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的分离和除杂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3855350 上传时间:2023-05-21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05.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物质的分离和除杂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物质的分离和除杂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物质的分离和除杂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物质的分离和除杂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物质的分离和除杂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物质的分离和除杂教学设计.docx

《物质的分离和除杂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质的分离和除杂教学设计.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物质的分离和除杂教学设计.docx

物质的分离和除杂教学设计

物质的分离和除杂教学设计

《物质的分离和除杂》专题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物质分离和除杂的区别;

2、知道物质分离和除杂的常用方法及适用范围和操作方法;

3、会应用所学根据物质的性质设计物质分离和除杂的方法并能够评判物质分离和除杂方法的正误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复习物质分离和除杂的物理方法和归纳物质分离和除杂的化学方法,培养学生概括、整理知识的能力。

2、从对原有分散知识的归纳总结和对原有知识的补充,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

让学生从中领会对零散知识进行复习的有效方法——构建知识体系和组建专题的复习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明确知识之间是有联系的,明白事物由简到难的认知规律。

2、感受生产、生活实际与化学知识密不可分,培养学生化学学习兴趣。

二、教学重点:

学习、掌握物质分离和除杂的常见方法的原理、适用范围及操作技能,并能根据常见物质的性质设计分离、除杂物质的实验方法。

教学难点:

设计和评判物质分离和除杂的方法。

三、教学方法:

引导—归纳,建构知识体系复习法

四、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引入】

从生活中来提问:

做豆腐分离出豆腐渣应用了我们学过的什么化学原理?

【板书】物质的分离和除杂

【说一说】:

请你说一说除去氯化钠中混有的泥沙应采取的

【思考与讨论】

1、如何除去银粉中的镁粉?

2、如何除去NaNO3中的NaCl?

3、如何除去KOH中的K2CO3?

4、如何除去HCl中的H2SO4?

师生共同点评。

【思考与讨论】

1、常用的物质除杂方法有哪些?

2、物质除杂过程中应注意哪些原则?

学生自主发言,师生共同点评

【课堂小结】

1、物质的除杂方法是

依据物质的性质,先用物理方法,后用化学方法。

2、物质的除杂原则

不增加;不减少;易分离。

【我能做】:

用实验方法除去下列各物质中的少量杂质,限从A---D提供的试剂及操作方法中选择。

【我能做】

为除去Na2SO4溶液中含有的杂质Na2CO3,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选用一种试剂(适量)进行实验。

请你对他们所选用的试剂进行评价:

 

【课堂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拓展延伸】2009年中考原题第26题

 

【作业】《学案》6题。

学生想象并回答

 

学生倾听

学生分析,讨论

总结:

除杂(提纯)是把混合物中的杂质除去,得到主要成分物质的过程。

学生讨论,分析

总结:

分离是通过适当的方法,把混合物中的几种物质分开,并回复成原来状态几种纯净物的过程。

(原来是固体,最后还是固体)

学生回答问题

 

学生思考回答

 

学生讨论回答

 

学生思考回答

 

学生分组讨论

完成学案1

学生分组汇报讨论结果

 

学生分组讨论,完成学案2

讨论后汇报结果

 

学生完成《学案》3

 

全体学生完成《学案》4,

 

学生自由发言

 

学生完成学案5

 

引导学生根据现实生活的实例引出复习课题。

 

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让学生明辨课题内容

 

锻炼学生总结能力

 

感受生活、生产实际与化学知识密不可分,培养学生化学学习兴趣。

 

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生生合作,强化合作学习意识。

培养学生对事物的客观评价

让学生明确知识之间是有联系的,明白事物由简到难的认知规律。

 

培养学生概括、整理知识的能力

 

培养学生思考能力,鉴别对所学的掌握情况。

 

让学生从中领会对零散知识进行复习的有效方法——构建知识体系。

培养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加深学生对化学方程式的理解。

通过作业,让每个学生都有所收获。

 

附:

《物质的分离和除杂》复习学案

问题情境一:

【学习方式:

先自主思考,再全班交流】

1、思考讨论下列问题

(1)、如何除去铜粉中的镁粉?

(2)、如何除去NaCl中的Na2SO4?

(3)、如何除去KCl中的K2CO3?

(4)、如何分离开FeCl3和NaCl?

问题情境二:

【学习方式:

先组内讨论,再组间交流,后概括性质】

2、思考讨论下列问题

(1)、常用的物质分离和除杂方法有哪些?

(2)、分离和除杂过程中应注意哪些原则?

反馈练习:

3、用实验方法除去下列各物质中的少量杂质,限从A---D提供的试剂及操作方法中选择:

(1)CaCO3中含有少量杂质Na2CO3_________

(2)Cu粉中含有少量杂质Fe粉____________

(3)NaCl中含有少量杂质Na2CO3__________

(4)KCl中含有少量杂质MnO2______________

A、加适量的稀盐酸、搅拌、蒸发、结晶

B、加适量的稀盐酸,搅拌、过滤、洗涤沉淀

C、加适量的水,溶解、过滤、洗涤沉淀

D、加适量的水,溶解、过滤、蒸发、结晶

4、为除去Na2SO4溶液中含有的杂质Na2CO3,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选用一种试剂(适量)进行实验。

请你对他们所选用的试剂进行评价:

学生

选用试剂

评价(是否可行,并简述理由)

H2SO4

Ba(OH)2

问题情境三、[知识拓展与延伸]:

【先自主思考,后全班交流——说思路、方法、根据、注意事项】

5、【2009中考26.(10分)】据报道,我国最大的海水淡化研发和制造基地将在我市滨海新区建成。

海水是化工原料的主要来源之一,下面是工业对海水综合利用的示意图:

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海水的有关问题进行了研究:

⑴甲同学查资料获知:

石灰乳的主要成分为Ca(OH)2,Ca(OH)2可用高温煅烧海滩贝壳(主要成分为CaCO3)等反应制得,请写出制备过程中所发生的化学方程式:

⑵乙同学用天平称量一定量的含氯化镁、硫酸钠和氯化钙的粗盐,并设计了如下过程进行除杂提纯,实验后得到较纯净的氯化钠固体(此题中微溶物视为可溶物)。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写出乙同学所加的试剂A;

②白色固体Ⅱ的成分是;白色固体Ⅲ的成分是;

③加入适量B溶液的作用是除去。

6、某课外活动小组通过Internet网上资料得知:

废弃的定影液中含有一定量的AgNO3。

他们从摄影店收集到一些废弃的定影液,准备将其中的银以单质的形式回收。

于是。

他们进行了以下实验活动:

(1)[设计方案]①加入比银活泼的金属单质②除去金属混合物中的杂质

(2)[小组讨论]

①选择加入的金属

甲同学认为:

向定影液中加入过量的铜粉,则得到的金属混合物含有银和铜;

乙同学认为:

向定影液中加入过量的铁粉,则得到的金属混合物含有银和铁。

你认为

同学的方案更合理,其原因是。

该方案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除去银粉中混有的金属

向金属混合物中加入的试剂是,化学方程式为。

(3)[进行实验]过程如下:

请回答:

操作a是,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

烧杯、玻璃棒和;溶液B中溶质的化学式为。

(4)[产品验证]请你设计一个简单方法验证得到的银中是否含有铁粉,方法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