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信息化行业分析报告.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386637 上传时间:2022-10-29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1.0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疗信息化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医疗信息化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医疗信息化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医疗信息化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医疗信息化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医疗信息化行业分析报告.docx

《医疗信息化行业分析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疗信息化行业分析报告.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医疗信息化行业分析报告.docx

医疗信息化行业分析报告

 

2016年医疗信息化行业分析报告

 

2016年3月

目录

一、行业所处生命周期4

二、行业上下游的关系6

1、上游6

2、下游6

三、行业壁垒7

1、技术壁垒7

2、人才壁垒7

3、行业经验壁垒8

四、行业监管8

1、行业主管部门及监管体制8

2、主要法律法规及政策9

五、影响行业发展的因素11

1、有利因素11

(1)医疗信息化受到的政策支持力度不断提升11

(2)我国医疗卫生支出持续增长,推动医疗信息化发展12

(3)全国医疗资源供不应求,迫使医疗信息化发展14

(4)互联网的普及与网民结构的高龄化为医疗信息化提供了用户基础17

(5)医疗信息化发展的技术条件日趋成熟18

2、不利因素18

(1)我国医疗信息化进程缺乏顶层统筹机制,标准化较为滞后18

(2)专业人才较为医乏19

六、行业市场规模19

1、医疗信息化整体市场规模19

2、医护患呼叫信息系统的市场规模20

3、移动医疗的市场规模21

七、行业风险特征22

1、技术更新换代的风险22

2、人才与技术流失的风险23

3、政策变动的风险23

4、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23

5、新产品开发的不确定性风险24

八、行业竞争格局24

1、山东亚华电子有限公司25

2、深圳市鑫得亮电子有限公司25

3、佛山市飞星试听设备厂25

4、深圳市来邦科技有限公司26

传统的医疗信息化仅包括医院信息化和区域医疗卫生信息化。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医疗的发展,医疗信息化的概念的不断拓展,医保控费、移动医疗、医药电商等新兴领域均开始成为医疗信息化的一部分。

医疗信息化的主要领域如下所示:

其中,医院信息化是医疗信息化的基础与核心部分,它为进一步的区域医疗卫生信息化、移动医疗、医保控费等创造了良好条件。

医院信息化的具体内容又可细分为医院管理信息系统(HIS)、临床信息系统(CIS)、医院信息集成平台等。

理想的数字化医院能够通过医院信息集成平台,将各科室与职能部门连接成完整的信息系统与物联网系统,使以电子病历(EMR)为核心的数据能够在信息平台上共享,并可进一步对接区域医疗卫生信息平台。

一、行业所处生命周期

我国的医疗信息化进程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

随着小型机与Basic语言开始进入中国,部分医院开始利用小型机进行工资管理、门诊收费等工作,但该阶段的医疗信息化仅限于财务、库存等方面,应用较为单一。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的医疗信息化开始进入小型局域网应用阶段。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快速以太网和大型关系数据库的普及,我国的医疗信息化逐步进入完整的医院网络管理系统阶段,医院管理信息系统(HIS)、临床信息系统(CIS)等医院信息化的核心系统正是在这一阶段开始逐渐得到普及。

世界卫生组织指出,医疗信息化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

医院管理和临床信息化阶段、区域卫生信息化阶段和个人健康管理阶段。

目前,我国的医疗信息化仍处于医院管理和临床信息化阶段,三级医院的信息系统建设已趋于完善,并正在致力于老系统的更新升级;三级以下医院则大部分仍处在信息系统、尤其是临床信息系统的全面建设阶段。

根据CHIMA发布的《2014-2015年度中国医院信息化状况调查》,参与其调查的医院2014年信息化平均投入为438.15万元,其中三级医院的信息化平均投入为648.73万元,三级以下医院的信息化平均投入为149.87万元,约有42.28%的医院表示该年度的信息化建设投入资金较之前年度有所上升。

CHIMA还指出,在参与其调查的医院中,约有超过70%的医院已实施了门急诊划价收费系统、挂号系统、药房管理系统、病案管理系统等医院管理信息系统,且有超过60%的医院已基本完成医院管理信息系统的全面搭建;在临床信息系统中,护士与医生工作站、电子病历系统、实验室信息系统等核心系统的建设均较为完善,原本建设率较低的重症监护信息系统、临床知识库系统等系统在过去一年中建设率也快速提升。

在医院信息化稳步推进、日臻完善的同时,我国的区域卫生信息化和个人健康管理仍处于起步阶段,与西方国家存在较大差距。

近年来,在政策支持、下游市场需求驱动、技术进步等多重有利因素的刺激下,我国的区域卫生信息化和个人健康管理预计将迎来高速发展。

以与区域卫生信息化及个人健康管理均密切相关的在线医疗为例,根据艾瑞咨询统计,2010年之后我国在线医疗领域的投资出现急剧增长,投资笔数已由2010年的8笔增长至2014年的119笔,且在线医疗领域投资中超过80%为种子天使轮投资,这是行业快速成长前期的显著特征。

预计区域卫生信息化、在线医疗等领域的快速发展,将推动我国的医疗信息化行业进入新一阶段的高速成长期。

二、行业上下游的关系

1、上游

医疗信息化企业面临的上游厂商主要来自通信器材、网络设备、电子元器件、计算机硬件、操作系统及通用软件等行业。

上述上游市场均属于开放市场,市场上供应商较多,供应商之间竞争充分,产品替代性较强,技术更新较快,产品货源充足、渠道畅通、价格透明。

因此,上游行业的产品质量、供给状况均能满足医疗信息化行业的发展需求。

2、下游

医疗信息化企业面临的下游客户包括医疗机构、卫生主管部门、医生、患者等主体。

医护患呼叫信息系统针对的用户群体为医院、养老院等医疗机构,因此面临的下游行业主要为卫生行业。

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与健康意识的不断提高,以及我国人口结构的持续老龄化,近年来我国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迎来了快速的增长,医疗机构收入也持续增长。

但在医疗服务业务量高速增长的背景下,我国的医疗资源供给增长却相对滞后,这迫使医疗机构加大对信息化的投入,以提高服务效率和服务质量、缓解医疗资源供不应求的矛盾。

因此,下游需求预计将持续高速增长,这对本行业有积极的带动作用。

三、行业壁垒

1、技术壁垒

医疗信息化是典型的技术密集型行业,核心技术与技术创新是行业内企业维持竞争力的关键因素。

新进入行业的企业要建立竞争优势,不仅需要专业的技术研发团队,还需要持续大量的研发投入、较长的开发周期与对行业需求的深入了解。

因此,新进入行业的企业面临较高的技术壁垒。

2、人才壁垒

医疗信息化是人才密集型行业。

由于医疗卫生行业的需求较为复杂,医疗信息化产品的开发不仅需要开发人员具备一定的技术素养,还要求其具备较高的医疗卫生专业知识。

除技术研发人才外,行业内企业还需要具有医疗行业知识背景和管理经验的综合型销售人才与管理人才。

目前,行业内的高端专业人才较为匮乏,新进入行业的企业要建立起具备竞争力的人才队伍,可能需要较长的时间与较高的成本。

3、行业经验壁垒

医疗信息化行业的客户群体主要为医院等医疗机构。

此类客户对供应商的行业经验有较高要求,在选择供应商时通常会考察其过往的成功案例情况。

同时,此类客户也较为注重供应商的稳定性,一旦与供应商开展合作,由于转换成本较高、设备操作已经熟悉等原因,通常不会轻易更换供应商,客户粘性较高。

因此,新进入行业、缺乏客户资源和成功案例的企业很难与行业经验、客户资源均较为丰富的企业展开竞争。

四、行业监管

1、行业主管部门及监管体制

我国医疗卫生行业的行政主管部门是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其主要职责为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组织制定医药卫生行业相关政策和有关标准、技术规范,负责全国卫生资源配置、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社区卫生建设、监督管理医疗机构医疗服务、组织制定医药卫生科技发展规划等事项。

但目前,卫计委并不直接对医疗信息化领域进行实质性监管,仅委托卫生信息标准专业委员会、中国医院协会信息管理专业委员会、电子病历研究委员会等专业协会开展与医疗信息化相关的、针对行业标准和制度的研究。

2、主要法律法规及政策

与行业相关的主要政策如下表所示:

五、影响行业发展的因素

1、有利因素

(1)医疗信息化受到的政策支持力度不断提升

医疗卫生信息化能够提升医疗卫生工作的效率,有助于实现医疗资源的合理分配,是我国实现新医改目标、缓解“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重要途径,因此得到了我国政府的重视与支持。

近年来,我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支持医疗信息化发展的政策,对我国医疗信息化行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早在2006年发布的《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中,“加强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就被列入我国信息化发展的战略重点之一。

在2009年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中,我国政府进一步提出,我国将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药品供应保障体系,形成四位一体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同时还将完善医疗管理、运行、投入、价格形成、监管、科技和人才保障、信息系统、法律制度八大体制机制。

以上四大体系、八大体制机制被称为新医改的“四梁八柱”,构成了我国新医改方案的主体框架。

医疗信息化作为支撑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八柱”之一,开始受到政策的大力支持,逐渐步入发展的黄金时期。

在新医改意见发布后,支持医疗信息化发展的政策陆续出台,例如2012年发布的《“十二五”期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暨实施方案》指出要“加快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信息化”、“推进公立医院信息化建设”、“加快推进医疗卫生信息化”,2013年发布的《国务院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要“推进健康服务信息化”、“制定相关信息数据标准,加强医院、医疗保障等信息管理系统建设”、“逐步扩大数字化医疗设备配备,探索发展便携式健康数据采集设备,与物联网、移动互联网融合,不断提升自动化、智能化健康信息服务水平”,2015年发布的《全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纲要(2015-2020年)》强调要“积极应用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可穿戴设备等新技术,推动惠及全民的健康信息服务和智慧医疗服务”、“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促进优质医疗资源纵向流动”等。

在政策支持下,近年来我国医疗信息化行业发展迅速,享有良好的政策环境。

(2)我国医疗卫生支出持续增长,推动医疗信息化发展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的卫生总费用(全社会用于医疗卫生服务的资金总额,包含政府卫生支出、社会卫生支出、个人卫生支出三部分)也持续增长,增长情况如下所示:

可见,近年米我国的卫生总费用呈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

但到2014年,卫生总费用占GDP的比例仍不到6%,而美国卫生总费用占GDP的比例长期保持在10%以上。

可见,我国的医疗卫生支出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差距,存在较大的增长空间。

推动我国卫生总费用持续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我国财政医疗卫生支出的不断上涨。

在政策推动下,2005至2014年间,我国公共财政支出中用于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的支出持续增长,年均增长率接近30%,同时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占全国公共财政总支出的比例也逐年上升,己由2005年的3.06%增长至2014年的6.70%,具体增长情况如下所示:

除消费习惯改变、健康意识提高外,我国人口结构的老龄化趋势也是刺激居民医疗卫生支出增长的重要因素。

近年来,我国人口结构持续老龄化,65岁及以上人口所占比例己由2002年的7.3%上升至2015年的10.5%(数据来源:

Wind资讯)。

由于身体机能的衰退,老年人对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普遍较高。

随着人口结构的进一步老龄化,预计我国居民对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将继续上升,从而为我国居民医疗卫生支出的增长提供持续的动力。

综上分析,我国的医疗卫生支出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具备发展空间,同时在我国财政医疗卫生支出与居民医疗卫生支出均持续增长的双重推动下,我国的医疗卫生支出预计将迎来持续的增长期。

而随着医疗卫生支出水平的整体上升,用于医疗信息化的费用也很可能相应上升,这有利于提升医疗信息化行业的市场规模、推动医疗信息化快速发展。

(3)全国医疗资源供不应求,迫使医疗信息化发展

随着我国居民生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