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社会性发展练习题+答案.docx
《儿童社会性发展练习题+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儿童社会性发展练习题+答案.docx(3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儿童社会性发展练习题+答案
儿童社会性发展
第一章儿童社会性发展的理论与研究
一、单项选择题
1、精神分析理论就是儿童心理发展史上第一个关于个体发展的理论学派,该理论的创始人就是(A)
A弗洛伊德B班杜拉C皮亚杰D埃里克森
2、新精神分析主义者(D),提出考察儿童发展时既要考虑生物因素又要考虑社会文化因素在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她根据个体社会化历程的不同时期中所经历的自我与社会环境之间的冲突,把个体人格与社会性发展划分为8个阶段。
A弗洛伊德B班杜拉C皮亚杰D埃里克森
3、(B)认为,个体社会行为起源于直接学习与模仿。
A弗洛伊德B班杜拉C皮亚杰D埃里克森
4、模仿作为儿童掌握社会行为的一种机制或途经,就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有四个子过程构成,顺序正确的就是(A)
A注意——保持——动作表征——动机B注意——动作表征——保持——动机
C注意——动机——保持——动作表征D注意——保持——动机——动作表征
二、填空题
1、社会学习理论的代表人物就是__班杜拉_与__沃尔特斯_。
2、认知发展理论的代表人物就是__皮亚杰__与__柯尔伯格__。
3、班杜拉认为儿童行为起源于以偶然强化为中介的__直接学习__与_模仿__。
4、布朗芬伦纳的人类发展生态学模型中的四大系统的分别就是_宏系统_、_外层系统_、_中间系统_与_微系统
5、儿童社会性发展研究的数据收集的主要方法有_观察法__、_访谈法__、_问卷法__、_实验室实验__与_现场实验__
6、一份完整的问卷一般包括_标题_、_前言_、_指导语_、_问题_与_结束语_几部分。
7、儿童社会性发展研究的两种基本类型有__描述性研究___与__解释性研究__。
8、儿童社会性发展研究的主要采用的两种研究设计有__横断研究_与_纵向研究或追踪研究_。
三、名词解释
1、直接强化:
就是儿童自己行为所产生的结果对该行为以后重复发生的可能性的影响。
(P8)
2、替代强化:
就是指榜样行为的结果对学习者的学习所起的强化作用。
(P8)
3、自我效能感:
所谓自我效能感,即就是指个人对影响其生活的事件能够施加控制的意念。
(P8)
4、固定行为模式:
就是物种与生俱有的用以帮助其适应环境的行为反应。
(P13)
5、微系统:
个人在环境中直接体验着的环境。
儿童的微系统之一就是有父母与儿童的同胞组成的家庭,另一个微系统就是学校环境,主要有教师与同伴组成。
(P16)
6、中间系统:
指儿童直接参与的微系统之间的联系与相互的影响。
(P16)
7、外层系统:
指那些儿童并未直接参与但却对个人有着影响的环境。
(P16)
8、宏系统:
指儿童所处的社会或亚文化中的社会机构的组织或意识形态。
(P17)
四、简答
1、精神分析理论、社会学习理论、认知发展理论关于儿童社会性发展的主要理论观点。
P2-5、P5-9、P10-12
答:
弗洛伊德创始的精神分析理论就是儿童心理发展史上的第一个关于个体发展的理论学派。
精神分析理论认为,人格就是由伊底、自我与超我三个成分组成。
新生儿人格结构中的唯一成分就是伊底。
个体童年期的生活事件在成年期的人格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弗洛伊德把儿童心理发展划分为5个阶段:
口唇期、肛门期、性器期、潜伏期与生殖早期。
儿童都面临着一个满足自我身体需要与服从社会需要之间的冲突。
当社会允许适当的身体满足时,这种冲突便可以获得满意的解决,但就是如果这种需要得不到满足或满足过度时,个体就会在以后的成人生活中反映出这种遗留行为。
新精神分析主义者埃里克森认为,在考察儿童发展时既要考虑到生物因素,同时也要考虑社会文化因素在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埃里克森根据个体在社会化历程的不同时期中所经历的自我与社会环境之间的冲突,把个体人格与社会性发展划分为8个阶段:
(1)基本的信任对不信任;
(2)自主对羞怯、疑虑;(3)主动性对内疚;(4)勤奋对自卑;(5)统一性对角色混乱;(6)亲密对孤独;(7)生殖与停滞;(8)自我整合与绝望。
社会学习理论其代表人物就是班杜拉与沃尔特斯,认为个体行为的变化就是由个体的内在因素与环境因素相互作用所决定的。
班杜拉认为,个体社会行为起源于以偶然强化为中介的直接学习与模仿。
70年代末期以后,班杜拉的研究兴趣开始转移到自我效能感上来。
她认为自我效能感通过决定着人试图去做什么以及在做的过程中要付出多大的努力的预期而对个体行为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
认知发展理论关于儿童社会性发展的观点主要体现在皮亚杰与柯尔伯格的论述中,皮亚杰认为儿童一出生就就是其自身发展的积极动因。
她积极地从环境中寻找、选择适宜自己的刺激,积极主动地与环境发生交互作用。
关于认知发展与社会性发展之间的关系,儿童的社会性发展与认知发展不就是彼此分离的过程,而就是相互依存的。
但就是儿童的某些特定社会机能只有在相应的认知机能形成之后才能出现,某一年龄阶段儿童社会性发展的特点都可以从相应的认知发展阶段中找到根源。
柯尔伯格在其关于儿童性别化发展的研究中强调,儿童性别概念的发展就是性别角色发展的前提,在形成性别恒常性之前,儿童就是不可能形成稳定的性别化行为的。
2、习性学关于儿童行为研究的基本观点。
P13
答:
习性学在儿童的依恋与同伴关系研究领域中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其创立者主要有劳伦茨与廷伯根。
固定行为模式就就是物种与生俱有的用以帮助其适应环境的行为反应。
其中最著名的一个例子就就是“印刻”现象——有一种追随在出生后遇到的第一个活动物体的倾向。
这种行为就是非习得性的,与父母产生依恋并获得保护以便生存下去。
习性学家认为,只能够在个体发展的某一特定阶段发生,错过了这一特定阶段,这类反应就不会形成,因此,她们把这一时期称为“关键期”。
3、布朗芬布伦纳的人类发展生态学模型的理论。
P16-18
答:
布朗芬布伦纳强调研究“环境中的发展”或者说“发展的生态学”的重要意义。
“生态”在这里就是指有机体或个人正在经历着的,或者与个体有着直接或间接联系的环境。
她认为生态环境就是由若干相互镶嵌在一起的系统组成,即宏系统、外层系统、中间系统、微系统组成。
宏系统指儿童所处的社会或亚文化中的社会机构的组织或意识形态。
外层系统指那些儿童并未直接参与但却对个人有着影响的环境。
中间系统指儿童直接参与的微系统之间的联系与相互的影响。
微系统就是指个人在环境中直接体验着的环境。
儿童的微系统之一就是有父母与儿童的同胞组成的家庭,另一个微系统就是学校环境,主要有教师与同伴组成。
4、当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研究的主要理论主题与新趋势。
P18-26
答:
理论主题:
1、认知、情感与行为的关系新趋势:
1、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2、生物与环境2、强调儿童在社会化过程中的主动性
3、个人与情境3、研究课题从分离走向整合
4、儿童的社会互动4、注重在多种不同水平上对儿童社会性发展
5、个人与社会系统进行分析
5、采用观察法研究儿童社会性发展的优缺点及运用时应注意的问题。
P30-32
答:
优点:
1、由于观察法可以提供儿童日常生活中的行为情况,所以它回答了对心理学研究描述性不强的批评;2、观察法具有较高的生态效度;3、避免了实验室中实验变量的操纵可能遇到的伦理问题;4、现代化电子技术为观察法的使用提供了新的手段;5、新的统计方法的问世使研究者能够对观察获得的数据作出因果推断。
缺点及问题:
1、她人对被观察者的反应会产生影响,尤其就是在家庭互动观察中,她人在场会使结果失真;2、家庭录像法。
但结果并不尽如人意,家庭录像机的存在反而比实验者在场使她们感到更不自在,进一步强化了实验意识;3、利用母亲报告儿童行为。
为了避免陌生研究人员的介入对真实活动的干扰研究者设法培训母亲扮演观察者的角色,由于儿童的母亲在家中的时间较长,而且她作为家庭成员,不容易唤起家庭其她成员的实验意识,其缺点在于为了让母亲观察,研究这就得让她们了解有关行为的知识,母亲的行为就可能发生变化,与平时表现不一样。
当儿童表现出不良行为时,母亲甚至可以抑制其发生,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削弱观察的可靠性与有效性。
6、采用问卷法研究儿童社会性发展的优缺点。
P37
答:
优点:
1、实施简便,适合于大面积施测,较为省时、省力;2、其答案可以统一形式,便于整理分析。
缺点:
1、由于问题与答案往往就是已规定好的,被试可选的余地较小,因而会丢失许多信息,不利于问题的深入分析与研究;2、数据收集过程中难以控制无关因素的干扰,因而问卷有效率常常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
7、采用实验室实验法研究儿童社会性发展的优缺点。
P38-40
答:
优点:
实验室实验由于可以对无关变量进行严格控制,因此研究的内部效度与科学性通常较高。
缺点:
1、实验室实验缺少生态效度;2实验情境不适合于研究儿童的社会互动,因为在这种情境中缺少真实情境中儿童社会互动中存在的相互性;3、在实验室条件下儿童与实验者之间缺少真实的生活条件下儿童与父母或教师等成人之间所存在的复杂的情感关系。
第二章社会性发展的遗传与生物基础
一、填空题
1、人类的发展受两种因素的影响与制约,其一就是文化与学习,其二就是进化与环境。
52
2、进化科学认为,生物机体的发育有具特定基因基础及与之相应的外部性状表现,即基因型与表现型。
53
3、研究表明,社会性行为与情绪的基本生理机制就是下丘脑。
59
4、罗西认为,判定某种社会性行受生物因素影响的标准有:
该行为与社会化影响之间具有低相关、该行为具有跨物种的稳定性、该行为与某些荷尔蒙分泌之间有稳定的相关、该行为具有跨物种的显著相似性。
60
5、儿童早期生活中最重要的社会关系就是依恋。
62
6、“表情”有哪些特点?
表情就是非语言交流方式之一、、表情就是一种适应性行为、表情具有跨文化的一致性、表情具有某种“先验性”、动物也有表情。
64
7、早在19世纪60年代,提出了遗传因子说的基因科学家就是孟德尔。
72
二、名词解释
1、社会启动者:
就是指特定条件下激起或启动动物某种社会性反应的特定物种刺激。
该类刺激呈现时,会在同一物种中激起类似的社会性反应。
(P61)
三、简答题:
1、人类的进化历程中具有决定意义的适应性进化。
P55
答:
1、由用四肢走路到直立行走的转变。
2、大脑两半球的分工及随之而来的以工具使用与符号运用为标志的社会技术方式的出现,进而表现为文化的进化。
3、父母对儿童养护期的延长。
2、罗西关于社会性行为受生物因素影响的四条标准。
P60
答:
1、社会性行为与某些荷尔蒙的分泌之间具有稳定的相关。
2、该行为(模式)在受主要社会化影响之前的幼儿身上已经存在,即与社会化影响之间具有低相关。
3、该行为(模式)具有跨物种的稳定性。
4、具有跨物种的显著相似性,尤其表现于人类与其以下的高级灵长类之间的相似性。
3、人类社会性行为的生物适应意义及其在进化过程中的调节的表现形式。
P61-68
答:
意义:
个体按照基因程序的逐步展开,而在特定的时期表现出特定的行为模式,环境作为一种外在动因驱使个体作出某些具体的调整已达到自身与情境之间的平衡。
由于这种内在的调节机制,机体能够实现某种基因程序的“守恒”,即将某种严重偏离基因程序的状态恢复到“正常”。
表现形式:
从社会启动者、怯生与依恋、亲社会行为与攻击行为及其社会性行为的生物适应意义及其在进化过程中的调节。
4、人类行为遗传学确定个体差异的遗传基础主要采用的两种方式。
P69
答:
1、采用相应方式控制基因因素,使之保持个体的相对稳定,以此观察环境变化所产生的影响;
2、保持环境条件的相对均衡,考察基因变异所导致的生物性状的变化状况。
5、孪生子研究与收养研究的主要目的。
P69,P71
答:
进行同卵孪生子与异卵孪生子的比较研究,将相同环境下成长的同卵孪生子之间的相似性的平均值与异卵孪生子之间的相似性的平均值加以统计学上的比较,由此确定某种性状中基因所发挥的作用。
行为遗传学方法就是通过对收养子女的研究确定基因与环境的影响。
它主要解决两个问题:
一就是被收养子女在多大程度上与其亲生父母与姐妹相似;二就是被收养子女在多大程度上同养父母(非亲生)姐妹相似。
6、怀孕与生育的生物性危险的表现种类。
P78-79
答:
1、非遗传性的染色体正常2、孕期并发症3、产期并发症
四、运用题:
结合案例分析生物因素对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影响。
P84
答:
生物环境就是影响未出生儿童发展的重要因素,孕期与临产期的前后多种生物性危险因素可对儿童以后生理与心理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并可能导致多种行为问题,但就是这多种因素又就是与特定社会环境交互作用的,环境对其影响起一种强化或削弱作用。
第三章家庭、父母与儿童社会性发展
一、单项选择
1、最近发展区的概念就是由(A)提出来的。
A维果斯基B皮亚杰C班杜拉D劳伦兹
2、(C)反映了亲子交往的实质。
A父母行为B父母教养观念C父母教养方式D儿童社会性发展
3、(B)就是最早研究父母教养方式的人,她将父母教养方式分为权威型、专制型与放任型。
A维果斯基B鲍姆令特C玛丁D麦考贝
二、填空题
1.儿童的社会性发展首先就是在家庭中开始的。
家庭就是儿童生活发展的最初场所。
89
2.家庭系统对儿童社会性发展影响的主要途径就是亲子间的互动。
89
3.家庭系统对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影响主要就是通过亲子间的互动来完成的。
89
4.家庭作为一个系统,具有整合性、层次性、相互依存性、稳定性与变化性。
91
5.父可教养观念的实质包括3个方曲:
儿童观、发展观与父母观。
95
6.父母教养观念主要来源于父母的文化背景、父母的人格特征与亲子关系的特点。
96
7.父母教养方式反映了亲子交往的实质。
98
8.鲍姆令特就是最早研究父母教养方式的人,她将父母教养方式的分为三类,分别就是权威型、专制型与放任型。
98
“对儿童有较多的温情、较明确的要求与较为一致的反映,能够在亲子间相互理解的基础上完成度儿童的约束”反映的就是权威型的父母教养方式。
98
根据鲍姆令特的观点,父母对儿童的成熟行为有较高的要求但对儿童反应较少,对儿童缺乏热情,用较为绝对的标准来塑造、控制与评价儿童的行为,这种教养方式就是专制型。
99
(其她的类型特征也要注意,要能够分辨)
权威型父母对儿童有较多的温情、较明确的要求与较为一致的反应,能够在亲子间相互理解的基础上完成对儿童的约束。
权威性父母教养方式被认为就是最费时费力的方式,但同时也就是最有效地教养方式。
专制型父母对儿童的成熟行为有较高的要求,但对儿童的反应较少,对儿童缺乏热情,用较为绝对的标准来塑造、控制与批评儿童的行为,强调儿童无条件顺从,崇尚权威与传统,不鼓励亲子间相互迁就,对儿童的鼓励与表扬较少,对儿童的控制严厉、不妥协,且带有强制性。
放任型父母教养方式既不期望儿童的成熟行为出现,也不提出要求,她们或者溺爱儿童或者忽视儿童,对儿童的纪律要求不一致,鼓励孩子自由表达自己的愿望,对儿童有中等程度的热情,不主动指导孩子的行为。
)
9、一般认为,权威型的教养方式就是比较理想的父母教养方式。
99
10、认为社会环境对儿童的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理论就是后天塑造说。
105
11、认为儿童就是在一与其社会环境的积极相互作用中获得发展的,这一理论模型就是互动模型。
105
12、最近发展区的概念就是由维果斯基提出来的。
106
13、亲子关系影响儿童社会化的机制有态度转变、模仿、认同作用与归因方式。
108
14、父母通过信息传递使儿童长期、有效地接受社会规范并自觉按社会行为规范行动,父母使用的这种方法就是信息内化。
109
15、运用强制性压力手段迫使儿童接受行为规范的方法就是使用权力。
108
16、父母对儿童表示失望、不理睬或孤立儿童,从而使儿童就范,达到约束儿童的目的,这种方法就是爱的回收。
108
三、名词解释
1、父母教养观念:
指父母在教育与抚养儿童的过程中,对儿童的发展、教育儿童的方式与途径以及儿童的可塑性等问题所持有的观点或瞧法。
95
2、父母教养方式:
就是父母的教养观念、教养行为及其对儿童的情感表现的一种组合方式。
这种组合方式就是相对稳定的,不随情境的改变而变化,它反应了亲子交往的实质。
98
3、儿童观:
就是指对儿童在发展过程中就是被动接受外界影响,还就是积极主动地获得发展这类问题的基本瞧法。
95
4、发展观:
就是指父母对儿童发展的规律以及其影响因素的观点及瞧法。
95
5、父母观:
就是指父母对儿童发展过程中的作用问题的瞧法。
95
6、态度转变:
指父母通过种种方法改变儿童的态度,使儿童接受、内化行为规范的过程。
108
7、使用权利:
就是一种运用强制性的压力手段迫使儿童接受行为规则的方法。
108
8、爱的回收:
就是一种心理上的惩罚形式,主要就是指父母对儿童表示失望、不理睬或孤立儿童等。
108
9、信息内化:
又叫引导,就是父母通过信息的传递使儿童长期、有效的接受或内化社会规范或行为规则的一种方法。
109
10、敏感性:
指父母对儿童的需求给予及时、一贯与适当的反应。
101
11、合作:
就是指父母积极为孩子创造条件,培养孩子的自主能力,较少干扰性的限制孩子的活动。
101
12、指导:
父母给儿童提供问题情境,并给予及时反馈与积极强化。
102
13、控制:
就是指父母对儿童身体上的惩罚、冷漠的拒绝、剥削以及威胁等。
101
14、父母的参与:
父母爱孩子,关心孩子的利益,尽可能满足孩子的需要。
102
15、期望:
父母对儿童的发展有符合现实的,积极的期望并设法让儿童体验到父母的期望。
102
16、成熟要求:
父母对儿童的社会性发展、认知发展与情感发展不断提出较高的要求,并且强调儿童独立,鼓励儿童自己进行决策。
102
17、温情:
父母通过行为与态度表达对孩子的爱,关心孩子的身心健康,对孩子的成长充满兴趣,同时对孩子的进步给予表扬与赞赏,为孩子取得的成就感到自豪,并与孩子分享成功的欢乐。
102
18、接受:
父母喜欢照顾孩子、爱孩子、对孩子的消极情绪较少厌倦,并且积极促进孩子消极情绪的转化。
103
19、情感反射:
父母把儿童的情感表现模仿给儿童瞧,并对儿童的情感需要给予适当的反应。
103
四、简答题:
1、家庭成为儿童发展的理想环境的原因。
P89
答:
首先,家庭就是一个社会成员相对较少的群体,成员间的关系非常亲密,这有利于儿童获得较为一致的行为准则;其次,家庭成员与外部环境的联系较多,这有利于儿童逐步参与社会活动,发展其社会交往的能力,为以后社会交往奠定基础;再次,每一个家庭成员都有抚养儿童的责任,这有利于儿童得到较多的关心与爱护,获得安全感。
2、家庭系统对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影响通过的途径及其表现方式、P89-90
答:
儿童就是家庭系统中一个组成部分,家庭系统对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影响主要通过亲子间的互动来完成。
(途径)一方面,父母通过自己的教养观念、教养行为影响儿童的社会性发展;另一方面,儿童社会性发展的水平又反作用于父母的心理状态、教养观念及教养行为。
(表现形式)
3、鲍姆令特将父母教养方式分为哪三类,各有什么特征?
P98
答:
鲍姆令特根据父母行为的控制与温情两个维度把父母教养方式分为三类:
权威型、专制型与放任型。
权威型父母对儿童有较多的温情、较明确的要求与较为一致的反应,能够在亲子间相互理解的基础上完成对儿童的约束。
权威性父母教养方式被认为就是最费时费力的方式,但同时也就是最有效地教养方式。
专制型父母对儿童的成熟行为有较高的要求,但对儿童的反应较少,对儿童缺乏热情,用较为绝对的标准来塑造、控制与批评儿童的行为,强调儿童无条件顺从,崇尚权威与传统,不鼓励亲子间相互迁就,对儿童的鼓励与表扬较少,对儿童的控制严厉、不妥协,且带有强制性。
放任型父母教养方式既不期望儿童的成熟行为出现,也不提出要求,她们或者溺爱儿童或者忽视儿童,对儿童的纪律要求不一致,鼓励孩子自由表达自己的愿望,对儿童有中等程度的热情,不主动指导孩子的行为。
4、父母教养观念实质就是什么P95,父母教养观念与父母教养行为与儿童发展之间有何关系P97
答:
父母教养观念实质就是:
父母的儿童观、发展观与父母观。
关系:
父母教养观念与父母教养行为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父母认为儿童的内在动机对其发展有着重要作用,那么在亲子交往中,父母往往就较多运用讲道理的方式,而较少采用强制命令来控制儿童。
父母对子女的期望也影响父母行为,虐待儿童的父母对儿童多抱有不现实的期望,当孩子达不到她们的期望时,她们感到失望从而更可能虐待孩子。
此外,父母教养观念失望复杂程度与父母行为间也存在相关。
父母教养观念与儿童发展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父母教养观念的复杂性与儿童自我认知的精确度呈正相关。
研究表明,父母家庭教养观念、父母对学校教育的瞧法与孩子的社交能力间有一定程度的相关;家长对孩子独立性、礼貌及整洁等个性品质培养的重视程度与儿童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呈显著相关。
5、儿童社会化过程中的几种理论模型P105
答:
1、先天形成说。
儿童的父母及其她抚养者所起的作用就是非常有限的,只能延缓或加速儿童发展到这个水平的时间。
亲子之间的交往应以儿童为中心。
2、后天塑造说。
该理论主张儿童出生时个体间在个性、能力等方面并不存在差异,因而成人与儿童间的交往往往应以父母为中心。
3、冲突模型。
该理论认为,儿童从一出生就不就是被动地接受外界的影响,而就是有自己的欲望与需求。
抚养者的任务就就是帮助孩子发展抑制其原始冲动的能力。
4、互动模型。
互动理论认为,儿童就是在与其社会环境的积极的相互作用中获得发展的,存在双向影响。
6、家庭对儿童认知社会化与情感社会化的表现P106-108
答:
维果茨基指出,儿童的认知发展有一个社会基础,儿童与一个有能力的成人间的交往对促进其社会技能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促进儿童认知发展的过程中,儿童与成人间的相互配合就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儿童的发展水平必须达到“最近发展区”。
成人的任务在于确定某个孩子在某种发展任务中的“最近发展区”,给予孩子所需要帮助,并能够在孩子的能力发展到能够独立完成任务时及时停止帮助。
其次,儿童能够积极主动地寻求帮助。
再次,成人要能够敏感地觉察到孩子的需求,及时作出反应或停止帮助。
随儿童年龄的增长,其参与社会实践的机会增多,儿童的情感不断得到发展。
父母主要就是通过亲子交往塑造与指导儿童,使其形成抚养者或者其所处的社会文化背景所期望的情感表现形式。
但就是,父母对儿童情感发展的作用受到社会环境因素、亲子交往的特点、儿童的年龄及气质特点等因素的制约。
7、亲子关系影响儿童社会化的机制P108-110
答:
这些机制主要包括态度转变、观察模仿、认同作用及儿童的归因方式。
1、态度转变指父母通过种种方法改变儿童的态度,使儿童接受、内化行为规范的过程。
父母用来改变儿童态度的方法主要有:
使用权利、爱的回收、信息内化等。
2、模仿父母行为就是儿童社会性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
3、弗洛伊德就是研究认同作用影响个体行为发展的先驱。
她以“奥底普斯”情结来解释儿童对父母的认同。
哈根把认同作用瞧作就是一种“获得性认知反应”,认同作用发生的首要条件就是儿童对榜样感到钦佩,这种情感导致儿童想要拥有的行为与情感表现的特征,从模仿中获得满足感。
4、儿童的归因方式决定对成功的期望,儿童的归因方式可分为功能良好的归因方式及功能的归因两种方式。
五、论述
1、联系实际分析影响父母行为的因素。
P114-127
答:
(一)社会文化背景:
在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中,父母的生活方式、心理特点、价值观及可接受行为的标准就是不同的,也存差异。
(二)社会经济地位:
父母的社会经济地位主要由其职业、受教育水平与经济收入所决定。
父母的社会经济地位不同,其教养行为与教养观念也存在差异。
(三)母亲就业:
母亲就业后,随其社会角色的增多,其用来抚养孩子的时间与精力相对减少。
(四)压力与社会支持:
父母体验到的压力对父母教育儿童的效果往往具有消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