的自相竞争,所以,归根究底,资产阶级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工人的自相竞争。
其次,马恩认为工人的自相竞争最终会被联合所取代,其原因是随着资本主义工商业的不断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提高,生产力的发展使工人阶级的力量不断壮大,工人思想觉悟不断提高,于是走向联合,便同一切被压迫人民联合起来反抗资产阶级的统治,因此,工人的自相竞争被联合取代。
最后,马恩认为自由竞争被联合取代使得雇佣劳动基础丧失,雇佣劳动基础丧失导致资本积累减少,从而撼动资产阶级的统治基础。
所以说,资产阶级在发展生产力的同时也在生产自己的“掘墓人”。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被新的生产关系打破,最终生产关系的消亡导致资产阶级的灭亡,代表新的生产关系无产阶级走向胜利。
2、原文:
做一个资本家…社会力量。
这段话是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关于“无产者和共产党人”的论述。
在宣言中,马恩批判资产阶级所谓消灭私有制就是消灭个人挣得的,自己劳动得来的财产的谬论,揭示出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首先,马恩揭示出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关系为生产资料私人占有,资本家在生产中不仅占有一种纯粹个人的地位,而且占有一种社会的地位。
其次,马克思指出,资本以社会生产社会化,资本是朵体的产物,这里的资本是指现代资产阶级的私有财产,它是通过剥削雇佣劳动力而产生的,归根到底是通过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活动而运动的,是一种社会力量。
最后,马恩揭示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为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所谓的消灭私有制不是消灭财产,而是改变财产的性质,把本属于社会的财产归还于社会,消灭的是一种剥削奴役关系。
3、原文:
当阶级……自由发展的条件。
分析:
这段话是马恩在《共产党宣言》无产者和共产党人中论述共产主义的特征与本质
首先,马恩指出国家消失的前提是阶级的消失。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社会各阶级的差别会逐渐缩小,当物质资料极大丰富,生产力高度发展时,社会的全部生产资料掌握在全体公民手中,阶级差别便会消失,国家也随之消失。
其次,马恩指出国家问题的实质是阶级问题。
国家是统治阶级用以压迫被统治阶级的有组织的暴力机构,当阶级消失时,国家便会消失。
再次,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第一步就是要通过暴力革命夺取政权,建立以自己为统治阶级的国家,并不断发展生产力,建立生产资料公有制,消灭旧的生产关系。
旧的生产关系的消亡同时使得阶级消亡,因此,阶级统治不复存在,国家消亡。
最后,国家消亡之后取而代之的是自由人联合体,在这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自由人联合体成为社会的自治组织。
共产主义的本质:
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1、原文:
三、有一种唯物主义……变革的实践。
理解:
这段话出自马克思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第三条,其主要内容是批判法国唯物主义和英法空想社会主义的唯心史观,提出实践是环境和人之改变的共同基础。
第一,法国唯物主义论主张环境决定论,认为教育决定环境,环境决定人,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单向的。
第二,马克思主义认为环境决定人,人也可以改变环境,教育者本身必须先受教育,所以人、环境、教育三者的关系是双向的。
马克思主义对法国唯物主义的观点进行了批判,认为环境决定论忽略了人的主观能动性,这些唯物主义者们不懂得实践活动的意义。
第三,为了解释人对环境的作用,法国唯物主义学说把社会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天生的伟人和教育家,另一部分是天生的受教育对象。
这部分天生的伟人和教育家促进了人的改变,最终促使了环境的改变,这一观点使得该学说滑入了唯心主义方向。
第四,马克思认为人、环境、教育三者的关系是双向的、相互的,这种关系是基于实践实现的,所以说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都可以看作并合理地理解为变革的实践。
2、原文:
六、费尔巴哈把宗教……普遍性。
分析:
这段话选自马克思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第六条,其主要内容是马克思批判费尔巴哈对人的本质的错误理解,并提出了“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的观点。
首先,在第一句话中马克思对费尔巴哈把宗教的本质归结于人的本质这一观点进行了肯定。
其次,马克思指出了费尔巴哈理论上的缺陷,其缺陷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费尔巴哈从孤立的个体角度对人的本质进行理解,他把人看作一种抽象的、孤立的个体。
第二,费尔巴哈从生物学角度理解人的本质,只看到了人的自然属性,忽略了人的社会属性。
最后,马克思阐述了自己关于“人的本质”的理解。
其观点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人的本质是现实的、具体的、历史的和发展的,它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不断发展变化的。
第二,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它是基于广义的生产关系即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基础上形成的广泛的社会关系的总和。
第三,不同时代的人具有不同的本质,迄今为止,人类社会已经经历了五种社会形态的变更,不同的社会形态下的社会关系决定了人的不同的本质。
3、原文:
八、全部社会生活……解决。
分析:
这句话选自马克思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第八条,其主要内容是揭示社会生活的本质,并进一步阐明社会意识对社会实践的依赖关系。
首先,马克思认为没有实践就没有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没有实践就没有生产关系,包括物质资料的生产实践不仅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的基础,亦是推动人类社会前进的动力。
其次,以社会实践为基础的社会存在是社会意识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社会存在是第一性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无论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社会意识都是有社会存在决定的。
《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
1、原文:
无论哪一个社会……产生。
分析:
这段话选自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是关于两个决不会的论述。
首先,马克思指出了“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的辩证关系。
第一,“两个必然”揭示了历史发展的总趋势,而“两个决不会”进一步为这种发展趋势提供了理论依据。
第二,“两个必然”的思想论证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是不可抗拒的历史规律,而“两个决不会”强调的是实现“两个必然”的时间和客观条件。
其次,马克思指出一种社会形态,只要生产力还能够发展,它就不会灭亡;新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条件在旧社会成熟之前,它决不会出现。
最后,马克思在方法论意义上指出,人类始终只能提出自己能够解决的任务,根据既定现实的矛盾冲突,根据现实的生产力宇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冲突确立革命任务,避免两种错误倾向,在条件成熟时止步不前,或者是在条件不具备时急于求成。
2、原文:
资产阶级……告终。
分析:
这段话选自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是马克思关于资产阶级生产关系是社会生产过程中最后一个对抗形式的论述。
首先,马克思指出,资产阶级的生产关系是一种对抗形式。
这种对抗是由社会基本矛盾决定的,生产的社会性和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成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其次,资产阶级的生产关系是最后一个对抗形式。
之所以成为最后一个是因为在资产阶级社会中,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孕育出了可以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物质条件。
《谈谈辩证法问题》
1、原文:
发展是……泉源上。
分析:
这段话选自列宁的《谈谈辩证法问题》,主要是对对立统一规律的探讨。
首先,列宁指出历史上有两种常见的发展观点,一种是形而上学,一种是辩证法。
形而上学认为发展是减少和增加,即承认量变;是重复,即认为事物是静止的;形而上学认为事物发展变化是外力作用的结果。
其次,列宁指出辩证法认为发展是对立面的斗争,它承认质变;对立面的统一和斗争是推动一切事物发展的源泉,它认为事物是不断运动的,运动的源泉是事物自身的内部矛盾。
2、原文:
而僧侣……无实花。
分析:
这段话选自列宁的《谈谈辩证法问题》,主要论述了唯心主义是有认识论根源的以及它的历史地位。
第一,列宁指出,哲学唯心主义是有其根基的,它是建立在人的认识基础上的,所以它不是凭空产生的,它是生长在人类认识这棵活生生的大树上的无实花。
第二,列宁指出由于唯心主义只抓住了人类认识过程中的某个片段,不懂的认识过程的辩证法,因而把这个片段夸大到脱离物质,变成神化了的绝对,这就从根本上歪曲了客观世界本身,因此哲学唯心主义既不能科学的解释世界也不能有效的改造世界。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列宁说唯心主义是人类认识之树上的一朵无实花。
《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
1、原文:
惟有费尔……积极的东西。
分析:
这段话选自《终结》,主要是对费尔巴哈的哲学进行批判。
首先,在第一句话中恩格斯肯定了费尔巴哈哲学所作出的贡献,因为只有费尔巴哈通过批判唯心主义和宗教,从而走上了唯物主义道路。
其次,恩格斯指出费尔巴哈哲学没有完全摆脱黑格尔哲学的影响,他的哲学仍然存在不可克服的弊端。
弊端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一,他的哲学同黑格尔一样没有越出“科学的科学”的屏障,他企图建立一个包罗万象的“科学之科学”的哲学体系。
其二,他是一个半截子唯物主义者,他的哲学“下半截”即自然观是唯物主义的,而“上半截”即社会历史观却是唯心主义的。
其三,他对待黑格尔哲学的态度是不正确的。
他全盘否定黑格尔哲学,没有在批判黑格尔唯心主义的过程中,批判地吸收他的辩证法思想。
最后,恩格斯指出费尔巴哈的哲学历史观内容十分贫乏,除了矫揉造作的爱的宗教和贫乏无力的道德,拿不出什么积极的东西和黑格尔体系的百科全书式的丰富内容相抗衡。
2、原文:
在自然……支配的。
分析:
这段话选自恩格斯的《终结》,主要论述了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客观性。
首先,恩格斯通过社会发展史和自然史的比较,阐明了这两者的发展的不同。
在自然界中,如果撇开人对自然的反作用不谈,自然界就是在盲目的、不自觉的、动力的相互作用中发展,而自然界的发展规律就表现在这些动力的相互作用中。
在人类社会历史中,在历史领域内进行活动的,是具有意识的、经过思虑或凭借激情行动的、追求某种目的的人;任何事情的发生都不是没有自觉的意图、没有预期的目的的。
社会历史在人们自觉地、有预期目的的活动中发展,它被打上了人的烙印。
其次,恩格斯通过社会发展史和自然史的比较,阐明了这两者的相同点,即它们都是受内在的一般规律支配的。
社会历史发展同自然界一样有其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
总之,人类社会是合目的性和合规律性的统一。
3、消费“多样化”论述题
新材料手工艺品。
目前,国际上传统的金银、仿金银制成饰品的销售在逐步下降,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数年以前兴起的崇尚然风格、追求个性的自制饰品--即根据自己的创意将各种材质的饰珠,用皮、布、金属等线材串出的品,正在各国的女性中大行其道。
1、学习感悟。
调研要解决的问题:
7、你喜欢哪一类型的DIY手工艺制品?
2、《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和当代价值
是□否□《共产党宣言》主要由序言和正文两部分组成,序言主要总结了宣言自问世以来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一些经验总结,正文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内容:
第一:
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及其必然灭亡的规律和无产阶级的伟大历史使命。
依据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规律,详尽论述资产阶级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同时阐述资产阶级在革命时期的特殊作用及内在矛盾。
第二:
无产阶级执政必须要有坚实的无产阶级政党的指导,阐述了党的性质、纲领和特点等,共产党人的理论原则和无产阶级革命两大基本任务,同传统的关系进行彻底的决裂,宣言指出无产阶级将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取得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手里,并尽可能的增加生产力的总量。
第三:
马克思和恩格斯站在无产阶级的立场上,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揭露批判社会主义,并对空想社会主义进行客观的分析和评价。
无产阶级要完成自己的历史使命,不仅要用正确的理论原则来指导,确立正确的革命道路,还要有相应的斗争策略原则。
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全部著作中,《共产党宣言》是文字不多但影响比较大的著作,可以被看做是纲领性文件,其中的两个必然影响久远,如果从马克思主义著作中去掉这部分内容,那可能马克思就不能称作马克思了。
为了解目前大学生对DIY手工艺品制作的消费情况,我们于己于人2004年3月22日下午利用下课时间在校园内进行了一次快速抽样调查。
据调查本次调查人数共50人,并收回有效问卷50份。
调查分析如下:
三、《共产党宣言》的当代价值首先,《共产党宣言》的现实意义和价值在于我们应该把其思想变成一个现实进步的过程,是一个创造性和开放的体系,毛泽东说过,没有任何学问,没有任何东西是完全的,是不再向前发展的。
小平同志也说过不要指望马克思为之后几百年的事情提供现成的答案等等。
其次,坚定的坚持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共产党宣言》指出:
“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全面发展的条件。
在现行的现代化制度里,也必须重人,社会主义的建设者是人,主体是人,最后一切成果也该人民共享,社会主义的发展一定要比资本主义更适合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再次,宣言中对全球化的阐释蕴含的现代化的思想没有变,只要资本主义没有消灭,马克思恩格斯就有存在的价值,虽然马恩所处的是自由资本主义时代,可以说是旧全球化时代,而现在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