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原最新题库期末.docx
《马原最新题库期末.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原最新题库期末.docx(9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马原最新题库期末
单项选择题
1.人类进入2l世纪,英国广播公司(BBS)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千年思想家”网评,名列榜首的是
A.马克思B.爱因斯坦C.达尔文D.牛顿
2.邓小平曾讲到:
我坚信,世界上赞成马克思主义的人会多起来的。
这是因为
A.马克思主义是科学B.马克思主义理论历史悠久
C.马克思主义理论包罗万象D.马克思有很强的人格魅力
3.马克思主义从产生到现在已经有
A.140多年历史B.150多年历史
C.160多年历史D.170多年历史
4.“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是:
A.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B.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
C.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尊重和保障人权
D.实现人民愿望、满足人民需要、维护人利益
5.“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这里的“本”、“基”、“源”,说到底就是
A.发展先进生产力B.发展先进文化
C.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D.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
6.从阶级属性讲,马克思主义是
A.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
B.关于资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C.关于资本主义转化为社会主义的规律的学说
D.关于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
7.马克思主义理论从狭义上说是
A.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
B.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C.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
D.关于资本主义转化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
8.马克思主义理论从广义上说是
A.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
B.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
C.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D.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
9.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时代是
A.17世纪40年代B.18世纪40年代
C.19世纪40年代D.20世纪40年代
10.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是
A.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思维科学
B.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
C.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D.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历史唯物论
11.马克思主义理论品质的简单表述是
A.与时俱进B.实践性
C.时代性D.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1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
A.古希腊、罗马哲学B.中世纪经院哲学
C.19世纪德国古典哲学D.17、18世纪资产阶级哲学
13.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上的重要贡献是
A.辩证唯物主义的创立B.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
C.劳动价值论的创立D.剩余价值论的创立
14.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创立中,其辩证法思想批判地吸取了
A.黑格尔的辩证法B.达尔文的辩证法
C.康德的辩证法D.费尔巴哈的辩证法
15.马克思恩格斯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英国古典经济学的理论是
A.辩证法B.历史观
C.劳动价值论D.剩余价值论
16.马克思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是
A.法国唯物主义、英国经验主义、德国理性主义
B.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定律、生物进化论
C.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空想社会主义
D.法国历史哲学、英国科学主义、欧洲人文主义
17.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成为东西方矛盾焦点和帝国主义政治体系最薄弱环节的国家是
A.德国B.奥地利C.中国D.俄国
18.“哲学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无产阶级把哲学当作自己的精神武器”,这个论断的含义是
A.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B.哲学的存在方式是物质
C.无产阶级的存在方式是精神
D.无产阶级掌握哲学就由自为阶级转变为自在阶级
19.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
A.辩证唯物主义B.历史唯物主义
C.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D.唯物主义
20.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属性在于它的
A.彻底的科学性、坚定的革命性和自觉的实践性
B.群众性C.阶级性D.与时俱进
21.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A.实现共产主义B.消灭阶级、消灭国家
C.实现个人的绝对自由D.实现人权
参考答案
1A2A3C4D5C6A7C8A9C10B11A12C13D14A15C16C17D18A19C20A21A
[多项选择题]
1.马克思在当今西方世界之所以仍倍受尊崇,是因为:
A.一百多年来的社会发展越来越趋向、接近马克思的预言
B.发达国家、社会正在趋向、接近马克思的目标
C.马克思的理念正成为今世界文明发展主潮的汇流点
D.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国家发展越来越好
2.马克思主义诞生于19世纪40年代,到那时,资本主义的发展已经经历过
A.14世纪末至15世纪初,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西欧封建社会内部孕育
B.18世纪60年代至19世纪30年代末,资本主义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发展
C.多次经济危机,给资本主义世界造成极大破坏
D.垄断资本主义
3.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可以概括为
A.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B.致力于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C.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理论品质
D.实现共产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4.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指
A.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以及继承者对它的发展
B.广义上的马克思主义C.狭义上的马克思主义
D.列宁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
5.作为完整的科学体系,马克思主义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是
A.马克思主义政治学B.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C.科学社会主义D.马克思主义哲学
6.作为马克思主义产生阶级基础的19世纪三大工人起义是
A.巴黎公社
B.1831年和1834法国里昂工人两次起义
C.1838年在英国爆发的延续十余年的宪章运动
D.1844年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
7.德国古典哲学的代表性人物有
A.康德B.黑格尔C.费尔巴哈D.笛卡尔
8.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代表人物有
A.亚当·斯密B.大卫·李嘉图C.马尔萨斯D.西斯蒙
9.空想社会主义的最杰出的代表是
A.昂利·圣西门B.沙尔·傅立叶
C.罗伯特·欧文D.托马斯·莫尔
10.马克思恩格斯最重要的理论贡献是
A.辩证法B.劳动价值论
C.唯物史观D.剩余价值学说
1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是
A.李大钊的理论B.毛泽东思想
C.邓小平理论D.“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参考答案
1ABCD2ABC3ABCD4AB5BCD6BCD7BC8AB9ABC10CD11BCD
第一章课后练习题
[单项选择题]
1.物质无非是各种物的总和,是从这种总和中抽象出来的。
这种观点属于
A.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B.机械唯物主义物质观
C.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观D.庸俗唯物主义物质观
2.最近,由多国科学家组成的团队利用一台粒子加速器,让两束原子在一个圆环轨道上做高速运动,发现这些原子自身的时间确实比外界时间慢了。
这项实验进一步证明了作为物质运动存在形式的时间具有
A.客观性B.有限性C.相对性D.一维性
3.物质和意识的对立只有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才有绝对的意义,超过这个范围便是相对的了,这个范围是指
A.物质和意识何者为第一性B.物质和意识是否具有统一性
C.物质和意识何者更为重要D.物质和意识何者与社会生活的关系更密切
4.《坛经》中记载:
“时有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僧曰幡动,议论不已,惠能进曰:
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
”这段话表明惠能关于运动的基本观点是
A.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B.运动与物质是不可分割的
C.精神运动是物质运动的一种形式D.精神是运动的主体
5.在物质和运动关系问题上,唯心主义的错误是
A.设想无物质的运动B.设想无运动的物质
C.夸大运动的绝对性D.夸大静止的绝对性
6.“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
”这个命题表明
A.意识是人脑中特有的物质B.人脑是意识的源泉
C.观念的东西和物质的东西没有本质上的区别
D.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7.中国古代哲学家荀子说:
“心不使焉,则白黑在前而目不见,雷鼓在侧而耳不闻。
”这段话表明人的意识具有
A.客观性B.能动性C.对象性D.任意性
8.“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和“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这两种说法
A.都是辩证法的观点
B.都是诡辩论的观点
C.前者是诡辩论的观点,后者是辩证法的观点
D.前者是辩证法的观点,后者是诡辩论的观点
9.自从马克思主义哲学诞生后,才开始了
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
B.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斗争
C.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斗争
D.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斗争
10.按照唯物辩证法的观点,资本主义社会从自由竞争到垄断阶段的变化是
A.根本性的质变B.单纯的量变
C.总的量变过程中的部分质变D.质变过程中的量的扩张
11.区分事物发展过程中量变和质变的根本标志是
A.事物的变化是否迅速
B.事物的变化过程中是否有部分质变
C.事物的变化是否超过度的范围
D.事物的变化是否显著
12.在工作中防止“过”或“不及”的关键在于
A.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B.认识事物的量
C.确定事物的质D.把握事物的度
13.唯物主义的三个发展阶段是
A.古代原子论、近代原子论、现代原子论
B.庸俗唯物主义、自然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
C.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现代辩证唯物主义
D.朴素辩证法、唯心辩证法、唯物辩证法
14.物质的惟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这里的“客观实在”是指
A.看得见、摸得着的实物B.物质的具体形态和结构
C.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D.不能被人们所认识
15.时间“不仅是人的生命的尺度,而且是人的发展的空间”。
这种看法是
A.唯心主义的观点B.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
C.形而上学的观点D.科学主义的观点
16.心情愉快,则感到“光阴似箭”;心情抑郁,则感到“度日如年”。
这表明
A.时间是人的主观感觉B.时间随人的感觉的变化而变化
C.时间的具体特性是可变的D.人的时间观念具有相对性
17.实践最本质的特征是
A.直接现实性B.客观物质性C.主观能动性D.社会历史性
18.先有工程设计图,然后施工建成大厦,这一事实说明
A.意识产生物质B.意识转化为物质
C.意识决定物质D.意识创造物质
19.世界上惟一不变的是变。
这一论断的含义是
A.变是世界的本原B.世界上只有变,没有不变
C.变是绝对的,不变是相对的D.变与不变是绝对对立的
20.放在水中的筷子,看上去像是被折断了一样。
对这一事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亲眼所见的都是对客观事物真实的反映
B.没有理性,眼睛并不是最好的证人
C.感性只解决现象问题,理性才解决本质问题
D.这是一种用歪曲形式表现本质的现象
21.孔子指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对“和”与“不同”理解正确的是
A.和是指主要矛盾,不同是指次要矛盾
B.和是指矛盾的主要方面,不同是指矛盾的次要方面
C.和是指矛盾的统一性,不同是指矛盾的斗争性
D.和是指矛盾的对立统一,不同是指矛盾的特殊性
22.马克思指出,“可以根据意识、宗教或随便别的什么来区别人和动物。
一旦人们自己开始生产自己的生活资料的时候,这一步是由他们的肉体组织所决定的,人本身就开始把自己和动物区别开来。
”通过这段话可以看出,在人与动物区别的层次上,人的社会性本质表现为
A.思维能力B.社会劳动
C.肉体组织D.拥有生活资料
23.2002年,中国空军从俄罗斯进口了5架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战斗机之一——米格31战斗机,在试飞的过程中中国飞行员发现了这种战斗机有许多不适合中国人特点的设计。
于是有些专家提出停止使用这些战斗机;而另外一些专家则认为这种飞机先进,坚持要使用原机型;后来中央军委决定将两者的理由进行总结,对战斗机进行了必要的改装,最终被我国飞行员完全接受。
中央军委这个决定反映的哲学原理的本质含义是
A.将事物中好的方面和坏的方面的结合
B.对事物的纯粹否定C.对事物的纯粹肯定D.对事物既克服又保留
24.“风定花犹落,鸟鸣山更幽”形象地表达了动和静的辩证关系是
A.静不是动,动不是静B.静中有动,动中有静
C.动是必然的,静是偶然的D.动是静的原因,静是动的结果
25.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二个方面内容的不同回答是划分
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B.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标准
C.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D.辩证唯物主义和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标准
26.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科学标准是
A.是否追求物质利益B.是否承认精神的能动作用
C.是否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D.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问题
27.承认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的哲学是
A.唯心主义B.不可知论C.可知论D.二元论
28.哲学上的两个最基本派别是指
A.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B.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C.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D.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29.哲学史上第一次对哲学基本问题作出完整概括和论证的是
A.黑格尔B.费尔巴哈C.马克思D.恩格斯
30.“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这句话是
A.形而上学的观点B.唯心主义的观点
C.诡辩论的观点D.辩证法的观点
31.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一方面是
A.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问题
B.时间和空间是否可分离问题
C.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谁决定谁的问题
D.思维和存在的对立统一问题
32.划分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根据是
A.是否承认社会历史的规律性B.是否承认阶级斗争
C.是否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D.是否承认社会意识的能动作用
33.马克思主义以前的旧唯物主义都是“半截子”的唯物主义,因为
A.旧唯物主义坚持了不可知论
B.旧唯物主义在自然观上是唯物主义的,但在社会历史观上是唯心主义的
C.旧唯物主义坚持了形而上学
D.旧唯物主义割裂了运动与静止的辩证法
34.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
A.实践性B.运动性C.物质性D.客观性
35.唯心主义者也承认运动,但它的根本错误在于
A.否认运动是相对的B.否认运动是绝对的
C.认为运动是物质的运动D.否认运动是物质的运动
36.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是
A.实物B.具有体积和重量
C.运动D.客观实在性
37.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运动和静止的关系是
A.动者恒动、静者恒静B.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C.运动是绝对的,静止也是绝对的
D.静止是相对的,运动也是相对的
38.“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这一著名诗句包含的哲理是
A物质运动的客观性和时空的主观性的统一
B.物质运动无限性和有限性的统一
C.时空的无限性和有限性的统一
D.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统一
39.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基本途径是
A.投身社会实践B.认识客观规律
C.加强主观努力D.制订周密计划
40.科学证明,人脑是
A.思维的源泉B.思维的产物
C.思维的器官D.思维的对象
41.广大农民在致富奔小康的过程中深切体会到:
“要富口袋,先富脑袋”,这一说法在哲学上的含义是
A.精神是第一性的,物质是第二性的
B.精神的力量可以变成物质的力量
C.精神的力量可以代替物质的力量
D.先有精神,后有物质
42.在时间和空间的问题上,下列论断正确的有
A.时空具有主观性B.时空和物质运动不可分
C.时空都是无限的D.时空不可变
43.实践是
A.人能动地认识世界的精神活动
B.人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性活动
C.具有主观性、不自觉性、非能动性的活动
D.人类具有的一切活动
44.人脑和意识的关系是
A.人脑是意识的源泉B.意识是人脑中的精细物质
C.意识是人脑自生的D.人脑是意识活动的物质承担者
E.人脑的生理活动就是意识活动
45.在意识起源问题上,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一切物质形态都具有意识B.生命都具有意识
C.劳动是意识产生的决定性环节D.意识是人脑分泌出来的
46.主张“世界上除了运动着的物质之外,什么也没有”的观点,是
A.否认意识存在的自然唯物主义
B.主张世界统一于物质的辩证唯物主义
C.否认时间与空间存在性的唯心主义
D.把人的意识理解为某种特殊的“精细物质”的机械唯物主义
47.劳动在人类意识产生过程中起了决定作用,这是因为劳动
A.使自然环境发生了变化
B.为意识的产生提供了需要和可能
C.为人类提供了生活资料
D.使人更好地适应自然
48.“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的命题是指
A.意识是主体和客体连结和转化的中介
B.意识是主观精神的主观映象
C.意识的形式和内容是客观的
D.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
49.对于同一事物,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反映,这说明
A.意识是主体的自由创造B.意识不受客体影响
C.意识受主体状况的影响D.意识的内容是主观的
50.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发展的规律是
A.思维对事物本质的概括和反映
B.用来整理感性材料的思维形式
C.事物内在的本质和稳定的联系
D.事物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
51.有一首描述在战争中缺了钉子的马掌会导致国家灭亡的童谣:
“钉子缺,蹄铁卸;蹄铁卸,战马蹶;战马蹶,骑士绝;骑士绝,战事折;战事折,国家灭。
”这首童谣包含的哲学原理是
A.事物是普遍联系的B.事物是变化的
C.事物的现象是本质的表现D.事物的量变引起质变
52.“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这两句诗包含的哲学道理是
A.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B.事物是本质和现象的统一
C.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D.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事物发展的总趋势
53.1958年,我们认为麻雀吃粮食,于是把它列为“四害”之一,加以消灭。
后来,我们认识到麻雀在消灭害虫方面贡献很大,便把它从“四害”中解放出来,并列为保护动物。
1958年,我们消灭麻雀的错误,从哲学上看是没有做到
A.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B.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C.用实践的观点看问题D.用量变质变的观点看问题
54.“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这是一种
A.不可知论的观点B.辩证法的观点
C.唯心主义的观点D.形而上学的观点
55.“城门失火,殃及池鱼”,“不要头疼医头,脚疼医脚”。
这是
A.辩证法的观点B.不可知论的观点
C.唯心主义的观点D.形而上学的观点
56.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
A.运动和变化的观点B.事物矛盾的观点
C.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D.否定之否定的观点
57.发展的实质是
A.事物量的变化B.一切变化和过程
C.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D.事物范围的扩大
58.实践中“一刀切”的工作方法是由于忽视了
A.矛盾的同一性B.矛盾的普遍性
C.矛盾的斗争性D.矛盾的特殊性
59.人们常说:
“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这句话体现的最主要的辩证法原理是
A.世界永恒发展的原理B.事物普遍联系的原理
C.否定之否定规律D.质量互变规律
60.辩证法认为,否定是
A.新事物对旧事物的彻底抛弃B.新事物和旧事物一刀两断
C.新事物对旧事物的扬弃D.只克服不保留
61.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包括
A.矛盾规律、政治规律、经济规律
B.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
C.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规律D.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规律
62.以下不属于矛盾的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的是
A.矛盾双方相互渗透,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而得到发展
B.在事物量变过程中推动矛盾双方力量的消长
C.造成矛盾双方力量对比的变化,为质变创造条件
D.在事物的质变阶段能够突破事物存在的界限,引起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
63.中国古代哲学家公孙龙“白马非马”之说的错误在于割裂了
A.内因和外因的关系B.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
C.矛盾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D.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
64.构成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是
A.普遍性和特殊性B.绝对性和相对性
C.对抗性和非对抗性D.同一性和斗争性
65.辩证的否定是
A.事物的自我否定B.对旧事物的全盘否定
C.外力强加于事物的否定D.对事物的任意否定
66.辩证法的否定即“扬弃”,它的含义是指
A.抛弃B.事物中好的方面和坏的方面的组合
C.纯粹的否定D.既克服又保留
单项选择题参考答案
1A2C3A4D5A6D7B8D9B10C11C12D13C14C15B16C17A18B19C20D21D22B23D24B25C26D27C28C29D30D31A32C33B34C35D36C37B38D39A40C41B42B43B44D45C46B47B48D49C50C51A52D53A54D55A56C57C58D59C60C61B62A63D64D65A66D
[多项选择题]
1.哲学是
A.使人聪明的学问B.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C.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D.各门科学的总和
2.据媒体报道,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社会学家利用互联网技术做了—次实验,证明只要通过“电子邮件的6次信息接力”,一个人就可以同世界上任何一个陌生人联系上。
这表明
A.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B.事物之间的联系都是人为的
C.世界的普遍联系是通过“中介”实现的D.信息是世界普遍联系的基础
3.近年多来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迅速在全球蔓延,在危机面前.人们应该积极主动应对,化危为机,下列名言中符合意识能动性原理的是
A.信心比黄金更重要B.我们唯一恐惧的就是恐惧本身
C.问题与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同时产生的
D.事不必难,知难不难
4.邓小平说:
“农村搞家庭联产承包这个发明权是农民的,农村改革中的好多东西都是基层创造出来的,我们把它拿来加工提高作为全国的指导。
”这对我们实现思想理论创新具有普遍指导意义,它要求我们
A.要以解放思想为先导B.打破一切理论的约束
C.关注生活实践的需要D.尊重人民群众的诉求
5.某地乡村公路边有很多柿子园。
金秋时节农民采摘柿子时,最后总要在树上留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