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职教育硕士教育学考点总结.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3857483 上传时间:2023-05-21 格式:DOCX 页数:41 大小:47.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在职教育硕士教育学考点总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在职教育硕士教育学考点总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在职教育硕士教育学考点总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在职教育硕士教育学考点总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在职教育硕士教育学考点总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在职教育硕士教育学考点总结.docx

《在职教育硕士教育学考点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在职教育硕士教育学考点总结.docx(4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在职教育硕士教育学考点总结.docx

在职教育硕士教育学考点总结

名词解释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

1.教育:

广义的教育:

指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的的社会活动。

狭义的教育:

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通过学校教育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社会所期望的方向变化的活动。

2.形式化教育:

教育着和受教育者相对稳定,有稳定的教育场所和设施,教育内容相对规范化。

3.非形式化教育:

指与生活过程、生产过程浑然一体的教育,没有固定的教育者,也没有固定的受教育者。

4.学制:

即学校教育制度。

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它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5.义务教育:

是国家用法律形式规定的、对一定年龄儿童实施确定年限的学校教育。

6.普通教育:

是以升学为主要目标,以基础教育为主要内容的教育。

7.职业教育:

是以就业为主要目标、以从事某中职业或生产劳动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为主要教学内容的教育。

8.终身教育:

终身教育思想强调职前教育和职后教育的一体化,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一体化;把终身教育等同于成人教育或职业教育是片面的。

9.全民教育:

就是让所有的人都受到教育,特别是使适龄儿童受到完全的小学教育和使中青年脱盲。

10.教育民主化:

首先是指教育机会均等,包括入学机会的均等,教育过程中享有教育资源机会的均等和教育结果的均等;其次是指师生关系的民主化;再次是指教育活动、教育方式、教育内容等民主化,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自由选择的机会。

11.教育世俗化:

与公立教育发展相适应,教育逐渐从宗教中分离出来,有些国家明确规定,宗教、政党不得干预教育,教育目的和内容向世俗化方向发展。

第二章教育与社会发展

1.人力资本理论:

1962年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创立,其核心概念是“人力资本”,它是指人所拥有的诸多知识、技能以及其他类似可以影响从事生产性工作的能力。

它是来薪水和报酬的源泉;它是人的资本形态,因为它体现在人身上,属于人的一部分。

人力资本是现代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甚至是首要因素。

2.教育资本储藏量:

是指国家在某一时期内教育支出的总额。

通过教育资本储量的测定,可以分析一个国家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3.科学:

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的知识体系,又是探索真理的认识活动,还是一种社会建制即某种共同的规范和独特的精神气质。

4.技术:

是根据生产实践经验和科学原理发展而成的各种工艺操作方法和技能。

它还物化在生产工具、设备中,体现在对生产程序的策划、规定上。

第三章教育与人的发展

1.个体身心发展:

是指作为复杂整体的个人在从生命开始到生命结束的全部人生过程中,不断发生的变化过程,特别是指个体的身心特点向积极的方面变化的过程。

这是人的各方面的潜在力量不断转化为现实个性的过程。

2.内发论:

认为人的身心发展力量主要源于人自身的内在需要,身心发展的顺序也是有身心成熟机制决定的。

3.外铄论:

认为人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在的力量。

诸如环境的刺激和要求、他人的影响和学校的教育等。

4.主体实践论:

把个体积极投入实践的活动,看作是内因与外因对个体身心发展综合作用的汇合点,也是推动人身心发展的直接的、现实的力量。

这称为“主体实践论”,即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力来自个体活动中多因素相互作用论。

5.发展关键区:

即发展最佳期。

是心理学家根据个体身心发展不平衡而提出的。

是指身体或心理的某一方面技能和能力最适宜于形成的时期。

在这一时期中,对个体某一方面的训练可以获得最佳成效,并能充分发挥个性在这一方面的潜力。

错过了关键期,训练的效果就会降低,甚至永远无法补偿。

6.成熟:

人的某中先天素质的发展过程。

7.最近发展区:

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机基提出:

教育对儿童的发展能起指导作用和促进作用,但需要确定儿童的两种发展水平,一种是已经达到的发展水平,另一种是儿童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距离就是“最近发展区”。

8.人的价值:

是指人在世界中的地位得以肯定,人的作用得到发挥,人的尊严得到保证。

9.人的潜能:

是人足以区别于动物的重要标志,是能够把未成熟的人培养为成熟的人,把平凡的人培养成出色的人的可能性或前提条件。

第四章教育目的

1.教育目的:

广义的教育目的是指人们对受教育者的期望,即人们希望受教育者通过教育在身心诸方面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或者产生怎样的结果。

狭义的教育目的是国家对教育什么样人才的总的要求。

2.培养目标:

是由特定的社会领域和特定的社会层次的需要所决定的也因受教育对象所处的学校级别而变化。

是针对特定的对象提出的各级各类学校对所培养人才的特出要求。

3.课程目标:

是课程计划中各个学习领域和/或这些领域之下的一些具体的科目所规定的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之后应达到的要求。

4.教育目标:

是教育者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在完成某一阶段工作时,希望受教育者达到的要或产生的变化结果。

5.教育目的的社会制约性:

教育目的具有历史性、时代性、社会性,在阶级社会中有鲜明的阶级性。

教育目的随着时代的变迁,随着社会条件的变化而变化。

万古不便的教育目的是没有的。

6.体育:

是授予学生有关健康的知识、技能,发展他们的体力,增强他们自我保健的意识和体质,培养参加体育活动的需要和习惯,增强其意志力的教育。

7.智育:

是授予学生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技能,发展他们的智力和与学习有关的非认知因素的教育。

8.德育:

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政治素质,形成正确的思想方法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的教育。

第五章教师与学生

1.教师职业特点:

教师职业最大的特点在于职业角色的多样化。

具体包括:

传道者角色、授业解惑者角色、管理者角色、示范者角色、父母与朋友角色、研究者角色。

2.学生的本质属性:

学生是处于迅速发展时期的人。

学生是具有能动性和自我教育可能性的受教育对象。

3.师生关系:

是指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态度等。

第六章课程

1.课程:

广义的课程指学生在校期间所学的内容的综合及其进程安排。

狭义的课程特指某一门学科。

通常指广义:

即各级各类学校为了实现培养目标而规定的学习科目及其进程的总和。

2.学科中心论:

其出发点是学科本身。

主张学科本身应以各科知识的分类为基础,以学科教学为核心,以掌握各科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为目标。

3.儿童中心论:

其出发点是儿童。

主张儿童的需要、兴趣、能力及经验来设计课程,提倡活动课程、经验课程。

4.学科课程:

就是分别地从各门学科中选择部分的内容,组成各种不同的学科,并丛课程体系出发,整体安排他们的顺序、授课时数及期限。

5.活动课程:

是从儿童的兴趣和需要出发,以儿童的经验为基础,以各种不同形式的一系列活动组成的课程。

6.综合课程:

是与分科课程相对应的一类课程,它打破传统的从一门科学中选取特定内容构成课程的做法,根据一定的目的,从相邻相近的几门科学中选取内容并将这些内容相互融合,构成课程。

7.核心课程:

是围绕人类基本活动来确定中心学习内容的一种课程。

8.潜在课程:

也称隐性课程,是相对于显性课程而言的。

“潜在课程”中的“课程”并非实指,只是借用“课程”一词,来说明学校中还存在着对学生产生影响的、但又无法控制的教育因素。

9.必修课程:

是课程计划中规定所有学生必须修习的课程。

第七章教学理论

1.教学:

是学校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途径,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统一活动。

2.教学任务:

是受人们追求的教学价值取向决定的,它指明各教育阶段、各科教学应实现的目标要求。

3.基本知识:

是指形成各门学科的基本事实、相应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公式及其系统。

4.基本技能:

是指各门学科中最主要、最常用的技能,是最基本的学习工具,如阅读、协作、计算、问题解决,以及哩、化、生学科的实验技能等。

技能通过多次操练,可以发展为技巧。

5.智力:

一般指人们的认识能力,即认识客观事物的基本能力,是认识活动中表现出来的那些稳定的心理特征。

主要包括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和想象力,其中思维力是核心。

6.体力:

主要指身体的正常发育成长与身体各个器官的活动能力。

7.教学过程:

是教师根据教学目的、任务和学生心身发展的特点,通过指导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掌握系统的文化科学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学生智力和体力,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及培养道德品质、发展个性的过程。

8.认识的间接性:

是指学生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学习书本知识间接地认识世界。

认识的基本方式是“掌握”,是一种简约的经过提炼了的认识过程,有多种模式,且同样以教学实践活动为基础。

9.教学规律:

指教学现象中客观存在的、具有必然性、稳定性、普遍性的联系,对教学活动具有制约、指导作用。

10.探究式学习:

是借助提供结构化材料,指导学生进行操作与思考而获得知识的方式。

第八章教学工作的方法、组织形式与评价

1.教学方法:

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为了实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而在共同活动中采用的方法。

2.以语言传递为主的教学方法:

是指教师运用口头语言向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发展智力以及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法。

3.讲授法:

是教师通过简明、生动的口头语言向学生系统地传授知识和技能的方法。

4.谈话法:

又叫问答法,是教师和学生以口头语言问答的方式进行教学的一种方法。

5.讨论法:

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为解决某个问题而进行探讨、辨明是非真伪以获得知识的方法。

6.读书指导法:

是教师指导学生通过阅读教科书和参考书来获得知识、养成良好读书习惯的方法。

7.以直接感知为主的教学方法:

是指教师通过对实物或直观教具的演示和组织教学性参观等,引导学生利用各种感官直接感知客观事物或现象而获得知识的方法。

8.演示法:

是教师通过展示各种实物、直观教具或进行示范性实验,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获得感性认识的方法。

9.参观法:

是教师根据教学任务的要求,组织学生到工厂、农村、展览馆、大自然和其他社会场地,通过对实际事物和现象的观察和研究而获得知识的方法。

10.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

是指通过练习、实验、实习等时间活动,引导学生巩固和完善知识、技能和技巧的方法。

11.练习法:

是教师引导学生运用知识去完成一定的操作,以巩固知识、形成技能技巧的方法。

12.实验法:

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运用一定的仪器设备进行独立作业,观察事物和过程的发展与变化,探求事物的规律,以获得知识和技能的方法。

13.实习作业法:

是教师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组织学生在校内外一定的场地运用一定的场地运用已有的知识进行实际操作或其他实践活动,以获得一定的知识、技能和技巧的方法。

14.以引导探究为主的教学方法:

是指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通过独立的探索和研究,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从而获得知识和发展能力的方法。

15.教学组织形式:

是指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教师和学生按照一定的要求组合起来进行活动的结构。

16.贝尔——兰喀斯特制:

又称为“导生制”,具体做法是:

教师以教年龄大的学生为主,而后由他们中的佼佼者——“导生”去教年幼的或学习差的学生。

实际上是一种“转授式”的教学组织形式。

17。

道耳顿制:

1920年美国的柏克赫斯特在萨诸塞州的道而顿中学创建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

教师不再上课向学生系统地讲授教材,而只为学生分别指定自学参考书、布置作业,有学生自学和独立作业,有疑难时才请教师辅导。

学生完成一定阶段的学习任务后,向教师汇报学习情况和接受考查。

18.文纳特卡制:

1919年,美国人华虚朋在芝加哥市郊的文纳特卡镇公立中学实行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

其课程被分成两部分:

一部分按照学科进行,由学生个人自学读、写、算和历史、地理等方面的知识、技能;另一部分通过音乐、艺术、运动、集会以及开办商店、组织自治会等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社会意识”。

前者通过个别教学进行;后者通过团体活动进行。

19.分组教学:

是指按照学生的学习能力或学习成绩,把他们分成若干水平不同的小组进行教学。

20.特朗普制:

又称为“灵活的课程表”,出现于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有教育学教授特朗普创立。

这种教学组织形式试图把大班上课、小班讨论和个人独立研究结合在一起,并采用灵活的时间单位代替固定划一的上课时间,以大约20分钟为计算课时的单位。

第九章德育

1.德育:

是教育者培养受教育者品德的活动。

是思想教育、政治教育、法纪教育和道德教育的总和。

2.学校德育:

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或阶级的要求和受教育者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与需要,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社会思想道德影响,并通过受教育者品德内部矛盾运动,以使其形成教育者所期望的品德的活动。

3.德育目标:

是通过德育活动在受教育者品德形成发展上所要达到的总体规格要求,亦即德育活动所要达到的预期目的或结果的质量标准。

4.德育内容:

是用以形成受教育者品德的社会思想政治准则和法纪道德规范的总和。

5.理想:

是人们对未来事物、生活或目标的想象、向往和追求。

它是推动人们前进的巨大力量。

6.道德教育:

道德是调整人我、群我、物我关系的行为规范和准则的总和。

它通过善恶评价、社会舆论、人们内心信念和传统习俗来维持。

道德教育就是传授这类行为规范和准则,形成人们一定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的教育。

7.德育过程:

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方借助于德育内容和方法,进行施教传道和受教修养的统一活动过程,是促使受教育者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发展的过程,是个体社会化与社会规范个体化的统一过程。

8.道德认识:

是人们对社会思想道德以及是非、善恶、美丑的认识、判断和评价。

9.道德情感:

是人们对社会思想道德和人们行为的爱憎、好恶等情绪态度。

它伴随品德认识而产生发展并对品德认识和品德行为起着激励和调节作用。

10.道德意志:

是人们通过理智权衡,解决思想道德生活中的内心矛盾与支配行为的力量。

11.道德行为:

是人们在行为上对他人、社会和自然做出的反应,是人的内在的道德认识和情感的外部行为外部表现。

12.德育原则:

是根据教育目的、德育目标和德育过程规律提出的指导德育工作的基本要求。

13.德育方法:

是为了达到德育目的,在德育过程中采用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和。

14.榜样示范法:

用榜样人物的优秀品德来影响学生的思想、情感和行为的方法。

15.陶冶教育法:

是教师利用环境和自身的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感染,使其在耳濡目染中受到感化的方法。

16.品德评价法:

通过对学生品德进行肯定或否定的评价而予以激励或抑制,促使其品德健康形成和发展。

17.德育途径:

是指德育的实施渠道或形式。

第十章学校班级活动与课外活动

1.班级:

是学校系统的细胞,是学校中开展各类活动的最基本且稳定的基层组织。

2.课外活动:

是指学校在学科教学活动之外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学生进行的多种多样的教育实践活动。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

1.现代教育制度发展趋势是什么?

答:

(1)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

二战以后各国政府普遍加强了对学前教育的重视,很多国家将学前教育纳入了国家教育系统,并重视与小学的衔接工作。

(2)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自19世纪中叶以后,义务教育逐步成为国际潮流,被视为衡量一个国家是否文明的标志之一。

现在世界上有近三分之一的国家提出了年限不等的普及义务教育目标。

(3)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

普通教育主要是以升学为目的,以基础科学知识为主要教学内容的学校教育;职业教育是以就业为目标、以从事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的知识和技能为主要教学内容的学校教育。

二战后出现了普通教育职业化、职业教育普通化的趋势。

(4)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

随着社会生活的丰富多样化和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传统的以学术性为标准的单一大学逐步发生变化。

在形式上、内容上、入学目的和考评方法上也多种多样。

(5)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

随着一次性教育相终身教育的转变,以获得文凭为受教育目的的程度逐渐降低,通过教育补充知识、丰富人生的目的越来越强,社会教育的程度越来越高,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

(6)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

交通、通讯技术的发展,使得世界正在缩小,国际文化交流越来越重要,也越来越现实,这就要求各国的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间的交流,增加学制、学位、学分等的互通性。

2.简述孔子的教育教学思想,并结合自身教育教学经历谈谈对自己的启发。

   

  答:

孔子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家,他的思想集中体现在《论语》中。

  

(1)他认为人的先天本性相差不大,个性的差异主要是后天形成的,所以他很注重后天的教育工作,主张“有教无类”,希望把人培养成“贤人”和“君子”。

他大力创办私学,培养了大批人才。

  

(2)他的学说以“仁”为核心和最高道德标准,并且把仁的思想归结到服从周礼上,强调忠孝和仁爱。

  (3)他继承了西周六艺教育的传统,教学纲领是“博学于文,约之于礼”,基本科目是诗、书、礼、乐。

  (4)他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是承认先天差异,但更强调“学而知之”,重视因材施教,基本方法是启发诱导。

他说: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5)他强调学习与思考相结合,强调学习和行动相结合,要求学以致用,把知识运用到政治生活和道德实践中去。

  结合自身教育教学经历,谈谈孔子的教育教学思想对自己的启发,可以结合孔子的言论和自己的亲身经历,要求有理有据,有自己的观点。

第二章教育与社会发展

1.政治经济制度与教育的关系

答:

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作用

(1)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

(2)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受教育的权利。

  

(3)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目的的性质和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

(4)政治经济制度对学校教育的影响、制约,并不意味着学校可以忽视自身的办学规律,更不是说学校要放弃学校教育任务直接为政治经济服务,  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

(1)教育为政治经济培养所需的人才。

(2)教育可以促进民主。

 

(3)教育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舆论力量。

总之,政治经济制度直接制约着教育的性质和发展方向,教育又对一定的政治经济有不可忽视的影响,这种影响随着现代化进程加快,作为促进社会进步的力量,变得越来越重。

2.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

答:

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可能影响,首先表现为对教育的动力作用。

其次,科学的发展不但对教育的发展提供动力,而且还能为教育的发展指明方向,预示结果,引导教育遵循着科学的轨道前进。

具体地说,

(1)科学技术能够改变教育者的观念

(2)科学技术能够影响受教育者的数量和教育质量

(3)科学可以渗透到教育活动的所有环节中去,为教育资料的更新和发展提供各种必要的思想基础和技术条件。

可能的影响转化为现实的影响:

(1)科学技术以理论形态进入教育领域,影响教育者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和教育能力,影响教育的内容。

(2)科学技术以物质实体和操作程序的方式进入教育领域,引起教育的物质资料的更新,从而促进教育的发展。

(3)科学技术以方法、手段的形式进入教育,引起教育方法、手段的更新。

第三章教育与人的发展

1.个人身心发展的特殊性

答:

(1)人是社会的人,人是在社会环境中发展的。

在社会环境中,不仅存在着与每个个体有不同性质、不同联系程度的各类群体,而且还存在着人的创造物和各种创造性工具。

个体的人只有参与社会实践,才能生存,才能使自己的身心潜能发挥出来,并转化为现实的发展。

    

(2)人的身心发展具有能动性。

人具有认识和改造外部世界的能力,这已经使人超越动物界。

人还有认识和改造自己的能力,人具有自我意识,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人,具有规划自己的未来和为未来的发展创造条件的能力。

这一点是人的能动性的最突出的表现。

人的能动性能否较好地发挥,是一个人的发展能否达到较高水平的重要因素。

2.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答:

(1)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

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表现在两方面,首先是同一方面的发展速度,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变化是不平衡的。

其次是不同方面发展的不平衡性。

人的身心的不同方面有不同的发展期的现象要求教育要及时施教,特别是要抓住儿童的发展关键期。

 

(2)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

个体身心的发展在整体上具有一定的顺序,这要求教育工作要循序渐进。

(3)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

个体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这要求教育工作要针对不同年龄的学生进行不同内容、特点的教育。

(4)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

互补性反映个体身心发展各组成部分的相互关系,它首先指机体某一方面的机能受损甚至缺失后,可通过其他方面的超常发展得到部分补偿。

互补性也存在于心理机能与生理机能之间。

人的精神力量、意志、情绪状态对整个机体能起到调节作用,帮助人战胜疾病和残缺,使身心依然得到发展。

互补性告诉我们,发展的可能性有些是直接可见的,有些却是隐现的,培养个体自信和努力的品质是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

(5)个体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

从群体的角度看,首先表现为男女性别的差异,它不仅是自然性上的差异,其次,个别差异表现在身、心的所有构成方面,其中有些是发展水平的差异,有些是心理特征的表现方式上的差异。

这要求我们在教育工作中发现研究个体间的差异特征,因材施教。

第四章教育目的

1.试论述教育目的的层次

答:

教育目的是各级各类学校遵循的工作总方针,但它不能代替各级各类学校对所培养的人才的特殊要求,即培养目标。

各级各类学校还有各自的具体工作方针,这便决定了教育目的的层次性,即教育目的(国家的或思想家理想中的);培养目标(各级各类学校的);课程目标(各学习领域和/或科目的);教学目标(具体教学过程中如单元、课时的)

培养目标是由特定的社会领域和特定的社会层次的需要所决定的;教育目的是对所有受教育者提出的,而培养目标是针对特定的对象提出的,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之间的关系是普遍与特殊的关系。

课程目标是课程计划中各个学习领域或这些领域之下的一些具体的科目所规定的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之后应达到的要求(或标准)。

教学目标是教育者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在完成某一阶段工作时,希望受教育者达到的要求或产生的变化结果。

课程目标、教学目标与教育目的、培养目标之间的关系是具体和抽象的关系。

第五章教师与学生

1.教师职业专业化的条件

答:

(1)教师职业作为一种专门职业,需要教师具有学科专业素养。

教师需要精通所教学科的基础知识,熟悉学科的基本结构,把握学科各部分知识的内在联系,了解学科发展动向和最新研究成果。

学科专业素养不仅包括专业知识,而且包括一定的科研能力。

重视科研的教师,才能不停留于照本宣科,而是应在教学过程中灌注进自己的思想感情,激励学生的探索精神。

(2)教师职业作为一种专门职业,还指教师不仅要有学科专业素养,还要有教育专业的素养。

一名教师能不能自觉地使教育活动顺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和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与他有没有教育理论的素养、能否理解教育的本质、具备现代教育理念、掌握教育的艺术有很大的关系。

并不是有较多知识的人都能成为合格的教师。

(3)教师还需要教师具有一些与教师职业相关的特殊要求。

比如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等。

2.怎样理解“学生的发展”?

答;

(1)学生的发展是多方面的发展。

学生的发展是多方面的发展,既有政治素质、道德修养的发展,也有知识水平、心智能力的发展,既有精神素质的发展,也有身体素质的发展。

为了某种单一的目标,而忽视甚至抑制学生其它方面的发展,是一种短视行为。

(2)学生的发展是个性的发展。

个人的本质意义是体现在他的与众不同的个别性之中,能不能为学生个性发展提供充分的机会和良好的氛围,是区别一名普通教师和优秀教师的真正标志。

学校应成为促进每个学生的特点、优势更加明显的场所,而不是把不同的人变成相同的人的场所。

第六章课程

1.试分析学科中心论和儿童中心论的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天文地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