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跟踪练二十一 高考生物总复习精品专题学案Word版含答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3870554 上传时间:2023-05-21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40.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时跟踪练二十一 高考生物总复习精品专题学案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课时跟踪练二十一 高考生物总复习精品专题学案Word版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课时跟踪练二十一 高考生物总复习精品专题学案Word版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课时跟踪练二十一 高考生物总复习精品专题学案Word版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课时跟踪练二十一 高考生物总复习精品专题学案Word版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课时跟踪练二十一 高考生物总复习精品专题学案Word版含答案.docx

《课时跟踪练二十一 高考生物总复习精品专题学案Word版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时跟踪练二十一 高考生物总复习精品专题学案Word版含答案.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课时跟踪练二十一 高考生物总复习精品专题学案Word版含答案.docx

课时跟踪练二十一高考生物总复习精品专题学案Word版含答案

课时跟踪练(二十一)

一、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78分)

1.下列有关基因突变的叙述,正确的是(  )

A.DNA分子中发生了碱基对的替换一定会引起基因突变

B.基因突变可能导致终止密码子推后出现而使肽链延长

C.生殖细胞发生的基因突变一定会传递给子代

D.基因突变的方向是由环境条件决定的

解析:

DNA分子中发生了碱基对的替换不一定发生在基因所在的片段,A错误;发生基因突变的生殖细胞,若不参与受精作用无法传递给子代,C错误;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的特点,D错误。

答案:

B

2.(2019·芜湖模拟)如图为某哺乳动物某个DNA分子中控制毛色的a、b、c三个基因的分布状况,其中Ⅰ、Ⅱ为非基因序列。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基因重组可导致a、b位置互换

B.若b、c基因位置互换,发生染色体易位

C.b中发生碱基对改变,可能不会影响该生物性状

D.该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替换属于基因突变

解析:

读图可知;当a、b基因位置互换,会导致染色体结构变异,A错误;c、b基因位置互换,没引起染色体片段的移接,不属于易位,B错误;若该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替换的位置位于非基因序列如Ⅰ、Ⅱ,则不属于基因突变,D错误。

答案:

C

3.(2018·海南卷)杂合体雌果蝇在形成配子时,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的相应片段发生对等交换,导致新的配子类型出现,其原因是在配子形成过程中发生了(  )

A.基因重组   B.染色体重复

C.染色体易位D.染色体倒位

解析:

生物体在形成配子时,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的相应片段发生对等交换,导致位于非姐妹染色单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进行了重组,其变异属于基因重组,A正确。

答案:

A

4.以下有关基因重组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能导致基因重组

B.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换可引起基因重组

C.纯合体自交因基因重组导致子代性状分离

D.同胞兄妹间的遗传差异与父母基因重组有关

解析:

纯合体自交不会发生基因重组,也不会发生子代性状分离。

答案:

C

5.(2019·芜湖模拟)某二倍体动物的一个细胞内含10条染色体,20条DNA,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该细胞开始缢裂,则该细胞可能正在进行(  )

A.同源染色体配对

B.基因的自由组合

C.染色体着丝粒分裂

D.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

解析:

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细胞膜开始缢缩,着丝点不分裂,同源染色体分开,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B正确。

答案:

B

6.(2019·烟台模拟)瑞特综合征是由于X染色体上的MECP2基因突变导致的遗传病患者神经系统异常,运动控制能力丧失。

研究表明,MECP2基因突变的小鼠神经元细胞中与运动有关的基因信息是正常的,但无法正常表达,突变小鼠表现为活动能力极弱。

当研究者开启了突变小鼠体内MECP2基因的表达后,小鼠的活动能力迅速恢复正常。

下列与之相关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瑞特综合征患者的肝脏细胞中也存在MECP2突变基因

B.瑞特综合征患者的基因改变属于可遗传变异

C.MECP2基因的表达产物能够调节其他基因的表达

D.MECP2基因突变小鼠的神经发育不良导致其运动能力减弱

解析:

由题干可知,MECP2基因突变小鼠的神经系统异常,对运动控制能力丧失,而小鼠的运动能力并没有减弱,D错误。

答案:

D

7.(2019·广东联考)下列有关生物体内基因重组和基因突变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由碱基对改变引起的DNA分子结构的改变就是基因突变

B.减数分裂过程中,控制一对性状的基因不能发生基因重组

C.淀粉分支酶基因中插入了一段外来DNA序列不属于基因突变

D.小麦植株在有性生殖时,一对等位基因一定不会发生基因重组

解析:

由碱基对改变引起的DNA分子中基因结构的改变是基因突变,A错误。

若一对相对性状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则可能发生基因重组,B错误。

淀粉分支酶基因中插入了一段外来DNA序列,属于基因结构的改变,为基因突变,C错误。

答案:

D

8.(2019·衡水联考)下列与基因突变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基因突变可能导致DNA的终止密码提前或滞后

B.若某雌雄异株植物的突变基因位于雄株X染色体上,子代雌株不一定出现突变性状

C.基因突变导致DNA复制和基因表达过程中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发生改变

D.基因发生突变,种群基因频率一定改变,新物种一定形成

解析:

密码子位于mRNA上,A错;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不会因基因突变而发生改变,C错;基因发生突变,种群基因频率可能发生改变,不一定形成新物种,D错。

答案:

B

9.某基因编码含63个氨基酸的肽链。

该基因发生插入突变,使mRNA增加了一个三碱基序列UUC,表达的肽链含64个氨基酸。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在突变基因表达的过程中,最多需61种tRNA参与

B.该基因突变后,复制时参与的酶为RNA聚合酶

C.突变前后编码的两条肽链,最多有1个氨基酸不同

D.在该基因转录时,核糖核苷酸之间通过氢键相连接

解析:

该基因突变后,复制时参与的酶为DNA聚合酶,B错;由于插入了3个碱基,若插在一个氨基酸对应的碱基内,则突变前后编码的两条肽链,有2个氨基酸不同,C错误;在该基因转录时,核糖核苷酸之间通过磷酸二酯键连接,D错误。

答案:

A

10.(2019·江西、湖南联考)下列有关基因突变与基因重组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若只考虑纯合二倍体生物常染色体上一个基因发生突变,显性突变个体当代即可表现出突变性状

B.若只考虑纯合二倍体生物常染色体上一个基因发生突变,隐性突变个体可能当代不会表现出突变性状

C.减数第一次分裂四分体时期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是重组类型之一

D.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发生自由组合是基因重组类型之一

解析:

若只考虑纯合二倍体生物常染色体上一个基因发生突变,显性突变个体当代即可表现出突变性状,如aa→Aa,A正确;若只考虑纯合二倍体生物常染色体上一个基因发生突变,隐性突变个体可能当代不会表现出突变性状,如AA→Aa,B正确;减数第一次分裂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属于基因重组,而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不属于基因重组,C错误;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属于基因重组,D正确。

答案:

C

11.(2019·石家庄模拟)关于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体细胞发生的基因突变会影响基因表达,但不会遗传给后代

B.基因重组可发生在同源染色体的姐妹染色单体之间

C.21三体综合征患者的智力低下,身体发育缓慢,体细胞中含有3个染色体组

D.多基因遗传病包括一些先天性发育异常和一些常见病,群体发病率较高

解析:

植物的体细胞发生突变,可通过无性繁殖传给后代,A错;基因重组可发生在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B错;21三体综合征患者的体细胞中含有2个染色体组,C错。

答案:

D

12.如图表示某动物一个精原细胞分裂时染色体配对时的一种情况,A~D为染色体上的基因,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该变异发生在同源染色体之间故属于基因重组

B.该细胞减数分裂能产生3种基因型的精细胞

C.C1D2和D1C2转录翻译产物可能发生改变

D.C1D2和D1C2可能成为C、D的等位基因

解析:

图示表示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非对等片段交叉互换,不属于基因重组,A错误;由于发生过交叉互换,因此该细胞减数分裂能产生ABCD、ABC1D2D和ABCD1C23种基因型的精细胞,B正确;由于改变了基因的排列顺序,基因本身的结构发生改变,因此C1D2和D1C2转录翻译产物不同,C正确;C1D2和D1C2表示基因的排列顺序改变,基因本身的结构发生改变,可能变成C、D等位基因,D正确。

答案:

A

13.(2018·全国卷Ⅰ)某大肠杆菌能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其突变体M和N均不能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但M可在添加了氨基酸甲的基本培养基上生长,N可在添加了氨基酸乙的基本培养基上生长,将M和N在同时添加氨基酸甲和乙的基本培养基中混合培养一段时间后,再将菌体接种在基本培养基平板上,发现长出了大肠杆菌(X)的菌落。

据此判断,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

A.突变体M催化合成氨基酸甲所需酶的活性丧失

B.突变体M和N都是由于基因发生突变而得来的

C.突变体M的RNA与突变体N混合培养能得到X

D.突变体M和N在混合培养期间发生了DNA转移

解析:

突变体M可在添加了氨基酸甲的基本培养基上生长,说明其不能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是因为体内不能合成氨基酸甲,原因可能是突变体M催化合成氨基酸甲所需要的酶活性丧失,A不符合题意;一般来说,大肠杆菌突变体的形成是基因突变的结果,B不符合题意;正常情况下,突变体M的RNA与突变体N混合培养不能改变突变体N的遗传物质,也就不能使N转化为X,C符合题意;细菌间可以发生DNA的转移,使受体的遗传特性发生改变,并且改变是可以遗传的,因此,将两个突变体在同时添加氨基酸甲和乙的基本培养基中混合培养一段时间后,再将菌体接种在基本培养基平板上,可能会长出大肠杆菌(X)的菌落,D不符合题意。

答案:

C

二、非选择题(共22题)

14.(10分)豚鼠(2n=64)是研究遗传的常用实验材料。

图甲表示正常豚鼠的两对染色体上基因Aa和Bb的分布,图乙变异类型。

已知缺少整条染色体的雌配子致死但个体不致死。

请回答:

(1)研究发现豚鼠二倍体X染色体上一个基因发生了突变,且突变性状一出现即可稳定遗传,该突变为________(填“显性”或“隐性”)突变。

自然条件下,即使在DNA分子复制过程中基因的突变率也比较低,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甲豚鼠与图乙豚鼠杂交,预计子代中与图甲个体基因型相同的比例是________,若图甲表示精原细胞,它产生了一个基因型为AaYY的次级精母细胞,则该次级精母细胞处于________期,导致该变异的原因可能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突变性状在子代中一出现即可稳定遗传,由此判定该突变为隐性突变,即突变个体为隐性纯合子。

自然条件下,在DNA分子复制过程中基因的突变率也比较低,因为DNA分子独特的双螺旋结构为复制提供了精确的模板,严格的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保证复制准确的进行。

(2)根据题意可知图乙豚鼠产生的卵细胞有两种类型:

AXB、AXb,图甲豚鼠与图乙豚鼠杂交,预计子代中与图乙个体基因型(AaXBY)相同的比例为

×

若图甲表示精原细胞,它产生了一个基因型为AaYY的次级精母细胞,即Y染色体的着丝点分裂,则该次级精母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或末)期,该细胞出现Aa一对等位基因,导致该变异的原因可能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发生了基因突变或交叉互换。

答案:

(1)隐性 DNA分子独特的双螺旋结构为复制提供了精确的模板,严格的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保证复制准确的进行 

(2)

 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或末) 减数第一次分裂发生了基因突变或交叉互换

15.(12分)下图表示某个家蚕体内某精原细胞(只表示了一对染色体)减数分裂时同源染色体变化示意图。

请据图回答:

(1)若两对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产生的精子类型与图示细胞由于交叉互换产生精子类型一样,均为4种,如何区分?

(2)研究表明,雌性家蚕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不发生染色体的交叉互换。

雄性家蚕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可能发生染色体的交叉互换,若两对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通常可形成数量不等的四种配子(两多两少),但是若这两对基因在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且位置相距很远,则可形成比例近似1∶1∶1∶1的四种配子,与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的情况相似。

现有基因型为AABB、aabb的家蚕品系,两对基因各控制一对相对性状,请以这些家蚕为材料,设计杂交实验,验证这两对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且相距很远(用文字描述)。

解析:

(1)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经常发生缠绕,并交换一部分片段,但并不是所有的同源染色体都发生交叉互换,因此产生的各种精子的比例并不相同,而通过随机组合产生的精子比例是相同的,由此可以将二者区分开。

(2)解答此题可采取倒推法。

方案有两种,F1雌雄相互交配,也可以由F1与aabb的亲本进行回交,统计子代表现型及比例。

方案一:

若这两对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且相距很远,以基因型为AABB和aabb的家蚕为亲本进行杂交,F1(AaBb)雌性个体产生的配子为AB、ab两种,而雄性个体产生AB、ab、Ab、aB4种配子,且比例接近于1∶1∶1∶1。

雌雄配子结合产生的子代有四种表现型且比例接近5∶1∶1∶1,由此表现型及比例可验证其结论。

方案二:

若这两对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且相距很远,两纯系亲本杂交,F1的基因型均为AaBb。

若F1(♀)与aabb(♂)杂交,则后代只有两种表现型;若F1(♂)与aabb(♀)杂交,F1(♂)产生AB、ab、Ab、aB4种配子,且比例接近于1∶1∶1∶1,而aabb(♀)只产生ab一种配子,后代有四种表现型且比例接近1∶1∶1∶1,由此可验证其结论。

答案:

(1)两种情况产生的精子种类数虽然相同,但四分体时期并不是所有的同源染色体都发生交叉互换,所以产生的各种精子比例并不相等,但是两对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产生的精子比例相等。

(2)方案一:

以基因型为AABB和aabb的家蚕为亲本进行杂交,取F1雄、雌性个体相互交配,若后代四种表现型比例且接近5∶1∶1∶1,则证明家蚕这两对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且相距很远。

方案二:

以基因型为AABB和aabb的家蚕为亲本进行杂交,取F1个体与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进行正、反交,若F1(♀)与aabb(♂)的后代只有两种表现型,而F1(♂)与aabb(♀)的后代有四种表现型且比例接近1∶1∶1∶1,则证明家蚕这两对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且相距很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农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