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复习资料总结.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3850462 上传时间:2023-05-21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32.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语文复习资料总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八年级语文复习资料总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八年级语文复习资料总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八年级语文复习资料总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八年级语文复习资料总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八年级语文复习资料总结.docx

《八年级语文复习资料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语文复习资料总结.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八年级语文复习资料总结.docx

八年级语文复习资料总结

《与朱元思书》

《与朱元思书》,选自《艺文类聚》(中华书局1982版)卷七。

本文为作者写给朱元思讲述行旅所见的信。

吴均(469—520),字叔庠。

吴兴故鄣(今浙江安吉县)人。

南朝梁文学家,史学家,其作品收集在《全梁文》《艺文类聚》里。

书:

信函,是古代的一种文体。

中国古代魏晋以后产生的一种文体。

又称骈俪文。

南北朝是骈体文的全盛时期。

全篇以双句(俪句、偶句)为主,讲究对仗的工整和声律的铿锵

主旨:

《与朱元思书》是南朝梁文学家吴均所著的一篇著名的骈体文,该文既用人的感受反衬出山水之美,也抒发了对世俗官场和追求名利之徒的藐视之情,对友人的规劝。

含蓄地流露出爱慕美好的大自然,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

重点字词

从:

顺,随。

俱:

全,都。

净:

消散尽净。

共色:

一样的颜色。

共,相同,一样。

从,顺,随。

绝:

独特

皆:

全,都。

通假字

  ①蝉则千转不穷转:

通“啭”(zhuàn),意为鸟婉转地叫,此处指蝉鸣声。

  ②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反:

通“返”,意为返回。

③有时见日见:

通“现”意为显现

古今异义

  ①许古义:

附在整数词之后表示约数,左右。

例句: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

  今义:

或许,应允,赞许等。

  ②经纶古义:

筹划、治理。

例句:

经纶世务者。

  今义:

整理过的蚕丝,规划,管理政治的才能。

  ③戾古义:

至.例句:

鸢飞戾天者。

  今义:

罪恶。

  ④穷:

古义:

穷尽。

例句:

蝉则千转不穷。

  今义:

贫穷。

  ⑤奔:

古义:

本文指飞奔的马。

例句:

猛浪若奔。

  今义:

奔跑

  ⑥窥:

古义:

看,观察,侦探。

例句:

窥谷忘反。

今义:

从小孔、缝隙或隐蔽处偷看

一词多义

  1.绝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没有第二个)

  猿则百叫无绝(断,停,消失)

  2上负势竞上(向上)

  横柯上蔽(在上边)

  3无直视无碍(没有)

  猿则百叫无绝(不)

  4百一百许里(确数,十的倍数)

  猿则百叫无绝(概数,表示多)

  5直直视无碍(一直)

  争高直指(笔直)

  6负负势竞上(凭借)

  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背)

  7穷蝉则千转不穷(穷尽)

穷冬烈风(深)

词类活用

  ①任意东西(“东西”:

名词作动词,往东西飘逸)

  ②猛浪若奔(“奔”:

动词用作名词,飞奔的马)

  ③互相轩邈(“轩邈”:

形容词用作动词,争着往高处、远处伸展)

  ④望峰息心(“息”:

使动用法,使……停止)

  ⑤横柯上蔽(“上”:

名词用作状语,在上面)

  ⑥风烟俱净(“净”:

形容词作动词,消净、散净)

  ⑦皆生寒树(“寒”:

形容词作动词,动词的使动用法,使人感到有寒意)

  ⑧负势竞上(“竞”:

动词作状语,表示动作行为的状上的意

重点句翻译:

(1)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山间的)泉水冲击着岩石,发出泠泠的响声;美丽的百鸟互相和鸣,鸣声嘤嘤,和谐动听。

(2)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蝉儿和猿猴也长时间地叫个不断。

(3)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极力追求名利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高峰,(就会)平息热衷于功名利禄的心;治理政务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

《五柳先生传》

陶渊明(约365—427),又名潜,字元亮,一说名潜,字渊明。

自号五柳先生,晚年更名潜,卒后亲友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

浔阳柴桑(今九江市)人,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辞赋家、散文家、田园诗人、隐逸诗人,有《陶渊明集》传世,本文亦出自此。

主旨:

作者用凝练的笔法,以他人的视角,勾勒了一位隐士的生活,表达了自己安贫乐道的情趣,和自己对超凡脱俗的、高尚的精神境界的坚守,用一种特殊的形式(自传)表达了自己对世俗的不满和抗争。

注释

  嗜shì辄zhé吝lìn褐hè箪dān黔qián俦chóu赋fù

  瓢piáo蔽bì 屡lǚ晏yàn戚qī兹zī欤yú觞shāng汲jí

  颇pō⒈【何许】何处,哪里。

许,处所

  2.【亦】也

  3.【不详】不知道。

详,详细地知道

  4.【因以为号焉】就以此为号。

因,因此,就。

以,把,用。

为,作为。

焉,语气助词

  5.【不求甚解】这里指读书只求领会要旨,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过分深究。

甚,深入,过分。

  6.【会意】指对书中的内容有所领会。

会,体会,领会

  7.【嗜】喜好。

  8.【亲旧】亲戚朋友。

亲,亲戚。

旧,这里指旧交,旧友。

  9.【或】有时。

  10.【造】往,到。

  11.【辄(zhé)尽】就喝个尽兴

  12.【期在必醉】希望一定喝醉。

期,期望

  13.【曾(zēng)不吝(lìn)情去留】竟没有舍不得离开(意思是五柳先生的态度率真,来了就喝酒,喝完就走)。

曾不,竟不。

曾,用在“不”前,加强否定语气。

吝情,舍不得。

去留,意思是去,离开。

  14.【环堵萧然】简陋的居室里空空荡荡。

环堵,周围都是土墙,形容居室简陋。

萧然,空寂的样子。

  15.【短褐(hè)穿结】粗布短衣上打了补丁。

短褐,用粗麻布做成的短上衣。

穿结,指衣服上有洞和补丁。

  16.【箪(dān)瓢(piáo)屡空】箪和瓢时常是空的(形容贫困,难以吃饱。

)箪,古代盛饭用的圆形竹器。

瓢,饮水用具。

屡空,经常是空的。

  17.【晏(yàn)如】安然自若的样子。

晏:

安然如:

……的样子

  18.【颇】"稍微",或“十分" 

  19.【忘怀】忘记。

  20.【自终】过完自己的一生。

  21.【赞】传记结尾的评论性文字。

今义称赞、赞美。

  22.【黔(qián)娄】战国时齐国的隐士。

  23.【不戚(qī)戚于贫贱,不汲(jí)汲于富贵。

】不为贫贱而忧愁,不热衷于发财做官。

戚戚,忧虑的样子。

汲汲,心情急切的样子。

于,介词,由于、因为,的意思

  24.【其言兹若人之俦(chóu)乎】这话大概说的是五柳先生一类的人吧?

若人,此人,指五柳先生。

俦,辈,同类。

  25.【衔(xián)觞(shāng)赋诗】一边喝酒一边作诗。

觞,酒杯。

衔,含着

  26.【乐】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快乐。

  27.【志】:

心志。

  28.【无怀氏】:

跟下文的“葛天氏”都是传说中的上古帝王。

据说在那个时代,人民生活安乐,恬淡自足,社会风气淳厚朴实。

1.古今异义:

  1.每有会意

  古:

指对书中的内容有所领会

  今:

指领会别人没有明白的意思

  2.亲旧知其如此

  古:

旧交,旧友

  今:

过去的,过时的

  3.好读书,不求甚解

  古:

读书只求领会要旨,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过分深究

  今:

只求懂个大概,不求深刻了解(含贬义)

  4.造饮辄尽

  古:

到,往

  今:

制造

  5.或置酒而招之

  古:

有时;有的人

  今:

或者

  6.因以为号焉

  古:

以之为,把(它)当作

  今:

认为,作为

  7.赞曰:

黔(qián)娄之妻有言

  古:

常用于传记体文章的结尾处,表示作传人对传主的评论。

  今:

夸奖,夸赞

  8.颇示己志:

  古:

略微

  今:

2.一词多义:

  1.以:

1、因以为号焉【介词,把、用】

  2、以此自终【凭借 或连词,不翻译】

  2.之:

1、或置酒而招之【代词,他】

  2、葛天氏之民欤【助词,的】

  3.言:

1、闲静少言【说,说话】

  2、黔娄之妻有言【言语,话】

  4.如:

1、晏如也【......的样子】

  2、亲旧知其如此【像】

  5.许:

1、先生不知何许人也【处所、地方】

  2、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表示约数,左右】

  6.其:

1、其言兹若人之俦乎【句首语气词,表推测】

  2、亲旧知其如此【代词,他】

  7.志:

1、以乐其志【志趣,志向】

  2、处处志之【标记】

3.重点虚词

  1以因以为号焉"用",助词

  2因因以为号焉表顺承,"就"

  3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也字表判断翻译成是

4.词类活用:

  1.亦不详其姓字:

形容词用作动词,详细的知道。

  2.亲旧知其如此:

形容词用作名词,亲戚朋友。

  3.以乐其志:

为动用法,为……感到快乐.

  4.性嗜酒:

名词用作动词,喝酒

 重点句翻译:

1“好读书,不求甚解”:

他爱好读书,只求领会要点,但是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过分深究;

2“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不为贫贱而忧愁,不热衷于发财做官的功名利禄。

《马说》

《马说》是唐代著名文学家韩愈的一篇文章,韩愈(768~824)唐代文学家、哲学家。

字退之,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汉族。

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

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

谥号“文”,又称韩文公。

原为韩愈所作《杂说》的第四篇,大约作于贞元十一年至十六年间(795—800)。

文章表达了作者对统治者不能识别人才、摧残人才、埋没人才的强烈愤慨。

“说”是古代的一种议论文体,“说”,是古代用以记叙、议论或说明等方式来阐述事理的文体。

可以发表议论,也可以记事,属议论文,大多是陈述作者对某个问题的见解注释

主旨句:

  本文阐述了封建社会中人才被埋没的原因,对统治者不识人才和摧残人才的现象进行了抨击。

作者希望统治者能识别人才,重用人才,使他们能充分发挥才能。

重点1.辱:

指受屈辱而埋没才能

  2故:

所以

  3于:

在。

  4奴隶人:

古代也指仆役。

 

  5骈(pián)死:

并列而死。

骈,两马并驾,引申为一起。

  6骈死于槽枥之间:

(和普通的马)一同死在马厩里面。

  7槽枥:

喂牲口用的食器。

枥:

马棚、马厩

  8不以千里称也:

意思是不以千里马著称,即人们并不认识这是千里马。

  9以:

把。

  10一食:

吃一顿。

食,吃。

  11或:

有时

  12尽:

全,这里作动词用,是“吃尽”的意思。

  13粟sù:

本指小米,也泛指粮食。

石,容量单位,十斗为一石。

  14食(sì):

通“饲”,喂养。

  15其:

指千里马,代词。

  16是:

这样,指示代词。

  17能:

才能。

  18外见:

表现在外面见:

通“现”,表现;显现。

  19且:

犹,尚且。

  20欲:

想要。

  21等:

等同,一样。

  22不可得:

都做不到。

  23得,能,表示客观条件允许。

  24安:

怎么,哪里,疑问代词。

  25策之:

鞭打马。

  26策:

名词,马鞭。

前后有名词时,策字名词活用作动词。

  27之:

指千里马,代词。

  28以其道:

按照(驱使千里马的)办法。

  29道:

正确的方法。

  30食之:

食,通“饲”,喂养它。

  31尽其材:

竭尽它的才能。

这里指喂饱马,使它日行千里的能力充分发挥出来。

  32材:

通“才”,才能。

  33鸣:

马叫,

  34之:

无意义。

  35通其意:

通晓它的意思。

  36临:

面对

  37呜呼:

表示惊叹,相当于“唉”。

  38其

(1):

难道,表反问语气。

  39其

(2):

恐怕,表推测

  40邪:

同“耶”,表示疑问。

  41虽:

故虽(即使)有名马虽(虽然)有千里之能

  42知:

懂得。

二、通假字

  

(1)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祗”通“只”只是

  

(2)才美不外见:

“见”通“现”,显现。

  (3)食之不能尽其材:

“材”通“才”,才能。

“食”通“饲”,喂

  (4)其真无马邪:

“邪”通“耶”,表示疑问,相当于“吗”。

  (5)食(sì)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sì)也:

“食"通“饲”,饲养;喂养。

三、古今异义

  是:

古义:

这样的.例: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

  今义:

判断词。

  安古义:

怎么.例:

安求其能千里也?

  今义:

安全;安定;安装。

  等古义:

同样.例: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今义:

等候;用在人称代词名词后表示复数或列举。

  或古义:

有时,有的人.例:

一食或尽粟一石 

  今义:

或者。

  然后古义:

副词,表示一种情况出现以后,出现另一种情况,着重表示前事是后事的条件例: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今义:

连词,表示接着某个动作或情况之后。

  食古义:

通“饲”喂养例:

食之不能尽其材。

  今义:

吃。

  策古义:

马鞭 今义:

策划,策略

四、一词多义

  之

  虽有千里之能:

的。

  马之千里者:

结构助词,宾语后置标志。

无义。

  策之不以其道:

代词,它,在本文中代指千里马。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音节助词,不译。

  能

  虽有千里之能:

才能,能力。

  安求其能千里也:

能够。

  策

  策之不以其道:

名词活用动词,鞭打。

  执策而临之:

马鞭。

  (策勋十二转:

动词,记载——自《木兰诗》)。

  而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连词,表转折,但是。

  执策而临之:

连词,表并列,连接状语和谓语。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连词,表承接。

  食

  一食或尽粟一石:

吃,动词。

  食之不能尽其材:

通“饲”喂养,动词。

  虽

  故虽有名马:

即使。

  虽有千里之能:

虽然,即使。

  其

  安求其能千里也:

代词,代“千里马”。

  食之不能尽其材:

代词,代千里马的。

  其真无马邪:

难道,表反问,加强语气。

  其真不知马也:

表推测,“恐怕”。

  策之不以其道:

代词,代驱赶千里马的。

  以

  不以千里称也:

把,用。

策之不以其道:

按照。

词类活用

  1、形容词用作动词:

  辱:

受屈辱。

例句:

祇辱于奴隶人之手。

  尽:

吃尽。

例句:

一食或尽粟一石。

  2、名词用作动词:

  策原意指马鞭,这里用作动词,引申为用鞭子打,这里是驱使的意思。

例句:

策之不以其道。

  3、数量词用作动词:

  千里:

日行千里。

例句: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4、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尽:

使……尽,竭尽。

例句:

食之不能尽其材。

送东阳马生序

宋濂(1310—1381)字景濂,号潜溪,别号玄真子、玄真道士、玄真遁叟。

汉族,浦江(今浙江义乌)人,明初文学家,曾被明太祖朱元璋誉为“开国文臣之首”《送东阳马生序》是一篇赠序。

“序”是一种文体,其中的“序”并非“序言”,而是“赠言”的意思。

“序”有书序和赠序两种。

书序比较早,多为叙述著作者的意趣、写作缘起等赠序与书序的性质不同,它始于唐朝,一般是文人之间以言相赠,表达离别的某种思想感情,往往因人立论,阐明某些观点,相当于议论性散文的一种文体,内容多为勉励、称许、推重之辞

 

主旨:

本文作者以自己青少年时期在艰难条件下刻苦学习的亲身经历,劝勉当时的太学生不要辜负良好条件,要刻苦读书,以期有成。

词类活用

  腰白玉之环。

(腰,名词作动词,挂在腰间。

  手自笔录。

(笔,名词作状语,用笔)

  戴朱缨宝饰之帽。

(宝,名词作状语,用珠宝;朱缨,名词作状语,用红缨)

  主人日再食。

(日,名词作状语,每天)

  不必若余之手录。

(手,名词作状语,用手)

古今异义

  余幼时即嗜学(余:

古义为我,今义为剩下,余下)

  媵人持汤沃灌(汤:

古义为热水;今义指汤水)

  走送之。

(走,古义为跑,今义为行走,走路)

  寓逆旅(逆:

古义为迎,今义为逆向,相反方向)

  穷冬烈风(穷:

古义为深,今义为贫穷,穷尽)

  尝趋百里外(趋:

古义为奔赴,今义为趋势)

  日再食(再:

古义为两次,今义为又)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是:

古义为因此,今义为判断动词,是;假:

古义借,今义与真相对)

  卒获有所闻(卒:

古义:

终于今义:

小兵)

  右备容臭(xiù)(臭:

古义:

香气今义:

(chòu)臭气,气味难闻)

  以中有足乐者(中:

古义:

心中今义:

表界限)

  有司业、博士为之师(博士:

古义:

大儒,博学之士今义:

硕士后的学位)

  门人弟子填其室(填:

古义:

挤满今义:

填满填充)

  或遇其叱咄(或:

古义:

有时今义:

或者)

同义复词

  1.假=借:

  2.叩=问:

请教

  3.沃=灌:

浇洗

  4.廪=稍:

米粮

  5.叱=咄:

训斥,呵责

  6.欣=悦:

高兴,快乐

一词多义

  1、以:

  

(1)连词:

相当于“而”,译为而,来(计日以还;俯身倾耳以请;无从致书以观)

  

(2)介词:

把,用(以衾拥覆;生以乡人子谒余;以书假余;撰长书以为贽)

  (3)因为(以中有足乐者)

  2.之:

  

(1)结构助词:

的(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2)代词(走送之)

  (3)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当余之从师也)

  (4)无实义(无鲜肥滋味之享)

  3.患:

  

(1)担忧,忧虑,动词(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

  

(2)忧患,名词(无冻馁之患矣)

  4.故:

  

(1)所以,连词(故余虽愚)

  

(2)特意,故意,副词(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

  5.道:

  

(1)学说,名词(益慕圣贤之道)

  

(2)说,动词(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

  6.至:

  

(1)周到,形容词(色愈恭,礼愈至)

  

(2)到,动词(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

  7.质:

  

(1)询问,动词(援疑质理)

  

(2)本质,资质,名词(非天质之卑)

  8.色:

  

(1)脸色(未尝稍降辞色)

  

(2)表情(或遇其叱咄,色愈恭)

  (3)颜色(课外)

  9.而:

  

(1)表转折:

但,却(足肤皲裂而不知)

  

(2)表承接:

(久而乃和)

  10.卒

  

(1)同“猝”。

仓促,急速(行西逾陇卒)

  

(2)突然(则亡以应卒)

  (3)死

  (4)完毕

  (5)终于

  11.或

  

(1)有时(或遇其叱咄)

  

(2)有的人(或以钱币乞之)

  12.慕

  ①仰慕(益慕圣贤之道)

  ②羡慕(略无慕艳意)

通假字

  1四支僵劲不能动(支:

通“肢”,四肢)

  2媵人持汤沃灌,(灌:

通“盥”,浇洗)

  3同舍生皆被绮绣(被:

通“披”,穿)

倒装句

  1、弗之怠(否定句,代词“之”作宾语,动词后置。

“之”代笔录的事。

“弗怠之”就是“不懈怠抄书这件事”。

  2、每假借于藏书之家(介词(于)+名词(家)=介宾作状语是状语后置原来应是每于藏书之家假借) 

  省略句:

  1.以是人多以书假(于)余。

  2.余则云袍敝衣处(于)其间。

3.撰长书以(之)为挚。

小石潭记

《小石潭记》唐朝诗人柳宗元作品。

柳宗元(773年—819年),字子厚,世称“柳河东”,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

汉族,祖籍河东(今山西省.永济市)。

柳宗元是我国唐朝著名的文学家,字子厚,世称“柳河东”或“柳柳州”,与唐代的韩愈、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和曾巩,并称“唐宋八大家”。

一生留诗文作品达600余篇,其文的成就大于诗。

“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

可以记叙描写,也可以抒情议论,并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即景抒情,托物言志,属于记述文的范畴。

主旨

作者时而欢悦,时而忧伤,思想感情随景而变,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含蓄地抒发了自己被贬后无法排遣的忧伤凄苦的思想感情。

二、古今异义

  1、小生:

  古义:

年轻人

  今义:

指戏曲艺术中的一种角色。

  2、去:

  古义:

离开。

乃记之而去;

  今义:

从所在地到别的地方去

  3、闻:

  古义:

听到。

闻水声;

  今义:

用鼻子嗅气味。

  4、居:

  古义:

停留。

不可久居;

  今义:

住。

  5、可:

  古义:

大约。

潭中鱼可百许头;

  今义:

能愿动词,可以

  6、布:

  古义:

映。

  今义:

可做衣服或其他物件的棉麻品。

  7、许:

  古意:

用在数词后表示约数,相当于现在用法的“来”。

  今义:

允许。

  8、佁(yǐ)然:

  古义:

呆呆的样子。

  今义:

痴呆或深思的样子;

三、一词多义

  1、可:

(1)大约。

潭中鱼可百许头;

  

(2)可以,能够。

不可久居。

  2、从:

(1)自,由。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2)跟随。

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

曰恕己,曰奉壹。

  3、清:

(1)清澈。

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2)凄清,冷清清。

以其境过清。

  4、差:

(1)长短不一。

参差披拂;

  

(2)交错,动词。

其岸势犬牙差互。

  5、见:

(1)出现。

下见小潭;

  

(2)看见,动词。

明灭可见。

  6、乐:

(1)以…为乐,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心乐之;

  

(2)逗乐,嬉戏。

似与游者相乐。

  7、以

(1)因为。

以其境过清;

  

(2)等于而的用法,表修饰。

卷石底以出;

  (3)把。

全石以为底。

  8、而

(1)不译,表顺接关系。

乃记之而去;

  

(2)不译,表修饰关系。

隶而从者;

  (3)不译,表修饰关系。

潭西南而望。

  9、游

(1)游动。

皆若空游无所依;

  

(2)游览。

同游者。

  10、环

(1)玉环。

如鸣佩环;

  

(2)环绕。

竹树环合。

  11、为

(1)作为。

全石以为底;

  

(2)成为。

为岩。

四、词类活用

  1、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西:

名词作状语,向西。

  2、下见小潭。

下:

名词作状语,向下。

  3、皆若空游无所依。

空:

名词作状语,在空中。

  4、日光下澈。

下:

名词作状语,向下。

  5、俶尔远逝。

远:

名词作状语,向远处。

  6、潭西南而望。

西南:

名词作状语,向西南。

  7、斗折蛇行。

斗:

名词作状语,像北斗七星一样。

蛇:

名词作状语,像蛇(爬行)那样。

  8、其岸势犬牙差互。

犬牙:

名词作状语,像狗的牙齿一样。

  9、凄神寒骨。

凄: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形容词作动词,使…凄凉。

寒: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感到寒冷。

  10、如鸣佩环。

鸣:

使动用法,使…发出声音。

  11、心乐之。

乐:

意动用法,形容词作动词,以…为乐。

喜欢的意思。

  12、近岸。

近:

形容词作动词,靠近。

  13、隶而从者。

隶:

名词作动词,跟着。

14、似与游者相乐。

乐:

形容词作动词,玩乐。

岳阳楼记

范仲淹(989—1052年),即太宗端拱二年(989年)——皇祐四年(1052年)。

范仲淹,字希文。

死后谥号文正,史称范文正公。

和包拯同朝,为北宋名臣,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思想家,

主旨:

通过迁客骚人登楼时或喜或悲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成人教育 > 专升本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