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我国基本经济制度 不断深入推进改革开放.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3845178 上传时间:2023-05-21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2.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坚持我国基本经济制度 不断深入推进改革开放.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坚持我国基本经济制度 不断深入推进改革开放.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坚持我国基本经济制度 不断深入推进改革开放.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坚持我国基本经济制度 不断深入推进改革开放.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坚持我国基本经济制度 不断深入推进改革开放.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坚持我国基本经济制度 不断深入推进改革开放.docx

《坚持我国基本经济制度 不断深入推进改革开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坚持我国基本经济制度 不断深入推进改革开放.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坚持我国基本经济制度 不断深入推进改革开放.docx

坚持我国基本经济制度不断深入推进改革开放

坚持我国基本经济制度不断深入推进改革开放

 网站编辑:

杨宾 来源:

人民网-《人民日报》 日期:

2009-05-08

   4月29日上午9:

30至11:

00,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卫兴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总编辑邹东涛将做客人民网理论频道,以“坚持我国基本经济制度和改革开放”为题进行访谈,在线解答“为什么要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而不能搞私有化或‘纯而又纯’的公有制、为什么要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而不能走回头路”两大问题。

   

  访谈摘要

  ·卫兴华:

现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中国的必然选择

  ·邹东涛:

认识所有制问题要以“功能论”代替“数量论”

  ·卫兴华:

美国金融危机印证了马克思主义学说

  ·邹东涛:

负面问题表明改革开放还存在深层次矛盾 

  ·邹东涛:

警惕“新教条主义” 解放思想还需深化

  ·卫兴华:

中国走私有化道路是没有前途的  

  ·邹东涛:

要客观辩证历史的看待改革开放的第三次大争论

  

  访谈全文

  [主持人]:

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关注人民网理论论坛。

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理论研讨会上,中央领导同志要求紧密联系干部群众的思想实际,深入回答六个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密切相关的重大问题。

1月5日至2月6日期间,《人民日报》理论版《本周话题》栏目邀请专家分六期对这六个问题做出了回答。

今天,我们有幸请到了中国人民大学卫兴华教授、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邹东涛总编辑将做客人民网理论频道,以“坚持我国基本经济制度和改革开放”为题进行访谈,在线解答“为什么要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而不能搞私有化或‘纯而又纯’的公有制、为什么要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而不能走回头路”两大问题。

欢迎网友积极参与到我们的讨论当中。

 

  [邹东涛]:

各位网友大家好,今天应邀来到人民网理论论坛和大家共同交流,关于我国当前所有制改革和改革开放的一些问题,希望与大家共同探讨。

 

  [卫兴华]:

各位网友好,今天我应邀来人民网给大家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问题进行交流。

希望我们能够活跃地、比较系统地探讨一些问题。

谢谢。

 

  现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中国的必然选择

  [网友东方的枣树]:

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经历了随着改革发展而不断完善的过程。

请专家谈一下,在这个不懈探索过程中,制度的完善是怎样逐步促进生产力发展的?

 

  [卫兴华]:

我们现在讲基本经济制度,要分清两个概念:

一个是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一个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我们过去认为在社会主义社会只能发展公有制经济,排斥私有制经济。

所以过去搞了一大二公三纯,公有制越大越好,越公越好,越纯越好。

现在我们讲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和社会主义经济制度,这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

不要把两个混同起来。

因为所提的问题是基本经济制度,在这个问题上如果混同两个概念的话就会产生理论上的一些误解。

  [卫兴华]: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就是我们中央文件里所表述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就是说,除了发展国有经济和劳动群众的集体经济以外,我们还要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包括私营企业、个体经济、外资企业。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或者说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就是以公有制为基础的。

我们的宪法和中央文件也是把它与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当作两个概念来对待的,就是说,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是以公有制为基础的,在这个基础上,实行按劳分配,像小平同志所讲的,要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这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卫兴华]:

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公有制为主体,包括非公有制经济,首先把这两个概念搞清楚。

我们现在强调发展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这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总结过去,我们在发展经济、发展生产力方面脱离了我们的国情,就是脱离了我们国家整体上说生产力比较落后,而且又是多层次的。

我们的人民的需要是多方面的,我们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我们的经济因为比较落后,不能充分地满足人民各方面的需要,我们的就业的空间又比较小,就是说,很多老百姓找不到工作,那么,单纯地发展国有企业,单纯地发展公有制经济,不利于生产力的发展。

   

  [卫兴华]:

我们有经验教训。

改革开放以前,经济供不应求,有人把它叫做短缺经济,什么都需要票证。

那时,我们的票证有的说有几十种,有的说有上百种,肉有肉票,蛋有蛋票,油有油票,什么都要票证,什么都得排队,严重地短缺。

后来我们实行改革开放,就是要解决这样一个问题。

因为我们生产力落后,为了尽快发展生产力,比较快地满足人民的生活消费需要,我们就需要改革开放,而改革开放的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需要调整所有制结构,就是要恢复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但是我们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在思想和理论的认识上,也是有一个不断解放思想的过程。

   

  [卫兴华]:

最初私营经济这个概念并不明确,有的叫雇工大户等等各种概念都有。

一直到十三大,党的十三大报告才提出私营经济这个概念,才正式说明我们鼓励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

   

  [卫兴华]:

后来我们又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我们改革的目标模式。

中央文件又提出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再以后进一步在十五大报告又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这个概念,那就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也就是说,对待非公有制经济,从体制外进入到体制内,后来又从制度外进入到制度内,说明我们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不是一时的权宜之计,而是一种战略方针,是一种长期的经济制度。

  

  [卫兴华]:

改革开放30年来,我们实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结果,有力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它对增加社会财富,扩大就业,繁荣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等方面都起了积极的作用。

30年来,我国经济发展的巨大成就,正是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下实现的。

下面我们用统计数字来说明。

 

  [卫兴华]:

1978年到2008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由3645.2亿元增加到300670亿元,年均增长9.8%。

这是同一个时期世界经济平均增长率的3倍多。

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6.5倍,农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6.3倍,农村温饱不足的贫困人口由改革开放初期的2.5亿人减少到现在的1400万左右。

再看城乡居民的储蓄存款,它由1978年的210.6亿元增加到21788.5亿元。

我们的货物进出口总额由208亿美元增加到25616亿美元。

外汇储备由1.7亿美元增加到将近2万亿美元。

我们国家的经济总量在世界经济总量中所占的位次(比重)由原来的第10位上升到第3位,仅次于美国和日本。

而且我们还在继续提高我们的经济增量过程。

将来我们有可能,而且也争取超过日本。

   

  [主持人]:

请邹东涛老师也来谈一下坚持基本经济制度的问题。

  

[邹东涛]:

关于基本经济制度问题,本质上就是所有制基础问题,而我国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就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什么所有制为主体和基础问题。

我国30年改革开放的实践证明,所有制是构成生产关系诸因素中最重要的因素,社会主义所有制改革自然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最为核心的部分,无疑是我国“破”计划经济体制、“立”市场经济体制最大的难点之一。

所以,所有制改革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关键,没有所有制改革的成功就没有经济体制改革的成功,所有制改革尤其是国有企业改革是改革攻坚的核心堡垒和关键环节,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是改革开放30年争议最大的问题。

改革开放30年来,曾经发生了一次又一次大的争论,而争论最为尖锐的是关于所有制问题。

因此,所有制问题不仅在实践中,而且在理论探讨中都是各界特别关注的问题。

所以,我才在改革开放过程中关注最多的也是所有制问题。

1988年,我曾经写过《公有制经济与私有制经济的比较分析》,从14个方面分析了公有制和私有制经济适应和不适应的方面。

1997年9月2日,我曾经在人民日报发表了题为《关于完善所有制结构的探讨》,深刻分析了我国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一些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

2001年元月,在两个会议上分别作了《二十一世纪中国国有企业发展的大趋势》和《二十一世纪中国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大趋势》,阐述了新世纪前十年我国所有制改革和发展的基本情况。

2008年为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我主持撰写了《中国经济发展和体制改革报告改革开放30年(1978—2008)》,全面系统地总结了改革开放历程和基本经验,同时出版了《中国所有制改革30年》,系统研究了我国所有制改革的发展问题。

我对所有制改革的研究,引起过争论,也受过指责。

无论是我国改革开放30年的实践,还是我个人的研究,都深刻证明,“所有制改革真难”,因而我用了这样一个比喻:

所有制改革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珠穆朗玛峰”和“马里亚纳海沟”,即改革高不过所有制,也深不过所有制。

因为无论是攀登“珠穆朗玛峰”,还是潜海“马里亚纳海沟”,都是世界上极其艰难之事。

  

[邹东涛]: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改革之难,难于所有制。

我国的改革是循着先易后难、先外部后内部,先增量后存量的渐进方式进行的。

经过30年的艰难探索、闯关夺隘、开拓进取,容易改的差不多都改过了。

该“啃”的“肉”都“啃”完了,剩下的都是“骨头”、是“硬核”、是“顽堡”,现在已进入到改革攻坚战的关键阶段。

进一步深化改革将会面临更大的困难、更大的挑战,在这种情况下,没有新的突破,改革就不可能有新的进展。

所有制改革攻坚、贵在解放思想。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攻坚的新突破必定是所有制改革的突破,推动产权改革,建立现代产前制度,这市完善基本经济制度的内在要求,也是构建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基础。

在所有制改革过程中,我们既要走出马克思主义的教条主义,也要走出西方经济学的帝国主义,要坚持生产力标准和“三个有利于”的原则。

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发展必将大大刷新我们的理论。

中国经济理论的真正大发展和经济学大师的真正成长,寓于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发展的实践中,思想是正确行动的先导,中国经济社会新一轮的大发展需要新一轮的思想解放,实践科学发展观就必须要以新一轮思想大街坊推动新一轮大发展;解放思想、黄金万两;观念更新,万两黄金。

所有制是灰色的,生产力之树常青。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30年是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进行的,而这个改革最重要的需要构建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所有制基础,我国改革开放以前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完全的、纯而又纯的、一大二公的公有制经济。

这一所有制基础曾经对我国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一些积极的促进作用。

但是,随着经济地不断深入与广泛发展,这种一大二公的所有制越来越不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使中国经济的发展在较长时间内存在比较落后的状态。

而中国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为此就必须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吻合的所有制基础,这就是构建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

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各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而这个经济首先要认识什么是公有制主体。

公有制为主体完全区别于改革开放前那种完全的公有制经济,而是指在关乎国民经济命脉的经济是国有制经济,或者国家控股的股份经济。

而大多数中小型企业,特别是小型企业则大量发展非公有制经济,这包括私营经济,合伙经济和非国家控股的股份经济。

 

  [邹东涛]:

但无论多么艰难,30年的改革实践证明,在所有制改革方面已经取得了巨大成就,建立以公有制为主体,各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不仅在思想理论逐步取得了共识,在实践中取得巨大成就。

我认为,我国改革开放30年在所有制改革方面,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是非常清晰的,实践中也是比较成功的。

但是,改革的实践在不断地发展,在理论界对所有制问题的争论依旧存在。

有的人主张要实行私有化,也有人主张要更多地发展国有经济。

对此,更显得党和国家制定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尤其重要。

一方面,我们还要继续大量发展各种形式、各种规模的非公有制经济,同时,我们还必须继续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

  

   [邹东涛]:

那么,这里就有一个问题,在现在情况下,我国的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数量越来越大,规模越来越大,怎样解释以公有制为主体?

我认为,为了使我们的改革实践和理论认识相一致,不仅在所有制改革方面要不断与时俱进,对所有制的理论认识也必须不断与时俱进,为此,我觉得,解释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要跳出“数量论”,而以“功能论”在取代“数量论”。

因为从数量上来看,随着非公经济数量的增大,不仅从全国来说,还是从一些地方来说,公有制经济越来越少了。

那么,是不是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内涵也要变化呢?

我觉得大可不必。

这就是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中的公有制为主体,不能够总说着眼于经济体的数量分析和数字对比,更重要的是着眼于在国民经济中的功能分析。

公有制经济在数量上看来是减少了,但是,在国民经济整体中的控制、引导等功能不仅没有弱化,而且还强化了,其在国家财政税收里的地位仍然处在关键地位。

  

  [邹东涛]:

这里还有一个问题,为什么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我们还要继续坚定不移地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这是因为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而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坚实基础,同时,社会主义象征着公平和公正,公有制经济的存在和不断发展是实现社会公平和公正的坚实基础。

 

  

  [邹东涛]:

今后,我们还要不断地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因为非公有制经济主要是以市场调节为主,实现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市场的持续繁荣,供给的持续增加,客观上需要大量的非公经济存在和发展,这也是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所有制发展的基本趋势。

  

  美国金融危机印证了马克思主义学说

  

  [主持人]:

刚才两位教授谈了我国经济制度的问题,下面我们看一看国际上的情况。

网友强国一平民想请专家从基本经济制度的角度,谈一谈美国次贷危机的原因?

在克服金融危机的过程中,西方国家采取了一些政府干预市场的措施,怎样评价这些措施?

   

  [卫兴华]:

2007年美国爆发了次贷危机,在很短的时间内,演变为全球性的金融危机。

而且危机还在继续蔓延,国内外的学者都关注这一问题。

为什么会产生这样严重的金融危机?

这次危机仅次于1929年到1933年的世界经济危机。

不同的专家由于立场和观点的不同,他们对于危机产生的原因所持的见解也有所差别。

比如,有的学者强调这次危机的产生是由于美国金融创新过度,有的认为是金融体系监管不力,有的认为由于美国过度地消费、负债消费,有的认为是由于新自由主义实行的结果,还有其他解释。

有些解释或者说有些说明有它一定的道理,有些说明也符合实际。

但是,我们要分清两个层次的不同的情况。

一种情况是要把危机所表现出来的经济现象和危机产生的根源区别开来;另外一种情况是讲危机的根源要区分浅层次的原因还是深层次的原因。

我们研究问题,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观点来看,要找寻它的根本性的原因,也就是深层次的原因。

这一次的金融危机所表现出来的现象,与过去马克思所研究分析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看起来有所不同。

因为马克思讲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直接表现为生产过剩的危机,就是大量的产品积压卖不出去,工厂倒闭,工人失业,生产力倒退,生产力被破坏。

但是这次的金融危机好象和过去不同,它首先是从金融领域开始的,不是从实体经济开始,好象不是直接从生产过程开始,但是,我们如果追根溯源,应该看到,资本主义这次金融危机依然没有逃脱马克思所讲的经济危机的根源。

   

  [卫兴华]:

从金融危机开始,然后波及到实体经济,现在美国许多的实体经济遭受到金融危机的打击,许多企业亏损严重,包括美国所谓的500强大企业,许多企业严重的亏损。

就是从金融领域波及到实体经济,好象和过去是相反,过去的经济危机首先是实体经济生产过剩,然后波及到金融领域。

这一次是倒过来,由金融危机波及到实体经济。

但是,我们只要进行分析,就可以看出,这次危机是由次贷危机引起的,也就是说,本来有很多的老百姓收入并不多,买不起房子,但是,可以靠贷款买房子,而且有些老百姓的收入低,信誉也不高,还贷能力并不强,但是,当时在大量的贷款高潮情况下,鼓励贷款消费,因为贷款可以获得高额利润,结果靠贷款消费(超前消费),也是过度消费,最后造成债务链,再加上美国发展了金融衍生品,造成借贷关系上越来越长的支付链条,有些贷款人还不起债,支付关系的链条就断裂,就会产生次贷危机,进而成为金融危机。

这个道理马克思讲的很清楚,用不着多引马克思的话。

   

  [卫兴华]:

这是一个什么问题呢?

如果不是靠贷款来消费,那么就有大量的房子卖不出去,也就是说供给多于需求,这个需求一定要搞清楚,马克思把它叫做有支付能力的需求,不是实际需求。

有的老百姓有实际需要,但是他没有钱,买不起,就是没有支付能力。

生产过剩不是说真的绝对的过剩,是相对过剩。

绝对过剩就是确实大家都满足了,不需要了。

美国还有很多贫困的人口,所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都还有大量的贫困人口。

并不是说他们不需要了,而是没有支付能力。

但由于贷款消费、过度消费,看起来造成一种虚假的繁荣,造成一种虚假的有支付能力的需求,这种有支付能力的需求不是实际的,而是虚假的,是靠信贷支撑起来的。

也就是说,虚拟经济过度的发展,脱离了实体经济,归根到底还是马克思所讲的资本主义生产无限的增长和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缺乏的矛盾。

归根到底的原因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也就是生产社会化和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卫兴华]:

至于这次金融危机产生以后,美国和其他国家,政府纷纷出台一些政策,挽救金融危机所产生的消极的后果,美国和其他国家投下巨量的资本来救市。

当然,不能否认它的作用,这和1929年、1933年的经济大危机情况就有所区别。

那个时候的国家政府没有出台像现在这样的有力的措施,因为现在资本主义国家也有了经验教训,如果完全靠自由市场经济发展,那么这种金融危机会造成更大的破坏资本主义经济的严重后果。

现在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也已经不是完全的自由市场经济,它也要国家干预,也要有政府调控。

出台这些政策应该肯定它在缓解金融危机造成的消极后果方面有它的积极作用。

但是,也要看到它有它的局限性,不可能很快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只能缓和危机的严重后果,而不能根本上解决危机的发生和危机的蔓延。

所以,国内外的学者也纷纷看到,认为美国和其它资本主义国家的金融危机今年是解脱不了的,明年可能也解脱不了,要有一个过程。

   

  

  [主持人]:

对于这次金融和经济危机,我们也想听听邹老师的看法。

 

  [邹东涛]:

70年以来,世界各国人民从历史和经济教科书中领略了20世纪30年代世界经济危机的恶梦;今日,世界各国人民则在现实中亲自承受了突如其来世界金融危机带来的危害。

一个“单边主义”的世界头号强国美国把全世界人民拖下了灾难的深渊,让包括穷国和穷人在内的世界各国政府和人民来为由美国惹下的灾难买单。

这实在是对世界、也是对美国的极大讽刺。

 

[邹东涛]:

1997年,亚洲爆发了严重金融危机,而中国却稳如泰山;这次由美国引发的金融危机,几乎全世界各国各地区都受到严重冲击,金融危机如多米诺骨牌效应一样,使世界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的金融机构收到严重冲击,中国虽然也受到严重影响,但中国自身迄今金融基本稳定,没有爆发金融危机。

世界各国都在探索其中的“秘密”。

我看,最大的秘密在于中国坚持了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在金融体系方面,坚定不移的坚持国家主导和控制大银行,而且采取了严格的金融监管。

假如我国在改革开放过程中:

1.激进推进银行和金融机构的完全私有化;2.放松对金融机构的监管;3.资本市场完全无遮拦地对外开放。

不用说这次金融和经济危机,早在1997年,中国的资本和金融就已经被资本大鳄索罗斯给炒跨了。

曾有人认为那是中国开放不够的“歪打正着”,我觉得不能这样看,而是我们坚定不移地坚持社会主义必备经济制度的必然结果。

 

[邹东涛]:

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是我国防范、应对和治理金融和经济危机的制度基石,但并不是全部。

除此之外,还有几个重要因素:

第一,中国的经济是以实体经济为主的经济。

美国和欧洲国家金融业及其各种衍生业务大量发展,居民在主体上主要靠各类金融机构贷款过日子。

而中国居民自古具有储蓄习惯,大多数不会寅吃卯粮。

中国的国民经济主体是经济实体,如机械制造、石化冶炼、交通运输、汽车制造、矿山采掘、纺织加工、建筑安装、农牧种养等,都得到了巨大的发展,成为主宰中国实体经济的坚实基础。

中国的金融、证券业等“虚拟经济”虽也获得超常规发展,但在中国国民经济中不占主体。

世界金融危机总是在“虚拟经济”中爆发和传播的。

在中国居于“次级地位”的“虚拟经济”即便遭遇美国和全球风险,也掀不起影响外中国经济全局的风浪。

 

[邹东涛]:

第二,中国政府尤其是中央政府具有调控国民经济的巨大权威,经济危机预警系统和宏观经济调控体系日臻趋于完善。

经过对改革开放30年来多次经济波动的调控和治理,在调控宏观经济方面已经积累起了较为丰富的经验,有足够的能力应对各种经济危机,包括国内危机和国际传导危机。

特别重要的是,党中央国务院一直对各种经济危机一直保持着高度警惕,总是防范于未然。

例如,自前年美国爆发次贷危机以来,就采取了一系列应对措施。

2008年5月9日,国务院副总理王岐山在“2008陆家嘴论坛”上的讲话中强调:

“必须把维护金融安全稳定放在首要位置。

”自世界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中国出台的一系列刺激国内需求都是成功的。

 

[邹东涛]:

第三,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实现了国民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形成了强大的物质基础。

2007年,中国GDP就突破3.6万亿多美元,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对外贸易快速增长,2007年进出口总额达2.17万亿美元,居世界第三位;国家外汇储备余额达到15282亿美元,现在又达到了2万亿美元,一直居世界第一位。

中国已经具备了抗击世界金融风险的经济实力。

而这一切伟大成就,都得益于中国的改革开放。

如果不是改革开放使中国具备强大的经济实力,当美国及世界主要国家金融和经济危机袭来的时候,我国的现在的状况真是不堪设想。

 

[邹东涛]:

我国的改革开放是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方向的,我们这里充分肯定“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绝不能因此否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方向,更不能否定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

我们也应当客观理智地看待和分析这次美国爆发的经济金融危机。

美国经过这次经济金融危机的洗礼,金融体系元气大伤。

但我们不应因此而否定美国金融体系的正面意义,或者断言美国金融体系将彻底崩溃。

美国金融市场,特别是资本市场,仍然是全球最为发达的市场,其市场的基础设施,特别是保护投资者的法律和有效的监管政策仍然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典范。

美国金融市场的问题是错误的货币政策和监管不力的结合,它再一次证明了没有监管的市场是危险的,但并不意味着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有效方式应当被否定。

这次美国的金融危机度过之后,美国仍然是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

美国更不会自动退出超级大国和单边主义。

对此,我们一定要有清醒的头脑。

 

全面客观地认识改革开放

 

  [网友强国理论家]:

为什么说1978年我们实行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改革开放为什么具有历史必然性?

   

  [邹东涛]:

雄关漫道真如铁,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史,既是改朝换代的历史,也是发展和改革的历史。

从历史发展的长河来看改朝换代和改革都是推进中国历史发展的巨大动力。

然而,中国历史上的十多次大的改朝换代都成功了,而十多次大的改革在当时基本上都失败了,或者说先胜后败了。

从先秦商鞅变法到北宋王安石新政,从明朝海瑞上疏到清末戊戌变法,在轰轰烈烈中成为历史的悲剧。

中国历史上的改革只是在扭曲中推动了历史的发展,而一个个功勋卓著的大无畏的改革家,只是在身后的历史学家笔下才得到崇高的评价,王安石的千古绝唱“天命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只是当时无可奈何的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社交礼仪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