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典籍与文化.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3801251 上传时间:2023-05-20 格式:DOCX 页数:62 大小:148.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代典籍与文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2页
古代典籍与文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2页
古代典籍与文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2页
古代典籍与文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2页
古代典籍与文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古代典籍与文化.docx

《古代典籍与文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代典籍与文化.docx(6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古代典籍与文化.docx

古代典籍与文化

中国典籍与文化

第一章:

《周易》

在中国浩如烟海的历史典籍中,也许没有哪本书,比《易经》的背景更加深不可测、扑朔迷离了。

至今没有人能够确切知道此书写成的年代,以及成书的作者。

关于这部神秘的书籍,史书上只有零星而且模糊不清的记载。

《论语·述而》中,孔子有这样的感叹:

“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

”孔子的学问,在他所处的时代,几乎是无人能及的。

刘向的《说苑·辨物》中记载了这样一件事情:

楚昭王渡河时,河面上漂来一个东西。

打捞上来,昭王问遍群臣,无人能识。

后来听说孔子博学多闻,千里迢迢使人问孔子。

孔子告诉来人这是“萍实”,并说这是楚国将要振兴的先兆。

《史记·孔子世家》也记载了好几件孔子博学的事情。

比如吴国攻打越国,得到一节骨头,有一辆车那么长。

就派人去问孔子,什么东西的骨头这么长。

孔子告诉他们,大禹巡视东南,在会稽山召集众神,防风氏迟到,就被杀了。

吴国得到的骨头就是防风氏的骨头。

吴国使者听了孔子的解释就感叹说:

“善哉,圣人。

孔子说出“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这番话的时候,从口气上判断可能已到了迟暮之年。

来日无多,此时才见到《周易》这部书,翻阅之下,心中大喜,希望天假其年,使他能够得以穷尽此书的智慧。

以孔子的博学和睿智,在阅尽人世沧桑之后,面对《周易》却发出相见恨晚的叹息,不能不让人惊奇和困惑:

《周易》到底是怎样神秘的一部书呢?

其中又包含着怎样神秘莫测的智慧,以致激起孔子如此强烈的求知欲望呢?

第一节:

八卦与河图洛书

首先,什么是八卦?

八卦是一套具有象征意义的符号,最基本的符号是“一”和“--”,用三个这样的符号,可以组成八种形式:

“一”和“--”这两个符号分别叫阳爻和阴爻。

根据《周易·系辞传》的说法:

“易有太极,是生两仪。

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太极是天地未分时的混沌状态,太极动而生阳,静而生阴。

《周易·系辞传》又说:

“一阴一阳谓之道。

”“一”用来象征阳爻,“--”用来象征阴爻。

什么是爻呢?

据《说文》:

“爻,交也。

”《周易·系辞传》说:

“道有变动,故曰爻。

”爻的意思是交错和变化。

《周易》首先研究的,就是变化的道理,《系辞传》说:

“生生之谓易。

”又说:

“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由这两个符号组成的八卦和六十四卦主要讲的是万物的变化。

为什么用“一”表示阳爻,用“--”标识阴爻呢?

学术界至今没有定论,流行于世的主要有这样几种说法:

一是龟兆说。

持这种说法的人认为,八卦的符号是由占卜时烧灼的龟甲裂纹变化而来。

先秦时期人们占卜,一个重要的方法是将龟甲钻孔,放在火上灼烤,灼烤过的龟甲会出现裂纹,古人就根据裂纹的走向断定吉凶。

灼烧龟甲产生的裂纹,有时有规则,有时不规则,这样就演变为“一”和“--”两种符号。

二是文字说。

这派学者认为,八卦符号是最早的文字。

古人观察天象,天似穹庐,广阔无涯,因此用“一”表示天。

大地被江河湖海、山川丘陵阻隔,于是用“--”来象征大地。

三是生殖崇拜说。

该派学者认为,古代盛行生殖崇拜,“一”和“--”分别代表了男女生殖器。

易经最初只有八个卦象,这八个卦象是:

乾、坤、坎、离、震、艮、巽、兑。

在这八卦的基础上,后人加以衍生变化,得到了六十四卦。

关于《周易》的作者,司马迁在《史记·屈原列传》中说:

“文王拘而演《周易》。

”按照司马迁的说法,周文王被商纣王拘禁起来后,于是发愤写出了《周易》一书。

然而《汉书·艺文志》却说《周易》“人更三圣,世历三古”,也就是说《易经》先后经过三个圣人的编纂,才最终得以成书。

这三个圣人分别是:

伏羲、周文王和孔子。

其中,伏羲画出了最初的八卦;周文王将八卦加以发展变化,演变成六十四卦,并作了卦辞和爻辞;到了孔子时代,因为卦象太深奥,很少有人能看得懂,于是孔子为《易经》作了注,这就是《周易》当中的《易传》部分。

唐代有个人叫孔颖达的,据史书记载为孔子三十二代孙,也有说是三十三世孙。

孔颖达学问渊博,唐代以五经取士,唐太宗命孔颖达主持编纂五经注疏定本,成为士子科举考试的必读书目。

在孔颖达编纂的《周易正义》中,孔颖达以爻辞中有“王用享于岐山”、“箕子之明夷”等文王以后事,认为卦辞为文王作,爻辞为周公作。

孔颖达的意见在五四运动以后,得到了史学界的普遍认可。

现在人们一般认为:

《周易》并非出自一人之手,而是集体编纂而成。

关于八卦的创立,传统的说法有二:

一种说法是,伏羲氏观天地之象和鸟兽之文创作了八卦。

《周易·系辞下》:

“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田,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以类万物。

”另一种说法是“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周易·系辞上》)河图一词最早见于《尚书·顾命》:

“大玉、夷玉、天球、河图,在东序。

”堂上的东西墙叫序,这句话的意思是大玉、夷玉、天球、河图,陈列在东墙上。

河图洛书的说法,在先秦应当流传甚广,《管子·小臣》有“昔人受命者,龙龟假,河出图,地出乘黄,今三祥未见者”云云。

孔子在《论语·子罕》中也说:

“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夫。

”关于河图,汉代的纬书《中侯·握河纪》说得比较详细点:

“伏羲氏有天下,龙马负图出于河,遂法之,以画八卦。

”相传上古伏羲氏时,洛阳东北的孟津境内的黄河中,有马背负河图,献给伏羲。

伏羲据此演成八卦。

也就是说,八卦是伏羲根据河图创制出来的。

与河图相关的一个神话是洛书。

相传大禹时,洛河中有神龟浮出,背驮洛书,献给大禹。

大禹依此治水,划天下为九州。

关于洛书的传说很多,其中人物也多有变换。

如关于洛书,一种说法是龟献给了黄帝,还有一种说法是献给了尧。

河图洛书的说法在经学时代流传甚广,很多人对此深信不疑。

汉魏以来,说《易》的书籍不下一二百种,古代学者一再重复这套鬼话,而且越说越玄,河图洛书简直成了不可思议的东西。

然而河图洛书究竟为何物,宋代以前的古籍文献都没有记载。

到了宋代的陈抟,河图洛书包括太极图才开始流传于世。

河图的创制应该与《周易·系辞传上》的一段话有关:

“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

”河图洛书中的白点代表天数,黑点则代表地数。

“天数五,地数五,五位相得而各有合,天数二十有五,地数三十。

凡天地之数五十有五。

”这是说,天数是五个,地数也是五个。

天数为一、三、五、七、九,其和为二十五。

地数二、四、六、八、十,其和为三十。

天数之和二十五,加上地数之和三十,就是“天地之数五十有五”。

古人将数字与阴阳天地结合起来,奇数代表天,为阳。

偶数代表地,为阴。

河图上的数字,还代表着时令和方位。

天三地八位于东方,象征春天。

天七地二位于南方,象征夏天。

天九地四位于西方,象征秋天。

天一地六位于北方,象征冬天。

天五地十位于中央,象征四季中的土月。

河图中的数字代表时令和方位,与影响中国深远的五行观念有关。

所谓五行,即金木水火土。

历史上对五行的记载,最早可以上溯到《尚书》中的《洪范》,《洪范》的写作年代在商朝末年,周朝初年。

《尚书》中还有一篇文章叫《甘誓》,从文章内容看产生更早,应该是夏朝初期。

在《甘誓》中也出现了五行观念的萌芽。

当然,《甘誓》是不是夏朝的文献,现在人们还不敢确定。

《洪范》有这样的记载:

“五行:

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

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

润下作咸,炎上作苦,曲直作酸,从革作辛,稼穑作甘。

”这里出现了五行中的五种元素:

金木水火土。

值得我们注意的是,《洪范》中的水与咸、炎与苦、木与酸、金与辛、土与甘被对应起来。

这种对应关系不能说毫无道理,比如盐溶于水,有些木头是酸的,甜的果实从地里长出来。

但很显然,这种对应关系又是很牵强的。

土里结出的水果既有甜的,也有酸的。

这样一来土与甘的对应就很不全面。

牵强附会是《周易》占卜的一大特点,也是《周易》之所以神秘的思想根源。

这种牵强附会春秋时期非常盛行,当时人们将五行与天地间其他事物更为广泛地对应起来。

《左传》昭公元年有这样记载:

“天有六气,降生五味,发为五色,徵为五声,滛生六疾。

六气曰阴、阳、风、雨、晦、明也。

分为四时,序为五节。

”五行和五色、五声、五味相对应比较容易,但一年分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如何让四季与五行对应起来却比较困难。

《管子·四时篇》这样说:

“东方曰星,其时曰春,其气曰风。

风生木与骨。

”“南方曰日,其时曰夏,其气曰阳,阳生火与气。

……中央曰土,土德实辅四时入出。

以风雨节土益力。

土生皮肌肤。

其德和平用均,中正无私。

”“西方曰辰,其时曰秋,其气曰阴,阴生金与甲。

”“北方曰月,其时曰冬,其气曰寒。

寒生水与血。

”这一篇讲四时教令,主要以四季而论。

但应该引起我们注意的是,在夏季教令的一段中,加了一个中央土。

很显然,之所以加了一个中央土,目的是使得四季与五行能够对应起来。

五行与四季的对应,采取的是一年划分不等长的五季,即:

春为木,历时3个月;夏被分为两部分:

夏与季夏,夏为2个月,季夏为1个月;秋为金,历时3个月,冬为水,历时3个月。

这种配应法缩小了配土的时间,也影响了配火的时间。

由此可见,五行配万物不是客观规律的反应,掺杂了浓重的比附和主观想象的成分。

在以五行配四时的过程中,人们摸索出了五行相生地某种规则。

当春季来临时,万物欣欣向荣,人们认为是木在用事。

夏季骄阳似火,万物生长旺盛,使人联想到火的威炎。

秋季天高气爽,作物成熟似金,同时风干物燥,一片肃杀。

冬天祁寒,万物闭藏,用水来表示。

自春至夏,犹如木之生火,夏之至秋,要经历盛夏时的火热,又要经历夏季末的闷热和雷阵雨季节,然后才到干燥清爽的秋季,因此想到由火生土,由土生金。

秋季到冬季的变化正是由金生水。

这种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的五行相生地观念由此得到了解释。

五行相生的理论,不但可以从自然现象中得到解释,还可以从物理本性上来解释:

“木生火者,木性温暖,火伏其中,钻灼而出,故木生火。

火生土者,火热,故能焚木,木焚而成灰,灰即土也,故火生土。

土生金者,金居石,依山津润而生,聚土成山,山必生石,故土生金。

金生水者,少阴之气润泽;津流销金,亦为水。

所以山云而从润,故金生水。

水生木者,因水润而能生,故水生木也。

”(隋肖吉《五行大义》引《白虎通》)在摸索五行相生地同时,人们也摸索出了五行相克的一些规则。

五行相克的规则是:

金胜木,木胜土,土胜水,水胜火,火胜金。

班固《白虎通德伦》说:

“众胜寡,故水胜火也;精胜坚,故火胜金;刚胜柔,故金胜木;专胜散,故木胜土;实胜虚,故土胜水也。

”《黄帝内经·素问》这样解释说:

“木得金而伐,火得水而灭,土得木而达,金得火而缺,水得土而绝。

”从《白虎通德伦》和《黄帝内经》对五行相克的解释来看,五行理论是感性的认识,而非客观的规律,相生相克的解释具有很大的主观随意性,所谓“诗无达诂,易无达占”中的“易无达占”正是这个意思。

有了季夏土月,五行和四时相配的理论勉强得到了解决。

但这样一来,就出现了四时配对不均的现象。

董仲舒主张将土独立出来,《春秋繁露·五行时》说:

“水为冬,金为秋,土为季夏,火为夏,木为春……土者火之子也,五行莫贵于土。

土之于四时,无所命者,不与火分功名。

”“不与火分功名”,意思就是夏不再分夏与季夏。

那么土怎么办呢?

董仲舒说“五行莫贵于土”,土在四时之外,成了一个空架子,实际上是将土排出在四时之外了。

五行不便于与四时配对,却很容易与东西南北中五方配对。

东西南北、春夏秋冬各自在五行中找到了对象,唯有土孤零零的。

还好,五方中还剩中,这样土就居于中了。

而且“五行莫贵于土”,土最后捡了个大便宜,叫作“土制四方”,成为最尊贵的了。

同时,土居中还解决了五行配对四季的问题,这就是“土王四季”。

什么是“土王四季”呢?

四季是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末月。

按照“土王四季”的说法,土支配了四个月,而其他四行则各占两个月。

这样看来,土不是捡了个大便宜吗?

后来又觉得土这样太过分了,一行占了四个月。

即使是“土制四方”、“五行莫贵于土”,也不能这样不公平啊!

于是将四季月最后十八天来配土,也就是说配土的天数是72天,只不过这72天分布在4个季月里。

这样一来,不但保留了“土制四方”和“五行莫贵于土”的思想,五行与四时的配合也大致整齐,使得“土王四季”的观念得以成立,这种用法也就一直保存到现在。

关于“土王四季”,班固《白虎通德论·五行篇》这样解释:

“土所以王四季何?

木非土不生,火非土不荣,金非土不成,水无土不高。

土扶微助衰,历成其道。

故五行更王亦须土也。

王四季,居中央,不名时。

”这些解释,好像很有道理的,但也比较牵强。

尤其是火怎么就“非土不荣”呢?

令人不解。

扬雄《太玄·玄图》说:

“一与六同宗,二与七共守,三与八成友,四与九同道,五与十相守。

”天一地六、天七地二、天三地八、天九地四、天五地十,为什么数字要这么组合在一起呢?

由于《洪范》有“五行:

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的说法,数字一、二、三、四、五就这样与五行中的水、火、木、金、土相配起来。

《洪范》中一曰二曰云云,可能就是第一、第二等等的意思,并没有五以内数字与五行相配的意思。

但在后世,五行与五以内的数字就这样相配并被固定了下来。

而且五行与五以内数字的相配有个专门术语,叫做“生”。

高于五的数,与五行相配,用“成”。

孔颖达这样解读《洪范》中的“五行”:

“《易系辞》曰:

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此即是五行生成之数。

天一生水,地二生火,天三生木,地四生金,天五生土,此其生数也。

如此,则阳无匹,阴无偶。

故地六成水,天七成火,地八成木,天九成金,地十成土。

于是阴阳各有匹偶,而物得成焉。

故谓之成数也。

”生数成数两两相守,反映了古人阴阳相配、相生相克的观念。

明白了以上道理,再看河图,我们就明白了:

在河图中,天一地六位于北方,象征冬天,五行为水。

天七地二位于南方,象征夏天,五行为火。

天三地八位于东方,象征春天,五行为木。

天九地四位于西方,象征秋天,五行为金。

天五地十位于中央,象征“土王四季”。

河图看似很神秘,其实反映了古人很不成熟的哲学思考。

洛书和河图一样,也是用黑点和白点分别表示阴阳之数。

但图式具有以下特点:

一,阳数排在东西南北正四方中,正北方为一,正东方为三,正西方为七,正南方为九。

阴数都排列在四维方,即:

西南为二,东南为四,西北为六,东北为八。

和河图一样,五还居于正中央。

二,洛书实际就是九宫图。

五代表北辰,古称太乙星,也就是今天的北极星。

四周为八卦之宫,一为坎、二为坤、三为震、四为巽、六为乾、七为兑、八为艮、九为离。

还有一点很有意思,洛书中无论横向的三位数相加,还是纵向的三位数相加,抑或对角线三位数相加,其和均为十五。

洛书的这个特点很让华罗庚迷惑,认为“洛书可能作为我们和另一星球交流的媒介。

”我们讲过,河图洛书是从宋代才开始流传的,其制作虽然能在古代文献中找到根据,但也无法否定:

河图洛书是宋人根据前代文献和前代思想进行制作出来的。

也就是说,八卦是不是伏羲据现在我们看到的河图洛书创作了八卦,我们很难做出是或不是的回答。

第二节:

《周易》与占卜

《周易》中的卦都有卦象。

什么是卦象呢?

《周易·系辞传》说:

“是故易也,象也。

象也者,象此者也。

”《周易》中的卦是体现象的,所谓卦象也就是象征,是用比拟的手法,来寻找易卦和外部事物或现象的联系。

《说卦》对八卦的特性作了解释:

“乾,健也;坤,顺也;震,动也;巽,入也;坎,陷也;离,丽也;艮,止也;兑,悦也。

”乾卦的特性是刚健,坤卦的特性是柔顺,震卦的特性是震动,巽卦的特性是散入,坎卦的特性是深陷,离卦的特性是附丽,艮卦的特性是停止,兑卦的特性是喜悦。

后人在解释占卜结果时,就按照各卦的特性进行延展,以此象征万物。

以乾卦为例,乾卦充满刚健之气,奔马给人勃勃生机,因此乾卦可以象征奔马。

由此延伸到狮子、老虎、大象等大型动物。

皇帝为九五之尊,威严神圣不可侵犯,因此乾卦也象征君主,同时可以引申为首长、董事长、经理、单位主要领导。

老人德高望重,深孚众望,乾卦也可象征老人。

黄金贵重无比,金色灿灿,因此乾卦也象征黄金。

我们的头脑为神经中枢,位于身体顶端,乾卦也可象征头颅。

乾为金,五行中肺属金,乾卦也可象征肺。

颜色上,乾卦可代表白色、大红色。

五味上,乾卦则为辛辣。

有了八卦的基本卦象,就可以对人事做出粗略的预测了。

由于一个卦象对应很多种事物,所以不同的人对一个卦象会有不同的解释。

比如一个人的父亲病了,占卜的结果是泰卦,我们知道泰有康泰的意思,所以占卜的人告诉他,他的父亲很快会病好的。

然而旁边一个精通易理的人告诉他,泰卦乾下坤上,又称天地泰。

乾为父,坤为土,土在乾上,意味着他的父亲要被埋在土中,因此不是一个吉卦。

没过几天,那人的父亲果然死了。

第一个人用的是卦辞,因为泰卦的卦辞是“小往大来,吉亨”。

而另外一个人用的是卦象,乾下坤上,得到的是相反的预测。

《周易》占卜的这种随意性古人早就意识到了,董仲舒就说“易无达占”。

《荀子·大略》说:

“善为易者不占。

”真正懂《易经》的人是不大占卜的。

关于《周易》占卜方法,最繁琐也最古老的一种方法是蓍草占卜。

方法是:

取蓍草五十根,取出一根不用,余四十九根。

将这四十九根任意一分为二,左手中这一份放置一边,从右手中任取一根蓍草,挂于左手小指。

然后,以四根为一组,分数两份蓍草。

分数完后,两份蓍草余数呈现如下结果:

如左余一,则右余三;左余二,右也余二;左余三,则右余一;左余四,则右亦余四。

这时,将左余蓍草置于左手中指与无名指之间,右余蓍草置于左手食指与中指之间。

这样左手指缝见的蓍草(包括开始时置于左手无名指与小指之间的那根蓍草在内)非五即九,剩下的蓍草不是四十四就是四十。

至此完成了蓍草演算的第一步。

第二步:

将剩下的四十四或四十根蓍草任意一分为二,左手中这一份放置一边,从右手中任取一根蓍草,挂于左手小指。

以四根为一组,分数两份蓍草。

分数完后,两份蓍草余数呈现如下结果:

左余一,右必余二;左余二,右必余一;左余三,右必余四;左余四,右必余三。

将两份蓍草的余数象第一步那样夹于指缝间,指缝间的蓍草非四即八,剩下蓍草的总说不是四十就是三十六或三十二。

第三步:

如法炮制,最后剩下的蓍草将是这样的结果:

或三十六,或三十二,或二十八,或二十四。

将第三步得出的结果除以四,其商数为一爻之数。

如果第三步的结果是三十六,则爻数为九;结果为三十二,爻数为八;结果为二十八,爻数为七;结果为二十四,爻数为六。

根据奇数为阳、偶数为阴的原则,爻数为九是为老阳之数,为阳爻;爻数为八是为少阴之数,为阴爻;爻数为七是为少阳之数,为阳爻;爻数为六是为老阴之数,为阴爻。

经过三次演变,终于得到一爻。

一卦有六爻,所以要经过十八次的演算,将每爻按照从下到上的顺序排列,才能得到一个卦。

另外,三变之后得到一个爻,当商数为九(老阳)或六(老阴)时,根据物极必反的规律,还要将老阳变为阴爻,老阴变为阳爻,这被称为变爻。

变爻之后,会得到另外一卦,称之为“之卦”,原卦称为“本卦”。

蓍草占卜方法很繁琐,后人发明了金钱算法:

取铜钱三枚,倾倒桌上,根据铜钱正反决出一爻:

两正一反为少阳,两反一正为少阴,三正为老阳,三反为老阴。

连掷六次,将每爻按照从下到上的顺序排列,由此得出一卦。

更简单的一种占卜方法是取铜钱一枚,正面为阳,反面为阴,连掷六次,得出一卦。

当然这样得出的卦只有“本卦”,没有“之卦”。

一卦之中有六爻,六爻之中象不同,辞也不同。

占卜用哪一爻呢?

有人用掷骰子的方法来确定。

第三节:

《周易》风俗制度

《周易》的确是一本占卜之书,但占卜中的象数之学过于牵强附会,解释起来具有很大的随意性。

金景芳是研究《周易》的大家,不搞占卜是他的底线。

山东大学是研究《周易》的重镇,其中有人研究象数。

据说有位先生带着罗盘去上课,说了句“今日不宜上课”,甩手就回去了。

象数不是不能研究,但如果以此指导生活,不能不说是走火入魔了。

学术界研究《周易》更多的是研究其中的义理。

孔子是不讲怪力乱神的,儒家研究《周易》,借着卦、爻辞发挥他们的哲学,开创了《周易》研究中的义理学派。

卦爻辞中有很多历史故事和风俗制度,《周易》也成为历史学家非常重视的一部典籍。

下面我讲其中两个卦,看看《周易》中到底说了些什么。

《噬嗑》卦:

震下离上

噬嗑,亨。

利用狱。

初九,屦校灭趾,无咎。

六二,噬肤,灭鼻,无咎。

六三,噬腊肉,遇毒。

小吝,无咎。

九四,噬干胏,得金矢。

利艰贞,吉。

六五,噬干肉,得黄金。

贞厉,无咎。

上九,何校灭耳,凶。

《睽》卦:

兑下离上

睽,小事吉。

初九,悔亡,丧马勿逐自复,见恶人,无咎。

九二,遇主于巷,无咎。

六三,见舆曳,其牛掣,其人天且劓。

无初有终。

九四,睽孤,遇元夫,交孚,厉无咎。

六五,悔亡,厥宗噬肤,往何咎?

上九,睽孤,见豕负涂,载鬼一车,先张之弧,后说之弧。

匪寇婚媾,往遇雨则吉。

我们先从弄懂其中一个词说起。

“噬肤”一词,《周易》经文两见,一见于《噬嗑》卦,再见于《睽》卦。

“噬肤”这个词,历代学者都没弄懂什么意思。

《周易·噬嗑》卦六二“噬肤,灭鼻,无咎。

”其中“噬肤”一词,王弼注云:

“噬,啮也。

肤者,柔脆之物也。

”关于“噬嗑”之义,《彖》曰:

“颐中有物曰噬嗑。

”王弼训噬为啮显然是承袭了《彖传》的说法。

《周易集解》引虞翻亦云:

“噬,食也。

艮为肤为鼻,鼻没水坎中,隐藏不见,故噬肤灭鼻。

”《伊川易传》卷二:

“噬,啮人之肌肤,为易入也;灭,没也。

深入至没其鼻也。

”《朱子语类》卷七十一:

“‘噬肤灭鼻’,肤,腹腴拖泥处;灭,浸没也。

谓因噬肤而没其鼻于器中也。

”对于“噬”义,古今学者几乎一致理解为吞咬。

《噬嗑》卦卦辞言“利用狱”,《象传》亦云:

“雷电噬嗑,先王以明罚敕法。

”“噬肤,灭鼻”,王弼注:

“啮者,刑克之谓也。

”若训噬为咬,则咬肉与惩罚有什关系呢?

高亨《周易大传今注》谓:

“奴隶越其分而吃肉,触怒奴隶主而割其鼻。

”凭空臆想,羌无故实。

金景芳、吕绍刚《周易全解》这样解释“噬肤,灭鼻”:

“肤是禽兽身上与骨头不相联系的肉,如猪的下膪,这样的肉柔脆易咬,甚至嘴巴能咬进肉里,连鼻子也能没进去。

‘噬肤’,是说用刑很容易就达到了使受刑人服罪的目的。

‘没鼻’,是说用刑深严。

”对咬肉与惩罚之间关系的解释亦殊牵强。

对于“灭鼻”,有不少学者认为应该理解为“没鼻”,即鼻子被遮掩,隐藏不见。

释“灭鼻”为“没鼻”也是不对的。

初九“屦校,灭趾。

”上九“何校,灭耳”。

《三国志·魏书·陈群传》:

“《易》著劓、刖、灭趾之法。

”“灭趾”为古代刑罚,“灭鼻”、“灭耳”亦当是两种肉刑,“灭鼻”就是史籍常见的劓刑。

《周易·噬嗑》卦六二“噬肤,灭鼻,无咎。

”“噬肤”是原因,“灭鼻”是结果,“噬肤,灭鼻”言因为“噬肤”行为而受到了“灭鼻”的处罚。

我们首先对“噬肤”中的“噬”字追根溯源。

除卦名和卦辞外,《噬嗑》卦有四条爻辞有“噬”字,它们是:

六二爻辞“噬肤”,六三爻辞“噬腊肉”,九四爻辞“噬干胏”,六五爻辞“噬干肉”。

“噬”,《诗·唐风·有杕之杜》:

“噬肯适我。

”《传》:

“噬,逮也。

”《尔雅·释言》:

“遏、遾,逮也。

”《方言》卷七:

“蝎,噬,逮也。

东齐曰蝎,北燕曰噬,逮,通语也。

”“噬”为方言,“逮”为通语,据此可知《噬嗑》卦中的“噬”当时通行本作“逮”。

据《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载,孔子传《易》于鲁人商瞿,瞿传楚人馯臂子弘,弘传江东人矫子庸疵,疵传燕人周子家竖,竖传淳于人光子乘羽,羽传齐人田子庄何,何传东武人王子中同,同传菑川人杨何。

何元朔中以治《易》为汉中大夫。

燕地曾是《周易》传授的重要区域,汉代时韩婴尚在燕地以《易》授人,《汉书·儒林传》:

“韩婴,燕人也。

……韩生亦以《易》授人。

”从《周易》的传授过程来看,改通行本《噬嗑》卦中“逮”为“噬”的始作俑者可能就是燕人周子家竖。

“逮”,《说文》:

“及也。

”《小尔雅》:

“属,逮也。

”《噬嗑》卦中“噬”若原通行本作“逮”,则四条爻辞中的“噬(逮)肤”、“噬(逮)腊肉”、“噬(逮)干胏”、“噬(逮)干肉”,无论释“逮”为“属”还是“及”,这些地方依然使人无法索解。

《尚书·吕刑》:

“群后之逮在下”,《墨子·尚贤中》:

“群后之肆在下。

”“肆”,毕沅注:

“孔《书》作逮。

”由此可见,墨子所见古本《尚书》“逮”作“肆”。

据《说文》,逮从辵隶声,肆从长亦隶声,古文长、辵形似,二字声同形近易讹。

肆,本义为摆设、陈列。

《诗·大雅·行苇》:

“或肆之筵,或授之几。

”《传》:

“肆,陈也。

”“肆”由陈列义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