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九年级上教科版期末复习资料.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3865575 上传时间:2023-05-21 格式:DOCX 页数:69 大小:67.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政治九年级上教科版期末复习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9页
政治九年级上教科版期末复习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9页
政治九年级上教科版期末复习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9页
政治九年级上教科版期末复习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9页
政治九年级上教科版期末复习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政治九年级上教科版期末复习资料.docx

《政治九年级上教科版期末复习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政治九年级上教科版期末复习资料.docx(6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政治九年级上教科版期末复习资料.docx

政治九年级上教科版期末复习资料

第一部分基础知识、背诵填空

第一课历史的足迹

1、中华民族的发展史,不仅是一部民族文明的创造史,也是一部民族精神的生长史,更是一部民族发展的探索史。

2、中华文明,是人类最早的文明之一,曾经是世界上最先进的文明之一。

3、中国的科技文化曾在世界上长期独领风骚,为推动世界文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做出了突出贡献。

4、由于封建统治者的腐败无能以及国家的落后,也由于外国侵略者的侵略,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华民族经历了百年的沧桑。

5、中华民族历来是一个有着顽强信念和不屈精神的民族。

第二课历史的昭示

1、我们的民族之魂——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2、爱国主义是千百年来形成的对于自己祖国挚爱的深厚情感。

2、长征精神、延安精神、铁人精神、抗洪精神等,这些都是对民族精神的继承和发展,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的时代特点和强大的生命力。

3、中华民族历来以团结统一、爱好和平著称于世。

4、在对外交往中,中华民族历来奉行睦邻友好、和平共处的原则。

5、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的道路,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致力于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事业。

6、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7、一百多年来,各种理论和运动,都在寻求救国救民的道路,但都因为没有先进的、正确的理论指导,没有找到解决中国问题的正确道路而失败。

8、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

9、社会主义革命取得的伟大胜利充分证明: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10、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的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充分表明:

只有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实现我国的发展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第三课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1、当祖国的发展兴旺时,忧患可以使我们保持警惕,居安思危;当祖国的发展处于低潮时,忧患会使我们卧薪尝胆,励精图治,迎头赶上。

2、我国基础差,底子薄,人口众多,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与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科技领域、教育文化、综合国力等方面仍然存在差距。

3、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当代中国青年最重要的社会责任。

4、我们青少年是祖国的希望,是21世纪社会主义建设的主力军,我们的成长关系着国家的兴旺。

第四课走向小康

1、人们衣食住行等发生的巨大变化,就是生活水平达到小康的具体表现。

2、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取得了现代化建设的辉煌成就。

3、到20世纪末,我国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实现了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

4、我国现代意义上的小康,是由邓小平同志提出来的。

5、我国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

6、现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7、当代中国最基本的国情是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8、党和政府提出了在2l世纪头20年,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即全面的小康。

9、与总体的、初步的小康相比,全面的小康是较高标准的小康,是共同富裕的小康与精神文明的小康的统一。

10、集中力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摆在全国人民面前的重大历史使命。

第五课财富之源

1、辛勤的劳动是创造财富的基础。

人类所享有的一切物质财富和精神成果,无一不是辛勤劳动的结晶。

2、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重要标志,科技进步和科技创新是发展生产力的决定性因素。

在现代社会,依靠科技进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是创造财富的重要途径。

3、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很多,除了劳动、科学技术、智慧与开拓精神外,资本、管理等因素也都是创造社会财富的重要源泉。

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目标是促进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使社会财富大量增加,让人民尽快富起来。

5、基本经济制度: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6、基本分配制度:

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第六课财富中的法与德

1、在现代社会中,一切经济活动都必须在国家法律的框架之中进行。

每个人要获得财富,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首先必须做到遵纪守法。

2、见利忘义在任何时候都是不可取的。

在追求利益的时候应将“义”放在重要位置,符合“义”的利益才是我们应该追求的。

3、税收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按照法律规定,强制地、无偿地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基本形式。

4、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依照法律纳税的义务。

5、税收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的特点。

 6、“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带动和帮助后富,逐步走向共同富裕。

”这是我国倡导的富民政策。

7、富而思源就是以各种方式回报社会、奉献社会。

8、先富起来的人,担负起更大的社会责任,用实际行动回报社会,不仅体现了个人品质,也是社会进步的需要和标志。

9、富而思进(人生的意义)在于不断创造,不断突破自我、超越自我。

第七课关注弱势群体

1、在我国,产生弱势群体的主要原因有:

我国人口众多,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同时受历史、自然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地区之间、城乡之间的发展水平存在较大的差距,一些人在生存和发展方面还有较大的困难。

2、弱势群体是指依靠自身的力量或能力无法保持个人及其家庭成员最基本的生活水准、需要国家和社会给予支持和帮助的社会群体。

3、在我国,弱势群体包括:

农村贫困人口;城市下岗失业人员、进城务工的农民工;身患疾病及和身有残疾的人;遭遇灾祸的人群(遭遇各种自然灾害的袭击及意外事故受害者)。

其中主体是农村贫困人口和城市下岗失业人员。

4、在我国的广大内陆的深山区、荒漠地区、边疆地区以及部分农村和城镇,贫困现象仍然比较突出。

5、农民工为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但他们面临着社会保障、权益保护、子女就学等诸多问题和困难,他们也是社会中的弱势群体。

6、花季中的青少年,正出于长身体、学本领的关键时期。

然而,同样的年龄,却有不一样的生活,我们的一些同龄人,还生活在艰苦的环境中。

7、我们的同龄人中的弱势群体有:

家庭贫困饥饿的儿童、家庭变故(父母离异、失去父母)流浪街头的少年、身体残疾儿童、跟随父母进城打工居无定所的孩子等。

在世界上还有许多少年儿童生活在困境中。

疾病、失学、贫困、战火等是导致他们处于困境的原因。

第八课日月无私照

1、平等是人类永恒的追求。

人与人之间的平等以生命的平等为基础,体现为人格和各项基本权利的平等。

2、人人生而平等,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虽然在现实生活中,人与人总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差异,但都享有平等的政治、法律权利和人格尊严。

3、现实的境遇,不能成为一个人获得人格尊严的条件。

4、人格尊严的获得,需要法律的保障,更需要每一个社会成员的自觉行动。

5、在社会生活中,人人都平等地享有法律规定的生存权和发展权,都平等地拥有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方面的权利。

6、维护社会所有成员特别是社会中处境不利的人的基本尊严和基本生存条件,使社会每一个成员享有均等的发展机会,获得平等参与社会的能力,这是一个合理社会的道德责任和道德义务,也是每一个社会成员的责任和义务。

7、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通过政治制度、宪法、法律等手段维护公民的各项权利,

8、我国当今社会中的一些弱势群体,是我国社会转型期的特殊产物。

9、平等不等于平均。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鼓励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并带动和帮助其他相对落后的个人和地区,携手共进小康社会,实现共同富裕。

10、实现共同富裕。

这不仅体现了一个健全社会所应具有的平等内涵,也反映了一个社会不断发展的效率要求,二者的统一构成了现代文明社会前进的基石。

11、社会公平正义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制度是它的根本保证。

12、平等是我们孜孜以求的目标,但平等总要受到一定社会条件的制约。

任何社会都存在一些不平等的现象。

第九课共享阳光

1、关心、帮助弱势群体是政府的职责,也是全社会的责任。

2、我国政府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制定了一系列政策,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为弱势群体提供了有力的制度性支持。

3、我国政府实施了以解决贫困人口温饱问题为主要目标的大规模扶贫开发。

4、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

发展教育事业,促进教育公平,是我国政府促进社会平等的一项重要举措。

目前,我国已全面免除了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学杂费,制订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保障有经济困难的青少年顺利入学并完成学业。

5、中国规模最大,实力最强的专职扶贫公益机构是中国扶贫基金会;唯一完全致力于儿童事业的联合国组织是联合国儿童基金会。

6、作为中学生,我们应该从自己做起,学会尊重,学会关心,学会宽容,学会理解,学会帮助。

7、爱不仅仅是一种付出,还是一种分享。

第十课聚焦两会

1、“两会”指的是: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简称全国人大和全国政协)

2、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人民成了国家的主人,在中国历史上开辟了人民当家做主,管理国家的新时代。

3、我国宪法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4、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实现全体人民当家做主、管理国家的的根本途径和有效形式。

5、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实现人民当家做主的根本政治制度。

6、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力的机关:

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包括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7、在我国,人民通过民主选举选出自己的代表,组成人民代表大会,集中行使国家权力,再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行政、审判、检察等机关,分别行使管理国家、维护社会秩序的各项权力。

8、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最高权力机关。

它的职权:

①最高监督权:

审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国务院、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监督国家机关工作);②最高决定权:

审查和批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国家预算;③最高立法权:

制定或修改基本法律;④最高任免权:

增选或罢免国家领导人等。

9、人民政协的职能:

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

10、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的组织,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是我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

11、人民政协的主题:

团结和民主

12、人民政协广纳诤言,参政议政,传递着宝贵的政治信息,生动地展示了我国政治协商制度的特点和优势。

第十一课神圣的一票

1、依法有序地参与选举,既是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力的最重要方式,也是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最重要途径。

2、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我们最基本的政治权利。

3、年满18周岁,未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中国公民都具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4、选票能使人民的愿望得到充分表达,人民的呼声和要求得到有效传递。

5、珍视民主权利,投出自己庄严的一票,既是对来之不易政治权利的珍视,也是推进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具体行动。

6、选举的程序包括:

选民登记、推荐候选人、候选人产生、代表选举。

7、我国基层民主的内容:

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四大“民主”)。

8、我国基层民主的形式:

村民委员会(我国农村最基层的群众自治组织)、居民委员会(我国城市最基层的群众自治组织)、职工代表大会(企业职工直接参与企业管理的基本形式)。

9、直接提名候选人、差额选举、匿名投票……成为加强社会主义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有效途径(居民委员会选举中出现的新颖形式)

10、健全基层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建设的基础工作和重要内容;

第十二课法律的尊严

1、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法律,国家的治理也离不开法律。

2、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3、维护国家的长治久安,最有效、最靠得住的办法是实行法治。

4、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实施依法治国方略的基本要求是,坚持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5、有法可依,是依法治国的前提;有法必依,是依法治国的中心环节;执法必严,是依法治国的关键;违法必究,是依法治国的有力保障。

6、作为一名现代法治社会中的合格公民,需要具备良好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

7、法律体现着国家和人民的意志,代表着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是公平和正义的象征。

8、尊重法律,是富有正义感、追求公平的具体体现。

9、尊重法律,追求公正,应该成为我们的基本素养。

10、权利与义务的统一,是促进社会和谐的基本保障。

11、行使监督权,就是督促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法行政、公正司法,为人民谋利益。

12、积极行使监督权是主人翁意识及责任感的表现。

13、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需要我们与法同行,树立法治观念。

14、掌握法律武器,自觉地遵守和维护法律,养成依法办事的观念和习惯,同违反法律和破坏社会主义法制的行为作斗争,这是法治社会要求我们必须具备的素养。

第十三课我们的“议案”

1、走近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培养自己的参政议政的能力。

2、人大代表是国家权力的直接行使者,代表人民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是人民权力的受托者和人民意志的表达者,是人民利益和意志的忠实代表。

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从根本上保证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制度。

4、人大代表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承担宪法和法律赋予的重大职责。

5、人民代表根植于人民群众之中,与人民群众有着天然的密切联系,是参与国家民主政治建设的一支具有先进性、代表性和感召力的重要队伍。

6、我国各级政协委员认真履行委员职责,积极参与国家和地方事务的政治协商,充分发挥广泛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

7、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中,政协委员围绕着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服务于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服务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大业,广纳诤言,集中民智,参政议政,传递着可贵的政治信息,饱含着强烈的责任意识,展示了我国政治协商制度的特点和优势。

8、提交议案,是人大代表行使民主权利和参政议政的重要方式。

人大代表提交的议案体现了其议政的水平高低、参与管理国家事务的能力大小。

9、学做议案,是培养我们的民主意识和参政能力的好方法。

第十四课小平,您好

1、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描绘了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宏伟蓝图。

2、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我国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事业,进入了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时期。

3、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生产力水平有了很大提高,综合国力明显增强,人民生活不断改善。

4、我们依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现阶段我国的基本国情。

(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当代中国最基本的国情。

5、发展还不平衡,是我国生产力水平不高的突出表现。

6、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民族文化素质不够高,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能力不足。

7、我国现阶段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发展还不平衡,科学技术水平、民族文化素质还不够高。

社会主义制度的完善需要一个过程,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仍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这说明我国的社会主义仍然处于并将长期处于初级阶段。

8、就社会性质而言,我国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就发展阶段而言,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于并将长期处于初级阶段。

9、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从我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至少需要100年的时间。

(1956——2050)

10、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基本国情出发,党和国家制定和坚持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11、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简而言之,就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12、基本路线是我们党和国家的生命线,是实现科学发展的政治保证。

13、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

14、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是我们党、我们国家生存和发展的政治基石。

15.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历史性决策。

16、改革开放,是新时期中国最鲜明的特征。

17、对外开放,是我国现代化建设必不可少的条件,是我国长期坚持的基本国策。

第十五课“三个代表”

1、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国共产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3、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社会的进步,归根到底是先进生产力不断取代落后生产力的过程。

4、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是由党的性质和我国的国情决定的。

发展先进生产力是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

5、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

6、重视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地位,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是我们党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的体现。

7、先进文化是健康、科学、向上、代表未来发展方向的文化。

它渗透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影响人的精神,是人类文明进步的结晶。

中国的先进文化根植于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之中。

8、先进文化的特征:

科学性、时代性、民族性、开放性、群众性、创新性。

9、发展先进文化就是要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10、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是发展先进文化的中心环节。

11、优先发展教育与科学是建设先进文化的基础工程。

12、激烈的国际竞争越来越表现为科技实力与教育质量的竞争

13、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建设先进文化的重要任务。

(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最本质、最重要的体现。

14、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就是要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诚实守信为重点,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

15、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16、是否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一个政党、政权兴衰存亡的关键。

17、党和政府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检验各项工作成败的最高标准;

18、科学发展观具有丰富的内涵:

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第十六课可持续发展

1、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人口国情。

2、人口基数大,新增人口多,人口素质偏低,是我国人口的基本特点。

此外,我国还存在农村人口多、人口老龄化速度快、人口分布不均衡等问题。

3、我国社会生活中存在的一系列矛盾与问题,都与人口太多分不开。

人口问题成了制约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和首要问题。

4、实行计划生育,是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出发制定的基本国策,是在目前条件下解决我国人口问题的唯一正确途径。

(四大基本国策:

对外开放、计划生育、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5、实行计划生育的目的是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6、我国计划生育的主要内容是:

提倡晚婚晚育、少生优生;提倡一对夫妇生育一个孩子;说服农村有实际困难、希望生两个孩子的夫妇实行适当间隔生育;少数民族实行计划生育的具体做法由所在自治区或区(市)决定。

7、能源、水、土地等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物质保障。

8、从总量上看,我国自然资源总量大,资源类型齐,是一个资源大国。

但是,由于人口众多,我国人均资源占有量大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从相对数来看,我国在世界上是一个资源小国。

9、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10、我国资源和环境的严峻形势,决定了我国必须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11、保护环境是法律赋予每一位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12、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的永续发展。

13、可持续发展,要求我们树立一种新的观念——生态文明观,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能够认识自己对自然、社会和子孙后代的责任。

第二部分基本问题、理解背诵

第一课历史的足迹

◆中华民族的发展史是怎样一部历史?

中华民族的发展史,不仅是一部民族文明的创造史,也是一部民族精神的生长史,更是一部民族发展的探索史。

1五千年文明

1.中华民族为什么能创造出悠久而辉煌的文明史?

中华民族勤劳勇敢、团结奋斗、不断开拓创新,追求上进,从而创造出了悠久而辉煌的文明史。

2、哪些典型例子可以说明中国人民为人类文明做出了重大贡献?

(哪些史实能说明中华民族有悠久而辉煌的文明史/中华民族有悠久而辉煌的文明史的表现)

神农力耕、仓颉造字,中华文明,是世界上最早的文明之一;诸子百家,四书五经,唐诗宋词元曲,是中华灿烂文化的代表;我国古代的天文、历法、数学、军事等都曾走在世界前列;秦皇汉武、唐宗宋祖、康乾盛世,中华文明曾经是世界上最强盛、最先进的文明之一。

3、怎样认识中华文明?

①中华文明,是人类最早的文明之一;是世界上最强盛、最先进的文明之一,它不但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中国的发展道路具有深刻的影响,而且为人类的文明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②中华文明具有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历经沧桑、饱受磨难、绵延不绝、历久弥新的特点。

4、面对我国古代的文明,你有何感想?

中华民族历来就是勤劳聪明的民族。

我们为祖国曾经创造出伟大的文明,为人类文明和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而感到由衷的自豪。

但我们青少年不应该躺在祖先的历史功绩上沾沾自喜,而应该努力学习,掌握本领,再创中华文明的辉煌。

2百年沧桑

1、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历经百年沧桑的原因是什么?

(中华民族为什么会经受百年苦难/中国由强变弱的原因)

由于封建统治者的腐败无能以及国家的闭关自守,导致国家落后,也由于外国列强的侵略。

2、近百年来,中华民族历经了哪些重大的沧桑和劫难?

(中国是怎样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

/列举列强给中国带来的沉重灾难/帝国主义对中国犯下的滔天罪行是什么?

一系列侵略战争:

第一次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等。

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南京条约》《天津条约》《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

主要危害(后果):

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肆无忌惮地掠夺我国的宝贵财富,破坏我国的灿烂文化,侵犯我国的神圣领土、主权和尊严,使我们的祖国积贫积弱。

一个个不平等条约的签订。

使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这也是我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原因。

3百年抗争

1、中华民族英勇抗争的史实有哪些?

(百年以来,面对内忧外患,中华民族进行了哪些英勇的抗争?

帝国主义灭亡中国的企图为什么未能得逞?

中华民族历来是一个有着顽强信念和不屈精神的民族。

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激起了中华民族英勇抗争的斗志。

虎门销烟、三元里抗英、甲午海战、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为捍卫国家独立和维护民族尊严,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藐视强敌,浴血奋战,宁死不屈,进行了可歌可泣的抗争,才使列强灭亡中国的企图未能得逞。

2、中华民族经历了百年的屈辱与沧桑,这对我们中学生有什么启示?

①要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立志成才,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聪明才智。

②增强社会责任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操,勇于维护国家的荣誉、尊严、主权与领土完整。

③继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弘扬传播民族精神。

第二课历史的昭示

1弘扬民族精神

1、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民族之魂)的具体内容(内涵)是什么?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2、中华民族精神的地位和作用分别是什么?

地位:

民族精神是民族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