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儿期人格发育.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3863478 上传时间:2023-05-21 格式:DOCX 页数:41 大小:58.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少儿期人格发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少儿期人格发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少儿期人格发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少儿期人格发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少儿期人格发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少儿期人格发育.docx

《少儿期人格发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少儿期人格发育.docx(4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少儿期人格发育.docx

少儿期人格发育

少儿期人格发育及成人如何进行情感呵护

发布时间:

2009-11-26 来源:

 我要评论:

(0) 字体:

【小】【中】【大】

——兼谈不可让少儿遭受严重的心理伤害

  导语

一、“少儿期”的界定及其生理、心理特征

(一)我国古代的几个提法:

(二)弗洛伊德心理动力的“里比多”:

(三)艾里克森的个性发展8阶段(即人生周期论):

(四)笔者的一种整合:

二、“婴幼期”是人格(个性)发育的初始也是关键阶段

(一)弗洛伊德的结论:

(二)艾里克森的结论:

(三)智力“开发”的最佳时期在0—4岁:

(四)人生的“第一反抗期”在3—4岁:

(五)“三岁看大,七岁看老”:

(六)现实生活中的正反事例。

(七)回忆自己的少儿期,父母是怎样呵护自己的?

三、可怕的“应激源”及无奈的应激

(一)婴儿先、后天脑受损。

(二)婴幼儿被父母遗弃:

(三)残缺家庭对少儿扭曲的“爱”:

(四)少儿遭到长时间、恶性的刺激:

(五)少儿在无监护人情况下,其它方面的不幸遭遇。

四、年轻父母如何对少儿进行情感呵护?

(一)学习《心理学》特别是《婴幼儿心理学》的有关基本知识:

(二)首先应该是保证孕妇的身心健康并进行“胎教”:

(三)年轻父母充满积极的情绪和愉悦的情感。

(四)保持平稳的心理状态。

(五)设计轻松、欢快、有健康音乐的氛围。

(六)满足婴幼儿“皮肤饥渴”的要求:

(七)学会跪着跟少儿交流:

(八)注重对婴幼儿进行语言的熏陶和训练:

(九)布置温馨悦目爽心的家庭环境。

(十)营造诸多方面的综合良好条件。

(十一)主动寻找、接触良性的社会刺激。

(十二)培养其乐融融的亲子关系。

(十三)孩子到了学前、学后期,“父母必做”:

(十四)接受或寻求心理健康工作者的辅导。

(十五)每个做父母的,你的高招或经验是什么?

五、注意较为含混、热焦点或有争议的几点问题

(一)抚育、教养孩子,“严格”与“严厉”有区别:

(二)爱抚与“溺爱”不一样。

(三)充分爱抚与逐步培养独立性,两者并不矛盾:

(四)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与遗弃孩子,有本质上的区别。

(五)这期间,爸爸妈妈爱抚与爷爷奶奶爱抚也是有区别的:

(六)父母两人的教育方法不一致,也是不卫生或扭曲的爱:

(七)语言的熏陶和训练不等于是刻意地背诵唐诗宋词:

(八)也不要急于叫婴儿认字、写字:

(九)留心孩子对“母爱”的本能“测试”:

(十)保姆—潜移默化—婴儿:

(十一)学龄期后,可以让孩子接受适度的“应激源”,以培养意志:

(十二)经常挨打的孩子,会出现一些不良的心态和“心理偏差”:

(十三)一份调查显示:

(十四)“体罚”与“心罚”:

(十五)“早期教育”不能揠苗助长:

(十六)教养、监护的动机不是要取得对孩子的“控制权”:

(十七)不要随意对孩子的“好动”定论为“儿童多动症”。

(十八)独生子女易出现的几种“心理偏异”:

(十九)你了解少儿的心理世界吗?

(二十)每个做父母的,你认为还有哪些问题值得注意?

六、不可让少儿遭受严重的心理伤害

(一)人生有三大不幸:

(二)儿童期易患的心理疾病和产生的心理问题:

1.“儿童孤独症”——

2.“儿童选择性缄默症”——

3.“儿童抑郁症”——

4.“儿童强迫症”——

5.“儿童多动症”——

6.“儿童恐怖障碍”——

7.“学校恐怖症”——

8.“儿童焦虑障碍”——

9.“攻击性行为”——

10.“学习能力障碍”(又称“特殊发育障碍”)——

11.“考试焦虑症”。

12.“神经性紊乱综合症”——

13.“感觉综合(统合)失调症”——

14.“青春期神经症”。

15.“吮手指、咬指甲”——

16.“遗尿症”——

17.“口吃”(又称“结巴”)——

18.“肥胖”——

19.“神经性厌食”——

20.“偏食”——

21.“异食癖”(又称“嗜异症”)——

22.“睡眠障碍”——

23.“小儿屏气发作综合症”——

24.“大脑发育不良症”。

  导语

问:

“母爱”的力量到底有多大?

先讲一个故事:

说的是一个3岁孩子,从18楼上摔下来。

这时,他的母亲正好买菜回来走到楼下。

见状,说时迟,那时快,丢下手中的菜,双手一把接住孩子。

孩子得救了,母亲因受了强烈的冲击而死。

这一消息,传到消防救生部门,他们不敢相信。

处于敬业,他们决定做一次实验。

他们从18楼摔下一体积、重量和软硬程度都与这个小孩的一样的物体;结果,没有一个消防救生队员能接得住。

结论:

只有“母爱”的力量最大。

消防救生队员是在用体力;而母亲用的是心力,极限的心力。

这个故事,可能大家不相信。

但有一个故事是新闻报道过的。

故事发生在贵州。

有一对夫妇带着自己的小孩去旅游。

在乘坐缆车的时候,突然缆车坠落。

一家3口被摔了出来。

就在几秒钟的时间,父母擎着孩子而坠地。

父母摔死了,孩子得救了。

孩子为什么能活过来?

只有从父母对子女的“爱心”力量方面去找原因。

这就引出以父母为主要成员的成人如何对少儿进行情感呵护的话题,就引出少儿期人格发育、发展的话题。

一、“少儿期”的界定及其生理、心理特征

医学界、社会学界以及心理学界,把一个人的一生,按年龄段、根据经历和从心理角度,划分、分解出若干个阶段。

由于角度、时代、标准、条件不同,就有几种不同的提法。

但这并不影响人的寿命、前途或什么,只是为了便于了解人的生理和心理,理解并指导人生。

所以,过于绝对的划分是没有意义的。

狭义的“少儿期”包括“婴儿期”、“幼儿期”、“学龄前期”、“学龄期”等4个阶段,约1—12岁。

广义的“少儿期”包括“胎儿期”、“婴儿期”、“幼儿期”、“学龄前期”、“学龄期”、“青春期”等几个阶段,约1—18岁。

我们不必狭义地去较真“少儿期”到底是几到几岁,广义地说就是指的“未成年人”。

“未成年人”是人格发育和发展尚未成熟—→走向成熟—→基本成熟的阶段,因此说它对人生至关重要。

(一)我国古代的几个提法:

1.我国古代医学指出,男子8个月长牙,8岁(虚岁,下同)换牙,16岁阳道通,64岁精绝;女子7个月长牙,7岁换牙,14岁阴道通,49岁经绝。

2.民间说“兄妹7岁不同床(一个被窝)”。

3.“三岁看大,七岁看老”。

(二)弗洛伊德心理动力的“里比多”:

1.“口腔(口唇、口欲)期”(0—1岁)。

婴儿吃奶的吮吸本身所产生的快感,由口唇知道了性的快乐。

这是原始、广义的“性”。

意义:

建立母婴关系,获得安全感、信任感及自信。

一个人遇到危难时,会下意识地喊:

“我的妈呀!

”如李玉和被捕、母子分离时唱:

“临行喝妈一碗酒……”母子分离,双方都会发生焦虑。

婴儿对母亲产生心理依赖,长大以后即成人,通过吸烟、吃口香糖、喝水等,以排解紧张或焦虑的情绪。

受挫后,产生不安全感、自卑、自恋。

在心理上把自己锁在“房间”里,有能力但不愿交往,有可能产生“自恋型人格”或“自闭症”。

如果“口欲”过于满足,就会形成“口腔性格”的“固结”,过度依赖,嫉妒性强,自立能力差。

清朝的末代皇帝和现在的一些独生子女就是这样的。

2.“肛门(肛欲)期”(1—3岁)。

相当于幼儿期,这一时期的性的兴趣集中到肛门区域,由排便而知道了性的快乐(满足)。

在这一时期,父母开始训练孩子的排便习惯(限制)。

意义:

建立与父母的关系。

了解父母对自己有哪些要求,同父母讨价还价。

一方面孩子被父母控制,另一方面孩子也控制父母。

孩子通过对父母的要求,逐步扩大到对外界的要求。

7—10岁尿床,是孩子在梦中的发泄,以此对父母进行攻击。

发展与受挫:

形成“肛门性格”的“固结”。

其特点,或守秩序、爱清洁、过分认真,或吝啬、节俭、爱财,或固执、不灵活、有报复性。

有强迫症状的人,往往是“里比多”退行到“肛门期”。

3.“性器(阴茎、性蕾、前生殖器、俄狄浦斯)期”(3—6岁)。

男女孩子都开始对男孩子的阴茎好奇、感兴趣;女孩子会因为自己没有阴茎而羡慕男孩子,产生自卑心理,甚至产生“恋父情结”(中国对“恋父情结”有一种解释是:

父女在前世是情未了的一对情人);男孩子可能恋母,讨厌父亲。

意义:

形成“三角”关系。

于胎中形成母子一体;从“共生”中解脱出来;特别是在哺乳期间,孩子同母亲有双向关系,父母之间有双向关系,孩子与父亲共同争夺母亲就形成排斥关系。

这时的男孩子,一方面嫉妒、排斥父亲(取代父亲占有母亲),一方面有“阉割焦虑”(怕父亲的干预和进攻)。

这有利于男孩子的成长(在5—6岁时便加强与父亲的认同,希望自己早早长大,也成为一个男子汉)。

这时的女孩子,产生“阴茎羡慕”,向母亲仿同。

4.“潜伏(同性、冬眠)期”(6—12岁)。

一个相对平静的阶段,这时期,男女孩子性的发展呈现“停滞”或“退化”的一种状态即“异性相斥”的假象状态。

意义:

兴趣投向外界,如喜欢“米老鼠”、“卡通”等,“里比多”升华为游戏和学习,是人格发展渐趋巩固的时期。

5.“青春(生殖器、心理危机)期”(12—18岁)。

到了青春期,躯体成熟,性的快乐开始集中到男女的生殖器上,即性能量的关注点指向异性成员。

意义:

喜欢交家庭成员以外的伙伴,模仿成人,开始与社会价值观同化。

人格基本形成。

从以上的5个阶段可以看出,弗洛伊德的“里比多”说的是少儿性欲论,认为个体的发展从初生婴儿到青少年,都是以“性本能”、性心理的冲动为动力的。

(三)艾里克森的个性发展8阶段(即人生周期论):

艾里克森受过弗洛伊德的训练和培养,但又批判地吸收了弗氏的人格理论,形成了他自己的个性发展的人生周期理论。

他认为划分个性的发展阶段,在考虑生物本能欲望的同时,也要考虑各阶段的社会性特征即社会环境条件的影响。

当然,这一理论也是对弗氏人格理论的发展和继承。

每个发展阶段都存在着A对B即积极品质对“危机”或“障碍”的冲突;因此,个性就是在冲突或解决“危机”、“障碍”中发展的。

1.“婴儿期”(出生—1.5岁)——基本信赖对基本不信赖。

相当于“口欲期”。

这一时期需要安静、舒适的环境。

如果得到满足,就会对环境产生信赖;否则,将增长恐惧和不安情绪,形成猜疑或不信赖的品质。

信赖,是人对周围世界的基本态度,也是健康个性的根基。

它在孩子的第一年就开始形成,以后逐渐发展。

儿童信赖感的建立,并不是一次就全都完成,并且在人生发展的其它阶段还会反复。

早期信赖感的缺乏,以后可以得到补偿(虽然会留下心理的伤痕);另一方面,早期获得的信赖感也可能丧失。

孩子通过吃奶,判断或体验母亲对自己的呵护值得信赖的程度。

婴儿的内心世界有着两个必然性:

一是一出生就必然会得到成人(外界的以母亲为代表的监护人)的呵护,二是这种期望的实现果然同外界所给予的内容是一致的。

也就是说,这时的孩子的“无助感”反应最为强烈,极需要成人的爱抚,使“无助感”得以消除,使信赖感、安全感、温暖感得以满足。

这样,就顺利地完成了自我,产生信赖的品质,人生的“婴儿期”也就完成任务,顺利度过了。

“婴儿期”的孩子“皮肤饥饿”,需要抚摩。

母亲抱他,亲他,与他说话,对他唱歌;孩子接受爱抚,也就觉得周围是个安全的地方,就有安全感。

如果成人对孩子的抚摩不够,抚育不良,孩子对周围环境就会产生不信赖,对成人产生怀疑,心理就会受到严重的创伤,这种创伤将会影响人的一生。

2.“幼儿前期”(1.5—3岁)——自律、自主对害羞与怀疑。

相当于“肛门期”。

这时期的孩子想摆脱过去的依赖状态,产生了自主的欲求,想自己穿衣、吃饭,什么都想自己试试。

这一阶段,是孩子形成自主或羞怯品质的时期。

孩子在观察、体验自己诸如随地大小便等行为父母是怎样的态度,是呵斥自己,还是尽义务耐心帮助自己给擦拭,并且逐步有意识地引导自己在指定地点大小便?

孩子想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尽管做得不好,但这表明孩子开始显现出个人的主动性和表达自己的意愿。

这就出现一种矛盾或冲突:

成人一方面要支持、鼓励孩子按自己的意愿去自主行动,又要启发、引导孩子对一些行为要进行适当或定点控制。

成人支持、鼓励、启发、引导得当,孩子在满足许多主动性和意愿的同时也逐渐知道并学会一些控制。

结果,就会培养孩子自主、自律、意志等方面的良好品质。

反之,如果成人对孩子过于训斥或“溺爱”,孩子过于自律,就会无所适从,觉得自己不能自立,会产生羞涩感和怀疑等不良适应心理,这会使“意志”等品质发展不够。

在培养儿童自由活动的自主性的同时,给予他们一定的“限制”是必要的,因为他们存在着潜意识的捣乱性,还不能周密地考虑自己的行动及其后果。

但“限制”一定是疏导、指导、辅导,即注意态度和方法。

3.“幼儿后期”(3—5岁)——创新对罪恶(自发性对内疚)。

相当于“性器期”。

这一阶段继续前一阶段的“自主性”的发展,依靠自己进行活动的欲求进一步扩大,是形成勇敢或怯懦的个性品质的时期。

这一阶段的孩子能自如地行走,明显地有了记忆与思维并且思维开始具有想象,能运用语言表达完整、准确的内容,好奇、好问、好探索,对周围的环境不但感到新奇,还跃跃欲试,要亲自动手探索、体验一番。

比如,对面前的一口闹钟,孩子奇怪,为什么它会不停地嘀嗒或突然地丁零?

于是他要寻个究竟,就把闹钟拆卸肢解。

面对这种情况,父母怎么理解或对待呢?

如果认为孩子是在创新,你就会赞许、鼓励、支持、引导孩子继续做类似的事;如果认为孩子是在捣乱、破坏,你就会讨厌、呵斥、限制、制止孩子的这类行为。

父母不同的对待,孩子的个性发育就会出现截然不同的结果。

如果成人的态度和行为是前者,则孩子会形成勇敢、大胆的品质;反之,孩子则不敢越雷池一步,会产生自责、内疚、笨拙感、罪恶感,从而逐渐形成胆怯的品质,产生适应不良的心理。

这一时期的任务是在于发展孩子的自主的主动性。

对孩子的主动探索行为,成人当然要引导。

而中国当代,家长对孩子是束缚太过。

动机是好的,但效果往往是不好的。

原因复杂。

4.“学龄期”(5—11岁)——勤奋对自卑。

相当于“潜伏期”。

这时期,学会对性别角色的认同。

这时期,孩子的演绎推理和按规则学习的能力都在发展,活动已具有一定的目的性,掌握文字工具后,有了获得大量知识技能的可能。

因此,帮助儿童正确对待素质教育和学习竞赛,取得有意义的成绩是必要的。

以学习为例,一些行为如做功课,需要集中精力和时间,才能完成。

不断学习,就产生了勤奋感;就会得到家长、老师的夸奖和奖励;这样,孩子又产生荣誉感和自信心。

如果孩子对求知既感兴趣又发奋学习,父母既是刻苦学习的榜样又鼓励、支持、辅导孩子学习;这在求知方面便是积极的解决,必会产生能力、自信、勤奋等优秀的品质。

反之,孩子对学习没有兴趣,自然也就不刻苦,如果再加上父母对孩子读书的期望值不切合实际,要么“打牛上树”,要么斥骂没出息,说是扫大街、掏厕所的“料子”;得不到表扬和奖励,那孩子的人格发展就会产生消极解决的情绪和不良适应的心理,孩子对学习失去乐趣,就会自卑,“自暴自弃”,“破罐子破摔”。

学习是如此,做其它事情也是如此。

如孩子在制造某种有用的东西时,在从事家务劳动时,能够得到成人的支持、赞扬和奖赏,就会增强勤奋感,越来越爱做这样的事,逐渐养成勤奋的工作态度。

反之,如果家长和老师把少儿的求知欲和模仿行为看成是调皮捣蛋,横加斥责,就会使儿童有逐渐发展成无所作为和“自卑感”的人的危险。

在这一阶段,少儿发展起来的“勤奋感”或“自卑感”,将能延续终生;因此,在这一阶段培养少儿勤奋的品质,克服自卑的心理,都具有长远的意义。

5.“青年期”(11—18岁,也叫“青春期”)——“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

这一阶段形成自己的接受教育的目标和职业目标,学习处理与生命意义有关的问题。

这一阶段是形成“自我同一性”品质或可能出现“同一性混乱”的时期。

“自我同一性”是在前4个阶段发展的基础上,进入青年期时所表现出来的特点。

这时的孩子生理发育迅速并带有成人的因素或色彩。

思维复杂,形成“自我意识”。

这时的注意力学会转移——过去只看到自己,现在也看别人,追溯自己的过去,也在考虑未来,注意别人是怎么看待、评价自己或拿别人对比自己,希望社会认同、接纳自己,以别人为榜样,按照自己的理想推动自己的发展。

他们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逐渐形成“自我同一性”特征的。

如果孩子在前4个阶段顺利地建立起信赖、自主、创新、勤奋的品质,这就可以通过整合过程,建立起自己的精神世界,比较容易地形成“同一性”的品质,可以无约束地进入青年期。

一个人的“个性”即“人格”在这一时期初步或基本定型。

在这个时期,个体能自我认识、自我调节、自我控制,成为不同于他人的独自具有的统一风格的自我。

一个人的理想(包括长大了充当什么社会角色,干什么事业等)一般也是在这个时期形成。

如果“个性”发育、发展得好,形成“忠诚”(于自己)即“自我同一性”的品质,他就有健康的“人格”。

所谓“忠诚”的品质,是指忠诚于自我的信念、价值观和自身的同一性,而不是忠诚于包括父母的外部环境。

反之,如果没有形成良好的自我同一性,就会出现“同一性”混乱或扩散,就无法认知、调节、控制自己,陷入不适应状态,觉得难于理解别人,别人也不理解自己,经常处在犹豫状态中,甚至会成为极度孤僻的人。

如果自己的价值观同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就会使自己难以正确认知自己,进而使自己的角色混乱,以至不知道或不敢相信自己是谁,要干或在干什么。

在这个时期,成人绝对不能打骂孩子即从肉体到精神都不能伤害孩子。

因为这样的伤害是对孩子整个身心的否定,破坏了青春期的“自我同一性”;所以孩子就要自我维护。

一个明显的标志就是这时期的孩子“逆反”。

父母说得对或错,他都不听;因为此时孩子关注的不是对、错,而是父母破坏了自己的“同一性”,他要维护、忠诚于自己的这个“同一性”。

所以,这一阶段的任务,在于发展“自我同一性”和防止“同一性”混乱或扩散。

6.“成人初期”(18—30岁)——亲密对单独。

(从略)

7.“中年(或壮年)期”(30—50岁)——关心下一代对自我关注。

(从略)

8.“老年期”(50岁—晚年)——自我整合对失望。

(从略)

(四)笔者的一种整合:

在“少儿期”的前面还有酝酿、基础阶段,后面还有继续发展、再社会化阶段。

所以在重点理解“少儿期”时,还应粗线条地了解人生的全过程。

1.“受精期”(即“怀孕”)——

选择风和月皎的时刻、爽心悦目的环境、温欣浪漫的氛围,男女双方具有良好的情绪、理智的情感、充足的精力,这种情况下耕耘播种的效果最佳。

切忌在狂风暴雨、荒郊野外、烟酒过量、喜怒无常等情况下运作。

如果说这些是后天和外部环境因素;那末,男女自身的特征和条件,便是先天因素。

但对孩子来说,所有这些都是先天因素,都有遗传的可能;并且是好是坏,对孩子都是无法选择的,对于“坏”还是无奈的。

如在中国的“三年生产救灾时期”,因为缺乏物质营养的原因,许多妇女不能怀孕生孩子,出生了的许多孩子羸弱低能;文化大革命后期出生的许多孩子,一落地就带着一种先天的情绪障碍,特别到了“青春期”,情绪化严重,这与父母在怀孕期经受了“灵魂深处闹革命”有关。

2.“胎儿期”(0—10个月)——

1个月便是生命;3—4个月成形,有部分感觉,能听到并辨别优劣的声音;6—7个月有情绪。

有一种提法叫“生前期”,从卵子受精到胎儿出生。

小儿出生后的发育特征早在胎内已形成。

此期又可分为3个阶段即①“细胞期”:

也就是“受精期”,奠定了各种染色体上数以万计基因的位置及其遗传信息的特征,就好像给未来的小人儿制定了一张“设计图”。

②“胚胎期”:

妊娠(shen)3个月以内,是细胞分裂增殖、内脏各个系统的器官分化成形阶段。

此期最容易受不良因素例如化学物质、放射线、感染等的影响而使分化中的内脏器官发育异常,例如“先天心脏畸形”就是这时这类原因引起的。

③“胎儿期”:

从妊娠3个月到出生,为快速生长阶段。

若胎儿7个月时出生,已有存活的可能性。

讲究心理卫生问题,对孕妇来说,是自己和胎儿“两个人”一起的事,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孕妇经常用手去抚摩自己的大肚子,其实,就是在用肢体语言跟孩子交流、沟通——这是触觉。

“胎教”还要注意和“大肚子”一起欣赏轻音乐——这是听觉。

所以情感呵护,应该从胎儿开始或算起。

3.“婴幼期”(出生—3岁)——

包括“婴儿期”(出生—1岁)和“幼儿期”(1—3岁)。

人刚出生时脑重大约400克,婴儿呱呱坠地,就会有哭、笑的情绪和一些肢体语言的表示,抓握力、吸吮力强;3个月会翻身;6个月会坐;7个月长牙;8个月会爬;10个月能站立;1岁左右断奶(过早或过晚都不好),能行走,会说话,有了情感;2岁会思维;3岁脑重大约1200克,能认知,能把自己同自身以外的客体区分开来,掌握人称代词“我”,而不是称自己的乳名,并且有了“自我意识”,这时的思维还包括有想象力。

有一种提法,把“婴儿期”从出生—28天算做是“新生儿期”。

新生儿期是从胎内转到胎外生活的适应时期。

随着出生后呼吸、循环等器官产生激烈变化,一般要2—4周才能适应环境。

新生儿容易生病,严重的“先天畸形”和“功能缺陷”常于该期死亡。

把“婴儿期”又叫做“乳儿期”:

出生后1—12个月,主要标志是哺乳。

乳儿期是生长速度最快时期,满月时,体重增长为初生时的3倍。

然而,乳儿期还不会行走,若与兽类哺乳动物相比,则1岁以内的小儿相当于哺乳动物中的早产儿。

所以乳儿期是完全依靠母亲生存的时期,除了重视合理喂养和预防感染,要特别注意“情感抚摩”。

l—3岁的“幼儿期”,身体生长速度比乳儿期缓慢,生活上逐渐脱离对母亲的依赖而独立。

同时,智力也迅速成长。

“母爱”,孩子在1岁形成。

孩子会提前叫“爸爸、妈妈”,这≠是心理健康。

3—4岁是语言的关键期。

“人格”在3岁开始发育。

4.“儿童期”(或叫“学龄前期”,3—6岁)——

少儿在6岁以前不忌性别、“两小无猜”。

这时一般要进幼儿园接受集体活动的训练。

这时期小儿与成人接触更多,求知欲强,活动范围扩大,应注意教育并预防意外事故。

上幼儿园可以广交朋友,提高幼儿社交能力。

在儿童成长期,最担心的就是与社会隔绝。

不但是社交能力,连认知能力、判断能力、魄力等等都和社会交流有关。

幼儿园是增强孩子社会交流的一个外部环境。

呆在家中的孩子由父母、保姆或亲戚照顾,教育与游戏、人际交往等非常局限。

放在家里,是溺爱孩子的表现,不利于孩子人格的发展。

托儿所那里,虽有保育员看护但没有明确的社交和教育目标。

而在幼儿园,那里有较为系统的课程安排和游戏等活动的指导,可为孩子社交等能力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

有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在小学中人缘最好的学生,往往是那些上过正规幼儿园的孩子。

他们不仅朋友多,而且社交能力也更强。

研究证明,幼儿园的学前教育可为孩子将来的社交能力等奠定基础。

这个年龄段,主要是培养孩子诸如守纪律、爱学习等的常规;而不是刻意地背诵多少唐诗宋词。

5.“学龄期”(6—7岁,有的提法是把6—12岁定为“小学生期”)——

这时大脑约重1300克,心理的载体发育完全。

在幼儿园接受训练的基础上,接受普通学校的正式教育。

知羞耻。

6—7岁是智力发展的关键期。

6.“少年期”(7—14岁)——

正在读小学和初中。

7—12岁出现一种“错觉”和“假象”,即异性间有一段时间“相斥”,因而许多玩耍、游戏一般是男女分开的。

各种生理功能的发育趋向成人水平,对疾病抵抗力增强,对社会环境逐渐熟悉,也就是儿童“社会化期”。

这时期儿童正在学习并具备最简单、最起码的各种知识,例如爱卫生、讲礼貌、守纪律、尊敬父母和老师、不说谎、互助友爱等等。

女孩子在12岁左右进入青春期,男孩子比女孩迟两年。

7.“青春期”——

是豆蔻年华、含苞待放、“花季”、“青苹果”,是人的个性发展开始成熟的时期。

14岁左右男的可以遗精、女的来了月经,“假象”消失,就回复到“异性相吸”的“真相”上来,异性间开始公开对对方表示好感甚至成双地走路、交谈、嬉戏打闹。

这阶段体格的生长突然加快。

与其它几个期相比,青春期和乳儿期是生长速度最快的两个时期。

“青春期”的提法不一,如说是14—25岁、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