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罗恩病临床路径资料.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3854262 上传时间:2023-05-21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0.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克罗恩病临床路径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克罗恩病临床路径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克罗恩病临床路径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克罗恩病临床路径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克罗恩病临床路径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克罗恩病临床路径资料.docx

《克罗恩病临床路径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克罗恩病临床路径资料.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克罗恩病临床路径资料.docx

克罗恩病临床路径资料

克罗恩病临床路径

(2016年版)

一、克罗恩病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克罗恩病(CD)(ICD-10:

K50)。

(二)诊断依据。

根据《炎症性肠病诊断与治疗的共识意见》(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炎症性肠病协作组,2012年,广州)

1.临床表现:

包括消化道表现、全身性表现、肠外表现及并发症。

消化道表现主要有腹泻和腹痛,可有血便;全身性表现主要有体重减轻、发热、食欲不振、疲劳、贫血等,并发症常见的有瘘管、腹腔脓肿、肠狭窄和梗阻、肛周病变(肛周脓肿、肛周瘘管、皮赘、肛裂等),较少见的有消化道大出血、急性穿孔,病程长者可发生癌变。

2.内镜检查:

(1)结肠镜检查:

结肠镜检查和活检应列为CD诊断的常规首选检查,镜检应达末段回肠。

镜下一般表现为节段性、非对称性的各种粘膜炎症表现,其中具特征性的内镜表现为非连续性病变、纵行溃疡和卵石样外观。

(2)小肠胶囊内镜检查:

主要适用于疑诊CD但结肠镜及小肠放射影像学检查阴性者

(3)小肠镜检查:

适用于其他检查(如SBCE或放射影像学)发现小肠病变或尽管上述检查阴性而临床高度怀疑小肠病变,需进行确认及鉴别者;或已确诊CD需要BAE检查以指导或进行治疗者。

小肠镜下CD病变特征与结肠镜所见相同。

(4)胃镜检查:

少部分CD病变可累及食管、胃和十二指肠,但一般很少单独累及。

3.影像学检查

(1)CT或磁共振肠道显像:

活动期CD典型的CT表现为肠壁明显增厚(>4mm);肠粘膜明显强化伴有肠壁分层改变,粘膜内环和浆膜外环明显强化,呈“靶症”或“双晕征”;肠系膜血管增多、扩张、扭曲,呈“木梳征”;相应系膜脂肪密度增高、模糊;肠系膜淋巴结肿大等。

(2)钡剂灌肠及小肠钡剂造影:

所见为多发性、跳跃性病变,病变处见裂隙状溃疡、卵石样改变、假息肉、肠腔狭窄、僵硬,可见瘘管。

(3)腹部超声检查:

对发现瘘管、脓肿和炎性包块具有一定价值。

4.粘膜病理组织学检查 CD粘膜活检标本的病理组织学改变有:

(1)固有膜炎症细胞呈局灶性不连续浸润;

(2)裂隙状溃疡;

(3)阿弗他溃疡;

(4)隐窝结构异常,腺体增生,个别隐窝脓肿,粘液分泌减少不明显,可见幽门腺化生或潘氏细胞化生;

(5)非干酪样坏死性肉芽肿;

(6)以淋巴细胞和浆细胞为主的慢性炎症细胞浸润,以固有膜底部和粘膜下层为重,常见淋巴滤泡形成;

(7)粘膜下淋巴管扩张;

(8)神经节细胞增生和(或)神经节周围炎。

5.手术切除标本病理检查:

可见肉眼及组织学上CD上述特点。

在排除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慢性血吸虫病、肠结核等感染性结肠炎及溃疡性结肠炎、缺血性结肠炎、放射性结肠炎等疾病的基础上,可按下列标准诊断:

(1)具备上述临床表现者可临床疑诊,安排进一步检查;

(2)同时具备上述结肠镜或小肠镜(病变局限在小肠者)特征以及影像学(CTE或MRE,无条件者采用小肠钡剂造影)特征者,可临床拟诊;

(3)如再加上活检提示CD的特征性改变且能排除肠结核,可作出临床诊断;

(4)如有手术切除标本(包括切除肠段及病变附近淋巴结),可根据标准作出病理确诊;

(5)对无病理确诊的初诊病例,随访6~12个月以上,根据对治疗反应及病情变化判断,符合CD自然病程者,可作出临床确诊。

如与肠结核混淆不清但倾向于肠结核者应按肠结核作诊断性治疗8~12周,再行鉴别。

疾病活动性评估:

临床上用克罗恩病活动指数(CDAI)评估疾病活动性的严重程度以及进行疗效评价。

简化CDAI计算法

项目

分数

一般情况

0:

良好;1:

稍差;2:

差;3:

不良;4:

极差

腹痛

0:

无;1:

轻;2:

中;3:

腹泻

稀便每日1次记1分

腹块

0:

无;1:

可疑;2:

确定;3:

伴触痛

伴随疾病(关节痛、虹膜炎、结节性红斑、

坏疽性脓皮病、阿弗他溃疡、裂沟、新瘘管及脓肿等)

 

每种症状记1分

注:

<4分为缓解期;5~8分为中度活动期;≥9分为重度活动期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炎症性肠病诊断与治疗的共识意见》(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炎症性肠病协作组,2012年,广州)

1.基本治疗:

包括戒烟、营养支持、纠正代谢紊乱、心理支持及对症处理等。

2.药物治疗:

根据病情选择水杨酸类制剂,病情重时改用免疫抑制剂或皮质类固醇激素,激素无效时视情况应用英夫利昔单抗,肠道继发感染时加用广谱抗菌药物。

3.必要时手术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17–21日。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

K50克罗恩病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住院期间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潜血;

(2)粪便培养、粪便找寄生虫;

(3)肝肾功能、电解质、凝血功能、输血前检查(乙肝五项、HCV抗体、HIV抗体、血型)、血沉、C反应蛋白;

(4)胸片、心电图、立位腹平片、腹部B超;

(5)结肠镜检查并活检。

2.不愿接受结肠镜检查或存在结肠镜检查禁忌症的患者,可选择结肠气钡双重造影检查。

3.根据患者情况可选择的检查项目:

(1)粪便找阿米巴,粪便难辨梭菌毒素检测;

(2)粪便找结核菌、粪便找霉菌;

(3)自身免疫系统疾病筛查(ANA、ANCA、ASCA);

(4)病毒检测(如CMV、EB、TORCH等);

(5)肿瘤标志物;

(6)胃镜、小肠镜、胶囊内镜或小肠造影检查(必要时)。

(七)治疗方案与药物选择。

1.水杨酸制剂:

(1)柳氮磺胺吡啶(SASP):

4g/日,分4次服用。

对磺胺类药物过敏者禁用,可选择5–ASA类药物。

(2)5–氨基水杨酸类药物(5–ASA):

3–4g/日,分3–4次服用。

2.糖皮质激素:

泼尼松0.75mg·kg-1·d-1(其他类型全身作用激素的剂量按相当于上述泼尼松剂量折算).达到症状完全缓解开始逐步减量,每周减5mg,减至20mg/d时每周减2.5mg至停用,快速减量会导致早期复发。

注意药物相关不良反应并做相应处理,宜同时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

3.抗生素(根据病情,不能除外感染时使用)。

4.肠道益生菌制剂。

5.促肠粘膜修复药物。

6.英夫利昔单克隆抗体:

使用方法为5mg/kg,静脉滴注,在第0、2、6周给予作为诱导缓解;随后每隔8周给予相同剂量作长程维持治疗。

在取得临床完全缓解后将激素逐步减量至停用

(八)出院标准。

少渣饮食情况下,便次、便血情况较入院有较好改善,体温基本正常。

没有需要住院处理的并发症和/或合并症。

(九)变异及原因分析。

1.合并腹盆腔脓肿、内瘘以及其他复杂性病例需要肠段切除,不进入本路径。

2.临床症状改善不明显,调整药物治疗,导致住院时间延长。

 

二、克罗恩病临床路径表单

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克罗恩病(ICD-10:

K50)

患者姓名:

性别:

年龄:

门诊号:

住院号:

住院日期:

年月日出院日期:

年月日标准住院日:

17–21日

日期

住院第1天

住院第2天

□询问病史及体格检查

□完成病历书写

□开化验单

□初步拟定诊断

□对症支持治疗

□上级医师查房

□完成入院常规检查

□观察体温、大便次数、量、性状、饮食情况

□继续对症支持治疗

□申请必要的相关科室会诊

□完成上级医师查房记录等病历书写

□向患者及家属交待病情及其注意事项

长期医嘱:

□内科护理常规

□一/二级护理

□少渣饮食

□记大便次数及便量

□维持原治疗方案/酌情调整

□其他医嘱

临时医嘱:

□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潜血

□粪便培养、粪便找寄生虫、粪便找阿米巴、粪便找结核菌、粪找真菌

□肝肾功能、电解质、血沉、C反应蛋白、凝血功能、血型、乙肝五项、HCV抗体、HIV抗体

□ANCA、ASCA(有条件)

□粪便难辨梭菌毒素(有条件)

□T-spot(有条件)

□胸片、心电图、立位腹平片、腹部B超

□其他医嘱

长期医嘱:

□患者既往基础用药

□发热患者不能除外感染时给予口服或静脉抗生素治疗

□肠道益生菌制剂

□其他医嘱

临时医嘱:

□大便常规+潜血

□粪便培养、粪便找寄生虫

□其他医嘱

主要护理

工作

□介绍病房环境、设施和设备

□入院护理评估

□宣教

□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监测患者生命体征

□教会患者准确记录出入量

病情变异

记录

□无□有,原因:

1.

2.

□无□有,原因:

1.

2.

护士

签名

医师

签名

日期

住院第3–4天

住院第5–7天

□上级医师查房

□观察体温、大便次数、量、性状、饮食情况

□继续对症支持治疗

□完成必要的相关科室会诊

□完成病程记录

□向患者及家属签署结肠镜检查同意书

□上级医师查房

□观察肠道清洁情况

□继续对症支持治疗

□完成结肠镜检查

□完成结肠镜检查当日病程纪录

□观察患者结肠镜检查后体温、症状、大便次数、性状和腹部体征

长期医嘱:

□患者既往基础用药

□抗生素治疗

□肠道益生菌制剂

□其他医嘱

临时医嘱:

□大便常规+潜血

□粪便培养、粪便找寄生虫

□对症支持

□小肠CT

□便次无增多者,拟次日结肠镜检查

□肠道准备

□其他医嘱

长期医嘱:

□患者既往基础用药

□抗生素治疗

□肠道益生菌制剂

□其他医嘱

临时医嘱:

□对症支持

□结肠镜检查

□其他医嘱

主要

护理

工作

□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观察患者肠道准备情况

□做好结肠镜检查前的宣教

□告知患者清洁肠道的重要性

□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观察患者结肠镜检查后症状、大便次数、便量和性状

□注意监测结肠镜检查后的生命体征

病情

变异

记录

□无□有,原因:

1.

2.

□无□有,原因:

1.

2.

护士

签名

医师

签名

日期

住院第8–9天

住院第10–16天

□上级医师查房

□观察体温、大便次数、量、性状、饮食情况

□根据临床、实验室检查结果、结肠镜结果和既往资料,进行鉴别诊断和确定诊断

□根据其他检查结果判断是否合并其他疾病

□注意观察药物治疗的副作用,并对症处理

□完成病程记录

□上级医师查房

□观察体温、大便次数、量、性状、饮食情况

□根据临床、实验室检查结果判断治疗效果

□注意观察药物治疗的副作用,并对症处理

□完成病程记录

长期医嘱(结肠镜检查后酌情调整治疗):

□柳氮磺胺吡啶1gQid或美沙拉嗪1gQid口服

□既往服用水杨酸类药物效果不佳者,加用强的松0.75–1.0mg/kg/d

□抗生素治疗

□肠道益生菌制剂

□其他医嘱

临时医嘱:

□复查血常规、尿常规

□复查大便常规+潜血

□对症支持

□其他医嘱

长期医嘱:

□柳氮磺胺吡啶1gQid或美沙拉嗪1gQid口服

□既往服用水杨酸类药物效果不佳者,加用强的松0.75–1.0mg/kg/d

□停用抗生素治疗

□肠道益生菌制剂

□其他医嘱

临时医嘱:

□复查血常规、肝肾功能、ESR、CRP

□复查大便常规+潜血

□对症支持

□其他医嘱

主要

护理

工作

□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向患者讲解有关口服用药的注意事项

□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向患者讲解有关口服用药的注意事项

病情

变异

记录

□无□有,原因:

1.

2.

□无□有,原因:

1.

2.

护士

签名

医师

签名

日期

住院第17–21天

(出院日)

□上级医师查房,进行评估,确定有无并发症情况,明确是否出院

□完成出院记录、病案首页、出院证明书等

□向患者交代出院后的注意事项,如:

饮食、药物用量与用法、返院复诊的时间、地点,发生紧急情况时的处理等

出院医嘱:

□出院带药

□定期门诊随访

□监测血常规、大便常规+潜血、肝肾功能、尿常规

主要护理

工作

□指导患者办理出院手续

□做好出院后的用药及生活指导

病情

变异

记录

□无□有,原因:

1.

2.

护士

签名

医师

签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