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3815660 上传时间:2023-05-21 格式:DOCX 页数:52 大小:31.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2页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docx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docx(5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docx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

教学内容

整十、整百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

1.引导学生基本掌握整十数、整百数除以一位数(首位能整除)的口算。

2.通过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借助实物操作形成“自己的算法”。

通过讨论和比较,明确算理。

3.培养学生喜爱数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

掌握整十数、整百数除以一位数(首位能整除)的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

掌握整十数、整百数除以一位数(首位能整除)的口算方法。

 明确算理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导入

一、创设导入,明确目标。

1、复习引入:

除法口算:

出示口算卡片,口算。

2、出示学习目标,明确学习要求。

明确教学目标

新课

教学

二、互动探究,归纳解法。

1、教学60÷3

出示场景图。

观察场景图,说说知道了什么?

出示问题:

每班分得多少支?

你会列式吗?

学生口答算式,老师板书:

60÷3

先自己想一想,结果是多少,然后告诉你的同桌。

组织全班交流:

说说你是怎样算的?

2、教学“试一试”600÷3

考虑:

你准备怎么算?

交流算法。

比较:

60÷3和600÷3在算法上有什么相同之处?

3、练习:

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比一比:

每组的题目有什么联系?

在算法上有什么相同之处?

4、教学120÷3

观察题目,理解题意。

出示问题:

每班分得多少支?

你会列式吗?

学生口答算式,老师板书:

120÷3

先自己想一想,结果是多少,然后告诉你的同桌。

组织全班交流:

说说你是怎样算的?

口算交流时,鼓励学生算法的多样化,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算法,尊重学生个性化的思维特点,更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巩固

练习

三、实践应用,解决问题。

1、做P49页想想做做第2题

看谁算的又对又快?

选择一两题让学生说说算法。

2、做P49页想想做做第3题

算一算,连一连。

3、做P49页想想做做第4题读题,理解题意。

独立完成,交流想法。

4、做P49页想想做做第5题

读题,理解:

什么是“单打”单打是几人一组?

“双打”呢?

独立完成,交流想法。

5、做P49页想想做做第6题

看图,涂色部分和长方形有什么关系?

独立完成,交流想法。

追问:

为什么列式120÷6?

四、达标练习,评价总结。

(一)达标练习。

出示小检测,学生独立完成。

(二)评价总结。

提问: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知识?

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让学生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产生学以致用的体验,认识到计算是解决许多实际问题的有效方法,进一步提高学生学好口算除法的积极性。

整十、整百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

60÷3=20(支)

答:

每班分得20支

600÷3=200

120÷3=40(支)

答:

每班分得40支。

 

 

教学内容

笔算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能整除)

1、经历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方法的探索过程,会笔算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能整除)。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力、动手操作能力和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情趣。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有条理地思考,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进一步发展解决问题的策略,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

掌握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方法和格式。

教学难点

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教具准备

掌握整十数、整百数除以一位数(首位能整除)的口算方法。

 明确算理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导入

一、创设导入,明确目标。

1、复习引入:

(1)、口算练习。

(2)、出示口算卡片,生口答。

2、“小红和小明一共到商店买了18支铅笔,平均每人买了几枝呢?

”出示应用题,指名口答算式。

生:

口答算式18÷2=9师:

你是怎样想的?

3、过渡: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除法。

(板书课题)出示学习目标,明确学习要求。

从实际引出新的计算,是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实际应用

 

新课

教学

二、互动探究,归纳解法。

1、教学两位数除以一位数。

(1)出示场景图,说说知道了什么。

要求平均每个女孩买多少枝应该怎样列式呢?

生口答师板书除法算式:

46÷2

猜一猜46÷2商是几十多?

你能算出准确的结果吗?

自己想一想,并在小组里交流思考的方法。

交流:

你能说一说你是怎么算的吗?

同学们,如果就看46÷2这个算式,我们可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怎么算呢?

(我们可以先算40除以2等于20,再算6除以2等于3,最后把20和3合起来等于23。

46除以2等于23。

指名多说。

过渡:

46÷2还可以用竖式来计算,你知道吗?

(2)介绍竖式计算。

先算被除数十位上的4除以2,商是2。

问:

2写在商的什么位置?

在被除数的十位上面对齐写2。

追问:

2为什么写在商的十位上?

全班回答。

师板书讲解:

商完2后,下面算2乘2得4,4减4得0。

算到这儿算完了吗?

(没有,个位上的6还没算呢。

因为还要除个位上的数,整数首位的0是没有意义的,可以省略不写。

为了计算准确,我们把除数个位上的6拉下来放在横线下面除,6÷2会算吗?

谁来接着算下去。

(3)小结:

我们再回顾46÷2笔算过程,要从哪一位除起,除得的商写在哪里?

被除数十位上的数除过以后再怎么办?

商写在哪里?

2、教学“试一试”。

先口头计算246÷2,再用竖式计算。

 

三位数除以一位数与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相比,计算方法的最大区别是要先除被除数百位上的数,即先算几百除以一位数,教师用这样的问题“1为什么写在商的百位上?

”提醒学生注意商的书写位置。

巩固

练习

三、实践应用,解决问题。

1、做P51页“想想做做”第1题。

学生练习。

谁能说说第一题95÷3的你是怎么用竖式计算的。

四、达标练习,评价总结。

(一)达标练习。

出示小检测,学生独立完成。

1、做P51页“想想做做”第2题。

自己完成计算,集体校对。

归纳错误原因,指导改正。

2、做P51页“想想做做”第3题。

从图中你知道什么,要求什么?

你会列式吗?

自己完成计算。

(二)评价总结。

这节课学习了什么?

你能告诉大家用竖式计算除法要注意些什么吗?

在巩固练习中,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解决问题,并采取个人独立算、小组合作算等多种练习形式

笔算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能整除)

   46÷2=23(个)       246÷2=123(个)

(余数要比除数小)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52-53页除法的验算

1、掌握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能整除)的验算,包括没有余数的和有余数的。

2、通过具体的问题,理解验算的方法和意义。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有条理地思考,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进一步发展解决问题的策略,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

掌握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能整除)的验算

教学难点

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的验算方法及意义。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导入

一、创设导入,明确目标。

1、复习引入:

竖式计算:

432÷2334÷389÷43、

2、过渡: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除法。

(板书课题)出示学习目标,明确学习要求。

明确教学目标

新课

教学

二、互动探究,归纳解法。

1、教学没有余数的除法验算 

出示场景图。

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出示第一问:

36元可以买多少根跳绳?

列式并计算结果,同时,复习笔算除法的运算顺序和算理。

老师板书。

提问:

算得对不对?

你有办法来验证吗?

先和同桌说,再指名回答。

板书乘法验算的竖式,说说12表示什么?

3表示什么?

36又表示什么?

怎么看算对了没有?

指出:

最后一定要和被除数比。

2、教学有余数的除法验算

出示第二问:

65元可以买多少根跳绳,还剩多少元?

试着列竖式计算并验算,遇到问题可以和同桌商量。

交流:

你遇到了什么问题?

老师板书除法竖式。

提问:

你是怎样验算的?

板书乘法21×3的竖式。

结合竖式,提问:

63不等于65呀?

我们算错了吗?

引出剩余的2元要加上去,板书完竖式。

3、小结:

结合乘法竖式问问各部分的意思。

 

比一比,刚才两题除法的验算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通过启发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合作探究除法的验算方法,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

巩固

练习

三、实践应用,解决问题。

1、做P53页想想做做第1题的第一组

先算一算,再看看每组中的两道题有什么联系。

独立完成后两组的计算。

2、完成P53页想想做做第2题。

独立完成计算及验算,说说各题的算理算法。

3、做P53页“想想做做”第3题。

从图中你知道什么,要求什么?

想一想,我们怎么比较哪种树苗贵一些呢?

独立完成,交流。

4、做P53页“想想做做”第4、5题。

四、达标练习,评价总结。

(一)达标练习。

出示小检测,学生独立完成。

(二)评价总结。

这节课学习了什么?

你能告诉大家验算时要注意些什么吗?

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进一步加深学生对除法验算方法的理解和运用。

练习中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发展应用意识,从中鼓励学生养成自觉验算的良好习惯。

除法的验算

36÷3=12(根)

 

65÷3=21(根)……2(元)

 

 

 

教学内容

教材第54页练习七

(1)第1~6题

1.巩固整十数、整百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能整除)的口算和笔算,及除法的验算并运用这些知识解决问题。

2.通过实物操作培养学生动脑、动手、动口等能力。

3.探索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灵活解题的能力。

4.引导学生感悟到美源于生活,感悟到数学知识的魅力。

教学重点

掌握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及其验算。

教学难点

学会找到场景图中的隐含信息来解决实际问题。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导入

一、创设导入,明确目标。

1、谈话导入:

2.出示目标,明确要求。

基础

练习

二、基本练习,寻找缺漏。

1、练习口算

(1)做P54页第1题。

直接写得数。

选择几题,说说是怎样算的。

(2)做P54页第2题。

2、练习笔算

做P54页第3题。

独立做在作业本上。

指名板演。

集体订正。

说说验算的方法。

通过不同形进的计算练习,不断巩固学生的计算方法,教师适时作出评价,调动学生计算的积极性。

 

拓展

延伸

三.综合练习,拓展延伸。

1、做P54页第4题

先算一算,填一填,再比一比。

2、做P54页第5题

读题,理解题意。

独立完成,交流想法。

3、做P54页第6题

看图,理解题意。

完成计算,交流想法

四、达标练习,评价总结。

(一)达标练习。

出示小检测,生独立完成

1、直接写出得数。

540÷6200÷4320÷8600÷3

800÷2420÷7300÷6120÷4

2、用竖式计算并验算。

87÷469÷3845÷4689÷2

3、新星小学三年级有428人,分两批去参加植树活动,平均每批去多少人?

(二)评价总结。

提问: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什么不明白的问题?

 

 

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能够获得解决问题的办法,数学是从直观到抽象的转变。

练习七

(1)

 

教学内容

教材第55页练习七

(2)第7-12题。

1.逐步积累解决两步计算实际问题的方法和策略,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步形成“要求……先要求……”这样一种有条理、合逻辑的思考方法。

2.培养学生观察、推理、迁移的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善于动脑的良好习惯和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收集、整理信息,并灵活组合信息。

教学难点

进行有条理、合逻辑的思考。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导入

一、创设导入,明确目标。

1、谈话导入:

2.出示目标,明确要求。

基础

知识

二、基本练习,寻找缺漏。

1、练习口算

 20÷2  33÷3 40÷2    

63÷3   80÷2  93÷3

分类口算,整理算法。

2、完成P55页7、8题。

3、练习笔算和验算。

先估算商是几百多,再用竖式计算并验算。

266÷2889÷4

683÷2935÷3

生独立完成后,指名生扮演。

师生共同订正。

4、完成P55页第9题。

先估计,再计算。

多种形式计算练习,不断巩固学生的计算方法,教师适时作出评价,调动学生计算的积极性。

拓展

延伸

三.综合练习,拓展延伸。

1、完成P55页第10题。

读题,理解题意。

独立完成,交流想法。

2、完成P55页第11题。

看图,收集信息。

独立思考后,再交流。

试着用“要求……先要求……”说说你怎么想。

解答在作业本上。

集体订正。

3、完成P55页第12题。

看图,收集信息。

独立思考后,再交流。

试着用“要求……先要求……”说说你怎么想。

解答在作业本上。

集体订正。

4、解答思考题(P54页)

读题,理解题意。

说说:

小宇的火车票票价是妈妈的一半,你怎么理解?

试着列式,计算。

追问:

为什么用96÷3?

四、达标练习,评价总结。

(一)达标练习。

出示小检测,生独立完成

1、直接写出得数。

2、用竖式计算。

3解决实际问题。

(二)评价总结。

提问:

你知道了要求……先要求……怎么应用了吗?

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增加自主解答问题后的成功体验

练习七

(1)

48-15=33(个)

33÷3=11(个)

 

 

 

 

教学内容

教材第56~57页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不能整除的)

1.通过操作,找出新旧知识的联系,基本掌握首位除时有余数的除法笔算。

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2.掌握利用估算来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3.培养学生观察、推理、迁移的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首位除时有余的处理方法。

教学难点

基本掌握首位不整除的除法笔算。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导入

 

一、创设导入,明确目标。

1、复习引入:

竖式计算:

5÷28÷316÷5

2、过渡: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除法。

(板书课题)出示学习目标,明确学习要求。

新课

教学

二、互动探究,归纳解法。

1、教学52÷2 出示情景图。

提出问题:

把52个羽毛球平均分给2个班,每个班能分得多少个?

根据问题列出算式。

在草稿本上试算,说说与前面学的除法有什么不同。

用小棒摆一摆,分一分。

交流你是怎么分的?

突出“先分给每个班2筒后,还剩下1筒和2个羽毛球,该怎么办?

借借助学具或画图,体会先要分整筒的,分给每班2筒,余下的一筒要和单个的合起来再分。

也就是余下12个,每班再分6个。

每班共分到26个。

2、教学52÷2的竖式 

说明,52÷2还可以用竖式来计算。

指名回答第一步,板书好十位上的2和2乘2的4。

注意想:

5里面最多有几个2。

接下去该怎么算?

打开书本P7先互相说一说,再试着把题做完。

交流。

提问:

十位除后余下1怎么办?

合上书本,想一想怎么除的,在草稿本上再算一遍。

自己验算一下,看看算得对不对。

 说说今天学的除法和以前学的有什么不一样?

3、小结 

通过采用“摆小棒”,让学生经历“独同桌交流一同桌交流---全班反馈---小结分法”的过程,逐步形成一定的操作表象,以帮助理解抽象的算理。

巩固

练习

三、实践应用,解决问题。

1、做P57页想想做做第1题 

先独立试做前两小题。

指名板演。

集体订正。

说说计算方法。

独立做后两小题。

 

2、做P57页想想做做第3题 

独立完成,比一比上、下两题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四、达标练习,评价总结。

(一)达标练习。

1、做P57页想想做做第4题 

先估计商是几十多,说说估算方法。

2、做P57页想想做做第5题 

读题,理解题意。

说说该怎样列式?

3、做P57页想想做做第6题 

说说:

要提出除法计算的问题,应该提什么样的问题?

(二)评价总结。

通过这节课你掌握了哪些知识?

你能告诉大家计算时要注意些什么吗?

通过及时、必要的练习,帮助学生巩固新知。

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不能整除的)

52÷2=26(个)

 

 

 

、、

 

教学内容

教材第58~59页例6三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不能整除的)

1.通过操作,找出新旧知识的联系,基本掌握首位除时有余数的除法笔算。

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2.掌握利用估算来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3.培养学生观察、推理、迁移的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首位除时有余的处理方法。

教学难点

基本掌握首位不整除的除法笔算。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导入

一、创设导入,明确目标。

1、复习引入:

竖式计算:

52÷281÷336÷5

2、过渡: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除法。

(板书课题)出示学习目标,明确学习要求。

巩固旧知

新课

教学

二、互动探究,归纳解法。

1、教学例6。

出示情景图。

提出问题:

把738名学生分两批,平均每批有多少人?

根据问题列出算式。

先估计一下结果大概是几百多。

独立思考后再和小伙伴交流。

2、在草稿本上列竖式,说说与前面学的除法有什么不同?

指名回答第一步,板书好百位上,注意想:

7里面最多有几个2?

接下去该怎么算?

互相说一说。

交流。

提问:

十位除后余下1怎么办?

互相说一说,再试着把题做完。

想一想怎么除的,在草稿本上再算一遍。

自己验算一下,看看算得对不对。

 

说说今天学的除法和以前学的有什么不一样?

3、小结 

让学生进行独立计算,在计算中进一步感悟算法, 使学生能够真正地理解算理,掌握算法。

巩固

练习

三、实践应用,解决问题。

1、做P59页想想做做第1题 

先独立试做前两小题。

指名板演。

集体订正。

说说计算方法。

独立做最后一小题。

 

2、做P59页想想做做第2题 

先估计,并说说估计方法。

独立完成竖式计算。

交流结果并与估算结果比较。

四、达标练习,评价总结。

(一)达标练习。

1、先估一估商是几百多再计算。

655÷5486÷3852÷3

2、解决实际问题。

(1)、做P59页想想做做第3题 

读题,理解题意。

完成计算,交流想法。

(2)、做P59页想想做做第4题,理解题意,完成表格填写。

观察表格:

你有什么发现?

(3)、做P59页想想做做第5题 读题,理解题意。

想一想,130个盒子够装吗?

可以怎样来列式?

(二)评价总结。

这节课学习了什么?

你能告诉大家计算时要注意些什么吗?

 

让学生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月题的过程中,产生学以致用的体验,认识到用除法计算解决很多实际问题的有效方法,进一步提高学笔算除法的积极性。

三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不能整除的)

738÷2=346(个)

 

 

 

教学内容

教材第60~61页例7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

1、经历探索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笔算方法的过程,弄清算理,掌握算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养成自觉验算的习惯。

2、在具体的情境中估算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商是几位数,增强估算的意识和能力。

3、在独立思考、与他人交流算法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培养学习的主动性以及合作、交流的意识,产生对数学的积极情感,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首位不够除时的处理方法。

教学难点

基本掌握首位不够除的除法笔算方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导入

一、创设导入,明确目标。

1、复习引入:

复习

先说说商是几位数,再用竖式计算。

①72÷3  ②72÷8  ③312÷2

问:

为什么题①的商是二位数,而题②的商是一位数?

2、过渡: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除法。

(板书课题)出示学习目标,明确学习要求。

巩固旧知

新课

教学

二、互动探究,归纳解法。

1、出示例7

出示情景图,看图,你会列式吗?

312÷4

(1)与题③比较有什么不同?

商是几位数?

为什么?

(被除数的百位比除数小,百位上不够商1个百。

(2)估计商大约是多少。

(3)你会用竖式计算吗?

试一试。

2、反馈:

3个百除以4不够商1个百,怎么办?

31个十除以4够商几个十?

商7写在被除数的什么位上?

为什么?

(因为除到了被除数的十位。

4、验算:

学生口答验算的过程,教师板书。

5、比较:

与题③比较用竖式计算时有什么不同?

(被除数首位不够除)

板书课题:

三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不够除)

6、同桌互相说说计算过程和计算方法。

7、小结:

被除数的百位上的数比除数小,就要看到十位,首次商除到了被除数的十位就要把商写在十位上。

8、翻开书第60页,阅读并完成例题中的竖式和填空。

通过交流,让学生在交流中理解算理,掌握算法,同时也培养了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良好习惯。

巩固

练习

三、实践应用,解决问题。

1、做P61页想想做做第1题

(1)先说说商是几位数,估计商是几十多,再计算。

同时板演

(2)完成后,同桌互相批改,集体订正板演题。

2、做P61页想想做做第2题3、做P61页想想做做第3题

独立完成计算,交流。

比较两个问题,说说你有什么发现?

四、达标练习,评价总结。

(一)达标练习。

1、先估一估商是几位数再计算。

2、解决实际问题。

(1)、4、做P61页想想做做第4题

读题,理解题意。

问:

解决这个问题需要进行几步计算?

第一步算什么?

你是怎么想到的?

(2)、做P61页想想做做第5题。

(二)评价总结。

这节课学习了什么?

你能告诉大家计算时要注意些什么吗?

练习中通过学生讨论、小组交流等方式,营造民主,平等的学习氛围,使学生获得人人动口、动脑参与学习的机会,计算与解决问题相结合,避免计算教学的精燥,同时有助于加深学生对数学与生活密切联系的体验。

三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不够除)

312÷4=78(人)

 

 

 

教学内容

教材第62页练习八

(1)

1、巩固前面两段学习的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内容,帮助学生逐步形成相关的计算技能,提高学生的计算水平和对实际问题的分析能力。

 

2、尽可能让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关心学生的计算方法和结果。

对于其中的实际问题,让学生在独立探究的基础上进行交流,发展学生的解题策略。

3.培养学生善于动脑的良好习惯和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熟练掌握除法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

解决实际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