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练习卷.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3785729 上传时间:2023-05-20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14.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练习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学年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练习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学年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练习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学年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练习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学年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练习卷.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练习卷.docx

《学年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练习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练习卷.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练习卷.docx

学年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练习卷

2020-2021学年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练习卷

学校:

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

一、书写

1.我会工整地把句子抄在横线的中线上。

爬山虎的脚要是没触着墙,不几天就萎了,后来连痕迹也没有了。

触着墙的,细丝和小圆片逐渐变成灰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填空题

2.看拼音写词语。

yèpiànkòngxìshènzhònghéjì

(____) (______) (______)(____)

3.我会辨字组词。

操(______) 吟(_______)幕(_______) 钳(________)

燥(______) 冷(_______) 暮(_______) 甜(________)

4.填上合适的词语。

(_____)的细丝 (______)的地方(______)的住宅蛇(______)

(_____)地选择 轻微地(______) 伟大的(______)猪(______)

5.课文回顾。

《题西林壁》的作者是_____代诗人______。

这首诗前两句写了诗人从_____、_____不同的角度,处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同位置观看______的感觉。

这首诗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说明了“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这个道理。

学了这首诗,我得到的启发是_________________。

6.日积月累。

(1)____________________,雪却输梅一段香。

(卢钺《雪梅》)

(2)不识庐山真面目,____________。

(苏轼《题西林壁》)

(3)可怜九月初三夜,______________。

白居易《暮江吟》)

(4)八月里来雁门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气象谚语)

三、语言表达

7.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花开得这么鲜艳,我怎么能不喜欢呢?

(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学校操场北边墙上满是爬山虎。

(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生物课对林巧稚有很大的兴趣。

(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台上叫。

(改为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那时没有电灯,没有电视,没有收音机,也没有汽车。

(用带点的关联词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口语交流台。

做完作业的小强在看电视,妈妈让他离电视远点,可他说,离近了看才好看。

1.请你劝说小强,让他听妈妈的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怎样保护视力?

提出两点保护视力的建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

课内阅读。

以前,我只知道这种植物叫爬山虎,可不知道它怎么能爬。

今年,我注意了,原来爬山虎是有脚的。

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

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每根细丝像蜗牛的触角。

细丝跟新叶子一样,也是嫩红的。

这就是爬山虎的脚。

爬山虎的脚( )着墙的时候,六七根细丝的头上就( )成小圆片,( )住墙。

细丝原先是直的,现在弯曲了,把爬山虎的嫩茎( )一把,使它紧( )在墙上。

爬山虎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地往上(  )。

如果你仔细看那些细小的脚,你会想起图画上蛟龙的爪子。

爬山虎的脚要是没触着墙,不几天就萎了,后来连痕迹也没有了。

触着墙的,细丝和小圆片逐渐变成灰色。

不要瞧不起那些灰色的脚,那些脚巴在墙上相当牢固,要是你的手指不费一点儿劲,休想拉下爬山虎的一根茎。

9.本文段选自课文__________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____。

10.按课文内容填空。

11.爬山虎的脚生长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爬山虎的脚的形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爬山虎的脚的颜色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选择正确的答案,把序号填在括号里。

①细心观察②连续观察

①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每根细丝像蜗牛的触角。

(_________)

②爬山虎的脚要是没触着墙,不几天就萎了,后来连痕迹也没有了。

(_________)

③触着墙的,细丝和小圆片逐渐变成灰色。

(__________)

13.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弯曲(____________)牢固(_____________)仔细(______________)

14.用“”画出文段中的一个比喻句。

把____________比作___________

15.学习了这篇课文以后,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外阅读。

秋,是四季最凉爽的季节,也是个如诗如画、多姿多彩的季节。

秋天里,盛开的菊花,衬托着红红的枫叶,像一(幅副)美丽的图画。

田野里,金黄色的稻穗弯了腰,亲吻着大地。

农民手挥镰刀,将金色的稻谷割下来,虽然忙得汗流(浃夹)背,却仍满面笑容。

走过田野,踏进晒谷场,一眼望去,堆积如山的谷子就在眼前,这都是农民辛勤劳动的成果,可谓“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郊外,悦耳的鸟鸣此起彼伏地传来。

天空中,飘着三三两两的白云,深吸一口,淡淡的花香沁人心(脾啤)。

夜晚来临时,树林、草丛里,虫儿的音乐会开始了。

青蛙大声高歌,仿佛它是位歌手。

飞舞的(萤莹)火虫,提着一盏盏小灯笼,在野草间穿梭。

秋天,真是个诗情画意的季节。

16.给本文加一个合适的题目。

17.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凉快(_________)勤劳(_________)动听(_________)多姿多彩(__________)

18.用“”画出一个拟人句。

19.按课文内容填上合适的词语。

(_______)的季节(_______)的图画(_______)的谷子(_______)的花香

20.在文中括号里选择正确的字打上“√”。

21.作者选取了哪几处景物来描绘秋天美丽的景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

22.习作。

近来,你留心观察了什么事物?

是怎样观察的?

有什么新发现?

在观察的过程中发生过什么有趣的事情?

仔细回忆一下,把你最想告诉别人的内容写下来。

题目自定。

400字左右。

参考答案

1.爬山虎的脚要是没触着墙,不几天就萎了,后来连痕迹也没有了。

触着墙的,细丝和小圆片逐渐变成灰色。

【解析】

【分析】

【详解】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为书写。

书写是小学比较基础的知识点。

同学们要想做好此类题目,最重要的是平时多加练习。

同学们在书写汉字时要笔画规范,笔顺正确;要多读几遍,再下笔。

这样,同学们做题的正确率会更高。

【点睛】

2.叶片空隙慎重合计

【解析】

【分析】

【详解】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为看拼音写汉字。

看拼音写汉字是小学比较基础的知识点。

同学们要想做好此类题目,最重要的是拼音知识要过关,平时要多听、多读、多写。

拼音知识扎实了,汉字书写才会正确。

同学们在书写汉字时要笔画规范,笔顺正确;要多读几遍,再下笔。

这样,同学们做题的正确率会更高。

【点睛】

3.操作呻吟幕布钳子干燥寒冷暮色甘甜

【解析】

【分析】

【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形近字的辨析及组词能力。

解答本题,首先要认清字形,找出每组字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读准字音,理解字词意思,掌握音形义才能正确作答。

形近字:

是指几个字形结构相近的字。

形近字的特点:

①笔画相同,位置不同。

②字形相近,笔形不同。

③字形相近,偏旁不同。

④字形相近,笔画不同。

⑤字形相近,读音相同。

⑥字形相近,读音不同。

⑦部首相同,位置不同。

【点睛】

4.长长美丽舒适洞认真颤动祖国圈

【解析】

【分析】

【详解】

本题主要考察词语搭配。

“……的”后面接名词,“的”前面的词语一般是用来修饰、限制“的”后面的名词。

例如:

①细丝:

细细的丝线。

一般用长长的、柔软的等形容词来形容。

②地方,一般用干净的、美丽的等词语来进行修饰。

“……地”后面接动词,“地”前面的词语是说明“地”后面的动作怎么样。

例如:

⑤认真地选择、随意地选择等等。

⑥轻微地颤动、轻微地转身等等。

④与⑧都是名词,表示动物的家。

【点睛】

5.宋苏轼正面侧面远处近处高处低处庐山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看问题不能片面,要从全局出发

【解析】

【分析】

【详解】

《题西林壁》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诗作。

这是一首诗中有画的写景诗,又是一首哲理诗,哲理蕴含在对庐山景色的描绘之中。

前两句描述了庐山不同的形态变化。

庐山横看绵延逶迤,崇山峻岭郁郁葱葱连环不绝;侧看则峰峦起伏,奇峰突起,耸入云端。

从远处和近处不同的方位看庐山,所看到的山色和气势又不相同。

后两句写出了作者深思后的感悟:

之所以从不同的方位看庐山,会有不同的印象,原来是因为“身在此山中”。

也就是说,只有远离庐山,跳出庐山的遮蔽,才能全面把握庐山的真正仪态。

全诗紧紧扣住游山谈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借助庐山的形象,用通俗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表达哲理,故而亲切自然,耐人寻味。

【点睛】

6.梅须逊雪三分白只缘身在此山中露似真珠月似弓雁儿脚上带霜来

【解析】

【分析】

【详解】

本题主要考察对古诗与谚语的识记能力。

(1)“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意思是:

梅花须逊让雪花三分晶莹洁白,雪花却输给梅花一段清香。

(2)“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意思是:

不能辨认庐山的真实面目,因为身在庐山之中,视野为庐山的峰峦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庐山的一峰一岭一丘一壑,局部而已。

启迪人们认识为人处事的一个哲理——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

(3)“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意思是:

最可爱的是那九月初三之夜,露珠似颗颗珍珠,朗朗新月形如弯弓。

这里的“可怜”是可爱的意思。

(4)“八月里来雁门开,雁儿脚上带霜来”预示着白露时节的到来,在每年农历八月,一些候鸟如黄雀、椋鸟、树鹨、柳莺、绣眼、沙锥、麦鸡、大雁等对气候的变化相当敏感,于是它们集体向南方迁徙,为过冬做准备。

【点睛】

7.花开得这么鲜艳,我非常喜欢。

墙上是爬山虎。

林巧稚对生物课有很大的兴趣。

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台上弹琴。

这一带没有山,没有水,甚至连植物也没有,静得可怕。

【解析】

【分析】

【详解】

(1)本题考查反问句变为陈述句。

反问句变为陈述句,首先注意陈述成分的变换,没有否定词改时加上,然后需要去掉“怎么”“难道”“吗”等词,句尾问号改为句号。

(2)缩句,就是把“枝稠叶茂”的长句子,缩短为只留“主干”的短句子,并且不能改变原句的主要意思,就是去枝减叶。

缩句可以理解为总结句子意思的意思。

无论多么复杂的单句,只要层层压缩,就会越来越简单,最后剩下的就是这个句子的“主干”,主干也就是主语-谓语-宾语。

换句话说,“主干”就是把所有的定语、状语、补语都压缩了之后余下的部分。

(3)只能是“人对某物感兴趣”,不能“某物对人感兴趣”。

(4)拟人句就是把某件东西比喻成有人的动作,而不是像童话形式。

所写事物必须具有人的特点;不能出现比喻词;不能出现表示人物的词语。

本题中,同学们应该将蟋蟀拟人化。

(5)对于造句,同学们平时要锻炼语言表达的能力,多听,多读,多写。

我们要用恰当的语言,将自己想象到的语句表达出来,要语句通顺,表意明确,符合题目要求。

【点睛】

8.示例:

1.小强,你看电视离得太近了,这样会对眼睛造成很大的伤害,会越来越近视的。

妈妈的提醒也是为了你好,好好爱护自己的眼睛吧。

2.

(1)避免长时间用眼,看书、写字或看电视、电脑30至40分钟要停下来休息。

(2)坚持做眼保健操。

【解析】

【分析】

【详解】

9.《爬山虎的脚》叶圣陶

10.触变巴拉贴爬

11.茎上蜗牛的触角嫩红

12.①②②

13.笔直松散粗心

14.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每根细丝像蜗牛的触角。

爬山虎的脚  蜗牛的触角

15.无论征途多么艰辛,只要心中充满希望,一步一步脚踏实地地往上爬,就一定能够实现自己的理想!

【解析】

【分析】

9.

此文段出自课文《爬山虎的脚》。

本文的作者是叶圣陶,文章介绍了爬山虎是如何爬墙的。

10.

同学们在做此类题目时,要仔细阅读原文,深刻理解短文内容。

这样,同学们做题的正确率会更高。

11.

同学们在做此类题目时,要仔细阅读原文,深刻理解短文内容,学会从文中提取信息。

12.

通过分析我们知道,①句中,通过作者的细心观察,他发现了爬山虎的脚的形状;②句和③句中,通过“不几天”和“逐渐”等词我们知道,作者在这两句中都是通过连续观察而得到的相关结论。

13.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反义词。

弯曲:

不直。

笔直:

非常直。

牢固:

结实;坚固。

松散:

散开,不紧密。

仔细:

周密;细致;细心。

粗心:

疏忽;不细心。

14.

比喻句,是一种常用修辞手法,意思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

比喻句的基本结构分为三部分:

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和喻体(打比方的事物)。

本句中,作者将爬山虎的脚比喻为蜗牛的触角。

15.

同学们在做此类题目时,要仔细阅读原文,深刻理解短文内容。

通过阅读短文我们知道,无论征途多么艰辛,只要心中充满希望,一步一步脚踏实地地往上爬,就一定能够实现自己的理想!

我们要向爬山虎学习这种坚韧不屈的拼搏精神!

16.美丽的秋天

17.凉爽辛勤悦耳诗情画意

18.飞舞的萤火虫,提着一盏盏小灯笼,在野草间穿梭。

19.诗情画意美丽金色淡淡

20.幅浃脾萤

21.作者选取了菊花、枫叶、稻谷、蓝天、白云、树林、草丛、青蛙、小鸟、虫子等这几处景物来描绘秋天美丽的景色。

【解析】

【分析】

16.

标题是标明文章、作品等内容的简短语句,它可以使读者了解到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主旨。

同学们想要做好此类题目,首先应该学会归纳、总结,概括出文章的主旨。

17.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为近义词。

凉快和凉爽:

清凉爽快。

勤劳和辛勤:

努力劳动,不怕辛苦。

动听和悦耳:

好听。

多姿多彩和诗情画意:

形容自然环境给人以美感。

18.

拟人句就是把某件东西比喻成有人的动作,而不是像童话形式。

所写事物必须具有人的特点;不能出现比喻词;不能出现表示人物的词语。

本题中,作者将萤火虫拟人化。

19.

同学们在做此类题目时,要仔细阅读原文,深刻理解短文内容,学会从文中提取信息。

20.

本题主要考查形近字的辨析及组词能力。

解答本题,首先要认清字形,找出每组字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读准字音,理解字词意思,掌握音形义才能正确作答。

形近字:

是指几个字形结构相近的字。

形近字的特点:

①笔画相同,位置不同。

②字形相近,笔形不同。

③字形相近,偏旁不同。

④字形相近,笔画不同。

⑤字形相近,读音相同。

⑥字形相近,读音不同。

⑦部首相同,位置不同。

21.

同学们在做此类题目时,要仔细阅读原文,深刻理解短文内容,学会从文中提取信息。

通过阅读短文我们知道,作者选取了菊花、枫叶、稻谷、蓝天、白云、树林、草丛、青蛙、小鸟、虫子等这几处景物来描绘秋天美丽的景色。

【点睛】

22.范文:

观察小记

前不久,父母曾带我外出购置一些学习用品,因是步行而去,路上发现了一个不为人知的细节。

我走在路上,东看看西看看,突然发现远处有一个突起的窨井盖,而人行道上的黄色砖块到那窨井盖前竟拐了个弯后又回到原路上,我当时就想为何不直接路过那个窨井盖,而要大费周章地绕过去呢?

再看到那黄色砖块上与周围砖块大相径庭的纹络和突起的线条,灵光一闪,莫非是为盲人准备的?

这个想法一出现,就得到父亲的全面认可,可能性非常大!

不知不觉已到路口,再看那黄色砖块,在最后竟在两边各多出了一块,路口黄砖的纹络从长条的椭圆形突起变成了密集的圆形突起,这无疑又一次证实了我的想法。

不知道有多少人发现了这个细节,现在的人个个都在忙,生活节奏快,行色匆匆的人们会去注意这路上的一个小小细节吗?

曾看过一篇文章,名曰《慢速印度》,文中说道:

“与中国人比起来,印度人的生活节奏真是慢到了让人恨不得要猛抽一鞭子的地步。

”我想,也许这样才能真正享受生活,发现世界,观察人生,才能找到真正的心灵皈依。

当然,我们也要多观察,发现身边的美,“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

”成功是容易的,因为可以靠人力争取;幸福才是困难的,因为只能妙手偶得。

【解析】

【分析】

【详解】

本题主要考察写作能力。

写作时要注意审清题意,明确写作要求。

这是一个话题作文,围绕“观察”写一篇作文,根据提示进行选材构思。

开头:

写“我”发现了一个不为人知的细节,接着写这个细节是什么。

最后写从这个细节上“我”所体会到的东西,作者引用了一本书里的句子,使文章更有可信度。

【点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政史地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