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监理细则.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3771698 上传时间:2023-05-20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5.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境保护监理细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环境保护监理细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环境保护监理细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环境保护监理细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环境保护监理细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环境保护监理细则.docx

《环境保护监理细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保护监理细则.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环境保护监理细则.docx

环境保护监理细则

西藏自治区增期至日多公路改建工程

 

西藏自治区增期至日多公路改建工程B总监办

编制:

何剑审核:

康瀚

二〇一五年五月

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监理细则

为了搞好施工环保水保工作总监办全体监理人员都要重视环境水保工作,督促承包人建立健全相应的环保水保组织机构,减少和杜绝由于工程施工对环境水保造成的影响,采取必要的措施确保工程施工满足国家关于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工作的需要。

一、工程概况

(一)《西藏自治区增期至日多公路改建工程》是西藏自治区“十二五”公路交通规划建设的重要经济干线公路项目之一。

该项目的实施对巩固国防,确保边境安全,促进沿线旅游经济发展,改善项目区农牧民出行条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项目起于西藏山南地区桑日县增期乡,对原有贡桑线进行改建,经岗布村、扎热塘村,到达本项目终点拉萨市墨竹工卡县日多乡。

全长约51.603公里,基本沿既有县道X302布设改建。

B1标段起点增期乡K77+000,终点岗布村南K99+000,全长21.883公里(设有断链)。

B2标段起点岗布村K99+000,终点日多乡念村K128+720.06,全长29.720公里,思金拉错支线全长约8.974公里。

(二)工程建设单位为西藏自治区增期至日多公路改建工程项目管理办公室,设计单位为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三)工程政府监督机构:

西藏自治区公路水运质量监督局。

(四)工程技术标准:

主线采用三级公路技术标准,计算行车速30公里/小时,路基宽度7.5米,支线设计速度20公里/小时,路基宽度4.5米。

设置完善的安全设施、服务设施及管理设施。

二、西藏自治区增期至日多公路改建工程监理工程概况

(一)总监办所监理路段为K77+000~K128+720.06全长51.603公里。

主要负责B1、B2施工合同段,工作内容包括全段路基、路面、桥梁、涵洞、安全设施等的施工监理。

(二)工程水文与气象情况

3.1地形地貌

项目所在区位于青藏高原中部西藏自治区中南部,主要山脉属于冈底斯山脉东缘,大型山脉总体呈东西向展布,小型山脉多为南北向展布,地势北高南低,西高东低。

区内最低海拔3540米,最高海拔4720米,高差1180米,平均海拔在4040米以上。

区内切割较深,起伏较大,总体表现为高原高山河谷地貌,地处冈底斯山南麓,雅鲁藏布江中游地带,北接念唐古拉山脉。

南靠喜马拉雅山脉,主体划分为河谷地貌、高中山地貌等。

3.2气象水文条件

项目所在区属高原温带季风气候区的桑日—加查小区及墨竹工卡—工布江达小区。

雅江以北为高原温带季风半湿润气候,雅江河谷及以南地区为高原温带季风半干旱气候。

在垂直分带上,海拔4000米以下为半干旱温带高原气候,海拔4000~5000米为亚寒带高原气候,海拔5000米以上为寒带高原气候。

区内气候总体表现为:

气温低,日月温差大,四季不分明,降雨少,多夜雨,干湿季分明,夏季多雨,冬春季干燥多大风,太阳辐射强,日照时间长,区域和垂直气候分异明显,灾害性天气频繁。

雅江河谷地带年平均气温8.2℃,最热月(七月)均温15.4℃,最冷月(一月)均温-0.9℃,极端最高气温29℃,极端最低气温-17.6℃,气温月较差全年平均14.8℃,11月至次年1月大于16.3℃,6月至9月小于14.0℃,1月最大为16.7℃,8月最小为11.9℃。

雅江以北年平均气温5~8℃,最热月(七月)均温14℃,最冷月(一月)均温-2℃。

雅江河谷地带年平均降水量429.1毫米,年季度变化较大,最多年(1962年)705,7毫米,最少年(1982年)277.9毫米,。

雅江以北地带年平均降水量507.5毫米,最多年(1978年)711.4毫米,最少年(1972年)378.1毫米。

受季风势力的强弱与进退及暖湿气流影响,夏季高温多雨,降水多集中在6月至9月,占全年降水量的88.5%,并以夜雨为主,全年夜雨率达80%以上。

项目所在区位于藏南谷地,地处雅鲁藏布江中游河谷地带,区内河流众多,高山湖泊星罗棋布,冰川发育,共同组成了以雅鲁藏布江为干流的树枝状水系格局,河流均属外流的雅鲁藏布江水系,主要支流包括墨竹河、沃卡河等。

3.3地层岩性

项目所在区位于冈底斯—年唐古拉陆块与喜马拉雅陆块的结合部位,属于岗瓦纳地层区冈底斯—念唐古拉分区申扎—拉萨小区。

区内出露的地层包括侏罗系、白垩系、第三系、第四系及各时期侵入岩。

其分布段落见分段工程地质条件评价。

侏罗系多为英安岩、安山岩、石英砂岩和板岩。

白垩系多为安山岩、石英砂岩、灰岩、砾岩。

项目区侵入岩体分布较广,主要集中于沃卡地堑短线盆地,以出露隶属于冈底斯岩基带的始新世的二长花岗岩、晚白垩世的英云闪长岩和花岗闪长岩为主,以复式岩基、岩株和岩脉的形式产出。

岩性以中酸性、酸性为主,岩石类型为花岗闪长岩、花岗闪长班岩、黑云母花岗岩和钾长花岗岩等,以花岗闪长班岩居多,主要呈岩基形式。

3.4地质构造

项目所在地区位于冈底斯—念唐古拉板块,南邻雅鲁藏布江板块接合带,北接班公措—怒江板块接合带,为一东西走向的中生代构造复合盆地。

区域构造线呈近东西向,以发育线性复试褶皱和压型逆断裂为主要特征,同时发育有紧密倒转褶皱及推覆构造。

其构造变形主要表现为区域性的东西向压性断裂、褶皱和南北向张性断裂带以及北东、北西向走滑断裂。

1、褶皱构造

区内褶皱构造主要为中生代地层组成的墨竹工卡—恩马日复式向斜,褶皱南北分别为温区—沃卡韧性剪切带和卡松拉—米拉山逆掩断裂所挟持。

向斜轴向呈近东西向,核部地层,东段以设兴组和塔克拉组为主,西段则以楚木龙组。

代表性产状:

核部:

南翼20°~30°<60°,北翼190°~200°<55°;翼部:

南翼10°~20°<55°,北翼200°~210°<52°。

复向斜两翼多底沟组至叶巴组地层中次级褶皱、断裂构造十分发育,变形强烈。

2、断裂构造

区内断裂构造发育,主要为近东西向,其次为近南北向、北北东—北东向和北西向。

近东西向断裂规模宏大,具深大断裂特性,但活动性相对较弱。

近南北向、北北东—北东西和北西向断裂单桂模一般不大,延伸相对较短,但其组合成带,构成剪切拉张断裂构造带或走滑构造带,活动性强烈,对区域地震、地热起主控作用。

3、区域边界断裂

项目所在区边界断裂包括雅鲁藏布江断裂及沃卡盆地断裂带,主要为沃卡盆地断裂带。

沃卡盆地呈北东向—近南北向分布于罗布莎—岗布一带,全长约50公里,宽度3~18公里,南北两端分别被拉龙—藏嘎断裂及日多—帕洛断裂所限,该盆地的东西两侧盆—山边界的线性程度都比较好,总体为一地堑式断陷盆地,盆地的裂陷受东西两条边界断裂带的控制。

3.5地震

项目区位于青藏高原地震区喜马拉雅地震活动带,是我国地震活动最强烈、分布面积最大的活动区。

据西藏地震台观测记录资料,自1911年起,西藏及邻近地区M≥4.7级地震566次,其中大于8级地震有4次,7~7.9级有9次,6~6.9级有93次,4.7~5.9级有461次。

震中的展布主要呈一系列近SN向的带状特征,震中的密集分布与活动构造带基本一致,一般分布在活动构造带一端、转折部位或两条和多条活动构造带相交接的交叉地区。

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中国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GB18306-2001),本区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45s,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15g。

3.6水文地质条件

根据含水介质、地下水动力特征等,将项目区地下水划分为松散岩类孔隙水与岩基裂隙水两种类型。

1、松散岩类孔隙水主要分布于山间盆地及河流宽谷地段及两侧一级支流中下游谷地中。

内流湖盆区含水层岩性为砂质卵石、砾石、泥砾,厚60~110米,由湖岸向湖泊中心颗粒逐渐变细,泥质含量逐渐增多,富水性由强到弱,单井出水量一般100~1000立方米/天,最大可达1300立方米/天。

河流宽谷及一级支流中下游谷地含水层岩性一般为砂质砾石、卵石加少量砂层,砂质卵石加砾石等,厚30~150米,由河岸至山前、由上到下泥质含量增高。

富水性强~中等,单井涌水量一般1000~2000立方米/天,部分可达3000立方米/天。

在干旱支谷的宽谷地带,单井涌水量500~1500立方米/天。

2、基岩风化裂隙水包括层状岩基裂隙水和块状岩基裂隙水两类。

(1)层状岩基裂隙水含水带主要为地表下50m以内的风化带,贮水空间多为受风化作用而扩大的构造裂隙。

富水性一般为垂向上上强下弱,横向上裂隙密集、斜坡宽缓地带和远离谷岸的山区强,其余地带弱。

地下水富水性以贫乏—极贫乏为主,泉流量0.64~0.87L/s,单井出水量一般为20~100立方米/天。

远离谷岸降水量较大、地势平缓山区和夹有碳酸盐岩地层地段,富水性较好,局部可达中等富水等级,泉流量1.51L/s,单井出水量科大700立方米/天。

(2)块状岩基裂隙水贮水空间主要为风化裂隙,富水性贫乏~中等,局部地区富水程度因岩石的风化、裂隙发育程度和植被、降水量、地形等因素而差异较大。

区内植被发育,降水量的达,泉流量2.3L/s,最大值16.0L/s。

(二)设计标准:

公路等级:

三级公路

设计速度:

30km/h

路基宽度:

7.5m

路面类型等级:

沥青混凝土路面

桥梁宽度:

8.0m

地震设防标准:

Ⅶ度设防

设计洪水标准:

中桥1/50,小桥、涵洞1/25。

二、施工建设期对环境的影响

(一)施工准备期

征地将会引起部分居民的非自愿拆迁,在短时间内对居民的生活会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

(二)施工期

1.材料运输和施工过程中,在施工便道上和施工现场都将产生大量的灰尘,造成施工现场及附近地区的空气质量局部恶化,影响当地居民的生活质量。

运输材料的各种车辆会产生机械噪声,当施工机械运转时也会产生噪音。

这些施工所产生的噪声都会在一定范围内造成噪声污染。

2.当公路路面施工采用沥青混凝土材料时,这种材料在拌和时沥青必须经过加热、脱水、融炼等工序,在这一过程中将产生沥青烟雾污染空气。

砂石料的运输、堆积及混合要搅拌也会产生粉尘污染。

当热沥青和砂石材料、摊铺、碾压过程中也将有部分烟雾散发在施工现场,从而污染空气。

3.施工人员在驻地产生的生活污水、垃圾若处理不当也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

四、环境监理与监测的主要内容

环境监理过程中监测的内容应结合本项工程施工的不同阶段,以及工程所处的地域特征选定。

一般情况下进行以下项目的监测。

(一)环境噪声

在可能的影响范围内通常为临施工场地一侧距施工场地150m以内的第一排敏感建筑物或民房之前至少lm处,测量昼间(08:

00~20:

00)与夜间(23:

00~06:

00)的环境噪声(LAoq值)。

(二)环境空气

1.总悬浮颗粒物(TSP)

定义:

指悬浮在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100tma的颗粒物。

2.氮氧化物(以N02计)

定义:

指空气中主要以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形式存在的氮的氧化物。

3.二氧化硫浓度,mg/m3(标态)

4.烟尘浓度,mg/m3(标态)

注:

3、4项是针对采用蒸汽锅炉养生时所排放的气体监测项目

(三)水环境

国家标准《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规定的水环境质量标准基本项目为3l项;同时还对湖泊水库与水域有机化学物质规定有特定项目标准。

针对本项目的实际情况,主要提出以下项目,而在实际操作时可视具体水域功能对监测项目做适当调整。

1.PH值。

2.高锰酸盐指数。

3.溶解氧。

4.化学需氧量(CODor)。

5.生化需氧量(BOD5)。

6.悬浮物(SS)。

注:

地表水质标准中对悬浮物未作浓度限值规定,可视水域功能选《农田灌溉水质标准》或《渔业水质标准》中对悬浮物浓度限值的规定。

五、环境监理的主要依据

环境监理的主要依据是国家或部、委、局颁布的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水法、土地管理法、水土保持法、水污染防治法、大气污染防治法、噪声污染防治法、野生动物保护法、野生植物保护条例、公路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管理规定、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监测办法、交通运输部公路工程国内招标文件范本等。

以及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地方政府所颁布的地方性环境保护法律、法规。

六、公路环境监理的质量标准依据

(一)环境监理的国家标准主要有

1.环境噪声标准。

2.环境大气质量与排放标准。

3.水质标准。

4.振动标准。

(二)环境监理的质量标准主要有

1.环境噪声质量标准、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2534—90)、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B3696—93)。

2.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

3.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WPB3—1999)。

4.水环境质量标准(GHZB1—1999)。

5.灌溉水质标准(GB5084—92)。

七、建设阶段各类污染源的现场监理与监测

从某种意义上讲,建设项目产生的环境问题,就整个建设过程分析,在开始施工的前一阶段是比较突出的。

只有在施工阶段将应该落实的各类环境保护措施实施,到建成投入营运后所产生的环境问题才能得到有效地控制。

(一)噪源的现场监理分类

噪音泛指影响、干扰人们正常工作和休息的声音。

随着城市工业、交通运输、建筑、施工等行业的发展,噪音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产生噪音污染的噪声源可分为四类,即工业噪声源、交通噪声源、建筑施工噪声源和生活噪声源。

1.工业噪声源

工业噪声源主要指工业企业各种设备产生的噪音,主要包括各种风机、空压机、发电机、锻压冲压设备、木工机械、内燃机发电设备、电动机、燃烧炉、振动设备等。

2.建筑施工噪声源

在公路施工中除以上要用到的有关机械设备外,用于公路工程施工的各种主要施工机械如推土机、挖掘机、平地机、压路机、装载机、卷扬机、打桩机,各类拌和场(站)的拌制设备及现场振捣设备等所产生的噪声均属于这类噪声源。

3.交通噪声源

在公路工程施工中机动车辆噪声指各种运料车辆及农用机械是交通噪声的主要声源。

机动车辆噪声主要包括:

发动机噪声、排气噪声、进气噪声、传动系统噪声、车体振动噪声和车轮胎与路面摩擦所产生的噪声等。

 

八、各类噪声源的现场监理

对上述噪声源所产生的综合噪声级,现场环境监理工程师应对施工现场200m之内的声敏感建筑物的环境噪声进行监理与监测,若监测结果超过了应执行的环境噪声质量标准,达到了扰民程度,影响了沿线居民的生活质量时,监理工程师应通知承包方采取减噪措施,或调整机械施工时间

(一)环境噪声监测地点

施工期环境噪声监测地点,主要是依据《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中所称的“噪声敏感建筑物”,如医院、学校、机关、科研单位、住宅等需要保持安静的建筑物。

或者所称的“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如医疗区、文教科研区和以机关或者居民住宅为主的区域。

具体的监测点应设在临施工面一侧第一排建筑物之前至少1m处。

(二)监测的项目

用噪声仪监测环境噪声。

环境噪声以等效A声级表示(L‰dB)

(三)监测的频次

在施工设备运转的时间段内,每个敏感点、每周监测一次,分为昼间(上午或下午)一次和夜间(二十二点~次日6点之间)一次。

(四)监测时间与监测方法

测量分昼间和夜间两部分分别进行。

九、大气污染源的现场监理

(一)大气污染源

人类的活动或自然变化过程会使某些有害物质进入大气,当这些有害物质在大气中达到足够的浓度并持续足够的时间后,就会影响和危害人类健康,危害自然生态环境,这就是大气污染。

1.在工程施工中主要在拌和场(站)拌制过程中或施工机械摊铺过程中,在能源交换燃烧时会产生烟尘、硫氧化物、氮氧化物、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等。

2.施工运输车辆主要靠燃油提供动力,其排气中主要含有氮氧化物、碳氢化合物、一氧化碳等。

3.在路面施工中,砂、石料过筛,生石灰消解后过筛,及混合料摊铺过程中的扬尘对大气产生了粉尘污染。

4.此外,运输车辆在运料过程中的扬尘和轮胎刹车片的磨损都会增加大气中的污染。

以上污染源对大气的污染程度,现场环境监理工程师应对施工现场200m之内大气敏感点环境空气质量进行监理与监测。

若监测结果超过了应执行的大气质量标准时,环境监理工程师应通知承包方采取防范措施,并要求达到标准限值以内。

(二)环境空气监测地点

主要是公路施工现场200m之内的大气敏感点。

包括施工便道经过处、各类拌和场(站)200m之内的学校、医院、疗养院及居民住宅点等。

(三)监测项目

1.总悬浮颗粒物(TSP)。

2.沥青烟(针对沥青混凝土拌和站)。

4.监测频次每月一次。

5.监测时间。

(1)TSP

拌和站3d,在施工设备运转时间段内分上下午进行,采样时间每天不少于12h。

施工现场1d,在施工进行中分上下午进行,采样时间每天不少于12h。

(2)沥青烟:

在沥青混凝土拌和站生产期间。

十、水污染源现场监理

(一)水污染源

1.生活污水是指厨房水,卫生用水,洗涤水等污水的总称,其数量、成分和污染物质浓度与居民的生活水平、卫生习惯有关。

生活污水中污染物质以有机物为主,约占60%~70%,并含有大量的病菌和细菌,具有消耗水中溶解氧与传播疾病的危害。

施工、建设、监理单位的住所,所产生生活污水的排放,是公路施工中的水污染源之一。

2.公路施工中拌和场(站)的废水排放后渗漏地下会直接造成当地地下水源的污染。

特别是施工现场附近有河流、农田灌溉区,更是造成了对清洁水源的污染。

若监测结果超过了应执行的水质环境质量标准时,环境监理工程师应通知承包方采取防治措施,并要求达到标准限值以内。

(二)水环境质量监测

鉴于我国《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HZB1—1998年中所列的监测项目较多,针对公路建设的实际情况只列出相关项目的监测。

1.水质监测采样点位

对于河水域,水质监测时采水样点位一般应设在桥位施工下游50m~150m的范围内,其垂线点位数量应视水面宽度而定,通常为三点(分为左、中、右),O~50cm水深的混合水样。

断面采水垂线可视水面宽度增加点位,同时应视水的深度分层采样。

2.监测项目

通常为:

pH、石油类、化学需氧量(CODcr)悬浮物(Ss)等。

3.监测频次

桥下部结构施工期内枯水季节每年1次。

4.监测时间

每次连续至少2d,分别在上下午各采水样一次。

十一、生态环境的监理与监测

鉴于我国目前对生态环境的质量标准尚未出台,为了减缓公路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先从定性方面提出些要求。

当国家或行业主管部门有规范时,应遵照执行。

公路施工现场生态环境敏感点的环境监理,以及山区、丘陵区公路、取弃土(渣)场的水土流失监理等;若监理内容的质量达不到设计要求时,环境监理工程师应通知承包方及早采取补救措施直至达到设计要求为止。

(一)生态环境监理的地点

生态环境监理的地点主要应包括工程处在生态敏感地区的路段,集中取土场处、弃土(渣)场地,高填方或深挖方路段,穿过自然保护区路段以及法定保护野生动植物路段,有水生保护动物活动水域的桥梁下部结构工程的水域等。

(二)监理的内容

涉及结构物的施工质量监理应由工程质量监理工程师负责。

环境监理的内容主要是落实有关生态环境保护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设计文件之外的基本农田应尽量不占用。

2.在水源等保护区附近施工时应禁止向湿地、水源地内弃土(渣)等工程废弃物。

3.对公路新增加的边坡坡面、取土场、弃土(渣)场的植被恢复计划以及水土流失防治措施的实施以及主体工程“三同时”的兑现问题。

应协同园林工程师监测绿化工程的面积,植物成活率、保存率及植被覆盖度等。

4.沿河、溪路段施工时应做到弃土(渣)对河流不淤、不堵、不影响泄洪能力等。

(三)监理的频次与时间

由于公路施工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发生在施工的前期至路基工程验收之间。

在这段时间内应该加强监理与监督。

十二、环境工程设施的施工质量监理

工程建设中设置的环境工程设施主要包括公路用地范围内的绿化工程、公路的水土保持措施,服务区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等。

这些环境工程设施的施工主要是结构工程与园林施工,其施工工程质量的监理工作应由工程质量监理工程师与园林技术人员负责。

环境监理应侧重环境工程设施的环境效果是否达到原设计的要求。

经监测若达不到原设计要求时,应通知承包方及早采取补救措施,直至达到设计要求为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