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及持续利用.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382402 上传时间:2022-10-29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4.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及持续利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及持续利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及持续利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及持续利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及持续利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及持续利用.docx

《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及持续利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及持续利用.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及持续利用.docx

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及持续利用

第八章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及其评估方法

为什么要保护生物多样性?

自1992年在里约热内卢签署了《生物多样性公约》以来,生物资源流失的速率仍在增加。

经济上的压力是世界上大多数的生物资源和生物多样性消亡的主要原因。

我们知道许多生物资源有着显著的经济价值,我们也知道许多毁坏性的活动自身仅有非常低的经济价值。

然而在制定实际经济决策的时候,由于某些原因,常常疏于“捕获”那些显而易见的经济价值。

这些“经济上的失误”是解释任何生物多样性丧失的关键。

如果我们能够对其予以重视,就将有机会减少生物多样性的丧失。

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和丧失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主要原因之一是人们没有充分认识生物多样性的价值,没有形成正确评估生物多样性价值的评估体系。

生物资源的过度开发和不合理利用是一严重的全球性问题。

对于目前具有直接经济价值的生物资源,人们会根据市场需求进行估价,甚至采取措施,保护其被长期利用不会灭绝,避免“涸泽而渔”的利用方式。

对于更多的、一时难以被直接利用的生物资源的价值,以及生物多样性的间接经济价值,往往易被忽视。

所以,对生物多样性的价值进行估价,以加强对其保护,使之达到持续利用目的,具有现实意义和未来意义。

了解生物多样性的经济价值,可以从使用价值和价值的角度,来观察和研究生物多样性。

从而揭示生物多样性对人类的重要性。

特别是通过对其经济价值的构成的分析,使我们能够知道:

直接利用价值仅仅是生物多样性总价值中的一小部分。

重视对间接利用价值的开发,并且充分认识其存在价值和不可利用价值的意义,对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是十分重要的。

 

第一节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一、生物多样性价值的分类

生物多样性是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宝贵的自然资源,其价值往往不被人们所重视,一般人们利用生物资源时,没有经过市场流通而直接被消费,只是取而用之而已。

生物多样性具有很高的开发利用价值,在世界各国的经济活动中,生物多样性的开发与利用均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Mohan认为:

自然资源的总经济价值包括了它的可利用价值(usevalue,UV)和非利用价值(non-usevalues,NUV)。

1、可利用价值

即可能的利用价值,指对自然资源的实际利用,可利用价值进一步分为三类。

直接利用价值、间接利用价值和可选择价值。

1)直接利用价值:

也叫使用价值或商品价值。

是人们直接收获和使用生物资源所形成的价值。

是人们愿意支付一定的货币来获得某种可直接利用的生物产品,所体现出的价值,包括消费使用价值和生产使用价值两个方面。

①消费使用价值:

指不经过市场流通而直接消费的一些自然产品的价值。

生物资源对于居住在出产这些生物资源地区的人们来说是十分重要的。

人们从自然界中获得薪柴、蔬菜、水果、肉类、毛皮、医药、建筑材料等生活必需品。

尤其在一些经济不发达地区,利用生物资源是人们维持生计的主要方式。

 

例如:

A.大约80%的世界人口仍主要依赖从植物中获得的各种药材。

在亚马孙河流域有2000多种动植物被作为药用,在中国,能够入药的物种多达5000多种。

B.木材和动物粪便提供了尼泊尔、坦桑尼亚和马拉维主要能源需求的90%和其它一些国家的80%。

C.在偏僻地区生活的居民的蛋白质主要来源于狩猎野生动物。

在非洲,野生动物的肉制品在人们食物中占据了所需蛋白质的很高的比例;在尼日利亚为20%,博茨瓦纳为40%;扎伊尔为75%;在加纳,大约75%的人口的蛋白质来源为动物,包括各种鱼类、昆虫和蜗牛;在尼日利亚的一些边远地区,猎物为人类提供的蛋白质占其年消耗总量的20%。

D.在马来西亚东部的沙捞越,猎人每年捕获到并吃掉的野猪的价值可折合成市场价的40亿美元。

在全世界范围内,每年要捕获1亿吨的鱼类,主要为野生鱼类,其中有很大一部分被渔民自己吃掉。

②生产使用价值:

指商业上收获时,用于市场上进行流通和销售的产品的价值。

(生物资源的产品一经开发,往往会具有比其自身高出许多的价值,常见的生物资源产品包括:

木材、鱼类、动物的毛皮、麝香、鹿茸、药用动植物、蜂蜜、橡胶、树脂、水果、染料等)

例如:

在美国西部,可从一种药鼠李的树皮中提取轻泻剂产品,十分的畅销,每年约为100万美元,而市场销售价更高达每年7500万美元。

在1976-1984年期间,美国从生物资源方面获得的利润高达每年876亿美元。

木材是一些发展中国家的重要出口产品,全世界每年的木材产值在750亿美元以上。

在印度尼西亚,木材是第二大出口产品,地位仅次于石油。

从1981-1983年,亚洲,非洲和南美洲出口的木材产品的价值为平均每年81亿美元。

 

一些非木材的生物产品也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例如:

印度尼西亚1982年非木材产品的对外贸易达2亿美元。

(2)间接利用价值:

生物资源的间接价值是与生态系统功能有关,它并不表现在国家的核算体制上,但它们的价值可能大大超过直接价值。

而且直接价值常常源于间接价值,因为收获的动植物物种必须有它们的生存环境,它们是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

没有消费和生产使用价值的物种可能在生态系统中起着重要作用,并供养那些有使用和消费价值的物种(陈灵芝,1994)。

通常是生态系统的功能所提供的效益,人们会愿意为在林中游憩等一类对生物多样性资源的间接利用而支付一定的货币,从而形成了资源的间接利用价值;

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包括非消费性使用价值、选择价值、存在价值和科学价值四种价值。

①非消费性使用价值(生态系统功能方面的价值):

保护生物资源可以为人类社会带来日益增长的利益,这种效益因地域和物种的不同而各不相同。

大致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能量固定:

光合作用固定太阳能,使光能经绿色植物进入食物链,从而给可收获物种提供维持系统。

*调节气候:

生态系统对大气候及局部气候均有调节作用包括对温度降水和气流的影响

*保护土壤:

受自然植被覆盖和凋落层保护的优质土壤可保持肥力、防止危险滑坡、保护海岸和河岸以及防止淤积作用对珊瑚礁、淡水和近海渔业的破坏。

 

*稳定水文:

在集水区内发育良好的植被具有调节迳流的作用。

植物根系深入土壤使土壤对雨水更具有渗透性。

有植被地段比裸地的径流较为缓慢和均匀。

一般在森林覆盖地区雨季可减弱洪水干季在河流中仍有流水。

例如马来西亚森林集水区内,每单位面积迳流在高峰期大约相当于橡胶园油棕园内迳流量的50%。

在迳流的低峰期约为种植园的1倍。

*维持进化过程:

生态系统的功能包括传粉、基因流动、异花授精的繁殖功能、维持环境的效力和对经济物种获取有益遗传品质有影响的物种,保持进化过程,在生态系统中使竞争者之间保持永恒的张力。

*污染物的吸收和分解,包括有机废物、农药以及空气和水污染物的分解作用。

*科研、娱乐方面的价值。

指人们采用不同的方式利用生物资源开展娱乐活动。

在不破坏自然环境的条件下进行旅游活动称为生态旅游。

如野外观鸟、赏花、森林浴等。

这些活动的价值也叫休闲价值。

在全世界,生态旅游可获取120亿美元的收入。

例如,在加拿大,每年大约84%的人口要参与到与野生动物有关的娱乐活动中去(如狩猎、参观动物园、保护区旅游等),每年可为加拿大创造约8亿美元的收入。

我国四川省九寨沟,社区共管。

另外,生态旅游还有一定的生态教育功能。

②可选择价值:

是人们为维护将来可能对生物多样性的利用而支付的货币,它类似于保险,常常介于可利用价值与非利用价值之间。

保护野生动植物资源,以尽可能多的基因,可以为农作物或家禽,家畜的育种提供更多的可供选择的机会。

例如:

家猪与野猪杂交,培育形成了瘦肉型猪的新品种。

家鸡目前已有上百个不同的品种,均来自于原鸡。

紫杉和红豆杉中提取抗癌药物。

(现在自然界的许多野生动植物,也许短时间内,人类无法进行利用,其价值是潜在的。

也许我们的子孙后代能发现其价值,找到利用它们的途径。

因此多保存一个物种,就会为我们的后代多留下一份保贵的财富。

 

2、非利用价值

生物多样性的非利用价值(或称为存在价值)主要是指野生生物存在的伦理感情价值。

有些物种,尽管其本身的直接价值很有限,但它的存在能为该地区人民带来某种荣誉感或心理上的满足。

例如:

我国的大熊猫,金丝猴,褐马鸡等是我国的特产珍稀动物,全国人民都引以为荣。

熊猫已成为中国的象征。

但非利用价值在定义和估计上还有些岐义。

David和Dominica认为可分为遗产价值和存在价值,Arrow等人将存在价值称为“消极”利用价值。

前者度量了某些随着人们的知识而自然增民的利益,这些知识使个人提高了对他人在未来从资源中获取利益的认识。

后者与当前的利用或可选择价值无关,它仅仅产生于任何特殊财产的存在性。

对于存在价值,Randall和Stoll举例说:

这就如同一个人关心对蓝鲸的保护,尽管他没有见过,而且也决不可能见到蓝鲸一样。

存在价值反映了人们为了确保生物多样性继续存在的WTP。

存在价值是处于经济学家(注重研究经济价值)和生态学家(注重研究生态价值)之间的一种过渡性价值,它为经济学家和生态学家提供了共同的价值观,是现代保护自然运动的源泉。

主要是存在价值。

是一种模糊的,难以表达清楚的经济价值,为此,常常从动机(motive)的角度来描述它。

常见的有:

(1)替代动机和替代价值。

替代消费是通过想象来体验或享受别人对生物多样性效益的消费,替代动机是指人们对替代消费的支付意愿,由此产生生物多样性效益的替代价值;

(2)利他主义动机和利他主义价值。

利他主义是指为他人和生物着想,人们由于为他人和生物着想的支付意愿是利他主义动机,生物多样性的效益由此产生的价值是利他主义价值;

 

(3)遗产动机和遗产价值。

是人们为了自己的后代能利用生物多样性效益的支付意愿;

(4)礼物动机,是人们为了使自己亲密的人能利用生物多样性效益的支付意愿,属于选择价值;

(5)同情动机,是指人们对生物多样性所提供的公众效益被破坏表示同情心,并为保护生物多样性效益的支付意愿,通常认为它属于存在价值;

(6)管理动机,亦被称为“Gaian动机”,是指人为生物多样性效益能得到更好管理的支付意愿,通常认为它属于存在价值;

(7)权利动机,是指人们在“尊重生命”的伦理指导下,认为生物有生存的权利,并为保护它们的支付意愿,通常认为它属于存在价值;

(8)义务动机,是指人们认为自己有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义务,并为保护它的支付意愿,通常认为它属于存在价值;

(9)伦理动机和保护价值,是指人们从伦理角度认为生物多样性应该得到保护,并为其保护的支付意愿。

一般认为存在价值的动机都是与伦理相关。

生物多样性的伦理价值

 讨论生物多样性的伦理价值,就是要从崇尚尊重生命、珍视生物、理解自然的内在价值来讨论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1.每一个物种,不论它目前对人类的重要性如何,不论物种大小,物种是简单还是复杂,是古老的还是近代进化的,是经济上重要的还是没有直接经济价值的,都是世界上真实存在的。

所有物种都是世界生物群落的一部分,享有同人一样的生存权利;

2.每一个物种都有其自身价值,即与人类需求无关的内在价值(Naess,1986);

3.人类高智慧,不仅没有权力破坏任何物种,而且有责任采取行动来保护物种,使其免受人类活动破坏,导致物种灭绝;

4.所有的物种都蕴藏着面对生存难题,解决生存难题的独特的生物学答案,因此其生存不应该受到人类的干扰;

5.非动物的物种也通过对子代的生产和对环境的不断适应,表明它们的生存意愿,人类造成一个物种过早灭绝,从而摧毁这一自然过程,可以被认为是“超级杀戳”,因为它不仅杀死了活着的个体,而且杀死了该物种未来的后代,阻止了进化和物种形成过程。

6.物种间相互依存。

物种是自然群落的一部分,各物种之间以复杂的方式相互作用。

一个物种的灭绝或损失可能对这个群落的其它个体成员具有深远影响,可能会导致连锁灭绝。

如盖尔假说(Gaiahypothesis)认为,生物群落具有创造和维护适宜于生物的生存环境的作用。

Ehrlich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