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当代文学复习资料整理.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3840310 上传时间:2023-05-21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35.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现当代文学复习资料整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中国现当代文学复习资料整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中国现当代文学复习资料整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中国现当代文学复习资料整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中国现当代文学复习资料整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现当代文学复习资料整理.docx

《中国现当代文学复习资料整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现当代文学复习资料整理.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现当代文学复习资料整理.docx

中国现当代文学复习资料整理

中国现当代文学复习资料整理

一、鲁迅

●鲁迅(1881.9.25—1936.10.19),浙江绍兴人,原名樟寿,后改名树人,字豫才。

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时用“鲁迅”为笔名

●南京:

江南水师学堂(1898),江南陆师学堂附设矿务铁路学堂(1899-1902)——新学(洋学、西学)——戊戌维新变法高潮(时代背景)——《天演论》的影响——个人的忧郁汇入民族的忧郁。

——“自题小像”。

●日本:

东京(弘文学院)(1902-1904)—仙台学医(1904-1906),1906年回国与朱安成婚。

●《呐喊》与《彷徨》(中国现代小说的开端与成熟标志)

●《呐喊》收1918至1922年之间的15篇小说(后将《不周山》撤去,更名为《补天》收入《故事新编》),1923年8月结集由北京新潮社初版。

取名《呐喊》意指他受新文化运动的鼓舞,“有时候仍不免呐喊几声,聊以慰藉那在寂寞里奔驰的猛士,使他不惮于前驱”。

《彷徨》,收1924年至1925年创作的11篇小说,1926年由北京北新书局初版。

鲁迅曾回顾其创作经历说:

“后来《新青年》的团体散掉了,有的高升,有的退隐,有的前进,我又经验了一回同一战阵中的伙伴还是会这么变化,并且落得一个‘作家’头衔,依然在沙漠中走来走去……”。

“寂寞新文苑,平安旧战场。

两间余一卒,荷戟独彷徨”。

《呐喊》、《彷徨》的思想内容

1、揭露封建礼教、封建文化的吃人本质。

(《狂人日记》)

“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叶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

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

《狂人日记》的思想深度:

1、揭露封建家族制度和礼教吃人的本质。

A、外部环境上,揭示吃人的普遍性。

B、从家庭内部着眼,透过封建礼教所依附的基础——家族制度。

小说从多层次展开

C、从自己也在无意中吃过人的怀疑入手,剖析整个封建礼教对社会成员的无形同化,个人也不可避免的成为旧道德罪恶的载体和无意识的维护者。

2、强烈的反叛和变革精神。

独特的创作方法:

现实主义和象征主义相结合。

成功地塑造了丰富复杂、意蕴深厚的狂人形象,狂人是一个既有现实性又有象征性的艺术形象。

关于小序与正文:

●小序(文言):

交待出:

日记的来历——性质是病历——形式是语无伦次——作用是供医家研究。

文言小序近于写实,“是正常人”,生活在传统中的“正常人”的语言。

●正文(白话):

13则日记构成正文的象征,是泛指——狂人的心理状态:

被吃的恐惧来自环境、社会、历史——悲凉与吃人的绝望:

母亲、大哥、家族、自己也吃过人——先觉者的理性反思:

发现环境、历史都在吃人——自己也吃过人——救救孩子(绝望中的希望,拯救民族的未来和希望)

吃人者:

A、封建统治者:

《阿Q正传》赵太爷,假洋鬼子;《祝福》鲁四老爷,《长明灯》四爷,《离婚》七大人;风波《赵七爷》。

B、维护封建礼教的旧知识分子:

《肥皂》四铭,《高老夫子》高尔础等。

C、看客:

《狂人日记》路人,《孔乙己》酒客,《阿Q正传》看客。

被吃者:

A、反封建的先觉者:

《狂人日记》狂人,《长明灯》疯子,《在酒楼上》吕纬甫,《伤逝》子君、涓生,《孤独者》魏连殳。

B、小人物:

《离婚》爱姑、孔乙己、《祝福》祥林嫂、《白光》陈士成等。

2、展现了新旧交替时代的知识分子精神史。

三代五类知识分子:

(1)第一代两类:

A、封建正统的卫道者:

丁举人(《孔乙己》)、鲁四老爷(《祝福》)、七大人(《离婚》)。

B、科举殉葬者:

孔乙己、陈士成(《白光》)。

(2)第二代:

A、道德伪善者:

四铭(《肥皂》)

B、觉醒继而沉沦者:

魏连殳、吕纬甫,反思了五四启蒙者的精神困境,表现先觉知识分子的悲剧性。

(3)第三代:

个性解放的失败者:

涓生、子君

3、提供了一个停滞不前的社会生活史。

a、近代革命史:

《风波》

b、农民命运:

《故乡》

c、农村的妇女的苦难史:

《祝福》

二、《呐喊》、《彷徨》的艺术特色

●1、《呐》、《彷》打破了古典小说故事为中心情节的模式,开创了以塑造人物、表现思想情感为中心的小说模式。

●2、从小说的结构看,突破了传统小说纵向发展的故事链结构,注重场面描写,形成组接人生片段的横截面结构。

●3、汲取西方小说技巧,运用多种创作方法。

现实主义(典型化)、浪漫主义、心理分析、意识流、象征主义等手法的综合运用。

4、形成丰富多样的艺术风格和小说文体。

抒情小说、讽刺小说、乡土小说。

1、在20年代启蒙主义思潮时期和30、40年代民族救亡思潮时期,都提出了“民族自我批判”的时代课题,阿Q成为“反省国民性弱点”的一面镜子。

2、50年代至70年代末,新中国成立以后,人们强调要对文学作品进行阶级分析,阿Q被视为“落后的农民”(或“农民”)的典型。

3、80年代初期的思想解放运动中,人们又从《呐喊》《彷徨》是“中国反封建的思想革命的一面镜子”的观念出发,给予阿Q新的解释,阿Q再一次被确认为“国民性弱点”的典型。

4、近年来,人们开始对阿Q性格的人类学内涵展开探讨,作出了另一种分析:

阿Q作为一个“个体生命”的存在,几乎面临人的一切生存困难,在这个意义上说,精神胜利法的选择几乎是无可非议的。

阿Q的形象的内涵(重点)

1、阿Q首先是一个被剥夺得一无所有的贫苦农民。

2、阿Q又是一个深受封建观念侵蚀和毒害、带有小生产者狭隘保守特点的落后、不觉悟的农民。

不觉悟更突出的表现在对革命的态度和认识上。

3、阿Q思想性格最突出的特点是他的精神胜利法。

(1)、妄自尊大:

“闭眼睛”,根本不承认自己落后与被奴役,沉醉于没有根据的自尊之中:

“我们先前--比你阔多啦!

你算什么东西!

用虚无的未来宽解眼前的窘迫,他连老婆也没有,却还如此夸口:

“我的儿子会阔的多啦!

”他能以自己的丑恶去骄人,别人说到他头上的癞疮疤时,他却认为别人“还不配”;

(2)、麻木健忘:

刚刚挨了假洋鬼子的哭丧棒,啪啪响了之后,就忘记一切而且"有些高兴了"。

(3)、向弱小者泄愤,在转嫁屈辱中得到满足。

如对小尼姑的欺凌。

(4)、自轻自贱,自欺欺人,甘居落后与被奴役。

“我是虫豸--还不放么?

”“老子打儿子”;在自己脸上连打两个嘴巴,"仿佛是自己打了别个一般",……

●阿Q形象塑造的意义:

●1、作品通过对阿Q的遭遇和阿Q式的革命的描写,深刻地总结了辛亥革命之所以归于失败的历史教训。

●2、《阿0正传》具有广泛的社会意义。

●阿Q的身份虽是农民,但这个形象所表现出的性格弱点却并不只是农民才有的,它具有更广泛的普遍性,鲁迅把阿Q性格作为国民性的最劣表现加以鞭挞,因而也就更具广泛的社会意义。

●鲁迅从整个国民的思想和精神状况出发,对其精神、思想的痼疾进行典型概括,是要提醒人们,引导人们反思和自省,同时也是要吁请改革者们共同来作改造国民性的工作。

《阿Q正传》艺术风格(理解)

●外冷内热

●以讽抒情

●形喜实悲

 

二、巴金

巴金的文化人格及其生成和创作情况简介:

(一)巴金的文化人格:

丰富而深刻的现代文化人格。

正、反、合。

崇高与伟大。

“世纪良知”,“知识分子的良心”。

良知、真诚、爱、自由和独立,对社会进步和人类精神发展的关心和参与。

反叛、激情、忏悔和爱伴随中国走过百年。

●巴金的文化人格的生成:

个性气质;外来文化因素的影响;传统文化观念的濡染。

(二)巴金生平:

原名李尧棠,巴金是其使用最多的笔名。

这一笔名的来由。

●1904年、1919年、1923年、1927年1月—1928年12月、1929年、1931年、1946年、1949年—1966年、1966年—1978年、1978年—2005年

●(三)早期思想:

安那其主义。

安那其主义(无政府主义)强调摧毁一切束缚人性自由的组织和制度,巴金主要师从安那其主义中克鲁泡特金一派,强调互助、合作、自我牺牲。

●人道主义、民主主义

巴金前期小说可以分为两类:

●   第一类:

正面描写青年投身社会斗争,如《灭亡》、《新生》与《爱情三部曲》。

●   ◎《灭亡》是立志献身的年轻的无政府主义者的心灵独白,里面充斥着狂躁浪漫的抗争气氛。

主人公杜大心是一个暗夜里绝望呼叫的英雄;

●   ◎《爱情三部曲》(《雾》《雨》《电》)里的各种知识青年的性格:

“多余人”周如水,势力堕落的张小川,病态人物吴仁民,“近乎健全的女性”李佩珠等。

●   ◎《灭亡》一改五四以来文学伤感的情调,让读者拥有了自己的英雄;《爱情三部曲》使当时的青年读者从中读出他们同一代人的种种心境,思考不同的生活道路,在青年中大受欢迎。

●   ◎巴金的小说与同一时期“革命罗曼蒂克”创作的异同。

●   第二类:

揭示旧家庭残害青年的罪恶的,以《激流三部曲》中的《家》为代表。

《家》的思想成就

1、主题:

《家》以作者自己的家庭为素材,描写“五四”时期,一个正在崩溃的封建大家庭的全部悲欢离合的历史。

《家》主题属批判性的,深刻而激进:

系统描写封建家庭的崩溃过程,矛头指向专制主义,并号召青年反抗封建专制,投入社会革命洪流。

在当时有极大的感召力。

《家》的主题

(1)作品愤怒控诉了封建大家庭的罪恶,深刻揭露了封建礼教制度吃人的本质(教材202页)——反专制主题。

(2)作品历史地再现了“五四”新一代的觉醒和反抗,歌颂了反封建青年的叛逆精神,深刻批判了作揖主义和不抵抗主义,从而为处于封建大家庭中的青年指出了一条反抗的道路(教材202页)——探索知识分子的追求与人生道路主题。

●(3)作品预告了封建大家庭必然崩溃的命运,公开宣告了那个不合理的社会制度的死刑(教材202页)——反封建主题。

高家崩溃与灭亡的原因

●外部原因:

辛亥革命对封建家庭的打击:

政治上失势、经济上受损、思想上变化;五四后受新思潮影响,促使封建堡垒内部叛逆者产生,加速家庭的灭亡。

●内部原因:

高家三代人三种思想倾向:

高老太爷、克安、克定、觉群、觉世等,醉生梦死,腐朽糜烂;克明、觉新受封建毒害深,看到家庭破落趋势但无能为力;觉慧、觉民等叛逆者敲响封建家庭的丧钟。

人物形象

高老太爷:

专横、衰老和腐朽,象征着旧家庭和专制制度走向崩溃的历史命运。

觉慧:

“一个幼稚和大胆的叛徒”。

“幼稚和大胆”是其叛逆性格的主要特征。

大胆:

在家庭外,积极参加各类社会活动;在家庭内,在认识上;在行动上敢于同最高统治者对抗。

幼稚:

思想、行动、感情。

他同鸣凤的关系;他同高老太爷的关系。

典型意义:

他代表着五四时期青年一代敢于冲决封建牢笼、自己掌握自己的命运、追求个性解放的反抗精神。

他的思想和行动,对沉闷窒息的黑暗社会、对被压抑被损害的广大青年,起到了振聋发聩的作用,象一股奔腾的激流,冲跨了旧世界的长堤,带到了许多充满活力的新生命,去争取美好的未来。

《家》的艺术特色

《家》塑造人物的技巧:

●在尖锐的矛盾冲突中刻画人物性格,塑造人物形象;

●运用传统的对比手法来突出人物的个性;

●通过对人物内心的直接剖析刻画鲜明的人物性格;通过人物的日记、书信等,通过他们的幻觉、梦境等描写,来深入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

热情奔放的风格,清新自然的语言。

《家》的语言清新明丽、朴实无华、不尚雕琢,如行云流水般酣畅自然且在朴实的叙写中又含有浓郁的抒情因素。

(《家》只求与青年读者情绪沟通,不求深刻隽永,倾向单纯、热情、坦率,以情动人,情感汪洋恣肆,语言流水行云,虽然有时少有锤炼,不耐咀嚼,整体上却有一股冲击力,能渗透读者的心。

三、老舍

老舍(1899-2-3—1966-8-24),原名舒庆春,北京满族正红旗人。

“舒”字拆开,为字“舍予”,后取中间的“舍”字,以“老舍”为笔名。

《骆驼祥子》

写于1936年,1939年出版,是老舍的代表作品。

主题

环境:

旧中国北平

人物:

人力车夫祥子

内容:

由人堕落为“兽”的悲惨遭遇。

“三起三落”:

1起:

经过三年的奋斗,买了车,成为自食其力的洋车夫。

1落:

连人带车被兵匪掳走。

2起:

拉包月+攒了钱

2落:

被侦探敲诈洗劫

3起:

与虎妞结婚,买了车

3落:

虎妞难产而死,卖车

最后一个起落

起:

找到曹先生,给曹先生拉车;

落:

小福子上吊自杀。

祥子的转变

原先:

生活目标是凭自己的力气、勤劳和坚忍买一辆车,过上安稳的生活。

后来:

放纵自己,自暴自弃,甚至堕落到损人利己,以出卖他人换取金钱的地步。

人物形象

●虎妞:

身份的二重性导致性格的二重性。

●人和车厂老板刘四的女儿,长期帮助父亲经营车厂;狡诈泼辣、粗俗、市侩气息。

●人力车夫祥子的妻子。

与父亲闹翻,是刘四爷追求利益过程中的牺牲品。

还渴望成为一个剥削者。

●祥子(性格的转变)

●近代中国因农村破产而成批涌入城市的贫农代表;

●曾是一个年轻力壮、善良正直、乐于助人、勤劳忠厚、要强的劳动者,经历了一些列打击之后,成为道道地地的流氓无产者。

祥子悲剧的内涵

●祥子的悲剧是一个社会悲剧,他的“做一个独立的劳动者”善良愿望的最终破灭,带有历史的必然性。

●祥子的悲剧是一个精神悲剧幻灯片14,他是“个人主义的末路鬼”。

祥子的悲剧是一个性格悲剧。

祥子性格的软弱无力的一面决定了他“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

祥子悲剧的根源

●祥子的悲剧置根于传统文化的土壤。

他的性格是传统农业文化的产物。

●祥子的悲剧打上了半殖民地都市现代文明的烙印,即现代都市文化中的“拜金主义”和享乐思想。

老舍通过祥子悲剧的描写,完成着他的双重文化批判:

既以现代理性审视传统文化,又从传统文化的正面价值立场出发,批判都市现代文化的弊端。

这样,祥子的悲剧性的刻画便被纳入了老舍小说整体的文化批判视野之中。

四、郭沫若

郭沫若(1892-1978),本名郭开贞,号尚武。

出生于四川省乐山县沙湾镇。

发表新诗时自改名郭沫若,取自于家乡的两条河,沫水(大渡河)、若水(青衣江)。

诗歌理论

“五四”时期的郭沫若,在诗歌理论上强调直觉、灵感的作用,主张“自我表现”和感情的“自然流泄”,这些也都是出于个性主义和浪漫主义对于诗歌创作的要求,在当时历史条件下具有反对封建传统和封建载道文学的积极作用;但另一方面,把诗歌看成纯粹的自我表现的手段,忽略了它的社会意义,则可以明显地看出纯艺术论思想的影响。

幻灯片11

五卅运动后,在大革命形势的鼓舞和教育下,世界观包括文艺观都有更大的变化。

他进一步批判了个性主义。

他说:

“我从前是尊重个性、景仰自由的人,但是最近一两年之内与水平线下的悲惨社会略略的所接触,觉得在大多数人完全不自主地失掉了自由,失掉了个性的时代,有少数的人要来主张个性,主张自由,总不免有几分僭妄。

”他还指出:

“要发展个性,大家应得同样地发展个性。

要生活自由,大家应得同样的生活自由。

幻灯片12

“五卅”惨案的现实感受还使他写出了象《聂嫈》那样紧密地配合当时反帝任务的历史剧,说明强烈的政治责任感对诗人创作思想的影响。

和过去一般地否定纯艺术论思想不同,在这里,郭沫若运用阶级观点从文学和革命关系以及文学的社会作用上,以正面申说的方式批判了文艺的无目的论和非功利主义的观点,提出了革命文学的实际内容。

《女神》对现代白话新诗的奠基作用

《女神》是郭沫若的第一部新诗集,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具有杰出成就和重大影响的新诗集。

初版于1921年8月。

《女神》除《序诗》外,共分三辑。

第一辑为《女神之再生》、《湘累》和《棠棣之花》三部诗剧;第二辑为《凤凰涅槃》、《炉中煤》、《天狗》等30首具有五四时代特征的作品;第三辑为《死的诱惑》、《日暮的婚筵》、《上海印象》等20首最初试笔和回国后创作的具有优美风格的作品。

其中,第二辑最能代表他的成就和风格。

《凤凰涅槃》

写于1920年,是《女神》中的优秀代表作品,奠定了诗人在“五四”诗坛的重要地位。

诗歌由《序曲》、《凤歌》、《凰歌》、《凤凰同歌》、《群鸟歌》和《凤凰更生歌》六节组成。

其中,又以《凤歌》、《凰歌》和《凤凰更生歌》最为重要。

《凤歌》以屈原的《天问》的情绪和气势,对“茫茫的宇宙”提出了质问,但是,诗人没有像屈原那样提出天地万物、古往今来的问题,也不是像屈原那样着重表现一种探索的精神,而是仅仅为了要否定宇宙,要对污秽的宇宙进行诅咒。

因此,可以说,《凤歌》是一首诅咒之歌。

诗人所要诅咒的宇宙也并不是太空,而是现实的社会,是当时黑暗的中国。

与《凤歌》的诅咒不同,《凰歌》尽情地诉说了“五百年来”的悲哀,表现了人民“好象那大海里的孤舟”的命运,同时,还发出了对已经失去的年青时候的“新鲜”、“甘美”、“光华”和“欢爱”的呼唤。

因此,也可以说,《凰歌》既是一首悲哀之歌,也是一首希望之歌。

诗中这种渴望自己和祖国都能获得新生的进取精神,在《凤凰更生歌》中得到了更充分的体现。

与《序曲》、《凤歌》和《凰歌》中所表现出来的悲愤之情截然不同,《凤凰更生歌》献给人们的是一派欢乐景象,凤凰不仅欢呼着自己的更生,也欢呼着“一切”的更生。

因此,《凤凰更生歌》既是一首欢乐之歌,更是一首预言之歌,它预言着一个新的时代的到来。

浓厚的浪漫主义特征:

一是强调自我表现,强调个性解放,强调理

想追求。

二是在抒发情感时,常常采用托物言志的手

法,主要借用神话传说或历史故事中的形象

来寄托自己的理想。

可以说,是时代创造了《女神》,同时,

《女神》也创造了一个时代,一个新诗全面

取代旧诗的时代。

五、沈从文

●沈从文(1902-1988)原名沈岳焕,湖南凤凰县人,有汉苗土家血统。

14岁时,他投身行伍,浪迹湘川黔边境地区,1924年开始文学创作,抗战爆发后到西南联大任教,1946年回到北京大学任教,建国后在中国历史博物馆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工作,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服饰的研究,1988年病逝于北京。

●沈从文创作的小说主要有两类,一种是以湘西生活为题材,一种是以都市生活为题材,前者通过描写湘西人原始、自然的生命形式,赞美人性美;后者通过都市生活的腐化堕落,揭示都市自然人性的丧失。

●沈从文是具有特殊意义的乡村世界的主要表现者和反思者,他认为“美在生命”虽身处于虚伪、自私和冷漠的都市,却醉心于人性之美,他说:

“这世界或有在沙基或水面上建造崇楼杰阁的人,那可不是我,我只想造希腊小庙。

选小地作基础,用坚硬石头堆砌它。

精致,结实、对称,形体虽小而不纤巧,是我理想的建筑,这庙供奉的是“人性”.

●沈从文不仅反对文学的政治化倾向,对文学的商业化同样持强烈的批评态度。

《边城》守渡口女孩翠翠,是一个美丽、纯洁、天真的少女。

当地有个船总叫顺顺,他的两个儿子天保、傩送都爱上了她。

天保通过媒人去说亲,但是,没有得到明确的答复。

弟弟傩送知道以后,却要按照当地习俗向翠翠求爱,他和哥哥商量,用唱歌的方式向翠翠求爱。

但是,哥哥天保不善于唱歌,觉得自己不是弟弟的对手,就放弃了追求,离开家乡,在他驾船离家出走的时候,船毁人亡。

傩送因为哥哥的死,也对老船夫产生了误会,认为老船夫为“人弯弯曲曲,不利索,”以至于于把哥哥弄死,因此,也放弃了对翠翠的追求,也离开了家乡到外地去干活。

因为忧虑孙女的婚事,老船夫苍老了许多,在一个雷雨之夜死去。

翠翠心中爱着傩送,作品结尾她仍然看守着渡口,一边等着傩送。

作品写:

“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也许明天就回来!

三角恋爱的悲剧故事。

但是,这种爱情悲剧,却体现了自然状态中人性美好的人性。

沈从文所描写的湘西社会,不是真实历史,而是梦幻世界,是沈从文人性理想和文化理想的象征。

沈从文自己也非常清楚这一点。

沈从文说《边城》追求的不是生活真实,而感情真实,他说追求的是一种“人生形式”:

“我要表现的本是一种‘人生形式’,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

我主意不在领导读者去桃源旅行,却想借重桃源上行七百里路西水流域的一个小城小市中几个愚夫俗子,被一件人事牵连在一处时,各人应有的一分哀乐,为人类爱字作一度恰如其分的说明。

沈从文小说(意境小说)的特点

●1、环境描写处于重要位置沈从文小说的环境一般都是清山绿水,水往往是那种清澈、纯净的山涧小溪,具有优美、恬淡的感觉。

同时,注重描写湘西的风土人情。

●2、情节淡化没有复杂、曲折的故事情节,情节曲折、复杂的关键是有矛盾冲突。

当一切都诗化以后,就消解了一切矛盾冲突。

田园本身是一个和谐美好的伊甸园,其乐融融。

所以必然没有多少冲突。

即使存在也控制在很小的范围里。

作品中的爱情出现了一定的冲突,但是并没有让它继续发展下去。

都是让人物离开,消解了冲突。

故事情节作为一个基本框架而存在。

●3、人物性格单纯由于消解了人与环境的冲突,人与环境的和谐,也决定了人的性格的和谐。

复杂性格,是由于人的内心纷争造成的,内心纷争是由于人与外部环境的冲突的结果。

既然一切都是和谐的,人物就单纯和谐。

性格是单一的。

沈从文愿意写少女。

翠翠、夭夭、三三等都是这样的人物,天真、纯洁、善良。

他写的人,都是神性的人物。

人类对于自身有三种认识的角度:

从上看,从下看和从中间看。

而沈从文是从上看。

它基本上是定型化人物。

亚当和夏娃性格。

●现实主义文学,写那种复杂性格人物。

浪漫主义文学写那种神性人物。

现代主义文学,最长于写那种恶性人物。

独特的文学价值

1、远离时代主流的文学价值追求

2、对乡土中国的关注:

民族性的思考

3、从容、静穆的民族文化品格的追寻

4、对中国现代性的反思

独特的文化价值--小说所体现的文化意蕴

沈从文的小说,通过生命、人性的揭示和披露以及对城乡的对照性观照,其深层次的指向是作家对文化的理解、思考和理想的建构。

沈从文在城市和乡村的比照中体现出强烈的文化关怀意识。

其中集中表现为以小说《边城》为诠释的“边城文化”理想的追寻、失落和解体的悲剧性体认。

 

六、钱钟书

字默存,意为“多读书,少说话,出生于江苏无锡。

父钱基博:

汉学家、古文家。

一:

战争与文学

●1战争与文学的关系:

●①“战争”如何透过“文学”得以表达?

文学的存在应该对战争经验提供一种见证eg:

张爱玲《封锁》

●②“文学”怎样建构出对“战争”的叙述?

凡人在战争中更多的缺陷,人生的新苦闷

解放区:

“解放区的天是晴朗的天”

沦陷区的文学创作

●2战火蔓延下的文化-文学中心的散落:

40年代文化的多个中心:

昆明、重庆、成都、香港

●文学中心的散落给文学发展带来的影响:

①文学与“民间”的充分接触:

a作家们从都市到旷野和内地→土地与民间的关系

b30年代占主导地位的意识形态得到某种程度的松动→文学的多样化eg:

赵树理张爱玲

②扩大了新文学对“底层”的影响:

让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

战争不仅影响到文学的内容,更影响到文学的形式eg:

赵树理

《围城》

●1947年5月出版夏志清:

“此书于胜利之后出版,立即成为中国小说新的里程碑。

中国从未有过讽刺性和喜剧内涵这么丰富的小说”

●《围城》之解:

●①题解:

●《围城》:

“慎明道:

‘关于Bertie(罗素的乳名)结婚离婚的事,我也和他谈过。

他引一句英国古话,说结婚仿佛金漆的鸟笼,笼子外面的鸟想住进去,弄内的鸟想飞出来;所以结而离,离而结,没有了局。

’”

“苏小姐道:

‘法国也有这么一句话。

不过,不说是鸟笼,说是被围困的城堡,城外的人的想冲进去,城里的人想逃出来。

杨绛:

“围在城里的想逃出来,城外的人想冲进去。

对婚姻也罢,职业也罢,人生的愿望大都如此。

方鸿渐:

“我还记得那一次褚慎明还是苏小姐讲的什么‘围城’。

我近来对人生万事,都有这个感想。

”当他在小家庭中受气后,又想:

“正像他去年懊悔到内地,他现在懊悔听了柔嘉的话回上海。

在乡镇时,他怕人家倾轧;到了大城市,他又恨人间冷淡,倒觉得倾轧还是瞧得起自己的表示。

思考:

“围城”现象和人类的基本根性有什么关系?

●夏志清:

“鸿渐是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社交礼仪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