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项目基本情况.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3859124 上传时间:2023-05-21 格式:DOCX 页数:48 大小:80.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项目基本情况.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1项目基本情况.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1项目基本情况.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1项目基本情况.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1项目基本情况.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项目基本情况.docx

《1项目基本情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项目基本情况.docx(4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项目基本情况.docx

1项目基本情况

1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

南山首府住宅小区

建设单位

南平市睿古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建设地点

延平区南山镇中山路29号

排水去向

吉溪

建设依据

闽发改备[2014]H01011号

主管部门

建设性质

新建

行业代码

K7210

建设规模

用地面积6418.47㎡,总建筑面积21331.04m2

总规模

用地面积6418.47㎡,总建筑面积21331.04m2

总投资

3743万元

环保投资

88.5万元

主要能源及水资源消耗

名称

现状年用量

年增用量

年总用量

水(吨/年)

29565

29565

电(万kwh/年)

120

120

燃煤(吨/年)

燃油(吨/年)

其它

南平市睿古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拟建于延平区南山镇中山路29号的南山首府住宅小区,投资3743万元,建设用地面积6418.47㎡,总建筑面积21331.04m2。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及国家环保部颁布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的有关规定和要求,该项目属“U城市基础设施及房地产:

16、房地产开发、宾馆、酒店、办公用房,建筑面积10万~2万平方米”应编制环评报告表。

业主于2014年5月委托浙江商达环保有限公司有限公司编制该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表。

我公司接受委托后,组织有关人员进行现场踏勘,在对项目开展环境现状调查、资料收集等和调研的基础上,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有关技术规范和要求,编制了本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供建设单位报环保主管部门审批。

2区域环境概况

2.1自然环境

2.1.1地理位置

延平区位于南平市南面、福建省中部偏北,是南平市人民政府所在地,也是全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为闽江上游三大支流建溪、富屯溪、沙溪汇合处。

该区北枕建瓯,南抵尤溪,东临古田、闽清,西靠沙县、顺昌,共与六县(市)交接。

南山镇原称凤山镇、大凤乡,地处延平区东面的闽江北岸25公里处,南山镇东临洋后镇,西依夏道镇,南与赤门乡接壤,北与大横镇、建瓯市毗邻。

距南平市区26公里,直线距离约18公里,镇域面积197.3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41万亩,辖26个行政村,54个自然村,2.72万人,南山镇“地袤而夷,土沃而厚,山高水秀,水环而纡”,文化积淀深厚,是传统的农业大镇,革命老区乡镇。

境内交通便利,南古公路、南迪公路、外福铁路穿境而过,闽江主航道、大洲货运站、安济客运站距集镇不足10公里。

本项目地处延平区南山镇南山镇中山路29号(原卫生院地块),地势为南山镇中心至高点。

东面隔华兴街为田地,南面和北面为空地,西侧为居民点,地段周边的各种生活配套齐全、交通便捷、区域优势明显,是理想的居住生活用地。

地理位置见附图1,环境现状见附图2。

2.1.2地形、地质

南平市境内地形地貌受构造运动的影响强烈,构造地貌特征相当明显,山脉多呈东北——西南走向。

低山丘陵分布广,河谷地形呈峡谷或“V”或“U”状镶嵌本市各地,山间盆谷地沿河交替分布,山地切割明显,高差悬殊,以断裂为主的断块山,山峰陡峭,断层崖、断裂谷等断层地貌分布广。

延平区地处闽中大谷地的最低处,“V”字形河谷纵横,地表形态破碎,高程变化大,地形地貌属东南丘陵区,整个地势是西北高,东南低,境内地貌类型以山地丘陵为主,山地面积约占土地总面积的79%。

地层发育较齐全,除性界白垩外,从震旦系至新生界第四系地层均有出露。

地表层为第四纪残破积层,红色或褐红色粘土或亚粘地,覆盖层厚度为2-5m,局部地区达10m以上,地下水位深度大于2m,上层及风化岩地耐力15-70t/㎡。

依据《中国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与《中国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区划图》福建省区划一览表,本区属地震烈度为Ⅵ度区。

2.1.3气候概况

延平区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具有春早、秋迟、冬短的特点;夏有炎热,冬无严寒。

有明显雨季、湿润多云雾、少霜雪。

风小、多静风,年平均风速1.0-1.1米/秒。

静风频率49%,地面风场受地形影响而变化,市区气象台处主导风向为东北(频率13.97%)。

2007年年平均气温20.4℃,最冷1月份,月平均气温6-9℃,年极端最低气温-0.2℃;7月份为极热月,月平均气温29.6℃,年极端最高气温39.8℃。

本区雨量充沛,多年平均降水量1663.9mm,平均降雨日数为164.7天。

最小月平均降水量是11月,为43.55mm;最大月平均降水量是5月,为300.4mm。

一年当中,3-6月为雨季,湿度最高;年平均相对湿度为79%,年平均蒸发量为1413mm,小于年平均降水量。

雾日以12月份最多,达9.5天,8月份最少,仅0.7天;年最多雾日数达100天,最少为29天,年平均雾日51.3天。

每年5-9月常受台风外围影响,其中5-6月的台风常带来强降雨和大风,而9月的台风则常引导冷空气南下,提早出现秋寒。

2.1.4水文特征

延平区河流水系纵横交错,共有一江(闽江)三溪(建溪、富屯溪、沙溪)七十二支流溪。

其长度在10公里以上的有30条,流域面积大于100平方公里的有12条,河流冬不结冰,长年河水流量洪枯季节变化大,暴涨暴落,水量丰富。

闽江:

闽江发源于武夷山脉的宁化县,流域面积60992km2,主干流长559km,在南平市境内的长度为75km,多年平均流量为1969m3/s,年径流量641亿m3,河道平均坡降0.5‰。

闽江十里奄多年平均流量1381m3/s,最大实测日平均流量25000m3/s,最小实测日平均流量152m3/s。

项目纳污水域为吉溪,吉溪源于建瓯河古田交界的石大岗,流经建瓯市的迪口镇、延平区的南山镇于吉溪村汇入闽江。

流域面积591km2,河道长79km,平均坡降6.20‰,流域形状系数0.09,其中南平市延平区内面积约184km2。

2.1.5.土地矿产资源

延平区是福建省土地面积最大的县级区。

现有耕地27.25万亩,其中水田23.24万亩,旱地2.01万亩。

境内矿产资源丰富,颇具开发潜力,有我国罕见的特大型铌钽矿床、中型锡矿床(铌钻矿床伴生矿)、水泥用灰炭矿床、全省规模最大的透辉石矿,还有重金石、硅灰石、高岭土、石英砂、石墨、金甲长石、大理石、白萤石、花岗石、云母、蛇纹石、辉绿石、磷矿、锡铁矿、磁铁矿、铅锌矿、优质花岗石、优质矿泉水等30余种矿产,其中“青云石”、“南平黑”、“南平青’等花岗石在国内享有盛誉。

按社区掌握的矿产资源储量计算,延平区境内矿产资源、水电资源的潜在价值达104亿元,发展前景广泛。

南山镇境内资源丰富。

地下矿藏有透辉石、石英砂、石棉、黄铁、黄铜、铅、锌、大理石、磷灰石、石灰石、白云石、孔雀石、水晶、高岭土等十余种,其中透辉石和石英砂品位较高,储量达1000万吨和160万吨。

2.1.6森林资源

延平区以绿色金库闻名于世,是我国南方三大杉木产区之一,杉木速生丰产居全国之冠。

区内有竹林57.25万亩(其中毛竹林50.84万亩,中小径竹4.41万亩),立竹株数7779.8万根。

除盛产衫、松、竹外,还有近百种名贵珍稀树木,其中南方红豆杉、柳杉、建柏、闽楠、银杏等15种树种,被列为国家级和省级保护树种。

延平境内茫荡山自然保护区乔木品种比整个欧洲大陆的乔木总数还多。

区内森林中其它物种资源丰富,已发现的蕨类植物有33科57属100种,裸子植物10科23属62种,被子植物148科622属1264种,经济植物中有果树68种,茶叶7种,其它品种19个,药用植物资源隶属102科80余种。

属全国重点154种。

南山镇地势东西长而南北狭,平原海拔1540米,最高海拔960米。

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9.3℃,无霜期286天,年降水量1660毫米,形成一个夏无酷暑、冬无严寒的小气候,四季宜人,适宜种植、养殖业发展及反季节蔬菜种植。

森林茂密,林地面积21.55万亩,森林覆盖率达70.7%,毛竹资源十分丰富,面积4.82万亩,毛竹蓄积723万根。

2.1.7生态敏感区

延平区有1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茫荡山保护区,其面积7.46万亩,保护小区150个,面积1.63万亩;生态公益林面积511.04万亩,其中国家级39.60万亩,省级20.44万亩。

本项目评价区没有涉及到自然保护区和生态公益林。

2.2社会环境概况

南平市下辖一区四市、五县,辖区土地总面积26281Km2,根据南平市统计局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105.8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1.2%。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57.00亿元,增长5.0%;第二产业增加值481.13亿元,增长15.0%(其中工业增加值366.90亿元,增长13.7%);第三产业增加值367.69亿元,增长9.5%。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42127元,比上年增长11.8%。

延平区2013年,地区生产总值241.32亿元,农林牧渔业总产值580443万元,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650919万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66109万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636元,增长9.4%,农民人均纯收入11570元,增长12.8%。

3区域环境功能、现状,主要环境问题、环保目标

3.1环境功能区划

3.3.1水环境功能区划

本项目所在区域纳污河段为吉溪河段,水环境功能为渔业用水和工业用水,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标准,见表3.1。

表3.1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摘录)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Ⅲ类

pH

6-9

DO

≥5mg/L

高锰酸钾指数

≤6mg/L

BOD5

≤4mg/L

氨氮

≤1.0mg/L

总T

≤0.2mg/L

总P

≤1.0mg/L

SS

≤30mg/L

3.3.2环境空气功能区划

本项目所在区为二类大气功能区,环境空气质量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标准,2016年1月1日起实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的二级标准,详见表3.2。

 

表3.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摘录)

执行标准

污染物名称

取值时间

二级标准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标准

TSP(日均)

日均

0.3mg/m3

SO2(日均)

日均

0.15mg/m3

NO2(日均)

日均

0.12mg/m3

PM10(日均)

日均

0.15mg/m3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

二氧化硫SO2

年平均

60ug/m3

24小时平均

150ug/m3

1小时平均

500ug/m3

二氧化氮NO2

年平均

40ug/m3

24小时平均

80ug/m3

1小时平均

200ug/m3

颗粒物(粒径≤10um)

年小时平均

70ug/m3

24小时平均

150ug/m3

一氧化碳CO

24小时平均

4ug/m3

1小时平均

10ug/m3

3.3.3声环境功能区划

根据城市噪声功能区及控制目标要求,项目场址属或者居住、商业、工业混杂区,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2类标准,即昼间≤60dB,夜间≤50dB。

3.2环境现状

3.2.1水环境现状

根据南平市环境监测站对南山镇地表水的2个监测断面(江布村白源坑、南山镇下游一公里)的监测结果可知,南山镇地表水环境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H3838—2002)Ⅲ类标准,水环境现状较好(监测数据见附件)。

3.2.2大气环境现状

南平市环境监测站于2011年9月对南山镇空气环境质量进行监测,分别在南山镇政府宿舍和原镇财政所布设2个监测采样点,监测时间为2011年8月8-12日,监测结果统计见表3.3。

表3.3大气监测结果统计表单位:

mg/m3

项目

SO2

NO2

TSP

总平均值

浓度范围

总平均值

浓度范围

总平均值

浓度范围

南山镇政府宿舍

0.005

0.004-0.006

0.012

0.011-0.013

0.035

0.024-0.044

原镇财政所

0.004

0.004-0.005

0.008

0.007-0.009

0.042

0.034-0.053

GB3095-1996二级日均标准

0.15

0.12

0.3

从表3.3中可知,南山镇空气质量指标(SO2、NO2、TSP)的监测值低于《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标准,大气环境现状较好。

3.2.3噪声环境现状

南平市环境监测站于2011年8月对南山镇区域环境噪声进行监测,采用网格法布区域噪声监测点21个,根据监测报告结果,南山镇环境噪声较《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的2类标准(昼间)60dB低,符合区域噪声标准要求(监测数据见附件)。

3.3污染物排放标准

(1)施工期

施工期废水不排放,施工期生产废水经沉淀处理后综合利用;大气污染物排放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二级标准;施工噪声执行《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标准。

详见表3.3。

 

表3.3施工期污染物排放标准

污染源

标准

项目

标准限值

废气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二级标准

颗粒物

周界外浓度最高点1.0mg/m3

甲醛

周界外浓度最高点0.2mg/m3

甲苯

周界外浓度最高点2.4mg/m3

二甲苯

周界外浓度最高点1.2mg/m3

噪声

《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标准

昼间

70dB

夜间

55dB

(2)运营期

运营期生活污水执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B标准(根据《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中1范围:

居民小区和工业企业内独立的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污染物的排放管理,也按本标准执行);运营期的项目设备边界噪声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表1的2类标准。

详见表3.4。

表3.4运营期污染物排放标准

污染源

标准

项目

标准限值

废水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B标准

pH

6-9

COD

60mg/L

SS

20mg/L

BOD5

20mg/L

氨氮

8mg/L(水温>12℃时)

动植物油

10mg/L

噪声

《社会生活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22337-2008)表1中2类标准

昼间

≤60dB

夜间

≤50dB

 

3.4主要环境问题

3.4.1主要环境问题

项目主要环境问题:

建筑施工中产生废水、废气、噪声和固体废弃物对环境的影响;运营期的废水、固废的影响。

3.4.2环境保护目标

(1)评价河段达《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标准。

(2)评价区环境空气达《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标准;2016年1月1日起达《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

(3)声环境达《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相应功能区标准(2类)。

3.4.3敏感目标

本项目地处延平区南山镇南山镇中山路29号(原卫生院地块),东面隔路为田地,南面和北面为空地,西侧为居民点。

项目施工期影响周边居住人,敏感目标见表3.4和附图4。

表3.4项目敏感目标情况表

环境

要素

环境保护目标名称(敏感点名称)

相对于项目所在地方位

环境目标

功能

距项目边界最近距离(m)

备注

环境空气、声环境

(施工期)

民宅

项目N

居民住宅

约5

民宅

项目E

居民住宅

约90

民宅

项目W

居民住宅

约10

4工程分析

4.1项目简介

项目名称:

南山首府住宅小区

建设单位:

南平市睿古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工程性质:

新建

建设地点:

延平区南山镇中山路29号

建设规模:

用地面积6418.47㎡,总建筑面积21331.04m2,计容建筑面积20817.56m2,其中住宅面积20304.08m2、物业管理用房50m2、社区管理活动用房45m2、停车场418.48m2(75个地面停车位),不计容架空层面积513.48m2,不设商业。

项目平面布置见附图3。

项目投资:

3743万元

4.2工程概况

4.2.1主要建设内容

建设占地面积6418.47㎡,规划总建筑面积21331.04㎡。

该项目包含4幢住宅楼,其中3幢为7层带复式住宅楼(含架空层),1幢17层住宅楼(不含架空层)。

小区定位为高档次商住小区。

4.2.2交通系统

本小区设4个车行出入口,位于小区的东面,交通路网简洁,大多平直和垂直布置,本小区东侧和北侧均为道路,路网是由出入口的道路直接连通到镇主干道。

以“便捷﹑合理”为宗旨,居住小区出入口的设置首先从小区所处大环境区位关系出发,以解决居民与镇区有便捷的联系为宗旨,同时与小区内部功能及道路系统组织安排相衔接。

最终满足就近、方便的使用功能的要求。

依托小区内道路系统,合理安排人行、车行动线。

4.2.3总体布局及建筑设计

规划结构为本地块布置4栋住宅楼,无商业布置,一层为架空层,二层以上均为住宅;

1.平面设计

考虑到小区规模及市场需求多样化等诸多因素,户型设计采用了从110㎡~201㎡的各类平面设计,并结合周边有利资源优势深化考虑房型,做到充分利用周边景观优势;所有户型设计均考虑自然通风、采光,坚持“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创造良好的室内气候,依据人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以客厅为中心,厅及房间的主要朝向均以景观视线为主,同时强调单元平面动静分区,卧室与客厅、餐厅、厨房尽量分开,互不干扰,尽可能避免流线组织交叉影响。

各住宅单元尽可能采用全明设计,保证所有生活用房均有良好采光通风,户型尤其注重餐厅的用餐环境,均具有相对完整的餐饮空间,餐饮空间尽量布置于景观充分提升人居环境品质。

2.立面设计

单体立面造型以简洁、高雅为主调,强调细部,造型丰富而有特色,强调突出高品质小区的整体效果。

立面上简净高雅简洁的线条,纯的色调及丰富的形体变化,体现明快大方的现代人居环境的气质,同时又注重整体的组合形象规划。

单体形象明快简洁,结合景观视线组合观景阳台、落地飘窗,让视野与小区大面积绿地相交融,体现现代主义风格。

住宅立面主要材质为淡黄色及灰色外墙面砖,玻璃面采用透明蓝玻,融合形成个性鲜明的色彩体系。

4.2.4绿化

小区内各栋建筑间距较大,沿小区道路布置了绿化植被。

小区的建筑布局充分让绿化植被得到充分的共享,保证户户有景。

在每栋住宅前均设置大片成型绿地。

通过鱼鳞状的建筑布局,将阳光引入绿地,使小区生机盎然。

绿化以小品和植物为主。

植物使用乔木,灌木、草皮形成丰富的多层次景观体系。

4.2.6其它设施建设

(1)给水

①水源:

由镇供水管接入。

②给水系统:

提供2路DN150给水管(供水压力P=0.35MPa),供应本工程消防用水及生活用水,消防及生活用水分开计费。

分户水表前水压小于0.35MPa;住宅用水分表计量,住宅水表出户,一户一表。

(2)排水系统

实行雨、污分流制,污水管道出户后排入室外污水管,污水收集经埋地化粪池及二级生化处理后就近排入吉溪。

(3)消防供水

根据消防的要求设室内、室外消防栓给水系统。

消防用水量:

本工程区域室外消防用水量为30L/S,室内消防用水量为40L/S。

火灾延续时间为2小时。

室外消火栓SS100沿小区四周布置,间距<120m,保护范围<150m。

供水系统:

屋顶设XQB—Z全自动消防稳压给水设备,发生火灾时由该设备供水至各消防栓。

各层消火栓设置根据规范进行设计,消火栓箱内配置ø19水枪、25米水龙带、消防主泵启动按钮,商业部份还设有自救式消防卷盘。

消防水箱设于建筑最高处,并有保证消防用水(20m3)不被挪用的措施。

消防水泵采用自灌式吸水。

屋顶共设9座5m3高位水箱,满足并保证室内初期消防用水。

(2)供电

由供电局分别提供一路10KV高压电源引至变配电室。

配电系统配电电压为380V/220V。

本工程设有1个独立变配电室,位于4号楼后侧地块。

由变配电室至各单体建筑采用放射式供电,用电力电缆穿PVC排管埋地引至,或沿电缆沟、桥架敷设。

一、二级负荷均由双回路电源供电,并在末端自动切换。

(3)宽带网、电缆电视系统。

(4)卫生间的废气修建通风道于屋顶排放。

4.2.7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项目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见表4.1。

表4.1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项目

单位

数值

备注

用地面积

6418.47

总建筑面积

21331.04

其中

计容总建筑面积

20817.56

其中

住宅面积

20304.08

物业管理用房

50

社区管理活动用房

45

地面停车面积

418.48

75个停车位

不计容架空层等面积

513.48

户数

152

约380人

容积率

3.25

建筑密度

32.5%

绿地率

25.6%

4.3项目污染源分析

4.3.1施工期污染源

4.3.1.1水污染源强分析

在整个施工期内施工人员的数量是变化的,一般情况下,在主体工程接近封顶阶段施工人数达到最高峰。

根据本建设项目规模,预计项目平均每天施工人员约50人,不居住在施工场地的施工人员约为10人,住工地施工人员日用水量按0.08t/d•人计,不住工地施工人员日用水量按0.02t/d•人,则施工人员日用水量为1.6t。

生活污水排放按用水量的90%计,则施工期日平均污水排放量为1.44t。

生活污水中主要污染物及浓度为SS:

220mg/L、BOD5:

250mg/L、CODCr:

400mg/L,NH3-N:

35mg/L。

污染物产生量SS:

0.32kg/d、BOD5:

0.36kg/d、CODCr:

0.576kg/d,NH3-N:

0.05kg/d。

施工生产废水:

项目建设使用商品混凝土,废水主要来源于施工机械冲洗及运载车辆保养。

施工中散落的废沙石易进入水体,造成水体中悬浮物含量的增加。

工地冲水日产生的污水量约5t,主要污染物浓度是SS:

300mg/L、石油类:

10mg/L。

污染物产生量:

SS:

1.5kg/d、石油类:

0.05kg/d。

综上所述,施工期总污水产生量约为6.44t/d,主要污染物排放量SS:

1.82kg/d、BOD5:

0.36kg/d、CODCr:

0.576kg/d,NH3-N:

0.05kg/d,石油类:

0.05kg/d。

4.3.1.2大气污染源强分析

施工期间,水泥砼、沥青砼不在场内拌和,全部外购商品砼。

施工期大气污水源主要是基础开挖、场地平整、砂石运送等产生的粉尘污染、燃油机械的尾气、装修涂料的有机溶剂等,以及机动车辆尾气产生的总烃、NOx、CO等污染物气体。

(1)扬尘

项目施工期扬尘主要产生于土建施工阶段,按起尘的原因分为风力起尘和动力起尘,主要在建材的装卸、搅拌和道路建设等过程中,以及裸露地面车辆行驶而卷起的扬尘;由于外力作用而产生的尘粒再悬浮而造成,其中道路建设及建筑材料装卸造成的扬尘最为严重。

裸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信息与通信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