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第八中学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适应性考试理综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3848924 上传时间:2023-05-21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2.1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庆市第八中学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适应性考试理综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重庆市第八中学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适应性考试理综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重庆市第八中学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适应性考试理综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重庆市第八中学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适应性考试理综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重庆市第八中学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适应性考试理综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重庆市第八中学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适应性考试理综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

《重庆市第八中学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适应性考试理综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庆市第八中学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适应性考试理综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重庆市第八中学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适应性考试理综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

重庆市第八中学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适应性考试理综试题Word版含答案

重庆市第八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适应性考试理综试题

一、选择题:

1.下列有关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小球藻的光合色素位于叶绿体内膜 

B.浆细胞有发达的高尔基体 

C.纺锤体蛋白由核糖体合成 

D.基因在转录时有水的产生

2.下列有关生物学相关实验的叙述,符合事实的是(  )

A.调查缙云山某植物种群密度时,若随机划定的样方处于柏油路上,则应去掉该样方在有植物生长的地方重新划定

B.摩尔根利用“假说-演绎法”,证明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C.制备细胞膜时,置于蒸馏水中的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渗透压逐渐增大直至涨破

D.观察根尖有丝分裂时,可见多数细胞中均有被液泡挤到边缘的细胞核

3.恶性肿瘤俗称癌症,相关肿瘤细胞即为癌细胞,肿瘤干细胞是一群存在于某些肿瘤组织中的干细胞样细胞。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正常干细胞增殖受基因严格控制,能迁移到特定组织分化成熟

B.与一般肿瘤细胞相比,肿瘤干细胞更易引起癌症的转移

C.正常干细胞和肿瘤干细胞遗传物质相同,但执行情况有差异

D.干细胞寿命长,分化程度低,与普通体细胞相比发生癌变的可能性更大 

4.孟德尔是现代遗传学之父,他利用高矮豌豆的杂交实验,法相了分离定律;下列与此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豌豆特殊的交配方式,使孟德尔实验中的各豌豆种群自然繁衍时,种群的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保持恒定

B.子代中特殊分离比的出现,依赖于遗传因子的分离、雌雄配子的随机组合以及一定的样本基数

C.孟德尔提出的分离定律,解释了子二代出现的性状分离情况,由此证明该定律真实可靠

D.若以F2的高茎豌豆自交,且每株收获3粒种子作为一个特殊株系独立种植,理论上出现矮茎的株系约占2/3

5.某酵母的合子(相当于人类的受精卵)中含有32条染色体,配子中染色体数目为16条。

图1是该酵母的生活周期简图:

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酵母成体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碱基序列不一定相同

B.酵母成体在形成配子的过程中,细胞内会出现8个四分体

C.孟德尔遗传定律发生于合子时期,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可能重新组合

D.配子结合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导致合子多种多样

6.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来自食物中的糖原在内环境中被分解为单糖后,在被组织细胞摄取利用

B.处于寒冷环境中时,皮下血流量增加,将体内热量更多的带向体表,以维持体温

C.剧烈运动时大量流汗,需及时补充清水以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稳定

D.人体内环境酸碱度的调节,与细胞呼吸关系密切

7.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把抗氧化剂作为食品添加剂可减缓食物变质的速率

B.金属钾、钠、镁着火时,不能用泡沫灭火器灭火

C.PM2.5粉尘中常含Pb、Cd、Cr、V、As等对人体有害的金月元家

D.用激光笔分别照射装有蓝墨水、淀粉溶液的玻璃杯均出现光亮通路

8.下列物质的转化在给定条件下能实现的是

A.

B.

④C.

D.

9.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Al溶于某强酸失去2mol电子,一定产生2gH2

B.0.1mol肼(N2H4)中共用电子对教目为0.5NA

C.64.0gSO2与足量O2生成SO3电子转移教为2NA

D.2L0.5mol/L硫酸钾溶液阴离子电荷数为2NA

10.实验室从含Br-的溶液中提取溴单质。

下列说法和装置都正确的是()

11.O2F2可以发生反应:

H2S+O2F2→SF6+HF+O2(未配平)。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O2是还原产物

B.O2F2中氧分子与氟分子比例为1:

l

C.每生成2.24LHF,转移0.4mol电子

D.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l:

4

12.下列相关示意图正确的是()

13.四种短周期主族元素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原子平径:

c>d>a>bB.原子序数d可能是a的3倍

C.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c可能比d强

D.四种元素的氢化物可能是18电子分子

二、选择题:

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12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得得4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亚里士多德提出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

B.伽利略用“月—地检验”证实了万有引力定律的普适性

C.物体做曲线运动时,速度一定变化

D.物体在恒力作用下一定做直线运动

15.如图3所示,固定天花板与水平面夹角为θ(0<θ<90°),一木块在水平推力F作用下始终保持静止状态,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天花板与木块间的弹力可能为零

B.天花板与木块间的摩擦力可能为零

C.推力F逐渐增大的过程中,木块受天花板的摩擦力一定增大

D.推力F逐渐增大的过程中,木块受天花板的摩擦力一定不变

16.如图4所示,AB、BC为不同倾角的固定斜面,某物体从AB上的某点静止释放,在BC斜面上速度减为零并静止。

设物体经过B点时无能量损失。

该过程物体运动的总路程为15m,所用总时间为10s,在此过程中,物体速度的最大值为

A.1.5m/sB.3m/sC.4m/sD.5m/s

17.已知行星Kepler-186f绕恒星Kepler452做匀速圆周运动,其周期为T1;某人造卫星在离地高度等于地球半径的圆形轨道上饶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其周期为T2.恒星Kepler452的质量与地球的质量之比为p,行星Kepler-186f饶绕恒星Kepler452运动的轨道半径与地球半径之比为q,则T1、T2之比为

A.

B.

C.

D.

18.直角坐标系xoy中,A、B两点位于x轴上,坐标如图5所示,C、D位于y轴上。

C、D两点各固定一等量正点电荷,另一电量为Q的负点电荷置于O点时,B点处的电场强度恰好为零。

若将该负点电荷移到A点,则B点处场强的大小和方向分别为(静电力常量为k)

A.

,沿x轴正方向B.

,沿x轴负方向

C.

,沿x轴负方向D.

,沿x轴正方向

19.如图6所示,小球甲从A点水平抛出的同时小球乙从B点自由释放,两小球先后经过C点时速度大小相等、方向间夹角为45°。

已知BC高h,g=10m/s2,不计阻力。

由以上条件可知

A.甲乙小球到达C点所用时间之比为1:

2B.甲小球做平抛运动的初速度大小为

C.A、B两点的高度差为

D.A、B两点的水平距离为

20.如图7所示,水平面上的物体在水平向右的拉力F作用下,由静止开始运动,运动过程中F功率恒为P.物体运动速度的倒数

与加速度a的关系如图乙所示(v0、a0为已知量).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运动过程中的拉力F为恒力B.物体加速运动的时间为

C.物体所受阻力大小为

D.物体的质量为

21.如图8所示,一半径为R的光滑半圆形细轨道,其圆心为O,竖直固定在地面上。

轨道正上方离地高为h处固定一水平光滑长直细杆,杆与轨道在同一竖直平面内,杆上P点处固定一定滑轮,P点位于Q点整上方。

A、B是质量均为m的小环,A套在杆上,B套在轨道上,一条不可伸长的轻绳通过定滑轮连接两环。

两环均可看作质点,且不计滑轮大小与摩擦。

现对A环施加一水平向右的力F,使B环从地面由静止开始沿轨道运动。

A.若缓慢拉动A环,B环缓慢上升至D点的过程中,F一直减小

B.若缓慢拉动A环,B环缓慢上升至D点的过程中,外力F所做的功等于B环机械能的增加量

C.若F为恒力,B环最终将静止在D点

D.若F为恒力,B环被拉到与A环速度大小相等时,

三.非选择题:

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

第22题~第32题为必考题,每道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33题~第40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

共129分。

22.(6分)由胡可定律可知,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弹力F与形变量x成正比,其比例系数与弹簧的长度、横截面积及材料有关。

我效研究性学习小组在探究某圆柱形细长钢丝的形变特点时,猜想该圆柱形细长钢丝也遵循类似的规律,为探究猜想是否正确,取样品进行实验探究。

经过同学们充分的讨论,不断完善实验方案,最后取得实验数据如下:

样品

长度

横截面积

拉力

200N

400N

600N

800N

样品A

1m

0.50cm2

0.02cm

0.04cm

0.06cm

0.08cm

样品B

2m

0.50cm2

0.08cm

0.16cm

0.24cm

0.32cm

样品C

1m

1.00cm2

0.01cm

0.02cm

0.03cm

0.04cm

样品D

3m

0.50cm2

0.18cm

0.36cm

0.54cm

0.72cm

样品E

1m

0.25cm2

0.04cm

0.08cm

0.12cm

0.16cm

(1)由实验数据可知,钢丝受到的拉力与伸长量成正比关系,其比例系数(

)分别为kA=1.0×106N/m,kB=2.5×105N/m,kC=N/m,kD=1.1×105N/m,kE=5.0×105N/m.

(2)对比各样品的实验数据可知,其比例系数与钢丝长度的(填“平方”或“平方的倒数”)成正比,与钢丝的横截面积成(填“正比”或“反比”).

23.(9分)用如图9所示得实验装置验证“牛顿第二定律”,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以小车为研究对象,为了便于探究、减小误差,应使小车质量M与砝码和盘的总质量m满足M(填“远大于”或“选小于”m.

(2)实验中打出得纸带如图10所示,相邻计数点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其中x1=7.05cm,x2=7.68cm,x3=8.33cm,x4=8.96cm,x5=9.60cm,x6=10.24cm,由此可以算出小车运动得加速度是m/s2.(交流电频率为50Hz,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

(3)通过实验得到如图11①所示的图象,造成当M一定时,a与F不成正比的原因可能是:

在平衡摩擦力时木板与水平桌面的夹角(填“偏大”或“偏小”).

(4)重新平衡摩擦力后,验证外力一定时,a与M的关系:

通过多次实验,甲、乙两同学利用各自得到的数据得到

的关系图象,如图11②乙所示.该图象说明在甲、乙两同学做实验时(填“甲”或“乙”)同学实验中绳子的拉力更大.

24.(12分)如图12所示,将一质量为m得小环套在一半径为R的“半圆形”金属轨道上,并将轨道固定在竖直面内的A、B两点,直径AB与竖直半径OD夹角为60°.现将两根原长为R、劲度系数

的弹性轻绳一端固定在小环上,另一端分别固定在A、B两点.已知弹性轻绳满足胡克定律,不计一切摩擦,重力加速度为g.将小环由A点正下方的C点静止释放,当小环运动到金属轨道的最低点D时,求:

(1)小环的速率v;

(2)金属轨道对小环的作用力F的大小.

25.(20分)如图13所示,质量M=1kg的木板静置于倾角为37°的足够上的固定斜面上的固定斜面上的某个位置,质量m=1kg的可视为质点的小物块以初速度v0=5m/s从木板的下端冲上木板,同时在木板上端施加一个沿斜面向上的外力F=14N,使木板从静止开始运动,当小物块与木板共速时,撤去该外力,最终小物块从木板的下端滑出.已知小物块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素为0.25,木板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5,g=10m/s2,sin37°=0.6,cos37°=0.8。

(1)物块和木板共速前,物块和木板的加速度各为多少;

(2)木板的长度至少为多少;

(3)物块在木板上运动的总时间是多少。

26.(13分)C、Si及其化合物在工业上用途广泛。

(1)硅元索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________,硅原子中能量最高的电子处在______电子层上(填电子层符号如K层),写出单质硅的一种用途:

________________;SiH4的空间结构是__。

(2)焦炭、石英砂与磷酸钙混合加热到1500℃生成白磷:

2Ca3(PO4)3+6Si02=6CaSO4+P4O10。

10C+P4O10=P4+10CO↑,上述反应的各种物质中属于酸性氧化物的是____、_____。

(3)Na在一定条件下可还原CCl4制备金刚石,可用试剂____除去粗产品中少量Na。

(4)下列叙述正确的有______(填序号)。

a.Na还原CCl4、Cl2与H2O的反应均是置换反应

b.还原性Si>C,所以C不能还原SiO2得到单质Si

c.分别通入CO2可以鉴别NaAlO2溶液和CaCl2溶液

d.钠、理在空气中的燃烧产物阴、阳离子效目比均为1:

2

(5)两份质量均为11.0g的Al~Si合金分别与足量NaOH和稀H2SO4反应。

产生气体总体积为22.4L(标准状况),则合金中Al~Si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

27.(15分)某CuS样品含少量不溶于酸的杂质,实验室以该样品为原料制备CuCl2·2H2O晶体.流程如图所示:

已知:

CuS在高温煅烧过程中,有下列所示的转化关系:

(1)氢写出CuS在高温煅烧第I阶段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__________

(2)写出酸溶时发生的主要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

(3)系列操作A包括______(填序号)。

a.过滤b.燕发浓缩、冷却结品c.分液d.灼烧

(4)实验室模拟焙烧CuS的第

阶段过程,并验证所得气体中有SO2和O2,如图(已知:

浓硫酸可吸收SO3气体)

①装置的正确连接顺序是B→D→____→____→____→____(填装置字毋代号,有的装置可重复使用);装置连接后,应立即进行的一项操作是_________。

②装置B的作用是__________,其中仪器F的名称为_______;装置E的试剂是____________。

③能验证所得气体中有SO2和02的现象是____________。

④若原CuS样品质量为12g,在实验过程中保持760℃持续加热充分反应(杂质不参与反应),石英玻璃管内所得固体的质童为10.28g,则样品中CuS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

28.(15分)工业上由钛铁矿(主要成分是FeTiO3钛酸亚铁)制备TiCl4。

流程如图所示:

(1)FeTiO3中,Ti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

(2)往

中加入的物质A是___________。

(3)

中的绿矾带有棕黄色,原因可能是含有_______;设计实验证明Fe3+和杂质离子的存在______________;

(4)写出③中TiO2和过量焦炭、氯气在高温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

(5)用金属Mg还原成品TiO4得到Mg、MgCl2和Ti的混合物,再真空蒸馏制备Ti。

依据下表,蒸馏温度略高于___℃即可。

(6)依据绿色化学理念.该制备流程中存在明显的不足之处是________。

(7)向含有Fe2+、Fe3+溶液加入适量KOH和油脂,在高速撞拌下得到磁流体材料K2FeO2。

①若x=l.请写出在酸性条件下K2FeO2溶液与足量KI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

磁流体材料K2FeO2在组成上可理解为aK2O·bFeO·cFe2O3,若x=1.3,则b:

c=__________。

29.(10分)现有A、B两种植物,A植物叶肉细胞中有“二氧化碳泵”,使其能在较低的CO2浓度下进行光合作用,B植物则没有这种机制。

图17显示了在相同的光照和温度条件下,两种植物在不同细胞间CO2浓度下的光合速率。

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CO2可参与B植物光合作用暗反应的过程,此过程发生的场所是。

若提供给B植物的CO2为C18O2(O标记为18O),则光合产物中含18O的物质是。

(2)在胞间CO2浓度为0-50时,A植物的光合速率升高,在此阶段叶绿体内生成的数量变化是(填“增加”、“不变”或“减少”)。

在在胞间CO2浓度为200-300时,B植物的光合速率逐渐上升而A植物的不再变化的原因是。

(3)在现今化石燃料大量燃烧的大气条件下,更有利于A、B两种植物中________植物的生长,从代谢水平来看,利于该种植物生长的直接原因是。

30.(9分)酒精会导致蛋白质变性,长期饮酒对消化道中的消化酶会有影响吗?

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体积分数为50%的酒精、唾液淀粉酶,探究酒精对消化酶的影响,实验步骤如下。

请回答下列问题:

(一)实验步骤

实验步骤

试管甲

试管乙

步骤1

加入体积分数为50%的酒精溶液和PH6.8缓冲液各1ml

加入蒸馏水和PH6.8缓冲液各1ml

步骤2

各加入质量分数为1%的淀粉酶溶液1ml,混匀后放置一段时间

步骤3

各加入质量分数为1%的淀粉酶溶液1ml,A

步骤4

取出试管,各加入质量分数为1%的碘溶液3滴,观察颜色变化

(二)讨论与分析

(1)实验中设置乙管的目的是___________,“实验步骤”中A处应为。

(2)两支试管最可能的实验结果是甲试管色,乙试管色。

(3)实验中加入缓冲液的作用是________。

(4)为什么实验中兴趣小组同学不选用市面上供应的白酒?

31.(10分)里约奥运会中国选手王镇在男子20公里竞走决赛中夺得金牌,拿到中国里约奥运会田径首金。

在竞走比赛过程中,运动员身体也在发生着各种变化。

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随着比赛的进行运动员会大量出汗,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引起      渗透压感受器兴奋,使抗利尿激素合成和分泌增多,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      ,同时兴奋传至       产生渴觉。

(2)运动员听到指令出发后心跳加快,是    调节的结果;到达终点运动停止后心跳并不立即恢复到正常水平,原因之一是激素调节具有的特点。

(3)出发一段时间后,运动员会出现体温有所升高的现象,原因是;随着能量的消耗,运动员的血糖浓度会降低,交感神经末梢会释放去甲肾上腺素,与胰岛A细胞膜上的结合,促进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此处的去甲肾上腺素属于(填“神经递质”或“激素”)。

32.(10分)棉铃虫是一种夜蛾类昆虫,对农业危害很大,其性别决定为ZW型。

棉铃虫幼虫体色由一对A/a控制,并受另一对基因B/b影响。

科研人员用雌性褐色棉铃虫(甲),雄性黄色棉铃虫(乙),雌性黄色棉铃虫(丙)进行杂交试验,结果如下表(每组实验重复多次):

组别

亲代

F1表现型

F1中雌雄个体自由交配所得F2表现型及比例

实验一

甲X乙

幼虫全褐色

褐色:

黄色=3:

1(雌雄个体均一样)

实验二

乙X丙

幼虫全黄色

褐色:

黄色=3:

13(雌雄个体均一样)

(1)由实验一得出,体色性状中褐色对黄色为      性。

由实验二得出,幼虫体色的遗传符合基因的定律。

(2)分析以上实验可知,当      基因存在时会抑制A基因的表达。

实验二中丙的基因型为              。

F2代黄色棉铃虫中纯合子的比例为。

(3)有科研人员重复实验一,并观察F1棉铃虫性染色体组成,发现体细胞中性染色体为ZWW型的个体,这种变异属于        变异,请解释该变异产生的原因:

(二)选做题:

(每题15分,请考生从给出的33、34、35题中任选一题做答,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的题号涂黑,注意所做题的题号必须与所涂题号一致,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33.(15分)

(1).(5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正确答案标号。

选对1个得2分,选对2个得4分,选对3个得5分;每选错1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0分)

A.悬浮在水中的花粉的布朗运动反映了花粉分子的热运动

B.荷叶上的小水滴呈球形是水的表面张力作用的结果

C.彩色液晶显示器利用了液晶的光学性质具有各向异性的特点

D.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吸收热量,其内能一定增加

E.自然发生的热传递过程是向着分子热运动无序性增大的方向进行的

(2).(10分)小方同学在做托里拆利实验时,由于操作不慎,玻璃管漏进了一些空气。

当大气压强为76cmHg时,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为60cm,管内被封闭的空气柱长度是30cm,如图18所示.问:

①此时管内空气的压强是多少cmHg;

②现保持下端水银槽不动,将玻璃管向下插入10cm,则此时的空气柱长度是多少.(设此时玻璃管还未触到水银槽底,不考虑水银槽液面的变化,且整个过程温度不变)

34.(15分)

(1).(5分)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传播,t=0时刻的波形如图19中实线所示,t=0.2s(T>0.2s)时刻的波形如图中虚线所示。

P是传播介质中离坐标原点xP=2.5m处的一个质点,t=0时刻P质点正向y轴负方向运动。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正确答案标号。

选对1个得2分,选对2个得4分,选对3个得5分;每选错1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0分)

A.该波向x轴正方向传播

B.质点P的振幅为0.1m

C.该波的频率为

Hz

D.该波的传播速度为15m/s

E.在t=0.2s时刻,与P相距1m处的质点沿x轴负方向运动

(2)(10分)如图20所示,MN下方足够大的空间时长方体玻璃介质,其折射率

,玻璃介质的上边界MN是屏幕,玻璃介质的上边界MN是屏幕,玻璃中有一个正三棱柱的空气泡,三棱柱轴线垂直于纸面,图中竖直截面正三角形的边长l=40cm,顶点与屏幕相距

cm,底边AB与屏幕平行,一束激光在竖直截面内垂直于AB边射向AC边的中点O,结果在屏幕MN上出现了两个光斑.(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c=3×108m/s)求:

(1)该激光在玻璃介质中传播的速度;

(2)两个光斑之间的距离x.

35.(15分)

(1).(5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正确答案标号。

选对1个得2分,选对2个得4分,选对3个得5分;每选错1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0分)

A.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与元素所处环境的温度有关

B.α、β、γ三种射线中,γ射线的穿透能力最强

C.放射性元素与别的元素形成化合物时仍具有放射性

D.卢瑟福通过实验发现质子的核反应方程为

E.质子、中子、α粒子的质量分别为m1、m2、m3,那么质子和中子结合成一个α粒子,所释放的核能为

(2).(10分)如图21所示,光滑水平面AB与半径R=0.4m的光滑竖直半圆轨道BCD在B点相切,D为轨道最高点.用轻质细线连接甲、乙两小球,中间夹一处于压缩的轻质弹簧,弹簧与甲、乙两球不拴接.甲球的质量为m1=0.1kg,乙球的质量为m2=0.3kg,甲、乙两球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现固定甲球,烧断细线,乙球离开弹簧后进入半圆轨道,通过D点平抛的落地点距B点0.8m.重力加速度g取10m/s2,甲、乙两球可看作质点.

①试求细线烧断前弹簧的弹性势能;

②若甲球不固定,烧断细线,求乙球离开弹簧后进入半圆轨道能达到的最大高度.

36.【化学—选修2:

化学与技术】(15分)

以硼镁矿(2MgO·B2O3·H2O、SiO2及少量Fe3O4、CaCO3、Al2O3)为原料生产硼酸的工艺流程如下图

已知:

(1)由于矿粉中含CaCO3,“浸取”时容易产生大量泡沫使物料从反应器中溢出,应采取的措施为_________________。

(2)“浸取”时为提高速率.除适当增加硫酸浓度外,还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浸取”后,采用“热过滤”的目的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