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5年级上册习作例文习作教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3873338 上传时间:2023-05-21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359.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语文5年级上册习作例文习作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部编版语文5年级上册习作例文习作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部编版语文5年级上册习作例文习作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部编版语文5年级上册习作例文习作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部编版语文5年级上册习作例文习作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版语文5年级上册习作例文习作教案.docx

《部编版语文5年级上册习作例文习作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语文5年级上册习作例文习作教案.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部编版语文5年级上册习作例文习作教案.docx

部编版语文5年级上册习作例文习作教案

鲸(习作例文)

【教学目标】

1.熟读例文,通过作者的描述,了解鲸的有关知识。

2.阅读例文,知道课文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来介绍鲸的特点。

3.分析例文,总结说明方法,学会运用多种说明方法描写事物。

【教学重点】通过分析习作例文,知道文中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来介绍鲸的知识。

【教学难点】通过分析习作例文,总结说明方法,学会运用多种说明方法描写事物。

【教学课时】1课时

第一课时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内容

荣德基课件页码

一、创设情境,引发兴趣。

1.多媒体课件出示不同形态的鲸。

同学们你们认识这种动物吗?

你们对它有什么了解吗?

请和同桌谈一谈,自由发言。

(学生自由交流。

2.教师提示:

在美丽的蓝色海洋中,蕴藏着极为丰富的宝藏,生活着各种的海洋生物。

其中有一种号称“海中之王”的动物,它的形体庞大,比大象还要大许多呢。

这就是鲸。

3.导入课题:

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鲸》这篇课文,看看通过学习你对鲸有了哪些更深入的了解。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

(1)注意要读准字音,读懂字词,有读不通顺的地方多读几遍。

(2)标清段落序号,圈划出不理解的地方、读不准的字、词语或句子,及时请教同桌或者老师。

(3)自读课文,看看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

每段主要讲了什么?

指名逐段朗读课文,检查是否正确、流利,重点指导难读的句子。

2.小组同学互相交流。

3.小组派代表进行预习汇报,师生评议。

第一自然段:

写鲸非常大。

第二自然段:

写鲸是哺乳动物,不是鱼。

第三自然段:

写鲸的种类。

第四自然段:

写鲸吃什么,怎样吃。

第五自然段:

写鲸的呼吸。

第六自然段:

写鲸的睡觉。

第七自然段:

写鲸的繁殖。

三、读中感悟,体会写法。

(一)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1.自由读第一自然段,你从哪儿看出鲸很大,画出有关语句,然后读一读。

2.指名汇报,大家补充,读出体会。

3.教师小结,课件出示:

不少人看到过象,都说象是很大的动物。

其实还有比象大得多的动物,那就是鲸。

目前已知最大的鲸约有一百六十吨重,最小的也有两吨重。

我国发现过一头近四十吨重的鲸,约十七米长,一条舌头就有十几头大肥猪那么重。

它要是张开嘴,人站在它嘴里,举起手来还摸不到它的上腭,四个人围着桌子坐在它的嘴里看书,还显得很宽敞。

4.交流说明方法。

(1)不少人看到过象,都说象是很大的动物。

其实还有比象大得多的动物,那就是鲸。

(作比较:

用人们熟悉的动物大象与鲸作比较,说明鲸的大。

(2)目前已知最大的鲸约有一百六十吨重,最小的也有两吨重。

我国发现过一头近四十吨重的鲸,约十七米长,一条舌头就有十几头大肥猪那么重。

(列数字:

“一百六十吨重”“两吨重”“约十七米长”,用词准确,具体写出了鲸的大。

(3)我国发现过一头近四十吨重的鲸,约十七米长,一条舌头就有十几头大肥猪那么重。

它要是张开嘴,人站在它嘴里,举起手来还摸不到它的上腭,四个人围着桌子坐在它的嘴里看书,还显得很宽敞。

(举例子:

用具体事例来说明鲸的大。

(4)我国发现过一头近四十吨重的鲸,约十七米长,一条舌头就有十几头大肥猪那么重。

它要是张开嘴,人站在它嘴里,举起手来还摸不到它的上腭,四个人围着桌子坐在它的嘴里看书,还显得很宽敞。

(作比较:

用鲸的舌头与肥猪作比较,用鲸与人作比较,让读者感受鲸的大。

5.教师小结:

作者在第一自然段中,通过作比较、列数字、举例子的说明方法,鲸的庞大就具体可感了。

“列举数字说明”,准确地说明了鲸的体重、身长。

“作比较说明”,以熟悉的事物比不熟悉的事物,以象作比较,用“鲸的一条舌头”和“十几头大肥猪”相比较,说明鲸形体之大。

“举例子说明”,用“人站在它的嘴里,举起手来还摸不到它的上腭”,“四个人围着桌子坐在它嘴里看书,还显得宽敞”的事例,更直观形象地说明鲸整个形体之大。

6.教师小结运用说明方法的好处:

恰到好处地运用多种说明方法,就会使读者更准确、更直观、更形象地了解所说明事物的特征,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7.指导朗读,读出鲸非常大的特点。

(二)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

1.自由读第二自然段,说一说出鲸是怎样进化的?

把你自己当作鲸鱼,给同组同学说一说你的进化过程。

2.小组派代表做汇报发言,教师小结:

我们鲸在很远古的时代和牛、羊一样生活在陆地上。

后来环境发生了变化,就生活在了靠近陆地的浅海里。

又经过了很长时间,我们的前肢和尾巴渐渐变成了鳍,后肢完全退化,就成了现在的样子,适应了海里的生活。

所以,我们并不是鱼,而是哺乳动物。

(三)学习课文第三自然段。

1.快速读第三自然段,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2.指名汇报,你是从哪儿了解到的,把这些读给大家听一听。

3.了解说明方法。

(1)互相交流:

这一段作者又运用什么说明方法来介绍鲸的?

(分类别)

(2)教师补充:

①要说明事物的特征,往往从单方面不易说清楚,可以根据形状、性质、成因、功用等属性的异同,把事物分成若干类,然后依照类别逐一加以说明。

这种说明方法,叫分类别。

②分类别是将复杂的事物说清楚的重要方法。

③运用分类说明法,要按照一定的标准,对事物和事理的不同方面分别加以说明。

④这种说明方法的好处是条理清晰,层次清晰,一目了然。

清晰地说明了说明对象的特点,使文章更具有说服力。

(四)学习课文第四到第七自然段。

1.鲸生活在海洋里,可它又不是鱼,这真是太神奇了,它在生活习性方面又有什么特点呢?

默读四至七自然段,想想课文从哪几个方面介绍了鲸的生活习性?

(课文从吃食、呼吸、睡觉、生长这四个方面介绍了鲸的生活习性。

2.鲸分为两类,它们在生活习性上有什么不同吗?

自由读第四、五自然段用“~~”画出须鲸的生活习性;用“——”画出齿鲸的生活习性。

鲸的身子这么大,它们吃什么呢?

须鲸主要吃虾和小鱼。

它们在海洋里游的时候,张着大嘴,把许多小鱼小虾连同海水一齐吸进嘴里,然后闭上嘴,把海水从须板中间滤出来,把小鱼小虾吞进肚子里,一顿就可以吃两吨多。

齿鲸主要吃大鱼和海兽。

它们遇到大鱼和海兽,就凶猛地扑上去,用锋利的牙齿咬住,很快就吃掉。

有一种号称“海中之虎”的虎鲸,常常好几十头结成一群,围住一头三十多吨重的长须鲸,几个小时就把它吃光。

  鲸跟牛羊一样用肺呼吸,这也说明它不属于鱼类。

鲸的鼻孔长在脑袋顶上,呼气的时候浮出海面,从鼻孔喷出来的气形成一股水柱,就像花园里的喷泉一样;等肺里吸足了气,再潜入水中。

鲸每隔一段时间必须呼吸一次。

不同种类的鲸,喷出的气形成的水柱也不一样:

须鲸的水柱是垂直的,又细又高;齿鲸的水柱是倾斜的,又粗又矮。

有经验的人根据水柱的形状,就可以判断鲸的种类和大小。

3.鲸在睡觉时是什么样呢?

自习第六自然段,想象一下鲸睡觉的样子,并把它画下来。

鲸每天都要睡觉,睡觉的时候,总是几头聚在一起。

它们通常会找一个比较安全的地方,头朝里,尾巴向外,围成一圈,静静地浮在海面上。

如果听到什么声响,它们立即四散游开。

4.轻声读一读第七自然段,说一说你还知道了什么?

鲸是胎生的,幼鲸靠吃母鲸的奶长大。

这些特征也说明鲸是哺乳动物。

长须鲸刚生下来就有十多米长,七吨重,一天能长三十千克到五十千克,两三年就可以长成大鲸。

鲸的寿命很长,一般可以活几十年到一百年。

5.快速浏览课文第四到第七自然段,看作者在介绍鲸的生活习性时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在课文中进行圈画。

(1)举例子、列数字:

  ①有一种号称“海中之虎”的虎鲸,常常好几十头结成一群,围住一头三十多吨的长须鲸,几个小时就能把它吃光。

  ②长须鲸刚生下来就有六米多长,七千公斤重,一天能长三十公斤到五十公斤,两三年就可以长成大鲸。

  

(2)打比方:

  鲸的鼻孔长在脑袋顶上,呼气的时候浮出海面,从鼻孔喷出来的气形成一股水柱,就像花园里的喷泉一样。

四、课堂小结,总结写法。

1.通过学习,你了解了鲸的哪些知识?

(鲸很大,鲸是哺乳动物,鲸可以分为须鲸和齿鲸两大类,鲸主要吃虾和小鱼,鲸用肺呼吸,鲸每天要睡觉,鲸是胎生的。

2.在这篇课文中作者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向我们来介绍鲸?

(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分类别。

五、课堂练笔。

1.写一种自己喜欢的小动物。

注意观察要细致,抓住特点写,交代明白它的生活习性。

试着用上多种说明方法。

  2.学生动笔写,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3.集体评议。

(1)教师选择巡视中发现的典型习作,请习作的作者上台朗读。

(2)其他同学认真听读。

(3)师生评议,可以做补充发言,也可以提出修改意见。

  六、课后作业。

  1.找到习作中写得好的地方与同学互相分享。

  2.根据评议修改自己的小练笔。

3.推荐阅读:

人类水资源现状

水是人类及其他生物繁衍生存的基本条件,是人们生活不可替代的重要资源,是生态环境中最活跃、影响最广泛的因素,具有许多其他资源所没有的、独特的性能和多重的使用功能,是工农业生产重要资源。

工业生产中,水具有冷却、加工、沸腾、蒸发、传送等一系列功能。

农业用水占了全球使用量的73%,这里主要指灌溉用水。

全球有水139万亿立方米,其中97.3%是咸水。

2.7%的淡水中又有69%以冰雪形式存在或作为冰帽集中在南北极的高山上难以开发利用。

只有很少的水可供人们使用,有直接经济效益。

水的数量虽在一定时期内是保持平衡的,但在一定的时间、一定的空间范围内又是非常有限的。

目前,世界上早已有出现了水危机的国家如埃塞俄比亚。

联合国已发出警告:

“水将成为一种严重的社会危机。

”水资源已成了一个国家、一个地区持续发展的非常稀缺的资源。

现在世界上约2/3的国家都不同程度地反映出水的危机。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十分短缺的国家,人均水资源量仅占世界平均水平的1/4。

尽管我国水资源总量为28000亿立方米左右,但地区分布十分不均,有八成分布在南方,而南方耕地只占全国耕地面积的1/3左右。

水土资源不相匹配,生态环境相对脆弱。

我国地域广阔,南北跨度极大,远距离调水的难度可想而知。

因此,总的水资源可利用量并不很大。

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2300立方米,到2030年人口高峰将达到16亿,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1700立方米,将接近或达到世界公认的用水警戒线。

缺水将越来越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严重制约因素。

中国平均每年因旱受灾的耕地面积约四亿亩。

正常年份全国灌区每年缺水300亿立方米,城市缺水60亿立方米。

全国年排放废污水总量近600亿吨,其中80%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水域。

在全国调查评价的700多条重要河流中,有近50%的河段、90%以上的城市沿河水域遭到污染。

供需失衡的结果,一是国民经济用水挤占生态环境用水,二是城市与工业用水挤占农业用水。

目前,北方水资源开发程度已超过50%,导致河道断流和湖泊萎缩;南方水网地区污水超标排放,造成水体污染;西北干旱区大量挤占生态用水,荒漠化趋势蔓延;西南山丘区坡陡田高水低,水资源开发利用工程艰巨。

从全国看,水资源现状承载能力和生态环境容量已经明显不足。

思考:

1.这篇说明文的说明对象是_____________,说明顺序是_____________。

2.这篇说明文采用的说明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请你认识大白鲨

全世界各地的海洋中生活着大约350种鲨鱼,它己在我们这个星球上生存了3亿多年。

在所有的鲨鱼中,大白鲨个儿最大、最凶猛、最为矫健有力,没有任何海洋动物敢与大白鲨为敌。

生物学家认为,大白鲨可以长到7.61米长,寿命达20年。

刚生下来的大白鲨幼鱼约1.06米,出生的当天就会自己捕食。

雌大白鲨成年时长4.84米,体重达1360-2721千克。

渔民因渔网被凶悍的大白鲨撞破扯烂而一无所获的事时有发生。

大白鲨是典型的肉食动物。

幼小的大白鲨捕食鱼类,身体长到2.74—3.65米时,转而捕食海洋中比鱼类个子大的海豹、海狮之类的哺乳动物。

捕食时,大白鲨往往先在猎物四周慢吞吞地游来游去兜圈子;然后悄然沉下海底,将身子隐蔽在礁石之间。

觑准时机,猛然闪电般向上直扑猎物的腹部或尾部,刀锋似的利齿将猎物咬成几块,三口两口就把猎物吞进了肚里。

大白鲨的表皮覆盖着一排排叫做真皮齿的尖利鳞片,每个鳞片犹如一粒细小的利牙,鱼皮表面像砂纸那般粗硬。

高速游动的大白鲨如果擦碰到人体,人的肌肤会被割划得皮开肉绽。

大白鲨的体温比周围水温高6℃。

据科学测算,肌肉温度每提高5℃,肌肉的收缩力便增加2倍。

这是大白鲨反应神速、肌肉爆发力强大的主要原因。

大白鲨的鼻孔上边有一系列感觉小孔,这些小孔能灵敏地探测到猎物发出的微弱电磁场,因此大白鲨能百发百中捕获猎物。

通过鼻上小孔,大白鲨还能依据地球电磁场,在漆黑一片的海底游动时丝毫不差地把准方向。

大白鲨游动时,将上下颚收缩在鼻子下边,使头部成流线型,以减少水的阻力。

大白鲨是海洋生物链中必不可少的一环,它起着控制海洋中某些哺乳动物数量的作用,吃掉其中的老弱病残者,促进生存竞争。

另外,大白鲨还吞食海洋中的动物尸体,清洁海洋。

可惜的是,体态优美的大白鲨由于受到误解,被人类大量捕杀,数量急剧减少,现在已被世界动物保护组织列入了濒危动物名单。

思考:

1.本文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来介绍大白鲨?

2.针对大白鲨被捕杀的现象,谈谈你的看法。

 

风向袋的制作(习作例文)

【教学目标】

1.熟读例文,了解制作风向袋的材料、工具和制作步骤。

2.知道课文是怎样把制作风向袋的过程介绍清楚的。

3.学习作者按一定的顺序,运用恰当的说明方法介绍制作过程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点】知道课文是怎样把制作风向袋对的过程介绍清楚的。

【教学难点】学习作者按一定的顺序,运用恰当的说明方法介绍制作过程的写作方法。

【教学课时】1课时

第一课时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内容

荣德基课件页码

一、创设情境,引发兴趣。

1.问题交流:

风是无形的,我们怎样才能知道它是从哪个方向吹来的呢?

(学生各抒己见。

2.教师小结:

我们可以借助一些容易随风飘动的物体,根据它飘动的方向来判断风是从哪个方向吹来的。

比如:

旗杆上的旗子、炊烟、风向袋等。

3.多媒体课件出示从多个角度拍摄的风向袋的图片。

(1)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

(风向袋)

(2)风向袋的制作很简单,同学们想了解风向袋的制作过程吗?

(想)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篇课文,通过学习了解制作风向袋的方法和步骤。

板书:

风向袋的制作(学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例文,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自由读例文。

(1)注意要读准字音,读懂字词,有读不通顺的地方多读几遍。

(2)圈划出不理解的地方、读不准的字、词语或句子,及时请教同桌或者老师。

(3)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风向袋的制作步骤的?

找出例文中有关的内容。

  2.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例文。

3.小组同学互相交流。

4.小组派代表进行预习汇报,师生评议。

(作者从准备工具、缝制口袋、固定口袋、组装完成这四方面来写风向袋的制作步骤的。

三、读中感悟,了解写法。

1.阅读全文,互相交流,说说课文是如何把制作风向袋的过程介绍清楚的。

2.自由阅读,小组交流。

3.全班交流,总结写法:

(1)描述有序:

用“第一”“第二”等词语,有条理地写出了制作风向袋的步骤。

(2)说明清楚:

运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把制作过程写得很清楚。

4.交流收获:

学会按一定的顺序,运用合理的说明方法把制作过程介绍清楚。

  四、课堂练笔。

1.回忆自己的一次小制作,运用恰当的说明方法,并按一定顺序把小制作的过程介绍清楚。

2.指名试说,师生共同评议。

3.教师再次明确要求。

(1)要按一定顺序来写把小制作的过程介绍清楚。

(2)运用恰当的说明方法。

4.学生动笔写。

5.写后集体评议。

(1)请习作者上台朗读,其他同学边听边想:

这篇习作好在哪儿?

这篇习作的写作技巧有何借鉴之处?

你对习作者有何建议?

(2)交流听后感,对习作进行评析。

  五、课后作业。

1.找到小练笔中写得好的地方与同学分享。

2.根据交流情况继续修改自己的小练笔。

3.推荐阅读:

制作不倒翁

我做过许多小制作,其中,我最得意的作品是不倒翁。

制作的方法十分简单,先在鸡蛋的细的一端用钉子扎一个小洞,再用根小树枝从小洞插入,来回抽动,不一会,蛋清和蛋黄就出来了,流进碗里。

我又把蛋壳灌满水,使劲甩动,残留的蛋清蛋黄就冲洗干净了。

我往蛋壳里撒了一些沙,又撒进一些土,滴入水,它们就凝固在一起。

为了使它更加牢固,我又滴入一些蜡。

不倒翁的大体模型就完成了。

我用鲜艳的红卡纸糊了一顶圆锥形的小帽子。

鸡蛋上依次画上眼睛,鼻子,嘴,配上彩色的小帽子,可神气了!

我轻轻地按了它一下,一松手,它又立了起来,笑嘻嘻地看着我,好像在说:

“大笨瓜,你按不倒我!

哈哈”。

我十分生气,摘下它的帽子,不停地向小洞里塞断了的铅芯,直到装满为止。

松开手它就倒下了,那股神奇劲也消失得无影无踪,好像在向我“求饶”,我又好气又好笑,便把铅笔芯一颗一颗地又倒了出来。

它才显出了刚才那副神气的样子,早把我这个小主人忘得一干二净。

我喜欢我的小制作——不倒翁。

思考:

作者是怎样把不倒翁的制作过程介绍清楚的?

 

习作介绍一种事物

【教学目标】

1.运用本单元学习的列数字、打比方、举例子、作比较等说明方法学写一篇说明文。

2.能生动形象地把事物特点、用途、好处、使用方法等介绍清楚。

3.按说明文的一定顺序写作,将说明文的表达方法恰当运用到习作中去,使学生在习作实践中不断提高表达能力,受到热爱科学的教育,陶冶热爱生活的情趣。

4.习作语言平实、准确。

写完之后反复修改,并能积极参与互评互改交流,提出修改建议。

【教学重点】

运用本单元学习的列数字、打比方、举例子、作比较等说明方法学写一篇说明文,要把事物特点、用途、好处、使用方法等介绍清楚。

【教学难点】

能将说明文的方法恰当运用到习作中去,在习作实践中不断提高表达能力。

【教学课时】1课时

第一课时

【教具准备】课件(建议使用荣德基小学课件)

【教学过程】

内容

荣德基课件页码

一、谈话激趣,导入主题。

1.这一单元为我们介绍了太阳、松鼠、鲸这几种事物和风向袋的制作步骤,从中你有什么收获呢?

2.本单元课文是什么题材的文章,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列数字、举例子、打比方、作比较等。

)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通过这些说明方法,能让我们对事物了解得更加具体,使说明的事物形象、生动,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3.你想用这些说明方法介绍自己喜欢的物品吗?

那就快快看看第五单元要求我们写什么吧!

(1)鼓励学生认真阅读,了解习作要求。

(2)小组交流,简单地说一说。

(3)小组派代表参与全班交流,老师及时指导。

课件出示:

介绍一种事物

二、仔细审题,明确要求,选择材料

1.仔细审题:

如果选择一种你了解并感兴趣的事物介绍给别人,你打算介绍什么?

下面表格中的提示和题目是否对你有启发?

2.小组学生自由交流:

说说你介绍什么事物,应该从哪些方面介绍?

3.全班交流,教师评议并小结:

可以选择表格中的题目,也可以自拟题目,介绍一种事物。

三、思路导航。

1.要想把事物介绍给别人,应该怎样去写呢?

2.小组交流。

3.全班交流,教师相机指导。

(1)要抓住特征说明事物

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特征,这是这一事物区别于其它事物的最本质、最主要的方面。

因此,要介绍清楚这一事物,必须把握住它的特征,才有准确性可言;不单写作说明文如此,阅读说明文也同样要把握住事物的特征,才能清楚地认识作者介绍的事物。

例如:

《太阳》一文,抓住太阳远、大、热的特点,以及太阳与人类的密切关系来写;《松鼠》一文,抓住松鼠的外形、活动、吃食、搭窝这四个方面介绍了松鼠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的特点。

(2)要选好说明角度

事物的特征,往往是多样性的。

从不同的角度来考察同一事物,就会发现,它的特征不止一个。

事物特征的多样性,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正因为如此,要求我们在说明事物时要根据不同的写作目的、读者对象,选好角度,确定重点,有详有略地进行说明。

例如:

生活在海洋里的鲸有很多生活习性,在《鲸》这篇课文里,作者主要抓住鲸的吃食、呼吸、睡觉等生活习性进行描写。

(3)要合理安排说明顺序。

要能把某一事物(或事理)的特点准确、清楚地说明,还必须根据事物本身的条理和它的固有特征,选取合理的顺序来进行剖释。

所谓合理,是指在根据事物的特点和符合认识规律的前提下所采取的一种便于说清楚,也容易使人看明白的说明顺序。

例如:

《太阳》一文主要分为两部分内容:

第一部分在介绍太阳的特点,第二部分太阳与人类的关系非常密切,正因为太阳那么大,温度那么高,距离我们人类又那么远,才能给地球送来适合人类生存的光明和温度,我们生活的世界才会如此美丽可爱。

(4)要恰当地使用各种说明方法。

恰当地、灵活地使用多种说明方法,有利于把事物(或事理)介绍清楚、剖释生动,选用哪种方法要从需要出发,还要看作者本人的写作习惯,但大都是综合运用各种说明方法,使文章生动形象,便于读者对介绍事物(或事理)的认识和理解。

例如:

“其实,太阳离我们有一亿五千万千米远。

到太阳上去,如果步行,日夜不停地走,差不多要走三千五百年;就是坐飞机,也要飞二十几年。

这么远,箭哪能射得到呢?

”这些具体的数字,说明了太阳离我们很远这一特点。

(作者运用了两个大胆新奇的假设,一是步行到太阳上去需要三千五百年,二是坐飞机到太阳上去需要二十几年,这样既给人留下了比较清楚的印象,又使人读来兴味盎然,使说明趣味化。

再如:

“它们面容清秀,眼睛闪闪发光,身体矫健,四肢轻快,非常敏捷,非常机警。

玲珑的小面孔,衬上一条帽缨形的美丽尾巴,显得格外漂亮。

尾巴老是翘起来,一直翘到头上,自己就躲在尾巴底下歇凉。

它们常常直竖着身子坐着,像人们用手一样,用前爪往嘴里送东西吃。

”这段话简直类似于文学作品中的肖像描写。

一般“清秀”极少用来形容动物,就是形容人,多半也只形容少男少女,现在拿来形容松鼠的面容,加上“闪闪有光”的眼睛,写得非常惹人喜爱。

(5)要运用准确、简明的语言说明

说明文的说明性、客观性、知识性决定了它的语言的质朴性、平实性、简洁性。

所以在说明文写作中,必须时刻注意说明文的质朴、平实的语言风格。

例如:

《松鼠》是一篇知识性、科学性、趣味性都较强的文艺性说明文(又称科学小品)。

它以准确性说明为前提,以形象化描写为手段,在说明角度、表达方法、语言风格等方面与《太阳》有很大不同。

从说明的角度来看,《太阳》侧重于介绍太阳的特点和太阳与人的密切关系,而本文侧重于介绍松鼠的外貌、性格和行动;从表达的方法来看,《太阳》运用了比喻、对比的方法,而本文主要是采用比喻、拟人手法生动形象地说明事物;从语言风格上来看,《太阳》的语言精炼平实,而本文的语言生动传神,极具文学色彩。

四、技法点拨。

1.写之前,细致观察要写的事物,并搜集相关资料,进一步了解这个事物,想清楚从哪几个方面来介绍。

2.写的时候要注意以下几点:

(1)写清楚事物的主要特点。

(2)试着用上恰当的说明方法。

(3)可以分段介绍事物的各个方面。

3.例文在线。

不少人看到过象,都说象是很大的动物。

其实还有比象大得多的动物,那就是鲸。

目前已知最大的鲸约有一百六十吨重,最小的也有两吨重。

我国发现过一头近四十吨重的鲸,约十七米长,一条舌头就有十几头大肥猪那么重。

它要是张开嘴,人站在它嘴里,举起手来还摸不到它的上腭,四个人围着桌子坐在它的嘴里看书,还显得很宽敞。

  鲸生活在海洋里,因为体形像鱼,许多人管它叫鲸鱼。

其实它不属于鱼类,而是哺乳动物。

在很远的古代,鲸的祖先跟牛羊的祖先一样,生活在陆地上。

后来环境发生了变化,鲸的祖先生活在靠近陆地的浅海里。

又经过了很长很长的年代,它们的前肢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