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幼儿科学教育》练习测试题库及答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383599 上传时间:2022-10-29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0.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华中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幼儿科学教育》练习测试题库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华中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幼儿科学教育》练习测试题库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华中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幼儿科学教育》练习测试题库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华中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幼儿科学教育》练习测试题库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华中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幼儿科学教育》练习测试题库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华中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幼儿科学教育》练习测试题库及答案.docx

《华中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幼儿科学教育》练习测试题库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华中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幼儿科学教育》练习测试题库及答案.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华中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幼儿科学教育》练习测试题库及答案.docx

华中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幼儿科学教育》练习测试题库及答案

华中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幼儿科学教育》练习测试题库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把科学定义为“探求意义的经历”的代表人物是

A.爱因斯坦;B.爱迪生;C.费米;D.周光召

2、科学如果作为一种客观的系统化的知识,一般不具有哪种特性

A.真理性;B.经验性;C.可重复性;D.否定性

3.科学教育理论不包括如下哪一方面

A.科学学;B.认知心理学;C.科学教育论;D.科学学习论

4.贝尔纳认为他认为“科学教育的目的有二:

提供已经从自然界获得的系统知识,并且有效地传授过去和将来用来探索及检验这种知识的方法”,不幸的是科学教育在哪方面失败了?

A.学习方法;B.探索和检验知识的方法;C.获取知识的方法;D.传授知识的方法

5.下面各选项,哪个不是科学探索的要素?

A.对象;B.过程及态度;C.探索材料;D.结果

6.认为“知识是头脑中经验模式和认知图式”的代表人物是

A.皮亚杰;B.维果斯基;C.赞科夫;D斯金纳

7.认为“儿童就是科学家”的代表人物是()。

A.艾利康宁;B.乌索娃;C.福辽利娜;D.皮亚杰

8.幼儿学科学具有非科学的特点,其含义不包括如下哪个方面?

A.表面性;B.片面性;C.即时性;D.用原有的经验解释事物

9.谢尔曼将科学过程概括为如下四个简单过程

A.观察、推论、预测、实验;B.提问、答疑、检验、运用;

C.疑问、设想、实施、检验;D.观察、发现、验证、运用

10.西汉史游的哪部著作主要帮助儿童识别五谷食物?

A.《地球词言》;B.《百家姓》;C.《幼学琼林》;D.《急就篇》

11.南朝梁时《千字文》的作者是

A.程登吉;B.王应麟;C.方逢辰;D.周兴嗣

12.1903年湖北蒙养院章程及家庭教育法章程中,其科学教育科目是

A.手技;B.劳动;C.自然;D.常识

13.1905年,哪所蒙养院的教课说略主旨中有“乐歌”科目,即利用音乐进行科学教育?

A.湖南蒙养院;B.湖北蒙养院;C.河南蒙养院;D.河北蒙养院

14.1924年,在《现今幼稚教育之弊病》一文中指出幼儿科学教育要以用自然和社会为中心”的是?

A.张雪门;B.陶行知;C.陈鹤琴;D.张宗麟

15.1935年,代表我国第一本幼儿科学教学法的是雷震清副教授的出版。

A.《幼稚园科学》;B.《幼稚园的自然》;C.《幼稚园常识》;D.《幼稚知识普及》

16.1989年,首次将幼儿园科学课程改为《科学领域》的是

A.《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B.《幼儿园管理条例》;

C.《幼儿园规程》;D.《有关幼儿园教育的几点说明》

17.下面哪一条不是刘占兰提出的幼儿园科学教育目标?

A.乐学;B.会学;C.会思;D.会用

18.引导儿童观察周围常见的个别自然物(动植物和无生命物质)的特征,获取初浅的科学经验,初步了解它们与儿童生活、与周围环境的具体关系,该目标适合

A.托班;B.小班;C.中班;D.大班

19.发展儿童的好奇心,引导儿童探究周围生活中常见的自然现象、自然物和人造物,愿意参加制作活动,该目标适合于

A.托班;B.小班;C.中班;D.大班

20.引导儿童观察日常生活中直接接触的个别人造产品的特征及用途,获取初浅的科学经验,感受它们给生活带来的方便,该目标适合于

A.托班;B.小班;C.中班;D.大班

21.引导儿童运用完整、连贯的语言与同伴、教师交流自己的探索过程和结果,表达愿望,提出问题和参与讨论,以及能够表达发现的愉快,能够和他人交流和分享,该目标适合于

A.托班;B.小班;C.中班;D.大班

22.让幼儿知道四季的自然变化,一般不适合采用

A.实验法;B.散步和采集;C.种植和饲养;D.观察法

23.《幼儿园教育纲要》科学领域规定全班幼儿必须学习的内容,一般采用

A.集体活动;B.小组活动;C.个别活动;D.家庭活动

24.幼儿科学技术玩具一般应

A.写实;B.夸张;C.拟人;D.自动化

25.要掌握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和内外各种制约条件,一般采用

A.个别物体观察;B.长期系统观察;C.比较观察;D.日常观察

26.下面哪个不是物理现象?

A.力和运动;B.光和颜色;C.热和温度;D.淀粉变色

27.下面哪个不属于幼儿科学游戏范围?

A.感知游戏;B.活动性游戏;C.实验性游戏;D.音乐游戏

28.幼儿科学教育中的分类包括

A.挑选分类和特定的标准分类;B.自由分类和指定分类;C.单一标准分类和多标准分类;D.同层分类和分层分类

29.幼儿科学教育中测量方法不包括

A.目测;B.正式量具测量;C.混合测量;D非正式量具测量

30.幼儿在活动区自由进行探索活动,这是

A.正规科学活动;B.偶发科学活动;C.非正规科学活动;D.自由科学活动

 

二、多项选择

1.量可以分为

A.不连续量;B.连续量;C.数量;D.测量

2.下列哪些是连续量

A长度;B.体积;C.时间;D.多少

3.幼儿学习简单的数学初步知识技能主要有

A.对应;B.计数;C.简单加减;D.自然测量等

4.幼儿数学教育的途径有

A.数学课;B.游戏;C各种教育活动;D.日常生活中的数学教育及数学角

5.幼儿数学课的类型有

A.集体型的数学课;B集体小组结合型的数学课;C.小组、个人结合型的数学课;D.个人型的数学课

6.简单来说,幼儿数学教育的方法包括哪两种

A.教师教的方法;B.幼儿学的方法;C.游戏法;D.操作法

7.3岁幼儿基本上

A.已懂加减的含义;B.已会加减运算;C.不会加减运算;D.不懂加减的含义,

8.4--5岁儿童可以

A.用数群进行加减;B.自己动手将实物合并;C.自己动手将实物取走;D.逐一计数加减

9.5--6岁幼儿能够

A.用数群加减;B.用表象加减;C.用具体实物加减;D.用动作加减

10.非对应比较可分为

A.单排比较;B.双排比较;C.不同排列形式的比较;D.连线比较

11.教幼儿比较两组物体的数量常用的比较方法为

A.重叠法;B.并置法;C.归纳法;D.演绎法

12.计数活动的结构在动作方面主要包括

A.头的动作;B.眼睛的动作;C.手的动作;D.语言动作

13.幼儿早期学习计数,一般要经过

A.口头说数;B.按物点数;C.说出总数;D.辨认多数

14.数的组成存在着相互联系的三种关系

A.等量关系;B.互补关系;C.互换关系;D.函数关系

15.简单加减法存在着三个数群的关系是

A.等量关系;B.逆反关系;C.互补关系;D.函数关系

16.幼儿加减运算能力发展要经历

A.具体水平加减;B.表象水平加减;C.抽象水平加减;D.动作水平加减

17.应用题的结构包括

A.思想性;B.教育意义;C.情节;D.数量关系

18.复习巩固对平面图形认识的方法有

A.图形分类;B.寻找图形;C.拼图活动;D.折叠活动

19.守恒不仅有数守恒还有

A.长度守恒;B.面积守恒;C.容积守恒;D.大小守恒。

20.复习10以内基数的方法一般有

A.按范例的数量取物;B.按数取物;C.运用各种感觉器官感知数量;D.数的转换

21.学习接数和倒数的常见方法有

A.卡片游戏;B.口头游戏;C.拍手游戏;D.智力游戏

22.巩固儿童对序数的认识的方法是

A.讲解;B.观察;C.操作;D.游戏活动

23.在幼儿数学教育中发展幼儿思维的具体要求

A.激发幼儿思维的积极性主动性;B.促进幼儿思维抽象能力的发展;

C.促进幼儿思维推理能力的发展;D.培养幼儿思维的敏捷性和灵活性;

24.按比较的排列形式可分为

A.对应比较;B非对应比较;C.简单的比较;D.复杂的比较

25.按比较的性质可分为

A.对应比较;B.非对应比较;C简单的比较;D.复杂的比较

26.对应比较可分为

A.单排比较;B.重叠比较;C.连线比较;D.并放比较,

27.应用题中的数量关系包括

A.已知条件;B.未知条件;C.语言文字;D.故事情节

28.口述应用题能促进幼儿

A.辩证思维能力的发展;B.思维抽象能力的发展;C.思维分析综合能力的发展;D.思维推理(知识迁移)能力的发展

29.10以内加减教学的安排通常是

A.学习解答口述应用题;B.理解加减含义;C.利用数的组成学习加减;D.巩固对加减的认识

30.幼儿学习自编口述应用题

A.不宜从理解抽象的应用题结构开始;B.应从描述和模仿开始;C.宜用小数量(4以内数)开始;D.宜用大数量开始

31.幼儿学习自编口述应用题通常有

A.按活动内容编题;B.看图编题;C.自由编题;D.按玩具所设置情境编题

32.教幼儿用数的组成学习加减应注意

A.逐个数的教;B.加减结合教;

C.口述应用题不用直观材料;D.总结口述应用题的三条件

33.幼儿数学教学中的教学游戏有

A.情节性的数学教学游戏;B.操作性的数学教学游戏;

C.运用各种感官的数学教学游戏;D.口头数学教学游戏

34.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趣教师应注意

A.内容要适合幼儿水平;B.方法要能引起儿童积极的思维活动;C.时间不超过3分钟;D.多种多样的直观材料

35.教幼儿运用各种感官感知和比较物体的量应注意

A.应根据不同教学要求,突出某种量;B.提醒幼儿物体重叠或并放时对齐;

C.在准备好的环境中寻找;D.在自然环境中寻找

36.巩固10以内各数的组成知识常见的方法有:

A.儿歌练习;B.操作练习;C.游戏练习;D.填空练习

37.幼儿掌握数学知识有两种水平

A.感知水平的掌握;B.记忆水平的掌握;C.想象水平的掌握;D.理解水平的掌握

38.数学课能保证幼儿数学教育的

A.个别性;B.灵活性;C.顺序性;D.系统性

39.过去通常把数学课分为

A.综合型;B.复习型;C.个别型;D.集体型

40.复习10以内加减运算的方法

A.教学游戏;B.感知练习;C.书面练习;D.口头练习

三、名词解释

1.学前儿童数学教育

2.学前儿童

3.连续量

4.非连续量

5.幼儿数学教育途径

6.数学角

7.操作法

8.数学智力游戏

9.比较法

10.幼儿科学教育

11.科学经验。

12.初级科学概念

13.科学情感

14.科学意识

15.生态学和生态学观点

16.STS教育

17.幼儿科学教育内容的目的性

18.幼儿科学教育内容的思想性和科学性

19.幼儿教师的直接指导

20.幼儿教师的间接指导

21.集体活动、个人活动和小组活动相结合的原则

22.正规科学活动

23.非正规科学活动

24.偶发科学活动

25.科学教育活动和幼儿园其他教育活动相结合的原则

26.幼儿园教育和家庭、社会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27.幼儿科学教育方法

28.观察法

29.科学教育的分类法

30.科学教育的测量

31.幼儿科学实验

32.幼儿科学游戏

33.劳动法

34.幼儿早期阅读

 

四、判断改错

1.比较法一般只限于视觉比较。

2.归纳法一般都在小班运用。

3.4岁左右儿童产生了对集合的笼统认识。

4.分类教学只在小班数前教育中进行。

6.儿童早期学习数数是由唱数直接到说出总数。

7.点数物体的大小对儿童计数活动产生影响。

8.计数活动的方式也会影响幼儿计数的水平。

9.4岁左右的儿童已能掌握数的守恒。

10.儿童对序数的认识要晚于对基数的认识。

11.幼儿在4岁时已能理解数的守恒。

12.幼儿认识序数要以认识基数为基础。

13.教幼儿学习数的组成要分合分开教。

14.逐一加减就是用计数的方法进行加减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