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届高级高三生物一轮复习学案第八单元 第23讲.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377053 上传时间:2022-10-29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243.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届高级高三生物一轮复习学案第八单元 第23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高届高级高三生物一轮复习学案第八单元 第23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高届高级高三生物一轮复习学案第八单元 第23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高届高级高三生物一轮复习学案第八单元 第23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高届高级高三生物一轮复习学案第八单元 第23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届高级高三生物一轮复习学案第八单元 第23讲.docx

《高届高级高三生物一轮复习学案第八单元 第23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届高级高三生物一轮复习学案第八单元 第23讲.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届高级高三生物一轮复习学案第八单元 第23讲.docx

高届高级高三生物一轮复习学案第八单元第23讲

第23讲 人体的内环境稳态及实例

[考纲要求] 1.稳态的生理意义(Ⅱ)。

2.体温调节、水盐调节(Ⅱ)。

考点一 内环境及其稳态

1.内环境的组成

(1)概念:

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本质上是一种盐溶液,类似于海水。

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生命起源于海洋。

(2)内环境主要成分的关系

①组织液、淋巴、血浆最主要的差别在于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而组织液和淋巴中含量很少。

②三种主要成分的转化

2.内环境的理化性质

(1)渗透压:

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溶质微粒数目越多,渗透压越大。

(2)酸碱度:

正常人的血浆近中性,pH为7.35~7.45。

血浆pH之所以保持稳定,与它含有HCO、HPO等离子有关。

(3)温度:

人体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37℃左右。

3.内环境的作用

(1)细胞生存的直接环境。

(2)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4.内环境的稳态

(1)概念:

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

(2)实质:

内环境中的各种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

(3)调节机制:

需要各种器官、系统协调一致的运行,主要依靠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

(4)调节能力:

是有一定限度的。

稳态遭到破坏的原因

5.稳态的意义:

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1)渗透压是维持组织细胞结构与功能的重要因素。

(2)适宜的温度和pH是酶正常发挥催化作用的基本条件。

(3)正常的血糖水平和氧气含量是供给机体所需能量的重要保障。

6.内环境稳态的实例分析

(1)血浆pH调节的过程

(2)渗透压变化引起的组织水肿

1.有关内环境成分及其相互关系的判断

(1)人体内细胞外液构成了人体内环境( √ )

(2)人体内细胞外液主要包括组织液、血液和淋巴( × )

(3)细胞外液存在于细胞外,约占体液的1/3( √ )

(4)血细胞和心肌细胞所需的营养物质都是直接来自血浆( × )

(5)机体组织水肿时血浆和组织液中的水分仍可相互交换( √ )

2.关于人体细胞外液理化性质的判断

(1)溶液渗透压的大小取决于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微粒的数目( √ )

(2)组织液中的蛋白质浓度低于血浆中的蛋白质浓度( √ )

(3)机体内环境pH的相对稳定主要靠H2PO/HPO维持( × )

(4)人体剧烈运动时无氧呼吸所产生的乳酸使血浆pH明显降低( × )

(5)血浆中的有些物质经毛细血管动脉端进入组织液,若淋巴管阻塞会引起下肢水肿( √ )

下图表示人体中部分体液的关系图,据图分析:

(1)图1中的甲、图2中的A和图3中的a分别代表什么?

提示 组织液、血浆、淋巴。

(2)说出根据单双箭头判断内环境成分的技巧。

提示 单方向(箭头)

双方向(箭头)

(3)细胞外液中溶质含量最多的是蛋白质,为什么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来源于Na+和Cl-?

提示 渗透压大小取决于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微粒的数目。

蛋白质含量虽高,但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较Na+与Cl-大得多,故细胞外液中蛋白质的数目远少于Na+与Cl-。

命题点一 内环境成分的判断

1.(2018·海南,9)下列属于内环境的是(  )

A.淋巴管内的液体B.输尿管内的液体

C.汗腺导管内的液体D.消化管内的液体

答案 A

解析 输尿管内的液体、汗腺导管内的液体、消化管内的液体均属于外界环境,内环境主要由组织液、血浆和淋巴组成,淋巴管内的液体为淋巴,属于内环境,A项正确。

2.(2018·北京质检)发生在人体内环境中的生理过程是(  )

A.肠脂肪酶催化脂肪分解

B.神经递质在突触间隙被分解

C.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多肽

D.mRNA经酶催化分解成核苷酸

答案 B

解析 肠脂肪酶催化脂肪分解发生在消化道内,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多肽发生在细胞内,mRNA经酶催化分解成核苷酸发生在细胞内,都不发生在内环境中,A、C、D项不符;神经递质在突触间隙被分解发生在突触间隙的组织液中,是发生在人体内环境的生理过程,B项符合。

科学思维 “四看法”排除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

命题点二 细胞和外界物质交换图的分析

3.(2018·重庆九校联盟联考)下图方框内为人体内某组织或器官的结构示意图,a、b、c分别表示不同的体液,据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b中渗透压大小主要与无机盐含量有关,与蛋白质含量无关

B.a渗回b和渗入c的量相差不大

C.若图示方框为肝脏,则饱饭后b中Ⅱ端比Ⅰ端葡萄糖含量高

D.若图示方框为胰岛组织,则饱饭后b中Ⅱ端比Ⅰ端胰岛素含量高、葡萄糖含量低

答案 D

解析 血浆渗透压主要与其中的无机盐和蛋白质有关,A项错误;组织液a中大部分通过毛细血管静脉端回流到血浆b,少部分透过毛细淋巴管壁形成淋巴c,B项错误;若图示方框为肝脏,则饱饭后血浆中的葡萄糖经Ⅰ端到组织液并进入肝细胞内合成肝糖原,所以Ⅱ端葡萄糖含量变低,C项错误;若图示方框为胰岛组织,则饱饭后经消化吸收的大量血糖经Ⅰ端进入a,刺激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胰岛素经图中Ⅱ端到血浆,所以Ⅱ端比Ⅰ端胰岛素含量高、但葡萄糖含量低,D项正确。

4.如图是人体某组织结构示意图,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人体内不同部位的液体。

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内环境的稳态就是指①②③中温度、渗透压及pH的相对稳定

B.③中的水都来自②

C.④中的细胞呼吸的产物既可能影响内环境稳态,又可以参与体液调节

D.②中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蛋白质含量有关

答案 C

解析 内环境稳态是指内环境的成分和理化性质的相对稳定,A项错误;③中的水来自②和④,B项错误;④中细胞呼吸的产物有二氧化碳,既可以使细胞外液pH值改变而影响内环境稳态,又可以通过刺激呼吸中枢参与体液调节,C项正确;②中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有关,D项错误。

命题点三 内环境稳态及调节机制的分析

5.下表为人体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的物质组成和含量的测定数据,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成分

(mmol/L)

Na+

K+

Ca2+

Mg2+

Cl-

有机酸

蛋白质

142

5.0

2.5

1.5

103.3

6.0

16.0

147

4.0

1.25

1.0

114.0

7.5

1.0

10

140

2.5

10.35

25

47

A.②属于血浆,其渗透压大小主要与血浆中无机盐及蛋白质的含量有关

B.③属于组织液或淋巴,②的蛋白质含量减少将导致③增多

C.④属于细胞内液,因为其含有较多的蛋白质、K+等

D.由于多种因素的调控,人体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是稳定不变的

答案 D

解析 Na+主要存在于细胞外液中,K+主要存在于细胞内液中。

血浆中蛋白质含量比组织液和淋巴中蛋白质含量高很多。

因此可以判断②和③属于细胞外液,②中蛋白质含量较高,属于血浆,③属于组织液或淋巴。

④中含有较多的K+,并且含有较多蛋白质,因此属于细胞内液。

由于多种因素的调控,人体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处于动态平衡状态,而不是稳定不变。

6.(2018·惠州模拟)某实验小组将加入抗凝剂和生理盐水的新鲜绵羊血液进行离心,结果如图1;接着取上清液,分别向其中滴加0.1mol/L的HCl和0.1mol/L的NaOH,同时用蒸馏水做对照,结果如图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取适量上清液加入双缩脲试剂,若出现紫色则说明含血红蛋白

B.若要提取相关抗体用于免疫治疗,最佳材料应是沉淀物

C.图2实验中HCl、NaOH的浓度和滴数为自变量

D.图2实验结果表明:

血浆有一定的缓冲能力

答案 D

解析 依题意可知,上清液的成分为血浆,取适量上清液加入双缩脲试剂,若出现紫色则说明含血浆蛋白,血红蛋白存在于红细胞中,A项错误;抗体主要分布在血清中,而血清属于血浆的范畴,因此若要提取相关抗体用于免疫治疗,最佳材料应是上清液,B项错误;图2实验中,蒸馏水和上清液为自变量,HCl、NaOH的浓度和滴数分别为无关变量和自变量,C项错误;分析图2可知,分别滴加0.1mol/L的HCl和0.1mol/L的NaOH溶液后,上清液的pH变化幅度很小,而蒸馏水的pH变化幅度大,说明血浆有一定的缓冲能力,D项正确。

生命观念 与血液有关的2组易混名词

(1)血液≠血浆。

①血液包括血浆和血细胞。

②血浆是血液中的液体部分,属于体液中的细胞外液。

(2)血红蛋白≠血浆蛋白。

①血红蛋白存在于红细胞中,是红细胞内的重要成分。

②血浆蛋白存在于血浆中,是血浆的重要成分。

考点二 体温调节和水盐调节

1.体温调节

(1)人体的产热和散热

①人体热量的来源主要是细胞中有机物的氧化放能,产热的主要器官是肝脏和骨骼肌。

②人体的散热主要是通过汗液的蒸发、皮肤内毛细血管的散热,其次还有呼气、排尿和排便等,散热的主要器官是皮肤。

(2)体温调节的结构

名称

位置

体温调节中枢

下丘脑

体温感觉中枢

大脑皮层

温度感受器

皮肤、黏膜和内脏器官

(3)体温的调节过程

①体温调节方式为神经—体液调节。

②寒冷条件下参与产热的激素有肾上腺素和甲状腺激素,前者的分泌是由下丘脑的传出神经调节的,后者的分泌是由下丘脑和垂体分级调节的,两种激素之间表现为协同作用。

③体温调节的神经中枢是下丘脑,产生冷热感觉的中枢位于大脑皮层。

2.水盐平衡的调节

(1)调节中枢:

下丘脑。

(2)调节方式:

神经—体液调节。

(3)相关激素:

在水分调节中起主要作用的激素是抗利尿激素,它是由下丘脑产生,由垂体释放的,作用是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从而使排尿量减小。

(4)调节过程

1.有关体温调节的判断

(1)下丘脑中不仅含有体温和水盐调节中枢,而且还含有感受温度变化和渗透压变化的感受器( × )

(2)寒冷环境中肾上腺素分泌量增加,将引起骨骼肌不自主战栗( × )

(3)在寒冷环境中,由于产热量大于散热量,所以体温不会降低( × )

(4)炎热环境中,机体可通过减少产热甚至不产热来降低机体的体温( × )

(5)肾上腺髓质的分泌活动不受神经纤维的支配( × )

2.有关水盐调节的判断

(1)抗利尿激素是由下丘脑细胞分泌、垂体释放的( √ )

(2)体内血浆渗透压降低,抗利尿激素释放减少( √ )

(3)食物过咸,引起大脑皮层产生渴感,大量饮水后会抑制下丘脑的调节效应( √ )

(4)下丘脑分泌的抗利尿激素能够升高细胞外液的渗透压( × )

(5)剧烈运动过程中,汗液的大量分泌是为了保持体温和渗透压的相对稳定( × )

下图表示体温调节和水盐调节的过程,据图分析:

(1)图中字母表示的分别是什么激素?

提示 a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b是促甲状腺激素,c是甲状腺激素,d是抗利尿激素。

(2)在寒冷环境中,皮肤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提示 汗腺分泌减少、毛细血管收缩、立毛肌收缩等。

(3)以小鼠为实验材料,验证下丘脑是水盐调节的中枢。

写出实验思路。

提示 将小鼠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两组,实验组破坏下丘脑,对照组不作处理,两组供给相同的水量,测定各组小鼠的尿量。

命题点一 体温平衡及调节过程分析

1.(2018·西安二模)下表表示人的几种组织、器官在安静和运动情况下的产热百分率,从表中数据不能推导出的结论是(  )

组织、器官

产热量所占百分率(%)

安静状态

劳动或运动

16

1

内脏

56

8

骨骼肌

18

90

A.安静状态下还有其他组织器官参与产热

B.运动时的产热量比安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