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DMA路测中5个比较重要的参数.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3842797 上传时间:2023-05-21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76.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CDMA路测中5个比较重要的参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CDMA路测中5个比较重要的参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CDMA路测中5个比较重要的参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CDMA路测中5个比较重要的参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CDMA路测中5个比较重要的参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CDMA路测中5个比较重要的参数.docx

《CDMA路测中5个比较重要的参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CDMA路测中5个比较重要的参数.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CDMA路测中5个比较重要的参数.docx

CDMA路测中5个比较重要的参数

1.CDMA路测中5个比较重要的参数

CDMA路测中有5个比较重要的参数。

这5个参数是Ec/Io、TXPOWER、RXPOWER、TXADJ、FER。

在这里对这些参数做一些说明。

1、Ec/Io:

每码片的能量比上所处1.23M带宽内的总功率谱密度,其中Io为有效信号+噪声在信号频带内总功率

Ec/Io反映了手机在当前接收到的导频信号的水平。

这是一个综合的导频信号情况。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手机经常处在一个多路软切换的状态,也就是说,手机经常处在多个导频重叠覆盖区域,手机的Ec/Io水平,反映了手机在这一点上多路导频信号的整体覆盖水平。

我们知道Ec是手机可用导频的信号强度,而Io是手机接收到的所有信号的强度。

所以Ec/Io反映了可用信号的强度在所有信号中占据的比例。

这个值越大,说明有用信号的比例越大,反之亦反。

在某一点上Ec/Io大,有两种可能性。

一是Ec很大,在这里占据主导水平,另一种是Ec不大,但是Io很小,也就是说这里来自其他基站的杂乱导频信号很少,所以Ec/Io也可以较大。

后一种情况属于弱覆盖区域,因为Ec小,Io也小,所以RSSI也小,所以也可能出现掉话的情况。

在某一点上Ec/Io小,也有两种可能,一是Ec小,RSSI也小,这也是弱覆盖区域。

另一种是Ec小,RSSI却不小,这说明了Io也就是总强度信号并不差。

这种情况经常是BSC切换数据配置出了问题,没有将附近较强的导频信号加入相邻小区表,所以手机不能识别附近的强导频信号,将其作为一种干扰信号处理。

在路测中,这种情况的典型现象是手机在移动中RSSI保持在一定的水平,但Ec/Io水平急剧下降,前向FER急剧升高,并最终掉话。

2、TXPOWER

TXPOWER是手机的发射功率。

我们知道,功率控制是保证CDMA通话质量和解决小区干扰容限的一个关键手段,手机在离基站近、上行链路质量好的地方,手机的发射功率就小,因为这时候基站能够保证接收到手机发射的信号并且误帧率也小,而且手机的发射功率小,对本小区内其他手机的干扰也小。

所以手机的发射功率水平,反映了手机当前的上行链路损耗水平和干扰情况。

上行链路损耗大、或者存在严重干扰,手机的发射功率就会大,反之手机发射功率就会小。

在路测当中,正常的情况下,越靠近基站或者直放站,手机的发射功率会减小,远离基站和直放站的地方,手机发射功率会增大。

如果出现基站直放站附近手机发射功率大的情况,很明显就是不正常的表现。

可能的情况是上行链路存在干扰,也有可能是基站直放站本身的问题。

比如小区天线接错,接收载频放大电路存在问题等。

如果是直放站附近,手机发射功率大,很可能是直放站故障、上行增益设置太小等等。

以上可以看出,路测中的TXPOWER水平,反映了基站覆盖区域的反向链路质量和上行干扰水平。

3、RXPOWER

RXPOWER是手机的接收功率。

在CDMA中,按我个人的理解,有三个参数是比较接近的,可以几乎等同使用的参数。

分别是RXPOWER、RSSI、Io。

RXPOWER是手机的接收功率,Io是手机当前接收到的所有信号的强度,RSSI是接收到下行频带内的总功率,按目前我查阅到的资料来看,这三者称谓解释不同,但理解上是大同小异,都是手机接收到的总的信号的强度。

RXPOWER,反映了手机当前的信号接收水平,RXPOWER小的区域,肯定属于弱覆盖区域,RXPOWER大的地方,属于覆盖好的区域。

但是RXPOWER高的地方,并不一定信号质量就好,因为可能存在信号杂乱,无主导频,或者强导频太多,形成导频污染。

所以对RXPOWER的分析,要结合EcIo来分析。

以上可以看出,RXPOWER,只是简单的反映了路测区域的信号覆盖水平,而不是信号覆盖质量的情况。

4、TXADJ

TXADJ反映了上下形链路的一个平衡状况。

注意这个值是由计算的出的,而不是测量得出的。

800MCDMA系统的计算公式是Tx_adjust=73dB+Tx_power+Rx_power,1900MCDMA系统的计算公式是Tx_adjust=76dB+Tx_power+Rx_power。

TXADJ反映了手机当前所在地的上行链路质量和下行链路质量的一个比较情况。

我们知道,正常情况下,手机离基站近,手机的发射功率就会减小,而接收功率就会变大,而手机离基站远,手机的发射功率就会增大,而接收功率就会变小。

所以,正常情况下,发射功率和接收功率再加上一个常数修正值,其结果应该在一个小的区间内(比如说-10至+10之间)变化。

如果TXADJ很大,那说明,手机的发射功率也大,接收功率也大,那么,很明显就是说手机当前的下行质量很好(接收功率大),而上行链路质量差(发射功率大),这时候前向链路好于反向链路。

反之,TXADJ很小,说明此时反向链路好于前向链路。

我们知道,基站的覆盖范围取决于反向链路损耗水平。

所以,一般我们要求TXADJ在0以下。

而大于10的时候,已经说明反向链路相比前向链路都差,情况很不理想了。

对于TXADJ,也不能说是越小越好。

但是在实际的路测中,我们一般遇到的,往往是TXADJ过高,前向链路好、反向链路差的情况。

5、FER

FER是前向误帧率。

前向误帧率跟Ec/Io一样,也是一个综合的前向链路质量的反映。

因为当手机处在多路软切换的情况下,误帧率实际上是多路前向信号质量的一个综合值。

FER越小,说明手机所处的前向链路越好,接收到的信号好,这个时候Ec/Io也应该比较好。

FER越大,说明手机接收到的信号差,这个时候Ec/Io应该也较差。

FER较大,也可能是由于相邻的小区切换参数配置错误引起的。

如果相邻的小区切换关系漏配、单配,也可能造成手机在移动中,无法识别相邻的导频,而这个导频无法识别,就会变成干扰信号,导致FER升高。

在实际情况中,往往表现为,手机在移动中,FER急剧升高,同时Ec/Io急剧下降,并且最后掉话。

以上看出,FER跟EcIo是紧密相联系的。

FER反映了通话质量的好坏,反映了路测区域的信号覆盖质量水平,而不是信号覆盖强度水平。

有些地区虽然属于弱覆盖地区,但信号比较干净(杂乱的信号少、干扰少),则FER也一样会良好。

注意以上参数中,Ec/Io、RXPOWER是手机无论在待机状态还是通话中都有的参数,而TXPOWER、TXADJ、FER则是只有起呼和通话中才有的参数。

以上5个参数,结合起来,能够分析路测区域的前向覆盖强度水平、前向覆盖质量水平、以及反向链路损耗水平等等情况,是路测分析中最为重要的参数。

深入理解这5个参数,结合路测整体情况进行具体分析,是从事网络优化人员的一个基本的条件

2. 指标变化与常见问题

本文中定义“良好的RF环境”是满足以下性能参数的RF环境:

∙FFER好(<2%)(前向误帧率)

∙Ec/Io好(>-9dB)(导频信噪比)

∙Mtx正常(<+5dBm)(移动台发射功率)

∙Mrx好(>-85dBm)(移动台接收功率)

1)前向链路干扰问题

指标指示:

FFER高(>5%),Ec/Io低(<-12dB),Mtx正常(<+15dBm),Mrx较好(>-95dBm)。

第一是邻集列表丢失。

即使PN没有包含在邻集列表内,如果SRCH_WIN_R设置的值足够大,移动台也可在通话期间检测到剩余集的PN,如强度足够大将升级到候选集。

但该PN仅能存在于候选集并发送PSMM消息,却不能提升到激活集。

该PN将对前向链路造成干扰,使当前激活PN的FFER和Ec/Io均有相应的下降,从而导致掉话。

掉话后移动台通常在掉话前邻集列表内不存在的强PN上发起登记。

解决方案:

将该PN添加到激活扇区的邻集列表内。

若该PN已经在邻集列表内,则将其优先级提升。

第二是突发强PN干扰。

此情况出现在软切换发生期间。

当移动台在一个BTS某扇区中行进时,该扇区被地形和建筑物阻挡,移动台搜索到一个属于另一个BTS的扇区,并发出请求将其添加到激活集内。

这时原来的扇区突然从原来的阻挡中出现,移动台被原来扇区巨大的功率所淹没。

但在该PN加到激活集前,该通话的FFER和Ec/Io的性能突然下降造成掉话。

解决方案:

引入软切换消除突发强PN干扰小区,可以通过增大导频功率,将突发PN顺利软切换。

也可通过调整天线方向角、导频功率等措施,将信号发射至原来的阻挡区域以造成覆盖,或是降低切换参数T_ADD。

还可适当增大SRCH_WIN_x窗口,以便手机发现该PN。

消除突发PN的方法还有,先通过降低导频功率,清除突发PN,或是通过调整天线方向、下倾角、更换天线等物理方法进行优化。

第三是共PN干扰。

如果服务同一区域的两个不同基站的两个相邻扇区有相同的PN,移动台搜索到该PN足够强时将请求将该PN添加到激活集。

CBSC内的MM将根据邻集列表信息建立切换链路。

手机能否切换到正确的BTS上,依托于MM此时所看到的BTS。

如果切换错误,通话质量将进一步恶化,造成掉话。

用NLP软件会发现,两个同PN扇区的软切换请求数量均超过1%。

解决方案:

改变其中一个基站的PN值。

定期对PN进行重新调整,这是一个长期艰难的工作,但对系统有很大好处。

2)边缘覆盖问题

指标显示:

FFER高(>5%),Ec/Io好(>-12dB),Mtx高(>+15dBm),Mrx差(<-95dBm)

由于该区域噪声电平Io通常很低,因而即使信号很弱,Ec/Io仍然较好。

这种情况下的服务小区通常在网络的边缘,在网络建设期,为了增大覆盖,这些基站一般来说较高。

可能的解决方案:

如果是小区覆盖范围过大,则可以加大天线下倾角,减小导频功率,更换低增益天线,必要时在基站发射天线的馈线上加一个衰减器;如果希望增加小区覆盖范围,则可以增加导频功率,更换高增益天线,如果反向链路受限,小区天线加装塔放会有一定效果。

3)覆盖空洞

指标显示:

FFER高(>5%),Ec/Io低(<-12dB),Mtx较高(<+15dBm),Mrx较低(>-95dBm)

这种情况通常由于覆盖不够而引起,可能是服务基站太远,或者服务基站被阻挡,FFER在一些地区是好的,但在某些场所较差。

解决方法:

增加某一扇区的导频功率使之有主导频;对一个或多个服务扇区的物理参数进行优化(如天线方位角、倾角及天线类型);在容量不受限的情况下,使用直放站增加覆盖;增加新站来覆盖空洞;在高话务区增加载波;采用波瓣跨度较窄、增益较高的天线来覆盖某一建筑物;建筑密集区可用六扇区方式来解决,但要根据路测结果来调整天线的物理参数。

4)导频污染

有超过三个的导频信号强度差不多,而Ec/Io值大于-12dB,则认为是导频污染。

指标显示:

FFER高(>5%),Ec/Io低(<-12dB),Mtx较低(<+15dBm),Mrx较好(>-95dBm)

由于该区域基站较多,超过3个强导频存在,造成噪声电平抬高,从而降低所有导频的Ec/Io。

由于过多导频的Ec/Io大于T_ADD,无线环境变化无常,因此路测数据中可以看见频繁出现PSMM消息。

解决方案:

控制无线环境从而减少导频过覆盖;降低不需要的导频功率;优化天线的物理参数;减少导频污染的方法:

在该区域画出所有基站的导频覆盖图,注明所有过覆盖的PN,或是使用无线传播仿真工具对导频功率和天线物理参数调整做试验;移去不需要的导频,令原来的导频污染区域产生主导频。

上下行不平衡

上下行链路出现不平衡将对全网指标产生较严重的影响。

见图5-1和图5-2。

图51前向链路覆盖大于反向链路覆盖

如图5-1,B小区是前反向链路平衡的,小区A是前反向链路不平衡的,且前向链路大于反向链路。

一移动台从小区B逐渐向小区A移动,当移动到图中阴影区域时,移动台接收到来自小区B的信号逐渐减弱,来自A小区的导频信号逐渐增强,小区A的导频强度超过了切换门限,此时小区A的前向是允许移动台从小区B切换到小区A的,但这时由于移动台没有足够功率支持良好的反向链路,因此无法实现反向的宏分集增益和前向的多径分集增益,切换不成功。

也导致处于阴影区的移动台对小区B的前反向干扰大大增加,导致小区B的容量下降,严重的还会导致移动台掉话。

 

图52

反向链路覆盖大于前向链路覆盖

图5-2情况是反向覆盖链路覆盖大于前向链路覆盖。

如图,B小区是前反向链路平衡的,小区A是前反向链路不平衡的,且前向链路小于反向链路。

一移动台从小区B逐渐向小区A移动,当移动到阴影处边缘时,本来此时移动台是可以接收到小区A超过切换门限的导频信号,但由于小区A的前向链路覆盖不够,导致小区A的导频信号没有到达切换门限,移动台根本不会上报导频测量报告消息,所以此处没有切换的可能,处在本来应该有宏分集和多径分集增益但实际上没有的阴影区的移动台对小区B的前反向干扰都大大增加,使小区B的容量下降,严重时也会掉话。

同样,处于阴影区的移动台在发起呼叫时因不能获得切换增益也可能因反向不足导致呼叫建立不成功。

前向链路中,在基站发射功率一定的情况下,系统覆盖决定于导频功率分配的大小(前提是额定容量下在小区边缘各种前向信道(导频、同步、寻呼、业务)的能量都刚好能够成功解调,没有不同信道之间的不平衡现象(这依赖于前向功率的合理设置)),随着导频功率的增大,前向覆盖逐渐增大,决定前向覆盖半径的参数是导频信道Ec/Io。

但在整个系统中,过大的前向导频功率会给其他小区造成干扰,形成导频污染,因此前向需要根据系统设计要求合理调整导频功率大小。

对于反向链路,决定反向覆盖半径的参数是链路最大传播损耗中值,但随着系统用户的增加,系统干扰逐渐增加,干扰的恶化直接影响系统容量和覆盖范围,需要合理控制系统负荷。

良好的导频Ec/Io说明前向链路质量较好,而手机的发射功率达到最大说明反向链路较差,前反向是否平衡需要前反向的共同判断。

1、无论是前向链路覆盖大于反向链路覆盖,还是反向链路覆盖大于前向链路覆盖,都会导致切换边缘的移动台增加发射功率,增加对小区的额外干扰。

因此可以通过路测,观察手机的发射功率是否过大。

一般来说,手机发射功率应保持为负值。

如果接收的导频Ec/Io较好,而手机发射功率在0以上,基本可以判断是前向覆盖大于反向。

2、从前向业务信道功率和反向Eb/Nt门限的数值相对关系是可有效简便的判断前反向是否平衡,目前,话统中只提供了反向Eb/Nt的统计值及前向载频的发射功率统计,能够提供一定的参考。

注意:

调整前向信道功率设置是解决前反向不平衡的最有效方法,但要注意参数的可调整范围。

导频污染

对于导频污染,解释不尽相同。

一种认为,存在接收到的信号分支数超过Rake接收机的数量,且这些信号超过了给定的门限,这些信号就会对有效信号造成严重的干扰,这就是导频污染,即超过给定门限的导频个数>Rake接收机的个数。

这个给定的门限一般取为Tadd的设置值。

目前由于手机的有效分支数一般为3个,因此,若存在4个以上的超过Tadd的强分支,则视为存在导频污染。

一种认为,网络信号电平很好,但Ec/Io差,即在某一区域中没有一个具有足够强度的占主导地位的导频,几个覆盖导频强度相当。

由于信号的快衰落引起移动台通话时在不同扇区的业务信道间频繁切换,极易造成掉话。

这时若没有外界干扰的因素,说明该地区有来自很多个小区的信号,从而导致很差的Ec/Io,覆盖不好,这也是导频污染的一种情况。

Ec/Io差一般考虑为<-12dB。

考虑目前手机的有效Rake接收机数量为3个,因此,可以将第1强的导频与第4强的导频进行比较,一般认为若其差异小于3dB,则认为是存在导频污染。

当存在导频污染时,可能会导致以下的网络问题:

1、高FER。

由于有强导频存在而不能有效利用,则对其它的导频构成了干扰,导致FER升高,提供的网络质量下降,或导致高的掉话率。

2、切换掉话。

若存在3个以上强的导频,则在这些导频之间容易发生频繁切换,从而可能造成切换掉话。

3、容量降低。

存在导频污染的区域由于干扰增大,降低了系统的有效覆盖,使系统的容量受到影响。

导频污染产生主要是由于多个扇区之间信号相互之间干扰造成的。

由于无线环境的复杂性:

包括地形地貌、建筑物分布、街道分布、水域等等各方面的影响,使得信号非常难以控制,无法达到理想的状况。

导频污染主要发生在基站比较密集的城市环境中,容易发生导频污染的几种典型的区域为:

高楼、宽的街道、高架、十字路口、水域周围的区域。

原因有:

1、小区布局不合理。

不合理的小区布局可能导致部分区域出现覆盖空洞,而部分区域出现多个导频强信号覆盖。

这样有可能会造成网络中大面积的导频污染或覆盖盲区。

有时,由于地理环境太复杂,设计阶段考虑不尽全面,需要在网络优化阶段通过调整来解决。

2、基站选址或天线挂高太高。

相对周围的地物而言,周围的大部分区域都在天线的视距范围内,使得信号在很大的范围内传播(尤其是在室外、街道等场所),就可能在许多区域影响到周围的其它站,造成导频污染问题。

3、天线方位设置不合理。

若没有合理设计,可能会造成部分扇区同时覆盖相同的区域,形成过多的导频覆盖;或者由于周围地物如建筑物的影响等,造成某个区域有多个导频存在;这时需要根据实际传播的情况来进行天线方位的调整。

特别当天线的方位沿街道时,其覆盖范围会沿街道延伸较远。

这样,在沿街道的其它基站的覆盖范围内,可能会造成导频污染问题。

这时,可能需要调整天线的方位或倾角等。

4、天线下倾角设置不合理。

倾角调整将对小区覆盖边缘的信号产生重要的影响,从而影响小区的覆盖范围。

当天线下倾角设计不合理时,在不应该覆盖的地方也能收到其较强的覆盖信号,造成了对其它区域的干扰,这样就会造成导频污染,严重时会引起掉话。

5、导频功率设置不合理。

当基站密集分布时,若要求的覆盖范围小,而导频功率设置过大,也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导频污染问题。

6、覆盖目标地理位置较高。

当一个覆盖目标的地理位置非常高时,如高楼内,对其周围的多个BS而言都在视距范围内,则在该处容易形成导频污染。

导频污染的解决方法:

1、功率调整。

最直接的方法是提升一个基站的功率,降低其它基站的输出功率,形成一个主导频。

但要全面考虑对全网覆盖影响的情况。

但若该污染区的最强的PN随地点变化很大的话,则不适宜。

它主要适宜于某个PN基本保持在最强的状况。

2、天线调整。

根据实际路测情况,调整天线的方位、下倾角来改变污染区域的各导频信号强度,从而改变导频信号在该区域的分布状况。

调整的原则是增强强导频,减弱弱导频。

这些调整可以与功率调整结合使用。

3、改变基站配置。

有些导频污染区域可能无法通过上述的调整来解决,这时,可能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考虑替换天线型号,改变天线安装位置,改变基站位置,增加或减少基站,等措施。

这些措施的实施涉及到较大的工程变化,因此,需要仔细分析。

4、采用ODU或直放站。

对于无法通过功率调整、天馈调整等解决的导频污染,可以考虑利用ODU或直放站来解决。

利用ODU或直放站的目的是在导频污染区域引入一个强的信号覆盖,从而降低该区域其它信号的相对强度,降低其它扇区在该点的Ec/Io,改变多导频覆盖的状况。

但要考虑到ODU及直放站引入对网络质量的影响。

5、采用微小区。

采用微蜂窝的方式也是解决导频污染的一个重要的手段。

微蜂窝主要应用于存在话务热点的地区,可以增加容量,同时解决导频污染问题。

6、分布式天线。

用于解决高楼覆盖。

7、通过检查路测及调试台打印数据,避免有漏配强导频存在。

切换参数设置不合理

切换不成功是造成掉话高的大部分原因。

参数T_ADD、T_DROP、T_COMP、T_TDROP是CDMA系统进行软切换增加、删除分支的重要参数,如果设置不合理,会导致系统掉话率升高,也会影响系统容量。

T_ADD、T_COMP,如果设置过高,导致强信号加入不了激活集,成为干扰,导致前向误码率增大,引起掉话;如果设置过低,容易频繁增加软切换分支,导致频繁切换,系统负荷增高,影响系统容量,也会引起掉话。

T_DROP,如果设置过低,手机不容易快速删除强度弱的软切换分支,信号强的分支不容易加入,造成干扰,导致掉话;如果设置过高,容易频繁增加软切换分支,导致频繁切换,系统负荷增高,容易掉话。

而且T_ADD,T_DROP不能设成相同的值,需保持合理的DB差,才可避免过多的乒乓切换。

T_TDROP,过高导致候选集中较强的导频加入激活集较慢,形成强干扰,甚至掉话;过低导致手机频繁增删分支,系统信令负荷加大,影响系统容量。

邻区关系不合理

邻区关系规划不合理,会影响到小区的大小和形状,要十分注意。

一种情况是漏配邻区关系,它产生影响有:

1、影响掉话。

一是小区A信号较强,小区B邻区列表中无小区A,A小区导频加不到移动台激活集中,成为干扰信号,会导致导频污染;二是小区A信号较弱,小区A邻区列表中没有小区B,当移动台以A作为服务小区并逐步进入小区B时移动台切换不到该小区,原小区信号逐渐变弱,直致最终掉话,形成所谓的孤岛效应。

2、影响呼叫建立。

如果手机当前服务小区为B,小区B信号较差,小区A信号较强,手机需要向小区A空闲切换。

若小区B邻区列表中无小区A,则手机无法空闲切换,若此时发起呼叫,将很可能呼叫建立不成功。

3、切换不成功。

手机通过邻区列表更新相邻集导频,如果某导频在手机相邻集中超过NGHBR_MAX_AGE,即相邻集导频最大生存期限(见《CDMA1XBSS网络规划参数配置建议》)相邻集最大AGE),则该导频将从相邻集中去除到剩余集。

虽然候选集中的导频也可以加入到激活集中,但是,一方面手机通过PILOT_INC去逐个搜索剩余集中的导频速度很慢,一方面导频报上去之后,如果系统中该PN有复用,系统不能确定该PN对应的到底是哪一个基站的信号,会造成切换不能完成。

4、造成拥塞。

话务量高的扇区漏配邻区,导致本可以切换到其它小区的移动台一直不能切出去,造成本小区的拥塞。

漏配邻区关系,可以从路测数据中检查,也可以从调试台的“Unkownpilot”告警中发现。

整理数据后,合理增加邻区。

另一种情况是邻区优先级设置不合理,影响切换成功。

邻区关系很重要,但邻区不是越多越好,重要的是合理的邻区优先级。

手机一次能接收和邻区是有限的,对95的手机更新邻区列表一次仅支持下发20个邻区,2000手机为40个。

以95手机为例,在空闲状态时,手机只与一个导频保持联系,可以接收该导频的20个邻区消息。

但在通话状态时,如果手机与3个PN保持联系,接收邻区也只能接收20个,BSC会将3个PN的邻区合在一起下发,按优先级排序,优化级在后的邻区就会被砍掉,不能发到手机上。

另一方面,手机接收到新的邻区消息,手机中的排序可能也同邻区列表的排序,手机将可能先搜索优先级高的PN。

可以看出,如果将重要的邻区优先排在后,就会造成如漏配的情形。

因此,要将切换可能性高的小区的优先级要排在前。

在CDMA网络优化中,对邻区关系的优化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

目前系统不支持对邻区优先级自动排序,邻区优先需要人工维护的情况下,需要我们投入大量的时间精力去进行路测,分析数据,得到最合理的邻区关系。

可以通过扫频来设置和检查邻区的设置。

搜索窗设置不合理

由于移动台想要检测的导频并不会正好在预期的一个时间点到达,所以它必须在一个合理的时延窗口上进行搜索,直到找出需要导频的实际时序。

移动台搜索导频时使用了3种不同的搜索窗口参数:

SRCH_WIN_A用于搜索激活集和候选集中的导频

SRCH_WIN_N用于搜索相邻集中的导频

SRCH_WIN_R用于搜索剩余集中的导频

搜索窗口以PN码片为单位来指定,在设置搜索窗口大小时的主要思想如下:

1、在搜索窗口大小和搜索速度之间要进行折衷。

搜索窗口大则每次搜索时移动台需要进行更多的出来,这样将减少固定周期内可以搜索到的总导频数;

2、移动台检测不到搜索窗口外的导频,无论它们的强度多大。

因此,未检测处的导频可能成为强干扰源;

3、如果导频不在相邻集的列表中,某些设备强不允许导频进入激活集,建议在优化以后将SRCH_WIN_R设置为0,防止移动台浪费时间来搜索不能用于切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起诉状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