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新闻评论写作 全书最完整复习纲要.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386797 上传时间:2022-10-29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7.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考新闻评论写作 全书最完整复习纲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自考新闻评论写作 全书最完整复习纲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自考新闻评论写作 全书最完整复习纲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自考新闻评论写作 全书最完整复习纲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自考新闻评论写作 全书最完整复习纲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自考新闻评论写作 全书最完整复习纲要.docx

《自考新闻评论写作 全书最完整复习纲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考新闻评论写作 全书最完整复习纲要.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自考新闻评论写作 全书最完整复习纲要.docx

自考新闻评论写作全书最完整复习纲要

第1章 新闻评论的特点和作用

1.新闻评论学是新闻学的一个组成部分,是研究新闻评论的运用和写作规律的科学。

2.新闻评论是一种政论性的新闻体裁。

它是针对新近发生的、具有普遍意义的新闻事件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发议论,讲道理,直接发表意见的文章。

【评论文章和节目的总和,最早出现于报刊。

3.新闻报道(包括消息,通讯和调查报告等)和新闻评论是新闻宣传工作中的两种基本体裁。

如果说新闻报道是新闻宣传的主体和基础,那么新闻评论就是旗帜和灵魂。

4.新闻以报道客观事实为主、用事实说话、无形的意见;评论则是在客观事实基础上发议论,讲道理、议论说理,直抒己见、有形的意见。

5.我们的新闻宣传工作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

6.新闻评论属于议论文范畴,议论说理,直接发表意见的主体。

政论性的新闻体裁,不同于一般的议论文。

【宣传更全面、站得更高、看得更远】

7.新闻评论的特点:

(1)新闻性

1.现实的针对性:

选题和立论有的放矢、针对性强。

 

2.强烈的时效性:

结合形势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表明态度。

(2)政治性

1.鲜明的政治立场和态度:

政治性是由新闻媒介的性质决定的 

2.从思想、政治、理论高度分析问题:

不直接论述事件或问题

(3)群众性

1.面向广大受众:

同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 

2.吸引群众参与评论工作:

更广泛读者,内容更贴近生活、群众

 

8.新闻评论的功能与作用:

1.引导作用:

重要宣传手段——表彰先进、针砭时弊、释疑解惑 

2.监督作用:

以正面宣传为主,也应该包含舆论监督的内容 

3.表态作用:

代表新闻媒介对重要事件、问题表明态度。

全国性媒介 

4.深化作用:

善于务虚,不应局限于就事论事,分析、综合、提炼。

 

第二章 新闻评论的选题和立论

1.选题就是解决写什么的问题。

对于新闻评论来说,就是选择所要评价的事物或所要论述的问题,也就是确定一篇评论所要评论的对象和论述的范围。

2.新闻评论的立论,就是指一篇评论的主要论断或结论。

它是作者对所提出的论题的主要见解,是贯穿全文的中心思想,起统率全文所有观点和材料的作用。

3.立论各异,即论述同一论题,在不同时期、不同的读者对象和不同性质的报刊,其中心思想和侧重点并不都是一致的,也不可能和不应该强求一致。

4.明确了选题与立论的关系,有助于我们走全面认识搞好选题和立论在评论写作中的重要意义。

具体表现在:

首先,就评论写作的过程而言,一般包括两个步骤,一是构思阶段的选题和立论;二是提笔阶段的论述和说理。

其次,就是衡量评论作品的标准而言,选择和评价一篇新闻评论优劣的最重要的标准是选题立论是否有针对性和迫切性。

再次,就写作思维而言,论题选择得好,立论又有独到之处,评论写作就有了明确的目标。

5.论题从哪里来

新闻评论选题要求在于,它所评论的对象和范围应当是选择当前具有迫切意义的、有着普遍引导作用、又能配合整体的新闻宣传部署的问题。

其一,是当前的客观形势、舆论动向和宣传任务,以及最近中央发布的重要决定、工作布暑和最新的政策精神。

其二,是实际生活中层出不穷的新情况、新变革、新矛盾、新风险,以及来自广大群众和社会基层的呼声和要求。

其三,是重要的新闻事件和新闻典型

要避免两种不良倾向:

不动脑筋抄文件、为凑热闹赶浪头。

6.立论的基本要求:

针对性、新颖性、准确性、前瞻性

立论的针对性

针砭时弊,对症下药;正视迫切需要解决的实际矛盾;善于初级社会性的思想问题及其实质

立论的新颖性

论题的新颖;见解的独到;输入新鲜的事实材料作为由头或论据;

选取新的立论角度;交锋中闪现亮点

立论的准确性

论点的准确;论据和引语的准确;完整、准确地阐明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和法规;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力戒浮夸和武断。

立论的前瞻性:

重提示、洞察力、预见性

7.选题和立论的前提

调查研究是选题和立论的前提,也是选题和立论的途径,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评论权。

调查研究对选题立论的重要意义,掌握政策和法律,了解实际情况,形成正确的认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了解群众的思想,收集实际生活中的新鲜素材。

8.调查研究的方法和途径

首先,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和要求。

其次,要敢于正视矛盾,虚心听取不同意见。

再次,收集材料与分析研究相结合。

 

第三章 新闻评论的标题

1.新闻评论的标题是概括或提示评论的议论范围、中心论点或基本倾向的文字。

【引题、主题、副题】

2.新闻评论与新闻报道标题的不同

(1)制作目标不同:

新闻事实信息/见解、意向、思考

(2)表现手法不同:

含蓄/鲜明

(3)结构方式不同:

结构复杂/结构简单

(4)写作要求不同:

较为具体/较为抽象

3.评论标题的主要功能

指导:

提示内容诱导:

激发兴趣引导:

引发思考

(1)概括论题范围

(2)昭示中心论点

(3)表明作者态度

(4)吸引受众注意

4.评论标题的要求:

题文一致:

评论的标题应与内容相吻合,把握论点

意向鲜明:

直抒己见,立场鲜明 

言简意赅:

句式简洁,文字简练,文字简约 

生动引人:

转换句式、语气;活用成语、俗语;巧用修辞手法

5.不同媒介评论标题的形式  

单一式标题:

只有主题,没有辅题的标题结构形式  

复合式标题:

既有主题,又有辅题的标题结构形式

6.不同媒介评论标题的区别  

符号不同:

报纸:

单一文字符号,广播:

单一声音符号,电视:

多种传播符号 

作用不同:

报纸:

导读,广播:

导听、强调,电视:

多次出现、效果 

制作要求不同

报纸:

深刻、耐读,寓意、文采,思辨性和哲理性

广播:

浅显、平易,语义明确、形象生动

电视:

表现手法立体多样,文字符号为主、声音图像符号为辅

 

第四章 新闻评论的论述说理

1.说理论述的基本要求:

论点论据、虚实破立、严肃生动

(1)论点与论据结合

论点是作者对所论述的论题的见解、主张和所持的立场和态度。

论点支配论据又依赖于论据,论据从属于论点又支撑着论点。

论证或表述则揭示论据与论点之间的逻辑关系,确立并阐明论点。

论点是经过调查研究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分析推理引申出的。

论据是阐明论点的材料、说明论点的证据、判断和推理的基础。

论据分为事实性论据、理论性论据,务必正确、真实、恰当,考虑写作背景和读者的特点。

论证是运用论据证明或说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旨在将论据和论点有机地统一起来。

统一论据和论点,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正确处理好论据和论点的辩证关系,掌握论证的具体方法。

论证的具体方法:

例证法、引证法、反证法。

(2)虚与实相结合

虚是指理论、观点、政策、思想;实是事实、实践、业务、材料。

务虚性言论:

以虚带实【理论联系实际】、寓虚于实【寓理于事】

务实性言论:

就实务虚、虚实并举【结合具体对矛盾分析议论】

(3)破与立相结合

破,即反驳批判错误的观点;立,即正面提出和论证自己的论点。

正面立论:

立中寓破,指明错处;批驳错误:

破中有立,指明正确。

注意弄清矛盾性质,划清是非界限,坚持摆事实讲道理

(4)严肃与认真相合

论述时讲究生动形象,体现严肃论题与生动表述的相结合,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相结合,抽象论述与具体文字相结合。

由事入理,事理相融。

平易近人,理情并茂。

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相互渗透,使思维的缜密性和形象性相结合。

2.说理论述的操作方法

(1)据事议理的方法:

摆事实讲道理,依托、配合、夹叙夹议。

(2)比较分析的方法:

比较分析论证论点,纵横比较、对比、类比。

(3)论辩交锋的方法:

思想交锋、辨正、批驳

(4)算账说理的方法:

帮助提问、论证论点、增强内涵、抽象生动

3.比较是认识和说明事物的有效方法,比较分析的具体方法有纵横比较法,对比法和类比法。

 

第五章 新闻评论的结构

1.新闻评论的结构原则

新闻评论的结构是对评论各个组成部分的总体建构、设计与谋划。

(1)从评论的具体内容出发

(2)从受众的实际需要出发

(3)从不同的体裁要求和作者的特点出发

2.评论的结构要求:

布局合理 层次清晰 逻辑顺畅

3.评论的结构方式:

归纳、演绎、并列、递进

归纳式结构:

从材料到观点,先分论后结论的结构方式。

 

演绎式结构:

从观点到材料,先结论后分论的结构方式。

并列式结构:

总论点分为两个以上分论点,分别进行论证的结构方式。

 

递进式结构:

对论题由表及里、由浅入深、逐层分析的结构方式。

4.评论的开头:

要求开门见山,引人入胜 

摆出结论-提出问题-亮出靶子-交待意图-由事入题

5.评论的结尾:

要求简短有力,不落俗套 

呼应开头-作出结论-提出呼吁-引发思考-举一反三

 

第六章 新闻评论的文采

1.新闻评论的文采主要是指文风问题,文风不仅是语言文字的技巧问题,同作者的写作态度和思想作风也有密切的关系,也是作者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的反映。

2.要想将评论写得既深刻又生动,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深入浅出:

把深刻的思想内容和平易通俗的论述结合起来。

①深入是浅出的前提

②了解受众的特点和要求

③运用群众的语言

(2)形象说理:

① 善于运用比喻:

将逻辑性与形象性结合起来

② 形象化的语言:

直接描绘客观事物的形象

③ 巧用诗文典故:

以古寓今,说明自己的观点

(3)  以情动人

① 有感而发:

以理服人,以情动人

② 寓感情于形象:

通过形象说明、表达一定的道理

③ 修辞手段的活用:

说理与抒情相结合,增强评论感情色彩

(4)  要言不烦

① 道理实在,言之有物:

实事求是,尊重事实

② 论题适中,篇幅适度:

简练的篇幅和语言

③ 字斟句酌,语言规范:

简介精粹,精益求精

第七章 新闻评论工作者的素养

1.新闻评论要讲五个根底、六个作风

(1)理论路线根底、政策法律根底、群众观点根底、

知识根底、新闻业务根底

(2)敬业的作风、实事求是的作风、艰苦奋斗的作风

清正廉洁的作风、严谨细致的作风、勇于创新的作风

2.新闻评论工作者要:

(1)   加强思想政治素质修养:

提高政治觉悟、职业道德修养

(2)   提高理论政策水平:

掌握基本理论、加强政策观念

(3)   打好知识和业务基础:

重视知识积累,提高业务水平

(4)   培养深入朴素的作风:

深入调查研究、作风艰苦朴素

 

第八章 社论,评论员文章

1.社论是代表报刊,通讯社,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媒体编辑部发言的权威言论,是新闻媒体政治面目的旗帜,直接表达同级党委和政府的思想观点和政治立场,具有鲜明的政策性、导向性和指导性。

最早出现于清末的《循环日报》,主编王韬是第一位报刊政论家。

2.党报社论为何具有权威性

(1)它是党和人民的重要喉舌

(2)社论内容的特殊重要性

(3)党的领导干部具有亲自写作并审阅党报社论的传统

(4)在传播渠道装方面有独特优势

3.评论员文章的规格:

仅次于社论的重要评论

(1)它和社论没有明确的界限,就规格而言,评论员文章仅低于社论,体现编辑部集体的观点和倾向,不如社论的权威性强。

(2)就论题而言,一般说,社论常常是针对重大典型、重大事件和重大问题而言,显得特别庄重。

而评论员文章则偏向于论述局部性的重要事件和问题,选题往往比社论要广泛而具体。

(3)社论通常是独立发表,对于新闻报道的依附性不很明显,评论员文章则除少量单独发表外,都是配合新闻或结合新闻事实而发,有明显依附性。

(4)评论员文章篇幅比社论要短些,介乎社论与短评之间,比短评规格要高,一般在千字左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