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安全教育主题班会记录.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3864920 上传时间:2023-05-21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31.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年级安全教育主题班会记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一年级安全教育主题班会记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一年级安全教育主题班会记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一年级安全教育主题班会记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一年级安全教育主题班会记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一年级安全教育主题班会记录.docx

《一年级安全教育主题班会记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年级安全教育主题班会记录.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一年级安全教育主题班会记录.docx

一年级安全教育主题班会记录

一年级安全教育主题班会记录

班级一、一班主任

时间

安全教育主题当面对拥挤踩踏事故

主要内容记录

一、主持人:

学生面对踩踏事故应该做到以下十点:

(1)举止文明、人多的时候不拥挤、不起哄、不制造紧张或恐慌气氛。

(2)不要到拥挤的人群中,不得已时尽量走在人流的边缘。

(3)发觉拥挤的人群的向自己行走的方向时,应立即避到一旁,不要慌乱,不要奔跑,避免摔倒。

(4)顺着人流走,切不可逆着人流走,否则,很容易被人流推到。

(5)假如陷入拥挤的人流时,一定要先站稳,身体边缘倾斜失去重心,即使鞋子被踩掉,也不要弯腰捡鞋子或系鞋带。

有可能的话,可先尽快抓住坚固可靠的东西慢慢走动或停住,待人群过去后再迅速离开现场。

(6)若自己不幸被人群拥倒后,要设法靠近墙角,身体蜷成球状,双手在颈后紧扣以保护身体最脆弱的部位。

(7)在人群中走动,遇到台阶或楼梯时,尽量抓住扶手、防止摔倒。

(8)在拥挤的人群中,要时刻保持警惕,当发现有人情绪不对或人群开始骚动时,就要做好准备保护自己和他人。

(9)在人群骚动时,脚下要注意些,千万不能被绊倒,避免自己成为拥挤踩踏事件的诱发因素。

(10)当发现自己前面有人突然摔倒了,马上要停止脚步,同时大声呼救,告知后面的不要向前靠近。

二、谈谈你的收获

三、班主任总结

四、发出倡议:

珍惜生命,从我做起!

总结通过这次班会活动,学生了解到,当面临危险时,应如何让科学的去应对。

慌乱是最可怕的,可能会使情况变得糟糕。

只有镇定、有序的撤离才是最有效的最安全的。

主题班会----孝敬父母,养育之恩永不忘

一、活动目的:

1、了解孝敬父母、尊敬长辈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2、从活动中能体验父母的艰辛,老人的生活,激发爱心,关心他人。

二、活动准备:

1、录音机一台,

2、准备有关孝敬的故事,对自己的名字简单的解析。

3、准备沙包,硬纸板等道具进行简单表演。

4、主持人准备串联词。

三、活动过程:

(一)开幕词:

(主持人1):

亲情、友情、爱情,最美是亲情。

(主持人2):

父爱、母爱,养育之恩永不忘。

(主持人齐)“孝敬父母,养育之恩永不忘”主题班会现在开始。

(二)“爱的回顾”篇:

(主持人1):

在阳光的沐浴下,枝头的春芽才会开花;在春风的轻抚下,朵才会吐露着芬芳;亲爱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我们是在你们的关怀下才长大的。

(主持人2):

当我们还没有出生的时候,你们就开始为我们绘制宏伟的蓝图了,帮我们编制美丽的理想了,甚至为我们早早就取好名字了。

同学们:

你们谁能讲一讲自己名字的含义吗?

4——5名同学介绍自己名字的意思。

(主持人1):

简简单单的名字,却包含了家长们深切的爱,及对我们殷切的期望。

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得到了长辈多少的关爱阿。

请听诗朗诵《妈妈的爱》

一生诗朗诵:

(主持人2):

老师能不能先讲讲有关于你妈妈故事?

(老师):

讲讲自己妈妈的故事。

为同学介绍自己的妈妈。

其实,天下的父母都是一样的,他们都把自己无私的爱奉献给了自己的孩子。

我们的生活,父母总是牢牢牵挂,特别是在我们生日的时候,我们是那么的开心,不知道我们同学中有谁了解自己爸爸、妈妈?

(三)"爱的体验"篇

(主持人1):

前面我们做了个小活动,现在请背过沙包的同学讲一讲背沙包上课的感受

(老师):

有道是‘十月怀胎,一照分娩’。

我请你们算一算,十个月除以四十五分钟等于多少?

妈妈为了生下你,负重多久?

把你们养育到这么大,付出了多少心血,付出了多少情感?

同学们养育之恩永不忘怀。

(主持人2):

我们的生活,父母总是牢牢牵挂,那我们又对这些关爱自己的长辈了解多少呢?

特别是许多同学的父母亲都在国外,我们的生活都是由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照顾,那么他们的辛苦你们知道吗?

(学生活动):

4---5位学生将腿脚绑住后进行走路,谈感受。

(主持人1):

其实孝敬父母、长辈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从古到今,流传着许多感人的故事,谁能够与大家分享你的故事?

(同学1):

我给大家讲个《给母亲洗脚》的故事。

(同学2):

《冬笋的由来》的故事你听说过吗?

(其他同学的故事)

(四)"爱的回报"篇

(主持人2):

听了这些故事我们肯定有所感动。

其实父母亲给我们的爱是无私的,不求回报的,那作为子女的我们要不要回报呢?

我觉得我们应该尽量多地帮助家长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其实,我们为父母只是做了一点点的小事情,可是父母的心理却是十分感动的。

(主持人1):

平常我们心里有一些话没有对父母亲说,现在把你最想对你妈妈说的一句话,在心里默默地思考一下,如果愿意与同学分享的,等下请站起来讲出你所想的那句话。

(主持人2):

我们的妈妈都是平平常常的,那么我们了解我们的妈妈?

我们做个小小的测验

1、你妈妈的生日是_________。

2、你妈妈的体重是_________。

3、你妈妈的身高是________。

4、你妈妈穿_______码鞋。

5、你妈妈喜欢颜色是________。

6、你妈妈喜欢水果是________。

7、你妈妈喜欢的花是________。

8、你妈妈喜欢的日常消遣活动是_____________。

(主持人1):

我们班的同学决心也很大,下面请欣赏表演《三句半》

(主持人2):

我们想对全体同学提出几条倡议:

第一:

多关心自己的长辈,特别是在他们身体不舒服的时候。

第二:

早上走时对长辈说“再见”,回到家是主动打招呼,尤其是不对自己的长辈乱发脾气。

第三:

每天给自己设立一个劳动岗,帮助家长分担家务。

第四:

在学校里好好学习,就是对父母的最大回报

(主持人1):

亲爱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姥姥、姥爷,您们放心吧,感谢您们对我们的爱,我们也一定把爱回报。

(主持人2):

最后让我们的班主任作一个总结吧。

防火安全伴我行》主题班会活动方案

作者:

安全管理网来源:

安全管理网点击数:

2204更新日期:

2009年11月29日

活动目的

1、通过本次活动,使学生认识一些常见的防火标志。

2、通过活动使学生认识几种不同的灭火方法,了解基本的自救知识,增强安全意识,提高日常生活防火的自觉性。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主题

1、辅导员开场白:

一年级(3)班《防火安全伴我行》主题班会现在开始。

2、回顾新闻案例,敲响防火警钟!

(1)1月31日晚11时55分左右,长乐市拉丁酒吧10名左右男女青年开生日聚会,在桌面上燃放烟花,后引燃天花板酿成火灾。

造成15人窒息死亡的惨剧。

(2)2月9日晚8时27分,中央电视台新址园区在建中的附属文化中心发生工地火灾,造成1位消防人员牺牲,6人受伤。

同学们听完这些案例,你的心情是怎样的呢?

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生发表自己的感想)

3、师小结:

数字是枯燥的,但是在枯燥的数字背后,是生命的陨落,是亲人们的痛不欲生,是家庭永远无法愈合的伤口啊!

(二)展示大舞台

1、防火标志的认识

(认识禁止吸烟、禁止燃放鞭炮、禁止用水灭火、禁止带火种、禁止烟火、当心爆炸性物质、疏散通道方向、火警电话、紧急出口、当心易燃物质、地上消火栓、灭火器等防火标志。

2老师讲事例

A剧:

丽丽和兰兰在厨房里炒菜,香味从厨房里飘了出来,突然,油锅起火了,手忙脚乱中,丽丽连忙舀了一瓢水往锅里一泼,谁知火不但没有灭还越烧越猛。

B剧:

丽丽和兰兰在厨房里炒菜,香味从厨房里飘了出来,突然,油锅起火了,丽丽连忙冲进客厅,拿起灭火器就往厨房跑,只听一阵“哧”响,火虽然灭了,但厨房也成了“干粉场”,四处飘散着灭火器的干粉。

C剧:

丽丽和兰兰在厨房里炒菜,香味从厨房里飘了出来,突然,油锅起火了,只见丽丽随手拿起身旁的锅盖轻轻松松就把火给灭了。

听完短剧,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你懂得正确运用这些方法吗?

(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引导孩子懂得正确运用这些灭火方法。

(三)快乐安全大转盘

1、抢答题。

(1)如果你在炒菜时,油锅突然起火,在你面前放有三种东西:

锅盖、灭火器和水,你觉得采用哪种方法处理最好?

(2)一旦发生火灾,要迅速拨打什么电话号码?

(3)扑救时是先救人还是救物?

先断电还是先救火?

(4)电话报警时要注意报清、报全哪些信息?

(5)你知道哪几种逃生方法。

(如:

关门求生、从窗户逃生、安全出口逃生等。

(6)火灾分为几个等级?

(火灾分为四个等级,特别重大火灾、重大火灾、较大火灾和一般火灾四个等级。

(7)如果因不慎,你身上被火燃着,你是顺风跑,还是逆风跑?

你认为最好的办法是什么?

2、判断题。

(1)禁止学生携带烟花、爆竹、砸炮、火柴等易燃易爆物品。

(2)有一天,某小学四年级学生到某山林去野炊。

(3)报警时报警人的姓名和电话号码可以不说明。

(4)发生火灾时,不要盲目开窗开门,用湿毛巾、衣服等衣物包住头脑,尤其是口鼻部。

(5)家用电器起火,应马上关掉电源开关,千万不要往电器上泼水。

3、学生快板表演《儿童防火歌》

小朋友笑呵呵,   大家来唱拍手歌。

你拍一我拍一, 拍完南北拍东西。

你拍二我拍二,  咱俩宣传做伙伴。

你拍三我拍三,   禁火场所别吸烟。

你拍四我拍四,   用火不当会出事。

你拍五我拍五,  烟囱坏了快修补。

你拍六我拍六,   风大失火不好救。

你拍七我拍七, 不要玩火做游戏。

你拍八我拍八,   电线不能随便拉。

你拍九我拍九,  火警电话一一九。

你拍十我拍十, 人人防火要落实。

我拍你你拍我, 大家都要来防火

三辅导员总结讲话。

一年级法制课教案主题班会2010-12-1420:

39:

45阅读815评论0字号:

大中小订阅

第一课遵守公共秩序

教学要求:

认知:

1、知道有关公共场所所应遵守的公共秩序。

2、列举说明公共场所所需要的良好秩序。

行为:

l、在校外自觉遵守公共秩序。

2、见到同学有不遵守公共秩序的行为能批评、劝阻。

教学要点:

1、公共秩序是公共场所的纪律,我们应当知道有关公共场所的公共秩序。

2、公共场所所需要的良好公共秩序我们每个人都应该自觉遵守。

3、在公共场所自己要遵守公共秩序,看见同学有不遵守公共秩序的行为能批评、劝阻。

教学准备:

1、了解学生中遵守公共秩序的情况。

2、收集与遵守公共秩序有关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新课

1、你在哪些公共场所见过这样的标语?

(出示:

请安静、请依次排队、请勿吸烟)

2、当你看到这些标语时你是怎样做的?

师:

我们是小学生,必须遵纪守法,我们该怎样从遵守公共秩序做起呢?

请大家一起来学习《遵守公共秩序》一课。

(板书课题)

二、学文、明理、导行

1、生跟着录音熟悉课文内容(放录音)

思考:

我们为什么要遵守公共秩序?

2、师讲解告诉学生:

公共场所是我们大家共同生活、学习、工作的地方。

公共秩序是人们长期生活中为适应共同生活的需要逐步形成和建立起来的一系列的规则。

人们按照这些规则办事社会就井然有序。

3、出示(双江小学排着整齐的队伍到剧场看杂技表演)教师提问、学生讨论:

①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他们遵守公共秩序?

(排队入场、按票入座、演出中役有走动、看演出时不乱吼叫、结束时场地上没有瓜皮果壳)

②剧场的叔叔阿姨是怎样称赞他们的?

说明他们怎么样?

③他们遵守了公共秩序对社会生活有什么好处?

(启发学生从心情、演员完成任务的情况、剧场工作人员的态度等方面来谈)

师小结:

遵守公共秩序可以使公共场所里被服务者心情舒畅,服务者满意,公共场所井然有序,展示我们自己的文明程度。

但是有些学校个别同学就不是这样。

4、出示图:

(图画内容:

小明等几位同学在一个车站停车场里打闹,小刚劝他别这样做,他不听,正在这时,一辆客车从车站开出,另一辆正要进站,小明他们不让道,在两辆客车间追打,司机来了个急刹车,才避免了重大事故的发生。

问:

①几个小学生干了一件什么事?

他们扰乱了哪里的秩序,结果怎样?

②哪位同学的行为是好的?

他做了什么事?

师小结:

不遵守公共秩序害处大

板书:

公共场所需要有良好的公共秩序,是人们正常学习、生活、工作的保证。

三、深化认识

下面这些说法正确吗?

请用事例说明理由。

1、有的同学说:

“如果不要公共秩序;大家随随便便,自由自在,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不是更好吗?

2、一个人不遵守公共秩序没有关系。

师小结:

遵守公共秩序是必要的,每个人都必须自觉遵守,秩序是自由的第一条件。

板书:

个人行为影响公共秩序

遵守公共秩序从我做起

四、行为指导

1、你到过哪些公共场所?

你知道这些公共场所的秩序吗?

2、议议、做做:

同学们常去公共场所,请你照例子用有关的规则提醒大家,明确有关公共场所应遵守的公共秩序。

a.上车时;b.到影剧院;c.到游乐场;d.在商店

五、深入导行

生分组讨论:

遇到下列情况你该怎么办,为什么要这样做?

1、同学们在图书室里排队借书,你看见了一个同学没排队而挤进了队伍。

2、你班某同学,在商场里乱扔果皮、纸屑,服务员批评他,他和服务员大闹,你上前劝阻,可这位同学不听。

师再问:

当你见到不守公共秩序的行为该怎样办?

(启发学生答出:

要阻止、批评等)

六、课堂总结

师:

通过今天对《遵守公共秩序》这一课的学习,我们懂得了什么?

在生回答的基础上师进一步谈话:

生活中有许多看起来是微不足道的事情,实际上都同社会的主产、生活乃至每个社会成员的工作、学习、生活密不可分,如果一个社会的公共秩序受到了破坏,这个社会的正常生产和生活也就受到极大的影响,社会风气就会颓败,反之如果一个社会的每个成员都学法、懂法、守法、护法,拥有一个良好的公共秩序,那么社会就会有条有理,井然有序,因此建立一个良好的社会公共秩序,是我们大家的迫切希望,希望同学们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认真遵守公共秩序吧!

附:

板书设计

遵守公①公共场所需要有良好的工作秩序,是人们正常学习、

生活、工作的保障

共秩序②个人行为影响公共秩序,遵守公共秩序从我做起。

第二课孩子在学校被同学打伤怎么办?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明白什么叫司法

2、懂得用法律手来保护自己。

教学难点:

应用法律保护自己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举例导入

  {案件简介}1999年11月3日,蓬莱市王某有一男孩,今年九岁,上小学一年级,在学校期间被另一学生在玩耍时将左眼砸伤。

经住院治疗一个多月,花费医疗费五千余元,现在左眼视力只能达到O.3。

请问,应由谁承担民事责任  {律师的话}《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一百三十三条规定: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监护人承担民事责任。

监护人尽了监护责任的,可以适当减轻他的民事责任。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第一百六十条:

“在幼儿园、学校生活、学习的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精神病医院治疗的精神病人,受到伤害或者给他人造成损害,单位有过错的,可以责令这些单位适当给予赔偿。

”本案中,两学生都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应根据双方儿童过错大小由双方监护人承担相应责任。

又因损害是在校期间发生的,学校也有一定过错,也应承担适当赔偿责任。

第三课:

玲玲能住在生母家吗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明白《收养法》

2、懂得用法律手来保护自己。

教学难点:

应用法律保护自己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举例导入

 玲玲从小就被杨老汉收养。

前不久,玲玲去看望亲生父母,生母见玲玲又懂事又会干活儿,十分喜欢,就让玲玲留在身边,不让她回杨老汉家。

杨老汉几次催促都遭到拒绝。

 请问:

杨老汉能将玲玲领回去吗?

 为了保护合法的收养关系,维护收养关系当事人的权利,我国于1991年12月公布了《收养法》。

《收养法》第22条规定:

“自收养关系成立之日起,养父母与养子女间的权利义务关系,适用法律关于父母子女关系的规定;养子女与养父母的近亲属间的权利义务关系,适用于法律关于子女与父母的近亲属关系规定。

养子女与生父母及其他近亲属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因收养关系的成立而消除。

 杨老汉收养了玲玲,并对她尽了抚养和教育义务,已经形成了养父母与养子女的关系,这种关系不能随随便便就被解除。

因此,玲玲的生母阻挠杨老汉领回养女是违法的。

如果她继续坚持自己的错误,杨老汉可以到人民法院起诉,请人民法院依法保护这一收养关系。

 法律规定,收养关系建立后,任何一方都不得自行解除。

如果收养关系的一方或双方希望解除收养关系,应该协商解决或诉请人民法院解决。

二、总结全文,分组讨论

第四课:

最常用的报警、报案、急救电话的正确使用方法--监护人必教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知道常用的报警、报案和急救电话和方法

2、懂得自己保护自己。

教学难点:

应用法律保护自己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举例导入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能遇到一些紧急情况,因此做为监护人不但应当熟练掌握110、119、120、122这几个最常用的报案、急救电话的使用方法,还应当教会孩子这些电话的正确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一)匪(刑)警报案电话:

110

1.报案范围:

各类刑事案件和社会治安及危害国家安全等案件。

2.报案的正确方法:

①拨通110号码。

②电话通了以后,将所看到的情况简明扼要的叙述一遍。

③主要说明案发的时间、地点、当事人和人数等;作案者(或受害人)的长相、身高、年龄、性别、衣着、特征等;作案时使用的工具;相关的车辆情况(颜色、车型、牌号等)等。

④说出你自己的姓名、性别、年龄、住址、联系电话。

⑤待对方挂断电话后,你再挂机。

(二)火警报案电话:

119

1.报警范围:

各种火灾

2.报警的正确方法:

①拨通119号码。

②电话通了以后,将火灾发生的地点(详细地址)、时间、火势情况及发生火灾地方的周围环境等简要的说明。

③如果知道是由什么引起的火灾及主要燃烧物和火灾现场及周围有无易燃、易爆、有毒等危险品,也最好说明。

④说明火灾现场能否进大车(通往火灾现场的道路情况)。

⑤说出你自己的姓名、性别、年龄、住址、联系电话。

⑥待对方挂断电话,你再挂机。

(三)交通事故报案电话:

122

说明:

有些地方尚未统一使用122报案电话,应以当地公安交管部门公布的交通事故报案电话为准。

1.报案范围:

各类车辆所发生的交通事故。

2.报案的正确方法:

①拨通122(就当地交通事故报案电话)号码。

②电话通了以后,将所看到的交通事故情况简明扼要地叙述一遍。

③说明事故的发生地点、时间、车型、车牌号码、事故起因、有无发生火灾或爆炸、有无人员伤亡、是否已造成交通堵塞等。

④说出你自己的姓名、性别、年龄、住址、联系电话。

⑤待对方挂断电话后,你再挂机。

(四)急救中心求救电话:

120

1.急救范围:

各种突发的严重急病和受伤。

2.求救的正确方法:

①拨打120号码。

②电话通了以后,将病人或受伤害的病因、病情简单说明。

如果知道病人或受伤者的病史及过敏药物和血型,也最好说明。

③说明病人或受伤害者的详细地址和发病时间。

④说出你自己的姓名和联系电话。

⑤待对方挂断电话后,你再挂机。

⑥可到路口去迎接救护车,以免救护车因找不到病人的地址而延误时间。

提醒监护人特到注意:

监护人应当让孩子熟练掌握110、119、120、122这几个电话的正确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但同时也要教育孩子:

不要在没事的情况下因为好奇就认为好玩而随意拨打这几个重要号码或虚假报警,否则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第五课:

亲生父母“卖”了自己的孩子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明白自己的父母是无权“买卖”孩子的。

2、当自己遇见这样的事,应当立即向公安部门报案,懂得保护自己。

教学难点:

应用法律保护自己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举例导入

  数日来,本报与福州《东南快报》展开新闻联动,为刚出生80天就被拐卖、如今已经三岁的亮亮寻找亲人。

近日,神秘人物再次打进热线,一解小亮亮被拐“内幕”。

记者根据神秘人物提供的线索,终于找到了亮亮的亲生父母,可事实却令人大跌眼镜。

  几天前,一曾扬言“再报道下去大家都有麻烦”的神秘人物终于再次打进热线,揭开了小亮亮被“拐”内幕。

神秘人物自称姓廖,是小亮亮亲生父亲的好朋友,在看了亮亮被拐事件的跟踪报道后,他被报社浓浓的爱心感动,终于“站”出来道出详情。

他说,亮亮的父母都是四川来蓉打工人员,于1998年5月生下亮亮。

当时,夫妻俩已经有两个儿子,一家5口全靠夫妻俩每月500元工资度日,生活十分艰辛。

因此,亮亮的父亲便萌发了将孩子送人的念头。

正好他以前的同事,即抱小孩接头的四川妇女表示愿意牵线搭桥。

不料,那四川妇女竟将亮亮“转”给犯罪嫌疑人王某,王某再将亮亮卖给闽侯大湖乡珍珠村郭厚金。

此后,小亮亮的生父得到6500元“寄养费”。

四川妇女和王某也都从中谋取到部分“劳务费”。

  根据廖先生提供的线索,我们终于在闽侯南充鞋厂找到了亮亮的亲生父母。

他们承认廖所说都是实情,而且他们从一开始就看到关于亮亮的报道,一直不敢露面的根本原因在于:

将孩子卖掉已属违法行为,何况还有6500元“寄养费”无力偿还等情况,而要回孩子必须做亲子鉴定,这一系列麻烦让他们望而却步……

  在我们游说下,亮亮母亲终于答应去看看孩子。

但车到半路她又不顾一切跳下车不去了。

她说家里太穷,实在无力养育孩子,然后调头就走了。

二、分组讨论,总结全文

第六课:

6岁男孩自己摔伤,别人要负赔偿责任吗?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提高学会分析事物的能力。

2、在进行游戏或上街过马路时一定注意安全。

教学重难点:

学会分析事物的本质。

教学过程:

一、举例事实,学生分析 

  贾刚为储存越冬的蔬菜,在自家封闭的后院墙内挖了一个菜窖,因冬储蔬菜尚未放入,所以菜窖挖好后一直没封窖口,一天,贾刚的儿子7岁的贾警和邻居汪某6岁的儿子汪强在贾家后院玩耍,汪强不慎跌下菜窖,胳膊摔成骨折,住院治疗花去600元。

汪某以贾刚挖菜窖未封口,亦未采取安全措施,致使其子摔伤为由,要求贾刚赔偿损失。

贾刚则认为汪强摔伤是自己不小心所致,与自己无关,拒绝赔偿。

于是,汪某起诉到人民法院。

 二、通过法律的角度进行分析。

  我国《民法通则》第一百二十五条规定,“在公共场所、道旁或者通道上挖坑、修缮安装地下设施等,没有设置明显标志和采取安全措施造成他人损害的,施工人应当承担民事责任。

”本案中,贾某是在自家封闭的后院墙内挖菜窖,其施工地点既非公共场所,又非道旁、通道之上,因此,贾刚没有设置明显标志和采取安全措施的义务。

  汪强是6岁的幼童,属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尚无判断自己行为后果的能力,无所谓法律上的过错问题。

我国《民法通则》第一百零六条第三款规定,“没有过错,但法律规定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

”《民法通则》第一百三十二条规定,“当事人对造成损害都没有过错的,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由当事人分担民事责任。

”本案中贾刚和汪强都没有过错,应当根据实际情况,由双方当事人共同分担民事责任。

三、总结全文,布置任务

1.看看自己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事发生,发生了你应该怎么帮助他呢?

第七课:

保护自己的权利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学生明白自己有哪些权利。

2、当遇到侵害自己的权利时怎样利用法律类保护自己。

教学难点:

应用法律保护自己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举例导入

1、受教育的权利

受教育权是宪法赋予每个公民包括未成年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学校作为实施教育的专门机构,更有义务来保障未成年人接受教育。

2、未成年人受保护的权利

 《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

“学校应当尊重未成年学生的受教育权,不得随意开除未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