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的生攻击性行为地调研报告材料.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3847604 上传时间:2023-05-21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33.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的生攻击性行为地调研报告材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小学的生攻击性行为地调研报告材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小学的生攻击性行为地调研报告材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小学的生攻击性行为地调研报告材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小学的生攻击性行为地调研报告材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的生攻击性行为地调研报告材料.docx

《小学的生攻击性行为地调研报告材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的生攻击性行为地调研报告材料.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的生攻击性行为地调研报告材料.docx

小学的生攻击性行为地调研报告材料

 

小学生攻击性行为的调查报告

 

郑州市中原区育华学校

李一帆

 

小学生攻击性行为的调查报告

一、研究背景:

近些年,“低龄犯罪”,“校园暴力”,“欺负弱小”等事件时有发生,这不得不引起人们对小学生攻击性行为的关注。

小学生的攻击性行为,是社会性发展过程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

小时候,孩子不自主的愤怒典型表现包括又蹦又跳、哭闹和尖叫;慢慢长大时,这种情绪激动的、任性的、不受支配的表现逐渐减少,而报复性的攻击逐渐显露,表现为摔东西、抢夺、抓掐、咬人、骂人、顶嘴和固执己见。

家长认为在小学生成长发育的过程中产生攻击性行为是一个普遍现象,不足为奇。

有些教师也认为这也许只是小学生当时选择的一种发泄当时情绪的方式。

因此,孩子也就认为是理所应当的,没有什么问题。

但是,小学生攻击性行为的持续不断、次数增多,强度增大,这样长此以往,就会影响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以及人格和良好品德的发展。

我校位于郑州市的西郊城乡结合部,这里聚集了大量的外来务工人员,在我们的每一个班级中,都有将近70%—80%的孩子属于外来务工人员子女。

为了生存,这些孩子的父母起早贪黑地工作,很少有时间去管理教育孩子,对于孩子存在的攻击性行为问题的认识非常肤浅,有的还认为自己的孩子这样是有本事,不被人欺负。

如果被欺负了,家长就认为不还回来能行吗?

在我校,我们常可看到学生违反纪律、打架、辱骂他人等行为,有些孩子一星期至少要发生一两回这种事情,这些孩子常常惹事生非,给教师、家长增添不少苦恼和麻烦,既干扰了教育教学活动,也影响了自己的学习及身心健康。

由于同学和班组对其采取排斥的态度,都有意回避他,不理睬他,使他成为一个被孤立的人,而这种被冷落在其心中转化为进一步的愤怒和怨恨,他故意惹对方生气,攻击他人,挑起争端,同学也因此更不愿意接近他,从而形成恶性循环。

《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也明确指出,要培养小学生“理解并遵守日常生活中的社会行为准则”,“爱父母长辈、老师和同伴”。

因此分析和控制小学生攻击性行为,促进小学生良好社会性品质的形成,是当今教育中一项严峻的课题,其中,攻击性行为也应该引起学生的家长和老师们的重视了。

因此,我们应该通过认真的调查、分析、研究,找出正确的方法,树立一些正面形象,让学生通过模仿正面形象或是通过启发小学生对攻击性行为的理解与思考,采用适合本校实际情况的合理方式来逐渐消除本校学生的攻击性行为,使其成长为具有良好心理品质的、适应未来社会需要的人才。

二、调查结果

一、总体情况:

(附件一)

通过对我校随机抽取3、4、5三个年级的三个班级198名学生的问卷调查显示:

主要攻击行为分为:

直接身体攻击:

打、踢、推、撞、抓人、拿走或损坏别人东西

言语攻击:

骂人、嘲讽人、起外号

间接攻击:

造谣、说坏话、唆使、游戏排斥

3年级

4年级

五年级

受过攻击的学生

91.2%

92.2%

94.2%

有过攻击性行为的学生

58.6%

57.6%

67.6%

当儿童受到攻击时采取同样方式还击的学生

32.1%,

26.1%,

22.1%,

胆小躲避的学生

27.8%

37.1%

62.2%

愿意告诉教师的学生

55.6%

54.3%

28.4%

被攻击反应很难过的学生

48.1%

35.7%

13.9%

教师对学生的攻击行为严厉惩罚的

48.1%

12.9%

56.7%

与父母经常顶撞的学生

0%

2.9%

0%

受到挫折发生攻击行为的学生

遇到困难自己解决的学生

25%

34.8%

44.4%

对自己学习不满意的学生

60%

47.8%

55.6%

小学生在总体上言语攻击的比率最高,这说明该类攻击行为在校学生中最为普遍和频繁,其次是直接身体攻击,间接攻击的发生率最低。

男生的直接攻击多于女生,而女生更多是言语攻击和间接攻击;更多学生不能容忍直接攻击,例如:

拿走或损坏自己的财物、骂人、起外号。

各年级三类攻击行为的比例不存在显著差异。

被攻击后采取方式随年龄增长而改变,更加相信自己的能力。

教师,尤其是班主任对此类行为的反应模式也对学生产生此类行为具有一定的影响。

家长对孩子的关心以及对此类行为的反应模式也具有一定的影响。

也有少数学生缺乏处理此类事件的能力,通常方法比较单一,不能很好得保护自己。

行为表现为“好”的学生总调查人数的27.3%,行为表现为“一般”的占调查人数的48%。

行为表现为“差”的占调查人数的24.7%。

统计结果P<0.01,表明小学生中语言行为表现为”一般”的同学占大多数,这些同学虽然不时常对同伴使用暴力语言,但是调查表明他们存在潜在的语言伤害冲动、对其他同伴之间的语言伤害行为缺乏积极的态度。

这样的调查结果足以说明语言伤害现象在小学生群体中已比较严重。

行为问卷部分:

1、受过攻击的学生约占90%以上(其中经常受攻击的学生有7.8%。

2、有过攻击性行为的学生约占60%左右;

3、当儿童受到攻击时采取同样方式还击的学生约占25%左右,胆小躲避的学生约占30%左右,愿意告诉教师的学生根据学生年级的年级的不同所占比例明显减少。

4、被攻击后反应比较难过的较多,反应很难过的在三年级比较多;

5、教师的对攻击性行为的惩罚力度在这三个班来说都是批评、警告一下,没有不管的情况出现,在三、四年级,教师严厉惩罚得更多一些;学生自己解决问题的情况随年级的增高所占比例也逐步增高;

心理问卷部分:

1、对自己学业成绩不满意的同学随年级增高而减少。

2、不能正确对待父母或老师善意的批评占16.3%。

3、有30.8%的儿童利用网络聊天或打游戏,以消磨时光。

4、有31.4%的儿童很少或从未帮助家长做家务。

5、有24.7%的儿童遇到困难不能采取求助措施。

二、调查分析

在这些问卷中可以看出,每个年级都存在攻击性行为,其具有普遍性。

导致小学生攻击性行为的原因呈现多样性:

既有生理方面的因素,又有心理方面的因素,也有家庭、学校及社会环境方面的因素,这些不同的因素导致小学生的攻击性行为呈现多元化。

1.生理因素

有些兴奋、冲动和攻击性强的小学生,常常是对他们的父母特质的继承,这种继承并不是说父母把打人,骂人这些具体行为遗传给了孩子,他们遗传给孩子的只是神经过程较强,情绪容易激动等自然特征,这些自然特征遇到合适的土壤,就会滋生出攻击性行为。

比如,那种天生爱哭闹、爱发急的“难带型”婴儿,长大后较易产生攻击性行为。

有些调查结果表明,攻击型小学生父母的性格特征有73.7%具有好动、性急的特点。

因而不能排除先天神经类型、遗传素质对小学生攻击性行为是有一定影响的。

但基因并不是小学生攻击性行为产生的决定因素。

比较合理的解释是,对小学生遗传了某种先天性的基因倾向,这种倾向会在后天的环境中得到表现或强化。

2.家庭教育因素

(1)家长过分溺爱孩子。

现在的一些父母在外怕孩子吃亏,于是就出现了一些现象:

当一个没有攻击意识的孩子在学校里受到了另外一个小朋友的攻击,但是他没有还手,只是委屈的回家告诉了自己的家长,一些家长就会教导孩子:

“他要是再打你,你就打回去,他以后就不敢再欺负你了。

”这样的教导方式在孩子的心里根深蒂固以后,孩子也会由没有攻击性变为好斗性格。

当别人不小心碰到他,也会被他视为对自己的攻击,从而进行反击。

5岁的强强和明明一起玩时,强强不讲道理地抢走了明明手里的玩具,惹得明明大哭起来。

对强强来说,他的攻击行为的就是玩具的占有。

这时,如果不把强强手里玩具还回去,反而鼓励他,以后他就还会抢别人的玩具。

同样,如果孩子打了人,家长不制止,不批评,那么,这种不制止、不批评的态度,就会使孩子觉得,打人并没有什么不对,以后还打人。

调查表明,很多孩子主要由爷爷、奶奶带大,作为隔辈的人,他们更加宠爱孙儿,甚至“遮丑护短”,“隔辈亲”演变成了“隔辈溺”,导致了孙辈的任性、骄横、恶打恶等等不良行为。

(2)家长过分限制孩子。

如今许多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气极高。

因此在许多方面过分限制和束缚学生,这也不许玩,那也不许动;走路不能跑、说话不能笑,假日参加各种兴趣班儿,很少让孩子与自然和社会接触、交流,从而达到他们的目的。

加之他们严厉呵斥的表情,小学生根本没有分辨的机会,生活在这种环境下的学生,其心理受到限制,并产生逆反心理。

到了学校里,他们就会像放飞的小鸟,却因太过自由便会以攻击别人来满足自己的社会交流。

(3)家长过分放任孩子。

这类家长只是把孩子看作是传宗接代的希望,使其自由发展,不加任何限制和要求,对孩子不关心、不重视。

对孩子的任何行为不分时间、场所、性质,都不加控制,而是让孩子为所欲为。

这样的孩子到了学校里表现的很松散、不服管教、不遵守常规、随意的攻击别人,与老师顶撞等。

研究文献极具说服力地证明:

冷漠拒斥的家长常会反复无常地惩罚孩子。

并且容许孩子表现攻击性冲动,他们更容易培养出攻击性的小学生。

这些冷漠拒斥的父母总是挫伤孩子的情感需要,给孩子树立了对人漠不关心的榜样,当孩子对别人表现出攻击性时,他们采取不管不问的态度,这就使孩子的打斗行为合法化,使孩子失去控制自己攻击性冲动的锻炼机会。

这些家长往往还有另一个特点,当他们对孩子的攻击性行为无法忍受时,就会惩罚孩子,打屁股,打耳光,这又向孩子提供了一个攻击性行为的模仿原型,不但达不到控制攻击性的目的,反之却变相的暗示孩子。

当别人使你不满意时,应该怎样对待他?

所以,研究证实了这一事实。

常靠体罚约束攻击性行为的家长,他们的孩子在家庭之外往往是强侵犯性的。

由此可见,家庭教育对攻击心理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家长的娇宠放纵,缺乏严肃态度,或父母与孩子之间高压式的相互作用都会互相影响,是滋生攻击性行为的温床。

3.社会环境因素

(1)大众传媒的影响

大众传媒是小学生接触得最多的一个社会环境,但是一些不良的大众传媒,例如电视中的暴力性场面,无疑为小学生提供了攻击样板,使小学生不知不觉地模仿,学习了攻击性行为。

近年来较为流行的动画片《奥特曼》,基本上是以打斗为主,市面上也相继退出一些以格斗为形式的小学生玩具或游戏,一些家长也因孩子的喜欢而不停地买给孩子,小孩子辨别是非的能力差,但模仿学习的能力却很强,在这样的环境下,孩子就会学会打斗,增强攻击欲。

(2)同伴的影响

与同伴冲突也是使小学生产生攻击性行为的一个因素。

一些研究者发现,小学生在游戏中冲突发生次数多的,在口头和躯体的攻击性行为都表现出较高的频率。

而且在小学生社交中,“厌恶”得分高的小学生,其攻击性强,其“厌恶”分数与其攻击性行为平均百分率成正比。

同伴关系、社交技能对于小学生攻击性行为的影响比成人与小学生关系的影响更大。

因为幼儿园及小学是同伴交往的集体,孩子之间存在着一种相互作用。

同伴关系差、社交技能缺乏的小学生容易受到同伴的拒绝,被拒绝的小学生往往会对来自同伴的信息作出错误的归因,认为别人都是怀有敌意的,所以会更加频繁地使用攻击手段,从而使二者之间的关系形成恶性循环。

小学生模仿力较强,在各种社会情境中,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和行为的后果,间接的习得了攻击性行为,或通过直接学习,即小学生实际参与的打架、争吵等。

例如,有一学生本来很规矩,从不打人,由于他的好朋友是班里的调皮头,没事就打别人几下,他无形中就学会了,当别人碰到他的时候,他便抬手打了那个小朋友。

大量研究表明,有攻击性行为的孩子,他们的同伴关系一般较差。

大多数同龄小朋友会对这种孩子持拒绝态度,一般会说:

“我不爱跟某某玩,因为他欺负别人,把人家弄哭了。

”而且,由于这类孩子爱惹事生非,影响正常的教学秩序,故而也不易受教师的欢迎。

攻击性行为不仅影响他人,更会妨碍自己一生的发展,如果攻击行为延续至青年和成年,就会出现人际关系紧张、社交困难。

另外,攻击行为与犯罪有一定关联。

心理学研究表明:

70%的少年暴力罪犯在小学生期就被认定有攻击行为。

也就是说,从小攻击性强的孩子,如果不注意克服和制止,长大后较难适应社会,甚至容易走上犯罪的道路。

三、小学生攻击性行为的教育对策

<一>为孩子创设适宜的环境

美国儿童教育专家的研究指出,惩罚妨碍了学生对正确行为的学习,挫伤了小学生活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会使小学生产生对抗情绪,影响他们与别人的关系,不利于小学生社会化的发展。

与其运用惩罚来矫正小学生的攻击性行为,不如通过创设环境来矫正其攻击性行为。

1.和谐学校环境的创建

(1)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使我们清楚,教师的言谈举止也如同父母一样在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品德和行为。

同时,“皮格马利翁效应”也让我们坚信:

如果教师对学生充满期待,满怀关爱,学生往往会取得意想不到的进步。

所以,良好校园环境的创建需要一支具有较高素质及氛围和谐的教师队伍,教师们以身示范向青少年推荐一种尊重他人,与他人和谐相处的艺术.

如何使我们教师高素质:

首先,关注在校教师的身心健康状况。

学校管理者应体察教师的身体状况,而且有责任在自己的职权范围内竭尽全力解决教师超负荷劳动的问题。

同时提高教师心理健康重要性的认识.。

其次,注重教师的长期培训。

学校不仅要给教师提供条件,通过各种途径帮助教师“充电”,使他们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提高自身素质,使教师不断加强自身修养,遇事冷静,善于克制。

最后,建立合理的教师评价机制。

对教师的评价应客观、公正,使教师群体形成团结协作、奋发向上的精神,从而提高教师的心理满意度,使他们保持良好的心态。

同时,对教师的评价也应更全面,将教师日常行为,如用语等也列入考核范围之内,严格规范教师的教育行为。

(2)积极建设健康的校园文化

首先,转变观念。

现实生活中,比如说我们看到有孩子在那边讲脏话、有不文明的行为。

如果是本班的学生,班主任可能会及时进行教育。

如果不是本班的孩子,可能就睁只眼闭只眼也就过去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而若是副科老师,那或许走得就更心安理得了,思想教育不是我的责任。

于是,我们就要反思,不是说教育是全民性的事情么,连国界都不分的,怎么科界、班界却要划得这么清楚。

所以,首先,应该使教师们明白对学生的道德教育并非是专门一学科、一教师的工作,而是全体教职工共同努力的目标。

每个教育者在每时每刻都对学生有道德教育的责任和权利,可以利用身边的素材,组织学生开展讨论,鼓励学生进行深入思考。

在讨论中,可以采用“苏格拉底”式提问法,不仅要说出观点,更要说“为什么”,引导学生进行道德的反思。

还有,应倡导建立充满爱心的班集体。

人是一种群体的社会性动物,具有很强的归属感。

一个充满爱心的班集体,有利于学生之间的友好交往,形成互相关心、尊重和信任的气氛。

当学生感到被集体接受和肯定时,更容易接受集体的价值观和规范。

采取文明的方式,根据师生意见制定学校和班级的学生行为规范,由集体监督。

既约束学生的行为,又使学生发展对道德规范必要性的洞察力和承担这些规范的义务。

同时,集体中健康的舆论导向和积极向上的气氛,也影响学生品格的发展。

因此,学校应该承诺一个崇高的道德目的:

关心孩子,并且培养孩子学会关心。

2.和谐家庭环境的创建

(1)父母自身应具有良好的修养,给孩子树立良好的形象

第一,父母要注意在家庭生活中的言行举止举足轻重,哪怕遇到非常时刻在孩子面前也要学会隐忍,不要互相吵骂、打斗。

第二,父母在与亲戚、邻居、同事等交往中的方式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

所以父母要做到在人格不受伤害的情况下事事忍让,不要为鸡毛蒜皮的小事与人争吵,让孩子学习你与人相处的高贵品质并运用到生活中去。

第三,对孩子的教育方法要得当。

家长无论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对孩子使用暴力,因为这并非是科学的教育方法,只是压而不服。

事实上,家长在平时要多鼓励孩子,多关心孩子,让儿童感觉家庭的幸福,教育子女父母双方在讨论之后要达成一致意见。

这样才能实现目标,达到最大效益。

就像物理上的力学原理,只有分力在同一方向时合力才最大。

父母采用良好的教育方法,并取得一致的奋斗目标必能激励孩子的亲社会行为,减弱其攻击性。

在家里,家长提供一些正确的行为模式供小学生选择,使他们的行为得到满足。

可以为小学生提供足够的空间,独立的空间,各种娱乐文体器材,有趣的书籍等等。

家长还应为孩子提供机会,观察、学习人际互助,鼓励他们去与别人合作,通过模仿学会谦让、互助、合作等亲社会行为,通过强化而形成稳固的亲社会行为模式。

我国历史上有“孟母三迁”的故事,讲的是孟母为了孟子的成长三迁其家的故事。

家长可让孩子接触行为温和的孩子,并给表现好的孩子奖励。

当他看见行为温和便可获得奖励时,就会向“榜样”靠拢,逐渐减少攻击行为。

如果孩子与一个“小霸王”在一起,应尽快叫他脱离这种关系。

俗话说: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2)鼓励孩子进行情绪宣泄

父母应该学会与儿童进行沟通(与儿童沟通的技巧:

一方面要营造平等自由的交流氛围,要对彼此保持宽容态度,不要看到孩子有一点不对就说,“我要打你!

”这种无意义的话在孩子面前尽量不要说。

多说只会强化孩子的这种不良行为。

另一方面要认真倾听孩子的意见,注意观察他们的反应,鼓励他们表达,并站在他们的立场考虑问题,体察他们的情感和需要,这样不仅能够时刻关注到孩子的心理变化,也能及时有效的采取措施帮助孩子),了解他们的心情状态。

当发现孩子的情感过分压抑时,鼓励儿童进行适当的宣泄,向父母或者朋友倾诉,将其用日记的方式诉诸于笔端。

引导他们在适当场合大叫或大哭一场,以宣泄内心的挫折、愤怒和烦恼。

还有尽量少让孩子看有攻击行为的武打片,要经常引导孩子正确看待影片上的攻击行为。

<二>培养小学生人际交往能力

1.教育和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人际交往观念,形成正确的交往态度

首先,是开展生命教育,让学生明白每个人的生命价值是同等重要的,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人们在社会交往中的地位是平等的,应当相互尊重,文明相处,友好合作,为社会的发展作出各自应有的贡献。

二是要相互观爱、珍重同学友谊,共同享受幸福。

同学交往是社会交往形式中最开放、最活跃、最易沟通的交往形式,同学关系也是人际关系中最纯洁友好的形式,教师可以用成人生活中同学关系促进个人生存发展的有益事例向学生讲解珍重同学友谊的意义,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同学观念。

2.学校应鼓励儿童多参与群体活动

对于小学儿童而言,一方面,我们尽量创造环境让孩子们进行“合作学习”,鼓励他们在知识的学习和其他学习活动中多交流和讨论,互相配合达成目标。

这样的学习有利于学生形成和谐的同伴关系和相互尊重的集体气氛,克里纳指出,合作学习给品格发展带来的好处包括处理人际关系的道德技能的提高。

另一方面,应允许他们玩打闹类游戏,即小学校园里,孩子们之间嬉笑着互相追赶,或拿着东西开心的“比剑”。

它不同于攻击性打斗,这是一种社会性很强的活动,但要注意安全。

通过这种游戏,儿童可以在“挑战”同伴权威地位之前对自己和他人进行评价,适宜地施展自己的力量,形成同伴间的默契、友好关系。

3.提供供给孩子学习社交的机会

家长利用节假日带孩子走亲访友,走进成人的社交圈进行观摩。

因为孩子毕竟还是孩子,有时他们会对身边的事物失去判断力,而且喜爱用自己的喜好来评判周围的一切,缺乏对别人的思考。

让他关注成人们友好、平等、为他人着想的交往方式,并不断的提醒,能使孩子对自己的行为有所深思。

学校也可以带孩子们参与到大自然和大社会中体验生活,开阔视野,不仅增加了知识,而且使他们能更好的处理“人际关系”,获得人际交往经验。

4.帮助孩子化解危机

教师和家长在日常生活中要对孩子的同伴小团体生活有所了解,并通过儿童自己和其周围的同伴及时了解和发现儿童交往过程中的矛盾、冲突现象。

对于冲突要理性分析。

同时叫教孩子化解冲突的方法:

一要学会沟通,增进互相的了解,明白对方对自己不满的原因。

二,要学会“换位思考”(移情),斯宾塞认为“人们是由于从实验中得到了关于自然后果的知识才能够使自己不走错路。

”儿童之所以不再去实践曾经给他带来痛苦的行为,是因为他通过“惨痛的经验”理解该行为所产生的后果。

所以我们要让孩子学会用想象的状态来体会他人此时的情绪和心情,让孩子真正懂得“己所不欲,勿施与人”。

三,要学会自我保护,在矛盾发生时自己无法解决就回避,让老师、家长进行化解。

四,在同伴交往中一旦受到伤害要冷静对待,不要也采取过激行为,相信同学之间没有真正的仇恨,要学会暂时忍耐,“退一步海阔太空”,切不能“以牙还牙。

教师也在课堂教学中,可通过开展活动,让学生自主体验和讨论冲突的起因与对策,增强学生解决冲突的责任感,有组织的训练学生解决冲突的技能,使教育更具实用性,利于学生快乐地交往,健康地成长。

5.教小学生学会渲泄侵犯性情感 

首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允许小学生采取合理的方式进行心理宣泄,来取代攻击行为。

如有的孩子在玩黏土游戏时,拼命的挤压、摔打;有的在模仿战斗场面时相互间“打打杀杀”。

这些行为都有利于小学生把平常不良情绪通过这种“破坏性”游戏释放出来,从而维持心理平衡。

比如,我的侄子6岁,他在幼儿园里也经常会被同伴弄哭,有时还会被人划破皮肤。

起初,我只经常对他说,打人是不对的,你不可以打人,别人打你也不可以还手。

而后,我就给他腾出了一个他的活动专区,在这专区里,有笔墨纸砚,有皮球也有篮球筐,有小琴也有鼓……开始,我对他说,有不痛快,你只能对物不能对人。

当初,他就选择猛敲猛打,后来,渐渐地好多了,有时会在纸上胡乱涂鸦,有时会随心所欲的乱弹琴。

其次,教会小学生用言语来倾诉内心体验到的侵犯性情感;比如,我在班里设立“知心姐姐”信箱,我让学生通过写信把自己想说的反馈给我。

有一次,班中有一个小朋友在信中告诉我,小齐同学冤枉她拿走了他的一支钢笔,因为他们钢笔是一样的。

我了解到情况后,我就把她带到了空旷的地方,我对她说,想哭就哭,想叫就叫,老师相信你。

于是,她大喊了几句:

“我没有拿到。

”在适当的场合大哭大叫一通,以渲泄其内心无法排遣的挫折、愤怒与烦恼。

再次,教会他们迁怒那些毫无生命与价值的“替罪羊”,如用小手敲打墙壁,也可以让小学生参加各种有趣的游戏等置换活动,转移小学生的侵犯性情感。

教给孩子一些合理发泄情绪的方法,这样也就可以减弱孩子攻击行为的次数和强度。

有一回,我们二年级班有一个小朋友对我说:

“老师,××说他想要打人。

”我当时听了就傻眼了,真想一把把他抓出来教育一番,幸好马上冷静了下来,我走到他身边,只见他把头埋得很低很低。

我把他叫了过来,轻轻地对他说:

“我们去跑步好吗?

”这时,他才抬起头来看我,好像有点不相信似的。

我就在这时拉着他一起来到了操场上跑起步来,看他情绪放松了许多,我就对他说:

“你自己放开跑吧!

”他就放开地跑了起来,他的这种攻击欲望也就逐渐地减弱甚至消除了。

3.干预小学生的侵犯事实

有时候,一种侵犯行为发生了,却没有导致公然对抗。

比如一名学生推了另一名学生一下,但对方迅速地跑开而没有反抗,诸如此类事件很容易被忽视。

但是,忽略这种可能引起公然对抗的侵犯行为后果会更加严重。

因此在诸如此类的情况下,教师和家长应该进行干涉,使小学生认识到侵犯行为是不能被接受的,并应该帮助受害者维护其合法权益;同时,也应该对目睹侵犯行为的小学生进行有效的现身说法教育。

如果教师和家长对小学生的攻击性行为“视而不见”的话,再温和的孩子在偶尔获利后也会变得专横起来,而如果小学生有较为严重的攻击性现象,如骂人、打人等就应该立刻给予惩罚绝不能姑息迁就,必要时可以采取某些强制手段,比如取消他们的某些权利或适当的给予某些限制,如限制他们参加某项活动等,但这个力度一定要掌握好,而且不应该一味采取这种手段。

应该“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还有,最应该注意的就是决不能使用体罚,如果采用体罚方法就给孩子树立了一个攻击性的榜样。

 

4.培养小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

让小学生了解攻击性行为的后果。

可设法让他明确打人、抢夺等攻击性行为是不对的,大家都不喜欢这样的行为。

斯宾塞认为“人们是由于从实验中得到了关于自然后果的知识才能够使自己不走错路。

”儿童之所以不再去实践曾经给他带来痛苦的行为,是因为他通过“惨痛的经验”理解该行为所产生的后果。

所以我们要让孩子学会用想象的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